《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

合集下载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练习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1.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任务不包括:(C)A.自我意识良好B.人格健全C.对病毒的免疫力强D.社会适应良好2.关于心理卫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B.指的是一门学科,心理卫生学C.指的是维护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项事业或服务性工作。

D.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3.下列不属于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目标的是(D)A.矫治性目标、B.预防性目标C.发展性目标D.诊断目标4.有预定的访谈问题,但这些问题并未具体化,被访者可以自由地回答,也可以用讨论的方式回答的一种调查方式是(D)A.结构式访谈B.非结构式访谈C.半结构式访谈D.半结构调查5.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一般目标包括学会调适和学会(A)两个层次A.寻求发展B.自我实现C.寻求矫治D.寻求预防6.关于青少年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D)A.对身体容貌的敏感性增强B.产生性意识C.产生成人感D.独立性与开放性的发展7.下列不属于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发展特征的是(B)A.脑重增加8.脑容积没有变化C.脑电波发生显著变化D.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8.不属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D)A.连续性和阶段性B.方向性和顺序性C.差异性D.平衡性9.卡特尔认为个性是由个性特质构成,他将人格特质区分为(A)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B.内部特质和外部特质C.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D.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10.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 16PF的心理学家是(B)。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巴普洛夫D.希波克拉底11.人的气质类型分为(C)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C.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 12 .根据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强、平衡、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 )。

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粘液质13 .根据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D )。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资料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资料

《青年少心理卫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 初中二、三年级到高中一、二年级属于( B )A异性疏远期B异性好感期C异性喜爱期D两性恋爱期2.青年少会提出“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有关人生的种种问题和思考,则说明他们处于人生观形成的( C )A打算阶段 B观察阶段 C探究阶段 D定向阶段3.青年少个性成熟的标志是( D )A富有责任感 B自尊自信C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D独立性4.自尊是( B )的核心。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节5.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根底是( A )A正确认识自我B积极悦纳自我C有效调控自我D学会接受自己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

〞由此引起的冲突就是( B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相似冲突D趋避冲突7. 一般认为人体心理开展的自然前提是( B )A遗传 B素养C基因D生理解剖特征8. 青年少怯懦的形成主要与〔 C 〕有关。

A自我意识的觉醒 B个体幼年时期的创伤经验C家庭的教养方法 D社会的不良影响9.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开展理论中,在6-12岁阶段的开展任务是( B ) A获得自主感面防止羞怯感B获得勤奋感而防止自卑感C获得信托感而防止羞怯感D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10.“半期考试我必须考全班第一〞,艾得斯认为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属于( A )A绝对化要求B过分概括化C过高要求自己D钻牛角尖11. 由于过度焦虑引起的典型反响是( A )A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手足无措B食欲不振,睡眠缺乏,丧失正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C失眠,多梦,精神萎靡不振D说话声音消沉,做事动作缓慢12. 属于心理测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B )A效度B信度C难度D相似度13.做好青年少心理卫生工作的根底是( A )A了解青年少身心开展的特点和规律B了解青年少生理发育的特点和规律C了解青年少心理开展的一般规律D了解影响青年少心理开展的因素14.脑发育过程的最重要参数是( C )A脑重 B脑容积 C脑电波的频率 D皮层高兴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15. 对人的开展,特别是对青年少的开展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D ) A生物因素B环境影响C主观能动性D教育因素16.早恋的感情呈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这属于( C ) A模糊性B矛盾性 C变异性 D差异性17.造成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A个性动力系统 B个性表征系统 C个性调控系统18.青年少性格的情绪特征在( A )出现显著的变化。

1、青少年心理卫生选择题

1、青少年心理卫生选择题

单项选择1.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比尔斯)。

2.面对全体青少年,着眼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属于(发展性目标)。

3.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过程称为(人际交往)。

4. 青少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17、18岁)。

5.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指的是(自我意识)。

6.艾尔肯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有两个特点,即(幻想观众和个人不死)。

7.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不合理认知)。

8.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有效调控自我)。

9.意志的核心是(克服困难)。

10.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正确认识是(他人的介入和帮助对当事人度过危机是十分重要的)。

11. 学习困难学生具有的特征是(智力落后)。

12. 影响青少年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13. 人际交往主要理论之一的自我呈现论是(戈夫曼)提出的。

14. 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陷主要有自卑,多疑和(孤独)。

15. 由于现实生活中自尊需要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吸烟的心理是一种(补偿心理)。

16. 过量饮酒会引起青少年的认知功能下降,比如(逻辑思维混乱)。

17.重视亲子间的双向交流,互相理解,能以平等到的态度对待和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属于(民主)。

18.下列与独生子女个性形成无关的因素是(家庭的社会地位)。

19.对一些重要的人生问题发生困扰而产生的内心失衡状态而导致个体出现内心冲突、抑郁、焦虑等情绪不适,这属于(存在性危机)。

20. 危机干预最主要的阶段是(治疗干预阶段)。

21. 初中二、三年级到高中一、二年级属于(异性好感期)。

22.青少年会提出“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有关人生的种种问题和思考,则说明他们处于人生观形成的(探索阶段)。

23.青少年个性成熟的标志是(独立性)。

24.自尊是(自我体验)的核心。

25.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是(正确认识自我)。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最早提出"心理卫生"这一术语的是美国学者( A )A 斯威萨 B克朗斯托 C比尔斯 D比奈尔2.女孩的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在( B )为快速增长阶段。

A9——11岁之间 B9——13岁之间C11——15岁之间D13——15岁之间3.主要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三个方面的是指( B )A个性动力系统 B个性表征系统 C个性调控系统4. 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青春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C )A获得自主感面避免羞怯感B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C获得自我同一性而克服角色混乱D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5.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所制约,其中( C )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A环境事件 B生理状态 C认知过程6.最常用的一种行为疗法是( B )A理性情绪疗法B系统脱敏法C表情和呼吸调节法D注意转移调解法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内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A )A归因理论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 B )A小学五年级B小学六年级C初中一年级D初中二年级9.下列除( D )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A信息沟通B相互认识C相互作用D相互利用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 A )A包容需要B控制需要C感情需要D爱的需要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 D )A家庭生活B学校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C )A亲近感B心理自由C责任感D有效监控14.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 B )之外。

A是民主、平等的 B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C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 D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降低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 B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印象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 C )A加强正面引导B形成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 C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 D认知——行为疗法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C)父母教养方式。

A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答案

A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卫生》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最早提出"心理卫生"这一术语的是美国学者( A斯威萨 )2.女孩的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在( B9——13岁之间 )为快速增长阶段。

3.主要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三个方面的是指( B 个性表征系统 )4. 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青春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C获得自我同一性而克服角色混 )5.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所制约,其中( C 认知过程 )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6.最常用的一种行为疗法是( B系统脱敏法 )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内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 A归因理论 )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 B小学六年级 )9.下列除( D相互利用 )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B情感成分 )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A包容需要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 D人际交往 )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C责任感 )14.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 B 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 )之外。

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 B晕轮效应 )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 C 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 )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 C专制型 )父母教养方式。

18.形成独生子女不良个性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D在家庭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条件 )19.班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这是( C同化效应 )20.建立面向青少年的危机干预机构,这属于青少年自杀预防体系的( B二级预防 )21.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 ( C 斯威萨 )22.面对全体青少年,着眼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属于 ( C 发展性目标 )23.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过程称为( A 人际交往 )24. 青少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大约为( B 11、12——17、18岁 )25.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指的是( D 自我意识 )26.艾尔肯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有两个特点,即( B幻想观众和个人不死 )27.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 D不合理认知 )28.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 C有效调控自我 )29.意志的核心是( A克服困难 )30.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正确认识是( D他人的介入和帮助对当事人度过危机是十分重要的。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最早提出"心理卫生"这一术语的是美国学者( A )A 斯威萨B克朗斯托C比尔斯 D比奈尔2.女孩的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在( B )为快速增长阶段。

A9——11岁之间 B9——13岁之间C11——15岁之间D13——15岁之间3.主要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三个方面的是指( B )A个性动力系统 B个性表征系统C个性调控系统4. 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青春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C )A获得自主感面避免羞怯感B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C获得自我同一性而克服角色混乱D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5.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所制约,其中( C )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A环境事件B生理状态C认知过程6.最常用的一种行为疗法是( B )A理性情绪疗法B系统脱敏法C表情和呼吸调节法D注意转移调解法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内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A )A归因理论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 B )A小学五年级B小学六年级C初中一年级D初中二年级9.下列除( D )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A信息沟通B相互认识C相互作用D相互利用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 A )A包容需要B控制需要C感情需要D爱的需要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 D )A家庭生活B学校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C )A亲近感B心理自由C责任感D有效监控14.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 B )之外。

A是民主、平等的 B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C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 D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降低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 B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印象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 C )A加强正面引导B形成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 C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D认知——行为疗法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C)父母教养方式。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题库)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题库)

《青少年心理卫生》模拟卷一.单项选择1.抑郁最典型的心理特征是( B )A食欲不振B缺乏快感C睡眠不良D丧失正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与盲目和独断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 )A自觉性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3.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称为( D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相似冲突D趋避冲突4.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 C )典型的例子。

A攻击行为 B固执 C补偿 D幻想5.( D )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

A补偿 B投射 C认同 D反向6.心理学家麦尔斯的研究表明,( A )发展最早。

A知觉能力 B记忆能力 C动作与反应速度能力D思维能力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内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 A )A归因理论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 B ) A小学五年级B小学六年级C初中一年级D初中二年级9.下列除( D )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A信息沟通B相互认识C相互作用D相互利用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 A )A包容需要B控制需要C感情需要D爱的需要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 D )A家庭生活B学校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C )A亲近感B心理自由C责任感D有效监控14.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 B )之外。

A是民主、平等的 B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C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 D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降低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 B )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印象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 C ) A加强正面引导B形成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C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 D认知——行为疗法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 C )父母教养方式。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集锦_0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集锦_0

---------------------------------------------------------------最新资料推荐------------------------------------------------------《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集锦《青少年心理卫生》模拟卷一. 单项选择 1. 抑郁最典型的心理特征是(B缺乏快感) 2. 与盲目和独断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 3. 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称为(D趋避冲突) 4.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C 补偿) 典型的例子。

5. ( D 反向) 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

6. 心理学家麦尔斯的研究表明, (A 知觉能力) 发展最早。

7. 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内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A归因理论) 8. 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B小学六年级) 9. 下列除(D相互利用) 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10. 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B情感成分) 11. 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A包容需要) 12. 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D人际交往) 13. 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C责任感) 14. 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B 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 之外。

15. 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B晕轮效应) 16. 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C 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 17.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1 / 2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C 专制型) 父母教养方式。

18. 形成独生子女不良个性特点的原因不包括(D 在家庭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条件) 19. 班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这是(C 同化效应) 20. 建立面向青少年的危机干预机构,这属于青少年自杀预防体系的(B 二级预防) 21.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C 比尔斯) 22. 面对全体青少年,着眼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属于(C 发展性目标) 23. 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过程称为(A 人际交往) 24. 青少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大约为(B11、 1217、 18 岁) 25. 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指的是(D 自我意识) 26. 艾尔肯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有两个特点,即(B幻想观众和个人不死) 27. 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D不合理认知) 28. 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C有效调控自我) 29. 意志的核心是(A克服困难) 30. 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正确认识是(他人的介入和帮助对当事人度过危机是十分重要的) 31. 学习困难学生具有的特征是(A智力落后) 32. ...。

《青少年心理卫生》模拟卷

《青少年心理卫生》模拟卷

《青少年心理卫生》模拟卷一.单项选择1.抑郁最典型的心理特征是( B ) A食欲不振B缺乏快感C睡眠不良D丧失正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与盲目和独断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 )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3.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 D )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相似冲突D趋避冲突4.所谓“失之东隅( C )典型的例子。

A攻击行为B固执C补偿D幻想5.( D )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

A补偿B投射C认同D 反向6.心理学家麦尔斯的研究表明( A )发展最早。

A知觉能力B记忆能力C动作与反应速度能力D思维能力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一种理论是( A ) A归因理论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 B) A小学五年级B小学六年级C初中一年级D初中二年级9.下列除( D )之外A信息沟通B相互认识C相互作用D相互利用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于( A ) A包容需要B控制需要C感情需要D爱的需要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 D ) A家庭生活B学校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C) A B心理自由C责任感D有效监控14.进入中学以后( B )之外。

A是民主、平等的B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C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D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降低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 B )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 C )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C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D认知——行为疗法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况属于( C )父母教养方式。

A民主型B溺爱型C专制型D忽视型18.形成独生子女不良个性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D ) A没有与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B缺乏与同龄人相处过程中的逆境锻炼C在家庭中缺乏模仿的伙伴D在家庭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条件19.班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C ) A凝聚效应B驱动效应C同化效应D首因效应20.建立面向青少年的危机干预机构( B )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21.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 C ) A 斯威萨B 克朗斯托C比尔斯D比奈尔22.面对全体青少年( C ) A矫治性目标B预防性目标C发展性目标23.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过程称为( A ) A人际交往B人际关系C社会关系D社会交往24. 青少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大约为( B ) A11、12——14、15岁B11、12——17、18岁C14、15——17、18岁D18岁以后25.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指的是( D )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意识26.艾尔肯指出( B )不死不死27.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 D)28.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 C )我29.意志的核心是( A)支配作用30.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正确认识是( D) 语劝说31. 学习困难学生具有的特征是( A )智力正常32. 影响青少年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生自身因素的气质类型33. 人际交往主要理论之一的自我呈现论是( B)提出的。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题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学:在积累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称心理卫生学。

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心理卫生的任务是:1、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2、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良好。

2、人格健全。

3、智力正常。

4、情绪乐观。

5、意志坚定。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良好。

8、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几个成次:1、轻度的心理异常、也称轻微心理失调、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

2、中度心理异常、也称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3、重度心理异常、也称严重心理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病。

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翌年抗日爆发后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4月重新成立。

心理卫生的意义:1、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2、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

3、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则:1、而向全体与个别对待的原则。

2、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主体性原则。

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4、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

第二章青少年身心发展青春期主要有哪些生理变化:主要为身体外行,生理器官,生理机能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出阶段。

青春期:是一个生理学的概念,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身体外形、生理器官、生理机能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出阶段。

青少年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1、连续性和阶段性。

2、产生性意识。

3、产生成人感。

4、独立性与封闭性的发展。

身体外形变化的表现:身高、体重、第二性征3方面。

脑和神经系统的表现:脑重与脑室容积增加、脑电波的变化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心理卫生》模拟卷一.单项选择1.抑郁最典型的心理特征是( B )A食欲不振B缺乏快感C睡眠不良D丧失正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与盲目和独断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 )A自觉性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3.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称为( D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相似冲突D趋避冲突4.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 C )典型的例子。

A攻击行为 B固执 C补偿 D幻想5.( D )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

A补偿 B投射 C认同 D反向6.心理学家麦尔斯的研究表明,( A )发展最早。

A知觉能力 B记忆能力 C动作与反应速度能力 D思维能力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内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 A )A归因理论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 B )A小学五年级B小学六年级C初中一年级D初中二年级9.下列除( D )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A信息沟通B相互认识C相互作用D相互利用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 A )A包容需要B控制需要C感情需要D爱的需要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 D )A家庭生活B学校学习C社会实践D人际交往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C )A亲近感B心理自由C责任感D有效监控14.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 B )之外。

A是民主、平等的 B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C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 D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降低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 B )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印象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 C )A加强正面引导B形成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C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 D认知——行为疗法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 C )父母教养方式。

A民主型 B溺爱型 C专制型 D忽视型18.形成独生子女不良个性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D )A没有与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 B缺乏与同龄人相处过程中的逆境锻炼C在家庭中缺乏模仿的伙伴 D在家庭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条件19.班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这是( C )A凝聚效应 B驱动效应 C同化效应 D首因效应20.建立面向青少年的危机干预机构,这属于青少年自杀预防体系的( B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21.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 ( C )A 斯威萨B克朗斯托C比尔斯 D比奈尔22.面对全体青少年,着眼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属于 ( C )A矫治性目标 B预防性目标 C发展性目标23.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过程称为( A )A人际交往 B人际关系C社会关系D社会交往24. 青少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大约为( B )A11、12——14、15岁B11、12——17、18岁C14、15——17、18岁D18岁以后25.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指的是( D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意识26.艾尔肯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有两个特点,即( B )A幻想和个人不死B幻想观众和个人不死C幻想观众和个人主义D唯我独尊和个人不死27.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 D )A挫折经历B过强的自尊心C生理因素D不合理认知28.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 C )A正确认识自我B积极悦纳自我C有效调控自我D全面了解自我29.意志的核心是( A )A克服困难B具有明确的目的性C具有调节支配作用D具有激励作用30.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正确认识是( D )A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言语劝说B心理危机发生一段时间后的干预没有价值C危机发生后出现各种反应是正常的D他人的介入和帮助对当事人度过危机是十分重要的。

31. 学习困难学生具有的特征是( A )A智力落后B生理上有缺陷C智力正常D有明显的精神疾病32. 影响青少年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 )A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B学生的生理成熟水平和学生的性格特点C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学生的气质类型D家长的性格类型与学生的性格类型33. 人际交往主要理论之一的自我呈现论是( B )提出的。

A舒茨B戈夫曼C霍曼斯D克朗斯托34. 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陷主要有自卑,多疑和( A )A孤独 B焦虑 C抑郁 D嫉妒35. 由于现实生活中自尊需要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吸烟的心理是一种( C )A好奇心理B交往心理C补偿心理D表现心理36. 过量饮酒会引起青少年的认知功能下降,比如( A )A逻辑思维混乱B不文明行为 C学习兴趣下降 D情绪冲动37.重视亲子间的双向交流,互相理解,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和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属于( A )A民主型 B溺爱型 C专制型 D忽视型38.下列与独生子女个性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C )A优越的经济条件 B享受充分的爱C家庭的社会地位 D教育条件好39.对一些重要的人生问题发生困扰而产生的内心失衡状态而导致个体出现内心冲突、抑郁、焦虑等情绪不适,这属于( C )A成长性危机 B外源性危机 C存在性危机 D内源性危机40. 危机干预最主要的阶段是( C )A危机评估 B制订治疗性干预计划 C治疗干预阶段 D危机的解决和随访41. 初中二、三年级到高中一、二年级属于( B )A异性疏远期B异性好感期C异性爱慕期D两性恋爱期42.青少年会提出“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有关人生的种种问题和思考,则说明他们处于人生观形成的( C )A准备阶段 B观察阶段 C探索阶段 D定向阶段43.青少年个性成熟的标志是( D )A富有责任感 B自尊自信C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D独立性44.自尊是( B )的核心。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节45.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是( A )A正确认识自我B积极悦纳自我C有效调控自我D学会接受自己4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

”由此引起的冲突就是( B )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相似冲突D趋避冲突47. 一般认为人体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B )A遗传 B素质C基因D生理解剖特征48. 青少年怯懦的形成主要与( C )有关。

A自我意识的觉醒 B个体幼年时期的创伤经验C家庭的教养方式 D社会的不良影响49.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6-12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B )A获得自主感面避免羞怯感B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C获得信任感而避免羞怯感D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50.“半期考试我必须考全班第一”,艾得斯认为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属于( A )A绝对化要求B过分概括化C过高要求自己D钻牛角尖51. 由于过度焦虑引起的典型反应是( A )A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手足无措B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丧失正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C失眠,多梦,精神萎靡不振D说话声音低沉,做事动作缓慢52. 属于心理测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B )A效度B信度C难度D相似度53.做好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基础是( A )A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B了解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点和规律C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D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54.脑发育过程的最重要参数是( C )A脑重 B脑容积 C脑电波的频率 D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55. 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D )A生物因素B环境影响C主观能动性D教育因素56.早恋的情感呈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这属于( C )A朦胧性B矛盾性 C变异性 D差异性57.造成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A个性动力系统 B个性表征系统 C个性调控系统58.青少年性格的情绪特征在( A )出现显著的变化。

A小学六年级 B初中一年级C初中二年级 D高中一年级59. 由那些发生的个体外部,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危机,称为( B )A成长性危机 B外源性危机 C存在性危机 D内源性危机60. 通过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来预防个体自杀倾向的发展,属于自杀预防的( A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61. 个性动力系统的最高形式是( C )A 需要B动机C理想 D信念62.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个性是由个性特质构成的,他将特质区分为( C )A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B首要特质和根源特质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D次要特质和表面特质63.个体自我意识的核心是( D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C现实自我D心理自我64. 个体认知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是( C )A16、17——20岁B16、17——30岁C16、17——40岁D17、18——40岁65.守恒观念的形成是( C )阶段开始的标志。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66.青少年心理赖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 )A生物因素B环境影响C主观能动性D教育因素67.对性问题避而不谈,对异性敬而远之,这属于( B )问题。

A性恐惧B性压抑C性罪错D早恋68. 青少年性格的意志特征在( C )以后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A小学六年级 B初中一年级C初中二年级 D高中一年级69. 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阶段,一般属于( A )A异性疏远期B异性好感期C异性爱慕期D两性恋爱期70.因没能考上重点中学,便哀叹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这属于( C )A绝对化的要求B过分概括化C糟糕透顶D以偏概全71.以下不属于情绪的基本状态的是( D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72.情绪评价理论的创立者是( C )A詹姆士B兰格C阿诺德D沙赫特73.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赞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 B )的适应。

A人际交往B人际关系C社会关系D社会交往74.以下不属于青少年时期出现的焦虑有( D )A学习焦虑 B考试焦虑 C社交焦虑 D生活焦虑75.最早提出"心理卫生"这一术语的是美国学者( A )A 斯威萨B克朗斯托C比尔斯 D比奈尔76A9——11岁之间 B9——13岁之间C11——15岁之间D13——15岁之间77.主要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三个方面的是指( B )A个性动力系统 B个性表征系统C个性调控系统78. 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青春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C )A获得自主感面避免羞怯感B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C获得自我同一性而克服角色混乱D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79.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所制约,其中( C )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