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看幸福定义

合集下载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肥肥有一颗宽容的心
• 2002年9月,沈殿霞推出全新清谈节目《 掌声背后》,首集嘉宾即邀请与她离婚 已有十多年的郑少秋上阵。两人自离婚 后从来没有合作过,没料到这趟会在肥 肥主持的节目上合作。当日两人录像室 见面时,状甚老友,更搭着肩膀合照, 不时互送高帽。秋官先赞肥肥工作忙碌, 又要筑四方城,但仍能将欣宜教好,真 是教女有方。
人格完善 冷静 坚毅 坚持不懈
人生经历 童年动乱 少年丧父 中年有成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亨内平县检察 官办公室公布刘强东事件调查结果, 决定不予起诉。至此,刘强东案正 式结案:无罪!
笑一笑 十年少
人际交往的三宝。
第一个是微笑,无论是对你的朋友家人,还是初次遇见的人,展 现出你的微笑,当你露出笑容的时候,给你的感觉是亲切、是温 暖,是一种真诚。
第二是点头,点头是什么呢,是赞美、是认可、是一种认同,是 一种支持;
第三就是赞美,赞美很重要,多看看身边人的优点,多去表达一 些你对他们的一些赞美,你自己很快乐,别人也会很快乐,就成 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想一想,今天有什 么让你感动的、让你快乐的好事,你带着这样一种对生活的欣赏, 快乐感觉如梦,一定会做好梦,睡个好觉。每一天都拥有一个好 心情,你一定会享受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岳晓东制作
孔夫子六十岁终于做上了
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开 通 无 所 谓
“耳顺公”
随 人 议 论 乐 悠 悠
练习内春功
受 尽 天 下 百 官 气
养 就 胸 中 一 段 春
练习苦乐功
烦 但 不 闲 着
痛 并 快 乐 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积极心理学名词解释

积极心理学名词解释

积极心理学——名词解释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经验是首要的信念。

人造主义:认为人类的需求和价值是超越物质的,而且人们不能被简单的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作为研究。

范式转化:科学领域的激进性变化。

现象学:对一个人知觉经验进行对个体有意义的描述方式。

积极心理学:对生活中的美好部分进行的科学研究。

自我实现:人们想要实现自我最大价值的内在倾向性。

适应:在多次暴露于同样的情绪刺激因子之后,情绪体验就会有减少的倾向。

扩大和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够增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并构建心理资源。

舒适:积极的主管体验,缺少的时候比存在的时候更加明显。

持续性忽略:人们思考一件情绪事件的时候,往往会将高估其持续事件的倾向性。

情绪:被定于为主观感觉的一种心理学状态,也是唤起、思维和行为所特有的形式。

捐赠效应:倾向于喜欢别人送的东西,即使我们并不想要或者并没有物尽其用。

酣畅感:在精神高度投入的活动中,所伴随的一种心理状态。

享乐能力:体验积极情感的能力。

享乐疲劳:对情绪环境的一种持续性适应,导致情绪恢复到相对中性的状态。

遗传可能性:遗传因素在解释特征变化中所占的比重;“受基因遗传影响”和“遗传的”的不同。

内部动力:由于自身的爱好而去参与某些活动,而不是由于外在的奖赏或处罚。

纯粹暴露效应:喜欢那些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即使这种接触是无意识的。

峰极理论:关于情绪体验是如何记忆的,以及情绪体验的强度如何、情绪体验是怎样结束的理论。

愉悦: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情感:个体习惯性体验到诸如快乐、感兴趣及敏锐等积极情绪的广度。

品味:对愉悦感的觉知,并刻意去使这种感觉得以持续。

相关系数(r):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度的量化指标,如果用图来表示的话,相关系数的走行呈一条直线。

抑郁的现实主义:一种认为抑郁的人能够更准确地看世界的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幸福就是的都想要的东西,无论这个过程是否愉悦。

投入:参与某种活动,从而能够体验到“畅”感。

幸福学说:一种思想,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能够识别内心的自我,能够塑造出自身的力量和品质,并且在生活中与之保持一致。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感
起源:起源于20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旨在弥补传统心理学 研究的不足,强调关高人们的幸福 感、满足感和乐观 情绪等积极情绪。
积极人格:探讨如何 培养和发展人们的积 极品质和特质,如勇 气、毅力、创造力等。
积极关系:研究如何建 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包括家庭关系、友 谊和职场关系等。
积极心理学提倡 的积极教育理念 有助于提高教师 的教学效果和职 业成就感。
积极心理学可以 帮助教师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支持系 统。
进一步探讨积极心理学在提升教师幸福感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环境下教师幸福感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深入挖掘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感之间的潜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拓展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职业发展水平
培养教师的积极情绪,增强心理韧 性
积极心理学提供应对策略,帮助教 师应对挑战和压力
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情绪,帮助教师发现和培养乐观、满足等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提倡感恩、希望等积极品质,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增强情绪管理能力。 积极心理学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支持和亲密关系,提升幸福感。
积极组织:探讨如何创 造积极的组织文化和工 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 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教师幸福感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师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体验到的愉悦、满足和意义感。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 影响。
教师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积极心理学帮助教师发现工作中的乐趣和价值,提高职业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提升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积极心理学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增强心理韧性。 积极心理学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积极心理学定义

积极心理学定义

积极心理学定义积极心理学:探索幸福与成就的科学引言: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成就和个人发展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点、积极情感和个人成长,旨在帮助人们实现更加有意义和满足的生活。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背景、核心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与传统心理学关注的问题不同,更加关注人类的优点和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提高幸福感、发现个人优势并实现个人成长。

二、积极心理学的历史背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源于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

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问题和病态心理,而忽视了积极的方面。

马丁·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家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只关注人们的痛苦和问题,而忽视了他们的幸福和优点。

于是,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成为一门全新的研究领域。

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 幸福感: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和快乐感受。

它包括积极情感、满足感和意义感。

2. 个人优势: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通过发现和发展这些优势,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实现个人成长。

3. 心流体验:心流是指人们在投入高度集中的活动中,完全沉浸其中,忘记时间和周围环境,体验到极大满足感的状态。

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追求心流体验,以提升幸福感和个人成就。

4. 积极情感: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感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喜悦、爱、希望、宽恕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1. 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被广泛研究和实践。

通过培养学生的个人优势和积极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

2. 工作场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也逐渐应用于工作场所。

通过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情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3. 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也被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

通过培养积极情感、提升心流体验和发现个人优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幸福定义是什么

幸福定义是什么

幸福定义是什么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之一,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各不相同。

有些人认为幸福是物质的富足,有些人则将其视为精神上的满足。

是否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幸福以及如何追求它。

本文将探讨幸福的定义以及不同人对幸福的追求。

幸福并不能被唯一的定义,因为人的观点和价值观各不相同。

然而,幸福常常被理解为心灵和身体的健康、爱与关系、个人成就、物质财富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构成人们追求的幸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幸福是一个主观的感受,每个人都有权利定义属于自己的幸福。

对于一些人来说,身心健康是幸福的基石。

他们认为,只有在身体健康的状态下,才能拥有愉快的人生。

身体的健康不仅包括没有严重的疾病,也包括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力,以应对日常生活的各种挑战。

此外,心理健康也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包括积极的情绪状态、良好的心理弹性以及能够处理日常压力和情绪困扰的能力。

爱与关系是另一个被认为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关系的支持和爱的存在对幸福至关重要。

这包括与家人、朋友和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

稳定的婚姻或伴侣关系、有爱心和支持的家庭,以及与朋友共同分享快乐和痛苦的能力,都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

有人说,“爱是人生的意义”,它培养了人的情感需求和满足感。

同时,个人成就也对幸福的定义产生影响。

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和成就。

无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在个人生活中,只要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就会感到满足和幸福。

个人成就可以是职业上的晋升、学业的成功、克服个人困难或在兴趣爱好中的进步。

这些成就不仅提供了成就感,还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意义和目标。

对于某些人而言,物质财富是衡量幸福的标志。

他们相信通过拥有财富和物质好处,他们可以创造自己的幸福。

对于他们来说,拥有物质的享受、经济的安全感以及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是幸福的标志。

然而,有人可能会认为物质财富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它们并不能提供长期的满足感和内心的平静。

积极心理学——幸福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幸福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幸福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对于幸福的定义和获取方式,却各有不同。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通向幸福的路径和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幸福。

什么是幸福?或许有人会说,幸福就是拥有大量的财富、显赫的地位或者无尽的权力。

然而,这些外在的物质和地位真的能带来持久的幸福吗?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并非仅仅取决于外部的条件,而是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内心的状态和对生活的态度。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是一种综合的体验,包括积极的情绪、投入的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意义的目标和成就感等多个方面。

积极的情绪如喜悦、满足、爱和希望,能够让我们在当下感受到幸福;投入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爱好,能够让我们进入一种心流状态,忘却时间和烦恼;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予我们支持、关爱和理解,是幸福的重要源泉;拥有明确的、有意义的目标,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就,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深深的满足和幸福。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种真正的幸福呢?首先,培养积极的情绪是关键。

我们要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感恩。

每天花一点时间回想一下当天发生的让自己感到开心、温暖的事情,无论是一顿美味的晚餐,还是朋友的一句关心的话语。

同时,要学会积极地应对困难和挫折,把它们看作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消沉。

比如,当工作中出现失误时,不要过分自责,而是思考如何从中吸取教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其次,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

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在忙碌中迷失,心不在焉地做着一件事,却想着另外的事情。

我们应该学会专注于眼前的任务,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

比如,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品尝食物的味道,散步的时候就留意身边的风景和声音。

这样,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地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到幸福。

再者,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真诚、深入的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同时也不要害怕向他人寻求支持。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成长教育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成长教育

-002-2023年第32期(总第372期)理论探索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部分儿童沉迷于电子产品,长时间待在室内,缺乏运动以及和自然的接触,导致自身新陈代谢紊乱,情绪焦躁、易怒。

小学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

如果经常受到夸赞,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优秀,对生活充满信心。

相反,如果平时听到的都是批评和指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什么事都做不好,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降低幸福感。

作为小学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使学生能够在“阳光、快乐、幸福”的班级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班主任要积极提升团队的幸福感,努力实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成长教育。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一)概念界定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幸福是可以习得的,通过一定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积极的心态,拥有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成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平等对待他人的态度,一种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一种面对挫折迎难而上的健康心理,一种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在教育方法上要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增强学生对幸福流的体验[1]。

(二)理论依据积极心理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学生蓬勃向上的力量,发掘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发现学生身上的正能量,让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发现长处,而不是寻找缺点。

该理论倡导人人受重视,人人都自信,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并进行积极运用,使自己越来越强大,进而不断提升幸福感。

二、幸福成长教育的特点(一)幸福成长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培养品质幸福成长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不要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进行比较。

有的学生或许不善言辞,但是他写作能力强,是班级中的小作家;有的学生或许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他情商很高,有很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并不断放大,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积极心理学——幸福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幸福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幸福的方法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忙碌于工作、学习和各种琐事,很少有时间停下脚步思考:什么是幸福?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幸福的新视角和方法。

幸福并非仅仅是物质的丰富或者外在的成就,它更多地关乎我们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情感和行为来实现的状态。

首先,积极的情绪是通向幸福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感受快乐。

这可能是清晨的一缕阳光、一杯香浓的咖啡、与家人朋友的一次温馨相聚,或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后的成就感。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小而美的瞬间,总是把目光聚焦在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上。

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小挫折,就可能陷入沮丧和抱怨之中,而忘记了之前取得的成绩和同事们给予的支持与鼓励。

为了培养积极的情绪,我们可以尝试每天记录下三件让自己感到开心和感激的事情。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增强内心的幸福感。

其次,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于幸福至关重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连接。

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和谐的工作团队,都能为我们带来幸福感。

在家庭中,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家人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彼此的差异,共同营造一个温暖、包容的环境。

与朋友相处时,真诚待人,互相帮助,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在工作中,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追求团队的目标。

然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有时我们会遇到误解、冲突和矛盾。

这时候,需要我们学会用积极的沟通方式去解决问题,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人,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

再者,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感也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当我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每天的努力都朝着一个有价值的方向前进时,内心会充满动力和满足感。

但人生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我们可以问自己: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我的天赋和优势在哪里?我希望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能够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积极心理学——幸福

积极心理学——幸福

积极心理学——如何幸福————————————————————————————————作者:————————————————————————————————日期:2积极心理学——如何幸福Shahar老师的十条幸福忠告(已改编):1.遵循内心的热情。

选择对自己而言最有意义且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2.尽量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一起。

亲密的人际关系才是获得幸福感的不二法门。

3.正确的看待失败。

成功收获结果,失败收获智慧。

4.接受自己。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可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不要只接纳自己认为好的部分而否定自己认为不好的部分。

5.简化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很美妙,但是美妙的事情过多了会带来各种困惑而毫无幸福感。

6.有规律的为自己安排锻炼。

适当做些体育运动,大大改善身心健康。

7.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每天保持而不要克扣7~9小时的睡眠。

8.慷慨做人。

没有钱没有时间一样可以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9.勇气。

即便心怀恐惧,依然勇敢向前。

10.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不要把你得到的一切看成理所当然,每天记录5件值得感恩的事。

学习积极心理学:如果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这个人生事实上是不太幸福的。

因为幸福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终点。

我们幸福的程度不是由掌握多少信息决定的,而是我们对信息的理解、我们关注的重点,以及我们自己的心灵容器的形状来决定我们幸福与否。

学习积极心理学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强调关注自我的改变。

永远不要用一种置身事外的角度去看待那些观点和建议,学习和研究的最终归宿应该是自我。

关注生活的积极面:人们越是关注什么,什么就越有可能变成现实。

如果我们总是关注负面的东西,个人的潜能是很难真正被开发出来的。

在教育的路上,只关注弱点不关注长处的最终结果会导致人们只能发现问题,而将原本就在眼前的美好事物忽略掉。

正如人们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当成理所当然的,却把得不到的东西当成自己不快乐的原因。

许多事例让人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课件

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课件
10
"幸福型汉堡"
• 生活幸福的人,享受 当下所从事的事情, 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 他们可以获得更加满 意的未来。

11
• “当我提到快乐的时候,我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 涨的状态,我们都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虽然生命中不 可避免地会有悲伤的情绪,诸如失败或失去的时候,但 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 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 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
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 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 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 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 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因而SWB是一种主观的、 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 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5
• 5.柏拉图的幸福论 柏拉图认为智慧是识别幸福与否的基础,因为有智慧的 人才能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什么是高尚的快乐, 什么是低贱的快乐。关于幸福,他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 思辨的境地,而是进一步将幸福的内容提升到国家的层 次。所以,在柏拉图的幸福论中,幸福被推崇为整个国 家的目的所在,而非个人或某个阶级的幸福。他在“理 想国”中说:“立法者的目的不在于使这个国家里的任 何一个阶级比其他阶级更幸福,幸福应该属于整个国 家。”为了整个国家的幸福,公民们必须团结起来,各 司其职,各修其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幸福有用的 人。柏拉图有关快乐、痛苦、道德、智慧与幸福的关系 启发了后来许多的思想家。
8
• 泰勒: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必须同时包含意 义和快乐两个因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 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真正快乐的人,会在 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他的点点滴滴。 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力的某些时刻,而是 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 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积极心理学考试重要资料

积极心理学考试重要资料

目录1.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1)2.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3. 基本主张 (2)4. 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哪些 (2)5. 简述情绪ABC理论 (2)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7. 简述人际沟通的技巧(待定) (3)8. 简述挫折应对的策略 (4)9. 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5)10. 如何更加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 (5)11. 如何更有效的设定目标 (6)12. 结合自身性格特点,谈谈如何促进自我成长 (6)13. 结合情绪ABC理论,谈谈如何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6)14. 结合自身,谈谈如何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7)15. 如何理解心理冲突的意义和如何解决冲突 (7)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幸福与财富无关。

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

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总结道:“积极心理学是探究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美好行为,关注于构建人类的性格力量和德行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科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已经从传统的以治疗和诊断为主导,逐渐转变为以发展和维护人类幸福为主轴。

这个转变就诞生了一个新的领域——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行为,也要关注正常人的美德和力量,倡导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它提倡科学的途径来研究幸福,提供新的洞见和科学方法来提高人类幸福感,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个人成长,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领域,它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研究如何使个体和社会变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

积极心理学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研究人类的行为、精神和身体功能,研究人类的优点和美德,旨在开发并利用心理学的潜力,挖掘人类的精神财富,以此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幸福感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心理学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运用。

为了提升个人的幸福感,我们需要用积极的思维来应对生活的挑战,用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困难,用积极的行动来追求自己的梦想。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来提高幸福感。

例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发现,感恩、乐观、社交、运动、冥想等行为都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如正念冥想、自我关怀、自我效能感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提升我们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积极的实践并不是仅仅针对个人而言的。

它们对社会的整体健康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交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与他人建立深厚的联系、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此外,积极的社区建设也有助于提高社区的整体幸福感。

通过鼓励人们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等方式,可以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繁荣。

积极心理学名词解释

积极心理学名词解释

积极心理学——名词解释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经验是首要的信念。

人造主义:认为人类的需求和价值是超越物质的,而且人们不能被简单的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作为研究。

范式转化:科学领域的激进性变化。

现象学:对一个人知觉经验进行对个体有意义的描述方式。

积极心理学:对生活中的美好部分进行的科学研究。

自我实现:人们想要实现自我最大价值的内在倾向性。

适应:在多次暴露于同样的情绪刺激因子之后,情绪体验就会有减少的倾向。

扩大和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够增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并构建心理资源。

舒适:积极的主管体验,缺少的时候比存在的时候更加明显。

持续性忽略:人们思考一件情绪事件的时候,往往会将高估其持续事件的倾向性。

情绪:被定于为主观感觉的一种心理学状态,也是唤起、思维和行为所特有的形式。

捐赠效应:倾向于喜欢别人送的东西,即使我们并不想要或者并没有物尽其用。

酣畅感:在精神高度投入的活动中,所伴随的一种心理状态。

享乐能力:体验积极情感的能力。

享乐疲劳:对情绪环境的一种持续性适应,导致情绪恢复到相对中性的状态。

遗传可能性:遗传因素在解释特征变化中所占的比重;“受基因遗传影响”和“遗传的”的不同。

内部动力:由于自身的爱好而去参与某些活动,而不是由于外在的奖赏或处罚。

纯粹暴露效应:喜欢那些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即使这种接触是无意识的。

峰极理论:关于情绪体验是如何记忆的,以及情绪体验的强度如何、情绪体验是怎样结束的理论。

愉悦: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情感:个体习惯性体验到诸如快乐、感兴趣及敏锐等积极情绪的广度。

品味:对愉悦感的觉知,并刻意去使这种感觉得以持续。

相关系数(r):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度的量化指标,如果用图来表示的话,相关系数的走行呈一条直线。

抑郁的现实主义:一种认为抑郁的人能够更准确地看世界的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幸福就是的都想要的东西,无论这个过程是否愉悦。

投入:参与某种活动,从而能够体验到“畅”感。

幸福学说:一种思想,认为真正的幸福是能够识别内心的自我,能够塑造出自身的力量和品质,并且在生活中与之保持一致。

幸福的定义

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什么一、幸福的定义:幸福就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过程。

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二、幸福的本质:人对生活的满意感、和谐感,满足感。

三、幸福的六个定律:1、幸福第一定律——幸福感都是暂时的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的,所以,我们如果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不断地满足更多的渴求。

2、幸福第二定律——幸福感的递减性人们得到一个幸福后,那么人们对同一个或同一类幸福的渴求度就会递减,当人们再次获得这个或这类时幸福时的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当达到足够多的N次时,渴求度会变为零,幸福感也就变为零了。

推论 1 幸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推论 2 幸福资源的递减性3、幸福第三定律——人们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获得的幸福感越大渴求度是与幸福感成正比的,所以,如果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那么人们的渴求度就会相应变大,那么获得的幸福感就会越大。

4、幸福第四定律——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因为幸福感与渴求度成正比,所以当人们对某事物没有渴求时(也就是渴求度为零时),那么,某事物也就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

推论一幸福与金钱没有直接关系推论二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次数却越来越少,幸福感的强度也越来越小。

推论三人们在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精神生活等非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数量远远大于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数量5、幸福第五定律——幸福是需要感觉的幸福是需要有感觉的,如果你的渴求事实上已经获得了满足,但当你没有感觉或感觉不到渴求被满足的时候,你仍然是不会有幸福的感觉的。

6、幸福第六定律幸福感的获得是需要有愉悦的心情如果你的渴求获得了满足,但此时的你如果仍沉浸在其他事件的悲痛之中,那么此时的渴求被满足的感觉仍然是难以获得幸福的。

四、幸福的公式:就某人的某一个幸福而言,某人对某事物的幸福感(F)与其对某事物事前的渴求度(Q),以及事后的被满足度(Z)以及每个人所特有的幸福系数(K)是成正比的,即: 幸福感(F)=幸福系数(K)*渴求度(Q)*被满足度(Z) .满足度(Z)=渴求的事物实际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渴求度(Q)=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幸福感=幸福系数(K)*(乘以)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五、偷走幸福七大原因:老爱比较。

心理学角度看待幸福的定义

心理学角度看待幸福的定义

心理学角度看待幸福的定义幸福是每个人都向往的情感状态,同时也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并不仅仅是一种感受,而是涉及到多个维度的全面幸福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幸福的定义。

一、主观幸福感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幸福度量指标是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个体对自己幸福程度的主观评价。

这种评价往往来源于个体对生活中种种因素的主观感受,包括个体的情绪状态、满意度、快乐感等。

然而,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幸福的主观体验可能有所差别。

二、心理幸福度量除了主观幸福感,心理学研究还提出了一种更全面的幸福度量方式,即心理幸福。

心理幸福包括积极情感、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和意义感这四个维度。

这个对幸福的定义,相比于主观幸福感,更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

1. 积极情感积极情感是心理学中对幸福影响较大的一个维度。

它包括个体对生活中喜悦、快乐、满足感等积极情绪的体验。

其中,快乐感是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 个人成长个人成长指的是个体在实现自我潜力、发展个人能力方面的主观感受。

个体对自己成就感、自我满意度的评价都属于个人成长的范畴。

3.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密的友谊,以及稳定的家庭关系都与个体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4. 意义感意义感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命和存在的重要性的感受。

它涉及到对生命目标、人生价值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人生意义和目标的满足感。

三、幸福的实现幸福不仅仅是心理状态的问题,也与个体的行为和一些外部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实现幸福的方法。

1. 培养积极心态积极心态对于实现幸福至关重要。

培养良好的心态意味着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以及寻找快乐和满足的方式。

2. 建立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社会支持和情感满足,从而对个体的幸福产生积极影响。

3. 追求个人成长个人成长与幸福的实现息息相关。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幸福、积极心态和优秀行为的心理学流派。

它提倡在个体心理健康疾病治疗基础上,注重个体的积极资源和潜能,通过提高个体生活满意度、自尊、幸福感等来促进个体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进步。

其理念涵盖了正面情感、个体强项的培养、人际交往和社区的促进等方面,旨在实现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方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并提出了一套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幸福治疗法”,旨在通过发掘个体的积极资源和潜能来治疗个体的心理问题。

此后,积极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积极情感、流畅体验、积极人生和积极道德等领域,走向了不断深入和广泛应用的发展趋势。

1.积极情感——积极情感指快乐、愉悦、爱、希望等与创造符合价值观的经验相关的心理体验。

积极情感可以提升个体的自尊、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并具有抗压能力,能够缓解焦虑、压力和负向情感。

2.流畅体验——流畅体验指人们在倾注心力到某项活动时,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体验到的那种和时间和空间无关的感觉。

流畅体验能提高个体的学习效果和工作效率,减轻负面情绪和焦虑,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3.积极人生——积极人生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他通过价值观认知、工作和家庭等领域的各个方面积极地追寻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积极人生能够使个体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4.积极道德——积极道德指人们以积极态度、诚实正直、关爱他人等方式遵循道德行为准则。

积极道德是积极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个体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使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交群体。

1.全球化——积极心理学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和理念,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积极心理学将进一步普及并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3.应用领域的拓展——积极心理学已经开始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教育、医学、商业、体育等。

积极心理学幸福模型

积极心理学幸福模型

积极心理学幸福模型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幸福、优点和积极情感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只是消除痛苦和问题,更着眼于如何让人们过上更有意义、更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领域中,幸福模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幸福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和维持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幸福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幸福观,认为幸福感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这些因素包括个人的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个人成长和发展,以及对生活的意义和目标的追求。

幸福模型强调了幸福感的多维性,认为幸福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愉悦,还包括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幸福模型中,情感体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积极心理学强调了积极情感的重要性,认为快乐、喜悦、爱和满足感是构成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生活满意度也是幸福的重要来源。

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幸福感,而这种满意度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社会关系、工作、经济状况等。

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是幸福模型中的关键因素。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追求个人目标、发展个人优点和才能、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等都是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

最后,幸福模型强调了对生活意义和目标的追求。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对生活的意义和目标的追求是获得幸福感的关键。

当人们感到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并且对未来充满期待时,他们会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模型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多维度的幸福观。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幸福感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和维持幸福感。

通过理解幸福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追求更加幸福、有意义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看幸福定义
Dacher Keltn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
我认为,对幸福的理解不妨从情绪入手,积极的情绪带来积极的心理感觉,消极的情绪会带来消极的心理感觉。

达尔文敏锐地指出,同情心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一种本能,对人类的进化非常重要。

为什么?从科学上来说,同情心不但联系了大脑的旧皮层和关爱他人行为这两者,还从基因上塑造了神经系统中的后叶催产素受体。

在现实层面,人类的后代比地球上其他哺乳动物要脆弱,很多动物的后代一生下来生存能力就非常强,比如,可以很快坐起来吃东西,而人类的后代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做这些事情。

同情心不只是进化的产物,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通过付出而不是索取感到快乐。

我发现,社会不平等会削弱人们的同情心,因此我们在讨论同情心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周边的社会环境和情景。

Jennifer Goetz(美国明德大学心理系教授):
乐于助人、关心和无私通常被认为与进化论背道而驰。

在残酷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物竞天择说”往往被解释为“适者生存”。

然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历大相径庭,生活中的我们不但非常关爱他人,甚至愿意为他人牺牲。

我认为,同情心已经进化为一种具备促进合作、保护弱者等基础功能的情绪。

分析这种进化性的中心点在于,作为一种适应机制的同情心应该是人类的普遍特质之一。

在中国社会中,互惠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为其他人做一些好事,但在另外一个特定的时间,我们自己也会受益。

这种连带受益的文化也是一种价值观,进一步影响同情心。

而这种同情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

我要强调的关于进化论的问题是,同情心不应该应用于所有人,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这也说明它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你需要钱的话,很多时候,我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给你。

Eunkook Mark Suh(韩国延世大学教授):
有调查结果显示,公民的幸福感水平在国家间的差异很大。

虽然很多社会变量,诸如收入、公平、安全等因素通常可以用来解释这些差异,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幸福所抱持的不同信念也作用明显。

例如,研究发现,幸福感水平和每种文化背景下“快乐的人”受欢迎程度密切相关。

又如,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幸福是零和博弈游戏”这种观点的认同,也会影响人们对幸福的外在、明显的和内在的、隐秘的两个对立面的偏重。

如果你所身处的文化认为,幸福是一种有限的供应,那么人们会觉得幸福供应是有限制的,是零和的游戏。

如果你所处的文化相信幸福不是好东西的话,你就不太可能在众人面前表现成一个快乐(快乐与幸福在英语里是同一个单词)的人。

众所皆知,一个快乐的秘密就是你能够把你的快乐表达出来,渲染在周围,你就会变得更快乐。

王登峰(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人的成功,遇到困难,逢山开路,换句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不高兴吧。

中国人要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可能会有别的人觉得不高兴,但其模式是自己高兴,别人也要高兴。

当你让第一个不高兴的人高兴起来以后,很清楚你的目标还在前面,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不高兴,那怎么办,都要尽可能地照顾他们的情绪。

从中我们看到的是,用文化维度概念来说,西方追求成功的方式很男性化,而中国很女性化。

中国文化讲究性善,同时人也有自私的行为,中国人讲究自律,对这种行为进行制约。

中国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是调解,没办法的时候才是上法庭。

中国人还会说,即便我赢了,但是输了的人一定会想办法收拾我的,所以最好是不要上法庭。

在香港,很多企业家遇到纠
纷的时候,肯定要尝试多次调解,诉讼是迫不得已的手段。

但是西方的企业家遇到问题直接上法庭。

岳晓东(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
我对幸福的理解很简单,幸福是养成一个积极心理的习惯,是你对自己心态的不断修炼。

有的人有的时候做事情追求尽善尽美,总是看自己不开心的方面,多过自己开心的方面。

日积月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活着没劲。

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积极的心态
我在香港开设积极心理学的课,给大家布置作业,让大家每天睡觉之前想想今天开心的三件事情。

如果一天举三个,一个学期下来,你会看到你的开心远远大于你的不开心,最后让你看到你活的意义。

我们如果每天都能够选择一点开心的事情,而忽略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一年就差别很大,十年、二十年下来就会觉得非常幸福。

徐景安(著名文化人):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新的理念。

我的主张是幸福最大化,要建立一个幸福的中国。

把幸福放在第一位,现在众人关注的民生问题、公共服务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就有望迎刃而解。

幸福中国不但要求改变评价目标,还要改变评价的主体,不能只让政府评价政府,也要让老百姓自己来评价。

同时,幸福最大化的目标的落实依赖于社会行为的改变,我们不妨从创造一个幸福的社区、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企业开始,逐步改变我们的整个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