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画报》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目录

绪论 (1)

0.1 课题导入 (1)

0.2 研究综述 (4)

0.2.1 城市形象的研究现状 (4)

0.2.2 《城市画报》的研究现状 (5)

0.3 创新之处 (6)

0.4 研究方法 (7)

0.5 论文结构 (8)

第1章《城市画报》中的城市形象的建构 (9)

1.1 《城市画报》中城市形象的叙述 (10)

1.1.1 《城市画报》对城市形象的议题设置 (10)

1.1.2 《城市画报》对城市形象的拟态营造 (12)

1.2 《城市画报》对城市形象的引导 (13)

1.3 《城市画报》对城市形象的升华 (15)

第2章《城市画报》中城市形象的隐喻 (17)

2.1 文艺:一种新城市生活的畅想 (18)

2.1.1 文艺城市形象的呈现 (18)

2.1.2 文艺城市形象的审美喻意 (20)

2.2 消费:一种新城市生活的引导 (22)

2.2.1 消费城市形象的呈现 (22)

2.2.2 消费城市形象符号喻意 (25)

2.3 自由:一种新城市生活的狂欢 (27)

2.3.1 城市自由意志的呈现 (27)

2.3.3 城市形象的自由喻意 (28)

2.4 休闲:一种新城市生活的诠释 (30)

2.4.1 休闲城市形象的呈现 (30)

2.4.2休闲城市形象的时空隐喻 (32)

2.5 创意:一种新城市生活的发展 (33)

2.5.1 创意城市形象的呈现 (33)

2.5.2 创意城市形象的喻意 (35)

第3章《城市画报》中“虚拟”城市形象的反思 (36)

3.1 《城市画报》中“虚拟”城市形象的解析 (37)

3.1.1 “虚拟”城市形象存在的哲理依据 (37)

3.1.2“虚拟”与现实城市形象的关系 (38)

3.1.3“虚拟”城市形象对现实的建构与影响 (40)

3.2美好城市的幻想:乌托邦存在的必要性探讨 (41)

3.3 如何创造未来的城市生活 (43)

结语 (44)

绪论

0.1 课题导入

《城市画报》是一份对生活和时尚趋向进行前瞻性观察,并在观念上进行指导的坚持原创精神的城市青年生活杂志。《城市画报》创刊于1999年,每月逢12日和28日出版,杂志以进口粉纸彩色印刷,全本总共128个页码。《城市画报》初办时期的主要负责人沈灏认为,做《城市画报》要用直觉思维办报,把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闭起来,以最直观和感性的思维去制作杂志,这样才能最接近市民的灵魂。①杂志报道专题没有固定的标准,完全只是以其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为定位进行选材。

《城市画报》是一份图重于文的杂志,从历史的沧桑到现实的缤纷,从封面照片到配文图片,从人物到旅游景点,画报都用尽心思捕捉生活的五彩绚丽,塑造和诠释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画报采取最独特的描写方式,培养小资情调,事无巨细的去传递一种小资的生活情调。城市细节的细致描绘,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广告的隐形宣传,倡导了一种精致生活方式,以达到理想生活的愿望。画报以一种奇妙狂欢的色彩吸引受众,无论是“填字游戏”、“非常成人试卷”,还是“浮城画”,无论是从专题还是选题,都采用娱乐为主的,文艺为辅的方式进行规划和报道,这些都体现着城市生活休闲自由的态度。《城市画报》一直以“快乐”作为其指向,无论从大的专题的策划、栏目的定位,还是小的图片和文章,杂志都坚持其文艺性和原创性,突出了杂志的定位,凸显《城市画报》作为新生活引领者的功能和作用。《城市画报》的传播过程中,传递新生活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承担了引领新生活的责任,塑造了不同形态的城市形象,形成了我们对于城市形象的初步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的新生活的出现和创造,具有其前瞻性。

2015年《城市画报》发出“我们在一起,不在分上下”的声明,表示《城市画报》由双周刊变成了月刊,每月1号出刊。《城市画报》面对着数字媒体和电子媒体的冲击,虽然进行了多渠道的销售模式,但却不能改变销量不断下降的事实。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城市画报》内容品质越来越不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城市画报》一直是林林总总的各类城市杂志中的佼佼者,被认为是最文艺和小资的杂志。甚至有网友说,当代中国人就应该少一点粗鄙,多一点优雅,少一点官本位,多一点内心信仰,小资文艺式的生活并不是一种拜金腐败的生活追求,而是一种对于生活的精致和优雅的崇尚。②《城市画报》的前身是《广州画报》。《广州画报》立足于广州,

①城市画报.读者在线.广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00(131).

②城市画报.读者在线.广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04(23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