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

合集下载

财富管理行业深度报告

财富管理行业深度报告

财富管理行业深度报告1.万亿蓝海,我们预计2026年中国权益基金市场达27.75万亿元1.1.供需共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时代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逐步增长。

2020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241万亿人民币,201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根据招商银行预测,2021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达268万亿人民币。

此外,2020年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262万人,201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招商银行预计,2021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约296万人。

资管新规+房住不炒,权益市场吸引力增强。

资管新规下,曾以“保本保息、“低门槛”而吸引众多投资者的银行理财“风光不再”,2020年年末,共计48只理财产品跌破净值,相较2018年年末(32只)上升且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水平不断降低,银行理财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小。

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高收益、低风险的属性被逐渐弱化。

2017年以来,中国居民住宅平均价格增速明显放缓,单月同比增速一度由18.72%(2016年12月)下降至2.44%(2021年12月)。

相反,近年来中国权益市场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强。

2020年,中国沪深300指数涨幅为28.45%,远高于传统居民资产配置领域,高于中国债券市场、海外权益市场、黄金原油等收益率;基金指数涨幅16.22%,收益率排位在近两年来逐年上升,高于传统居民资产配置领域。

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将逐步从房地产等实物资产中向金融资产转移。

整体而言,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仍以住房资产与存款为主。

根据央行,截至2019年,住房资产占中国城镇居民总资产的59.1%,金融资产的整体配置比例仅为20.4%,而在金融资产中,中国城镇居民资产配置以存款为主,其(定期+活期+现金)的占比高达39%,银行理财占比为26.6%,股票与基金等金融资产的占比不足10%,这一数据相较海外发达国家仍处于低位。

财富管理系列研究之三: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解构:变革时代,百家争鸣

财富管理系列研究之三: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解构:变革时代,百家争鸣

财富管理系列研究之三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解构:变革时代,百家争鸣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报告银行2021年11月26日强于大市(维持)行情走势图相关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银行*从海外经验看传统金融机构的守成之路》 2021-02-26《行业深度报告*银行*从嘉信理财看大众财富管理突围之路》 2021-02-02证券分析师袁喆奇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7060001***********************.cn研究助理武凯祥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0090065************************.cn⏹⏹监管引变革,国内财富管理行业格局重塑。

纵观近十多年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过去的2-3年是行业变革最快的阶段。

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重新规范了行业秩序,在打破刚兑的政策导向下,整个财富管理产品供给端迎来调整,大量高收益保本产品退出市场,与此同时,居民的财富管理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配置需求从原先单一的比价模式向兼顾风险与收益的多元配置模式转变,权益类产品真正站上历史舞台。

在此背景下,国内财富管理机构的竞争格局重塑:1)以银行理财和信托为代表的保本型产品主要供给方迎来调整与转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公私募等权益产品供给方的份额快速提升;2)整个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银行、券商、互联网平台在内的财富管理机构凭借自身更贴近用户的先天优势,发力渠道侧,专注于客户服务。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机构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同业之间的合作也会增多,对于任何一家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如何明确自身定位并找到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每家机构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渠道力竞争关键:开放获客,精耕细作。

现阶段国内财富管理仍是增量市场,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打造渠道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将渠道力拆解为两个方面:1)获客能力,目前来看互联网平台凭借开放、高效的线上获客渠道处于领先。

以蚂蚁为例,凭借开放的生态布局打造的流量优势和低价策略打造了国内领先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截至21Q3末该平台非货基金保有规模达到1.2万亿,位列国内所有机构第一。

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W e alt h m ana g ement财富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文 / 吉春琴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出现单边化保护趋势,我国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大,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优化管理、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此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但是,一些企业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本文首先介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为促使企业迈向良性的、健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改进建议一、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企业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的生产经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必然的选择。

所谓内部控制就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的、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来保证企业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要求及自身优势,对企业风险进行及时识别,科学分析、评估,梳理关键业务流程,积极制定应对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使企业免遭损失。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国有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从而确保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凭借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不断提升企业的影响力、知名度,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平稳、健康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一)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复杂多样,不可能对所有的业务事项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这就造成了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面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升到应当有的高度,没有建立一个健全而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或者风险管理机构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治理缺乏有效性,并没有起到风险管控的作用,风险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业务中,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不全面,仅仅关注了与财务相关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上,而忽略了与财务不相关的非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

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

财富管理行业研究报告1股东价值主要来自具有壁垒的商业模式需求只是必要条件,并不等同于股东价值从需求端来看,财富管理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但需求不等于股东价值。

只有具有护城河的商业模式才能产生股东价值。

需求只是必要条件,稀缺的供给端更重要。

因为竞争会由蓝海变为红海。

只有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公司,才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

财富管理的基础概念财富管理指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根据客户的风险收益特征向客户提供资产配置建议、投资组合管理、保险规划、信托服务、遗产规划等定制、专业化的多元服务,目标是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财富管理提供的服务大致分为七大类:经纪、银行、融资产品、保险、投资组合、咨询、广泛的管家服务。

中国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提供的是最基础的投资组合管理,券商则额外提供经纪服务,主要面向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

2需求:中国财富管理正步入黄金发展期全球财富高增长,同时贫富分化加剧低利率下的流动性宽松使得全球财富仍保持增长。

2020年全球财富总额达到4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4%;其中金融资产达到25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7%。

和上一轮不一样:2008年全球财富缩水11.7%。

本轮财富增长主要来自于金融资产特别是权益市场。

疫情受影响最大的是从事生产和服务的中低收入人群,贫富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2020年全球百万富翁5610万,较2019年增长520万,占比1.1%。

百万富翁持有191.6万亿美元财富,占全球财富的45.8%。

2020年财富总额低于1万美元的人数28.8亿人,占比55.0%,这部分人仅持有5.5万亿美元财富,占全球财富的1.3%。

中国是第二大财富市场,金融资产全球占比14%2020年中国财富规模74.9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8%;其中金融资产达到36.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4%,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测算2020年中国可投资资产规模(含投资性房地产)约为240万亿人民币,剔除可投资性房地产后约200万亿人民币。

2019年中国财富管理与TAMP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财富管理与TAMP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普通大众
AUM≤50万元
来源:招商银行年报
客户分类
客户人数:7.29万户 客户数量占比:0.1% AUM占比:30.0%
客户人数:228.97万户 客户数量占比:1.8% AUM占比:51.0%
客户人数:约1.22亿户 客户数量占比:98.1% AUM占比:19.0%
整体而言,中国居民平均风险偏好水平较低,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两项资产占据金融资产投向超过60%。随着社会结构 变化和居民对金融理财意识的增强,信托、基金等主动管理型和净值型金融资产的占比有望进一步上升。
2014-2018年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
2014与2018年中国居民资产投向
年均复合增速
14-18
12.3% 3.8% 6.1% 4.6%
12.3%
2018
泛财富管理市场结构特征
高净值及以上人群多样化需求驱动理财行业提升服务水平
从客户分类看,中国泛财富管理市场呈现多层次特征,极少量的头部高净值客户占据大多数资产规模。以招商银行为例, 2018年末零售客户数为1.25亿户,管理客户资产规模(AUM)达6.8万亿元,超过80%的AUM由占比不到2%的高净值和超 高净值客户贡献。
中国财富管理与TAMP商业模式 研究报告
2019年
中国泛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与TAMP的意义 1
TAMP模式概述及美国TAMP行业案例
2
国内TAMP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
3
泛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基础
居民财富持续积累,居民风险偏好水平偏低
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规模从2014年115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19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3.7%,虽然2018年受宏观经 济影响而增速放缓,但整体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居民财富的持续积累,以及对自身财富管理关注程度的提升,驱 动泛财富管理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023年中国财富报告

2023年中国财富报告

2023年中国财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2023年中国财富状况的综合分析。

通过对国内经济形势、财富分配、投资市场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2023年中国财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国内经济形势2.1 国内生产总值(GDP)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的GDP总量为xx万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xx%。

这一数字说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2 就业形势2023年中国的就业形势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x%,相较于去年有所下降。

这表明中国的就业市场逐渐回暖,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合适的就业机会。

3. 财富分配3.1 财富差距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色,但是财富分配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富豪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但贫富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如何处理财富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3.2 中产阶级崛起与此同时,2023年也是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一年。

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贫困状态,成为中产阶级。

这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投资市场4.1 股市表现2023年中国股市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形势。

虽然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市场波动较大,但整体上市场情绪相对稳定。

4.2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金融科技行业在2023年继续发展迅速。

随着人们对于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增加,金融科技行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5. 未来发展趋势5.1 经济结构调整为了应对财富分配不平衡等问题,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这将包括加强中小企业的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举措,以实现更加均衡的经济发展。

5.2 投资理财趋势未来,随着人们对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投资理财行业将更加火热。

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将寻求多样化的投资渠道,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6. 结论2023年中国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并且财富分配问题受到关注。

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竞争力

中国财富管理机构竞争力

第二,深化程度下降,存量转移可期 我们用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规模与 GDP 的比值测算理财产品深 度,可以发现在 2016 年达到最大值 153.47%后逐渐下降,尤其是 2018 年资管新规后,以信托计划、券商资管为代表的通道业务迅速收缩, 调结构成为理财市场的主旋律,近年来深度基本维持在 130%~150% 区间内。而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以“净值化”为方向的理财 市场成型,下一步是居民储蓄向理财转型的重要时期。
1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7,000,00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2003 2008 2013 201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67 6.59 26.58 24.79 3.05 8.31 31.4 26.46 3.74 10.01 34.09 29.36 4.6 13.04 40.15 32.48 5.52 17.4 47.31 36.78 6.85 26.18 51.94 50.40 8.28 37.59 56.88 66.09 9.3 52.91 63.65 83.13 11.1 89.17 66.67 133.7
三、基于海外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经验下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展望与建议 ........................................................ 23
(一)市场生态展望 ................................... 24 (二)市场发展建议: ................................. 31 附录一:美国投资者教育经验借鉴 .......................... 39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私人财富也迅速增长。

本文将对中国私人财富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私人财富的总体规模。

根据中国亿万富翁报告,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总财富达到95.4万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了12.8%。

这个数字令人印象深刻,说明中国的私人财富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

中国私人财富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个人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机会。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其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民间投资和创业,这也为个人财富的积累提供了支持。

最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私人财富的增长提供了机会。

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市场的繁荣使得个人可以通过投资实现财富的增值。

然而,中国私人财富的分配不均问题也日益凸显。

尽管中国拥有众多亿万富翁,但大部分财富仍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根据报告,中国拥有超过10亿人民币的富豪数量为1863人,相较于总人口数来说是一个微小的比例。

这表明财富的分配不平衡问题仍然严重。

这一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因素,需要中国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未来,中国私人财富的发展将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关键。

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仍然广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其次,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将对私人财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正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创新科技产业的转变。

这将为更多人提供创富机会,同时也可能改变财富的分配格局。

此外,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将为私人财富的增长提供新的机遇。

为了实现私人财富的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增长,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改革和创新政策。

首先,加强贫富差距的调控,通过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财富的增长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

其次,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个人投资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环境。

关于我国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问题探讨

关于我国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问题探讨

《西部金融)2019年第11期关于我国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问题探讨吴树畅邢晓芳(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山东烟台264003)摘要:我国券商过分倚重传统经纪业务,财富管理基础薄弱,如何实现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是券商面临的战略难题。

本文通过对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存在收入贡献有限、人才不足、平台信息化程度低和高净值客户认同感低等问题,提出了券商应加强账户拓展、人才培养、产品供给和平台建设以促进业务转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富管理;秦商;证券市场中图分类号:F83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9(11)-0042-04—、弓I言据《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约为61万亿元,十年增加近6倍;超高净值人群约为17万人,十年间增加近16倍。

我国财富总值及高净值人群规模呈上升趋势,同时受互联网红利消退、大资管新规实施等因素影响,国内财富管理市场生态体系正面临重塑。

由于证券行业保底佣金放开、“一人多户”政策和网上销户等因素刺激,经纪业务已高度市场化,且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据《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证券行业全年平均佣金率为0.376%。

2018年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降至29%(施华,2019)。

面对经纪业务持续承压和存量客户资产再配置的需求,传统交易模式难以支撑券商长远发展,券商亟需摆脱低价竞争,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宋艳错, 2016)。

虽然多数券商已开始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战略布局,但仅有少数券商选择业务重塑方式。

大部分券商是新部门老业务,通道本质未变,存在业务产品结构单一、品牌建设不完善和销售渠道缺乏等问题(刘颖墨, 2016;郑迪,2013)。

因此,在大财富管理市场多元发展与混业竞争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券商发展财富管理业务需要摒弃牌照红利时代的固有思维,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打造全新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

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国私人银行业:回归本源致谢第一章 2019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概览与走势2018年私人财富市场规模及各大资产类别较往年增速放缓2019年市场增速保持稳定,投资性不动产增速进一步放缓,资本市场产品增速温和回升全国有23个省市高净值人数皆突破2万人,地域分布更为均衡前言:回归本源,方得始终第二章 中国高净值人群群体细分、投资行为及心态第三章 中国私人银行业竞争态势新经济、新动能推动新富人群崛起经历资本市场洗礼,高净值人群更趋向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服务从意愿到行动,财富传承安排进入普及深化阶段境外投资回归“中国机会”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回归银行渠道,已构建专业能力的头部机构迎来发展机遇 中资银行境外竞争优势继续提升,境内外一体化服务体系成为关键吸引因素 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回顾与启示附录:研究方法版权声明1234691112142834383942454649自2009年,招商银行携手贝恩公司(Bain&Company)首次联合发布《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追踪中国财富市场风云变幻十余载,与中国高净值人群和财富管理机构共同经历了数个市场起伏,陪伴中国高净值人群在财富管理的道路上走向成熟。

我们致力于通过长期市场追踪、数据积累分析和大量高净值人群调研及访谈,坚持执行可得范围内最高研究标准,展示具有独创性、延续性和权威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和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信息、分享观点,以期推动行业共同繁荣。

2018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剧烈,国际金融形势持续动荡;同时,国内经济进入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转型期。

在内外因素叠加影响下,中国经济环境面临近年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高净值人群更是经历了市场洗礼和深刻教育。

在此关键时刻,招行与贝恩再次携手,以“回归本源”为主题,发布《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为同系列报告的第六期。

在本次报告中,我们近距离观察在经历市场磨炼之后,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心态及行为将如何变化,未来将以何种心态和理念进行财富管理。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 .商业银行1.1. 财富管理发展概况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财富管理步入发展新阶段。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银行理财开始了以破刚兑、去嵌套、消除期限错配为主题的转型。

与传统提供预期收益并承诺刚性兑付的银行理财不同,在2023年底过渡期结束之后,银行理财转变成为;旬直型产品,不再保证产品的收益与本金,投资者需要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为了分散风险、平抑净值化产品的波动,银行纷纷开始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探索“固收+”理财产品和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方案,以适应银行财富客群的风险偏好。

理财子公司相继成立,成为探索创新的排头兵。

推动理财子公司设立对于打破刚兑、强化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财富投资者而言,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不仅可以免去首次购买必须线下面签的繁琐,变得更加快速便捷,而且理财子公司的投资范围更广、产品谱系更加具有特色,在权益类投资和产品设计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创新性,例如采用"固收打底+权益增厚〃相结合的策略、权益投资聚焦科创企业等方式,吸引了更多风险偏好类型的投资者的目光。

1.2. 银行理财产品总体规模保持稳健,存续产品增速放缓。

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增速放缓,第四季度出现明显下滑。

截至2023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6.7万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

其中,前三季度理财规模保持平稳增长,而第四季度由于债券市场大幅回调,引发理财产品的"赎回潮〃,导致规模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对理财市场而言,2023年是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面临的一次"挑战〃,年内理财产品两次'破净”,但即使在四季度受破净影响规模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整体规模相较去年还是保持了增长态势。

数覆定隶:警荏标准产品期限结构呈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型分布。

2023年存续的理财产品运作周期主要集中在半年到三年,占比高达66.9%o运作周期为半年以下的短期限产品占比为26.6%;三年以上的长期限产品占比为5.5%0产品期限结构呈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型分布。

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

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

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
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是一份综合性的研究报告,旨在探究中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现状、趋势和发展机会。

该白皮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市场环境分析
分析中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政策、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揭示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二、市场规模分析
从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总体规模、资产管理规模、机构规模、客户规模等角度,深入探讨市场的规模和特点。

三、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分析中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主要竞争格局,包括市场份额、产品特点、服务模式、渠道布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

四、市场趋势预测
从客户需求、产品创新、科技创新、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角度,分析中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五、机构分析
对中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主要机构进行分类和分析,包括传统的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以及新兴的在线理财、私募股权等机构。

六、客户分析
分析中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客户特征、需求、行为和心理,为
机构提供客户服务和营销策略的参考。

七、挑战与机遇
总结中国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挑战和机遇,为机构制订战略和决策提供参考。

2019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排名

2019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排名

NO.1诺亚财富诺亚控股有限公司以“诺亚财富”为品牌,源起于中国。

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旗下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业务发展相关金融牌照与资格的综合金融服务管理集团。

2007 年获得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红杉资本注资,经过快速发展,通过全市场、多维度的产品筛选及风险控制体系,参与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设计,获得客户与业内的一致好评,成功于2010年11月10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纽交所上市代码:NOAH),为中国独立财富管理行业的领军者。

NO.2上海极元上海极元金融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金5000万,是第一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服务机构(上海股交中心极元金融100028 )。

极元以搭建了一个开放,透明,诚信,共赢的财富管理服务平台为目标,通过这个平台为客户提供包括理财规划,资产配置以及存续管理在内的一站式的理财服务。

自成立以来,极元已经逐步建立了的在线理财服务平台,财富管理服务平台,以及投资管理服务平台,为近千名专业理财顾问,上万名高净值客户,数百亿金融资产提供服务。

NO.3好买财富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好买财富")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注为个人提供专业理财服务的公司,腾讯和联想旗下的君联资本都是好买的战略股东。

2012年,好买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第一批独立基金销售牌照,2015年成为首家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独立财富管理公司。

NO.4北京中天嘉华中天嘉华成立于2000年,由深耕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多年的专业团队及国际顶级风险投资公司KPCB(凯鹏华盈)联合成立,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最优秀的金融产品营销与服务平台。

十五年创业,专注于引领并推动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集团旗下企业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消费金融、金融行业软件解决方案等业务领域都名列前茅,年度业务规模超过300亿元,主营业务覆盖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三大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机构:每日经济新闻数据支持:普益标准研究支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2019)第一章大资管行业概况 (4)一、大资管行业发展情况 (4)二、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三、资管行业的法理基础梳理 (6)四、监管展望 (8)第二章银行理财发展分析 (10)一、银行理财发展现状概述 (10)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16)三、银行理财发展展望 (17)第三章信托行业发展分析 (19)一、信托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19)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24)三、信托行业发展展望 (24)第四章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分析 (26)一、公募基金发展现状概述 (26)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31)三、公募基金发展展望 (32)第五章券商资管行业发展分析 (34)一、券商资管发展现状概述 (34)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37)三、券商资管发展展望 (38)第六章保险资管发展分析 (40)一、保险资管发展现状概述 (40)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45)三、保险资管发展展望 (46)第七章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49)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概述 (49)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54)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55)表1理财子公司开业情况 (14)表2五大行理财子公司产品体系 (15)表3理财子公司发布的指数 (15)表4部分信托公司供应链金融信托产品展示 (23)表52019年二季度券商资管月均规模前十 (36)表62019年银保监出台保险资管相关政策 (40)表7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规模与增速 (42)表8保险资金运用占比 (43)表9其他投资各项数量及金额 (43)表10各类消费金融平台核心竞争力对比 (54)图录图12015-2019H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情况 (4)图2银行理财规模(单位:亿元) (11)图3不同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及近6季度净值型产品变化趋势 (12)图4不同期限类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季度变化情况12图5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上升 (13)图6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资产及其同比增速 (20)图7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业务收入及其同比增速 (21)图82015—2019Q2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与实际收益率 (21)图92015年Q1—2019年Q2季度信托风险项目个数和风险规模 (22)图10公募基金总体规模情况(亿元) (27)图11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情况(亿元)及合计占比 (28)图12债券型基金规模(亿元)及占比情况 (28)图13货币型基金规模(亿元)及占比情况 (29)图14前十大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占比情况 (30)图15券商资管总体管理规模(亿元) (35)图16券商资管定向资管规模(亿元)及占比 (35)图17券商资管集合资管规模(亿元)及占比 (36)图18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增速 (41)图19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 (44)图20国寿资管智能投研平台框架 (44)图21泰康智能合规系统 (45)图2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两类发展战略 (47)图23“断直联”后第三方支付资金流向 (50)图24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季度交易规模VS市场份额 (51)图252019年上半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结构VS市场份额 (52)图262013-2018年中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 (53)图27中国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及渗透率 (54)第一章大资管行业概况一、大资管行业发展情况依托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十年前金融危机后我国宏观调控带来的流动性宽松格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高净值客户数量快速增加,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为资产管理机构带来了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促进资产管理行业资金规模的扩张。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表明大部分行业发展形势较好,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因此增加了资产管理行业资金的投资渠道,拓宽其业务范围,从而促进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2012年以来,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瞄准资产管理业务,持续推动、做大了资管行业规模。

2012年末,我国资产管理规模1为27万亿元,到2017年末,该数值已经超过120万亿元。

在2017年11月“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资管行业规模开始出现稳步下降,截止到2019年2季度末,资管行业规模达115.83万亿元。

图12015-2019H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情况数据来源:普益标准整理1资产管理行业规模的统计包括:银行理财规模、信托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规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基金及子公司专户管理规模、券商资管管理规模。

二、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资产管理行业经历多年的快速发展,在规模上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乱象在行业内滋生、显现。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乱象引致的各类风险可能被掩盖、忽略;但当发展速度放缓、潮水退去,行业的风险不能再被忽略、开始逐渐释放时,通常影响更为巨大。

因此,梳理行业现存的问题,探究其原因、现状、未来,才能帮助我们了解到行业潜在风险点,更加深入地了解资管行业发展的桎梏,为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找到方向。

(一)刚性兑付及其他衍生现象对于任何一项投资而言都是有风险的,失败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一旦投资失败,投资者理应承担对应的损失。

但是近年来,在国内资管领域中,投资者的资金通常都是安全的,由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并最终为投资者提供高于无风险利率的稳定收益。

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好事,但对于资管行业则未必。

从资金的流向来看,刚性兑付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融资需求方对金融机构的刚兑,典型例子如城投债,发行城投债的主体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因此安全系数极高,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

第二种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的刚兑。

当融资需求方的违约不可避免、损失确定发生时,金融机构为了避免声誉受损而影响后续业务开展,或是用自有资金垫付,或是由第三方资金垫付,或是发行新产品以新补旧来保本保收益。

在这种背景下,迫于刚性兑付的压力,资管行业衍生出期限错配、资金池等运作方式,以应对偶然发生的风险事件,实现对投资者的100%兑付,这进一步加重了资管行业内部所承载的风险。

此外,刚性兑付的存在也阻碍了金融机构向投资者传播真正的投资常识,让投资者教育难度加大。

(二)降低效率的多层嵌套,规避监管的违规通道由于投资范围、资本计提、分级杠杆等监管标准在不同金融子领域存在差异,出现了不同类别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多层嵌套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

金融市场的开放化进程与监管方监管深度推进速度的不匹配,分业监管下穿透式监管无法真正执行的现实状况,以及投资者日益丰富的投资需求无法通过单一金融产品的有限投资范围得到满足的矛盾,这些问题都成了资管产品相互投资、相互嵌套的诱因。

规避监管、扩大实际投资范围,也是部分资管产品选择相互投资、相互嵌套的主要原因。

多层嵌套导致资本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并没有流入实体领域,让金融系统脱实向虚。

即使最终流入实体领域,嵌套使得资金成本逐渐变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变高。

这背后的本质,是资管业务通过多层嵌套来规避监管,以达到套利的目的。

(三)问题的根源,制度的缺陷从行业监管的角度来看,上述资管行业存在的问题,与长期以来分业监管模式不无关系。

近年来,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较为突出,造成分业监管模式对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无可奈何”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即监管部门的沟通成本与监管真空。

就监管部门的沟通成本来讲,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行政级别相同,各部门对其他部门只具有建议权而无行政命令权,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与联合执法涉及众多的法律法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巨大,效率低下,监管信息无法及时共享。

就监管真空来讲,多数金融机构业务经营呈现多元化与综合化的特征,跨行业、跨市场投融资业务链条增加,而在分业监管下,监管部门无法监测资金的真实流向,极易引发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传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最为典型的就是资管产品的多层嵌套。

在分业监管的体系下,银监会形成以资本监管为主的审慎监管框架,囊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审慎监管指标,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风险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

保监会成立后,前期高回报率保单带来的利差损失逐渐修复,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突破,并在“国十条”的推动下,扩大资产配置到股票等资产类别,但是随着险资投资范围不断拓展,按机构分业监管下存在监管漏洞,业内的乱象也逐渐凸显。

近年来,由于金融创新的过度表外化和融资业务的过度同业化,金融业的交叉风险逐渐加剧,资管通道业务急增、资金过度运用杠杆,增加了整个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金融领域的法理基础进行梳理,从法律法规到市场监管,以了解目前行业乱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展望。

三、资管行业的法理基础梳理(一)上位法解析从上位法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金融领域的上位法主要包括《信托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与资产管理领域相关性较强的主要是《信托法》、《证券法》及《投资基金法》,三者与民商基础法共同构成了资产管理行业的法律边界,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但与《证券法》、《投资基金法》不同的是,《信托法》在法律基础定位于民商基础法,而前两者则偏向于监管法,所属层级不同,形成了一定的监管错位。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相互渗透与互动发展,传统民商事法在规范商事交易活动中常常与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形成冲突,进一步在相关争议时产生法律定性、法律适用的矛盾。

这也是目前上位法无法互补、形成监管空白的实务体现。

对于《信托法》,基于分业监管、机构监管的背景,我国当前金融语境下的“信托”相对范围较小。

与英、美所谓之“信托”有较大差异,我国《信托法》出台之初,实质上是针对“小信托”,或者说针对国内信托公司以及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资管计划。

2001年出台的《信托法》虽然明确了营业信托活动的合法地位,但没有对业务主体和经营范围进行界定;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信托法》公布执行后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人民银行、证监会分别负责对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从事营业性信托活动的监督管理。

未经人民银行、证监会批准,任何法人机构一律不得以各种形式从事营业性信托活动,任何自然人一律不得以任何名义从事各种形式的营业性信托活动。

”因此,在当前法律框架下,依托《信托法》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仅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和证券投资基金业务,这一现状从二十世纪初持续到当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