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植物纹饰特征分析
明清官窑瓷器的纹饰
明清官窑瓷器的纹饰瓷器上的纹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明、清官窑瓷器纹样较之民窑的严谨工整。
它们都以物言志,画必有意,表达着皇族对世界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企盼,同时也是他们宣传封建意识的工具。
在明、清官窑瓷器纹样中,龙纹、花卉纹是其大宗,婴戏纹、狮子纹常用。
纹饰的画面依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如气势磅礴的寿山福海纹,明代宣德朝的含蓄典雅,而请康熙朝的则加绘鹿、松树、月亮、蝙蝠、云朵等点缀物,尽力将对吉祥的企盼表露。
清代官窑瓷画特别讲究吉祥图案的运用,寓福禄寿之意的尤甚。
一、人物纹1、八仙传说中的道教神仙。
画面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
后两种纹饰有时另多两人,一位是肩扛桃枝或手捧寿桃的东方朔,另一位是高颅顶的老寿星。
2、和合二仙传说中的两位神仙,又称和合二圣,各代表一位高僧(名叫寒山,拾得),是传统的象征性神名。
画面上,两位胖和尚,一位手持捧盒,另一位拿一柄莲花,笑容可掬,取和谐和好之意,故在民间举行婚礼时喜欢陈列和合像,以求吉利。
有时,捧盒半开,飘出的云气中圈着五只蝙蝠,意为五福。
3、福禄寿三星画面多作苍松下三、四位老者相聚。
一位是鹤发童颜的老寿星(面前往往加绘东方朔献桃),一位后随一只鹿,取鹿的谐音,寓"禄"之意。
另一位是福的化身,有时还绘有蝙蝠相衬,以寓"福"意。
4、四妃十六子传说中帝王的四位妃子与她们的十六个儿子,有时仅绘十六子。
5、婴戏纹婴戏纹有许多不同的画面,也各有祥瑞之意,有时甚至十分牵强附会。
如童子持莲,寓意为连生贵子;三个孩子在缸边玩耍,意为三纲(五常);十六子即代表四妃十六子;另外还有百子图。
6、麻姑献寿麻姑的传说出自葛洪的《神仙传》。
传说麻姑在牟州东南姑余山修道。
成仙后住在蓬莱岛,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三月三日王母寿辰,设蟠桃盛会,众花仙子邀麻姑同往祝寿。
画面上所画即为此意。
故旧时庆女寿多画麻姑像以贺。
二、动物纹1、龙:帝王的象征。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是我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美学和工艺技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风格丰富多样。
明代的彩瓷主要有青花、五彩等,以青花为主要特色,而清代则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粉彩、斗彩等。
明代的青花纹样在图案上注重写实性和细节表达,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故事为题材,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
清代的粉彩则以粉红、黄色、绿色等鲜艳的色彩为主,纹样更加多样化,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题材,更加注重装饰效果和艺术性。
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具有明显的装饰性特点。
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追求的是视觉上的美感和质感,对纹样的设计和绘制上都下了很大功夫。
纹样的设计上更注重整体效果和比例感,追求的是和谐和统一。
绘制上则注重细腻的线条和色彩的层次效果,通过不同的色调和色彩的变化来增强纹样的装饰效果。
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彩瓷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往往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明清时期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明代的盛世和清代的封闭,这些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都对彩瓷纹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比如明代的青花纹样中常常可以看到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这与明代社会尊崇自然和追求富饶的文化背景有关。
而清代的粉彩纹样则更加注重装饰性和艺术性,这与清代社会的封闭和宫廷文化的繁荣有关。
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在艺术特征上具有丰富多样、装饰性强和时代特色明显的特点。
它的出现不仅代表了瓷器制作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我国古代瓷器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些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不仅为观赏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带给人们对历史、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忆古轩明清家具雕刻纹饰——植物纹饰
忆古轩明清家具雕刻纹饰——植物纹饰植物纹饰在明清家具中运用广泛,影响深远、深受人们喜爱。
传统植物纹样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而且还由于植物自身的特征被赋予各种品质、气节、寓意。
在明清家具雕刻纹饰中的植物纹饰,大多以松、竹、梅、兰、牡丹、莲花、桂花、桃、柿、石榴等植物为纹饰图案。
一、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的图案为松、竹、梅或松、竹、梅、兰。
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有节,宁折不屈,虚怀大度;梅,不惧风雪严寒,故称“岁寒三友”、“岁寒四友”,寓意人的高尚品德和气节。
二、万事顺心。
图案为几个柿子和寿桃。
柿子寓为“诸事”或“万事”,桃其形状似心,寓意做什么事情都顺心如意。
四、五世同堂。
图案为五个柿子和海棠花。
这种图案以谐音寓意,表示长命百岁,五世同堂,幸福美满的家庭。
五、玉堂富贵。
图案为玉兰花,海棠花和牡丹花。
以玉兰花(玉)、海棠花(堂)、牡丹花(富贵)寓意“玉堂富贵”。
六、榴开百子。
图案为笑开嘴的石榴和葡萄。
古代人希望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故以石榴、葡萄象征着子女众多,香火兴旺。
也有“莲生贵子”等。
七、寿比南山。
图案为山水松树或绿水青山。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乃常见的对联。
这一图案亦称寿山福海。
八、事事如意。
图案为柿子、如意。
《尔雅。
翼》载:“柿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蠢,五霜叶可玩,六佳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事与柿同音,加之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或百事如意、万事如意。
九、官上加官。
图案为雄鸡和鸡冠花。
十、为官清廉。
图案为鸡冠花、莲花纹。
鸡冠花(为官),莲花(清廉),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寓意为官清廉。
以植物寓意的还有竹梅双喜,牡丹天香,翠竹有节,丹桂飘香,仙桃庆寿,万花献瑞等。
《中国陶瓷纹饰文化与赏析》课件——3陶瓷纹饰 植物纹
宝相花纹
案例欣赏:
此壶胎骨坚致、釉质肥厚莹润,造型则颇具塞外风情,整器给人雍容华丽之感,纹饰精细无比, 衬托此器型恰到好处,而寓意更为祥瑞吉祥之兆,深得权贵青睐。 用凤首、凤尾构成壶的流和柄,以这种立体表现手法与壶体平面绘画的凤首有机的结合,融实 用与美观于一体,可谓造型生动别致,动感突出,匠心独运。
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 填充装饰面。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技花,在景德镇陶瓷纹 样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广。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 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
缠枝纹
缠枝纹
缠枝纹这种纹样形式能够根据诸多外在因素去改变和丰富 自身,却始终保持着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主脉而发展变化,因为 不变的是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加入的是时代风貌、异域特色, 正是在这种兼容并进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下,缠枝纹样才得以 使其连绵不断的结构形式真正做到生生不息,使其吉祥的寓意 代代相传。
陶瓷纹饰的来源与题材
缠枝纹样在明代甚为流行,一般说来它是藤蔓型卷草纹的延续和深化,其基本构成是使植 物的枝茎成藤蔓状,骨骼呈曲线形或圆形分布,以波浪形、回转形或蜗旋形等枝茎样式进行扭 转缠绕,并配以叶片、花朵或果实,其中花朵和果实为表现主题,而枝茎和叶片则为骨骼陪衬。
关于缠枝纹的概念界定有很多,田自秉先生对缠枝纹有这样的解释:缠枝花是以花茎呈波 状卷曲,彼此穿插缠绕,有永远常青、连绵不断的吉祥意义。
宝相花纹
案例欣赏:
乾隆粉彩描金宝相花卷草纹凤首扁壶, 尺寸:口径:8.1CM 高:46.1CM 足径:10.1×14.5CM 造型起源于西夏王国,扁壶的两侧有双耳或四耳,以便穿绳提拿或携带,其造型由游牧民族盛 水的皮囊演变而来。 昂起的凤首作流,以卷起的凤尾做柄,壶腹则满绘卷草纹宝相花,乍看与凤首凤尾融为一体, 展现了凤鸟飞翔于琪花瑶草中的姿态,简洁而生动。卷草纹色彩艳丽、清新雅致,主题突出, 更增添了几分艺术感染力。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彩瓷纹样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明清时期彩瓷的纹样艺术特征丰富多彩,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朝时期以青花瓷为主,纹样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色彩洁净。
而到了清朝时期,五彩瓷逐渐兴起,纹样更加丰富多彩,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题材纷呈,加之釉色艳丽,整体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时代风貌。
这种时代特征的纹样设计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标志。
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还体现在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
明清时期的陶瓷纹样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既有对古代汝窑、定窑等传统窑器的继承,又有对元代青花瓷和三彩瓷等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这种继承和发展使得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在纹饰图案和题材选取上更加多样化和丰富,不仅有寓意深远的传统文化元素,还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题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丰富多彩和百花齐放的景象。
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还体现在其纹饰图案的精湛细腻上。
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纹饰图案以花卉、山水、人物等为主题,这些图案虽然题材广泛,但在绘画技法上都显得细腻精湛,尤其是对色彩的运用和表现手法,更是达到了极致。
在五彩瓷的绘制过程中,工匠们不仅要掌握各种釉色的配比和温度的控制,还要运用勾线、染色和点彩等技法,才能使得彩瓷纹样的纹饰图案变得细腻生动。
这种精湛的绘画技法不仅体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更为五彩瓷增添了一份艺术的灵动和生机。
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还体现在其工艺和装饰上。
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在装饰上讲究精益求精,细心打磨,由于工艺的进步,使得纹饰图案的线条更加流畅,色彩更加鲜艳,集大成之作。
在装饰方面,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更加讲究金属镶嵌和珐琅彩绘,使得瓷器不仅在视觉上更加富丽堂皇,而且在手感上也更加细腻光滑。
古瓷器上的灵芝纹解读
古瓷器上的灵芝纹解读作为明清时期陶瓷装饰纹样之一,灵芝纹常常被人们视为祥瑞的美好象征其实,灵芝本是一种菌类,赤褐色或暗紫色,古代传说它是瑞草仙草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云:“浸石菌于重崖,濯灵芝以朱柯。
”陶瓷器物上的灵芝纹饰具有吉祥寓意,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
明洪武青花竹石灵芝纹盘明代灵芝纹的寓意不太明显,除了与竹石等组成完整的画面,象征高节不凡而长寿外,余者多以缠枝、折枝的形式加以表现,明代各时期的画法也不尽相同。
洪武时期装饰有灵芝纹饰的器物较为常见,极为舒展,以缠枝的形式加以表现。
盘类器物上的纹饰多有竹石与灵芝组合成统一的画面。
画法为勾线填色,并留有白边,层次感不明显,多为六、七个出头。
明永乐青花灵芝纹碗永乐官窑装饰有灵芝的器物较多,有缠枝和折枝两种方式。
缠枝者穿插有序,舒展大方,画法为一笔点划;折枝者,造型夸张,生动有趣,画法为勾边填色。
外形较洪武时期丰满,也为六或七个出头。
青花料有明显晕散还有黑铁斑。
明宣德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到了明代宣德时期。
灵芝纹器物变得比较普遍,器物类型也根据丰富。
此时的缠枝灵芝纹饰方式比较固定,叶片卷曲,一侧留白,一侧填满,出头较永乐时期要多。
画法变化较多,细蔓为一笔点划,粗蔓勾线填色,较少见到笔痕;花叶及灵芝勾勒填色,并留有浓淡相间的笔痕。
这一时期的折枝灵芝纹还有永乐折枝灵芝纹的遗风,但变化比较明显,具有本朝特色。
首先是灵芝的整体造型不如永乐时期秀气;其次,永乐的叶曼为上下二出而明代宣德为上下左右四出,显得略为繁复一些。
灵芝的花叶较为圆曲,灵芝肥厚。
画法为勾线填色,细小的笔痕十分清晰,其布局较为饱满,花叶更为卷曲婀娜,青花色泽艳丽。
明成化斗彩灵云纹杯明代成化时期官窑装饰有灵芝纹饰的器物并不多见,以缠枝灵芝纹较为流行,与宣德时期灵芝纹饰不同的是已不见有宽大的叶片,灵芝也较宣德时期更为圆润、饱满,花叶卷曲自然,叶片更为小而疏,画法为平涂,有如清代的没骨法。
而成化青花灵芝纹器物比较常见,其纹饰构图多为团状。
瓷器纹饰中的植物纹饰,从瓷器纹饰读懂传统文化寓意
瓷器纹饰中的植物纹饰,从瓷器纹饰读懂传统文化寓意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
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
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
中国历代对吉祥图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鉴。
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吉祥纹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就是瓷器中的植物纹饰,欢迎大家指点,整理不易,喜欢请收藏转发。
莲花纹莲花纹,也称为“荷花纹”,是一种典型的传统陶瓷器装饰纹样,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
南北朝至唐代,作为主题纹饰,当时盛行佛教,莲花被视为佛门的“圣花”。
宋代莲花纹开始变为辅助纹饰。
期间佛教逐渐世俗化,文人墨客开始最求莲花的高洁、典雅、美好的特有品质。
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与动物纹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莲瓣纹以莲花花瓣为主题装饰纹样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
宋代以后,莲花图案占主流,莲瓣纹退居角落。
元明清瓷器上所绘莲瓣纹或变变形莲瓣纹,就是以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上。
晋青釉宋耀州窑清顺治黄釉宝相花纹通常是指将某些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变成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
它的灵感来自于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清雍正青花明成化斗彩牡丹纹牡丹纹,主要指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纹饰。
其种类繁多,以色彩绚丽、芳姿艳丽、天然娇美被冠以“花中之王”,更享有“国色天香”的盛誉。
唐代人们开始崇尚牡丹,视牡丹为富贵花。
宋代既有细密繁缛之风,又有粗率简约之气,可见牡丹纹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元明清三代牡丹纹久盛不衰。
清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菊花纹菊花是“长寿”之花,据传朱儒子常饮用甘菊花和梧桐子泡的茶,后成了神仙。
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
明清陶瓷彩绘装饰特征简析
明清陶瓷彩绘装饰特征简析永乐、宣德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色彩浓厚艳丽,很好的传承了元青花的特征,是起到了对传统元代青花装饰特征的传承作用;其风格特征以装饰饱满、器型肥硕为主,但是其青花色泽不如元青花的浓翠,大多数偏淡灰色;图案装饰也以花卉纹为主,纹饰单一。
二、明朝成化时期成化年间出现了新的成就,用红、绿、黄等色彩在青花瓷器上进行绘制,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形成了色彩丰富的装饰效果,实际上可分为斗彩、填彩两种。
斗彩在成化年间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它是以青花作纹饰的轮廓线或作局部图案,再缀填以艳丽的色彩;而填彩的方法是先在胎上用青花料画出花纹的轮廓,然后在花纹轮廓内填以彩色釉料。
即《南窑笔记》所说: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经低温二次烧成,,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的鲜明对比。
因此,在成化斗彩的装饰中,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的主色。
成化瓷器富于秀丽清雅的艺术特色,装饰性强,花纹多图案式,器型的内外夹彩,以及装饰从器里转到器外的过枝花,都是当时别具一格的装饰意匠。
三、明朝嘉靖、万历时期嘉靖、万历年间的青花五彩瓷器风格独具特色,用色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颜色多用红、黄、绿、紫的饱和色,不用浅调的中间色,并以红浓绿艳取胜,用笔豪放不羁,线条挺健有力。
造型繁多、画风拙朴,图案布局巧密、饱满,疏密变化有致。
嘉靖时期装饰纹饰多用云藻纹和花捧字。
由于这一时期的道教流行,所以也常用八仙、云鹤、璎珞纹和卍字纹等作装饰。
万历时期则大面积敷彩,莲瓣逐渐图案化,并常用婴戏作题材。
其在色彩的运用上相对前时期浓艳,对比强烈。
四、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康熙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发明使用了釉上蓝和黑彩,因此在彩瓷创作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方式,形成了康熙釉上彩的独特风格康熙古彩。
康熙时期,在大明五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釉上彩料的制作工艺,使五彩色料呈玻璃状,具有透明坚致,鲜艳明亮,能耐火,不褪色,不剥落的理化性能。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彩瓷纹样在此时期达到了独特的艺术高峰。
彩瓷纹样在明清两代的制作中,呈现出许多独特的艺术特征,体现了中国瓷器艺术的卓越性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纹样的分类、纹样的变迁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艺术特征1.色彩绚丽: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在色彩运用上非常讲究,常常选用明快饱和度高的颜色,如红、绿、黄等,彩瓷器所采用的彩料,色泽明亮,浓郁而纯净,令人赏心悦目。
2.纹样繁复: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常常以花鸟、山水、人物、动植物等为题材,一些精巧的图案也常常出现在器物上。
这些纹样常常采用细密的勾勒和丰富的色彩运用,使得器物表面纹理丰富多彩。
3.工艺精湛: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在制作工艺上非常讲究,技法出众,常采用镂空、洒金、釉里红等工艺,使得瓷器的纹样更加细致、立体和生动。
4.雅致典雅: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注重画面的整体和谐,图案丰富但不乱,装饰繁复而不失故作,纹样的线条和色彩搭配精湛,形成了瓷器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纹样的分类1.花鸟纹样:花鸟纹样是明清时期彩瓷纹样中的一大类,常采用牡丹、梅兰竹菊等为主题,绘制出枝繁叶茂的花卉和栩栩如生的动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山水纹样:山水纹样是另一类常见的明清彩瓷纹样,常以山川河流、亭台楼阁为题材,通过纤细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再现出山水景色的宁静和秀丽。
3.人物纹样: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中,也常出现人物纹样,这些人物纹样常常描绘宫廷场景或者生活场景,人物形象生动,且服饰、姿态等细节刻画非常考究。
4.装饰纹样:明清彩瓷纹样还包括了一些雅致的纹样装饰,如云纹、波纹、凤纹、龙纹等,这些纹样装饰常常用于器物的周围或边缘处,起到了装饰和衬托作用。
三、纹样的变迁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在纹样的选择、绘制技法和风格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明代后期,彩瓷纹样的色彩渐趋淡雅,造型渐趋清秀,纹样细腻,繁复的纹饰逐渐被淡雅的笔墨所取代;而到了清代,彩瓷纹样的绘制更加注重浓淡相宜、厚薄得当,纹样的繁复度和精致度也有所提高,整体呈现出一种更加精致高雅的艺术风格。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彩瓷被广泛认为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高峰之一。
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对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色彩鲜艳、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明代彩瓷主要以“五彩”为主,而清代彩瓷则发展出了“粉彩”和“釉里红”两个新品种。
五彩瓷的彩料包括红、黄、绿、紫、蓝五色,且对这五种颜色的运用非常灵活,常常会在同一件作品中交替运用,以达到更加鲜艳明亮的效果。
而粉彩以淡雅、柔和的色调为主,常常运用淡红、淡黄、淡绿等温和的颜色,非常适合绘制花卉、鸟兽等具有柔美特征的图案。
同时,清代的釉里红采用胭脂红颜料,在烧制时与釉质融合,能够形成出色的红色基调,非常适合刻画器物上的图案。
彩瓷纹样的色彩运用,使得彩瓷显得更加生动、明亮、丰富。
其次,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图案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明朝时期的彩瓷图案主要以花鸟、山水、人物、神话传说、宗教题材等为主,形式多样,常见有绘画式、雕刻式、压花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而清代彩瓷主要以花卉、鸟兽、人物、器物、景物等为主,同时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主题的图案如“寿”字等。
这些彩瓷纹样的图案富于变化和创意,有些图案甚至具有象征寓意和寓意,使得彩瓷不仅仅是一件美术品,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文化符号。
最后,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制作工艺高超,有很强的技术水平和审美理念。
明朝时期的彩瓷采用了釉下彩、釉上彩和釉里红三大工艺,而清朝时期则发展出了托盘、掐丝彩等更加繁琐的工艺流程。
这些繁琐的工艺流程需要高超的制陶技艺和精湛的手工艺,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试验和实践,以确保最终作品的质量和美感。
这些制作工艺的高超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说是明清时期彩瓷纹样艺术特征的核心。
总之,明清时期彩瓷纹样具有多样的题材、多变的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高超的制作工艺等艺术特征,这些特征为明清时期的彩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使得这一时期的彩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独具魅力和价值。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彩瓷纹样多样化的时期。
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法、造型、装饰和纹样等方面。
一、技法明清时期的彩瓷技法非常先进,釉彩技法有了大的突破和变革。
如景德镇五彩,位于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五彩采用先釉后彩的方法,釉子先定型,纹路有一定的高度,可以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五彩釉的色彩丰富,有红、黄、绿、青、紫等颜色,其色彩浓郁鲜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造型明清时期的彩瓷,造型线条流畅,自然优美,单从造型来看无一不展现深刻的文化底蕴,比如青花器物大多取自自然风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元素。
造型传统的回归和创新是明清彩瓷造型的主流。
青花瓷以浓与淡、笔与墨的对比,展现独特的韵味。
粉彩器物以繁与简、雅与俗的对立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
三、装饰装饰是明清彩瓷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既有传统的中式装饰,也有西式装饰。
比如四季花卉、野兽虫鱼等中式传统纹样,注重特征化的风景、吉祥比物等特殊文化艺术效果。
而女装瓷器、赏瓶、花盆等西式白居易、锦囊等则展示了华贵奢靡、婉约娇羞的风雅艺术风貌。
四、纹样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题材十分广泛,如花卉、人物、山水、野兽、图案等应有尽有。
其中,青花瓷的纹样表现出一种浑厚内敛、婉约含蓄的韵味;而粉彩的纹样表现出一种缤纷绚丽、轻巧灵动、清新雅致的韵味。
总之,明清时期的彩瓷纹样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其技法、造型、装饰和纹样,都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内敛沉着、婉约雅致的艺术魅力。
这些古老而深邃的艺术传承,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
明清瓷器上的植物纹
明清瓷器上的植物纹明清时期,文人画占据绘画主流,文人绘画时强调画家的主观创造,个体意识较浓,喜欢以物喻人,以物咏志,因此对瓷器绘画有巨大影响。
作为一种图案,瓷器绘画中既有纯粹装饰意味的植物纹样,也有借鉴文人画以物喻人、以物明志的植物纹样,如松竹梅、梅兰竹菊等等。
岁寒三友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备受文人推崇,是文人画钟爱的题材。
① 清乾青花松竹纹盘口瓶②清罗天池松树竹石图轴松,为常绿乔木,百木之长,经冬而不凋,多比喻坚贞高洁的节操。
① 清乾隆青花竹石纹碗② 清赵焞夫竹石图轴竹,多年生常绿植物,清高而有节,性坚韧,宁折不屈,开怀大度。
梅,为落叶乔木,花朵早春先叶开放,耐寒开花。
这三种植物组成的岁寒三友图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凤亮节。
明代瓷绘上松竹梅常与洞石栏杆构成庭园景致,清代瓷绘松竹梅纹比较喜欢刻意追求写实效果。
四君子梅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也是文人极喜爱的植物,明清两代瓷器当中也大量绘制该主题。
竹和梅的寓意,上面已经提到。
兰花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居幽处而香气素淡,象征着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
菊花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为世外隐士。
菊花作为士人人格的象征,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征。
植物纹的流行跟社会主流风气关系很大。
明代是我国发展的集大成时期,植物的题材非常丰富。
清代瓷器中的植物纹样也非常广泛,自然界中有的植物几乎在瓷器上都有所反映,加上绘画技巧进一步成熟,以及瓷器胎釉更加洁白细腻,使得瓷器上的纹饰衬托的更加精致与生动,达到了明代无法企及的高峰,极大地增加了瓷器的美感,形成了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可以说,清代是我国瓷器植物纹表现装饰的黄金时代。
结语明清瓷器是我国瓷器装饰艺术的两大高峰,我们在欣赏古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时候,既要注意整个瓷器装饰艺术的发展脉络,也要结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风尚,才能深入理解瓷器艺术的深刻内涵。
明清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明清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明清两代瓷器的造型更加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
瓶、罐、壶、盘、碗等器物都有多种形式。
青花瓷器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历经四百年盛烧不衰。
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青料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色调效果与风格,这已成为判断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据。
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上受到了西亚银器、铜器的影响,执壶、花浇、折沿盆、烛台、钵等都具有西亚作风。
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盘、碗、洗等是这一时期常见的器形。
纹饰中以龙凤纹占主要比重,并贯穿于整个明、清时代。
正德瓷器因明武宗的妃子信奉回教,故瓷器装饰上的显著特点是阿拉伯文较多。
嘉靖瓷器造型的特点是葫芦瓶较多,方的、圆的、上圆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应有尽有。
此外,方形器物较多。
由于世宗信奉道教,故纹饰上道教色彩浓厚,典型的纹饰有八仙人、云鹤八卦。
缨络纹也是这时期长见的纹饰。
康熙时期民窑瓷器有很大的发展,外销数量很大,欧洲收藏有大量康熙民窑的瓷器。
双耳盖瓶等具有欧洲瓷的造型特点。
人物纹、山水纹凤尾尊、棒棰瓶比较多见。
康熙青花由于使用云南珠明料,蓝色明亮,层次较多,具有水墨画的效果。
五彩瓷器始于明代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
而到康熙时期,釉上蓝彩取代了釉下青花、黑彩、紫彩、金彩大量使
用,另外红、绿、紫彩还可分化出深浅不同的色调。
纹饰题材几乎无所不包,人物、鸟兽、花草、虫蝶生动而艳丽,达到了历史上五彩瓷器的发展高峰。
中国历代瓷器纹饰特征
中国历代瓷器纹饰特征唐代瓷器纹饰特征:唐代瓷器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三彩瓷器。
唐代的瓷器纹饰以自然景物、人物图像为主题,奇特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充分展现了唐代的艺术风貌。
纹饰常用的图案有云纹、雷纹、水波纹等。
宋代瓷器纹饰特征:宋代是中国瓷器的繁盛时期,特别是南宋的青瓷和定窑瓷器。
青瓷器以薄胎、青绿釉和淡雅纹饰为其特点,纹饰多为植物、花卉和花鸟等图案,形式简洁大方。
定窑瓷器的特点是采用白地青花纹饰,纹饰细腻,图案清晰,常以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
元代瓷器纹饰特征:元代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主。
元代青花瓷器的特点是纹饰线条流畅,造型简洁,纹样繁密。
纹样通常以花鸟、人物图像为主题,背后常配以树纹或云纹。
元代也有少量的铁尖纹瓷器,纹饰线条勾勒出尖形,给人以粗犷的感觉。
明代瓷器纹饰特征:明代的瓷器纹饰丰富多样。
明代的青花瓷器纹饰以纤细的线条描绘出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细腻而清晰。
此外,明代还出现了大量的釉下彩瓷器,其纹饰更加丰富多彩,颜色鲜明。
釉下彩瓷器的图案常以花卉、瑞兽、龙凤等为主题,极富装饰性。
清代瓷器纹饰特征:清代的瓷器纹饰以青花瓷器和釉下彩瓷器为主。
青花瓷器的纹饰特点是传统的花鸟、人物等图案基本不变,但线条更加流畅,纹饰更加细腻。
釉下彩瓷器的纹饰呈现出更多的西洋风格,实现了中国传统瓷器艺术与西方工艺的结合。
此外,清代还有大量的粉彩瓷器,纹饰以精细的花卉、人物、山水等图案为主。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瓷器纹饰特征丰富多样,虽然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特点,但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技艺的精湛。
这些瓷器的纹饰不仅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展现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明代各朝代瓷器松竹梅纹饰特征
明代各朝代瓷器松竹梅纹饰特征洪武官窑1、松针或为球形或为扇形,而元代是细长的马尾松针状。
2、竹叶肥腴呈倒垂状,竹枝细长。
3、树皮为曲线圈点状,而元代则是鱼鳞状。
洪武民窑1、梅枝一笔点划,线条粗壮。
2、梅花勾边填色留白,且对称而饰。
3、松针呈折扇扇骨状,有铁锈斑。
4、梅花勾线填色留白,花分五瓣,以细笔点饰花蕊。
永乐官窑1、梅竹、松竹结构的多,松、竹、梅三者结合的少。
2、竹叶细长而尖,且勾边填色。
3、球状松针较大,少有晕散。
4、开始有山石地皮景。
宣德官窑1、竹叶根部有点饰空白,不及洪武的肥大,又无永乐的瘦小。
2、洞石状如仙人掌。
3、松干粗壮,上有鱼鳞状点饰。
4、梅枝省略不画,梅花勾边填色,线条较粗,为朵梅,有晕散。
宣德民窑1、松干省格不画。
2、松针内点外划。
正统:1、松干呈“S”状,松针略为扁圆,勾描极为纤细。
2、梅花为大朵点蕊,夹杂小朵空心梅。
3、竹叶较为写实,竹干挺直。
4、月亮旁的云气和松树下垂的滕蔓,是时代特征。
景泰:1、松针椭圆,或一头圆一头尖。
2、梅花为小朵,不见大朵。
3、竹叶为蒲葵叶状。
天顺:1、梅枝多为虬劲,多转折。
2、梅朵多为侧面,且多画三片花瓣,并有细线勾蕊。
成化官窑1、松针浑圆为放射状。
2、梅分五瓣,竹叶双勾。
3、松干穿插有孔洞。
成化民窑1、梅花以大朵为主,勾勒点染。
2、构图繁密,多有山石地皮景。
弘治官窑1、竹干为双勾中空留白。
2、松针略为扁圆。
3、梅花细碎而小。
弘治民窑1、梅梢上点缀月芽。
2、松针扁圆,外勾线内点饰。
正德朝1、官窑较少。
2、民窑做工粗糙,纹饰不精,线条较弱无力,比弘治要草率。
嘉靖官窑1、竹叶多呈“介”字形。
2、梅花稀疏,大梅五瓣,小梅一瓣。
3、山石生硬琐碎,灵芝首次出现其中。
4、花草盆景创新入画。
万历官窑1、竹枝瘦劲,竹尖细长,呈放射状。
2、小朵梅花互生,大朵梅花不点花蕊而留白。
万历民窑1、梅干枝极为粗壮。
2、大朵梅花五瓣,勾边渲染,内有浓重青花点蕊。
3、侧面梅花以细线勾蕊。
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植物纹赏析
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植物纹赏析作者:刘榴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04期摘要: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尤其是清代前期,其瓷器生产在装饰技法、题材、风格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极度繁荣的境界。
植物纹是我国瓷器传统装饰纹样的常见题材,包括了莲花纹、宝相花纹、牡丹纹、瓜果纹、卷草纹、缠枝纹、折枝纹等多种,在官窑瓷器中表现不仅题材丰富多彩、纹饰精致美观、技法细腻巧妙,更注重纹饰寓意的吉祥,牡丹的富贵、莲花的高洁、宝相花的圆满、桃纹的长寿等对御瓷纹饰的诠释,生动体现了明清皇室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
关键词:景德镇;官窑;植物纹被誉为中国“瓷都”的景德镇,从汉朝开始制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宋元时期就以精美的瓷器而闻名天下。
明清时期,朝廷相继在景德镇设置官窑,不仅汇集了国内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更是不惜工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优秀的制瓷原料,烧造出专供宫廷和皇家享用的官窑瓷器,达到了明清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有“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的说法。
在瓷器的纹饰方面,此时的景德镇官窑瓷器亦是名符其实制瓷业的翘楚。
象征富贵的牡丹纹、象征纯洁的莲纹、象征长寿的九桃纹等等,其纹饰题材之丰富、色彩之绚丽、寓意之吉祥,在展现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瓷精湛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装饰艺术的同时,也展示了御瓷时代的辉煌成就,生动再现了瓷器背后的明清宫廷生活与文化。
作为我国古代瓷器的重要装饰纹样之一的莲纹,在景德镇官窑瓷器中亦是常见。
这只明万历青花花卉纹盘(图1),盘内壁及内底分别绘弦纹两周,内壁饰串枝竹纹,内底为形态各异的四朵莲花纹。
盘外口沿及足墙亦以弦纹为饰,外壁绘莲托八宝图案。
外底书青花“万历年制”四字双行楷款。
莲纹也是佛教的主要标志,莲花在佛教中有“净土”之意,寓意纯洁、吉祥。
元代到清代时期,瓷器上莲花纹的变化较多,出现了缠枝莲、把莲等图案,还有与动物纹样相结合的图案。
而该盘外壁的莲托八宝纹样,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
中国古代瓷器中常见植物纹饰及寓意
中国古代瓷器中常见植物纹饰及寓意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花纹,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巧妙,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谐音表意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
不同的纹饰有其独有的韵味。
牡丹纹牡丹纹:指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纹饰。
唐代人崇尚牡丹,金银器等常以牡丹纹为装饰题材。
宋代人受其影响,视牡丹为富贵花,瓷器上盛行牡丹纹饰,宋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在瓶罐、盘碗、盒枕等器皿上大量采用。
表现技法有刻花、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缠枝等。
定窑器上常出现一枝独秀的单朵牡丹,耀州窑瓷器上多见花朵两两相对,磁州窑枕面上还可见随云头形曲线绘画3朵牡丹。
构图方式有适合式、对称式、均衡式等。
海石榴纹海石榴纹:海石榴纹从伊朗传入,最早出现在唐三彩陶器上,多与宝相花、莲花、葡萄等相配,有模印贴化,也有刻花施彩手法。
其形象是在盛开的花朵中心露出饱绽的石榴果,或花苞之中满是石榴子,有的称“海石榴花”。
凶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被民间视为象征多子的祥瑞之果,海石榴纹成为一种占祥纹饰。
宝相花纹宝相花纹:将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作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面团形,以8片平展的莲瓣构成花头,莲瓣尖端呈五曲形,各瓣内又填饰三曲小莲瓣,花心由8个小圆珠和8瓣小花组成。
这种团形宝相花多用于唐三彩装饰,上海博物馆藏唐三彩宝相花纹盘为典型器。
另一种是立面层叠形,以层层绽开的半侧面勾莲瓣构成。
此种宝相花纹多见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影青暗花缠枝韦相花纹碗、明成化青花宝相花纹碗为代表。
缠枝纹缠枝纹:我国传统瓷器装饰纹样之一,明清时期尤为盛行。
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而得名,明代称为“转枝”。
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力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
并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茎纹或缠枝花果纹。
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石榴、缠枝灵芝、缠枝宝相花等纹样,统称缠枝纹。
收藏家马未都讲瓷器上的植物纹饰
收藏家马未都讲瓷器上的植物纹饰瓷器上有各种各样的纹饰,比如植物纹、动物纹、山水纹、人物纹等等。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将通过“瓷之纹”系列,来了解水果、蔬菜、花卉、树木等各种纹饰反映在瓷器上的那些耐人寻味的文化含义。
这一篇就先从植物纹中最美好的东西——水果开始讲起。
大瓜小瓜延绵不断表示子孙长续这是一件清代漆器,上面画的是“瓜瓞绵绵”。
这种金瓜我们今天一般统称为香瓜,是水果中的一种。
这种瓜型的水果历史也很悠久,“瓜瓞绵绵”就是从《诗经》里来的。
古代认为“瓜”是指大瓜,“瓞”是指小瓜。
但是在画面中不可以把这个大小的比例关系说得很清楚,所以就用“蝴蝶”来代表“瓞”,大瓜小瓜延绵不断表示子孙长续。
中国人认为子孙流传这件事儿是天下第一重要的事,所以才用这样一个图案来表明子孙延绵的美好愿望。
这是金代的一个瓷枕(右下),上面画着桃子,在这之前还没有用这样的水果来入画。
把桃子画到瓷枕上代表什么含义呢?桃子在中国的文化中代表长寿,表明这个人期望自己能够长寿。
植物纹饰表达生活信心这件瓷器是清嘉庆时期烧造的,它还保留了乾隆时期的某些特点。
乾隆到嘉庆时期正好是中国封建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这个瓷器上也能看到这时候的瓜已经没有那么饱满,蝴蝶也没有那么生动,已经变成了很图案化的蝴蝶,这些特征都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态势。
以小看大,今天讲的纹饰是非常广泛的,什么都可以作为一种纹饰来表达,但是植物作为纹饰来表达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传递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生活信心。
生活中我们跟植物打交道是最多的,尽管过去的生活很苦,但是每个人还是能吃到水果。
我们以水果开篇是希望用一个很甜美的印象,让今天的人能够理解生活中是有很多甜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苦的,但是因为有了那个苦才会有这个甜。
观复学堂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讲的是谁的故事?马未都评:今天的人很幸福,吃水果南北方的都有,但在古代不是这样,连我小时候吃点南方的水果都非常不容易。
荔枝是很好吃的水果,只要不是患糖尿病的人都很愿意吃。
明代青花瓷各朝纹饰工艺特征
明代青花瓷各朝纹饰工艺特征〈洪武〉洪武纹饰特征1、折枝或缠枝莲叶纹,大多呈螺丝状,而元代则为葫芦形。
花瓣为麦粒形,花蕊有石榴形或圆形,叶为葫芦状,花蕊呈网状或螺旋状。
2、缠枝菊大多使用扁菊纹。
3、牡丹纹,在勾勒轮廓线后,不全部涂染,线内边沿有露白,而元代是小串球露白。
这就是洪武著名的“花卉留白边”即“缺刻”现象。
4、莲瓣纹互借边线,瓣内画宝相团花或如意云头纹,是时代特征。
5、焦叶纹,中茎拔白;出现双层焦叶纹,双勾描绘的白描边框。
6、回纹,为正反二个一组,不同于元青花的同向回纹。
7、海涛纹的画法为“海水姜芽”。
8、五爪龙纹开始多见,龙身细长,爪为轮形,配之以“飘带如意云”和“品”字形云。
9、有摸印凸花的装饰。
10、民窑器心多书“福”“寿”。
11、外足壁上肯定没有弦纹。
洪武工艺特点1、大部分器底无釉,均见明显的火石红,俗称“朱砂底”。
2、元代梅瓶均为“梯形口”,而洪武则为上下一致的“直口”,并稍稍翻唇。
3、除民窑粗瓷外,挨弃了元代斜削的习惯,底足齐平。
4、釉色以淡乳青色为主,少数灰青色,釉层薄亮,酷似青白釉,有开片,质精者口沿为酱色釉。
5、青花发色,大多呈淡灰色,没有铁绣斑。
6、底足中心有乳钉状突起。
明代青花瓷各朝纹饰工艺特征〈永乐〉永乐纹饰特征1、饰层大量减少,层内布局由密变疏,有大量留白,显得舒展大方。
2、首次出现海水龙纹,摆脱了前朝细颈、长身的蛇形。
龙身变肥,龙爪有力,龙发出现平直披发和竖发。
3、波动的线条造成推涌式浪潮,浪潮之间绘出拔白的浪花。
4、复式莲瓣纹,既有元代的分隔式,又有洪武的借线式。
5、器物的主题图案往往以缠枝四季花为主(梅花、牡丹、莲花、菊花),并以蕉叶、如意、回文、波涛、月华、忍冬、重十字纹为辅纹的花卉、瓜果为装饰图案,但也有少数花鸟鱼人物图案和少数龙凤纹的器物,不见了洪武盛行的扁菊为主题的纹饰。
永乐工艺特点1、釉面肥厚、光润、细腻、干净,绝无桔皮纹,有肥亮感。
釉色多数为白中泛青,但较之元代,清白度有所减弱。
中国明清瓷器传统纹饰解读(三)
中国明清瓷器传统纹饰解读(三)【和合如意图】清代瓷器纹样。
如意,僧具之一,讲经时多用之。
《释家要览》载:“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执之,状如云叶”。
民间则作为玩赏的吉祥物。
《琅环记》载:“昔有贫土,多阴德,遇道士赠一如意,凡心有所欲,一举之顷,随即如意,因即名之也。
”瓷器上绘荷花(和)、盒子(合)、灵芝(如意)、,象征“和合如意”。
清道光粉彩和合二仙香托(一对)【金玉满堂图】瓷器纹饰。
流行于清代。
金玉满堂是形容财富极多。
《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后又将金玉满堂称富有才学之人。
《世说新语·赏誉》载:“王长史(王濛)谓林公(支遁),真长(刘惔)可为金玉满堂”。
因鱼与玉音近,故清代瓷器以绘金鱼来比喻金玉满堂。
清雍正青花淡描金玉满堂纹缸式小杯【独占鳌头图】瓷器纹饰。
鳌鱼,传说中的海大龟(鳖)。
一说形似龙,好吞火,故立屋脊。
亦名蛮蛤,好风雨,背负蓬莱之山于海中。
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镌有巨鳌,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正中,故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
《玉壶清话》载:“座主登庸归凤阁,门生批诏立鳌头。
”后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
明清瓷器上绘有此图,以康熙制品为精。
清康熙五彩独占鳌头笔筒【祝寿图】瓷器装饰题材。
清康熙时颇为流行。
内容有“西王母祝寿”、“福禄寿三星”、“八仙庆寿”、“万寿无疆”、“寿桃”、“双螭捧寿”、“莲花八宝托寿”等。
有的碗、盘饰有用一百个不同字形的寿字组成的“百寿纹”。
此外,有的壶全器作寿字形,寓祝寿之意。
明景泰青花八仙庆寿纹罐【莲花纹】南北朝以后流行的瓷器装饰纹样之一。
南北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
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
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
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瓷器植物纹饰的象征性往往附存于作品之上,某种程度上不具有独立的价值,但是它表示当时 人们的认识和观念,有独立的审美和精神价值。明清瓷器植物纹饰象征性内涵代表作品见表 3。
明永乐青花莲花纹盘象征清正廉洁,出淤泥而不染,又称“荷花纹”。纹饰通常在器心刻画,逼真 细腻。莲花纹样居于盘中,枝叶呈飘带状,盘周围连续式纹样与莲花相结合,整体和谐自然。
冰梅纹瓷器象征崇高品格、高洁气质、吉祥平安,又称“冰裂梅花纹”,始创于清康熙年。纹饰以 仿宋官窑冰裂片纹为底,画上梅花纹样,花形较饱满,高雅别致,蓝白相映,展现了梅花的傲骨严寒、
DOI: 10.12677/design.2018.32003
16
设计
Table 3. Porcelains with different symbolic connotatio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表 3. 明清时期不同象征性内涵瓷器
Received: May 17th, 2018; accepted: May 28th, 2018; published: Jun. 5th, 2018
Abstract
The porcelain ornament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ve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of Chinese ancient porcelain decoration in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aesthetic value and symbolic meaning, reflecting the life situation, aesthetic interest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tim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the symbolic connotation of the ornamentation and the beauty of the ornament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namentation of the plant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rnamentation of the plant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based on the ornamentation of the twine, which forms the basis of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of modern porcelain. The same symbolic meaning, decorative structure and color and utensils constitute the beauty of the overall form, especially in the beauty of harmony and balance.
元青花特色明显,枝叶花朵细小,纹饰重点在器身
明洪武 青花缠枝菊纹 明成化 缠枝三种花卉纹
元青花特色明显,纹饰呈“S”形, 器物边缘与重心相呼应
花朵较大,枝叶疏松,笔触粗糙
明成化 缠枝三种花卉纹
纹饰整体稀松,笔触粗糙
明成化 缠枝三种花卉纹
枝叶疏松,纹饰整体呈“Y”形
清康熙
缠枝纹
花朵硕大醒目,枝叶厚实,花纹饱满密集,呈“S”形
Design 设计, 2018, 3(2), 13-19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journal/design https:///10.12677/design.2018.32003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Porcelains Ornamented with Plant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宣德时期的三果纹瓷器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又称三多纹。纹饰以石榴、柿子、桃三种瑞果为题材, 是这一时期较为常见的纹样,另一种则是佛手、桃、石榴组成,寓意相似,纹样整体清新自然,主体突 出醒目。
清康熙时期代表作品十二花神杯中十二花神指代史上著名女性,杯子有青花瓷和五彩瓷两种。五彩 十二花神杯中十二花神为:正月梅花神江采苹,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 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公孙氏,六月荷花神西施,七月葵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徐贤妃,九月菊花神左 贵嫔,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素来被视为康熙朝官僚之 名品。
Open Access
1. 引言
纹饰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符号。明清时期纹饰技术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工艺水平、 审美追求及精神世界[1],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瓷器技艺水平的高峰,成为了明清时期瓷器历史地位的表征。
目前,有关明清瓷器纹饰的研究多集中在纹饰分类研究和特征总结上[2],认为主要有几何纹饰、植 物纹饰、动物纹饰、人物纹饰等[3],但是以植物纹饰为重点,深入系统总结其类别特征,并与生活、社 会关联的研究相对较少。
朱小靓,王秀峰
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况、审美情趣及文化环境。文章从缠枝纹饰结构、纹饰的象征性内涵以及纹饰的形 式美等三方面分析了明清时期瓷器的植物纹饰特征,认为明清瓷器的植物纹饰以缠枝纹饰为主,由此构 成了现代瓷器装饰图案的基础;每一种纹饰都有特定的寓意,具有不同的象征性内涵;纹饰结构和色彩 与器物整体构成形式美,特别表现在和谐美、平衡美等方面。
明清瓷器植物纹饰种类繁多却特色鲜明,在继承前期纹饰精华的基础之上,将纹饰内外在均作了提 升,外在呈现精细化,内在寓意深刻化。
3. 明清瓷器植物纹饰特点
明清瓷器植物纹饰特点集中表现为缠枝纹饰为基础,技法精细、形式美、构图严谨,整体效果呈现 饱满复杂,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在构成方式上,整体运用反复、重叠、组合、重构等,形成了独特的 纹饰美学特征。
3.1. 缠枝纹饰是明清瓷器代表性植物纹饰
缠枝纹饰的构图肌理以植物的枝和藤作为骨架,形成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以循环式填充器身, 花枝繁茂。缠枝纹饰在明代占有很大比重,时至清代,相比之前缠枝纹较细腻,布局也更加丰富灵活, 纹饰更加饱满。明清时期瓷器缠枝纹饰代表作品见表 2。
明代洪武年间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及青花缠枝菊纹碗是缠枝纹的典型瓷器,从这两件瓷器 的纹样风格可以看出,植物纹饰细小,缺乏饱满意蕴,但器身无留白。时至成化年间,出现了独有的以 缠枝形式出现的三种花卉纹碗。该作品纹样稀疏但较大,纹样之间无联系,缠枝纹样转变。清代时期, 缠枝纹依旧常见,同样以二方或者四方连续串联,纹样中花朵大而醒目,枝叶厚实,相比前期缠枝纹转
DOI: 10.12677/design.2018.32003
14
设计
Table 1. Twine pattern and broken branches pattern 表 1. 缠枝纹和折枝纹样式
纹饰品类
整体图
缠枝纹
朱小靓,王秀峰 细节图
折枝纹
2.2. 审美风格
植物纹饰中植物元素本身具有一般性及多样性。植物纹样历经唐、宋、元、明、清而不衰,明清达 到顶峰,堪称美仑美奂,真实反映当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并且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植物常 见于生活中,装饰在瓷器上,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进而便于销售。同时,植物纹饰在技法上有较高要 求,笔法细腻,构图协调,须有较高绘画水平及艺术修养。明清瓷器植物纹饰极具多样性,植物种类繁 多,象征性内涵也不同。一个时期所盛行的植物纹饰与当时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明清时期植物纹样多 以莲、牡丹、菊、梅为主。
Keywords
Ming and Qing Porcelains, Ornament Porcelains Ornamentation
明清瓷器植物纹饰特征分析
朱小靓1,王秀峰2
1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2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变为饱满、繁衍连续之感。 从明清瓷器缠枝纹饰图像可以看出,纹饰中枝茎在起伏回转的花朵和叶片下若隐若现,呈现“S”形
或是“Y”形。植物的茎叶以固有的自然状态,经过绕转围绕器身展开,形成动感各异的“S”形。同样 式的叶片、枝茎以及花朵沿着三个方向展开,俯仰有序,枝茎呼应,形成有序的“Y”形。明清瓷器植 物纹饰缠枝纹多以这两种方式展开。
Xiaoliang Zhu1, Xiufeng Wang2
1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2. 明清瓷器植物纹饰概述
明清瓷器植物纹饰从众多植物元素中抽取了以艺术欣赏为基础的植物纹样,以缠枝纹、折枝纹、团 纹、满花纹、皮球花纹等呈现,但最终形成了以缠枝纹为主,折枝纹为辅的纹样装饰形式,以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对称等方式呈现,形成了独特的装饰内容和风格。
2.1. 主要类别及表现方式
明清瓷器植物纹饰类别主要为缠枝纹和折枝纹。 如表 1 所示。 缠枝纹是我国瓷器传统纹样之一,始创于宋代,盛行于明清。纹样枝茎相互缠绕,枝茎上填满花叶, 整体呈反复环绕波状线,纹样具有对称性,代表纹样有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纹纹样形态符合植物自 然生长结构,通常以单枝为主贯穿器身,无穿插枝,但会以二级枝的方式蔓延,使得纹饰饱满,自然。 折枝纹是指在瓷器显著部位画一枝折下的花枝,相比缠枝纹简洁明了,纹样走势与瓷器器型相符, 整体平衡自然,代表纹样有折枝梅、折枝牡丹、折枝桃等。折枝纹纹样以一枝植物为基本图案,且纹样 不具有对称性,依据器型一次或多次出现,但不会填满器身,有留白。 明代瓷器中的植物纹饰以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和半对式的错位排列方式在边缘处或器物重 心处进行多种形态的变化,通过循环、简练、重复、节奏、等花边艺术形式进行创新的纹样设计。明代 是我国瓷器纹饰发展的集大成时期,纹饰丰富,缠枝纹占很大比重。清代瓷器中的植物纹饰几乎均为自 然界中真实存在的植物,且运用分割法、对称法、二方连续等方式呈现,达到灵活多变的艺术效果。这 个时期绘画技艺不断提高,瓷器的胎釉洁白细腻,使得纹饰更加精致。清代是我国瓷器植物纹饰的黄金 时期。时至康乾时期,制瓷业达到顶峰,之后创作出的植物纹饰难以突破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