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谱图解析实例

合集下载

红外光谱法及其实例介绍

红外光谱法及其实例介绍

红外光谱法1. 试样的准备是整个光谱测定中极其重要的一步,因由杂质而引起的光谱吸收可以掩盖表面活性剂官能团的光谱吸收,或者导致吸收带的错误分布。

①试样中的无机盐、未转化的碱性物质、非表面活性剂物质、溶剂、水分(3300cm-1 1640cm-1)要设法去除②阴、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含有金属、卤素反离子可能干扰分析,用离子交换树脂除去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存在硫酸二甲酯或硫酸二乙酯或短链羧酸阴离子应尽量除去,否则会大大增大分析工作的复杂性④反离子可以从离子交换树脂柱上洗脱,并进行分析。

⑤混合活性物体系可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分离注: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分子中可能存在羧酸时),可以分别获得在酸性和碱性pH下试样的红外光谱图。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pH用NaOH或HCl调节至适当值,将水分蒸发干,残渣在50℃真空烘箱中细心地干燥以后再用于分析。

2. 操作步骤如果试样不是低熔点固体,最好用KBr压片法测定。

将1份经仔细碾碎了的试样与大约20份碾碎了的KBr混合(在碾磨时,可以加几点氯仿,以保证内部混合均匀)。

如果试样是液体,则制成薄膜3. 光谱解析要从红外谱图中获得被测物的准确分子结构,还必须与标准物质或标准红外谱图进行对照。

(1) 肥皂肥皂在1568cm-1呈特征吸收。

近羧基的碳链上引入吸电性基团,则特征吸收移向高波数。

由羧酸盐水解为羧酸时,此吸收消失,而出现1710cm-1吸收。

硬脂酸钠(KBr法)(2)磺酸盐和硫酸(酯)盐十四烷基硫酸盐(KBr法)链烷磺酸钠(KBr法)月桂基聚氧乙烯醚(3EO)硫酸钠(液膜法)烷基硫酸酯(AS)以1245cm-1、1220cm-1的强吸收,1085cm-1和835cm-1的吸收为特征。

AES(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除1220cm-1附近吸收外,在1120cm-1附近有宽吸收,随着环氧乙烷(EO)加合数增加,1120cm-1吸收带增强。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EO)硫酸钠(液膜法)支链和直链烷基苯磺酸除1180cm-1的强而宽的吸收外,还有1600cm-1、1500cm-1和900-700cm-1的芳香环吸收,1135cm-1和1045cm-1的-SO3吸收为特征支链烷基苯磺酸钠(KBr法)直链烷基苯磺酸钠(KBr法)支链烷基苯磺酸钠(KBr法)琥珀酸乙基己基二酯-2'-磺酸钠(KBr法)C18-α-烯基磺酸钠(KBr法)(3) 磷酸(酯)盐烷基磷酸(酯)盐有1290~1235cm-1和1050~970cm-1 (主要在1030~1010cm-1)(p-o-c)两处宽而强的吸收。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完整版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完整版
双键伸缩振动区 (4)1500 670 cm-1
X—Y伸缩, X—H变形振动区
2020/4/1
2、确定分子官能团和基团的吸收峰
(1) X—H伸缩振动区(4000 2500 cm-1 ) ① —O—H 3650 3200 cm-1 确定 醇、酚、酸 在非极性溶剂中,浓度较小(稀溶液)时,峰形尖锐,强吸收;
中红外区: 远红外区:纯转动能 级跃迁,变角、骨架 振动;异构体、金属 有机物、氢键
2020/4/1
一、认识红外光谱图
2020/4/1
1、红外光谱图
峰强:Vs(Very strong): 很强;s(strong):强; m(medium):中强; w(weak):弱。 峰形:表示形状的为宽峰、尖峰 、肩峰、双峰等类型
变形振动 亚甲基
2020/4/1
甲基的振动形式
伸缩振动 甲基:
对称 υs(CH3) 2870 ㎝-1
变形振动 甲基
2020/4/1
对称δs(CH3)1380㎝-1
不对称 υas(CH3) 2960㎝-1
不对称δas(CH3)1460㎝-1
二、解析红外光谱图
2020/4/1
一个未知化合物仅用红外光谱解析结构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在光谱解析
前,要做未知物的初步分析 红外光谱谱图的解析更带有经验性、灵活性。 解析主要是在掌握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及各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谱
带的基础上,按峰区分析,指认某谱带的可能归属,结合其他峰区的相关 峰,确定其归属。
在此基础上,再仔细归属指纹区的有关谱带,综合分析,提出化合物的 可能结构。
必要时查阅标图谱或与其他谱(1H NMR,13C NMR,MS)配合, 确证其结构。
2020/4/1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确证其结构。
11:35:06
(一)了解样品来源及测试方法
要求样品纯度98%以上 尽可能地从下面几个方面详尽了解样品的情况: ①样品的来源——合成方法或从何种动、植物体中提取而来; ②样品的纯度、颜色、气味、沸点、熔点、折射率、样品物态、灼烧后 是否残留灰分等; ③样品的化学性质; ④元素分析结果,相对分子质量或质谱提供的分子离子峰,并由此求出 分子式; ⑤红外光谱测定条件和制样方法及所用仪器分辩率。
-(CH2)nn
11:35:06
a)由于支链的引入,使CH3的对称变形振动发生变化。 b)C—C骨架振动明显
H C C H3 C H3
C H3 C
CH3 δ
s
C—C骨架振动
1385-1380cm-1
1372-1368cm-1 1391-1381cm-1 1368-1366cm-1 1405-1385cm-1
1~650cm-1。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及许多无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振动均 落在这一区域 。
11:35:06
3、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basic vibration of the group in molecular
(1)两类基本振动形式
伸缩振动 亚甲基:
变形振动
亚甲基
11:35:06
甲基的振动形式
11:35:06
2、确定分子官能团和基团的吸收峰
(1) X—H伸缩振动区(4000 2500 cm-1 ) ① —O—H 3650 3200 cm-1 确定 醇、酚、酸
在非极性溶剂中,浓度较小(稀溶液)时,峰形尖锐,强吸收; 当浓度较大时,发生缔合作用,峰形较宽。
注意区分 —NH伸缩振动: 3500 3100 cm-1
11:35:06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实例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实例
三元环中的CH2出现在3050cm-1 —C—H出现在2890cm-1,很弱
各种官能团的吸收频率范围
—C≡N
第 —N≡N 二 —C≡C—
区 域 —C=C=C—
2260—2220 2310—2135 2260—2100
1950附近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s针 状 m v
v
干扰少
R—C≡C—H,2100—2140;R— C≡C—R` , 2190—2260 ; 若 R`=R,对称分子无红外谱带
红外吸收光谱的解谱及应用
能力目标
解析红外谱图,获得官能团的基本信息,推导未知物 的可能结构
认识红外光谱图,分析特点
横坐标波数,纵坐标百分透过率 ,谷底表示吸收峰。
特征区:4000-1350 指纹区: 1350 650 cm-1
谱图解析的一般程序
图解析方法: 先根据分子式其不饱和度,初步判断结构,查看特征官能团
区域基团吸收频率cm1振动形式吸收强度说明第一oh游离oh缔合nh2nh游离nh2nh缔合shch伸缩振动不饱和chch叁键ch双键苯环中ch饱和ch3650358034003200350033003400310026002500伸缩伸缩伸缩伸缩伸缩伸缩伸缩伸缩mshsbmsbsss判断有无醇类酚类和有机酸的重要依据不饱和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cm1以上末端ch2出现在3085cm1附近强度上比饱和ch稍弱但谱带较尖锐饱和ch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cm1缩以下30002800cm1取代基影响较小区域ch3ch3ch2ch23300附近301030403030附近2960528701029305285010反对称伸缩对称伸缩反对称伸缩对称伸缩ssss现三元环中的ch2出现在3050cm1ch出现在2890cm1很弱第二区域cnnncccccccc2260222023102135226021001950附近伸缩伸缩伸缩伸缩伸缩s针状mv干扰少rcch21002140

红外光谱例题

红外光谱例题
1734 1466 1396
80
60
40
20
0
-20
3000
2000
1000
cm-1
%T 3352 2965 15131602
1448 1233 830
3.已知化学式为C8H10O
100 80 60 40 20
3000
2000 cm-1
1000
各类取代苯Ar-H面外弯曲振动及其倍频吸收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C6H14,红外谱图如下,试推测该化合 物的结构。
解答
从谱图看,谱峰少,峰形尖锐,谱图相对简单,可 能化合物为对称结构。
从分子式可看出该化合物为烃类,不饱和度的计 算:
U=(6×2+2-14)/2=0 表明该化合物为饱和烃类。由于1380cm-1的吸收峰 为一单峰,表明无偕二甲基存在。775cm-1的峰表明 亚甲基基团是独立存在的。因此结构式应为:
推测化合物结构为邻苯二胺
Analysis: C8H8O
解答
IUPAC Name: acetophenone
Analysis: C3H7NO
解答
IUPAC Name: N-methylacetamide (N-methylethanamide)
Analysis: C4H8O2
EA
C8H16O2
CH2 CH CH2 CN
1865(倍频),990,935cm-1:表明为末端乙烯基。 1418cm-1:亚甲基的弯曲振动(1470cm-1,受到两侧不饱和基团 的影响,向低波数位移)和末端乙烯基弯曲振动(1400cm-1)。 验证推测正确。
试推断化合物C7H9N的结构
解答
不饱和度的计算:U=(7×2+2-9+1)/2=4 不饱和度为4,可能分子中有多个双键,或者含有一个苯环。 3520和3430cm-1:两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表明为-NH2的反 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3500和3400cm-1)。 1622,1588,1494,1471cm-1:苯环的骨架振动(1600、 1585、1500及1450cm-1)。证明苯环的存在。 748cm-1:苯环取代为邻位(770-735cm-1)。 1442和1379cm-1:甲基的弯曲振动(1460和1380cm-1)。 1268cm-1:伯芳胺的C—N伸缩振动(1340-1250cm-1)。 由以上信息可知该化合物为邻-甲苯胺。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71页PPT文档资料

红外光谱谱图解析-71页PPT文档资料
中红外区: 远红外区:纯转动能 级跃迁,变角、骨架 振动;异构体、金属 有机物、氢键
2019/10/4
一、认识红外光谱图
2019/10/4
1、红外光谱图
峰强:Vs(Very strong): 很强;s(strong):强; m(medium):中强; w(weak):弱。 峰形:表示形状的为宽峰、尖峰 、肩峰、双峰等类型
2019/10/4
一个未知化合物仅用红外光谱解析结构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在光谱解析
前,要做未知物的初步分析 红外光谱谱图的解析更带有经验性、灵活性。 解析主要是在掌握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及各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谱
带的基础上,按峰区分析,指认某谱带的可能归属,结合其他峰区的相关 峰,确定其归属。
在此基础上,再仔细归属指纹区的有关谱带,综合分析,提出化合物的 可能结构。
必要时查阅标图谱或与其他谱(1H NMR,13C NMR,MS)配合, 确证其结构。
2019/10/4
(一)了解样品来源及测试方法
要求样品纯度98%以上 尽可能地从下面几个方面详尽了解样品的情况: ①样品的来源——合成方法或从何种动、植物体中提取而来; ②样品的纯度、颜色、气味、沸点、熔点、折射率、样品物态、灼烧后 是否残留灰分等; ③样品的化学性质; ④元素分析结果,相对分子质量或质谱提供的分子离子峰,并由此求出 分子式; ⑤红外光谱测定条件和制样方法及所用仪器分辩率。
—CH2—CO—CH2— 1715 cm-1 酮
—CH2—CO—O—
1735 cm-1 酯
—CH2—CO—NH— 1680 cm-1 酰胺
2019/10/4
(四)从分子中减去己知基团所占用的原子,从分子的总不饱和度中 扣除已知基团占用的不饱和度。根据剩余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以及剩余的 不饱和度,并结合红外光谱,对剩余部分的结构做适当的估计

红外分析实例

红外分析实例

图1 是SBS 红外光谱图, 可以看出2921cm-1、2846cm-1为-CH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1601cm-1、1493cm-1为苯核的动吸收峰, 699cm-1、757cm-1为单取代苯环的振动吸收峰, 966cm-1为C=C 的扭曲振动吸收峰, 911cm-1为=CH2面外摇摆振动吸收峰。

从图2、图 3 可以看出各特征峰所对应的基团:2924cm-1、2853cm-1为- CH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2960cm-1为- CH3伸缩振动吸收峰,1460cm-1为- CH2-的剪式振动吸收峰, 1377cm-1为- CH3剪式振动吸收峰。

由图1可见,基质沥青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3处吸收峰,其中波数650~910cm-1区域是苯环取代区,出现的几个吸收峰是由苯环上C-H面外摇摆振动形成的;而波数1375cm-1和1458cm-1处的吸收峰则由C-CH3和-CH2-中C-H面内伸缩振动形成的;波数2800~3000cn-1范围内的吸收峰比较强,是环烷烃和烷烃的C-H 伸缩振动的结果,由-CH2-伸缩振动形成的。

由全波段的红外光谱(图3)可知,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在2800~3000cm-1左右出现的强吸收峰带基本相同,吸收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就改性沥青而言,整个功能团没有发现新的吸收峰,但吸收峰的强度随SBD改性剂含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强。

由650~1100cm-1波区的红外光谱(图\4、图5)可知,在指纹区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吸收峰存在明显差异,即在波数690~710cm-1和950~980cm-1处,SBS改性沥青的红外波区吸收相对较强,并在966.1cm-1和698cm-1处出现了吸收峰,虽然波数698cm-1的绝对吸收峰值较波966.1cm-1处的大,但波数966.1cm-1处的吸峰特征更为明显。

每种物质分子都有一个由其组成和结构所决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它只吸收一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光。

由于掺入的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亦即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SBS改性沥青的红外光谱只是在基质沥青的红外光谱上简单叠加了聚苯乙烯与聚丁二烯的红外光谱,而相应的吸收峰位置和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是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的红外光谱的简单合成图。

手把手教你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手把手教你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手把手教你红外光谱谱图解析一、红外光谱的原理[1]1. 原理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是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即为红外光谱。

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2.红外光谱特点红外吸收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除单原子分子及单核分子外,几乎所有有机物均有红外吸收;特征性强,可定性分析,红外光谱的波数位置、波峰数目及强度可以确定分子结构;定量分析;固、液、气态样均可,用量少,不破坏样品;分析速度快;与色谱联用定性功能强大。

3.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基本振动形式红外光谱中存在两类基本振动形式: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图一伸缩振动图二弯曲振动二、解析红外光谱图1.振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是分子独立的振动数目。

N个原子组成分子,每个原子在空间上具有三个自由度,分子振动自由度F=3N-6(非线性分子);F=3N-5(线性分子)。

为什么计算振动自由度很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吸收峰的数量,谱带简并或发生红外非活性振动使吸收峰的数量会少于振动自由度。

U=0→无双键或环状结构U=1→一个双键或一个环状结构U=2→两个双键,两个换,双键+环,一个三键U=4→分子中可能含有苯环U=5→分子中可能含一个苯环+一个双键2.红外光谱峰的类型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红外线,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峰,基频峰的峰位等于分子或者基团的振动频率,强度大,是红外的主要吸收峰。

泛频峰:分子的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二振动激发态、第三振动激发态等高能态时产生的吸收峰,此类峰强度弱,难辨认,却增加了光谱的特征性。

特征峰和指纹峰:特征峰是可用于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对应于分子中某化学键或基团的振动形式,同一基团的振动频率总是出现在一定区域;而指纹区吸收峰特征性强,对分子结构的变化高度敏感,能够区分不同化合物结构上的微小差异。

红外分析实例

红外分析实例

图1 是SBS 红外光谱图, 可以看出2921cm-1、2846cm-1为- CH2-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1601cm-1、1493cm-1为苯核的动吸收峰, 699cm-1、757cm-1为单取代苯环的振动吸收峰, 966cm-1为C=C 的扭曲振动吸收峰, 911cm-1为=CH2面外摇摆振动吸收峰。

从图2、图 3 可以看出各特征峰所对应的基团:2924cm-1、2853cm-1为- CH2-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2960cm-1为- CH3伸缩振动吸收峰,1460cm-1为- CH2- 的剪式振动吸收峰, 1377cm-1为- CH3剪式振动吸收峰。

由图1可见,基质沥青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3处吸收峰,其中波数650~910cm-1区域是苯环取代区,出现的几个吸收峰是由苯环上C-H面外摇摆振动形成的;而波数1375cm-1和1458cm-1处的吸收峰则由C-CH3和-CH2-中C-H面内伸缩振动形成的;波数2800~3000cn-1范围内的吸收峰比较强,是环烷烃和烷烃的C-H 伸缩振动的结果,由-CH2-伸缩振动形成的。

由全波段的红外光谱(图3)可知,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在2800~3000cm-1左右出现的强吸收峰带基本相同,吸收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就改性沥青而言,整个功能团没有发现新的吸收峰,但吸收峰的强度随SBD改性剂含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强。

由650~1100cm-1波区的红外光谱(图\4、图5)可知,在指纹区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吸收峰存在明显差异,即在波数690~710cm-1和950~980cm-1处,SBS改性沥青的红外波区吸收相对较强,并在966.1cm-1和698cm-1处出现了吸收峰,虽然波数698cm-1的绝对吸收峰值较波966.1cm-1处的大,但波数966.1cm-1处的吸峰特征更为明显。

每种物质分子都有一个由其组成和结构所决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它只吸收一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光。

红外分析实例

红外分析实例

图1 是SBS 红外光谱图, 可以看出2921cm-1、2846cm-1为- CH2-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1601cm-1、1493cm-1为苯核的动吸收峰, 699cm-1、757cm-1为单取代苯环的振动吸收峰, 966cm-1为C=C 的扭曲振动吸收峰, 911cm-1为=CH2面外摇摆振动吸收峰。

从图2、图 3 可以看出各特征峰所对应的基团:2924cm-1、2853cm-1为- CH2-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2960cm-1为- CH3伸缩振动吸收峰,1460cm-1为- CH2- 的剪式振动吸收峰, 1377cm-1为- CH3剪式振动吸收峰。

由图1可见,基质沥青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3处吸收峰,其中波数650~910cm-1区域是苯环取代区,出现的几个吸收峰是由苯环上C-H面外摇摆振动形成的;而波数1375cm-1和1458cm-1处的吸收峰则由C-CH3和-CH2-中C-H面内伸缩振动形成的;波数2800~3000cn-1范围内的吸收峰比较强,是环烷烃和烷烃的C-H 伸缩振动的结果,由-CH2-伸缩振动形成的。

由全波段的红外光谱(图3)可知,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在2800~3000cm-1左右出现的强吸收峰带基本相同,吸收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就改性沥青而言,整个功能团没有发现新的吸收峰,但吸收峰的强度随SBD改性剂含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强。

由650~1100cm-1波区的红外光谱(图\4、图5)可知,在指纹区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吸收峰存在明显差异,即在波数690~710cm-1和950~980cm-1处,SBS改性沥青的红外波区吸收相对较强,并在966.1cm-1和698cm-1处出现了吸收峰,虽然波数698cm-1的绝对吸收峰值较波966.1cm-1处的大,但波数966.1cm-1处的吸峰特征更为明显。

每种物质分子都有一个由其组成和结构所决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它只吸收一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光。

4-3红外光谱解析

4-3红外光谱解析

面外变形(=C-H) 1000-700 cm-1 (有价值)
(=C-H)
R1
H
CC
970 cm-1(强)
H
R2
R1
R3 CC
790-840 cm-1
R2
H (820 cm-1)
R1
R2 (=C-H)
H
CC H
800-650 cm-1 (690 cm-1)
R1 C C H 990 cm-1
H
H 910 cm-1 (强)
1195 cm-1
C H3 C C H3 CH
3
1405-1385cm-1 1372-1365cm-1
1:2 1250 cm-1
c) CH2面外变形振动—(CH2)n—,证明长碳链的存在。 n=1 770~785 cm-1 (中 ) n=2 740 ~ 750 cm-1 (中 )
n=3 730 ~740 cm-1 (中 ) n≥ 720 cm-1 (中强 )
1300cm-1 ~ 910 cm-1区域是C-O、C-N、C-F、C-P、C-S、 P-O、Si-O等单键的伸缩振动、C=S、S=O、P=O等双键 的伸缩振动、部分含氢基团的变形振动吸收。
910 ~ 650 cm-1区域是烯烃、芳烃的C-H的面外弯曲振动吸 收位置,对结构敏感,吸收峰可用来确认化合物的顺反构 型或苯环的取代类型。
第三节 红外光谱解析
一、官能团区和指纹区
红外光谱
官能团区:4000~1300cm-1(1350) 2.5~7.7μm
指纹区:1300~600cm-1(1350~650) 7.7~16.7μm
官能团区:X-H的伸缩振动以及各种双键、叁键的伸缩 振动吸收峰出现的区域,此区域内峰较稀疏,是鉴定 工作最有价值的区域。

实验一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

实验一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KBr晶体压片法制样一、目的要求(1)学习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2)掌握用压片法制作固体试样晶片的方法;(3)熟悉红外分光光度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一定频率(一定能量)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外界红外辐射频率一致,二者就会产生共振。

此时,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跃迁(由原来的基态跃迁到了较高的振动能级),从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如果红外光的振动频率和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频率不一致,该部分红外光就不会被吸收。

用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试样,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就得到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由于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有转动能级的跃迁,因此所得的红外光谱不是简单的吸收线,而是一个个吸收带。

在化合物分子中,具有相同化学键的原子基团,其基本振动频率吸收峰(简称基频峰)基本上出现在同一频率区域内,例如,CH3(CH2)5CH3、CH3(CH2)4C≡N和CH3(CH2)5CH=CH2等分子中都有-CH3,-CH2-基团,它们的伸缩振动基频峰都出现在同一频率区域内,即在<3000cm-1波数附近,但又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同一类型原子基团,在不同化合物分子中所处的化学环境有所不同,使基频峰频率发生一定移动,例如C=O基团的伸缩振动基频峰频率一般出现在1850~1860cm-1范围内,当它位于酸酐中时,C=O为1820~1750cm-1、在酯类中时,为1750~1725cm-1;在醛中时,为1740~1720cm-1;在酮类中时,为1725~17l0cm-l;在与苯环共轭时,如乙酞苯中C=O为1695~1680cm-1,在酰胺中时,C=O 为1650cm-1等。

因此,掌握各种原子基团基频蜂的频率及其位移规律,就可应用红外吸收光谱来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的原子基团及其在分子结构中的相对位置。

常见高分子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常见高分子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顺式 1,4-聚异戊二烯
H3C C
H2C C
CH2
H
反式 1,4840 cm-1
H2 H CC
C CH3
CH2 3,4889 cm-1
3034 2960 cm-1 2927 cm-1 2853 cm-1
2236 cm-1
1663 cm-1 1448 cm-1 1375 cm-1 887 cm-1 835 cm-1
-COOC—吸收非常特征。—CH2—序列的特征为 720cm-1 的吸收峰,当部分结晶时呈分裂的双
峰。
18 / 24
17.聚丙烯酸酯
聚丙烯酸酯的光谱特征在 1725、1250、1190-1163 和 1124-1110cm-1 之间。在 1000-770 cm -1 之间的吸收峰适合于测定醇组分的类别。 聚丙烯酸甲酯
3.聚异丁烯
CH3
H2
CC
n
CH3
2975 cm-1
-CH3 不对称伸缩振动
2950 cm-1
-CH2- 不对称伸缩振动
2894 cm-1
-CH3 对称伸缩振动
1471 cm-1
-CH2- 弯曲振动
1388、1365 cm-1
>C-(CH3)2 对称变形振动
1很简单的,异丙基结构为其主要特征。
>C=CH2 面外变形 -CH=CH2 面外变形 -CH=CH2 面外变形 反式-CH=CH- 面外变形 -CH=CH2 面外变形 -CH=CH2 面外变形 >C=CH2 面外变形
2953 cm-1 2917 cm-1 2873 cm-1 2845 cm-1 1459 cm-1 1377 cm-1 1156 cm-1 971 cm-1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完整版本ppt课件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完整版本ppt课件

解析完后,进行验证,不饱和度与计 算值是否相符,性质与文献值是否一致, 与标准图谱进行验证
谱图对照应注意:所用的仪器在分辨 率和精确度一致;测定的条件一致;杂质 引进的吸收带应仅可能避免。
.
三、红外光谱解析实例C8H16
例一:未知物分子式为C8H16,其红外图谱如 下图所示,试推其结构。
.
解:由其分子式可计算出该化合物不饱和度为1, 即该化合物具有一个烯基或一个环。
C C 2100
H 763 ,694(双峰)
CO 1638 C(C 芳环)1597 ,1495 ,1445
.

解:
U
2
29
1
7
7
可能含有苯环
2
1638cm1强吸收 为 CO 3270cm1有吸收 NH 1132353123003300ccccmmmm( ( 1111吸强 强收) ) C N含 含NHCCCH 13023608ccmm11 为CH H 1597 ,1495 和 1445cm(1 三峰) 为 C(C 芳环) 763 和 694cm(1 双峰) 为 H(单取代)
❖ 3387、3366 cm-1 :NH2的伸缩振动; ❖ 1624 cm-1 : NH2弯曲振动; ❖ 1274 cm-1 :C-N伸缩振动;
❖综合上述信息及分子式,可知该化合物为:
邻苯二胺
.
图谱解析实例 例1 某化合物,测得分子式为C8H8O,其红外
光谱如下图所示,试推测其结构式。
C8H8O红外光谱图
1查找基团时先否定以逐步缩小范围2在解析特征吸收峰时要注意其它基团吸收峰的干扰3350和1640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可能为样品中水的吸收3吸收峰往往不可能全部解析特别是指纹区4掌握主要基团的特征吸收

红外图谱分析方法大全

红外图谱分析方法大全

红外光谱图解析一、分析红外谱图(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公式:不饱和度=F+1+(T-O)/2其中:F:化合价为4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C原子);T:化合价为3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N原子);O:化合价为1价的原子个数(主要是H原子)。

F、T、O分别是英文4,3 1的首字母,这样记起来就不会忘了举个例子:例如苯(C6H6),不饱和度=6+1+(0-6)/2=4,3个双键加一个环,正好为4个不饱和度。

(2)分析3300~2800cm^-1区域C-H伸缩振动吸收,以3000 cm^-1为界,高于3000cm^-1为不饱和碳C-H伸缩振动吸收,有可能为烯、炔、芳香化合物吗,而低于3000cm^-1一般为饱和C-H伸缩振动吸收。

(3)若在稍高于3000cm^-1有吸收,则应在2250~1450cm^-1频区,分析不饱和碳碳键的伸缩振动吸收特征峰,其中:炔—2200~2100 cm^-1烯—1680~1640 cm^-1芳环—1600、1580、1500、1450 cm^-1若已确定为烯或芳香化合物,则应进一步解析指纹区,即1000~650cm^-1的频区,以确定取代基个数和位置(顺反,邻、间、对)。

(4)碳骨架类型确定后,再依据其他官能团,如C=O,O-H,C-N 等特征吸收来判定化合物的官能团。

(5)解析时应注意把描述各官能团的相关峰联系起来,以准确判定官能团的存在,如2820、2720和1750~1700cm^-1的三个峰,说明醛基的存在。

解析的过程基本就是这样吧,至于制样以及红外谱图软件的使用,一般的有机实验书上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的。

二、记住常见常用的健值1.烷烃3000-2850 cm-1C-H伸缩振动1465-1340 cm-1C-H弯曲振动一般饱和烃C-H伸缩均在3000 cm-1以下,接近3000 cm-1的频率吸收。

2.烯烃3100~3010 cm-1烯烃C-H伸缩1675~1640 cm-1C=C伸缩烯烃C-H面外弯曲振动(1000~675cm^1)。

常见高分子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常见高分子红外光谱谱图解析

常见高分子红外光谱谱图解析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1)红外光谱的产生能量变化ννhch==E-E=∆E12ννh∆E=对于线性谐振子μκπνc21=2)偶极矩的变化3)分子的振动模式多原子分子振动伸缩振动对称伸缩不对称伸缩变形振动AX2:剪式面外摇摆、面外扭摆、面内摇摆AX3:对称变形、反对称变形. 不同类型分子的振动线型XY2:对称伸缩不对称伸缩弯曲弯曲型XY2:不对称伸缩对称伸缩面内弯曲(剪式)面内摇摆面外摇摆卷曲平面型XY3:对称伸缩不对称伸缩面内弯曲面外弯曲角锥型XY3:对称弯曲不对称弯曲面内摇摆4)聚合物红外光谱的特点1、组成吸收带2、构象吸收带3、立构规整性吸收带4、构象规整性吸收带5、结晶吸收带2 聚合物的红外谱图1)聚乙烯各种类型的聚乙烯红外光谱非常相似。

在结晶聚乙烯中,720 cm-1的吸收峰常分裂为双峰。

要用红外光谱区别不同类型的聚乙烯,需要用较厚的薄膜测绘红外光谱。

这些光谱之间的差别反映了聚乙烯结构与线性—CH2—链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000-870㎝-1之间的不饱和基团吸收不同,甲基浓度不同以及在800-700㎝-1之间支化吸收带不同。

低压聚乙烯(热压薄膜)中压聚乙烯(热压薄膜)高压聚乙烯(热压薄膜)2.聚丙烯无规聚丙烯等规聚丙烯的红外光谱中,在1250-830 cm-1区域出现一系列尖锐的中等强度吸收带(1165、998、895、840 cm-1)。

这些吸收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晶型无关,只与其分子链的螺旋状排列有关。

3.聚异丁烯CH3H2C CnCH3丁二烯聚合可以生成多种结构不同的异构体。

H2 CHCHC CH2C CHCH2HH2CC CHCH2H2CH 1,2- 顺式1,4- 反式1,4-990、910 cm-1 775、741、690 cm-1 970 cm-1 1,2-聚丁二烯顺式1,4-聚丁二烯用于橡胶的顺式1,4-丁二烯的光谱中,730 cm-1的宽强吸收很特征,但反式1,4-和1,2-结构的吸收虽弱但仍很明显。

FTIR红外光谱原理及图谱解析

FTIR红外光谱原理及图谱解析

红外光谱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结构
红外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干涉仪、样品室、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 干涉仪是核心部件,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分别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再汇合产生
干涉现象。
工作原理
红外光谱仪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通过对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红外光谱图。当样 品置于干涉仪中,红外光经过样品后,携带了样品的吸收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检测器接
FTIR红外光谱原理及图谱 解析
汇报人:XX
目录
•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 FTIR技术与应用 • 图谱解析方法与技巧 • 常见样品类型图谱解析举例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与故障排除 • 总结与展望
01
红外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定义与特点
定义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是研究物质在红外光区(波长 范围约为0.78-1000μm)的吸收和 发射特性的光谱学分支。
FTIR在各个领域应用现状
材料科学
用于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晶体 结构、相变过程等,如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等。
环境科学
用于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样 品中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01
化学领域
用于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等 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如官能 团识别、化学键类型判断等。
02
03
生物医学
用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 酸等)的结构分析、药物与生物 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等。
04
FTIR技术发展趋势
高分辨率技术
进一步提高FTIR光谱的分辨率,实现对复杂 样品更精细的分析。
多模态联用技术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FTIR 光谱的自动解析和智能识别,提高分析速度

红外光谱解析实例

红外光谱解析实例

2、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3H 6O ,根据其红外光谱图推测结构308029292876 2861 164213791459 1467 993910 Liquid filmLiquid film328130122861 16451423 11131028 993 918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8H 8O ,根据其红外光谱图推测结构KBr3291 33692930 29592876 1607146513881072904763Liquid film习题答案:1.解: U= 6 + 1 – 12/2 = 1①3080 cm-1υ=CH②2962 cm-1, 2929 cm-1, 2876 cm-1, 2861 cm-1υCH3as, υCH2as, υCH3s, υCH2s③1642 cm-1υC=C④1459 cm-1, 1379 cm-1δ CH3as, δCH2, δCH3s,1379 cm-1吸收峰没有裂分说明无偕二甲基和叔丁基⑤993 cm-1, 910 cm-1γ=CH, 说明烯键单取代,为端基烯键。

①,③和⑤说明化合物中含CH2=CH-基团②和④说明化合物含烷烃链根据上述解析,可以推测化合物可能是CH2=CH-(CH2)3-CH3验证:化合物的不饱度和计算的不饱和度吻合,可查阅标准谱图和该谱图比对,确认化合物。

2.解: U= 3 + 1 – 6/2 = 1①3281 cm-1υOH②3012 cm-1 υ=CH③2861 cm-1υCH2④1645 cm-1υC=C⑤1423 cm-1δ CH2⑥1113 cm-1, 1028 cm-1υC-O和υC-C⑦993 cm-1, 910 cm-1γ=CH, 说明烯键单取代,为端基烯键。

①和⑥说明化合物含- OH②、④和⑦说明化合物中含CH2=CH-基团③和⑤说明化合物含-CH2-根据上述解析,可以推测化合物可能是CH2=CHCH2OH验证:化合物的不饱度和计算的不饱和度吻合,可查阅标准谱图和该谱图比对,确认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官能团的吸收频率范围 从第一区域到第四区域,4000cm-1到400cm-1各种官能团的特征吸收频 率范围。
区 域 基 团 吸收频 率 (cm-1 )
3650— 3580 3400— 3200 3500— 3300 3400— 3100 2600— 2500
振动形式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CH3 反 对 称 变 形 , CH2 变 形 对称变形 变形 伸缩 伸缩 伸缩 伸缩 面外摇摆 面内摇摆
s m,s s s s s s v
C—O键(酯、醚、醇类)的极性很 强,故强度强,常成为谱图中最强 的吸收 醚类中C—O—C的 ν as=1100±50 是最强的吸收。 C— O—C对称伸缩在900—1000,较弱 大部分有机化合物都含有 CH3 、CH2 基,因此此峰经常出现
反对称伸缩 对称伸缩 伸缩
s s s

各种官能团的吸收频率范围
C—O 1300— 1000 伸缩
s
C—O—C
伸缩 900—1150
s m

—CH3,—CH2
—CH3 —NH2 C—F C—Cl C—Br C—I =CH2 —(CH2)n—,n>4
1460±10 1370— 1380 1650— 1560 1400— 1000 800—600 600—500 500—200 910—890 720
红外吸收光谱的解谱及应用
能力目标

解析红外谱图,获得官能团的基本信息,推导未知物 的可能结构
认识红外光谱图,分析特点
横坐标波数,纵坐标百分透过率 ,谷底表示吸收峰。
特征区:4000-1350 指纹区: 1350 650 cm-1
谱图解析的一般程序
图解析方法: 先根据分子式其不饱和度,初步判断结构,查看特征官能团 区,判断官能团的种类,最后查看指纹区,判断其精细结构,确 定结构式
注意:在解析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基团的相关峰上,避免孤 立解析。
分子的不饱和度
定义: 不饱和度是指分子结构中达到饱和所缺一价元素的 “对”数。如:乙烯变成饱和烷烃需要两个氢原子,不饱和 度为1。 计算: 若分子中仅含一,二,三,四价元素(H,O,N, C),则可按下式进行不饱和度的计算: = (2 + 2n4 + n3 – n1 )/ 2 n4 , n3 , n1 分别为分子中四价,三价,一价元素数目。 作用: 由分子的不饱和度可以推断分子中含有双键,三键, 环,芳环的数目,验证谱图解析的正确性。 例: C9H8O2 = (2 +29 – 8 )/ 2 = 6
吸 收 强 度
m , sh s ,b m s ,b



—OH(游离) —OH(缔合) —NH2,—NH(游离) —NH2,—NH(缔合) —SH C—H伸缩振动 不饱和C—H ≡C—H(叁键) ═C—H(双键) 苯环中C—H 饱和C—H
判断有无醇类、酚类和有机酸的重 要依据

不饱和C—H 伸缩振动出现在3000cm1以上 伸缩 伸缩 伸缩 s s s 末端═C—H2出现在3085cm-1附近 强度上比饱和 C—H 稍弱,但谱带较 尖锐 饱和 C—H 伸缩振动出现在 3000cm-1 以下( 3000—2800cm-1 ),取代基 影响较小
根据特征吸收的位置,判断可能存在的特征官能团
图谱解析训练1
图谱解训练4
C=C 芳环中C=C
第 三 区
—C=O —NO2 —NO2 S=O
1680—1620 1600,1580 1500,1450 1850—1600 1600—1500 1300—1250 1220—1040
伸缩 伸缩 伸缩
m,w v s
苯环的骨架振动
其他吸收带干扰少,是判断羰 基(酮类、酸类、酯类、酸酐 等)的特征频率,位置变动大
—C≡N —N≡N —C≡C— —C=C=C—
2260—2220 2310—2135 2260—2100
第 二 区 域
伸缩 伸缩 伸缩
s 针 状 m v
干扰少 R—C≡C—H , 2100—2140 ; R— C≡C—R` , 2190—2260 ; 若 R`=R,对称分子无红外谱带
1950附近
伸缩 v

—CH3 —CH3 —CH2 —CH2
3300附近 3010— 3040 3030附近

反对称伸缩 对称伸缩 反对称伸缩 对称伸缩
s s s s
三元环中的CH2出现在3050cm-1 —C—H出现在2890cm-1,很弱
2960±5 2870±10 2930±5 2850±10
各种官能团的吸收频率范围
主要官能团的吸收频率范围
1、—O—H 3650 3200 cm-1 确定 醇,酚,酸 2、不饱和碳原子上的=C—H( C—H ) 苯环上的C—H 3030 cm-1 =C—H 3010 2260 cm-1 C—H 3300 cm-1 3、 C=O (1850 1600 cm-1 )碳氧双键的特征峰,强度大, 峰尖锐。 4、单核芳烃 的C=C键伸缩振动(1626 1650 cm-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