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震波的时距方程与时距曲线
地震勘探系列课件(中南大学)—第三章 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
当 x = 0 时,
2Z 1 − (V1 / V2 ) 2 t0 = V1
�
x ∴ t = t0 + V2
可见,折射波时距曲线也为 直线 ,其斜率 为1/V2 。 直线,其 斜率为 或截距时”,它是折射波时距曲线延伸 式中:t0 为“交叉时 交叉时或 到 t 轴与 t 轴的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利用 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斜率求出 V1、V2,同时,将折射波 为: 时距曲线延伸到 t 轴求出交叉时 t0 ,则界面埋深 界面埋深为:
第三章 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本章重点:
★ 时距曲线的定义 ★ 不同介质、不同界面形态下的直达波、 折射波、反射波、特殊波的时距关系。 性 质:掌握 目 的:深入了解运动学特征,便于掌握勘探方法
� 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前的空间位置与
其传播时间之间的几何关系(即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 作用:通过研究地震波的时距关系,深入了解地震波的运动学特
依次排列在一起所形成的图形。
� 同相轴:地震记录中各地震道的波
形曲线上波峰(或波谷)的规则排列。
� 时距曲线:在一维测线上观测得到
的时距关系所构成的曲线。亦可描述 为:各道的同相轴时间 t 与其对应的 炮检距 x 所展现出的 t - x 关系曲线。
典型地震记录( 1)
典型地震记录( 2)
第一节 直达波及折射波时距曲线
,则在O点激发,OO'段接收时的折射波时距 � 采用相遇观测系统 相遇观测系统,则在 曲线为:
t= OM + PO′ MP + V1 V2 Z + Z 下 OQ − ( Z 上 + Z 下 )tgi = 上 + V1 cos i V2 x ⋅ cos ϕ Z 上 + Z 下 x ⋅ sin( i + ϕ ) 2 Z 上 = + cos i = + cos i V2 V1 V1 V1
地震波的时距曲线
正常时差:任一接收点的反射波旅行 时间tX 和同一反射界面的t0之差。
tn t x t0 t0
1 X 2 t0 2V 2
t0
正常时差精确公式有时讨论问题不够直观。在一定的条件下,用二项式展开可以得到简 单的近似公式,以后讨论某些问题时经常用到。
tx t0
1
x2 v2t02
越平缓,曲率越小。
从视速度的角度考虑时距曲线的弯曲情况
视速度定理
t
s v
s' v*
s sin
s'
v* vs' v
s sin
A
△ S‘ B
△ t,△s
由此式可见,视速度一方面反映真速
度,另方面又受传播方向影响,故也 成为识别各种地震波的特征之一。
反射波时距曲线
A工区
B工区
什么情况下直达波的时距离曲线不是直线?
共炮点反射
同一炮点不同接收点 上的反射波,即单炮 记录,也称同炮点道 集。在野外的数据采 集原始记录中,常以 这种记录形式。
可分单边放炮和中间 放炮。
共反射点反射 另一种方式是在许多炮得到的许多张地震记录 上,把同属于某一个反射点的道选出来,组成 一个共反射点道集,于是可得到界面上某个反 射点的共反射点记录。
t0
1
x2 2v2t02
Leabharlann t0x2 2v2t0
x 1 vt0
x2 tn tx t0 2v2t0
结论:
a)、炮检距越大正常时差越大;
b)、反射深度越深正常时差越小;
c)、速度越大正常时差越小。
物探精品课程 第二章 第二节 地震波时距曲线
2 zu V1
cosi
根据视速度定理有
(2-10) (2-11)
代入(2-11)式得
T *
V1
d sin i
(2-12)
t x
d
Td* t0d
(2-13)
图2-13 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图
第二节 地震波时距曲线
同样方法亦可得到O2激发,O2O1区间接收时的时距曲线方程:
式中
tu
在图2-12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直达波、折射波和反射波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为选择最佳观测段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 地震波时距曲线
四、绕射波和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
1.绕射波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断层的
棱角、地层尖灭点、不整合面的突起点
或侵入体如上所述,绕射波将以这些点
为新震源向周围传播。如图2-19所示,
点)左侧时,上式取负号。
由方程可见,该时距曲线为一条过原点O的直线,该直线斜率的倒数即为
V*。即
V * x / t
(2.2.2)
当忽略震源深度时,一般可近似认为V*等于表层层速度V1。其时距曲线
参见图 2-12所示。显然,在一定观测范围内,直达波最先到达接收点。
第二节 地震波时距曲线
2、折射波时距曲线
若以T=t2,X=x2为变量作图,式(2-19)变成斜率为和截距为的直线,如图2-17
所示。利用这一关系可确定反射界面之上地层的速度值V。
根据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式(2-17),可求得沿测线变化的视速度:
V*
dx dt
V
1 4H2 x2
(2-20)
分析式(2-20)可以看出,在爆炸点附近(x→0),V趋于无穷大,而在无穷远处
地震波运动学5——连续介质——透过波时距曲线
区别:“覆盖介质为连续介质时的反射波” 与 “在一个速度连续变化的层内地震波的反射”。
30-17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30-18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3 连续介质情况下的“直达波”(回折波)
当速度随深度线性增加时,地震波的射线是圆弧。 如果在地面上观测,可以接收到一种波,它和均匀介质中
的直达波相似:都是从震源出发没有遇到界面,直接传到 地面各观测点的; 但是,它和均匀介质中的直达波又有不同,波不是从震源 出发沿直线传到地面各观测点的,而是沿着一条圆弧形的 射线,先向下到达某一深度后又向上拐回地面,到达观测 点。 根据这一特点,把这种“直达波”称为回折波。
在讨论连续介质中波的传播时,这样做比较麻烦,而改用 另一种思路就比较方便。
如果已经有了等时线在x-z平面内的方程,就可以由等时 线方程导出时距曲线方程。
因为一族等时线与地面的交点的坐标(x)同各条等时线的时 间值(t)之间的关系,就是时距曲线方程的z-x关系。
30-21
Seismic Wave Kinetics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30-2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30-3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30-4
地震波运动学多层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
v1
v2
vi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平均速度法。即把某一个界面以上的介质用具有平
均速度vav和厚度为H的均匀介质来代替。用下面公式 计算该界面的反 射波时距曲线。
t平均
1 vav
x2 4H 2
n
hi
n
其中vav
i 1
n ( hi )
,
H
hi
i 1
v i1 i
25-25
Seismic Wave Kinetics
用引入平均速度的办法,就可以把三层介质问题转化为均匀介质 问题,并可以把三层介质的时距曲线近似地看成双曲线。
引入平均速度是对层状介质的一种简化方案。它的准则是两种情 况下t0相等,或者说两条时距曲线在(x=0;t=t0)点重合。
实际地层剖面中,不只三层而是很多层,这时仍可以用上述方法, 用不同的平均速度值,把各个界面的上覆介质简化为均匀介质,
计算地震波传播的总时间t,以及 相应的接收点离开激发点距离x。
当计算出一系列(t、x)值后,就 可具体画出R2界面反射波时距曲 线。
25-8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下面找出计算(t,x)的公式。波从震源 O出发,透过界面R1,其传播方向必然满 足透射定律,即:
在地震勘探中对客观存在复杂的地层剖面,根据对问题研 究的深入程度,对成果精度的要求等因素,建立了多种地 层介质结构模型,主要有三种:
• 均匀介质
• 层状介质
• 连续介质
25-3
Seismic Wave Kinetics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均匀介质 所谓均匀介质是认为反射界面R以上的介质是均 匀的,即层内介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 个常数v。界面R是平面,界面可以是水平的或倾斜的。
地震勘探2 1
第二章 地震波的时距曲线在地震勘探工作中,每激发一次人工地震,都要在多个检波点接收地震信号。
炮点和检波点都沿一条直测线布置,炮点到任意检波点的距离称炮检距x ,相邻检波点的距离叫道间距Δx ,来自同一界面的地震波沿不同路径先后到达各检波点,从而形成一张如图所示的地震记录。
图中横坐标表示地震波旅行时间t ,纵坐标表示炮点到任意检波点的距离称炮检距x ,每一条波动曲线是一道地震记录,它反映出一个检波点的振动过程。
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或折射波)以一定的视速度规律依次到达个检波点,在地震记录中表现为振动极值的规则排列,各道地震记录波按一定规则排列,形成同相轴(它是相同相位点的连线形成的图形)。
同相轴反映出地震波的旅行时间t 与炮检距x 的函数关系。
将它表示在t-x 直角坐标系中,称为地震波的时距曲线。
不同种类的地震波,其时距曲线的形状不同。
如图中的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地滚波、声波等都有自己特有的形状。
每一类特定的时距曲线,其曲线参数与地下介质的纵波速度v 及地震界面的产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节 反射波的时距曲线一、 两层介质的直达波和反射波时距曲线 (一)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从震源出发,不经过反射或折射而直线前进到各检波点的地震波成为直达波。
当震源深度为零时,直达波沿测线传播,旅行时间t 与炮检距x 的函数关系为)1.1.2(1v xt ±=是两条经过原点的、斜率为1/v 1的两条直线。
如图2.1-1,根据直达波时距曲线的斜率,可以求取界面上层介质的波速v 1。
图2.1-1 直达波与水平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 (二)水平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和正常时差由图2.1-1,若界面埋深为h, 炮点0为激发点,到达界面R 点后反射到地面的s 点,设s 点的炮检距为x ,为计算方便,做炮点0关于界面的镜像点0*,称为虚震源,根据图2.1-1的几何关系,反射波旅行时间t 与炮检距x 的函数关系为 )2.1.2(4102211*x h v v RS t +==将反射波在炮点的反射时间称为反射回声时间,102v h t =则(2.1.1)式可改写为)2.1.2()(2122022120′+=+=v x t t v x t t 或式(2.1.2)就是水平界面反射波的时距曲线,可化简为以下的标准双曲线方程)2.1.2(142222′′=−h x t t综上所述:1.反射波时距曲线在x-t 坐标系是双曲线,其极小点在炮点正上方;2.在x 2-t 2坐标系,反射波时距曲线是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v 12, 利用直线的斜率可求界面上方介质的速度;3.反射波时距曲线以直达波时距曲线为其渐近线。
地震勘探-地震波的时距曲线
式中h0是激发点O处界面的法线深度;tR’M=2hM/V,hM是 炮检中点M处界面的法线深度。但是,因为ф和hM都未 知,无法用上式精确地计算倾斜界面的动校正量。
实际的做法是用水平界面的公式近似计算倾斜界面的 动校正量。
t' 1 V
x24h02 t0
)
同理可得:
x24hxsin
ts, t0(1
8h2
)
倾角时差:
td tsts,
2xsin
V
显然根据倾角时差可估算界面的倾角:
sin 1 tdV
2x
6、动校正
1)定义:将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炮检距中点的自 激自收时间的过程。
2) 水平界面的动校正量
x2 t t t0 2V2t0
3)倾斜界面(当倾角不太大,炮检距较小,界面较
2 三层水平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
• 如果在O点激发,在测线OX上观 测,R2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有 什么特点呢?
• 因为R2界面上部有两层介质,已 不能用虚震源原理简单地推导出 时距曲线方程。
• 沿着从不同入射角α入射到第一个 界面R1,然后再透射到R2界面反射 回地面的各条射线路程。
• 计算地震波传播的总时间t,以及 相应的接收点离开激发点距离x。
tn
tx
t0
x2 2v2t0
x 1 v t0
结论:
a)、炮检距越大正常时差越大;
b)、反射深度越深正常时差越小;
c)、速度越大正常时差曲线的几何形态与地下反射界面的起伏 形态有了直接的联系。
txtnt0
2) 速度分析的基础
O
校正速度偏低
校正过量
x 校正速度正确
地震波运动学3——单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
MS OS OM x xm
2 MO *2 OO *2 OM 2 4h 2 xm
O* S
2 ( x x m ) 2 4 h 2 xm
x 2 2 xxm 4h 2
18-33
Seismic Wave Kinetics
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2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3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4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5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6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7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8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9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0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1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2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3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4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5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6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7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8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19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20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21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22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23seismicwavekinetics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1824研究地震波传播规律的目的是要用它来指导我们用地震勘探方法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02-1-地震勘探-地震波基本概念1弹性波
杨氏模量( E )
E
应力 应变
F/S L / L
(2) 泊松比(σ) 在拉伸形变中,直杆的横切面会减小。反之,在轴向挤压时,横截面将增大。
也就是说,在拉伸或压缩形变中,纵向增量 L和横向增量 d的符号总是相
反的。
泊松比: 介质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 σ =- d / d
L / L
(3) 体变模量 一个体积为V的立方体,在流体静压力P的挤压下所发生体积形变。即每个正 截面的压体变模量(压缩模量): 压力P与体积相对变化之比 K= - P
参考书《弹性波动力学 》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既可显弹,也可显塑
地震勘探,震源是脉冲式的,作用时间很短(持续十几~几十毫秒),岩土受 到的作用力很小,可把岩、土介质看作弹性介质,用弹性波理论来研究地震波。
各向同性介质:凡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的介质 各向异性介质: 凡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有关的介质
36个cij变为21个cij
各向同性
21个cij变为2个弹性参数
三、弹性模量
1.弹性模量的定义
弹性模量也叫弹性参数或弹性系数,它表示了弹性体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弹性体的弹性性质。
(1) 杨氏模量
当弹性体在弹性限度内单向拉伸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杨氏模量(拉伸模量)。
E = F/S T
L / L e
地震波是机械波的一种
机械波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形成机械波的两个必要条件:波源和介质。
•1)什么是波?
声波
绳子传播的波
水波
什么是地震波?
•弹性波: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波
•地震波是地下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 弹性波的产生
2、弹性介质与粘弹性介质
第三章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2
Va下
Va上
1 (sin 1 V1 sin 1 V1 )
2
Va下
Va上
利用上式就可以求出临界角i和界面倾角φ。 (4)互换时间
互换原理:O1激发、O2接收,同O2激发、O1接收,路径都是 O1ABO2,两个特定点处折射波的旅行时间完全相等。
两点时间用T表示,称互换时间。
在上下倾方向分别激发和接收,称相遇观测,得到的二支时 距曲线称相遇时距曲线。 (5)界面倾角的影响
2 cosiຫໍສະໝຸດ 由此,可用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得出V1、V2、t0,按式上式 计算出震源点下界面埋深h。
此外,盲区为 X m 2htgi
2.
三层模型如图表示:
V3>V2>V1 图中,OABCDS是在界面R2上 产生折射波的射线路程。在B点形成
折射波,则入射角必须满足界面R2的 临界角,据斯奈定律得
X2 V2
t02
t0
1 X 2 t 0 2V 2
正常时差:任一接收点的反射波旅行时间tX 和同一反射界面的
双程垂直时间t0的差
X2
t n t x t 0 t 0
1 t 0 2V 2
t0
当t02V2 ﹥﹥X2时,即2h﹥﹥X时,二项式展开,略高次项
上式tn表明t0,[1正常12时(t差0X2可V2 用2 )抛物81 函( t0数X2V逼2 2近) 2。 ] t0
当h2=7.5m 时,P1、P121、P12321三条曲线交于A点,过A点后 (h2≤7.5m),折射波再不能以初至波的形式出现,即中间层 由初至层蜕变为隐伏层。
因而从初至波时距曲线看,也只是假两层的情况。和低速夹层的 影响相似,同样不可能进行正确的解释。
四、倾斜界面折射波时距曲线
地震勘探原理课件—— 地震波的时距曲线
第二章 地震波的时距曲线在地震勘探工作中,每激发一次人工地震,都要在多个检波点接收地震信号。
炮点和检波点都沿一条直测线布置,炮点到任意检波点的距离称炮检距x ,相邻检波点的距离叫道间距Δx ,来自同一界面的地震波沿不同路径先后到达各检波点,从而形成一张如图所示的地震记录。
图中横坐标表示地震波旅行时间t ,纵坐标表示炮点到任意检波点的距离称炮检距x ,每一条波动曲线是一道地震记录,它反映出一个检波点的振动过程。
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或折射波)以一定的视速度规律依次到达个检波点,在地震记录中表现为振动极值的规则排列,各道地震记录波按一定规则排列,形成同相轴(它是相同相位点的连线形成的图形)。
同相轴反映出地震波的旅行时间t 与炮检距x 的函数关系。
将它表示在t-x 直角坐标系中,称为地震波的时距曲线。
不同种类的地震波,其时距曲线的形状不同。
如图中的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地滚波、声波等都有自己特有的形状。
每一类特定的时距曲线,其曲线参数与地下介质的纵波速度v 及地震界面的产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节 反射波的时距曲线一、 两层介质的直达波和反射波时距曲线(一)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从震源出发,不经过反射或折射而直线前进到各检波点的地震波成为直达波。
当震源深度为零时,直达波沿测线传播,旅行时间t 与炮检距x 的函数关系为)1.1.2(1v x t ±= 是两条经过原点的、斜率为1/v 1的两条直线。
如图2.1-1,根据直达波时距曲线的斜率,可以求取界面上层介质的波速v 1。
图2.1-1 直达波与水平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二)水平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和正常时差由图2.1-1,若界面埋深为h, 炮点0为激发点,到达界面R 点后反射到地面的s 点,设s 点的炮检距为x ,为计算方便,做炮点0关于界面的镜像点0*,称为虚震源,根据图2.1-1的几何关系,反射波旅行时间t 与炮检距x 的函数关系为)2.1.2(4102211*x h v v RS t +== 将反射波在炮点的反射时间称为反射回声时间,102v h t = 则(2.1.1)式可改写为)2.1.2()(2122022120′+=+=v x t t v x t t 或 式(2.1.2)就是水平界面反射波的时距曲线,可化简为以下的标准双曲线方程)2.1.2(1422202′′=−h x t t综上所述:1.反射波时距曲线在x-t 坐标系是双曲线,其极小点在炮点正上方;2.在x 2-t 2坐标系,反射波时距曲线是直线,直线的斜率为1/v 12, 利用直线的斜率可求界面上方介质的速度;3.反射波时距曲线以直达波时距曲线为其渐近线。
地震勘探-地震波的时距曲线
2
地震波由震源激发,经过地下岩层反射、折射等 传播路径,被地面检波器接收,形成地震记录。
3
对地震记录进行处理和解释,可以得到地下构造 的图像,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常用地震勘探方法概述
反射法
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层界面处的反射现象,通过观测反射 波的传播时间和振幅等信息,推断地下岩层的形态和性质 。
供依据。
曲线拟合
根据初至时间和速度信 息,采用合适的数学方 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
时距曲线。
质量控制
对绘制的时距曲线进行 质量控制,确保其准确
性和可靠性。
03
地震勘探技术与方法
地震勘探原理简介
1
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通过 观测和分析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规律,推断地 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04
时距曲线在地震资料解 释中应用
层位标定与追踪技术
层位标定
利用已知地质信息和钻井资料,将地 震反射层与地质层位进行对应,确定 地震反射层的地质时代和岩性特征。
追踪技术
在地震剖面上,沿着目的层位连续追 踪其反射波,通过反射波的连续性、 振幅、频率等特征,判断层位的横向 变化。
断层识别与描述技术
01
02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噪、滤波 、静校正等预处理操作,提高数据质 量。
03
速度分析
利用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速度分析, 得到地下岩层的速度模型。
解释与评价
对偏移成像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识 别地下构造的形态和性质,为油气勘 探和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05
04
偏移成像
基于速度模型对地震数据进行偏移处 理,得到地下构造的偏移成像结果。
地震波理论时距曲线
1.时距曲线基本概念2.直达波时距曲线3. 反射波时距曲线4. 折射波时距曲线1. 时距曲线的基本概念在地面激发了地震波后,根据地下介质的结构和波的类型(如直达波、折射波和反射波),地震波将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
为了定量地说明不同类型的波在各种介质结构情况下传播的特点,在地震勘探中主要采用“时距曲线”(时距曲线方程)这个概念。
时距曲线:是表示地震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旅行时间t,同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的水平距离x 之间的关系。
1. 时距曲线的基本概念1.1 时距曲线图a 自激自收,同相轴形态与界面起伏相对应图b 多道接收,同相轴形态与界面起伏不对应1. 时距曲线的基本概念1.2 共炮点和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按观测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放一炮,在一个多道检波器组成的排列上接收并得到一张地震记录,地下存在反射界面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称为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
另一种是在许多炮得到的许多张地震记录上,把同属于同一个反射点的道选出来,组成一个共反射点道集,于是可得到界面上某个反射点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共炮点记录共反射点记录1.3 几个基本概念•炮检距(offset):炮点到地面各观测点的距离,也称为偏移距。
•初至时间(first break):所有波中最先到达检波器(Geophone)并记录下来的地震波第一波峰时间。
•同相轴(event):各接收点属于同一相位振动的连线。
•共炮点(common shotpoint):所有接收点具有共同的炮点。
•纵测线(inline):激发点和观测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非纵测线(offline):激发点不在测线上。
1.时距曲线基本概念2.直达波时距曲线3. 反射波时距曲线4. 折射波时距曲线xtxt (x 1,t 1)(x 2,t 2)(x 3,t 3)(x 4,t 4)(x 5,t 5)t10t3t2t4t5x 1x 2x 3x 4x 502. 直达波时距曲线直达波:从震源直接到达检波点的波。
反射波地震勘探
了这个计算问题)
3、费马原理 (又叫射线原理,最小时间原理) 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路径,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
这种满足一定边界条件的源函数极值问题称之为变分问题。
由变分发求解:
取极 max
解:
按照惠更斯原理,可以把滑行波经过界面的每一点看作向上发射子波的新震源,于是在介质Ⅰ中产生了一种子波, 称为折射波。(有时称为首波或初至波)
自震源 O 到 m 点的范围内,不存在折射波,这个范围叫折射波的盲区。
折射波形成的基本物理条件:界面下覆介质的波速应大于上覆介质的波速。 在实际的地质剖面中,v 是随地层的深度增加而增加,但上、下地层速度倒转的情况也会出现,因此,在同一剖面
b、入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入射波和透射波的速度之比,即: (2)对于水平层状介质,可综合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内容推出
斯奈尔定律(snell) (3)透射系数:
…….透射波振幅
…..入射波振幅
a、在入射波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反射波振幅越强,则透射波振幅越弱。 b、 透射系数 T 总是正值,故透射波的相位与入射波的相位总是保持一致。 3、折射波:
V*=T V*= V*/f λ =TV=V/f K=1/ λ * =1/T V*=f/ V*
本节主要讨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所遵循的两个基本原理(惠更斯——菲涅尔原理,费马原理 )和地震波在介 质分 界上产生的反射波,透射波,折射波,全反射等传播特点。
一、 地震波的传播原理 1、惠更斯原理(huygens) 1690 年
如: T*=0.02 秒, f *=50 赫兹。图中的极值(正或负称为相位) 其中,振动的正向极值或负向极值的个数,称之为相位数。 第一正向极值叫做第一相位。 单道地震记录,多个振动图形的总和就是地震波形记录。 地震资料对比中所说的“波形特征“:
2-1地震波的时距方程与时距曲线
它表达了直达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间 t 和距离之间的函数关 系,把这个表达式就叫直达波的时距方程式。在时距方程 中,还有一个速度参数V1,我们应该注意,在时距曲线图 中它代表了W1介质的速度V1,数值等于那条直达波时距 曲线斜率的倒数,既V1=1/m。公式中m为直达波时距曲线 的斜率。它如何求?我们只需在时距图中的X轴上任意道 检波点D上,作一条平行于纵轴t的直线,与直达波时距曲 线的交,就是个道记录的直达波的到时,该点的炮检距等 于Xi,则 m=t / X ( Δt /ΔX),V1=1/m可求。 由于直达波仅仅在W1介质中传播与V2和反射界面R无 关。一般来说,只能求得W1介质的直达波传播的速度。 在一块场地,介质无特殊变化各处的V1应当是相等的。它 代表了第一层介质的速度V1。
也给城市工程勘察行业的扩展兴旺发达带来了机遇。由于工 程抗震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在城市建设项目前期的地基勘查 中,选择使用工程地震勘察的方法进行勘察不断增加。目前 浅层反射波的方法在工程地震勘探和基础建设各个领域已经 得到广泛的应用,这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计算技术的发展 和计算机的普及,以及新一代的工程地震仪的不断问世,才 开始的。到九十年代中期,浅层反射法在工程勘察中已取得 了可喜的发展和普遍推广使用。各种勘察新技术也得到了迅 速的发展。 工程勘察的 浅层反射法与石油找矿勘探的中深层的反射波 法在原理都是基本相同的,由于工作探测的目的层深度不同, 使用的仪器设备差别也较大。 工程勘察面积一般较小,一台地震仪几个人十天半个月或 者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而地震勘探寻找地下资源则需要成
第二章
反射波法
和其它物探方法一样,工程地震勘探的方法,也是按照检 波器接收的有效地震波的种类来命名。反射波法就是利用检 波器接收的从地下岩层介质和分界面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使 用计算机对地震波带来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处理,得到被勘察 场地的地层分布和构造变化的地震勘察方法。如果接收和处 理的是折射波、面波就是折射波法、面波法。 其实折射波法是最早进入工程地震勘察的方法,这个时间 大概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城市 重建浪潮开始的。但这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它的发 展和应用。近些年,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开始,随 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防震减灾法的公布与实施,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断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展,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地震波传播基本规律与时距关系第 1 节地震波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2.1.1基本概念1.地震子波:Wavelet,是一段具有确定的起始时间、能量有限且有一定延长长度的信号,它是地震记录的基本单元2.波面:介质中每一个同时开始振动的曲面3.射线:几何地震学中,通常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其他位置。
这样的假想路径称为通过P点的波线或射线4.振动图:在波传播的某一特定距离上,该处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5.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6.视速度和视波长:如果不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速和波长,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波速和波长的真实值。
这样的结果叫做简谐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7. 全反射:如果V2>V1,则有sinθ2>sinθ1,即θ2>θ1;当θ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90°时,θ2已经增大到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出现了“全反射”现象,因为θ1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8. 雷克子波:地震子波的一种,由雷克最早提出,其在时间域的表现形式为:f(t)=[1−2(πf p t)2]e−(πf p t)22.1.2基本原理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α=α′透射定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第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sinα/sinβ=V1/V2Snell定律:波的传播路径满足斯奈尔定律(Snell’s Law),其中P称为射线参数。
即:sinαv p1=sinα′1v p1=sinα′2v s1=sinβ1v p2=sinβ2v s2=p惠更斯原理: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认为是独立的、新的点震源,每一个点都应看成是新的独立的小震源,叫做次波源费马原理:又称时间最小原理,指波在介质中的实际传播路线所需的旅行时间比任何其他理想传播路线所需的“旅行时间”要短2.1.3地震波的分类在地震勘探中,地层弹性介质内传播的弹性被称为地震波。
2_21均质界面反射时距方程
1 t V
x 2 (2h) 2 4hx sin
(2.2.1.4)
上式就是倾斜界面下倾激发上倾接收时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对于上倾激发下倾接收则有:
t
1 V
x 2 (2h) 2 4hx sin (2.2.1.5)
1 V
其统一表达式为: t
x 2 4h 2 4 xh sin
测线与界面走向线不垂直时,hZ就不在 射线平面内, 真深度就不能确定 !
hx cos h hz cos cos
⑵ 视铅直深度(hx) 当测线与走向斜交时,真深度 hx 在 射线平面内的投影深度。
hx h / cos
⑶ 法线深度(h)
真深度、视深度、法线深度 三者之间的关系
1 V 1 r '2 d 2 V
时距图
则有: t
x2 y 2 d 2
(2-13)
图2-4 直达波时间场和时距图
(震源在介质内部及观测面上)
其中 r ' 是地面测点至震源投影 o ' 的距离。
(3)
⑶震源位于(0,0,d)处,在地面G的直线L上观 测,其L的位置由y=b确定,其时距曲线方程为
第二节
反射地震波的运动学
◆ 均匀介质的直达波和反射波时距方程 ◆ 水平多层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方程 ◆ 连续介质中波的时间场和时距曲线 ◇ 转换反射波的时距曲线 ◇ 地震绕射波的时距曲线 ◇ 多次反射波的时距曲线
2-2-1 均匀介质平界面中的直达波和反射波
1. 直达波时距方程和时距图
● 纵测线共炮点道集(CSP)时距曲线方程
t OA V AS V O*S V
2 2
Q O * S MS M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人组成地震队,工作时间可能几年或十几年。在所研究的 具体对象上也具有明显不同。寻找石油和煤炭的中深层反射 波法勘探,是研究地面以下数百米至数千米的大区域的地质 构造,但是对于近地面1~2百米的地层和较小的构造就难以 精确的定位,达不到工程勘察要求地精度。在找矿勘探中, 由于勘探目标较深,处理地震数据资料时,对于地表面1~2 百米的地层的数据,为了消除干扰和提高地震波信噪比,克 服地表低速层的影响,往往都被切除掉。而浅层反射研究和 应用的区域正是被深层找矿勘探资料处理时切除的部分。浅 层反射这种工作方法,研究地表浅层的构造和地层,要求勘 察的精度高,并能排除表层不均匀和中深层各种各样地震信 号的干扰。因此浅层反射波资料采集处理,难度就较大。这 就构成了工程地震浅层反射法本身的特点。
三)均匀两层介质条件下反射波的时距方程与理论时距曲线 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最简单的地质模型,它表示分界面 两侧的介质都是均匀的。分界面是水平、平界面。 1)建立反射波的时距方程式: 建立反射波的时距方程式: 建立反射波的时距方程式 设两层介质的分界面为R,两侧介质为W1、W2。波阻 设两层介质的分界面为 ,两侧介质为 、 。 不相等。 点激发地震波, 抗Z1和Z2不相等。在O点激发地震波,使用地震检波器,在 和 不相等 点激发地震波 使用地震检波器, 测线上的D1、 、 处接收来自地下分界面R上的 测线上的 、D2、D3…Dn处接收来自地下分界面 上的 、 处接收来自地下分界面 上的A1、 A2、A3…An点的反射波。X1、X2、X3…Xn分别为各道接 点的反射波。 、 、 、 点的反射波 分别为各道接 收点的炮检距。反射波到达各道的时间, 收点的炮检距。反射波到达各道的时间,从地震波的记录图 上可以测量出来。为寻找到X和 t 的函数关系,从图中直接 上可以测量出来。为寻找到 和 的函数关系, 可以看出:: 都是随入射交α的 可以看出 :OA1、A1D1、OA2、A2D2…都是随入射交 的 、 、 、 都是随入射交 增加而加大,因此比较难以直观、 增加而加大,因此比较难以直观、简单的寻找出 时间 t 和炮 检距X 的函数关系。 检距 的函数关系。
它表达了直达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间 t 和距离之间的函数关 系,把这个表达式就叫直达波的时距方程式。在时距方程 中,还有一个速度参数V1,我们应该注意,在时距曲线图 中它代表了W1介质的速度V1,数值等于那条直达波时距 曲线斜率的倒数,既V1=1/m。公式中m为直达波时距曲线 的斜率。它如何求?我们只需在时距图中的X轴上任意道 检波点D上,作一条平行于纵轴t的直线,与直达波时距曲 线的交,就是个道记录的直达波的到时,该点的炮检距等 于Xi,则 m=t / X ( ∆t /∆X),V1=1/m可求。 由于直达波仅仅在W1介质中传播与V2和反射界面R无 关。一般来说,只能求得W1介质的直达波传播的速度。 在一块场地,无特殊变化各处的V1应当是相等的.。
△X x
自同一界面和不同界面的各种波 (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声波、面波及各种干扰波),以 一定的视速度按一定规律依次先后到达各个检波点。在图中 显示出波振动峰值的规律排列,也反映了波的旅行时间 t 与 炮检距Xi之间的函线关系,把某一种波到达每个地震道的时 间(或者特征点)连成一条线,这条线叫时距曲线。把这种 Xt 的曲线关系用数学函数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叫时距方程。 时距曲线和时距方程是解释和判断地层变化和构造的根据, 我们学习工程地震勘察方法,先从各种不同类型波的时距方 程和时距曲线开始学习。这种学习的方法在地球物理中叫正 演。既在课堂中,学习各种不同类型地层和构造在地震勘察 中记录到的地震记录图和对时距曲线的形态,掌握各种不同 类型地层和构造的特征,以便在工作中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进 行判断。
α1
α2 α3 α3
式中
O * D1 = OO*2 +OD1 = (2h)2 + X 2i
2
O*D1是直角ΔOO*D1的斜边 O* A + A D1 = O*D1 1 1 则反射波到达D1的时间t可求。 这个方程表达了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之间特定函数关 系,关系中也包括h和V1的因子。 可以变化成下式: O * D1 1 或 2 2
为了找到X 和 t 的关系,我们需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 既物理光学中使用的镜象法的虚震源。过震源O点作垂直分 界面的直线,交于分界线上 A点 OA=h (h为第一层W1介质的厚度,也等于界面的埋藏深 度),延长OA到O*使O*A=OA=h,在用线联结O*和分界面 上的各个反点A1,A2,A3…An,则O*是震源O以界面R为镜 像的虚震源。由震源O发出的波射线(OA1、OA2、 OA3…OAn)经过在分界面上各点 (A1、A2、A3…An)的反 射,到达了地面测线上的各接收点(D1、D2、D3…Dn)。 此时,就把虚震源以上的介质都当成是波阻抗为Z1=ρ1υ1的 W1介质,由O*发出的射O*A1D1代替OA1D1,但这两条射 线路径长度是相等的。 在接收点D1上,反射波的到达时间t可以用简单方法求取。 OA1 + A1D1 O∗ A1 + A1D1 O * D1 t= = = V1 V1 V1
§2.1在两层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直达波和反射波 本节主要内容: 一)时距曲线和时距方程及同相轴 二)直达波的时距方程和理论时距曲线图 三)均匀两层介质的条件下反射波时距方程与理论时距曲线 1)建立反射波的时距方程式: 2)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征: 四)正常时差概念∆tn的 1、定义: 2、正常时差公式: 3、 正常时差的一些特点:
第二章
反射波法
和其它物探方法一样,工程地震勘探的方法,也是按照检 波器接收的有效地震波的种类来命名。反射波法就是利用检 波器接收的从地下岩层介质和分界面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使 用计算机对地震波带来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处理,得到被勘察 场地的地层分布和构造变化的地震勘察方法。如果接收和处 理的是折射波、面波就是折射波法、面波法。 其实折射波法是最早进入工程地震勘察的方法,这个时间 大概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重建 浪潮开始的。但这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它的发展和 应用。近些年,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开始,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防震减灾法的公布与实施,我 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断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展,
t2 t2 X2 − X 2 = 4h 2 → 2 − 2 = 1 1 4h 4h 2 2 V1 V1
t=
1 2 x + y 2 − 2 xxm − 2 yym + 4h 2 v
OBS一定在包含测线X且垂直于反射界面 R 的平面内。这个 平面称为射线平面。为了便于计算OBS的路程,可以从震源 O点向反射界面做垂线OA = h 并向下延长至O* , 使O*A = OA h 。 O*(xm,ym,zm) 为虚震源。在O点激发的地震波在 界面B点反射回地表面S,就好像地震波从O* 直接发出经 过B达到地面S。从图中可以看出:直角△OAB与△ O* AB 是全等的,所以 就有: OB= O* B,OB+BS= O* B+BS=O*S 既由震源O点发出的地震波经B点反射后,好像是由O*点 直接发出达到S点的波一样。对于地面点S(x,y,z) 来说,沿O*BS路径传播的反射波使用的时间为
二)直达波的时距方程和理论时距曲线图
从震源O点出发,没有经过界面的反射和透射直接传播 到达,各道检波点的地震波叫直达波。直达波从震源发出沿 地面方向在W1介质中以V1速度传播,未经过分界面R的反、 透波与反射界面R和W2介质无关,因此它带来的地下信息 是很有限的。 当震源在地表面(此时h = 0),直达波的入射角α=90º,按 视速度定理V*=V1。直达波以V1速度先后到达各到检波点。 把直达波到达各个道的时间用直线连结起来,则就是一条通 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条直线就是直达波的时距曲线。 我们可以从这条时距曲线中找到波传播距离X和所用时间t 的函数关系,直达波到达各道检波点的时间 ti = Xi / V1,这 个公式是一个直线方程。
t=
V1
=
V1
(2h) + X i
t 2V 21 = 4 h 2 + X 2
经过变形 ,上式可以变成为反射波的标准方程式——双曲线方 程标准式 :
X2 Y2 − 2 =1 2 a b
相比,也可以认定反射波的时距方程式是标准双曲线方程。
三)三维空间的时距方程与曲线: 如图所示,设地面为平面Q,平界面的反射界面R与地面的 夹角(界面倾角)ψ,波速为υ为,测线沿X 轴方向,X轴与 地层界面的倾向夹角为α(又叫测线方位角,取震源O 为坐 标原点,Z 轴的方向垂直向下。在测线上任意一点S进行观 测时,所观测到的反射波的射线路径为OBS。根据斯奈尔 定律,
每个检波器的安放是等距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叫道间距用 ∆X来表示。每道检波器把接受到的地震信号由电缆传送到 工程地震仪,工程地震仪把地震信号记录并储存下来,就完 成了地震的一次观测记录。我们把激发地震波的一瞬间作为 产生地震波计时的起点(零点),从这一时刻起,由震源产生 的地震波经过各种方式和路径传播到各道接收点,.工程地 震仪把各地震道接收的信号经过加工按照一定格式保存下来, 形成了成了一张地震记录图,完成了一次地震观测。我们把 激发地震波的一瞬间作为产生地震波计时的起点(零点),从 这一时刻起,由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就会以各种方式和路径传 播到各道接收点,工程地震仪把各地震道接收的信号保存下 来,这个时刻就是地震图上的了零时刻(地震波产生的时 刻),直角坐标系时间轴的圆点。
地震记录图的纵坐标 t 轴代表时间轴,坐标的单位是毫秒 3 (1ms=10¯ 秒)。坐标的源点为零毫秒,表示震源开始激发 产生地震波的瞬间时刻,叫激发时间。横坐标是炮检距, 单位是米。接收地震波信号的每个地震道,按照Xi 炮检距 的大小排列在横轴上,每一道相距∆X.,N个道记录的地震 波形就显示在以零毫秒及零米为原点,以时间为纵坐标轴 以各道炮检距为横坐标轴的图象上。每一道记录的地震波, 反映了距离震源Xi距离处接收到来自震源经过地下介质不 同路径传播后,到达检波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这 种地震信号带来了地下地层岩性和构造的信息,这张图就 是地震记录图。把地震图上的各种信息和参数都标在一张 以时间 t 为纵坐标,以炮检距 X 为横坐标直角坐标系的一 张图中,在工程地震勘察中就叫时距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