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
2024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2d50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e.png)
2024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关键一年,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广大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动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下是对2024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总结。
一、思想教育方面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完善德育课程内容,加强道德伦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方面的培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质量。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设立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提供家长们需要的专业教育辅导。
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和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形成教育联动的合力。
3.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开展主题班会和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操。
二、社会环境方面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积极推进网络道德建设,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活动,培养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和监控,减少未良性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3.建立家校互动平台。
建设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平台,加强家校互动。
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三、法制教育方面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深入浅出地普及法律知识。
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和主题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开设法治相关课程,加强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
推动校园法治建设,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法制化的校园环境。
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
![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https://img.taocdn.com/s3/m/3256553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7.png)
家庭教育六大内容:
(一)培养家国情怀: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五)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六)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德育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德育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52ec5dc58f5f61fb73666da.png)
116神州教育德育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吴宏志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水坪镇柳树小学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加强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素质教育,培育一代新人的客观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小学德育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教育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加强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素质教育,培育一代新人的客观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由此可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中数量庞大的群体,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给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具有一下各方面的心理特征:1、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发展。
2、记忆,由不随意记忆占优势到随意记忆占优势。
意义识记逐渐发展,但机械记忆仍是主要的。
3、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4、注意,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性色彩;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有意注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5、情感,情感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增强;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成人监督;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
6、行为,小学生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
202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案
![202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2c2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0.png)
202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案在2023年,尤其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仅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也涉及到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因此,我提出以下方案。
首先,我们应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塑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亲身示范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并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成长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使之成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道德课程、组织道德讲座和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反思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社会媒体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管理和引导,保护未成年人免受虚假信息、暴力和不良内容的侵害。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合作,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限制社交媒体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们使用社交媒体的监督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媒体。
第四,社会环境的改善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构建一个正义、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
政府应加大力度打击各种不法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社会中能够得到公平对待。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倡导互助、守法和公益精神,让未成年人学会尊重他人、守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们还应该倡导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合力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组织以及媒体等各方应该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努力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e9b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0.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显得愈发重要。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未来。
因此,制定一套符合时代特点和未成年人实际需求的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学校教育入手。
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当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教育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开设思想道德课程,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和关爱,建立更多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读书会、文化艺术机构等,让未成年人在这些地方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增加他们的社会认同感。
再次,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要注重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社会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最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需要加强监管和评估。
国家可以建立相应的机构,对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进行监管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确保其有效实施。
总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应当是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的规划,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国家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出努力。
只有这样,未成年人才能健康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53b8543b3567ec102d8a24.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懂廉耻,知荣辱
(一)爱国主义教育
1、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意识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进行国情教育
4、开展民族精深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
(三)诚信教育
二、美丽的中国结
(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以前辈的爱国情结为榜样,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
(三)爱家乡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化
(四)培养承担起国家、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三、美德与我行
个人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五、快乐的小鸟
六、生活处处需要礼
七、一诺千金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你真行
环境激励;榜样激励;活动激励;评语激励;
二、谈话的魅力
三、情感的陶冶
四、心灵的抚慰
心灵抚慰方法有:
1、战胜自卑,积极进取
2、乐观的心态
3、经受挫折的锻炼
五、逃离网魔
六、适度而必要的惩罚。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7篇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394e2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8.png)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我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未来展望进行全面总结。
二、教育现状我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直秉承“德育为先”的理念,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堂、德育实践基地等,以及举办各类德育竞赛和演出活动,激发了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感和责任感。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德育课程建设,将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确保未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道德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家长对德育重视不足,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道德培养。
其次,社会不良风气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如网络不良信息、不良社交习惯等。
此外,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社会衔接不畅,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也是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家庭德育教育,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德育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其次,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网络监管,倡导文明社交风尚,减少不良风气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
同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五、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方面,我们将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德育活动、建设德育实践基地等,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我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
六、结论综上所述,我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通过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净化社会环境以及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等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
202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202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93ce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b.png)
202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一、强化家庭教育家庭是未成年人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建设单位。
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加强学校教育,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学校要注重道德教育,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发展。
三、强化社会教育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
加强社会教育,提倡阳光心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四、完善法律法规法律是社会的基本准则,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治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对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惩,对违法现象要加强监督和整治。
五、推动网络道德建设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积极推动网络道德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和道德意识。
倡导网络文明,反对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传播。
六、加强思想引领思想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
加强思想引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让未成年人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七、促进文化繁荣文化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促进文化繁荣,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文化的熏陶中得到全面发展。
八、建立监督机制监督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建立监督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九、加强团队协作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加强团队协作,建立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未成年人教育辅助中的道德与伦理教育
![未成年人教育辅助中的道德与伦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55360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5.png)
未成年人教育辅助中的道德与伦理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教育辅助在推动着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与伦理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未成年人教育辅助中道德与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道德与伦理教育。
一、道德与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道德与伦理素养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与伦理教育旨在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以及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决策能力。
它不仅能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1.1 道德与伦理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道德与伦理教育,未成年人能够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培养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
他们会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1.2 道德与伦理教育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与伦理教育能够引导未成年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
他们会意识到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1.3 道德与伦理教育提升个人自我认知和情商通过道德与伦理教育,未成年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他们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并能够正确处理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和冲突。
二、有效实施道德与伦理教育的策略要实现未成年人教育辅助中的道德与伦理教育目标,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措施。
2.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单位,也是他们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
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鼓励他们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价值观传承。
2.2 学校课程的优化学校是培养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课程设置是实施道德与伦理教育的重要方面。
学校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加强道德与伦理教育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还可以组织道德素质教育相关的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2bbbe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2.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范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总结范文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我们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进步,需要好好地写一份活动总结总结一下了。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新教育文档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新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f6c4df77e21af45b307a8ce.png)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校园流传“5<2"这样一个不等式,大致的意思是说:学生们在校园里5天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还不及双体日两天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所见所闻所产生的影响。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严峻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路向何方?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教育时空上的相互衔接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在时空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约6小时,在社会上活动约3至4小时,其它时间在家里。
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不强。
从法律角度讲,家和和老师应负起监护的责任。
如果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在时间或空间上出现断裂。
这样就使本应相互衔接的教育的整体性遭到破坏,由此,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不良影响就有机可乘。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已构成一个严峻而迫在眼前的社会问题。
许多问题少年、问题学生,其“问题”都可在家庭教育不当或社会不良影响中找到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或转化不利,又使这些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难以自拔。
(二)有利于教育方向上高度一致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孩子在校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满怀进取愿望,回家后家长或亲戚来几句“世态炎凉,人生真谛”,顿使孩子困惑不已;有时家长的谆谆教诲抵不过社会上朋友的几句“肺腑之言”,也使孩子不知所措。
这说明三种形态的教育如果其方向不一致,其教育作用势必相互抵消,或引起思想混乱。
目前,我国三种教育方向不一致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如一些有条件从事社会教育的单位,不仅未尽其职,反而以营利为目的,出版、发行、传播一些有害于青少年成长的东西;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和重科轻德倾向日益突出。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6篇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7cae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0.png)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6篇篇1本报告旨在总结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总结,旨在推动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总结的目标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1.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社区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形成了工作合力,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注重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水平。
社区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3. 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道德讲堂、未成年人艺术节、志愿者服务等,吸引了广大未成年人的积极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教育的趣味性,还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家长反映,学校和社区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未成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未能充分关注到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2. 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讲座等形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充分激发未成年人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 社会资源利用不足。
社区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未能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如学校、家庭、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 优化教育内容。
建议学校和社区在制定思想道德教育计划时,充分关注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0e6e84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5.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人们的实践活动通常都有其特定的追求目标。
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特殊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定的德育目标。
德育实践表明,德育目标作为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和影响着德育实践的全部过程。
因此,在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前,明确把握德育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正确把握德育的方针和导向以及德育的主要原则,才能使德育活动避免盲目性、表面性,增强主动性、成效性。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设计及其层级性(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设计1、未成年人德育整体目标设计的内涵与依据人们的实践活动通常都有其特定的追求目标。
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特殊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定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具体要求。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的设想或规定。
也就是说,在进行德育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品德的人,在观念中所具有的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77页。
)、德育实践表明,德育目标作为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和影响着德育实践的全部过程。
“德育目标是德育价值的凝结与具体化,它从深层次上规定并体现着德育的性质和德育活动走向。
”“整个德育过程就是在德育目标价值枢纽作用的关照下进行的,是以实现德育目标为导向来组织、协调和调整主体全部行动的过程。
德育主体的全部活动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德育目标的。
所以,正确、合理的德育目标是贯穿德育活动和实现德育价值的中心环节。
”(《德育哲学引论》,张澍军,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83、195页。
)、因此,在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前,只有明确把握德育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德育活动避免盲目性、表面性,增强主动性、实效性。
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e4e04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6.png)
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制定我校2017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引导与做好服务相结合,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相结合,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使广大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未成年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大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重点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的形成,改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主要内容和措施(一)进一步加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未成年人,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24”个字内化为自觉追求,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1、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利用各种重大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仪式,在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党在我心中”、“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红色之旅”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e196a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6.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优秀公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道德素养,助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为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特制定以下内容:二、基本原则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3. 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4. 运用多种手段,如教育、宣传、培训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家庭教育制度a. 家长应承担起在家庭中进行良好行为示范的责任,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b. 家庭成员应加强互动交流,培养未成年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c. 加强家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鼓励家长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传递正能量,塑造良好家庭氛围。
2. 加强学校教育a. 学校应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b. 学校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监督和管理,制定严格的学生行为规范,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c.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宜人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a. 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应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支持,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
b. 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协作机制,各方合作,共同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c. 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四、监督与评估1.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定期进行评估,做好工作总结和经验分享。
2.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独立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3. 通过舆情监测、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社会和未成年人对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8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27b5b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b.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总结8篇篇1一、引言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本年度,我们致力于开展一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青少年。
现将本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二、工作内容概述1. 核心价值观教育普及活动2. 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3. 校园文化建设计划执行4.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5.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设三、重点成果1. 核心价值观教育普及活动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2. 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校园文化建设计划有效执行,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4. 心理健康教育得到重视,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举办了心理健康讲座,增强了学生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
5.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逐步健全,形成了共同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局面。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部分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参与度。
2.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部分地区道德教育设施落后。
通过政府支持和社会捐助,逐步改善设施条件。
3. 教育网络建设中,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仍存在障碍。
积极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定期组织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增强家校沟通。
4.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加强师资培训,引进专业心理咨询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五、自我评估/反思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
同时,我们还需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位未成年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六、未来计划1. 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3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342b1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e.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为此,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
以下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的一些要点:1. 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未成年人的权益和责任,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 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家庭教育建设:加强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在家庭中营造积极健康的家风,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
4. 社会环境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注重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正面引导,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和娱乐活动。
5. 心理健康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6. 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组织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挥其在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作用,为未成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资源。
7. 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2)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____领导,由德育主任分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政教处统一领导、协调、监督、考核学校各条线的德育工作,并帮助指导班主任、教师做好学生个体思想教育工作。
2、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平时作好工作记录,期末搞好总结。
3、定期召开由班主任、年级主任参加的德育工作会议,分析学生思想状况,检查计划落实情况,确定下一步活动步骤。
论加强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
![论加强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2100e76758fafab069dc0222.png)
前苏 联著 名教 育家苏霍 姆林 斯基 曾说 过 :善 良的 “
情 感是 良好行 为 的肥沃土 壤 。善 良的情感 是在 童年 时 期 形成 的 , 果 童 年蹉 跎 , 去 的 将 永 远 无 法 弥补 ” 如 失 。 从 已有 的一些 调查 来看 , 国 当前 的未 成 年 人 社会 公 我
用 , 现在 : 表 1 1 社会公 德教 育 有 利 于帮 助 未成 年 人 成 为个 性 全 .
面 发 展 的 人
“ 所谓 个 性 全 面发展 的人 , 是指 在 德 、 、 、 乃 智 体 美 及劳 动能力 各 方 面 都 获得 正 常 的 、 全 的 、 谐 的发 健 和 展 , 同时又是 能够充 分发展 各 自的性格 、 趣和 才能 而 兴 的活 生生 的人 。 社会公 德教 育作 为未成 年人 道德 水平 ”
《 西藏科技 ̄02 4 ( 21 年 期 总第 29 ) 2期
学 术 探 讨
论加强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 育的必要性
黄 秋 霞 周 军 。
(. 1 西藏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2 西藏 大 学 , 藏 拉 萨 西
8 OO ) 5 O O
摘 要 : 未成年人 正 处在 世界 观 、 生观 、 人 价值 观初 步形成 时期 , 强未成 年人社 会公 德教 育是 非常 必要 加 的 , 是提 高他们 综合 素质 、 也 现代公 民意识等 多方 面的 需要 。无论是 对他 们现 在 的个人发展 还 是今后 参
发 展为基 本原 则 的社 会形 式 。 ” 当前 , 国正处 在转 型的关 键时 期 , 转型 时期 的 我 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a8e0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e.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什么是思想道德,了解思想道德的重要性;2.掌握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4.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5.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思想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什么是思想道德?•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社会公德3.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各种不同职业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原则4. 家庭道德•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家庭道德的重要性•涉及家庭关系的道德问题及解决方法5. 道德观与价值观•什么是道德观和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授课法:通过讲解方式介绍思想道德的概念、重要性和各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道德问题,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3.角色扮演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讨论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案例中的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或引用相关名人名言,激发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兴趣,引入教学主题。
步骤二:讲解思想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思想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思想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步骤三:讲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30分钟)•分别讲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方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在此意见指导下,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均开展了大量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然而,当前的家庭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缺位,使一部分孩子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无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
当前,未成年人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日趋严重,主要行为表现有:观看电影或文艺演出时妨碍他人的行为,如迟到、争吵、闲聊、随意走动等;在休息时间里玩耍、嬉戏、打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礼让;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空抛物;在超市购物时乱拿乱放、乱拆商品的封口;在公园和风景旅游点乱涂乱画;瞧不起外地人、农村孩子、外来工孩子,等等——即不遵守公共秩序、不保护公共环境、不爱护公共财物、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己对别人、个人对集体缺乏责任感等行为。
由此可见,当前未成年人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社会公德意识差,未成年人容易形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专横跋扈、我行我素的性格特点,对其今后自身健康成长及整个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造成巨大冲击,甚至有的专家抛出未来恐慌论的观点,未来是孩子们的,而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另人担忧。
家庭是一个人形成道德品质的摇篮,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提升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意识的最有效途径。
未成年人缺乏社会公德的家庭教育原因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私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已不适应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需要。
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偏差与混乱,使家庭教育形成一种狼性教育的理念,注重小孩智力能力为核心的生存教育,而忽视其德性教育,加之现代家庭绝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溺爱”,过于注重物质关心,这些都造成了家庭教育里缺乏社会公德教育内容。
一、传统家庭道德教育里的公德缺位家庭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曾是有效的家庭教育内容。
虽然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里包含了“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价值观,但传统德育还是以“私德”为主,以血缘、婚姻为纽带,以家庭主要成员为核心向外辐射,形成传统家庭伦理。
现代社会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每个人的社会活动区域在不断地扩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密度增强,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从“单干”形式演变到“群体”合作。
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利益,迫切需要一种公共理性的道德来调节、规范我们的行为。
公共理性的道德称之为公德,旨在维护公共秩序的道德规范。
因而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的联系是普遍的、平等的,要求人们有效遵守普遍的规范。
而传统家庭道德教育里并不包含这些内容,社会公德教育处于缺位状态。
二、社会转型期价值观混乱对家庭公德教育的冲击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成年人价值观发生巨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到一些家长,家庭公德教育受到强烈冲击。
天津市曾进行一项7-14岁儿童家庭教育调查,当列出健康、安全、学习成绩、品德、自理能力、兴趣爱好、交友、吃、穿等9项指标要求家长回答“您平时最关心什么”(选其中三项)时,有87.2%的父母选择“学习成绩”,为第一位,而最关心孩子“品德”的比此低25.4个百分点。
当进一步要求家长对所选三项内容按重要程度排序时,将品德摆在第一位的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8.1%。
一方面,道德教育为一些家长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工具化、实用化的家庭教育,重点强化下一代的竞争意识和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品性教育不管不顾,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残酷竞争甚至推行“狼性教育”,将冷酷无性、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等市场竞争中的“人性之恶”灌输给孩子,使孩子养成毫无社会公德的利益观;另一方面,一些价值观扭曲的家长缺乏公德的行为深刻影响着孩子,起到负面的示范带头效应,人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自私自利、无公德之心、损人利己的父母是很难教出有爱心、有公德意识的孩子,父母对周围人事的态度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价值观形成。
言传身不教、言行不一也会使家长的“苦口婆心”变成难以让孩子信服的“空话”、“谎话”;此外,电视电影上、文学作品里、现实生活中,脏字、国骂充斥,一幕幕不和谐的违反公德景象也污染着孩子们纯净的眼睛。
三、溺爱下的“小皇帝”“唯我独尊”现在家庭以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数,并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独二代”,这样家庭的孩子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妈两代六个人关爱下成长,有些家庭由此走向了对孩子的“极端关爱”即溺爱。
这些独生子女处于家庭“财富漏斗”最下端,可以轻松获得最多的财富资源,加之现在家庭条件普遍改善,许多家长都尽其所能甚至超其所能地去满足孩子物质需求。
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家长们对小孩“言听计从”,不想让他们伤心,也不想让他们受任何挫折,一些孩子俨然成了家里的“核心”,家庭的“小皇帝”。
这样的环境容易使小孩形成“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让孩子不懂得奋斗和珍惜,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目标,不知维护他人的、公共的利益,不知遵守公共秩序,以至于养成损人利己的行为模式。
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培养的家庭教育途径法国作家福罗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这句话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培养来讲,家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父母,应该学会怎么教子做人,怎样提高子女的公德素养。
一、树立现代家庭德育观以适应公德培养需要以“私德”教育为中心,主要在家族中倡导尊老爱幼、克己为人的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家庭未成年人公德培养的需要,应树立以公德意识培养为重要内容的现代家庭德育观,从而弥补传统家庭德育的不足。
一方面,应以“博爱”精神贯穿家庭德育全过程,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
应把传统德教当中对父母兄弟姐妹等家族成员的“仁爱”推而广之,同时变成对他人父母兄弟姐妹之爱,以“博爱”精神对待每一个人,不分亲疏远近、无论高低贵贱,一视同仁,与人为善,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
同时,为孩子创设一个相互平等、关爱、尊重的日常家庭生活环境,与孩子交流时注重使用礼貌话语,教孩子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和现代生活礼仪。
另一方面,注重孩子规则意识、责任义务意识的培养。
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行为的有序化。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物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与约束,特别是社会公德的约束。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在家里,教会孩子时常整理自己物品,把物品放得合理有序;在外面,不断强化孩子的交通规则、排队等意识。
现代人立足于社会,须有一份社会责任感。
责任意识则要求人们自觉调整、处理自己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所在,教育孩子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负责、对社会尽职的人。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布置学习生活中的各项任务(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与学校联合培养孩子集体荣誉感、增强孩子自控能力(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言行对他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多种途径、渠道、方式培养其责任义务意识。
二、树立正确育才观,公德教育需家长言传身教当前,广大家长空前重视小孩教育问题,但“独一代”、“独二代”所面临的社会竞争也异常激烈,为了孩子以后的“成功”,大多数家长片面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孩子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公德教育。
为了加强孩子的公德教育,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育才观,不溺爱孩子,并言传身教,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塑造孩子“尚德”的品格。
首先,公德教育呼唤家长树立德才兼备德为先的育才观。
德和才,好比帅和将的关系,无“帅”监管,“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
所以古人说:“无德之才,贼也!”今人也常说“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会出危险品”。
“做事先做人”,时代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建设者,社会需要弘扬和崇尚社会公德的精神,“德行”是孩子们今后步入社会、立足社会的先决条件。
这要求我们家长要端正家庭教育指导思想,树立健全的育人观和人才观,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避免步入重智轻德、劳,成绩唯一的误区。
其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举动,将变成子女为人处世的样板。
父母应提高自身的公德意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更注重崇高品质的塑造,不追名逐利、个人至上、不贪图享受、唯利是图,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人格典范,营造良好的德育家庭氛围。
摈弃事不关己的观念,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身示教,带领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主动排队、不乱仍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吵闹……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去教育、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良好的公德行为及习惯。
另外,家长应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不溺爱,不一味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
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及劳动教育,让孩子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孩子明白父母赚钱的辛苦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不自私,会替他人着想的性格,从而有利于公德教育。
三、家庭公德教育,政府应发挥更大作用目前,相对于学校和社会公德教育宣传来讲,家庭公德教育明显薄弱了一些,政府指导和推进家庭公德教育的力度也不够。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诸多工作和载体大多在学校里、社会上展开,针对家庭道德建设的服务并不多。
今年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许多专家均敏锐地指出,应将家庭教育纳入纲要体系,尤其应该明确家庭教育“尚德”的核心价值取向。
第一,应该将家庭公德教育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并对家庭公德教育实行一定的财政补助,建立家庭公德教育的考评奖励机制。
第二,针对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公德教育对象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公德教育活动,加强家长自身的公德教育,增强家长对孩子公德教育的能力,为各类家庭提供公德教育指导咨询、信息服务、资源共享。
第三,营造家庭公德教育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宣传推广未成年人家庭公德教育先进典型、感人事迹。
第四,加强家庭公德教育的工作队伍建设,明确政府工作职责,协调各部门行动,吸引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公德教育。
第五,加强家庭公德教育的理论研究,总结实践,形成体系,更好地指导家庭公德教育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总之,应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家庭公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每位家长的努力、政府的积极推进、社会的广泛参与,有力促进家庭公德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从而使广大未成年人能健康成长,成大后能“德行天下”,也为未来社会的文明和谐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