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b4b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d.png)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句型转换方法,提高句子表达的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对句型转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基本结构及其转换方法。
2. 学习被动句、对仗句、设问句等特殊句型的转换方法。
3. 通过对典型例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句子转换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各种句型的转换方法,提高句子表达的灵活性。
2. 难点:理解句子深层含义,正确运用句型转换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句型转换技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句子转换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转换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被动句、对仗句、设问句等特殊句型的转换方法。
4.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总结句子转换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句子转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句型转换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特殊句型转换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各种句型转换的示例和练习。
2. 句子转换练习题库,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阅读材料,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句子转换技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转换。
2. 第二周:学习被动句、对仗句的转换。
3. 第三周:学习设问句、反问句的转换。
4. 第四周:综合练习,巩固所学句型转换方法。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含5篇)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含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a3163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8.png)
句式变换教学设计(含5篇)第一篇:句式变换教学设计句式变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按特定要求变换句子的表达形式2.了解各种句式的自身特点及变换时的方法要点过程与方法:1.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句式变换的难易过程逐步增加难度3.通过课堂问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各种的句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各种句式转换变换时要点及关键词的变化2.无论句式怎样变换都必须保持句子的原意不变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变换、引述句和转述句的相互变换。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不同句式的练习题、搜集各种句式变换时的相关要点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扩句和缩句,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有关句子的知识,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句式变换》。
(板书句式变换)二、进入新课(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板书)1.出示尝试题(1)、我们少先队员不能向困难低头。
(2)、这不正是祖**亲对我们的期望吗?(3)、穷兄妹怎能买得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呢? 2.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对于简单的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给刚才的句式变换找出规律吗?咱们就以同桌和前后桌为小组赶快找找吧!3.学生重新审视上面的练习题,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并试着找出规律。
4.每组选代表回答各自找出的规律。
小结: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该标点;例如: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改为反问句时,在“是”的前面加反问词“难道”“怎能”“怎会”及否定词“不”;句末加上语气词“吗”“呢”;句号改为问号。
即:讲卫生难道(怎能)不是一种美德吗(呢)?反问句改陈述句正好相反。
5.再次尝试(1)、这不是小明的钥匙。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变换句式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变换句式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341c1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9.png)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变换句式复习教案目标:1.了解高考对变换句式考查方式和要求。
2.掌握长短句变换等变换句式类题的做题方法,进一步形成能力。
重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学习《语言文字应用》,我们对语言的语法、修辞等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践中,如何使我们的语言简洁、准确的表情达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到以下知识:1.了解高考对变换句式考查方式和要求。
2.掌握长短句变换等变换句式类题的做题方法,进一步形成能力。
二、明确高考要求:(一)读《学案》明确以下问题【考点解读】《2008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一)命题特点变换句式一般采用文字表述题的方式考查。
即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换句式。
从近年来的高考看,试题命制早已超出了单纯进行句式变换的要求,更多的体现了语言运用综合考查的特点。
(二)复习指津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首先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及表达作用,以便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运用。
常见句式如下:从句子的结构看:有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从语体风格看:有口语句、书面句;从主语是施动者还是受动者看:有主动句和被动句;从句子的交际功能看: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从句子成分或分句排列次序看:有常式句,变式句(各种倒置句、“把”字句等);从句子的表达性质看:有肯定句和否定句;从句子的形式看:有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
2.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方向”,准确捕捉句式变换的角度。
句式变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语法方面的变换,包括长句和短句的互换、整句和散句的互换、常式句和变式句的互换、不同语气的句式互换(如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等;二是重组句子,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
句式变换 教案
![句式变换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8560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d.png)
句式变换教案教案标题:句式变换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句式变换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能够通过句式变换来丰富句子结构,提高写作表达能力;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句式变换来改写句子,达到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句式变换的定义和作用;2. 分析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3. 练习句式变换的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2. 提问学生句子结构的多样性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 介绍句式变换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其在提高写作表达能力中的重要性;2. 分析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如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陈述句变疑问句等;3. 提供例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式变换的实际应用。
练习活动:1. 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要求学生进行句式变换,如改变句子的语态、时态等;2. 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换改写后的句子,并进行讨论和比较;3.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句式变换,将句子改写得更加生动有趣。
巩固评价:1. 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要求他们进行句式变换,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写作中积极运用句式变换。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并分析不同句式的应用;2. 提供更复杂的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进行句式变换,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白板或黑板;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科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式变换方法和练习内容;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句式变换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积极运用句式变换,提高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句式变换专题(教案)
![句式变换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bd0d876a20029bd642dd1.png)
句式变换专题(教案)变换句式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
进行句式变换,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例如排比;有时是为了强调,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时是为了连贯,例如为了话题的衔接而进行的主语、宾语的调整;有时是为了增强言语的清晰度。
【考点分解】1.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选择要注意的是,不句的句式,表达语气轻重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来,要表达同一意思,双重否定>肯定>否定。
例:把下面句子画横线的部分改为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双重否定式排比句。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
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答案: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2.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选择选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是不相同的。
选用主动句,强调的是主动者。
强调他(它)做了什么;选用被动句,①强调的是被动者,强调他(它)怎么了,而主动者往往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②为了使句式整齐;③往往还可表示特定情感。
例: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可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解析:原句是一个因果关系复句,先果后因,主语是苏轼,结果是他的生活与创作充满矛盾,造成的原因是他思想比较复杂,造成的原因又是因为他受儒、道、佛影响。
本题要求变换句式,由原来的苏轼为主语变成以“儒、道、佛”为主语,将果因关系变为因果关系,要求三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正确,语句通顺,又不能改变原意。
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例:把下面句子的画线的部分,以“前两次测试”作开头进行重组,不得改变原意。
句式变换复习教案_百度文库.
![句式变换复习教案_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4242babc763231126fdb1145.png)
句式变换一、导入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
它可以以客观选择题的面目出现,也可以以主观表达题的面目出现。
二、变换句式的基本要求:(1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的,不管题目本身是否作出要求,变换后的句子一定都要保留原意。
为此,在具体操作中,与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如增、删、换、调等,但变动不要太多。
(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对应、主动句与被动句对应;整句与散句对应等。
要按照相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3在变换句式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屏显:变换和选用的原则:①不改变原意;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③可增删个别词语;④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⑤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三、句式变换的方法: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就是短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畅达,适宜于政论性的文章和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心理活动的内容;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简洁明快、生动活泼,适宜于叙述性的文章,尤其适宜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坚定的语气等。
(1长句变短句。
屏显: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先说说长句的特点。
屏显: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办法:先抓住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短句。
例如:第一步:提取句子主干。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裁决一制造商赔偿巨款。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20ad4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5.png)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练运用不同的句型进行表达;(2)能够正确进行句型转换,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句型转换的能力;(2)利用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句型转换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不同句型的转换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句型转换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1)句型转换时的语法准确性;(2)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句型转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句型转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句型转换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句型转换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给出几个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掌握句型转换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掌握的句型转换方法,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5. 练习环节: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句型转换的知识;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运用句型转换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句型转换的方法,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语法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在句型转换中的语法准确性和表达流畅性。
3. 课后反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句型转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语文主题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句型转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高考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及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eac0e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7.png)
高考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及课件“句式变换”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要求变换各类句式,掌握变换的方法和技巧。
2、力求在习作中巧妙运用各种句式【教学重点】1、了解各种句式特点。
2、理清、选用变换句式类型。
【教学难点】1.掌握变换句式的方法。
(特别是长短句互换,句子重组。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句式、表达语言的能力。
【复习思路】掌握变换句式的思路、方法,利用习题巩固练习。
【课时计划】:5课时【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句式种类长句短句互换一、句式的分类: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不同角度的划分,有不同的称说,例如:从句子成分或分句排列的次序看:常式句、变式句(各种倒置句等称为变式句)。
从句子的表达性质看:肯定句和否定句。
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的繁简分:长句、短句。
长句:句子成分复杂,枝叶多的句子。
短句:成分简单,枝叶少的句子。
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二、考试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关于句式变换的考查,题目一般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长句短句互换:短句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简洁明快。
长句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细致严密。
(2)重组句子: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打乱句子结构,改变陈述对象,重造新句。
高考常见题型:变换语序式重组和强调局部式重组。
(3)整句散句互换: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
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
(一)长句变短句1、【例1】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可以改变顺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长句转换短句的能力。
方法:先找出句子主干“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短句,注意句子的前后连贯。
六年级语文总总结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课件课件1电子版教学教案
![六年级语文总总结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课件课件1电子版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1ea67551e79b8969022651.png)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变换教课方案复习目标:1.经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认识几种句子的种类。
2.经过复习,能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3.经过复习,能掌握陈说句和反问句的交换的方法;4.经过复习,能掌握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交换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经过复习,能进行陈说句和反问句的交换;能进行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交换。
复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行?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一句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老师今日也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a、走进六( 3)班,我认识了很多爱学习的好孩子。
b、这里的学习气氛是你们喜爱的吗?c、危险!快走开。
d、我们的校园环境多美呀!(从老师读的语气中,你能告诉我这几个句子的种类吗?你是如何判断的?)3 .小结: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好的意思。
一般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谁”或“什么” ,另一部分是“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
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一般分为四种种类:陈说句、疑问句、祈使句、叹息句(课件出示)--(在平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句子这一部分你都碰到过哪些题型,你累积了哪些成功的小诀窍?谁来报告?)1.学生概括2.教师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句式交换(课件出示)(把字句与被字句,反问句与陈说句、两重否认句,直接表达与转述等的交换。
)三、复习(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例句:脸蛋印着酒窝。
(可爱的)脸蛋印着(迷人的)酒窝。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小组长组织组员议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2)每人举出 1~2 句有关的缩句和扩句的句子。
3 小组报告,我能行:( 让学生出来投影两个句子)4.小结:扩句就是经过增添修饰的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大为详细、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在句子中找出“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去掉附带成分,留下句子骨干。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扩句和缩句的方法,特别好,那此刻接下来我们复习反问句与陈说句的交换,请同学们看屏幕。
高三语文复习句式变换教案6课时
![高三语文复习句式变换教案6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840028ffc4ffe473368abb9.png)
高三语文复习---句式变换教案(总6课时)高三语文备课组柳伟(授课区间10月8号—10月16号)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汉语常用句式2. 能力目标:.掌握高考常见句式的变换方式3. 情感目标:掌握句式变换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句式变换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教学难点:长句与短句的互换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分栏设置部分为需投示内容)教学课时:六课时(第一、三、五课时以知识、解题方法的传授为主,二、四、六课时以巩固形成性练习为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句式变换概述与长句变短句)一、考纲要求考点简述句式主要考查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通过句式的选用和变换,从而能更灵活、生动、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二、常见句式变换类型1.句式的变换:如长句变短句(其中包括将多个单句合成一个单句。
如下定义或将所给材料用一个单句来概括。
)、整句变散句、常式句变变式句、复句与单句的变换。
2.特殊变换:根据题意将原句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进行变换,陈述对象的变换、以某词语为开头重组句子、主动句与被动句之间,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变换。
3.语气的转换:肯定与否定、陈述与疑问感叹、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
三、变换原则:因为句式变换属于语言表达的考察,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所以语言变换的规则或者评分标准时: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减字数增强表达效果语句通顺连贯四、命题角度长句与短句的变换: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句式的变换主要是长短句的互换,而又以“长句变短句”最为常见。
长短句的拆分于整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典例 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经济热点的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
句式转换教案
![句式转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e759af524ccbff1218457.png)
一、句式转换(一)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方法:将“把”换成“被”,“把”前后的两个对象位置互换。
例:把字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
被字句: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在我国南海上空被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
(二)疑问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方法:在适当位置增加否定词。
例:肯定句:我们要加强素质教育。
否定句:我们不加强素质教育不行。
方法:在适当位置增加否定词,在句末加上吗和问号。
例:肯定句:我们要加强素质教育。
疑问句:我们不加强素质教育吗?练:1、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改为否定句)2、大冷的天,你竟不穿棉衣?(改为肯定句)3、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改为肯定句)4、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改为否定句)5、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改为疑问句)6、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改为疑问句)(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四)修辞句改写(1)比喻例:陈述句:北极星高高地挂在天上。
修辞句:北极星像一盏指路灯高高地挂在天上。
(2)拟人例:陈述句: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修辞句:天上的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
(3)夸张例:陈述句:教室里很安静。
夸张句: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4)排比例:陈述句:乡村的夜是柔和的。
排比句: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练:1、他飞快地跑过来。
(改写成比喻句)2、小草发芽了。
(改写成拟人句)3、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
(改写成夸张句)4、草原是辽阔的。
(改写成排比句)5、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改写成拟人句)(五)仿写句子(六)扩句与缩句二、仿句与缩句(1)缩句缩句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方法:1、抓住主干来缩简2、“的”前修饰、“地”前限制、“得”后补充说明、数量词语都删去3、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表示地点的也要删去4、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变换句式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变换句式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036b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5.png)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变换句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变换句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变换句式的实践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变换句式的基本方法。
2. 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变换句式,提高写作效果。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变换句式的方法。
2.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变换句式,提高写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变换句式的概念及意义。
2. 常见变换句式的方法:a. 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b. 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c. 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d. 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3. 变换句式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句式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变换句式的概念、意义及常见方法。
3. 举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变换句式的方法。
4. 实践训练: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变换句式进行写作。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合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变换句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活动目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变换句式的应用。
2. 活动内容:小组内互相交换作文,找出其中可以应用变换句式的部分,并进行修改。
3. 活动步骤:a. 学生分组,每组四人。
b. 每组成员互相交换作文,阅读并理解作文内容。
c. 每组成员找出作文中可以应用变换句式的部分,并进行修改。
d. 每组选择一篇修改后的作文进行展示,解释修改的原因和效果。
4. 活动评价: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变换句式的正确性、创新性和作文的整体效果。
七、拓展训练1. 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变换句式进行创作的的能力。
2. 训练内容:以“生活中的变化”为主题,运用变换句式进行写作。
“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三)
![“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b35095a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0.png)
•••••••••••••••••“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三)“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三)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变换句式”复习教案(高三),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的:认识与掌握句式变换的类型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
教学时数:45’×2教学步骤第一教时教学内容:①认识考点、高考样题,②句式变换的常见第几种类型,③句式变换的第一个重难点讲析。
一、考点认识句式变换是重要的语言操作技能。
高考题型以简答题和填空题为主,分值为4分。
二、高考样题认识(20xx年全国卷甲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恰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4分)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答案:例一,古人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例二,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
例如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
)三、句式变换的常见几种类型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
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
句式的变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主动句←变→被动句肯定句←变→否定句陈述句←变→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长句←变→短句单句←变→复句口语句←变→书面语句常式句←变→变式句整句←变→散句四、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生疏或不易变换的几组句式(以确定需要解决的重、难点)五、句式变换的重、难点讲析。
1、整句与散句的特点与变换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7820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4.png)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句子的不同句式的转换方法,提高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与其他句式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复杂句与简单句的转换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课本等教学资源。
2.教学展示工具,如投影仪、电脑等。
3.学生参与互动的练习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呈现一段话的不同句式转换,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其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1.展示一段话的原始句子:“小明每天都骑自行车去学校。
”请学生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其他句式,如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等。
2.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每个学生都可以说出自己改写的句子,并和全班一起分享。
二、学习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20分钟)1.学生讨论并总结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包括:-把主语和谓语分开,将宾语放到句首作主语;-把主谓宾结构改为连接词引导的从句;-把主谓宾结构改为介词短语/副词短语做状语;-把主谓宾结构改为主句加补语;-把简单句改为复杂句等。
2.教师通过例子进行讲解与实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三、练习句式转换(20分钟)1.让学生通过配对练习来巩固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2.给学生一些句子,要求他们将句子转换成不同的句式,并将答案写在纸上。
3.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答案,并进行讨论。
四、操练句式转换(20分钟)1.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篇文章,将其中的句子进行句式转换。
2.学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完善文章。
3.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和分享。
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句式转换方法,并进行归纳整理。
2.学生之间相互给予反馈和评价,看是否能准确掌握句式转换的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学习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和练习环节,提高了学生对句式转换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然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具体的句子转换方法,学生可能有些不够熟练。
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
![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9f041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7.png)
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第一篇: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案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二)复习目标 掌握句式变换类型及其方法。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复习重点 常式句与变式句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之间的变换。
教学过程一、考情分析2017年《考试大纲》要求变换的句式能力层级D级。
包括:1、常见的变换句式有:主动句和被动句(包括”把”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以及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之间的变换。
2、它主要以主观表达题的面目出现。
句式变换遵循两大原则:(1)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审准题意)(2)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不能增删改变内容,可增删个别词语)(检查对照)二、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变换(一)、明确上述四种句式陈述句,用来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用陈述语调,书面上用句号。
句末常用“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
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分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几种,句末常用“吗”、“么”、“呢”、“吧”等语气词。
祈使句是表示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禁止、不准、严禁等作用,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
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摸种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常用“啊”“了”等词。
(二)学会变换四种句式1、陈述句变疑问或反问句。
例1:他的品质很好。
(肯定陈述句)他的品质好吗?(疑问句)难道他的品质不好吗?(反问句)2:他不上学了。
(否定陈述句)他不上学了吗?他难道还上学吗?总结:陈述句变疑问句,直接改陈述语气为疑问语气,句末用问号;肯定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 + 否定词 + 问号;否定陈述句变反问句,先去掉否定词,后直接用反问语气词表反问,句末加问号。
2、陈述句变感叹句。
例:他长得很帅。
(陈述句)他长得多么帅啊!(感叹句)2.聪明的孩子。
(陈述句)多么聪明的孩子啊(感叹句)总结:陈述句变感叹句的方法是在陈述句谓语前加上“何等”、“多么”等副词,结尾加上语气词,句号改为叹号。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83e33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c.png)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句型转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练运用不同的句型进行表达;(2)掌握句型转换的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不同的句型及其转换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句型转换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1)句型转换的技巧和方法;(2)在写作中运用句型转换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出今天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的不同句型,了解其特点和转换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句型转换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会的句型转换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的句型转换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2. 选择一个句型,进行创意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对句型转换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句型转换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七、教学拓展1. 句型转换游戏:设计一个句型转换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句型转换的能力。
2. 句型转换竞赛:组织一个句型转换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高考语文复习变换句式教案优秀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变换句式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5d4f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7.png)
高考语文复习变换句式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句式变换方法。
2.提高学生运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为高考作文增色添彩。
3.培养学生准确、流畅、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句式变换的方法及技巧。
难点:灵活运用变换句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过的句式变换方法。
(2)让学生举例说明句式变换在作文中的应用。
2.知识讲解(1)讲述句式变换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详细讲解各类句式变换的方法,如: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陈述句变疑问句等。
3.实例分析(1)选取高考优秀作文,分析其中的句式变换技巧。
4.练习与反馈(1)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2)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作文实战(1)以一篇高考真题作文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式变换技巧进行修改。
(2)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尝试句式变换,提高作文水平。
四、教学案例以2023年高考真题作文《我与名著》为例,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原文:我与名著名著,如同一位智慧的长者,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寂寞的夜晚。
在我孤独时,名著给我带来温暖;在我困惑时,名著给我指引;在我失落时,名著给我力量。
名著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在《红楼梦》中,我看到了林黛玉的才情与悲剧;在《西游记》中,我看到了孙悟空的智慧和勇敢;在《水浒传》中,我看到了宋江的忠诚与担当。
名著还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在《红楼梦》中,我懂得了人生的无常和梦幻;在《西游记》中,我明白了人生的坎坷和坚持;在《水浒传》中,我看到了人生的忠诚和信仰。
修改后的作文:名著,它就像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陪伴着我度过了那些漫长的寂寞夜晚。
每当孤独侵袭,它为我带来温暖;每当困惑困扰,它为我指引方向;每当失落笼罩,它为我注入力量。
名著,它不仅陪伴着我,更教会了我如何勇敢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困境。
变换句式教案(1)(2)
![变换句式教案(1)(2)](https://img.taocdn.com/s3/m/fd37c0e51a37f111f1855bbd.png)
句式变换专题教学案一、考纲考题1、所谓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句式的过程。
进行句式变换,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如散句变整句;有时是为了强调,如常式句变变式句;有时为了连贯,如为了话题的衔接而进行的主语、宾语的调整;有时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清晰度,如复杂的长句变为若干个短句。
变换句式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②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④单句与复句的变换。
⑤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a.主谓倒装句⑥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 b.定语、状语的后置c.偏正复句分句次序的变换需要注意的是,变换句式变换的是句子中语言表达的形式,而非句子的内容。
在变换句式时,不能改变句子原意,这是句式变换的原则。
教学目标:2、明确重点难点:长短句变换(一课时)。
整散句变换,句子重组(了解)3、教学目标:突破长短句变换二、长短句变换概念: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
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包括复句中的分句)长句和短句各有其修辞效果。
长句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表意简洁、明快、有力。
第一类题型:长短句的表达效果举例:下面两段文字是对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诗《青春》中第一节的两种中文翻译,请阅读赏析,比较两种翻译的句式,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并简述理由。
(6分)1、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动。
2、青春不是指生命的一段时间,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它并不是指红润的面颊、透红的嘴唇和灵便的腿脚,而是指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它是指生命的源头活水的清新之感。
答案一:更喜欢第一种。
因为它的句式短小,朗读起来节奏短促、鲜明,更能显示出“青春”的生机和活力,更符合“青春”富有激情答案二:更喜欢第二种。
因为它的句式较长,用理性色彩较浓的口吻讲述“青春”的内涵,更容易引起读者对“青春”的深沉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专题复习之句式变换(二)
复习目标掌握句式变换类型及其方法。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常式句与变式句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之间的变换。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2017年《考试大纲》要求变换的句式能力层级D级。
包括:1、常见的变换句式有:主动句和被动句(包括”把”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以及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之间的变换。
2、它主要以主观表达题的面目出现。
句式变换遵循两大原则:
(1)必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审准题意)
(2)不可改变句子的原意(不能增删改变内容,可增删个别词语)(检查对照)
二、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变换
(一)、明确上述四种句式
陈述句,用来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用陈述语调,书面上用句号。
句末常用“的”、“了”、“呢”、“罢了”等语气词。
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分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几种,句末常用“吗”、“么”、“呢”、“吧”等语气词。
祈使句是表示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禁止、不准、严禁等作用,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
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摸种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常用“啊”“了”等词。
(二)学会变换四种句式
1、陈述句变疑问或反问句。
例1:他的品质很好。
(肯定陈述句)
他的品质好吗(疑问句)
难道他的品质不好吗(反问句)
2:他不上学了。
(否定陈述句)
他不上学了吗?
他难道还上学吗
总结:陈述句变疑问句,直接改陈述语气为疑问语气,句末用问号;肯定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 + 否定词 + 问号;否定陈述句变反问句,先去掉否定词,后直接用反问语气词表反问,句末加问号。
2、陈述句变感叹句。
例:他长得很帅。
(陈述句)他长得多么帅啊!(感叹句)
2.聪明的孩子。
(陈述句)多么聪明的孩子啊(感叹句)
总结:陈述句变感叹句的方法是在陈述句谓语前加上“何等”、“多么”等副
词,结尾加上语气词,句号改为叹号。
3、陈述句变祈使句。
例1:上街买菜。
(陈述句)请上街买菜。
(祈使句)
2.打开投影仪。
(陈述句)请打开投影仪(祈使句)
总结:陈述句变祈使句,在句子前后要加上表示祈使的词语。
4、祈使句变疑问句。
例:1.请你不要再批评他了。
(祈使句)你能不能不再批评他了(疑问
句)
2.不要讲话。
(祈使句)讲话,好吗?(疑问句)
总结:祈使句变疑问句,在谓语前加“能不能”“可不可以”等表双重选择之类的词语向对方发问,或直接在原陈述句后面加“好吗”等,改成商讨征询语气,然后在句末加问号。
祈使句变疑问句改用商讨询问的口气。
(三)课堂小练习,看看谁又快又准(练习见课件)
三、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
(一)辨识常式句和变式句
1.常式句:从汉语的一般句式看,通常的语序是主——谓,动——宾,装饰语——中心语,偏句——正句,这些统称为常式句。
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
句子成分排列次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中心语+
补语)
2.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
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一类是单句的变式句,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前置句四种;一类是复句的变式句,如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等。
常式句与变式句转换的要点是找准需要强调的内容并将其推前或置后。
3.辨识下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主谓倒装句
——他离去了,在依依不舍之中。
状语后置句
——大家都注视着这位新同学,高高的,瘦瘦的。
定语后置句
——这果子吃不了,太硬了。
因果变式句
(二)课堂小练习(见课件)
四、走进高考
1. (2013年)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按要求变换句式。
(1)你们难道要让华丽的青春滑过指尖或用腐朽的残忍来埋葬自己的青春(改为祈使句)
(2)那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改为反问句)
2.(2015年)请将下面两句话中的前一句改写成陈述句,后一句改写成疑问句
谁没有经历过挫折?但我们不能因为受到挫折而止步不前。
五、作业
《大通关》p149,4、6、9、1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