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20》在昆发布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和较低的成本优势,使得其成为全球服务外包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首先,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外包市场之一。
据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0.4%。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大量企业的服务外包需求增加,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对服务外包的需求迅速增加。
其次,中国在服务外包领域的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中国服务外包行业逐渐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
传统的简单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外包逐渐被高端知识技术服务外包取代。
中国企业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领域的能力不断提升,为国际企业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的服务。
此外,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国企业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不断增强了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国际招投标中逐渐获得更多项目,与全球服务外包巨头展开了良性竞争。
同时,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然而,中国服务外包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国际竞争激烈,东南亚等地逐渐崛起,对中国的服务外包行业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中国服务外包行业仍面临缺乏核心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竞争力,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的努力。
综上所述,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在规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面对挑战,中国服务外包企业需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不断推动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

越 苏南 京主 持 召开服 务 外包 工作 座 金 融危 机 冲 击 下 , 来越 多 的跨 著 名 管 理 咨 询 公 司 麦 肯 锡 公 司 预 今 年 美 谈会 上指 出 : 我 国发 展服 务外 包 国 公 司 和金 融 机 构 为 降低 成 本 , 测 , 后 5 内 , 国 白领 工 作 岗 “ 位 的离岸 外 包 将 达 3 %。据 国际 产业 具有难 得机 遇和 独特 优势 ” 将把 更 多的 业务 外包 给低 成本 国 , 0
阔 垦I
权 威 机 构 数 据 , 0 7 全 球 国 际 20 年
有 同时 , 由于 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 , 潜 力 很 大 , 望 成为 全球 重要 的
2 国 际 服 务 外 包 企 业 规 模 和 .
服 务 外 包 市 场 潜 在 规 模 达 5 0 亿 目前 世 界 服 务 贸 易 发 包 国 的 就 业 服 务 外 包 目的 地 。 00 美 元 , 年 实 现 6 0 美 元 , 有 压 力 很 大 , 易 保 护 也 会 有 所 抬 当 0亿 尚 贸
环 境 应 变 能 力 的 一种 经 营 活 动 , 相 对 落 后 , 要 用 过 去 的 “ 国 制 需 中
理 它 包 括 I0 ( fr t nT c n l 造 ” 念 和 紧 迫 感 来 认 识 服 务 外 T I oma o eh o n i — o y usuc g 信 息 技 术 外 包 ) 包 , 展 “ 国 服 务 ” g O t rn , o i 、 发 中 。
0 0强 中 9 % 的 向 印度 、 律 宾 和 中 国等 发展 中 5 中 共 中央 政 治 局委 员 、国务 院 副 元 。全 球 财 富 10 非
在 国 家 的 转 移 。 对 此 , 在 20 年 , 总 理 王 岐 山 2 0 年 2月 2日在 江 企 业 已经 制 定 业 务 外 包 计 划 。 09 07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研究报告中国服务外包行业是指国内企业将其业务流程和服务外包给海外企业或个体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一种商业模式。
这一行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过去几年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
2019年,该行业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具有潜力的人力资源储备以及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队伍。
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服务外包业务。
其次,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结构逐渐优化。
过去,中国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如客服、数据处理等。
但近年来,随着中国优势行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该行业的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业务外包给海外企业,如软件开发、工程设计等。
这不仅提高了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附加值,也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再次,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区域分布不均衡。
大部分服务外包企业集中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
这些城市拥有优越的资源和发展环境,同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而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服务外包行业相对较弱。
这需要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支持力度,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促进服务外包业务的分散发展和区域均衡。
最后,中国服务外包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国际竞争激烈,如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也在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业务,与中国形成竞争。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服务外包中存在质量问题和信息安全隐患,也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此外,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的短缺一直是限制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水平。
总之,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合作与创新。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一、服务外包行业分类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
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新世纪以来,中国牢牢把握服务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服务外包产业先后经历规模高速扩张、量质并举发展阶段,产业规模迈上万亿元新台阶,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17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早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设定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要求我国企业承接合同执行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
在产业结构上:要求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技术含量比重明显提升。
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57.8亿美元,同比增长9.2%。
服务外包企业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自己培养,也要委托培养,以及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全方位改善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结构和质素。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119万人,其中新增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69.2万人。
从我国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结构中来看,2020年我国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占比44%,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KPO)占比40%,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占比16%。
从地区看,2020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企业是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行业主要地区,2020年离岸执行额占比达一半,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地区占比合计21%,其他地区占比29%。
三、中国服务外包行业面临形势分析以数字科技创新和应用为引领的数字变革迅猛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也孕育着新机遇,服务外包发展空间将大幅拓宽。
IT服务外包:“商机”+“政策”=“突破”

II , 服务外包商 机蓬勃 i
I 服务外包 的新 兴商机 ,主要来 自金融服 务外 包 、云 T
计算与物联 网。 首先 ,金 融服 务外包 高速发展 ,使I T业的 服务外 包持
个突破 口。 由 于物 联 网 发展 存在 许多 障 碍 ,技 术标 准 尚在 制定
中 ,商业模 式不够 成熟 ,产 业链 尚未完善 ,法律 法规及政
亿美 元 ,从业人 员约1 47 5 .万人 。研 究机构早有 论断 :中国 事 系统 应用管理 和维 护 、信 息技术支持 管理 、 行后 台服 银
内地 各城 市正在纷 纷行动 起来 。以杭 州为例 ,这个 中 国服 务外包试 点城 市制定 了 《 杭州 市服务 外包发展 战略 与
产业 规划 》,正在 努力打造 “ 天堂 软件 、杭 州外 包”的 品
sa e F c s t t o u
随着 《 中国服务外包发 展报告2 0 》和 国 09 务 院6 号文 的 出台 ,业 界人 士预测 :中 国的离 9 岸外包 政 策有 望延 伸到 金 融后台 、物联 网 、云 计 算等 领域 的相关 外包 企 业 ,物联 网 、云计算 外 包企 业 的 “ 国家 队 ”有望 登台 亮相 。那 么 , 中国未来究竟能否 成为全球I服务外包 的 “ T 世界 工 厂 ”? 在当 前态 势下 ,国 内服 务外 包企 业发 展又面临哪些发展瓶颈?
包 。杭 州将推 动企业积极 参与技 术先进 性服务企 业和 各类 国际认证 ,2 1年 争取 认定技术 先进性服 务企业 十家 ,推 00
动2 家企业进行C 8 MMI 国际认证升级 ,同时坚持信息技 术外 包 、业务 流程外 包和知识 流程外 包并重 ,在 岸服 务和 离岸
服 务并重 。当前杭 州已有浙 大 网新 、恒生 电子 、美国道富 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服 务外 包企业 。 无 独 有 偶 ,落 户 于 广东 金 融 高新 区 的富 土 通 华 南数 据 中心 也于近 日举行 了奠基仪 式 。这 是富士通 在 中国 的首 个世 界顶级数 据中心 。该数据 中心 以承接服 务外包方 式从 务 、数据处理等 信息技术服务 ,预计于21年竣工。 01 富士通 华南 数据中心 的愿景 是 “ 山服务 ”崛起 的缩 佛 影 。佛 山市认 为 ,发展现 代服 务业最大 的难题是 吸 引高级
中国服务外包现状与对策分析

现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r ui s T aeI ut n n r
21 0 0年 第 1 期 7
中 国服务 外包 现状 与对 策分 析
周 燕 王 媛 媛
( 徽 大 学经 济 学 院 , 徽 合 肥 2 0 3 ) 安 安 3 0 9
1 服 务 外 包 的 概 述
外包 的 直接 意 思 是 指 “ 部 资 源 利 用 ” 即 原 来 由 企 业 外 , 内 部 完成 的工 作 通 过 购 买 第 三 方 提 供 的服 务 来 完 成 。 从 定 义 来 讲 , 务 外包 是 指 企 业 将 价 值 链 中原 本 由 自身 服 提 供 的具 有 基 础 性 的 、 性 的 、 核 心 的 I 务 和 基 于 I 共 非 T业 T的 业 务 流 程剥 离 出来 后 , 包 给 企 业 外 部 专 业 服 务 提 供 商 来 完 外 成 的 经 济 活 动 。因 此 , 务 外 包 应 该 是 基 于 信 息 网 络 技 术 服 的 , 服务 性 工 作 ( 括 业 务 和 业 务 流 程 ) 过 计算 机 操 作 完 其 包 通 成 , 采 用现 代 通 信 手 段 进 行 交 付 , 企 业 通 过 重 组 价 值 链 、 并 使 优化 资 源 配 置 , 低 了成 本 并 增 强 了企 业 核 心 竞 争力 。 降
在 价 值 链 的各 个 环 节 进 行 战 略 性 整 合 , 仅 是 形 成 我 国企 做 出 积 极 贡 献 才是 整 合 活 动 的 实 质 。 不 业 竞 争 优 势 的 关 键 也 是 保 持 竞 争 优 势 的根 本 所 在 。 4 3 文 化 整 合 , 4 2 2 市场 资 源 整合 .. 企 业 并 购 过 程 不 仅 仅 是 企 业 间 有 形 资 产 和 无 形 资 产 的 更 如 当 今 国 际 企 业 竞 争 日益 显 著 地 表 现 为 市 场 的 竞 争 , 成 优 化 组 合 , 重 要 的 是企 业 文 化 的 优 化 组 合 , 果 说 企 业 文 功 的 市 场 资 源 整 合 能 够 提 升 品 牌 的 知 名 度 和 美 誉 度 , 持 化 是 现 代 企 业 管 理 构 筑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关 键 , 么并 购 保 那 顾 客 忠 诚 , 大 市 场 份 额 。事 实 上 , 同 的 市 场 资 源 整 合 战 中 的企 业 文 化 整 合 则 是 企 业 并 购 成 败 的 关 键 。企 业 文 化 整 扩 不 略无 所 谓 好 与 不 好 , 有 合 适 与 不 合 适 之 分 。企 业 必 须 首 合 是 指 重 组 企 业 中 的 不 同 文 化 通 过 相 互 接 触 、 流 、 收 、 只 交 吸 先 确 定 并 购 的最 终 目标 , 后 根 据 目标 选 择 适 当 的 市 场 资 渗 透 、 为 一 体 , 造 成 新 的 统 一 的 企 业 文 化 的 过 程 。有 效 然 融 塑 源整合战略 , 以更 好 地 实 现 布 局 。 的文 化 整合 是 根据 并购 双 方 企 业 文 化 改 变 的 程 度 以 及 并 购 首 先 通 过 过 渡 品 牌 , 行 品 牌 重 塑 , 少 客 户 对 品 牌 的 方 获 得 的企 业 控 制 权 的 深 度 找 出 两 种 文 化 兼 容 的 切 人 点 , 进 减 迷 惑 。并 购 后 , 品牌 之 间存 在 差 异 , 要 对 强 势 品 牌 进 行 维 不 断强 化 两 种 文化 的融 合 。 我 国企 业 在 并 购 后 的 文 化 整 合 需 护 和 利 用 , 弱 势 品 牌 进 行 重 塑 , 时 整 合 被 收 购 方 的 资 中要 注 意 遵 循 实 事 求 是 、 长 补 短 和 促 进 经 营 的 原 则 。从 对 同 取 产 、 员 、 道 等 资 源 , 企 业 战 略 发 展 所 用 。其 次 , 一 销 而 实 现 优 势 互 补 、 质 主 导 、 态 创 新 的 文 化 整 合 。 人 渠 为 统 优 动 售资 源 和销 售 网 络 的 营 销 策 略 , 住 客 户 。 并 购 后 的 企 业 留 企 业 文 化 整 合 是 一 项 系 统 复 杂 的 工 程 , 需 要 相 当 长 它 拥 有 更 多 的销 售 渠 道 和 服 务 资 源 , 合 这 些 资 源 为 客 户 提 的 一 段 时 间 进 行 逐 渐 地 接 触 磨 合 , 购 企 业 领 导 者 需 要 依 整 并 供 更 加 广 泛 、 一 、 面 的销 售 服 务 是 提 高 客 户 满 意 度 和 忠 据 实 际 情 况 , 观 灵 活 地 选 择 文 化 整 合 模 式 , 强 与 员 工 的 统 全 客 加 诚度的重要手段 , 因此 并 购 后 的 企 业 往 往 会 加 大 销 售 渠 道 积 极 交 流 , 进 行 适 时 的 文 化 培 训 , 能 使 文 化 整 合 过 程 顺 并 才 和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 。 利完成 , 企业并购 目标也才能顺利达成 , 从而真 正达到 1 +1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摘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目前最重要的外包承接国之一。
我国快速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巨大的制造业市场、优质低成本的劳动力、完备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日益普及的通信设备以及入世后在服务领域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使其渐渐成为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重要承接国之一。
但是,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外包产业能力差,企业资源单一,这些都限制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服务外包;竞争优势;缺陷;企业联盟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82-02引言自从20世纪70年代业务外包的管理思想在西方大型企业中运用以来,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逐步为西方大多数企业所运用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当今全球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把非核心业务交给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公司来运作。
业务外包作为一种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战略手段,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李志群在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8》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工作研讨会上表示,面对金融危机,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把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出去,金融界不少人才已从华尔街转向中国寻找工作,这就为我国加快服务外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信心。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也表示,鉴于我国信息化程度依然较低,未来我国信息化需求依然很大,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越是在经济不景气或高速发展的时候,软件和信息服务越能发挥作用,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一、外包的机理当前,企业还是主要将外包看做一种节约成本的工具。
除此之外,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为获取竞争优势需要将外包看做一种战略工具去重新评估现有的组织模式。
任何一个企业要依靠自身来经营管理好其所有事务是很困难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意识到,欲在全球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需要更多的优势与能力,而不仅仅是降低成本,他们需要更多的商业联合形式来配置其资源,那种仅仅关注财务交易合约已不能与企业的成长战略相匹配。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研究报告1. 引言中国的服务外包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将对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
2. 发展历程2.1 起步阶段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外包一些非核心业务。
2.2 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推进,服务外包行业在200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
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业务外包到中国。
2.3 转型升级阶段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行业正经历着转型升级的阶段。
由于成本的逐渐上升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开始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升级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3. 现状分析3.1 行业规模根据中国服务外包协会的数据,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市场之一。
3.2 主要领域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主要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外包、商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
其中,信息技术外包是目前最主要的领域,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3.3 市场竞争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除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外,中国服务外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4. 未来趋势展望4.1 创新驱动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将逐渐向高附加值的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变。
企业需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4.2 区域协同发展中国各地区在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上存在差异。
未来,各地区应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动中国服务外包行业整体发展。
4.3 国际合作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应积极与国际企业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同时,政府也应给予支持,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促进国际合作的深入发展。
2023年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PO)、数字中后台外包服务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2023年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PO)、数字中后台外包服务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研究预测1、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概况: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包括业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
服务外包产业在境外相对成熟,涌现了一批专注于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型公司。
我国较早的服务外包是以对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软件外包开始,后逐渐将外包要素、管理要素等内容带入国内。
2006年,商务部对服务外包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出台中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对服务外包产业进行了定义,并制定各项长远规划,指引了中国服务外包贸易的发展。
自此,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服务外包行业的鼓励性政策,有力地保障了中国外包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2023-2029年全球及中国服务外包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从行业需求看,我国国内名义GDP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约20万亿人民币到2021年突破100万亿人民币规模,在15年内实现了5倍左右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国内金融、通信等行业释放出巨大的服务外包需求。
同时,随着服务外包行业被更广泛地接受,互联网、制造业等行业以及政府部门不断选择外包服务,中国服务外包及业务流程外包行业保持着高速增长。
从市场参与者看,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企业数量从2006年500多家发展至2021年6万多家,实现超过100倍以上的增长。
同时,随着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增加,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在人才培养、行业运营经验、运营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积累经验,服务外包行业不断向纵深发展,渗透进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2023-2029年数字中后台外包服务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潜力可行性研究预测报告》如今,服务外包行业在我国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服务贸易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充分赋能的支柱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及意义1.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分布中,中国所占市场份额还比较小。
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出口的总量大约为9.6亿美元,仅占全球软件外包出口总额的2. 3%,其他外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则更小。
尽管中国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潜力巨大。
与其他国家相比,目前已初步具备了承担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条件,有许多优势。
首先,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增长,投资环境、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日趋完善,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为跨国公司开展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中国在多数环境指标上与印度相近,而在基础设施、宏观经济和政局稳定性方面明显好于印度。
其次,中国有庞大的有成本优势的、高质量的软件人才资源。
至200 5年,软件行业从业人员60万,每年毕业生400-500万,其中软件及相关专业40万。
中国软件工程师的成本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印度的70%。
第三,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良。
中国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部分设施服务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服务外包的开展提供了硬件基础;服务业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给服务外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意义承接服务外包对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创造条件促进发展中国家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推动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当前中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不足,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
因此,面临国际市场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可以扩大服务业规模,提高服务业效率,增加服务业的品种和档次,真正实现服务业现代化,增加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使中国的服务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中国的贸易总额虽然突破了1万亿美元,但服务贸易自1995年以来始终处于逆差状态,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大力发展以服务外包为主的服务贸易,尤其是鼓励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可以作为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 一定能够取得快速发展

竞 争 的 重 要 战 略 选 择 之 一 。 面 对 新 一
轮 世 界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的 蓬 勃 发 展 为 我 国 带 来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我 们 有 必要 采 取 积 极 有 效 措 施 , 鼓 励 服 务 外 包 的 发 展 , 力争 在 较 短 时
发 展 观 、调 整 经 济 结 构 、 构 建 节 约 型 社 会具 有重要 意义 。
中 国政 府 十 分 重 视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为 加 快 我 国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发 展 ,2 0 年 商 务 部 会 同 有关 部 委 实 施 06 服 务 外 包 “ 百 十 工 程 ” , 力 争 在 千
财 政 部 、教 育 部 积 极研 究政 策 ,鼓 励
培 养 复 合 型 服 务 外 包 人 才 ,大 力推 广 定 制 培 训 和 大 学 生 就 业培 训 ,将 服 务 外 包 企 业 的 需 求 与 大 学 生 就 业 需 求 紧 密 结 合 ,带 动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各 类 人 才 的 培养和 知识 型人 才的就 业 。 为 全 面 支 持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的 快 速 发展 , 国 务院 有 关 部 门 I 从 产 、 在
维普资讯
商务 部副部长
马秀红
9 0 月l 日一I 日, 中国服 务外 包发展研 讨会在 投 洽会 期 问召开 ,50 1 0 余人 参加 。 研 讨 会期 间还 举行 了中 国服 务外 包网开通 仪 式、 中 国服 务外 包发展报告 发布仪 式 及 国家开 发银行 与 西安 高新 区和 苏州工业 园 区贷款 签 约仪 式 、服 务外 包示 范区及企 业展 示 等活动 。
服 务 外 包 的 不 断 扩 大 , 不 仅成 为跨 国 公 司 竞 争 战 略 的 核 心 ,也 改 变 着 各 国 在 国际 产 业 链 和 价 值 链 中 的 位 置 。 承 接 服 务 外 包 成 为 发 展 中国 家 参 与 国 际
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报告

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报告1. 概述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背景近年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加速推动了外包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外包服务行业指企业将非核心业务通过委托合作的方式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专注核心业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外包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2. 外包服务行业在全球的发展概况外包服务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外包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截至2020年,全球外包市场规模已超过1.5万亿美元。
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德国一直是外包服务的主要需求方,而中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外包服务提供方。
3. 技术创新推动外包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在外包服务行业的应用,使得外包服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和升级。
例如,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外包服务,自动化流程能够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处理和存储成本大幅降低,为外包服务行业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持。
4. 外包服务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外包服务行业在其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数据泄漏和网络攻击事件不断增加,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时更加关注其信息安全能力。
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的变化也对外包服务行业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然而,外包服务行业也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企业更加愿意寻求外包合作以提高竞争力。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为外包服务提供商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他们能够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的服务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5. 外包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外包服务行业在未来将继续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首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外包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供更加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其次,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包服务行业也将逐渐向数字化和互联网化转型,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中国服务外包_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中国服务外包_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服务外包业务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服务外包领域也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业务持续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服务外包业务从2005年的124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00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4.4%。
中国以优势的人力资源、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逐渐提升的技术水平,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将其业务外包至中国。
同时,中国也在进一步升级服务外包的价值链,不再仅仅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而是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然而,中国服务外包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力成本上升使得中国在低成本服务外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加上国际市场对于高附加值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的专业化和创新能力。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服务外包的一大困扰。
由于保护措施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对于将核心技术和敏感信息交给中国的服务外包公司抱有顾虑。
此外,与服务消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限制了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外包的竞争力,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应该加大对服务外包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们的专业素质和语言能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务。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
此外,需要加强与服务消费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双方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中产生共识和理解。
最后,政府还应加大对服务外包业务的支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减税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过去30年,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带动了全社会就业规模的扩大。
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严峻的经济形势,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劳动力需求已经刻不容缓。
外包并不是新生事物,上世纪50年代,它就广泛存在于农业、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只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向服务业的转型和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发包—接包的对象从物品或货物(goods)转向服务或劳务(service),发包—接包的关系从在岸向离岸方向发展。
被称为“下一次经济革命”(nexteconomicrevolution)的国际服务外包,正日益成为结构转型和扩大就业的关注点。
一、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消化产业转型成本按照牛津大学赛义德管理学院经济专家MariSako(2005)的说法,尽管服务外包是一个企业战略管理问题,但是,它显然是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就国内经济活动而言,它的指向是深化国内的劳动分工,并由此通过增加海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推进离岸外包;或者通过增强国内供应商与国际供应商之间的资源匹配性,诱导间接的国际贸易,推进国际服务外包,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敏感性,以及面对世界经济的诸多变化总能迅速而成功地做出调整,有效地化解产业转型成本。
经济增长过程必须有效地克服产业转型成本,这些成本包括:一是预付进入新产业所需要的设备、要素组织和协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发生的前置成本,以及消化停留在原产业中无法在新产业中发挥作用的设备、技术等沉淀成本。
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分析

服务外包发展趋势2019年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占比19.1%。
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着增长趋势和产业国际间转移的趋势。
以下对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外包服务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2019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695.7亿元,同比增长11.5%;2019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99.1亿元,同比增长18.6%。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服务外包商情报告指出,2020年一季度,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373亿元人民币、执行额1610.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和10.6%。
2015-2020年第一季度服务外包金额前10个月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合同额和执行额保持较快增速,总体发展情况不错。
但受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服务外包发展也有增有减。
现从两大方向来分析服务外包发展趋势。
1、积极稳妥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
尽快出台《关于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服务外包业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鼓励类。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
对会计、电信等服务业,实行全面开放;对商业流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服务业,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开放;对银行、证券、保险等服务业,要根据我国金融监管水平和国民经济承受能力,实行审慎开放。
2、推动世界知名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进驻。
引进一批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
并在引进和推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吸收其在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项目方面的丰富经验,迅速提升高端服务的能力,推动跨国公司将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
服务外包产业全球化发展将导致服务岗位逐渐由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将加大低成本地区的人才压力。
很多全球大企业为了缓解成本压力,纷纷采取裁员和向低成本地区进行工作岗位转移的策略。
-全文完-。
加快推进首都世界城市建设 建立昌平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

探 索研 究
加快推进 首都世 界城 市建设 建 立 昌平 金融服 务外包产业 园区
● 王 力 张红亮 王 秀云
2 世 纪9 年 代 以来 ,全球 金融 产业 呈 现 出前 台 与后 台服 务分 离 0 0 和后 台服务 部 门分 工不 断 细化 的发展 趋 势 ,并 且 在这 趋 势 中又 表现
一
表1 2 0 年1 城市金融后 台与服务 外包竞争 力综合 得分及排名 09 1
金融后 台与服务 外包竞争力S
北京 上海
深 圳
天 津
、
问题提 出及重要背景
排 序
1 2
3
d
Y
=
S 6 '5
聚类
竞争 力水平
1 国家建 设服 务外 包基 地城 市 战略 加快 推进 .
惠 、财政 资金 支 持 、实用 人 才培 训 、特 殊劳 动工 时 、金 融体 系支 持
包 规 模 的不 断 扩大 ,正 在 改变 着 国 际金融 业发 展 的空 间 布局 和竞 争
态 势 。全 球 金融 危 机之 后 ,这 种趋 势 表现 的更 为 突 出 ,竞 争 的态 势 更 加 白热 化 。 在 全球 金 融前 后 台业 务 加快 分 离与 服务 外 包业 务迅 猛 发展 的大 背 景下 ,北京 金融产 业发展 正逐渐 步人发展 的快 车道 ,2 1年金融业 00
出 向亚 太地 区 转移 和相 对 集 聚 的态势 ,金 融后 台服务 产业 和 服务 外
外包 发 展 的政 策措 施 ,将北 京 、天 津 、上海 、重庆 、广 州 、深 圳 、
武汉 、大连 、南 京 、成 都 、济 南 、西安 、哈尔 滨 、杭卅『 肥 、长 、合 沙 、南 昌 、苏州 、大庆 、无 锡 2个 城市 确定 为 中 国服务 外包 示 范城 0 市 ,深 人 开 展 承 接 国际 服 务外 包 业 务 ,促 进 服 务 外 包产 业 发 展 试 点 。 国 家将 在 试 点 城 市 实 行一 系列 鼓 励 和 支 持 措施 ,包 括 税 收 优
2020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

2020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机遇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创新,催生数字化转型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推动经济社会进入互联、集成、智慧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
电子商务、在线服务、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移动应用等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各个环节,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支撑各领域信息技术外包发展需求。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加快,增加了对高端服务业的外包需求。
新冠疫情之“危”孕育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之“机”,网络购物、网上展会等新业态加速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新服务广泛应用,拓宽了服务外包的应用场景,未来仍将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无人工厂、工业机器人、物流无人机等新模式受到更多重视和推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模式在短时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普及。
二是“两业融合”“双线融合”带来协同发展机遇。
随着服务外包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相互渗透,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创新模式加速发展。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服务外包将拓宽要素资源配置的深度广度,助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两业融合”)和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双线融合”),提高垂直细分领域行业解决方案发展的加速度。
三是“双碳战略”驱动绿色发展机遇。
“十四五”规划是“双碳”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潜力巨大。
绿色低碳投资将推动清洁能源、碳捕获和封存、节能建筑、储能等技术研发开发、新能源产品设计、绿色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第三方绿色低碳解决方案需求,按服务外包行业平均渗透率测算,绿色低碳领域服务外包增量有望达3万亿元。
四是包容合作,深化更高水平开放机遇。
中国区域经贸合作网络不断完善,服务业对外开放将迈向更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20》在昆发布
图为与会人员聆听演讲.顾洁摄
在昨天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金融外包峰会上,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4》发布.
报告围绕“转型升级”主题,通过数据资料的全面展示、权威资讯的集中汇集、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在回顾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市场、行业、企业、城市、园区、环境及人才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反映2013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点,探索产业未来趋势,并对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仍然保持增长态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岸市场潜力的加速释放、区域合作和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化调整、公共服务支持的优化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的规范建设,使“中国服务”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
2014年,服务外包将继续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投融资支持、产业升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完善,为服务外包企业运营和国际贸易提供优质的市场环境,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金晶史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