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范文讲课教案
《民事诉讼法》课件民事诉讼证明
![《民事诉讼法》课件民事诉讼证明](https://img.taocdn.com/s3/m/a39b72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0.png)
民事诉讼证明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民事诉讼证明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 则。
证据裁判原则
民事诉讼证明必须以证据为基础,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是民事诉讼证明的基本原则。
自由心证原则
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于证据的审查和认定,应当根据法律和司 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自由判断并形成确信。
直接言词原则
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证人等必须亲自出庭作证,接受法庭的质询 和审查,以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02
民事诉讼证明的种类与方式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
能够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如合同文本、聊天记录等。
间接证据
不能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需要与 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如证 人证言、鉴定意见等。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
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原件、原物等。
传来证据
经过复制、复印、传抄等中间环节而形成的证据,如副本、复印件等。
《民事诉讼法》课件民事诉 讼证明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民事诉讼证明概述 • 民事诉讼证明的种类与方式 • 民事诉讼证明的收集与审查判
断 • 民事诉讼证明的规则与制度
目录
• 民事诉讼证明的举证责任与证 明标准
• 民事诉讼证明中的特殊问题与 对策建议
01
民事诉讼证明概述
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民事诉讼证明是指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为使 人民法院对某一事实予以确认而提供的证据,以及人民法院 在审理过程中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经过举证、质证,由 法官审查判断后对事实作出的认定。
最新民诉课件第九章
![最新民诉课件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5c64fcb71ed9ad51f11df221.png)
2、自认构成的要件(5点)
①自认的对象:案件事实。如果是对 对方 诉讼请求的承认法律上称为“认诺”。
②自认的内容:既可以是对部分事实的自 认,也可以是对全部事实的自认。
③自认的时间:必须在诉讼过程中自认, 在诉讼外自认无效。
④法律对自认的限制:自认仅限于财产关 系的事实,对人身关系和涉及公共利益的 事实,不适用自认。
原因:人身关系和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实往 往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属于法律禁止性规 定,如果承认当事人自认的效力,可能损 害他人的利益。
如:原告告甲、乙、丙三个工厂排污导致 养鱼池的鱼死亡。诉讼中原告发现丙工厂 的厂长是该镇副镇长的太太。所以当丙工 厂答辩时说我们工厂没有排放污水时,原 告马上承认丙工厂确实没有排放污水。这 种自认就损害了甲、乙的利益。
3.法院不知道的地方性法规、习惯和 外国法。
4.经验法则
经验法则是指人类根据以往的经 验归纳所获得的,有关事物因果 关系或性质状态的法则或知识。
经验法则包括两类:
(1)常识性的经验法则,即一般人都 知道的,如:水往低处流,人张开双 臂的长度等于身高等。
(2)专门性的经验法则,即特定职业 的人才知道的。如商人的交易习惯, 艺人的行规等。
3)以自认的主体为标准可分为—— 当事人自认与诉讼代理人自认
我国法律认为两者都可以。
但代理人的自认,如果当事人当场撤 销或者更正的,则不发生效力。
看一个法律条文:
《证据规定》第八条第三款:当事人委托 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 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 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 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 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民诉课件第九章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概述
章民事诉讼证明范文
![章民事诉讼证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65100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9.png)
章民事诉讼证明范文民事诉讼中,证据是法院判断事实、制定裁决结果的依据。
证据不仅对当事人的权益保护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法院公正、合理、科学判决的基础。
因此,在民事诉讼中,有必要对证明进行一定的论述。
第一,民事诉讼的证明是一种法律规定的证据形式,它以书面形式呈现,附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在提出诉讼请求时,必须提供与请求有关的证据。
而且,相关的证据必须经过合法途径取得并经过法定程序形成,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证据才能被法院认可。
第二,民事诉讼的证明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可以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当事人的陈述、勘验笔录等等。
无论是哪一种证据形式,都必须与案件或争议的事实具有直接关联。
只有当事人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法院才能就案件事实进行查明和认定。
第三,证明的方法和程序在民事诉讼中至关重要。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应的证据,并以书面形式提供给法院。
对于属于书证的证据,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交原件、复印件或者公证书等方式进行证明;对于属于物证的证据,则需要将物证交给法院保管,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查验。
此外,在证明过程中,法院还可以根据具体案件的需要,进行勘验、询问、鉴定等程序,从而全面、公正地获取证据。
第四,法院对证据的处理应当在严格的法律框架下进行。
法院在处理证据时,具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
它可以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筛选、审查,并根据法律规定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评判。
同时,法院也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请求当事人补充证据或者出示证明,以便更全面地判断事实。
在判断证据时,法院应当遵循适用法律、公证事实、实事求是、举证责任在当事人等原则,确保裁判结果的公正、合理。
第五,当事人可以对法院对证据的处理结果提出异议。
如果当事人对法院判断证据的证明力有异议,他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相应的说明,并提供法律依据或者证明材料。
同时,法院也可以根据案件的需要,进行再审,重新审查、评价证据。
当事人在异议时应当注意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更好地支持自己的主张。
第9章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第9章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https://img.taocdn.com/s3/m/68d63ed3910ef12d2af9e787.png)
三、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一、概念界定
民事诉讼“证据”是在民事诉讼程 序中,“证明主体”依法提供,并经过 “举证、质证、认证”程序确认,能够 “证明”处于争议中的案件事实的真伪 状态的“证据材料”。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内涵
(一)是“证明材料”的组成部分: (二)是民诉“证据材料”的组成部分: (三)具有“证据资格” : (四)具有一定程度“证明力”: (五)证据资格和证明力由程序赋予:
D、制作方式和来源:
种类: a、原本(原件); b、正本:照原本全文抄录、印刷,对外具 有与原本同等效力; c、副本:照正本……; d、复印件; e、节录本。 相关规范: 《民事诉讼法》第68条、《证据规定》第20条。
《民事诉讼法》第68条
《民事诉讼法》第68条: “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 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 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
2、程序法要件事实:
A、当事人的主体性要件事实:
如,主体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 是否适格等; B、其它的程序事实: 如主管、管辖、回避、诉讼期间、 强制措施、审判组织的构成、程序选择、 审理方式选择等方面的事实。
3、域外法律和地方性法律规 范:
“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的区别:
“法律规范”的存在是特定主权领 域内获得国家公权维护和强制力保障的 一种特殊事实,法官对之有当然的“识 别”职责,无须当事人证明,而一旦超 出那个特定的主权领域,它将回归为需 要证明的“普通法律事实”。
三、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传统理论所界定的几个特征:
1、客观性: 2、关联性: 3、合法性: 本质:
第九、十讲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完整版)
![第九、十讲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9ff160a98271fe910ef99b.png)
二、物证 (一)物证指以自己的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 即自身存在的外形、规格、重量、质量等标 志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或痕 迹。 2.优点:客观性、可靠性、独立的证明性、 不可替代性;缺点:往往比较片面,一般需 要与鉴定和勘验等方法配合使用。 3.物证必须提交原物及例外 4.例示物证与书证之区别
2013-8-14
华东政法大学民诉法教研室
17
辨析: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
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态不相当的证言; 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 证言;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存有疑点 的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 品。 《证据规定》69条
注意这里说的证据能力(可采性)问题,不能与间接证据混 淆。
2013-8-14
华东政法大学民诉法教研室
18
案 例
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借款5万元,为证明这一事 实,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借据”; 被告则主张“借款已经清偿”,并向法院出 示了原告交给他的“收据”。关于原、被告 双方的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卷三81题,多选) A.“借据”是本证,“收据”是反证 B.“借据”是本证,“收据”也是本证 C.“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是间接证 据 D.“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也是直接 证据
2013-8-14 华东政法大学民诉法教研室 13
3.反证不同于证据抗辩、间接反证 1)证据抗辩(证据反驳)围绕证据能力展 开,针对证据,是诉讼行为。 2)间接反证:在法官通过事实上的推定(这种方法)
来推论主要事实时,对方当事人实施的旨在推翻这种推定的 举证活动。举例
4.区分意义: 1)明确提供与调查证据的顺序 2)区分不同证据的证明力要求 3)方便法院作出裁判
第九章民诉证明
![第九章民诉证明](https://img.taocdn.com/s3/m/d6bacc4acf84b9d528ea7aa6.png)
– 2、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 (二)大陆法系国家“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 高度盖然性是指证明虽然没有达到使法官对待证事实确信为绝对真 实的程度,但已经相信存在极大可能或非常可能真实的程度
• 三、法律真实观念与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 法律真实观与客观真实观
– 最高法院《民诉证据若干规定》第63条:“人民法院应当 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明确 了“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
• (3)申请的时间: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 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 (二)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程序
– 直接调查
– 委托调查
• 第七节 质证
• 1.质证的概念
• 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 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 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 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
• 二、证明与释明的区别
• 这是以是否需要使法官的心证达到确信为标准所进 行的分类。
• 当事人提出证据,使法官就其主张的事实,产生强 固的心证,相信其确实如此的,为证明。
• 当事人提出证据,使法官就其所主张的事实,产生 薄弱的心证,相信其大概如此的,为释明。
• 在诉讼过程中,对于当事人主张的实体法律事实, 原则上要求必须进行证明,而对于一些程序性的事 项,则要求释明即可。
• 2.当事人主张的具有程序上意义的事实。
g民事诉讼中的证明.ppt
![g民事诉讼中的证明.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25a1854a7302768f99395f.png)
❖ 第一节 证明对象 ❖ 第二节 证明责任 ❖ 第三节 证明标准 ❖ 第四节 证明过程
引例------“所罗门王断子案”
❖ 所罗门王是以色列人中出现了一位伟大的 国王。在继位登基之后,他向上帝发出一 个请求,希望上帝能够帮助他,能够引领 他。上帝拿出了财富、健康、复仇和智慧 四样东西让他选择,结果他选择了智慧。 于是所罗门用他的智慧来治理他的王国, 最终通过他的努力,他的王国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局面。
A.物证 B.书证 C.视听资料 D.鉴定结论
❖
案例分析
❖ 甲工厂的生产污水流入李某承包的鱼塘,致使 鱼虾死亡,损失2万元。李某起诉,请求甲工厂赔 偿。下列哪些事实应当由甲工厂承担举证责任?
❖ A.甲工厂的生产污水是否流入李某承包的鱼塘 ❖ B.李某承包的鱼塘鱼虾死亡造成损失的具体数
额
❖ C.鱼虾死亡的原因是否为甲工厂污水所致 ❖ D.是否具有免责事由
2、自认的构成要件
❖ A、对主要事实的承认 ❖ B、需在诉讼过程中作出(证据交换或庭审过
程中) ❖ C、与对方陈述相一致 ❖ D、当事人所作的是对已不利的陈述
3、自认的分类
❖ A、完全自认与限制自认 ❖ B、明示自认与默示自认 ❖ (《证据规定》第8条) ❖ C、当事人自认与诉讼代理人自认
4、自认的效力
❖ 一、证明对象 (一)概念
也叫做待证事实,是指在诉讼中有待于用 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 (二) 条件 1、当事人在诉讼中主张的事实 2、具有实体法或程序法的意义 3、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存有争议 4、该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
❖ 二、待证事实的范围:
❖ 1、实体法事实:指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 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1、原告对以下何种争议事实负有举证责任?
高辉《民事诉讼法》精品教学:09章 民事诉讼证明
![高辉《民事诉讼法》精品教学:09章 民事诉讼证明](https://img.taocdn.com/s3/m/744b4b5002768e9951e7386c.png)
诉讼自认的构成要件
1、自认是当事人对案件主要事实的陈述。 2、自认是当事人所做的对自己不利的陈述。 3、自认需在诉讼过程中作出。 4、自认与对方当事人的陈述相一致。
自认的分类
完全自认与限制自认 明示自认与默示自认 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 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 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当事人自认与代理人自认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 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 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 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表象:主张责任 实质:证明责任 提供证据责任 主张责任 证明责任 提供证据责任
提供证据责任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联系:
1、目的 2、提供证据的时间 3、提供证据的能力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
区别 :
2、涉及的对象不同 4、承担责任的条件不同 6、责任是否转移不同 8、能否由双方负担不同 10、能否强化不同
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 证明过程
第一节 证明对象
一、概念 证明对象,又称待证事实,是指在诉讼 过程中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
不同的诉讼、不同的案件、不同的诉讼 阶段,具体的证明对象也会有所不同。
二、证明对象的条件
四、无需证明的事实
《证据规定》第8条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 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 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证据规定》第9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 证明:(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 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 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四)已 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一)、(三)、(四)、(五)、(六) 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明一、单项选择题1、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如何处理?()A、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B、让陈述事实的一方当事人继续举证C、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必须做出正面回答D、由人民法院负责继续调查取证答案:A2、王权为了在诉讼中取得优势地位,在一审中不出示自己具有的有力证据,而在二审中出示。
二审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王权提供的是新证据,且一旦采纳本案就要发回重审或改判。
但是王权所出示的新证据没有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且不具有提出不能地客观原因二审法院应如何处理?()A、不采纳该证据,维持一审判决。
B、不采纳该证据,由人民法院继续调查取证,再行审理C、采纳该证据,裁定院审判决是错误的,发回重审或改判D、采纳该证据,发回重审或改判,但原审判决不属于错误案件答案:D3、对原告起诉是否超过期限有争议的是()A、由被告负举证责任B、由原告负举证责任C、由法院调查确定D、由当事人之外的第三方公正判定答案:A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了证据交换的程序,请问下列有关证据交换的叙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证据交换的时间只能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不得私下商定B、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三次,但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C、证据交换,可以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D、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提出反驳并提出新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在庭审时再提出答案:C5、王某承包了20亩鱼塘。
某日,王某发现鱼塘里的鱼大量死亡,王某认为鱼的死亡是因为附近的腾达化工厂排污引起,遂起诉腾达化工厂请求赔偿。
腾达化工厂辩称,根本没有向王某的鱼塘进行排污。
关于化工厂是否向鱼塘排污的事实举证责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8.3.33)A、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应当由主张存在污染事实的王某负举证责任B、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应当由主张自己没有排污行为的腾达化工厂负举证责任C、根据“举证倒置”的规则,应当由腾达化工厂负举证责任D、根据本证与反证的分类,应当由腾达化工厂负举证责任答案:A6、甲某以乙某亲笔写的借款6000元的借条为依据,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某归还所借的6000元。
在诉讼过程中,乙某提出该6000元系甲某赠与自己的钱,不应当负返还责任。
对此主张应当由()负举证责任。
A、原告甲某B、被告乙某C、原告甲某与被告乙某D、人民法院答案:B7、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A、只有对方当事人认可的B、只有对方当事人举不出相应证据反驳的C、对方当事人认可或者不反驳的D、只有对方当事人不与反驳的答案:C8、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但()除外。
A、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B、勘验笔录C、涉及商业秘密、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D、当事人陈述答案:A9、郭某诉张某财产损害一案,法院进行了庭前调解,张某承认对郭某财产造成损害,但在数额上双方无法达成协议。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10.3.48)A、张某承认对郭某财产造成损害,已构成自认B、张某承认对郭某财产造成损害,可作为对张某不利的证据使用C、郭某仍需对张某造成财产损害的事实举证证明D、法院无需开庭审理,本案事实清楚可直接作出判决答案:C10、关于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这正确的?()(2009.3.41)A、证据交换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而进行,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决定而实施B、民事诉讼案件在开庭审理前,法院必须组织进行证据交换C、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间届满之后申请延长,但只能申请延长一次D、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未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的,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无权再提交证据答案:A11、下列哪些不属于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A、甲在一起案件中申请审判长回避的情形B、乙作为被告人因重病不能参参加诉讼的情形C、丙作为离婚案件的被告车祸身亡的情形D、丁要求调取被告人档案材料的情形答案:D12、某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为40天,遂将举证通知和受案通知、应诉通知同时于7月20日发出。
原告于7月22日收到,被告于7月24日收到,那么举证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A、7月23日B、7月25日C、7月21日D、原告于7月23日计算,被告于7月25日计算答案:D13、举证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
为了防止在诉讼过程中出现“证据突袭”的现象,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对提供证据的时间进行了规定。
下列关于举证期限的说法,错误的有:()A、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B、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C、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D、如果当事人已经被准许延长举证期限,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仍然无法提供证据的当事人无权要求再次延长举证期限答案:D14、甲路过乙家门口,被乙家的狗咬伤,住院治疗花去1200元。
甲起诉到法院,要求乙赔偿,乙说:“我家的狗拴在树上,从来没有咬过人,这一次怎么会弄断了绳子咬你呢?一定是你逗我家的狗,并割断了栓狗的绳子。
狗才咬人的。
所以你是自作自受,责任在你自己。
”关于本案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应证明自己所受的损害B、甲应证明自己所受的损害系乙的狗咬伤所致C、甲应证明乙具有过错D、乙可以通过证明损害是由甲自身的过错所致而免责答案:C15、关于自认的说法。
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司考2009.3.42)A、自认的事实允许用相反的证据加以推翻B、身份关系诉讼中不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事实可以适用自认C、调解中的让步不构成诉讼上的自认D、当事人一般授权的委托代理人一律不得进行自认答案:D16、在民事诉讼普通程序中,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关于举证期限,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司考.2007.3.33)A、举证期限只能由法院指定B、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不需法院认可C、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后申请延长D、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日答案:D17、甲养的宠物狗将乙咬伤,乙起诉甲请求损害赔偿。
诉讼过程中,甲认为乙被咬伤是因为乙故意逗狗造成的。
关于本案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下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7.3.45)A、甲应当就乙损害与自己的宠物狗没有因果关系进行举证B、甲应当对乙故意逗狗而遭狗咬伤的事实负举证责任C、乙应当就自己没有逗狗的故意负举证责任D、乙应当就自己受到甲的宠物狗损害伤害以及自己没有逗狗的故意负举证责任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民诉证据规定》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哪些?()A、在民事诉讼中,所有的案件只要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诉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则无需举证B、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可以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自己不利的证据C、对双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不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D、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答案:ABCD2、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下列关于举证责任的承担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张某和王某对代理权发生了争议,如果张某主张有代理权,则其应当对此承担举证责任B、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赵某偿还借款1万元,赵某对曾从李某处借款1万元的事实不持异议,但他声称这笔借款已经归还,对于此案,李某应当对赵某没有归还借款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C、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因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而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者应当承担举证责任D、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答案:AD3、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在()等案件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A、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B、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诉讼C、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D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答案:ABCD4、三个小孩在公路边玩耍,此时,一辆轿车急速驶过,三个小孩捡起石头向轿车扔去,坐在后排座位的刘某被一石子击中。
刘某将三个小孩起诉至法院。
关于本案举证责任分配,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8.3.80)A、刘某应对三被告向轿车投掷石子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B、刘某应对其所受损失承担举证责任C、三被告应对投掷石子与刘某所受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D、三被告应对其主观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答案:ABC5、某军队医学研究所研制开发一种利用磁场作用治疗风湿病的磁性治疗仪,并取得了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
后来,该军队医疗研究所发现甲仪器公司制造的一种风湿病治疗仪很类似于自己的专利产品制造方法,认为侵犯了自己的专利产品制造方法,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仪器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索赔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诉讼过程中,甲仪器公司否认侵权,因此,应当就下列哪些事实负举证责任?()A、自己制造风湿病治疗仪获得的利润B、自己制造风湿病治疗仪的技术方法C、军队医学研究所所享有磁性治疗仪的专利权D、自己的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磁性治疗仪的制造方法答案:BD6、可由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有()?A、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B、应由法院勘验或委托鉴定的C、当事人双方提出的影响查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D、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答案:AD7、在民事诉讼中,对于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如何对待?()A、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B、只有在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时,才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C、应与其他证据同等对待D、只有经过查证、质证后,视情形决定是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答案:AB8、《民事诉讼法》弟64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是指()A、涉及可能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B、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C、当事人因为客观原因无法收集证据D、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答案:AB9、关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8.3.90)A、在王某诉齐某合同纠纷一案中,该合同可能存在损害第三人利益的事实,在此情况下法院可以主动收集证据B、在胡某诉黄某侵权一案中,因客观原因胡某未能提供一项关键证据,在此情况下胡某可以申请法院收集证据C、在周某诉贺某借款纠纷一案中,周某因自己没有时间收集证据,于是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在此情况下法院应当进行调查收集D、在武某诉赵某一案中,武某可以向受案法院申请复议一次答案:ABD10、关于举证责任分配,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四川2008.3.81)A、县供电局安装的高压线电线压死了刘某的牛,刘某诉请损害赔偿,县供电局应就其对刘某的牛的死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B、张某因被李某养的狗咬伤诉至法院,要求李某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