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质因数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4.2分解质因数|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4.2分解质因数|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除···以···余···”来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2.能够使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将一个自然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并计算出它的所有正因数和质因数个数。
3.能够运用分解质因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能够将一个自然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并计算出它的所有正因数和质因数个数。
2.学生能够通过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环节1.点名、检查学生作业。
2.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四小家庭买文具的情景,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分解质因数。
3.利用课件,先呈现一个例子,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出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2. 讲解与练习1.让学生回顾质数、合数、计算正因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按照步骤:从小到大依次将自然数除以最小的质数,直到商为1为止。
将每次的约数用竖式表示,最后将所有的质因数写在一起,得出最终的分解式。
这里可以介绍索引法的方法来进行分解质因数的步骤。
3.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练习题,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4.让学生进行课堂小实验,用实际的物品展示质因数和正因数的概念。
3. 进一步应用1.引导学生通过分解质因数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下,或者给出一些案例给学生来解答。
2.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模拟购买物品的情景,然后让学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计算出总价的质因数和正因数个数。
4. 作业布置与课堂小结1.布置视频课文学习和课堂习题作业。
2.课堂小结,强调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后记本课的讲授以导入环节为切入点展开,使学生对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讲解中穿插了一些小实验和生活应用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更易理解和记忆。
在练习过程中,增加了趣味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第5课时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三单元第5课时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因数的概念及相关定义。
2.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质因数的概念和相关定义。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质因数概念,并对其进行扩展。
2.进一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素数的概念。
今天我们将学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简化大数与约分。
2. 新课讲解1.质因数的定义:在自然数范围内,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能再被其他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一个质数,而能够把某个自然数整除的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例如:6=2×3。
这里2和3都是6的质因子。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在分解质因数时,我们需要先把这个数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找到所有的素数因子。
例如:将30分解成质因数,可以首先分解成为 $2\\times15$,然后继续分解15为 $3\\times5$,此时30的质因数分解式为 $2\\times3\\times5$。
3.质因数的扩展: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数可以被分解为两个质数的乘积;那么更进一步地,我们能否将一个数分解为多个质数的乘积呢?例如 $120=2\\times 2\\times 2\\times3\\times 5$,那么这个数120就被分解成了五个质数的乘积,我们把这些质数叫做120的质因数。
4.经典例题:•将2400用质数乘积的形式表示。
将2400分解最好的方法是先分解因数,得到$2400=2\\times2\\times2\\times2\\times3\\times5\\times5$,因此,2400的质因数为 $2\\times2\\times2\\times2\\times3\\times5\\times5$。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一、前置知识在学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对于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它就是素数,否则它就是合数。
例如,2、3、5、7等都是素数,而4、6、8、9等都是合数。
2.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一个数如果能够整除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4是8的因数,因为$8\\div4=2$。
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某个整数倍。
例如,10的倍数有10、20、30等。
3.分解因数的方法分解因数是将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个素数的乘积。
例如,$12=2\\times2\\times3$。
二、认识质因数在前置知识中,我们提到了素数和合数的概念。
其中,素数在分解因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表示为若干个素数的乘积,而质因数就是合数中的素数因子。
举个例子,$12=2\\times2\\times3$,在这个式子中,2和3都是12的质因数。
三、质因数的作用质因数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判断素数和合数我们可以通过判断一个数是否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素数的乘积,来判断它是素数还是合数。
如果一个数无法分解为素数的乘积,那么它就是一个素数。
如果一个数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素数的乘积,那么它就是一个合数。
例如,$15=3\\times5$,因此15是一个合数。
2.约数的判断由于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包含这个数的因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解一个数的质因数,得到它的所有因数。
例如,$24=2\\times2\\times2\\times3$,因此24的所有因数为1、2、3、4、6、8、12和24。
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分解各个数的质因数后,将相同的因数合并起来得到。
例如,$12=2\\times2\\times3$,$15=3\\times5$,$18=2\\times3\\times3$,那么12、15、18的最大公约数为3,最小公倍数为180。
分解质因数教案6篇
分解质因数教案6篇分解质因数篇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的意义,初步会把一个合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因数和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短除式。
教学过程一、引入1.在5、一三、21、32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为什么?2.把上面各数用两个自然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5=()×()一三=()×()21=()×()32=()×()教师:填出的这些数与原数有什么关系?3.以上几个自然数都可以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其它的自然数行吗?教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自然数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板书:把一个自然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二、新授1.如果我们做一个规定,“1除外”(板书于因数外),也就是因数不能用1,这句话还能这么说吗?举例说明。
教师:在因数不用1的前提下,什么数仍能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什么数就不能?(合数能,质数不能)板书:把一个合数用两个因数(1除外)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2.根据这条结论把下面几个合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6、壹五、24、286=2×3 24=2×12壹五=3×5 =3×8=4×628=4×7=2×143.这些合数(指24、28)的因数中还有合数12、8、6……根据刚才的结论又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现在不限制因数的个数(擦去结论中的“两个”)把这些合数用最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24=2×2×2×3教师:6和壹五还能不能用更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为什么不能?明确:这些因数都是质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名字?(质因数)根据黑板上的例子说一说什么叫质因数?4.反馈练习6的质因数有().2和3是6的()2和3还是谁的质因数?24的质因数有哪些?28的质因数有哪些?如果说3和5是质因数对吗?怎么改?(12、4、6……)这几个因数是不是质因数?5.现在我们是把一个合数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原结论中添上“质”字,去掉“1除外”。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篇说课稿所要讲述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中的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两个章节。
质因数是指能够整除一个自然数且不是它本身的因数,例如2、3、5等都是比较小的质因数,而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分解为几个质因数的积,称之为分解质因数。
本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质因数的概念和性质;2.确定质因数的方法;3.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质因数,能够找出一个数的质因数;2.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并能够分解一些简单的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找到一个数的质因数进行分解。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质因数找法和分解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本章教学可以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讲解中可以通过举例分析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图表等媒体进行直观的呈现。
在练习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场景,例如购买物品时要找零、算钱等,来引出本节课要讲的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这类数学知识。
2.导入新课请学生们针对前面引导的场景,举出一个非质数的例子,例如10,然后引导学生区别质数和非质数,引出质因数的概念,并讲解质因数的性质,即:一个数只能由几个质数相乘得来。
3.讲解质因数的找法以一个数36为例,通过列出36能整除的最小的质数2,得到2和18,然后18再分别以2为因数能得到3和9,而3和9都是质数,因此它们就是36的质因数。
通过这个例子介绍了找质因数的方法,即从2开始,把它不断地除到不能除为止,得到的所有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4.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以一个数48为例,先通过找到它的质因数:$2 \\times 2 \\times 2 \\times 2 \\times 3$,然后将它们连成一串,即得到48的分解质因数为$2^4 \\times 3$。
质数与合数及分解质因数(说课稿)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质数与合数及分解质因数(说课稿)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1.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和区别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意义3.综合练习二、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区分质数和合数2.能够用除法和试除法分解整数的质因数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分解质因数的问题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和区别,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意义2.教学难点: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意义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板书,将知识点讲解清楚,让学生对质数、合数及质因数有全面的了解2.举例法:通过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质数、合数及质因数的概念和特性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老师出示一个数字,例如24,问学生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让学生自己列出1-50的质数表和合数表,让他们将质数和合数分类标注。
(二)讲授1.质数的定义和特性•定义: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做质数。
•特性:质数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2.合数的定义和特性•定义: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特性: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和另一个大于1的因数。
3.质数和合数的区别•对于自然数,要么是1,要么是质数,要么是合数。
•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合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
4.分解质因数•概念: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积的形式,这个过程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方法:–用质数去除目标数,直到不能再整除为止。
–将目标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的积的形式。
例如:72=2×2×2×3×3。
•意义:分解质因数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构成,方便我们进行数字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1.给出几个数字,让学生自己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并说明原因。
2.让学生练习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一些小题,加深理解。
(说课稿)第三单元 分解质因数-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三单元分解质因数-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分解质因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加深对质数、合数的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准确的解释什么是质因数。
2.能够分解数为质因数的乘积。
3.能够用质因数的乘积表示原数,把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积。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技巧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质因数、质因数分解的概念。
2.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2.教学难点1.把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积。
2.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技巧。
2.启发法:以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启发引导产生自己的思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技巧。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用一些例子来引入本课的主题,如:30分解质因数的过程。
2.知识点讲解教师通过教学课件,用有趣的例子讲解质因数和质因数分解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把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积。
3.学生练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练习。
教师可以利用随堂测验或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练习和答疑解惑。
4.运用教师通过课堂演示,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分解质因数的实用性,如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醒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启发法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质数的定义及特征;
2.了解合数的定义及特征;
3.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4.能够运用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实物(例如手表)、PPT;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回忆一下数的分类。
2. 案例引入(20分钟)
教师通过实物(例如手表)的拆解,让学生发现每个数字都能够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乘积,引导学生认识到分解质因数的重要性。
3. 讲授重点(30分钟)
•质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称为质数,否则称为合数。
质因数是指一个数所包含的所有质数因子。
•分解质因数:指将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例如,
$12=2\\times 2\\times 3$,可以将12分解为2、3两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4. 练习(3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多个数字,让学生尝试分解出它们的质因数,锻炼学生的手算能力。
5. 拓展(2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所涉及的一些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分解质因数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拆解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同时,通过PPT的拓展让学生了解了分解质因数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
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将继续深入讲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分解质因数》(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分解质因数》(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将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因数的乘积,即分解质因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解质因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该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分解质因数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教学难点:1.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2.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发现分解质因数的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回顾和复习因数的概念,为学习分解质因数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3.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分解质因数的规律。
4. 合作交流:分组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共同学习和进步。
5.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6. 总结提升:对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强调其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分解质因数》2. 内容: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方法、规律、练习。
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本上的分解质因数的题目。
2. 家庭作业:选择一些合适的题目进行分解质因数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在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找不到正确的质因数、计算错误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分解质因数》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分解质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分解质因数》是本册教材中关于质因数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揭示质因数的内涵,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知识,对因数和倍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质因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质因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能独立完成质因数的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质因数分解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质因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质因数分解的规律,体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3.讲解:教师对质因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质因数的分解,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概念:什么是质因数?•方法:如何分解质因数?•规律:质因数分解的规律是什么?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
数学分解质因数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分解质因数一等奖说课稿《数学分解质因数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数学分解质因数一等奖说课稿教材分析:分解质因数是整册教材(《实验数学》第十册)中的重难点之一。
在教材教法上我们学过算术基本定理:就是对于任何一个自然数,如果不计质因数的次序,那么它的质因数分解式具有惟一性。
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对于本章节来说又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没有分解质因数的知识方法作基础,学生就无从去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前关于约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但在练习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没有弄清,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目标定位:指导学生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含义,明确分解质因数的表达形式,掌握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而学生分解质因数的熟练程度要由下次课的练习来进一步完成。
教法运用:对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概念采用探究、师生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分解质因数的表达式、短除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则采用讲解法。
过程:一、导入课题,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内涵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质因数与质数的区别。
而在这一章里所学的数学概念很多,学生如果单独依靠记忆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反而会让学生越学越模糊。
因此我采用让学生语文课中分析词句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开场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出示课题,先让学生读课题说一说课题的意义。
交流之后,师不发表评论,指导学生采用分析词句的方法加以说明,然后由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这时学生开始热闹起来。
全班交流后,学生的分歧集中在“质因数”上面,即质数和因数的问题。
这时,我将课题中学生理解的两个词“分解”和“因数”划出,问:“这几个数应该是……”学生立即异口同声回答是相乘,我又不失时机的询问:“那么中间的这个质字怎样理解呢?”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拔之后,很快明白了这几个因数必须是质因数的要求,也理解了质因数的涵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除法、合数与质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质因数分解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数,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乘除法、合数与质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探究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质因数分解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质因数分解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发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规律,能够独立地进行质因数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通过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通过实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用质因数分解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数。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苏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质因数,知道如何找到一个数的质因数。
2.能够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3.能够通过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简化分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找到一个数的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难点: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让学生回顾一下什么是质数,有哪些质数。
2.引入质因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质因数和质数的关系。
2. 发现质因数的方法1.定义质因数的概念,并引入质因数的概念。
2.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找到一个数的质因数。
3.通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找到一个数的质因数,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方法。
4.整合学生的思路,总结找到一个数的质因数的方法。
3.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1.教师通过手写分解质因数的示例,引出分解质因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含义。
2.通过分步骤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如何分解质因数。
3.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分解质因数。
4. 对分数的简化1.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补充介绍,走进对分数的简化的应用。
2.针对不同的简化方法和策略,给出实例和相应的策略介绍,帮助学生灵活运用。
5. 课后总结1.总结整个课程,强化学习收获。
2.帮助学生回忆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学到的知识点对提高自己的数理思考的重要性。
3.解答可能出现的疑问,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程主要围绕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核心内容展开,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同时通过针对实际应用的讲解和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理知识的思考和探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认知和思考锻炼。
在教学评估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独立思考和课堂讨论两种评价方式。
通过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并为各种出现的疑问赋予正确的理解和解答。
分解质因数说课稿
《分解质因数》说课稿笨笨的工作室分解质因数教研活动分解质因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分解质因数是在学习倍数、因数,2、3、5的数的特征,质数、合数等知识后学习的有一个概念性知识。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是结合例2的具体数给出的,这样是为了避免抽象的数学概念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结合具体的例子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个好的方法。
分解质因数可将数直接进行分解,也可用短除法。
由于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知识,教科书通过对话框蒋方法进行叙述,并将分解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
提倡算法多样化时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区解决新的问题固然是好的,但在解决新问题时产生的新方法更需要学生区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例2后的“试一试”教材安排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这是学生以前未知的方,应该加以训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将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数学意义;能掌握多种方法进行分解,进而理解其意义;2、让学生学会用树枝法和短除法进行正确的分解;3、在解决问题中,深入自然数的另一层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掌握方法,并在过程中理解一个数的质因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判定相乘的几个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点拨引入,组织探究,启发巩固。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1)分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应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实践,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堂课我设计了学生四人一组分组活动,首先每一个学生独立发言,说出20以内的每一个质数,然后要求每组学生分别说出42可以写成哪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的,学生非常感兴趣。
在合作学习时,我让四人一组,一人主持,一人记录,然后组内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篇数学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和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求解方法和相关的计算题。
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学生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以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质因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能够应用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1. 质因数的概念核心概念:质因数是能够整除给定正整数的质数。
重点解释: - 质因数是指能够整除给定正整数的质数,质数指的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
- 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几个质因数的乘积。
2.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过程核心概念:分解质因数是将一个正整数写成几个质数的乘积的形式。
解题步骤: 1. 找出这个数的一个质因数; 2. 将这个质因数除去,得到一个较小的数; 3. 对这个较小的数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最后无法再分解为止。
3. 应用示例与实际问题通过具体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3.归纳总结法:通过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定理及相关公式。
五、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出示一个示例,让学生分别找出其质因数,引导学生思考质因数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6《分解质因数》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6《分解质因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质数、合数的基本概念。
2.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3.掌握分解质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分解质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质数和合数1.定义: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整数称为质数,其他整数称为合数。
2.举例:2、3、5、7、11、13、17、19、23、29等是质数,而4、6、8、9、10等是合数。
2. 分解质因数1.定义:将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的乘积的过程,叫做分解质因数。
2.讲解:•例如:把12分解成质因数的乘积。
首先,去除其中的2,得到$12=2\\times6$;然后,去除6中的2,得到$6=2\\times3$。
因此,$12=2\\times2\\times3$。
3.总结:•当质因数没有定数时,可以写作$x=p_1\\cdot p_2\\cdot p_3\\cdots$•当质因数有定数时,可以写作$x=p_1^{a_1}\\cdot p_2^{a_2}\\cdotp_3^{a_3}\\cdots$(其中a1,a2,a3,...均为自然数)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题目:班里有30个学生,他们一起买了一些书,每人分得3本,最后还剩2本。
问他们买了多少书?2.解法:设班里买了x本书,则x=90+k,并且x可以写作$x=2\\times3\\times5\\times r,r\\in\\mathbb{N}^*$。
因为每个学生分得3本书,班里共30个学生,买的书被3整除,因此k也是3的倍数。
因此,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 \\left\\{\\begin{aligned}x&=2\\times3\\times5\\timesr+3m\\\\x&=90+k\\end{aligned}\\right. $$化简得:$$ \\begin{aligned}2\\times3\\times5\\timesr+3m&=90+k\\\\30r+m&=15+k\\end{aligned} $$因为左边是15的倍数,所以右边也必须是15的倍数。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公开课说课稿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学会运用质因数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质因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质因数分解的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数学问题充满好奇心,愿意去尝试和探索。
但是,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在理解抽象概念时还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事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并掌握其运用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质因数分解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自己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掌握质因数分解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质因数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操作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并掌握其运用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的乘积。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质因数分解的方法。
3.讲解:教师总结质因数分解的方法,并用PPT展示质因数分解的过程。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质因数分解的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分解质因数(讲课稿)
分解质因数(讲课稿)(一)认识质因数你能把5和28分别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你是怎样写的?(板书:5=1×5;28=1×28 28=2×14 28=4×7)引导: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1和5)哪些数是28的因数?(1和28,2和14,4和7)5和28的这几个因数中,分别有哪些是质数?(5是质数;2和7是质数)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板书:质因数——一个数里是质数的因数)上面算式里,哪个数是哪个数的质因数?1、28、14和4为什么不是28的质因数?强调: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
这时,它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比如:5是5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5是5的质因数;2是28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2是28的质因数。
(质因数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练习:做练习六第4题。
让学生阅读习题,独立思考。
追问:怎样的数才可以称作一个数的质因数?(二)分解质因数我们认识了质因数,就可以学习新的知识,学会新的本领,这就是分解质因数。
出示例8,把30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说明: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先写成质数2乘15;15是合数,把它写成质数3乘5,这时乘数全部是质数;就把30写成这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30=2×3×5。
可见,要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可以把合数先写成质数和另一个数相乘的形式;如果另一个数是合数,再把这个合数写成质数和另一个数相乘的形式,直到分解成全部是质数相乘为止。
像这样,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板书:分解质因数——把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阅读“你知道吗”。
我们在上面是用逐次相乘的形式分解质因数的,人们在分解质因数时,经常用短除法。
大家阅读“你知道吗”,看看你能不能明白短除法是怎样分解质因数的。
交流:能说说短除法是怎样分解质因数的吗?方法:每次用质数做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每个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6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6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质因数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2.理解质因数分解的概念,能将正整数分解成质因数的乘积。
3.运用质因数分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联想、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质因数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2.质因数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3.运用质因数分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新课本课是数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和方法,进一步了解数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
通过一道趣味性高的小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问:99 = 3 * 3 * 11,101 = ?(学生思考一会儿)101本身就是质数。
101所以只有1和它自己两个因数。
2. 教学内容与方法(1)质因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质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数为质数。
而质因数就是一个正整数所包含的所有质数因子。
比如,10=2×5,它的质因数是2和5。
判断方法:如果一个数能被2至其本身之间的数整除,那么它就不是质数,否则它就是质数。
练习:请判断以下数是否是质数:2, 3, 5, 7, 10, 27。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分解质因数: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的形式,就称为这个数的质因数分解式。
例如:60 = 2 × 2 × 3 × 5分解方法:先用2去除这个数,如果不行,再用3去除这个数,一直到无法再整除为止。
最终得到的所有的因数都是质数,将这些质数相乘,就得到这个数的质因数分解式。
练习:请分解出以下数的质因数分解式:24, 36, 100, 63, 110。
(3)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共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数称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有试除法、辗转相除法等。
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共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称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解质因数》说课稿笨笨的工作室分解质因数教研活动分解质因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分解质因数是在学习倍数、因数,2、3、5的数的特征,质数、合数等知识后学习的有一个概念性知识。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是结合例2的具体数给出的,这样是为了避免抽象的数学概念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结合具体的例子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个好的方法。
分解质因数可将数直接进行分解,也可用短除法。
由于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知识,教科书通过对话框蒋方法进行叙述,并将分解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
提倡算法多样化时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区解决新的问题固然是好的,但在解决新问题时产生的新方法更需要学生区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例2后的“试一试”教材安排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这是学生以前未知的方,应该加以训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将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数学意义;能掌握多种方法进行分解,进而理解其意义;2、让学生学会用树枝法和短除法进行正确的分解;3、在解决问题中,深入自然数的另一层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掌握方法,并在过程中理解一个数的质因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判定相乘的几个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点拨引入,组织探究,启发巩固。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1)分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应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实践,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堂课我设计了学生四人一组分组活动,首先每一个学生独立发言,说出20以内的每一个质数,然后要求每组学生分别说出42可以写成哪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的,学生非常感兴趣。
在合作学习时,我让四人一组,一人主持,一人记录,然后组内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汇报情况,评价学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于是我要求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汇报学习情况。
有的小组说:42=6×7;有的小组说:42=2×3×7;有的小组说:1×2×3×7=42;有的小组说:2×3×7=42。
(3)教给学生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
(4)形成概念。
关于质因数的意义:从例1的式子中,我们得出,42可以写成质数2、3、7相乘的形式,那么2、3、7就叫做42的质因数。
关于分解质因数:如:42=2×3×7,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叫做(把这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注意:分解结果的书写格式不能写成2×3×7=42;用质数作除数试商;除到商为质数为止;合数写在左边,几个质相乘写在右边,而且不能写1,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小结与反思找感觉取得共识反思:这节课你探究了一个什么问题,收获了什么?质疑: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6)、完成“试一试”中的题目,练习二十八第2~7题。
全课的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力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及形成的全过程,可以预期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不但能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利用它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会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分解质因数》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92-93页。
(二)教材分析分解质因数是在学习倍数、因数,2、3、5的数的特征,质数、合数等知识后学习的有一个概念性知识。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是结合具体数给出的,这样是为了避免抽象的数学概念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结合具体的例子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个好的方法。
分解质因数可将数直接进行分解,也可用短除法。
由于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知识,教科书通过知识窗的形式进行叙述,并将分解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
提倡算法多样化时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固然是好的,但在解决新问题时产生的新方法更需要学生去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练一练”中教材两次安排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这是学生以前未知的方法,应该加以训练。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将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数学意义;能掌握多种方法进行分解,进而理解其意义;2、让学生学会用宝塔法和短除法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3、在解决问题中,深入自然数的另一层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收获与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掌握方法,并在过程中理解一个数的质因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判定相乘的几个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点拨引入,组织探究,启发巩固。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1、复习导入,在巩固旧知的同时为新授做辅垫。
人常说:温故而知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倍数、因数、质数和合数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新的概念的学习,与前面所学知识有必然的连带关系,选用与本节课知识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既可以巩固旧的知识,又为今天所学的知识打下的坚实的根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
所以在复习环节我选取了两道有辅助性的复习训练。
一是判断并说明理由,在题目中涉及到了有关因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性问题,让学生的判断的过程中说明理由,对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是说出下列各数的所有因数,并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为什么?这一题在于让学生在训练中更清楚因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会利用其概念进行应用。
为后面学习质因数埋下伏笔。
2、新知探究,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发现知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应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实践,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自主探究;问题讨论、小组合作和师导生学三个的环节。
(1)自主探究,理解质因数。
教师出示问题:“你能将60写成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吗?不能用1哟!”先让学生说说“几个因数”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不只是两个,还包括两个以上,以免学生在自主写算式时思维受限。
再让学生说说在这个题目中你认为还应该注意些什么?让学生清楚要求“不能用1”。
之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按要求写出算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以便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
在学生基本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如果在汇报时不断出现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教师可追问:“这些同学写出来的都是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你能用比两个还多的因数完成吗?”这时学生就会说出三个因数或四个因数的形式,当学生充分展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式子中的因数,如果从质数、合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哪个式子最特殊,为什么?”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四个因数连乘的式子最特殊,它的因数都是质数。
由些教师很自然的就介绍了质因数,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轻松。
随后再请刚刚写出这种形式的同学说说方法,便引出了宝塔式分解法,为后面学生小组探究白日提供方法。
(2)问题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实践中理解新知。
教师出示问题讨论:1、一个质数能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2、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吗?小组合作,举例说明。
这两个问题的出现,把知识点又引向的新的高度。
第1个问题,学生通过对质数概念的认识和对质因数的理解,很轻松就可以解决。
质数不能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因为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这样,教师就引导:“那60是一个合数,我们刚刚把它写成了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那是不是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乘的形式呢?”学生可能认可,可能半信半疑。
小组合作的时机就来了,要求学生分组活动,举出5个合数,并尝试将其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在合作学习时,我让四人一组,一人主持,一人记录,然后组内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之后每组汇报情况,评价学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于是我要求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随机引导学生总结: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并引出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3)师导生学,教给学生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由于短除法是学生新接触的内容,而且只是一种特定方法而已,在未接触时学生是没有探究能力的,所以采取先由教师利用最简单的例子介绍讲解方法,再由学生探究难点的教学方法来进行。
教师先以“6”为例,讲解短除法,只除一步即可,之后写成式子。
再举出“18”为例,让学生按刚刚所讲的方法来叙述,学生在叙述完这一步之后就出现了问题“商是9,是否停止?”让学生讨论明白:9是一个合数,还要象上面这样继续除下去,直到商是质数为止。
这样,学生对短除理解掌握就更深刻了。
接着再紧跟练习,进行尝试训练,由些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再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教学。
3、巩固练习,扎实知识掌握。
在新授环节完成之后,再针对知识特点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判断、说理及书中93页练一练中的练习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扎实巩固。
全课的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力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及形成的全过程,不但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还能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利用它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会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四、说板书。
分解质因数60=30×260=6×1060=4×15 6=2×360=2×2×15 18=2×3×360=2×5×660=2×3×2×560=6 × 102 ×3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