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应力状态:
1= H 3=1- H
一 重分布应力的特点:
1 .斜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 转: 愈接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1愈接 近平行于临空面,3与之正交,向 坡内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H
1
3
2. 在坡脚及坡肩附近形成应力集中区
(1) 坡脚附近最大主应力显著增高,且愈近表 面愈高;最小主应力显著降低。 这一带是坡体中应力差或最大剪应力最高 的部位,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往往产 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压裂面。
按坡角 大小
陡坡 >=300 中坡150<= <300
低坡
岩坡H< 8m 土坡H< 5m
B
A
缓坡 <150
坡面形态:内凹型,外凸型
直线型,复合型
斜坡的基本要素
(1)坡面AC (2)坡肩A (3)坡顶AB (4)坡脚C (5)坡高H (6)坡角 (7)坡体M
MH C
第二节 斜 坡 应 力 分 布 特 征
变形破坏地质模型:——
崩塌:——
第四节 滑 坡
一、滑坡的基本要素
滑动带:滑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的分界面。形态可分为圆 弧状、平面状和阶梯状等(下页图)。
滑坡床:滑坡体之下未经过滑动的岩土体。 滑坡体:与母体脱离经过滑动的部分岩体。 滑坡周界:滑坡体与周围未变位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
线。
滑坡壁:滑坡体后缘由于滑动作用所形成的母岩陡壁, 其坡角多为35-80度,平面上多呈圈椅状。滑坡壁上常见 铅直方向的擦痕。
二 影响斜坡应力分布的因素
1. 岩体初始应力的影响 初始应力场、尤其水平剩余应力使坡体中主应力迹线的分布形
式有所不同,明显改变了各应力值的大小;使应力分异现象加剧, 尤其对坡脚应力集中带和坡面张力带的影响最大。
2. 坡形的影响
(1) 坡高:不改变应力等值线图象,应力随坡高而增高。
(2) 坡角:坡角变化明显改变了应力分布图象。随坡角变陡,张力带的范围有所 扩大,坡脚应力集中带最大剪应力值也随之增高。
A. 表层蠕滑:斜坡浅层岩土体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向临空面方向缓慢变形 构成一个剪变带,其位移由坡面向坡内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B .深层蠕滑:主要发育在斜坡下部或坡体内部。
按其形成机制特点可分为两种:
① 软弱基座蠕滑 ② 坡体蠕滑(受软弱结构面控制)
(3) 弯曲倾倒:
由陡坡或直立板状岩体组成的斜坡,当岩层走向与坡面 走向大致相同时,在自重的长期作用下,由前缘开始向临空 方向弯曲、折裂,并逐渐向坡内发展的变形,称为~。
第三章 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 概述
斜坡——指地表一切具有侧向 空面的地质坡体,是一类广泛的地貌类型。
斜坡变形破坏是地质发展演化的重要过程。
天然斜坡:沟谷岸坡、山
坡…… 人工边坡:露采边坡、基坑边
坡…… 类型
岩坡 土坡
按高度H
高坡
岩坡M 15M 土坡H 10m
岩坡8m H<5m
中坡 土坡5m H<10m
1
第三节 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
一、斜坡变形
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
原有平衡被打破,局部应力集中超过岩体强度
局部破裂、小位移等,无整体移动.
形式:
(1) 卸荷回弹 卸荷、初始应力Biblioteka Baidu放
侧应力减弱
产生张裂面
(2) 拉裂
斜坡形成过程中,在坡面和坡顶形成的张力带中拉应力集中形成拉张裂缝。 (3) 蠕滑
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为主的长期作用下,向临空面方向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形。
滑坡台阶:滑坡体下滑时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而形成的 错台。
滑坡舌:滑坡体前部伸出如舌状的部位。常伸入沟谷、 河流。最前端滑坡面出露地表的部位,称滑坡剪出口。
.滑坡洼地(湖)
主滑线
滑坡裂隙: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大小不 同,在各部位产生不同力学性质的裂隙。 • 拉张裂隙:位于滑体后部、滑床后壁,弧形分布,与 滑动方向垂直; • 剪切裂隙:羽状分布于滑坡体中前部的两侧,,因滑 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力偶作用形成,与滑 动方向斜交; • 鼓张裂隙:分布滑体前缘,由于滑体后部的推挤鼓起 而成,与滑动方向垂直; • 扇形裂隙:位于滑体舌部,因前部岩土体向两侧扩散 产生,放射状呈扇形分布。
(3) 坡底宽度:当W<0.8H时,坡脚最大剪应力随底宽 而急剧 。当W>0.8H 时,则保持为一常值(称为“残余坡角应力”)
(4) 坡面形态:平面上的凹形坡,应力集中明显减缓。 圆形和椭圆形边坡,坡脚最大剪应力仅为一般斜坡的1/2。 当水平应力坡形于椭圆形矿坑长轴时,应力集中较缓和。
3. 斜坡岩土体特性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二 滑坡的识别
1、识别方法:
航片解译、地面调查、勘探 面 线点
2、识别标志
(1) 地形地貌方面
滑坡形态特征、地貌不协调或反常等
(2) 变形破裂方面:
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 滑体结构松散、破碎
圈椅状地貌 双沟同源
(3) 水文地质方面
结构破碎 → 透水性增高 → 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 滑体表面出现积水洼地 或湿地,泉的出现
岩土体的变形模量对均质坡体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 泊松比可改变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引起张力带变化。随着 增高,坡 面和 坡顶的张力带逐渐 扩展;而在坡底则反之, 增高,张力带收缩。 结构面的产状、性质的差别,使斜坡中的应力分布出现了不连续性,在 不连续面或软弱面的周边形成应力集中或发生应力阻滞。
1
(4) 植被方面
马刀树、醉汉林
(5) 滑动面的鉴别及研究 勘探:钻探
变形监测:钻孔倾斜仪
三 滑坡分类
1 按岩土体类型分类
土体滑坡
(1)粘性土滑坡 (2)黄土滑坡 (3)堆填土滑坡 (4)堆积土滑坡
(2) 在坡顶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坡面的径
向应力和坡顶面的切向力可转化为拉应力,
1
形成张力带,易形成与坡面平行的拉裂面。
3 . 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 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 的直线变成近似圆弧线,弧的 下凹方向朝着临空方向。
4 . 坡面处由于侧向压力趋于零, 实际上处于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 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
二、斜坡破坏
崩塌
滑坡
表层流动 落石
1. 崩塌
陡坡上的岩土体产生以下落运动为主(移动、滚动、跳跃)的破坏现象。(土 崩、岩崩)
2.滑坡
斜坡岩土体依附于内在的或潜在的贯通结构面,在外力作用下,失去原来的平 衡状态,产生了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滑动现象。
两者的区别: ①运动方式 ②破坏形式 ③是否脱离母体,存在滑动面 ④规模、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