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感染药物应用 PPT课件
抗感染药物应用与医院感染ppt课件
![抗感染药物应用与医院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71e3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e.png)
*
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健。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
我国抗菌药物用量:占药品总量 35% 排序:前15位中抗菌药物占10~11种 医院抗菌药物金额:占总药品额1/3以上 抗菌药占门诊处方量的24%以上 ,比例最大。 住院患者79%应用了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而根据药敏实验选择的只占14%
*
抗菌药物应用的原则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 对于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引起的感染都可以选用抗菌药物治疔。对于单纯性病毒感染及发热原因不明(除高度怀疑上述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外)的病人,一般不宜用抗菌药物治疗。 在临床确定适应症的基础上,首先预测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根据经验选药。但要贯彻先送培养标本,后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努力尽早采集各种标本,鉴定致病菌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尽早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最敏感的药物。
泌尿道感染常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其他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以及不动杆菌等 血液感染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7%)、大肠杆菌(11%)、表皮葡萄球菌(10%)、铜绿假单胞菌(9%)、克雷伯氏菌(7%)。
*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1.青霉素 (1).青霉素(G):目前仍为下列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等;肺炎球菌所致的肺炎;草绿色链球菌所致的心内膜炎;肠球菌所致的心内膜炎或其他感染,本品与氨苄西林同为适宜选用药物。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碳疽等亦属首选药物。由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所致的口腔、盆腔等感染也可选用本品。
*
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感染PPT专业课件
![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感染PPT专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9ce0ea02020740bf1e9baf.png)
患者进入粒缺期(9.10-9.22) 9月11日患者开始体温升高
完整编辑ppt
5
9月10日-9月22日处于粒缺期
腋
下
美罗培南/ 替考拉宁
美罗培南/ 替考拉宁
伊曲康唑(9.20)
美倍罗能培南
胸部 CT
粒缺 期
完整编辑ppt
146g/L PLT 38×10^9/L N 0.8×10^9/L。骨髓形态:急
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a复发。胸片、心电图、及生化等指
标正常。
完整编辑ppt
3
入院诊断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a复发
完整编辑ppt
4
诊治经过
9月 6日给予IA(善唯达10mg qd×3、阿糖胞 苷100mg bid×7)方案诱导化疗 ;
参考文献: Martin GS et al. NEJM. 2003 ;348 :1546-1554.
完整编辑ppt
17
血液科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发科室
血液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且大部分患者均有接受化疗、长时 间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广谱抗菌素等真菌感染的好发因素,使得IFI 已经成为血液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在277名侵袭性 曲霉病病人中 144人用伏立康 唑,133人用两 性霉素B。80% 以上病人患侵袭 性肺曲霉病、白 血病或接受过干 细胞移植。
治疗12周的有效率和存活率及不良反应率
表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比两性霉素B更有效 。
完整编辑ppt
30
伏立康唑&伊曲康唑
吴玉红等对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PPT课件
![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4d90c1fad6195f302ba69c.png)
抗真菌药按化学结构分为 :
多烯类
烯丙胺类
氮唑类
嘧啶类
抗生素类
棘白菌素类
精选PPT课件
6
真菌结构和抗真菌药作用部位示意图
真菌细胞壁
真菌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
b-(1,3)-葡聚糖 合成酶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
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 14-α去甲基酶
麦角固醇
P450酶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精选PPT课件
11
嘧啶类
代表药物:氟胞嘧啶 作用机制:转变成氟尿嘧啶,抑制胸苷酸合成酶,
干扰DNA合成
精选PPT课件
12
抗生素类
代表药物:灰黄霉素,作用机制:渗入皮肤角质 层与角蛋白结合,干扰真菌有丝分裂与核酸合成, 阻止真菌继续侵入
其他:尼可霉素Z,可抑制真菌细胞壁上的几丁质 合成酶
精选PPT课件
13
棘白菌素类
代表药物:卡泊芬净 作用机制:是真菌细胞壁主要构成成分1,3-β-
D-葡聚糖合成过程非竞争性抑制剂
精选PPT课件
14
精选PPT课件
9
烯丙胺类
代表药物:特比萘芬 作用机制:该类药物主要高度特异性地抑制角鲨
烯环氧化酶,使角鲨烯积聚、麦角甾醇的合成受 阻,从而引起真菌细胞死亡
精选PPT课件
10
氮唑类
分咪唑类和三唑类,代表药物:氟康唑、伊曲康 唑
抑制真菌P450酶,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合成, 使通透性增加
精选PPT课件
抗真菌药分类和作用机制
精选PPT课件
1
酵母菌
真菌简介
隐球菌
曲霉菌
精选PPT课件
2
真菌分类
化学合成抗感染药—抗真菌药(药物学课件)
![化学合成抗感染药—抗真菌药(药物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87a06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8.png)
抗真菌药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
各种癣菌
浅部真菌病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 康 唑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
两性霉素B
酮 康 唑
氟 康 唑
抗真菌药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一)
类别
药名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严重深部真菌
的首选药
肝肾毒性、
血液毒性、
常用药物有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等。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抗生素类: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
三唑类:伊曲康唑、氟康唑
丙烯胺类:特比萘芬
嘧啶类 :氟胞嘧啶
抗真菌药
口腔念珠菌病
乙酰辅酶A
抗真菌药
【作用机制】 1.作用于真菌细胞膜
相关链接-唑类抗真菌药物
•
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真菌药
• 于60年代末问世
• 1969年–克霉唑和咪康唑作为抗真菌药用于临床
• 大量的唑类药物被开发
• –可以治疗浅表性真菌感染及体内深度的霉菌感染
• –还可口服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
咪唑类抗真菌药
N
咪康唑
分子中含有咪唑环:
N
CH2
Cl
CH OCH2
制霉菌素作用与两性霉素B基本相同,但毒性更大,不作注射
用。口服用药用于免疫缺陷患者或肿瘤患者防治消化道念珠菌
病,局部用药治疗口腔、皮肤、阴道念珠菌感染和阴道滴虫病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ppt课件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1a41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6.png)
目前临床应用抗病毒药有五类
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型病毒(抗DNA):阿 昔洛维,阿糖腺苷,阿糖胞苷等。
抑制核糖核酸型病毒(抗RNA):病毒唑 (三氮唑)核苷。
激发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 繁殖,干扰素等。
抑制病毒颗粒表面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 病毒释放;异喹啉类等。
阻止病毒穿入宿主细胞和脱壳,防止宿主
细胞感染:金刚烷胺等。
7
8
抗病毒药
无环乌苷 (Aciclovir):用于局部和 全身的治疗或预防疱疹病毒性感染。 毒性低、口服副作用小。
疱疹净 (Idoxuridinum ):主要用于 疱疹性眼病。长期使用可影响正常角 膜上皮代谢,可有过敏症状。
9
抗病毒药
病毒唑 (Ribavirin):用于病毒性呼吸 道感染和疱疹病毒,如角膜炎、结膜炎、 口炎、小儿腺病毒肺炎等。妊娠不足3 个月的妇女禁用。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1
抗பைடு நூலகம்菌药
概述 各种抗真菌药的作用特点
2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于该药毒性较大,已减少 了对它的使用。
灰黄霉素:毒性较大、疗效差而停用。
酮康唑 (Ketoconazole):口服用于治疗 表皮和深部霉菌病的较好药物。不宜 与制酸药、抗胆碱药或H2受体阻滞药 合用。孕妇及有过敏史者禁用。
3
抗真菌药
密康唑 (Micoflazole ):临床用于白色 念珠菌、曲菌、新生隐球菌、芽生 菌及球孢子菌等深部霉菌病。 孕妇、 婴儿禁用。
氟康唑 (F1uconazo1e): 临床可用于 隐球菌病及阴道念珠菌病。口服或 静滴给药。 主要是胃肠道的反应, 偶有肝、肾及造血功能异常。
4
抗真菌药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临床用于浅 表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手癣、 脚癣、头癣、甲癣阴道念珠菌病、霉 菌性角膜炎及某些全身性霉菌病。主 要是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影响用药。
深部真菌感染和抗真菌治疗 PPT
![深部真菌感染和抗真菌治疗 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d793cb284ac850ad02427f.png)
深部真菌感染与抗真菌治疗
• 浅部真菌感染 • 深部真菌感染 • 1、在医院感染中近年发病率 • 2、耐药真菌感染已经出现 • 3、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正在增加如免
疫抑制剂、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的应 用。
2
感染部位 所有部位 下呼吸道 术后伤口 泌尿道 胃肠道
表 不同部位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
血液 皮肤软组织 其他部位
大肠杆菌(16.6)、表皮葡萄球菌(11.5)、金黄色葡萄球菌(8.3)、克雷伯菌(6.6)、 铜绿假单胞菌(5.5)
金黄色葡萄球菌(20.4)、铜绿假单胞菌(13.2)、大肠杆菌(9.3)、肠杆菌属(8.6)、 表皮葡萄球菌(7.9)
表皮葡萄球菌(16.9)、白色念珠菌(8.0)、大肠杆菌(7.5)、金黄色葡萄球菌 (6.9)、肠杆菌属(6.5)
14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 一、破坏真菌细胞膜 • 2、损害膜脂质结构及其功能 麦角类固醇
是真菌细胞特有的脂质,胆类固醇是哺乳 动物细胞膜内固有的成分。AMB能作用于 二者,造成抗真菌作用与不良反应。 • 3、对真菌细胞膜的机械性损伤
15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 二、破坏真菌细胞壁
• 1、对甘露聚糖与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体(真菌
常见病原体(构成比,%)
大肠杆菌(9.8)、铜绿假单胞菌(8.4)、金黄色葡萄球菌(8.4)、表皮葡萄球菌 (8.0)、肠杆菌属(7.8)、白色念珠菌(6.8)、克雷伯菌属(6.6)
铜绿假单胞菌(11.2)、金黄色葡萄球菌(8.7)、克雷伯菌属(8.5)、白色念珠菌 (7.9)、表皮葡萄球菌(5.9)、大肠杆菌(5.0)
5
各种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
白色念珠菌 54%
2024版抗真菌药物ppt课件
![2024版抗真菌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9178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7.png)
抗真菌药物ppt课件目录•引言•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抗真菌药物介绍•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及防治策略01引言真菌感染的概述与现状真菌感染的定义和分类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包括浅表性、皮下组织和系统性感染等。
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全球范围内真菌感染发病率上升,尤其是免疫受损人群。
真菌感染的危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03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病等。
01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抑制真菌细胞膜功能或影响真菌代谢等途径发挥抗真菌作用。
02抗真菌药物的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多烯类、唑类、棘白菌素类、氟胞嘧啶类等。
抗真菌药物的重要性及应用课件目的与结构课件目的介绍真菌感染的现状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提高医务人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课件结构包括引言、真菌感染概述、抗真菌药物概述、各类抗真菌药物介绍、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部分。
02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真菌营养体基本单位是菌丝,多数真菌由菌丝分枝交织形成菌丝群,称菌丝体。
菌丝和菌丝体无性孢子有性孢子真菌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如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等。
真菌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如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等。
030201真菌的形态与结构营养类型对温度的要求对酸碱度的要求对渗透压的要求真菌的生理与代谢01020304真菌的营养方式有腐生、寄生和共生等。
真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生长温度为22~36℃。
大多数真菌喜中性或微酸性环境,最适pH 为5.0~6.0。
真菌对渗透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过高或过低的渗透压都会影响其生长。
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遗传物质真菌的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环境因素、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修饰等。
基因表达调控真菌的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
抗真菌药(药理学课件)
![抗真菌药(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440df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1.png)
• 深部真菌感染:多由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 球菌引起,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 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 发病率低但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
第一节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根据化学结构分为四类: • 抗生素类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 • 嘧啶类抗真菌药,如氟胞嘧啶;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性。 3.毒性大,不作注射用,口服不易吸收,仅
适用于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局部用药治 疗皮肤、黏膜等浅表部位的真菌感染 。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 灰黄霉素(grifulvin) 特点: 1.口服给药,但吸收较少。 2.对各种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深 部真菌无效 。 3.口服用于各种皮肤癣病的治疗。对头癣疗 效较好,甲癣疗效较差。 4.由于该药毒性较大,现临床已少用。
口服吸收差,静脉给药不良反应较多。目前 主要局部应用治疗皮肤、黏膜及指甲的真菌感染。
一、唑类抗真菌药
• 联苯苄唑(bifonazole) 抗菌活性比其他咪唑类药物高。起效
快,作用时间长。临床用于治疗皮肤癣菌 感染。 • 氟康唑( fluconazole)
口服和静脉给药均可。用于治疗隐球 菌性脑膜炎、白色念珠菌感染、体癣、甲 癣等,也是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 的首选药。不良反应较咪唑类少。
膜的通透性 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真菌 死亡。 ③真菌对此类药较少产生耐药性。 ④与咪唑类比,三唑类毒性较小,且抗菌活 性更高。
一、唑类抗真菌药
• 酮康唑( ketoconazole) 口服用于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
亦可局部用药。口服不良反应多。 • 克霉唑( clotrimazole)
口服不易吸收,毒性大,只局部给药治疗浅 部真菌感染。 • 咪康唑( miconazole)益康唑(econazole)
抗真菌药物特性及其应用教学课件ppt
![抗真菌药物特性及其应用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e6b4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6.png)
抗真菌药物的应用
该部分详细介绍了抗真菌药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医疗、农业、工业等,并阐述了一 些实际应用案例。
抗真菌药物的发展趋势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药的研发、药效的提高 等。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随着医学和药学的发展,不 断有新的抗真菌药物被研发和应用。
02
目前,抗真菌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由真菌引起
的感染和疾病,如皮肤癣菌病、念珠菌病等。
未来,随着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加和新型真菌感染的不断出现,
03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02
抗真菌药物特性
THANKS
这些抗菌机制可以影响真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等过 程,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耐药性是指某些真菌对某些抗真菌药物产生了抵抗 力,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耐药性的产生可以是由于真菌细胞膜或细胞壁的改 变、真菌代谢途径的改变、或药物靶点的改变等原
因。
耐药性的出现可能会影响抗真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耐药性的发展情况,并选择
抗真菌药物特性及其应用教学课件 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抗真菌药物概述 • 抗真菌药物特性 • 抗真菌药物应用 • 抗真菌药物的安全性 • 抗真菌药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 教学总结与展望
01
抗真菌药物概述
抗真菌药物的定义
抗真菌药物是指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包括抗生 素和抗真菌剂等。
抗真菌药物在其他科室的应用
其他科室常用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