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认识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12.1《杠杆》(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12.1《杠杆》(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8a74a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5.png)
画出各力和力臂
L1 O
L2
F2
F1
F1 A
B 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F2
F1
B
O
(1)找出支点的位置
A
F2 L1
(2)沿动力、阻力的作用 方向将力的作用线画出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 作用线的垂线
O L2
想一想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L1
F1
O
L2 F2
O
F2
L1
L2
F1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 (3)等臂杠杆:l1=l2,则F1=F2,使用这类 杠杆,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 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 适( )
①剪铁皮的剪子、②钓鱼杆、③动
滑轮、④定滑轮、⑤天平、⑥电工钳,其 中省力的杠杆是_________________省 距离的杠杆________________,等臂的 杠杆是_______________.
O L2
F1=G1=600N F2=G2=200N
钢丝钳
杆秤
瓶盖起子
道钉撬
火钳
独轮车
这些用具是杠杆吗?
古代的杠杆
汲 水 的 桔 槔
古代的杠杆
提问:什么是力臂? 想 一 想?
回答: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 垂直距离。
思考讨论: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 F1+L1=F2+L2 假设二:F1–L1=F2–L2 假设三: F1/L1=F2/L2 假设四:F1 ·L1=F2 ·L2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111《杠杆》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111《杠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4e4b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4.png)
2024/1/30
20
05
杠杆原理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2024/1/30
21
机械手臂与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
2024/1/30
杠杆机构实现精确运动
在机械手臂和自动化设备中,利用杠杆原理设计机构,可 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力量传递,提高设备的运动精度 和稳定性。
节省空间和能源
杠杆机构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的特点,在机械手臂 和自动化设备中应用可以节省空间,降低能源消耗。
2024/1/30
19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
记录每次实验时钩码的数量、位置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对应的力臂长度。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一结论与杠杆平衡 条件的理论公式相符,验证了实验的正确性。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杠杆的平衡状态与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方 向以及力臂的长度有关。
2024/1/30
17
实验器材和步骤
实验步骤
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杠杆左侧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作为阻力F2,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对应的力臂L1。
2024/1/30
18
实验器材和步骤
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024/1/30
15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
杠杆平衡条件是指杠杆在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5b147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5.png)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杠杆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可以用来描述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开门、提物件等等。
在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中,杠杆也是一个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杠杆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公式。
一、杠杆的基本原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一个力臂和一个负载组成的。
支点是杠杆的固定点,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负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杠杆的基本原理来计算杠杆的力和运动。
二、杠杆的应用1. 日常生活杠杆的应用广泛,可以轻松地实现许多日常任务。
如用级杆来打开紧闭的盖子或使用独木桥来摆脱泥泞的泥泞地。
通过正确地了解杠杆的杠杆原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杠杆提高生活效率。
2. 工业制造杠杆在工业制造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工厂中的机器设备中的很多机械装置都是杠杆原理的应用。
例如,使用杠杆原理的绞车和吊车可以轻松地移动重物。
同时,杠杆原理也被应用于机械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中。
三、杠杆的公式1. 杠杆平衡公式杠杆平衡公式是描述杠杆平衡的基本公式。
根据杠杆平衡公式,杠杆上的力和杠杆上的负载成反比例关系,即F1 × L1 = F2 × L2。
其中,F1 是支点一侧的力,L1 是支点到 F1 的距离,F2 是支点另一侧的力,L2 是支点到 F2 的距离。
2. 杠杆传力公式杠杆传力公式是描述杠杆传力的基本公式。
我们可以通过杠杆传力公式来计算杠杆上的力和杠杆上的负载。
根据杠杆传力公式,杠杆上的力和负载之间的比例关系为F1/F2 = L2/L1。
四、结语杠杆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物理学概念,但它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却非常广泛。
学习和掌握杠杆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公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效率,也可以用在工业制造中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在学习八年级物理时,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这项知识。
八年级物理杠杆
![八年级物理杠杆](https://img.taocdn.com/s3/m/ce24de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a.png)
八年级物理杠杆在物理学中,杠杆是一种常见的力学工具,用以改变物体的位置或者方向。
它是由一个简单的刚性杆构成,其上有一个支点,既可以是一个固定的点,也可以是一个移动的对象。
本文将介绍杠杆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
一、杠杆的基本原理杠杆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杠杆定律,即力矩平衡定律。
它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力1 ×力臂1 = 力2 ×力臂2其中,力1、力2分别是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臂1、力臂2分别是这两个力到支点的垂直距离。
二、一级杠杆一级杠杆是指力和支点所处位置的比例相等的杠杆。
当一级杠杆平衡时,支点两侧的力矩相等。
例如,一个横放的杠杆,支点在中间,上面施加一个力向下,下面施加一个力向上,并且两个力相等,那么杠杆就保持平衡。
这是因为力1 ×力臂1 = 力2 ×力臂2,而力臂1和力臂2是相等的。
三、二级杠杆二级杠杆是指力和支点所处位置的比例不相等的杠杆。
当二级杠杆平衡时,力矩的和为零。
例如,一个杠杆长10米,支点在一侧的2米处,上面施加一个力向下20牛顿,下面另一侧施加一个未知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乘积必须等于力臂的乘积。
即20 × 2 = 力2 × 8,解方程可得力2为5牛顿。
这样,杠杆就保持平衡。
四、三级杠杆三级杠杆是指力和支点所处位置的比例不相等的杠杆。
当三级杠杆平衡时,力矩的和为零。
例如,一个杠杆长20米,支点在一侧的3米处,上面施加一个力向下30牛顿,下面另一侧施加一个未知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乘积必须等于力臂的乘积。
即30 × 3 = 力2 × 17,解方程可得力2为5.1牛顿。
这样,杠杆就保持平衡。
五、杠杆的应用杠杆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力学工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杠杆应用:1. 起重机:起重机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提升重物。
在起重机的操作中,需要根据物体的重量和距离来选择合适的杆长和支点位置。
八年级物理杠杆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杠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f932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png)
力臂长度是影响杠杆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作用力不变 的情况下,力臂长度越长,杠杆越容易向该侧倾斜。
改变作用力大小对平衡影响
实验设计
保持力臂长度不变,改 变作用力大小,观察杠 杆平衡情况。
实验现象
当作用力增大时,杠杆 向作用力较大的一侧倾 斜;反之,当作用力减 小时,杠杆向作用力较 小的一侧倾斜。
3
履带吊
履带吊采用履带行走装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 越野能力,其吊臂同样利用杠杆原理进行重物起 吊。
04
探究影响杠杆平衡因素
改变力臂长度对平衡影响
实验设计
保持作用力不变,改变力臂长度,观察杠杆平衡情况。
实验现象
当力臂长度增加时,杠杆向力臂较长的一侧倾斜;反之, 当力臂长度减小时,杠杆向力臂较短的一侧倾斜。
复杂机械系统中的杠杆
在复杂的机械系统中,杠杆往往与其他简单机械(如滑轮、轮轴等)组合使用,实现更 复杂的运动形式和力传递。
杠杆在复杂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杠杆在复杂机械系统中主要起到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简 单机械的组合实现更复杂的运动形式。
复杂机械系统中杠杆的应用实例
汽车方向盘、自行车刹车系统、挖掘机等。
结论分析
杠杆的形状和材质对其平衡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形状和材质的杠杆在相同条件下可能 表现出不同的平衡特性,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杠杆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05
实验:制作简易天平并测量物体质量
实验目的和所需材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验目的 学习杠杆平衡原理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和所需材料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所需材料
但可以移动更短的距离。
第三类杠杆:等臂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4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95723ecc175527072208a0.png)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
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一___组__实___验__数__据___太__少___,__具__有___偶__然 ____性___,__不___便__找__出___普__遍___规__律___。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
【解析】横梁对轨道 A 的压力 F 和轨道 A 对横梁的支持力是 一对相互作用力,把 MN 看成一根杠杆,B 为支点,A 对横梁的 支持力为动力,零件的重力为阻力(其他重力和摩擦力不计);由 v =st可得,t 时间内 AD 段的长度 LAD=vt,则零件重力的力臂 LG =L-LAD=L-vt,轨道 A 对横梁支持力的力臂为 L,由杠杆的平 衡条件可得 F·L=G·(L-vt),则 F=G(LL-vt)=G-GLvt=mg- mLgvt。
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丙的实验,此实验 _能___(选填“能”或“不
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丙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 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 __等__于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L1
L2
F1
F2
L2 O L1
F2 F1
例题解析
例题解析
1、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
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D )
L
o
o
L o
L o
G
FG
L
F
G
FG
F
A
八年级物理杠杆课件
![八年级物理杠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a1aaf9770bf78a6529548d.png)
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的五要素:
1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支点 2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 3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4 .动力臂(L1)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 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 到动力作用线 动力臂 距离。 5 .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 阻力臂(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 到阻力作用线 阻力臂 距离。 距离。 a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 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b 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 一根足够长的硬棒, 一根足够长的硬棒, 我就能移动地球。 我就能移动地球。
撬棒在撬石头 的过程中时怎 么样运动的? 么样运动的?
一、什么是杠杆? 什么是杠杆?
•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 定义: 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注意:硬棒可以是直 也可以是弯曲的 也可以是弯曲的, 注意:硬棒可以是直,也可以是弯曲的 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 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
用图描述五要素
动 力
(力 的 作 线 ) 用 力臂 五要素 阻力臂
(力 的 作 用 线 ) )
o
阻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 杠杆力臂。 杠杆力臂。
F2 L1 O F1
练 习
2.除了我们前面所讲到的撬石头的 方法外,如果没有小石头支撑还能 不能把石头撬起来?怎么撬?
2、画出图中各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
F1 F2 F1 F2
O (1)
O (2)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共85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共8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e0b49b89eb172dec63b722.png)
L2
F2
L1
F1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均作用在杠杆上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臂的作法
1.找出支点O 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并标出符号。
o L2
F1
小资料 人体内的杠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 时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 图)。肘关节是支点,支点左 右都有肌肉。这是一种费力 杠杆,举起一份的重量,肌 肉要化费6倍以上的力气,虽 然费力,但是可以赢得速度。
F1
L1 O
L2
F2
小资料 人体内的杠杆
当你把脚尖翘起来的时候,是 脚跟后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 支点,体重落在两者之间。这是一 个省力杠杆(如图),肌肉的拉力比 体重要小。而且脚越长越省力。
• 杠杆定义 • 杠杆五要素 • 杠杆平衡条件 • 杠杆应用
最小动力问题
• 用省力杠杆时,怎么办能更省力?(如撬 棍撬石头)
• 由F1L1=F2L2 • 当阻力F2、阻力臂L2一定时, • 若L1最 大时,动力F1最小。
请分别作出F1、F2、F3所对就的动力臂
练习:
1、人体的前臂可视作 费力 (填“省力”或 “费力”)杠杆,当曲肘将重物举起时,阻力 臂大小减将小 (填“增大”或“减小”)
1、 杠
“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 球。” ——阿基米德
杆
它 们 都 是 杠 杆 , 有 什 么 共 同 特 点 ?
一、认识杠杆
观察下列工具,思考并讨论其
共同特征。
举例
认识杠杆
认识杠杆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5fc77f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e.png)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
一、定义
1.杠杆:杠杆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把重物放在更高的位置。
杠杆可以分为简单杠杆和复杂杠杆。
2.简单杠杆:简单杠杆是指将重物放在一条有一定长度的细长杆上,使用一个承载点及多个支点,杠杆的一端支承重物,另一端支点有支点,使杠杆的两端平衡。
3.复杂杠杆:复杂杠杆是指将多种不同的杠杆通过节点组合,分别支持重物,使重物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复杂杠杆可以通过多个点来承载重物,从而实现把重物放在更高的位置。
二、优点
1.杠杆可以承载更大的重量:使用杠杆可以让重物产生更大的垂直力,从而承载更大的重量。
2.杠杆有助于提高效率:当我们使用杠杆时,我们可以减少所需的输出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杠杆带来的商业利润:杠杆的使用可以带来更高的商业利润,因为它可以增加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三、应用
1.工业应用:杠杆可以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行业,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生活应用:杠杆可以应用于生活中,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杠杆来提高拉伸绳的力量,以保持床上物品的支撑物。
3.运动应用:杠杆也可以用于运动训练,比如可以使用杠杆帮助增加身体的力量,从而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和运动表现。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章--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八年级下学期第四章--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bbe35383d049649a665885.png)
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 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
杠杆的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注:杠杆不一定是一根直棒,它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
生活中的杆杆: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但一定是杠杆上的一点,或者是一个轴,转动 总是绕这个点进行的.
支点:(如图中O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 动力:(如图中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如图中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注意:在杠杆的使用过程中,动力与阻力的规定并不是非常明确 的.这主要是从人们使用杠杆要达到某种目的的角度来分类的.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这样做的目的是: 可以直接在杠杆上读出 力臂的大小 。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重复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答案】(1)右、右、水平、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个数、位置、重新平衡;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臂:(如图中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动力作用线就是通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动力 臂就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所画的垂线长,也就是几何学中的点 线的距离,而决不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阻力臂:(如图中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同动力臂)
例题
例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他们的方向不一定 C.支点可以在杠杆的端点,也可以在力的作用线之间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
物理八年级杠杆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eb027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9.png)
物理八年级杠杆知识点杠杆是在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杠杆的基本原理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话来解释,那就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换句话说,如果你用更小的力去驱动一件更大的物体,那么你就使用了杠杆。
一、杠杆的基本组成杠杆主要由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三部分组成。
支点是杠杆绕其转动的点,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臂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二、杠杆的分类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而等臂杠杆则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
当这个条件满足时,杠杆会保持静止状态。
四、杠杆的应用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螺丝刀、钳子、剪刀等。
在物理学中,杠杆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和研究,例如:阿基米德浮力实验、滑轮实验等。
五、杠杆的特性杠杆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平衡时的杠杆会保持平衡。
这意味着,如果你改变了杠杆的平衡,那么杠杆就会开始移动,直到再次达到平衡为止六、杠杆的计算要计算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和动力、阻力,我们需要先确定支点。
然后,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动力臂,从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阻力臂。
而动力是你需要施加的力,阻力是你试图阻止物体运动的力。
七、杠杆的作用杠杆的作用有很多,如省力、变速、改变力的方向等。
例如,当你用杠杆撬动石头时,你可以使用较小的力来做更多的工作,这就是杠杆的省力作用。
而通过改变杠杆的角度,你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例如用扳手拧紧螺丝,使用的就是杠杆的力的方向改变作用。
八、杠杆的规律在物理学中,杠杆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也是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重要贡献之一。
他发现了杠杆定理,即: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是一个与它质量相等的力,那么这个物体就会以其重量的1/2为半径,在一个半圆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力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物理杠杆_物理杠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杠杆_物理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ad61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b.png)
物理杠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一个支点附近通过力产生力矩的装置。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了解杠杆的原理和性质对我们理解和运用杠杆十分重要。
一、杠杆的定义和性质1.定义:杠杆是一个刚性的棍棒或杆,可以围绕一个固定的支点旋转。
2.支点:杠杆上一个固定点叫做支点,也叫做杠杆的转动中心。
3.力臂:杠杆上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通常用l表示。
4.作用力: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叫做作用力,通常用F表示。
5.负载:杠杆上承受或将要承受的力叫做负载,通常用W表示。
二、杠杆的原理和公式根据杠杆的原理,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的和为零。
力矩是力对支点产生的旋转效果,计算公式为力乘以力臂。
1.力矩的定义:力乘以力臂,通常用M表示。
M=F*l。
2.平衡条件: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矩的和为零。
ΣM=Σ(F*l)=0。
三、杠杆的分类杠杆可以按照支点的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来进行分类。
1.支点位置:a.一类杠杆:支点位于力和负载之间,负载和力在支点两边。
例子:钟摆、门铃。
b.二类杠杆:支点位于力和负载之间,力和负载在支点的同一侧,但力的作用方向和负载的方向相反。
例子:推杆、撬棍。
c.三类杠杆:支点位于力和负载之间,力和负载在支点的同一侧,力的作用方向和负载的方向相同。
例子:头部的颈椎。
四、杠杆的应用1.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a.门铃:门铃的敲击部分使用的是一类杠杆,能够将按按钮产生的小力放大,从而敲响钟铃。
b.剪刀:剪刀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二类杠杆,能够将我们手指的力放大,从而使剪刀能够剪断物体。
c.支架:一些支架的设计使用杠杆原理,能够将重物与地面支持点的距离缩小,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2.杠杆在工程中的应用:a.建筑起重机:起重机通过杠杆的原理,将重物的重力放大,从而能够将大型物体提升到一定高度。
b.机械工具:很多机械工具,如螺丝扳手、钳子等,都利用杠杆原理来放大人的力,使得力的作用可以更加精确和方便。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c0b52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0.png)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杠杆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八年级阶段是学习物理杠杆的时候,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杠杆原理。
一、杠杆的定义和组成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支点处受到的力称为“支点力”,作用在支点力上的两个力臂分别称为“力臂1”和“力臂2”。
二、杠杆平衡条件在学习杠杆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的平衡,即“力臂1 ×力1 = 力臂2 ×力2”。
只有在力矩平衡的情况下,杠杆才能保持平衡。
三、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和力的位置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1. 一类杠杆:一类杠杆的支点位于杠杆的一端或者叫作首端,力臂1和力臂2的长度可以不相等。
当杠杆上的力1和力2在支点的两侧,且力臂1 ×力1 = 力臂2 ×力2 时,杠杆就达到平衡。
2. 二类杠杆:二类杠杆的支点位于杠杆的中间,力臂1和力臂2的长度相等。
当杠杆上的力1和力2在支点的两侧,力臂1 ×力1 = 力臂2 ×力2 时,杠杆平衡。
3. 三类杠杆:三类杠杆的支点处放在力的一侧,力臂1和力臂2的长度也可以不相等。
当杠杆上的力臂1 ×力1 = 力臂2 ×力2 时,杠杆平衡。
四、杠杆原理及应用1. 杠杆的原理:杠杆原理是指杠杆能够通过力的传递和转换实现工作的原理。
当我们用力将杠杆的一端按下或抬起时,通过支点的力会将杠杆的另一端产生相应的动作。
2. 杠杆的应用: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剪刀就是一种典型的一类杠杆。
杠杆还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起重机、门铰链等都是杠杆的应用。
五、杠杆的力矩公式推导我们可以通过力矩公式来推导杠杆的力矩关系。
假设力1、力2分别作用在两个力臂上,力臂1的长度为R1,力臂2的长度为R2。
由平衡条件可知,力臂1 ×力1 = 力臂2 ×力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12-1 第1课时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12-1 第1课时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16051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3.png)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在杠杆的使用中,杠杠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 杠杆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
探究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思考:怎么调?调到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什么?
调节方法:杠杆哪端高,就向哪端调节平衡螺母。 目的: (1)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
例题
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 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 0.5 N ) 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平衡 (填“平衡”或 “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这样做的 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将杠杆调整好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 2 个钩码, 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丙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先在B点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平衡,然后 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 渐___变__大____(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______拉__力__力__臂___变__小_________。 (4)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C____。(填序号) A. 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动力
F1 /N
1 2 3 2
动力臂
l1 /cm
15 10 10 20
阻力
F2 /N
3 2 2 4
八年级物理杠杆物理杠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杠杆物理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b398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9.png)
八年级物理杠杆物理杠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杠杆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杠杆的定义和组成:杠杆由一个固定支点(也称为轴)和两个力臂(力臂是指力作
用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组成。
2. 力矩的概念:力矩是指力对物体的旋转效果,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的长度。
3. 杠杆的平衡条件: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对于一个给定的支点,左边的力乘以左
边的力臂的力矩等于右边的力乘以右边的力臂的力矩。
4. 杠杆的原理和分类:根据支点的位置和作用力的位置,杠杆可分为一级杠杆、二级
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是指支点在力的中间,二级杠杆是指支点在力的一边,三
级杠杆是指支点在力的另一边。
5. 杠杆的机械优势和力学等式:机械优势是指杠杆所能提供的力矩比上施加在杠杆上
的力的大小。
力学等式是指施加在杠杆上的力乘以施加在力臂上的力的长度等于承受
在另一边力臂上的力乘以承受的力臂长度。
6. 杠杆的应用:杠杆常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工具和机械装置中,如平衡秤、钳子、螺丝
刀等。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杠杆的基本知识点,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解决与
杠杆相关的问题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4e308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d.png)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在物理学中,杠杆是一种基本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杠杆的运用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比如看起来非常轻松自如的扳手,其实就是运用了杠杆的原理。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究一下关于杠杆的知识点。
一、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基本的物理机械,由坚硬、笔直、不变形的杠条、固定在杠条上的固定点和施力点组成。
二、受力分析杠杆分为三种:一级杠杆、二级杠杆、三级杠杆。
⑴一级杠杆一级杠杆是固定点在杠条的两端,施力点在固定点的一侧,力臂和负载臂等长。
在一级杠杆中,F1和F2相等,力臂和负载臂的长度也相等。
⑵二级杠杆二级杠杆是固定点在杠条的中央,施力点在固定点的一侧,力臂较长,负载臂较短。
在二级杠杆中,力臂较长,负载臂较短,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同。
⑶三级杠杆三级杠杆是固定点在杠条末端,施力点在固定点的一侧,力臂和负载臂的长度都较短。
在三级杠杆中,力臂和负载臂的长度都较短,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同。
三、力臂和力矩在杠杆中,力臂是沿垂直于力的方向测量的距离。
力臂的长度越长,所需的力就越小。
力矩是力在力臂上产生的翻转力,是杠杆能够发挥机械功的关键。
四、杠杆原理杠杆的运用是基于杠杆原理的。
杠杆原理是指,在一个杠杆中,负载臂和力臂的长度成反比例关系,所以当负载臂的长度增加时,所需要的施力就会减小。
五、杠杆的应用⑴利用杠杆进行升降和固定物体升降机、自行车、体重秤等都是利用杠杆的原理进行升降和固定。
⑵利用杠杆进行平衡和调整厨房里常用的调制勺、扳手以及机器人等都是利用杠杆进行平衡和调整。
六、总结以上是关于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希望通过对杠杆的分析和应用,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物理机械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们也应用到生活中合理地运用杠杆,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认识杠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过程与方法:利用杠杆五要素画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杠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杠杆认识
难点:利用杠杆五要素画示意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画图)
2、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动力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3、生活中的杠杆
为了便于研究杠杆,我们引入了力臂的概念。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F2的作用线的距离L2
(力臂的作法:1.找出支点O 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并标出符号)
三、练习
1、如图所示,动力F的力臂是()
A.OD B.OC C.OB D.DB
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只能是直的
B.杠杆一定有支点
C.杠杆的支点不在杠杆上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等于杠杆长度
3、如图是用起钉器拔钉子的示意图为动力臂(用图中字母表示)
4、如图是小华用砂糖橘和苹果来玩跷跷板,他先在杆的右端图示位置放了一个砂糖橘,又在左端位置放了一个苹果,放手后,发现杆马上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试分析,让杆转动的力是()A.苹果的重力
B.砂糖橘的重力
C.苹果对杆的压力
D.杆对苹果的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