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97b4bef121dd36a32d82b0.png)
一,简答题(科技史2个。
)1,古希腊有哪些自然哲学流派,其主要思想是什么?古希腊科学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1)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唯物主义派别,主要思想:万物的本原是水,万物起源于水而又复归于水。
(2)爱非斯学派,创始人:赫拉克利特,主要思想:世界本原是火,万物都处于永恒的、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万物皆流,万物无常驻。
(3)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始人:毕达哥拉斯,主要思想:世界的本原就是数,数组成一切事物,数是宇宙的要素,万物皆数。
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性中通常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
(4)原子学派,创始人:留基伯,主要思想: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是一种质上相同、量上不同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微粒,它是一切事物的组成要素。
古希腊科学其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点,,即都是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抽象的形式语言、定量的数学描述和公理化的理论体系为特征,融科学与哲学于一身,因此,开了人类全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先河。
古希腊的原子论的提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它是现代科学的真正基石,也是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前身,,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认为实在在于物质,而不在于心灵,试图用简单的要素来解释世界的组成,寻求世界万物的本源。
2,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的发展特点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差异:古代中国:重关系,阴阳互补(重协同),自组织,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具象思维,人神同一。
古希腊:重实体,对立统一(重冲突),他组织(外力),月上、月下世界分,离抽象思维,人神同构自然哲学:相同之处:追求真理、唯物、辩证,有机论。
不同之处: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充满了猜测、思辨和臆想。
中国古代哲学是带有浓郁思辨性质的自然观。
如”阴阳说“主张阴阳和谐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五行说”则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相邻相生,相间相克”;柳宗元的“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张载认为“凡象,皆气也”,并提出“一物两体”“不有两,则无一”的矛盾论观点;王夫之的“方动方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理论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e85237998fcc22bdd10da2.png)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一,简答题 (科技史2个。
)1,古希腊有哪些自然哲学流派,其主要思想是什么?古希腊科学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1)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唯物主义派别,主要思想:万物的本原是水,万物起源于水而又复归于水。
(2)爱非斯学派,创始人:赫拉克利特,主要思想:世界本原是火,万物都处于永恒的、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万物皆流,万物无常驻。
(3)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始人:毕达哥拉斯,主要思想:世界的本原就是数,数组成一切事物,数是宇宙的要素,万物皆数。
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性中通常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
(4)原子学派,创始人:留基伯,主要思想: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是一种质上相同、量上不同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微粒,它是一切事物的组成要素。
古希腊科学其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点,,即都是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抽象的形式语言、定量的数学描述和公理化的理论体系为特征,融科学与哲学于一身,因此,开了人类全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先河。
古希腊的原子论的提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它是现代科学的真正基石,也是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前身,,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认为实在在于物质,而不在于心灵,试图用简单的要素来解释世界的组成,寻求世界万物的本源。
2,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的发展特点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差异:古代中国:重关系,阴阳互补(重协同),自组织,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具象思维,人神同一。
古希腊:重实体,对立统一(重冲突),他组织(外力),月上、月下世界分,离抽象思维,人神同构自然哲学:相同之处:追求真理、唯物、辩证,有机论。
不同之处: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充满了猜测、思辨和臆想。
中国古代哲学是带有浓郁思辨性质的自然观。
如”阴阳说“主张阴阳和谐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五行说”则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相邻相生,相间相克”;柳宗元的“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张载认为“凡象,皆气也”,并提出“一物两体”“不有两,则无一”的矛盾论观点;王夫之的“方动方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理论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fb5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4.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重点复习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重点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c5a4df998fcc22bdd10d19.png)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答:原子论最早是由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伊壁鸠鲁又对原子论有所发展。
他们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
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性质相同,只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
原子是不可毁灭的,运动时原子的本身的永恒属性。
古希腊的原子论是从关于宇宙的全面哲学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以基本的物质微粒的运动来解释宏观经验现象,通过少数基本假定来统一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实现科学理论的统一性,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思想来源。
(以下仅做参考)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
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机械性。
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第二,形而上学性。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第三,不彻底性。
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
(其他版本,仅做参考)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刘金玉老师课件)(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
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eb2ca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c.png)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a466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3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自然辩证法重点复习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重点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624b9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2.png)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答:原子论最早是由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伊壁鸠鲁又对原子论有所发展..他们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性质相同;只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原子是不可毁灭的;运动时原子的本身的永恒属性..古希腊的原子论是从关于宇宙的全面哲学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以基本的物质微粒的运动来解释宏观经验现象;通过少数基本假定来统一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实现科学理论的统一性;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思想来源..以下仅做参考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机械性..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第二;形而上学性..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第三;不彻底性..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其他版本;仅做参考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刘金玉老师课件(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2)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6)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宇宙是一部机器;由惰性物体组成;绝对静止;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的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与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1)机械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宇宙是一部机器;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承认自然是物质的..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2)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机器的运动和规律是由外在的理智强加给它的;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是一一对应的;只要知道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和边界条件;利用牛顿力学定律及其方程就可单值地确定物体任何时刻的运动状态..(3)还原论..还原分析的方法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它把整体归结为所有部分的线性叠加;把复杂事物还原为简单事物;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简单机械运动形式..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其本质特征是唯物论的、还原论的、机械决定论的和形而上学的..首先;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其次;形而上学性..这是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方法密切相关的;它把整体归结为所有部分的线性叠加;把复杂事物还原为简单事物;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简单机械运动形式;这样只能得到各个部分的共同属性;而不是原有对象的整体性..还原分析方法给人们留下了孤立、静止、片面、绝对地看问题的习惯..最后;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社会实践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导致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有哪些 13-14答: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科学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提供了前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天文学方面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1755年;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提出天体的星云演化假说;指出了太阳系不可避免的毁灭;在僵死的机械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道缺口..41年后;拉普拉斯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更详细的星云假说;为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基础..2地质学方面地质“渐变论”:1830年;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提出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层以及植物、动物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这个学说与有机物种不变假说不相容;同时对“灾变说”进行了有力的批判..3物理学方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等人通过各自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指出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电磁理论:1865年;麦克斯韦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中揭示了电、磁和光的统一性;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又一次理论综合..(4)化学方面尿素的人工合成理论:1828年韦勒用氰酸与氨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界线..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而呈现周期律的变化;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把各种元素联系起来..(5)生物学方面细胞学说:动植物由细胞组成;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线..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说明生物演化的连续性;以自然科学的众多事实彻底驳斥了神创论..4、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16答: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是完整规定和描述系统的基本因素..1组分与结构间的关系..组分是系统结构赖以形成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组分的性质、种类和数量基本规定了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从而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同时;结构对于组分具有相对独立性;结构一旦形成还会控制、约束、支配组分..2环境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功能是系统对环境产生某种作用的能力;系统的环境是系统功能存在和得以实现的条件;边界的性质将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的发挥;而不影响系统的结构..3组分和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系统的组分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组分的性质、种类和数量通过结构直接决定和支配系统的功能..系统整体的功能是组成元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4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功能规律;——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5、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答: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加和性与非加和性两个方面: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关系..整体保留了要素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某种共同属性;对于这些属性的可以量度的方面表现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2在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又存在着质的间断性与量的不守恒性——非加和性关系..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会造成部分中旧质的消失而在整体中产生出新质..由部分构成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或非加和性原理..6、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21答:生态自然观的观点: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和他们生存的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类通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具体来讲:(1)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是同属于一个共同体的;生态系统及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必须自觉地用伦理对自己改造自然的行为加以约束;把影响自然的行为限制在既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亦有利于维护其他物种的生物权利范围内..(2)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自然界的多样性证明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人类应该保护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3)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统一整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价值准则..生态自然观的特征:1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其组成元素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2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不是生态系统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人与其他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平等的..3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人类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整体利益高于部分利益;从长远来看;只有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类这个子系统的利益才有保证..4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与繁荣;人类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下仅作参考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有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7、关于科学的本质特征;西方有哪些基本理论 31答: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是什么”的思考经过了从实证主义到逻辑实证主义再到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演变过程;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了对科学的见解..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18世纪;哲学家康德提出了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的见解..科学属于知识范畴;但科学只是知识的一部分;是知识的较高状态..局部的经验、行家的判断等零碎的知识还不是科学..2科学是产生知识的实践活动保加利亚学者伏尔科夫强调;科学的本质;不在于认识已有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即是一种科学生产..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所谓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专业、科学共同体及其活动规范等方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家的所作所为;就成为科学的一种简单的定义..4科学是一种方法科学是人类求真的一种认知活动、方法系统..科学家遵循和运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在历史上;英国哲学家培根最早认识到科学方法是科学本质特征..他说;“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5一种生产力马克思的科学观: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6)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科学的累积性是指一切有限的科学成就都存在于整个科学事业之中;成为整合科学理论中的一部分..(7)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科学是构成人类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8科学还是一种文化这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指出科学既是知识生产又是精神的创造;它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文化..强调考察科学的文化本质与价值..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是求真、求实的活动..A、就科学活动的成果而言;科学是由概念、规律和理论等组成的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通用性、共享性..B、就科学活动本身而言;科学是一种以探索客观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预见性..C、就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而言;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具有一般生产力的特点..8、技术的本质特征..32-33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技术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技术的本质特征:1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技术的目的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技术的应用明显地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影响..2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的主体要素是指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包括经验、技能、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的客体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行技术要素..技术在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对自然界有目的性的变革..3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作为活动方式的技术手段;除了物质因素外;还有精神因素..人类在运用技术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同时还改变着自身;特别是使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的变化..以下是参考技术的本质特征:(1)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他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同时;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2)物质性和精神性..正是由于技术同时具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它才成为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中介;起到了有物质变精神、由精神变物质的桥梁作用..(3)中立性和价值性..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不是绝对分开的..(4)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些主体要素有重要作用;技术还是精神向物质转化、知识向物质手段和实体转化的过程;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别等的统一..(5)跃迁性和累积性..技术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表现出技术的跃迁性..新技术出现后;原有技术在主导技术的影响下经过改造提高;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累积性..9、理解技术自主进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本题答案不确定;整理内容来自当代自然辩证法导论p263答:根据技术自主进化理论的解释;一方面任何一项技术发明都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产生的;不是突如其来的;而且这一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过程..技术发明是一种建立在许多微小改进基础之上的技术累积的社会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如技术创新或技术选择;都是在各个社会环境中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因素影响的结果..10、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37-39答:科学发展的模式:(1)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研究是通过程序去发现一般原理;科学进步则是先前的理论归并到后一个范围更广、概括性更强的理论中;科学的发展就是科学理论数量的不断增多;是量的积累和增加..(2)波普尔的证伪模式..证伪模式是在反对归纳主义递进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不是知识数量的缓慢递进;而是不断被证伪;从旧理论到新理论的变革过程..(3)库恩的范式理论..库恩指出新旧范式在逻辑上是不相容的..科学的发展是“新理论抛弃并取代了与之不相容的旧理论的革命过程”..库恩反对归纳主义递进模式和证伪模式;他认为科学发展应该是按照“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的模式进行的..(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拉卡托斯的纲领模式可以概括为“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研究纲领否证、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进化阶段......”..任何科学理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体系..(5)劳丹的科学进步模式..劳丹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获得具有较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论..科学进步就体现在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能解决更多的问题..(6)带头学科更替和科学重心转移模式..前苏联科学家凯德洛夫提出带头学科更替模式..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各门学科的发展总是不平等的;在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的需要;总有一门或一组学科能率先、较好地解释自然;作为主导的学科带头向前发展..(7)夏皮尔的“域”理论 ..“域”domain或信息域domain of information是美国着名科学哲学家D·夏皮尔用来说明科学合理性和科学发展模式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科学研究自17世纪起就采用与古代及中世纪“整体方法”完全不同的方法;即“将特定的题材孤立起来考察”的“化整为零”的方法..这种特定的、被孤立的研究题材或专题就是“域”;域具有时代性..(8)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科学研究活动中不存在任何超越具体问题、具体对象的普遍规则;任何普遍的规则在科学的历史上都曾被、也应该被突破..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静怡不完善科学理论..11、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39-42答:科学理论、社会需求、现象发现、技术自身的知识构成了技术发展的动力体系;仅仅从单一的方面去考虑技术发展的来源是不足的..基于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也可以相应看到技术发展中不同的模式:(1)科学理论导向型..技术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为技术解决、克服相应的难题..理论问题解决不仅引出技术上的应用;而且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仍然需要来自科学探索的支持..(2)社会需要导向型..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学者关于技术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唯一共通的一点就是认为;技术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的需求;这些需求在技术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现象发现导向型..技术发明并不都是自觉地应用科学理论的结果;机遇和重大现象、事实发现也可以成为技术发展的契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是来自经。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fc9e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9.png)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绪论1、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恩对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的最新发展成果的哲学概括,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辩证法规律和若干范畴;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总结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科学认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一)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1)运动可划分为若干种运动形式;(2)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着;(3)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4)恩格斯主张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启示人们从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自然界多样性,从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假说方法被普遍应用,标志19世纪科学研究的明显进步。
假说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既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又包含一些假定和猜想,需要新的经验加以确证。
恩格斯认为:(1)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并不表明事物本质不可认识,而是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此外,恩格斯还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整体分析。
强调了:(1)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2)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恩格斯既把科学看成一种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同时也把科学看成一种与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又涉及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社会价值问题。
《自辩》代表着19世纪崭新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基础,又是它的推广。
2、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自然哲学。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9ab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d.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P39-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1.自然界的层次结构2.自然界的无限发展3.自然界的相互作用4.人和自然的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从来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大然的自然界的看法。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有何重大意义?(P41—43)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丁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现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丰义自然观的创穴,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技英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47)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且子力学、分于生物学以及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池理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措绘出一幅从基本粘子、原子、分子化合物育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宁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购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格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一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叩。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闻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2861e59eef8c75fbfb3d1.png)
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独立的、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但它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更不同于各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
在科学和哲学认识的层次上,它是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二者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一门具有中介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学科。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统一;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2.试说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与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居于自然科学技术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中间层次的地位。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哲学素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理性思维认识能力,掌握科研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不断增强贯彻执行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3.根据自己学科发展状况试分析自然辩证法在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
答:我的专业是森林经理学,它是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森林经理学也可称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森林经营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自然辩证法中的基本理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也是这一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思想是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世界观,它要求人类坚持相互关联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二是人类应该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赞助自然而不能以任何方式和理由破坏自然;三是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5183952b160b4e767fcfe3.png)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是:B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 谢赫斯塔克斯日心说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历史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性说法不论断正确的是:D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投资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到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无论如何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稳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此种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引导出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投资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实事求是的是:D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说成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方法论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C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表述发展战略理解不正确的是:D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金融业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产品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即努力全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父辈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才,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科学技术约束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C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随心所欲随意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菲律宾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难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之时产生产生先入之见。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6e5e0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9.png)
自然辨证法原理复习题一、解释以下概念自然观科技观范式人工自然系统与要素组织与自组织可逆与不可逆过程进化与退化有序与无序熵反馈科学方法论意象联想想象抽象证伪主义科学抽象科学问题科研选题科学事实观察方法机遇科学概念科学符号理想实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形象思维相似块科学假说直觉公理化方法系统分析法信息头脑风暴法科学技术科学共同体学派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认识的主体是:A、人民群众B、科学工作者C、文艺工作者D、经典作家E、知名学者2、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A、类比方法B、实践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E、观察方法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A、《人体构造论》B、《天体运行论》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D、《心血运动论》E、《新天文学》4、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A、赛尔维特B、伽利略C、布鲁诺D、哥白尼E、维萨里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科学实验的兴起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E、日心学说的出现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7、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属于:A、科学方法B、哲学C、思维科学D、社会理论E、系统科学8、系统论最基本的观点就是:A、层次性的观点B、突变性的观点C、对称性的观点D、整体性的观点E、结构性的观点9、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A、同化与异化B、个体与环境C、遗传与变异D、连续与间断E、整体与部分10、科学认识的对象是:A客观事实 B科技产物 C科学事实 D科学知识 E、历史事实11、最早系统提出“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的哲学家是:A、德国哲学家爱因斯坦B、法国哲学波普C、英国哲学家波普D、美国哲学家波普E、美国哲学家爱因斯坦12、系统的有序可表现为要素分布的:A、均匀性B、不均匀性C、平衡性D、不平衡性E、可重复性三、不定项选择题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人与自然的矛盾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2、科学问题的来源有:A、实践是科学问题的根本源泉B、科学问题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C、科学问题从科学理论的内部矛盾中产生D、科学问题从不同学派理论的矛盾中产生E、科学问题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相互渗透的矛盾中产生3、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天体运行论》B、《人体构造论》C、《新天文学》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E、《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A、微积分中的辩证法B、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C、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D、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轮E、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5、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A、毕达哥拉斯B、欧几里德C、阿基米德D、阿波罗尼E、苏格拉底6、科学革命的主要特征是:A.直接性B.间断性 C。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0a2913804d2b160b4ec06a.png)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B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C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C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2efb5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c.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所有上述规律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A. 相互对立的B. 相互统一的C. 相互转化的D. A、B和C都正确3. 自然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是()A. 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B. 事物的质的变化引起数量的变化C. 事物的数量和质的变化相互影响D. A和B都正确4.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A. 上升性B. 循环性C. 曲折性D. 无限性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内部矛盾B. 外部矛盾C. 事物的联系D. 事物的运动答案:1.D 2.D 3.D 4.C 5.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哲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A. 正确B. 错误8. 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而质的变化不会引起数量的变化。
()A. 正确B. 错误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外部矛盾。
()A. 正确B. 错误10.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A. 正确B. 错误答案:6.B 7.B 8.B 9.B 10.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的统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b7bfee27284b73f3425037.png)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P98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P85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P115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7f5f3b307e87100f69669.png)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e12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7.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物质的多样性B. 物质的永恒运动C. 物质的内在矛盾D. 物质的外部条件2. 下列哪个概念不是自然辩证法中的基本范畴?A. 量变B. 质变C. 否定D. 辩证否定3. 自然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独立的D. 以上都是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矛盾具有什么特点?A. 单一性B. 多样性C. 绝对性D. 相对性5. 在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什么趋势?A. 直线上升B. 循环往复C. 螺旋上升D. 曲折前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必然性B. 偶然性C. 规律性D. 无序性7. 自然辩证法强调,研究自然界应该坚持以下哪些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辩证性原则D. 单一性原则8. 在自然辩证法中,下列哪些因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A. 内在因素B. 外在因素C. 主观因素D. 客观因素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包括哪些方面?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D.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排斥的10. 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特点有哪些?A. 事物发展是前进的B. 事物发展是曲折的C. 事物发展是上升的D. 事物发展是下降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和意义。
14.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对于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02391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0.png)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1、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答: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第二,“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
第三,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和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第四,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第五,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的结果。
第六,物质颗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出来的”。
2、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答:进化: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
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通常指演化内容的第一部分,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其子系统与要家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
除了指事物的“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混沌态”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混沌态”之间的更替。
自然界的进化:有序化和对称性破缺(1)有序化“序”的基本词义为“排列”,可引申为一种规则的状态,在现代科学中,序的概念不仅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某种规则性,而且反映了时间演化过程的某种规律性。
除此,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这种规则性既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反映自然系统演化的过程。
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了系统的一定秩序,即有序度。
事物或状态不同的有序度构成一系列的阶梯。
如果系统向有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高:反之,如果系统向无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低。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15e31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7.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明代思想家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这一段话说明了(A)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②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③辩证的否定就是抛弃一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只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6.从“委任、选任”到“聘任”,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干部任用制度的这种改革告诉我们,辨证的否定()A.是没有任何折中的全盘否定B.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毁灭10.“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
由于其在反腐败的同时也暴露了某些人的隐私,2022年1月江苏省某市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结果网民大哗。
下列对“人肉搜索”现象认识正确的有()①从当今时代的社会条件来说,它有存在的理由②对其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但可以全盘肯定③“人肉搜索”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④对“人肉搜索”的否定纯粹是人为的外力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1.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对如何进行服装品牌创新的看法,网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
这就需要不折不扣地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个纺织大国,但数量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品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
果有剩余,必有隐因。
”是指:A.求同法B.差异法C.求同差异共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9、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A. 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B. 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C.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D.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10、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①一般与一般的关系;②特殊与特殊的关系;③一般与特殊的关系;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11、认识客体是指:①纳入认识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一切物质客体;②除人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③一切自然界存在物;④自然界一切生物体的总和。
12,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主张理性主义方法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方法的科学家是:①,英国的休谟②,法国的笛卡儿③,意大利的伽里略④,英国的培根13、近代最早提出的自然界演化历史观是:①牛顿经典力学;②康德星云假说;③达尔文进化论;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1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讲的是:①人们认识自然的辩证法;②人们变革自然的辩证法;③人们研究自然的辩证法;④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
15、自然界物质运动服从某些共同规律表明:①自然界具体物质运动的守恒性;②自然界物质运动不灭性;③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绝对性;④自然界物质运动统一性。
16、科学理论评价的简单性要求是指:①理论展开的层次结构最少;②应用的数学工具最少;③包含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定律最少;④概念和定律包含的经验内容最少。
17、科学观察需要选择典型对象和典型环境;因而:①它有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的作用;②具有强化对象及各种观察条件的特点;③具有模拟客观对象的特点;④观察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18、反常问题是指:①不是正常科学认识中提出的问题;②和公认理论形式不一样的问题;③非正常思维形式提出的问题;④是拒斥已有理论框架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19、人类的新进化是指:①纯生物属性的进化;②人的社会属性改变推动人的生物属性改变的进化;③纯社会属性的进化;④人类语言符号的进化。
20,自然辩证法从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来阐述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这种研究体现了:①,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②,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1、系统层次结构纵向层次间质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于:①纵向层次间的间断性;②横向层次内的相干性;③纵向层次间的相干性;④纵向要素分布的不均匀性2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表明它与……处于同一层次。
①,辩证唯物主义;②,历史唯物主义;③,自然科学;④,科学社会主义。
23、模拟实验区分为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的依据是:①原型与模型之间的功能目的;②原型与模型之间的相似关系;③原型与模型的材料性质;④原型与模型的内容关系24、由受激辐射理论的突破到激光技术原理的形成的构思方法是属于:①生物模拟法;②联想法;③原理推演法;④移植法。
25、公理化方法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①类比推理;②归纳推理;③演绎推理;④直觉推理。
26、在系统层次结构中,低层系统的递进相干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系统中产生决定系统特有规律的结果;称为:①上向因果链;②下向因果链;③双向因果链;④递进分解链。
27、科学事实属于:①客观事实;②经验事实;③理论事实;④假想事实。
28,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上看,下列哪一个命题是不正确的:①,正确的自然观是把自然界看成是过程的集合体;②,正确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运动中;③,正确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④,正确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原来面目最朴素的了解。
29,判别下列句子,哪一个表述比较合理:①,因为观察渗透着理论,所以它没有检验的功能可言;②,因为观察受到主体经验和思想的影响,所以它没有客观性可言;③,因为观察具有实践的品格,所以科学知识源于观察;④,因为观察受到理论的污染,所以它不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30.《自然辩证法》一书是:①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的著作;②恩格斯经过十年努力完成的著作;③恩格斯未完成的遗稿;④马克思撰写;恩格斯整理完成的著作。
31 在科学思维中能够创造新意象的思维形式是:①概念;②判断;③意象;④想象32. 系统尺度由小到大,其组成元素之间的结合能呈现:①由小到大递增;②由大到小递减;③基本不变;④震荡性变化。
33,从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上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主要魅力在于它是:①公理化体系;②假说演绎体系;③科学归纳体系;④理想化方法。
34,恩格斯认为自然界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这说明:①自然界中不存在着变化的暂时性;②自然界的发展是循环的无限性;③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都是有序性的;④自然界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无限的。
35,假说检验的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家喜欢采用判决性实验来判定两个互相竞争的假说,但是在科学检验中判决性实验只能够:①有条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②历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③最终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④即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36,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TT→EE→P”,这一模式的思想基础在于:①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科学信念的作用;②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猜测与反驳;③科学理论的正确与否在于科学理论能否得到证实;④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
37,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测量的本质在于干扰对象。
测量的这种哲学性质是因为:①确认某类事物属于一定的类需要运用比较逻辑;②主客体相互作用成为对象的不可分割的部分;③测量主体必须引入科学共同体所认可的测量标度;④测量客体是量和质的统一38,现代科学哲学研究表明,理论的评价并不是单一的理性评价,其原因在于:①科学理论必须受到实践的检验;②科学理论是人类思维的创造;③科学理论的评价主体是科学权威;④科学理论不是理性的事业。
39,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①逻辑原子论;②不可通约的范式;③“词典”理论;④中国套箱理论40,科学实验中机遇的特点从发生的客观基础看在于:①,突发性;②,意外性;③,偶然性;④,必然性。
41,判别下列句子,哪一个较为不合适:①,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具有绝然不同的方法论准则;②,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其研究对象所处的条件不同;③,观察与实验的主体都在从事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④,观察与实验的结果在其必然性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42,科学选题方法中的需要性主要体现了选题的……。
①,目的性;②,价值性;③,条件性;④,根据性43,从现代科学观念出发,判别下列命题哪一个比较合适:①,永恒的自然规律也愈来愈变成历史规律;②,从存在到演化的科学思想转变表示人类更加重视粒子文化;③,人的科学认识对象都是由自然存在物所构成;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存在体。
44,灵感是非逻辑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形式机制上看,你认为下列解释哪一个最能反映灵感思维的本质:①,灵感是一种形象思维;②,灵感是一种思维定势;③,灵感是一种思维的自组织过程;④,灵感是一种发散性思维。
45,从证伪检验的角度看,下列命题哪一个价值更大:①,火星以椭圆形轨道围绕着太阳运行;②,所有行星以椭圆形围绕着太阳运行;③,自然界的运动存在着“第一推动力”;④,宇宙创生于无。
46,思想模型是……的产物。
①,归纳;②;演绎③,类比;④,科学抽象。
47,为什么所有能推理的人都期望并相信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事例同经历过的事例相一致?这是……问题。
①,归纳心理学;②,归纳合理性;③,演绎因果性;④,演绎合理性;48,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统一。
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②,赖尔的地质学原理;③,施莱顿、施旺的细胞学说;④,维勒的尿素合成49,知识经济属性表明,科学知识在认识论上意义上是一种:①,直接生产力;②,进化系统;③,网络知识经济;④,间接生产力50,科学史上人们曾用燃素说解释纯金属燃烧后变重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们发现有机物在燃烧后却变轻,于是提出燃素具有负重量的假设。
这一假设从科学哲学看是属于……的。
①,拟人化;②;特设性;③,判决性;④,辅助性51,仿生学的方法论依据是----。
①,黑箱方法;②;白箱方法;③,灰箱方法;④,功能模拟方法52,现代公理化方法要求给出公理体系的----证明。
①,一致性、完备性、独立性;②,无矛盾性、完备性、简单性;③,无矛盾性、完备性、一致性;④,无矛盾性、完备性、独立性53,物理学家德布罗依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出发,通过类比得出物质波假说。
从思维方式上看,这种类比推理思维的基本环节在于:①,联想与比较;②,抽象与分析;③,意象与想象;④,归纳与演绎54,直觉思维的明显特征在于:①,非逻辑性、突发性、想象性;②,非逻辑性;创造性、联想性;③,非逻辑性、意外性,偶然性;④,发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结果的突破性55,决定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