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醉翁亭记》)

合集下载

2013年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理解题复习《与朱元思书》与《五柳先生传》

2013年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理解题复习《与朱元思书》与《五柳先生传》

2013年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理解题复习《与朱元思书》与《五柳先生传》《与朱元思书》复习一、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是南朝梁的文学家吴均;介绍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两岸奇山异水之景。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千丈见底”“直视无碍”,突出水清水急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突出山高山险的特征。

二、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其下文即将描述的内容?答:总领全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三、第三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绪?答:淡泊名利、避世归隐。

四、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五、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六、翻译。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因以为号焉: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5、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已经醉了便回家,竟然不会舍不得离开。

6、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悠闲平静很少说话,不去追求名利。

7、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忘记了得失,用这种生活态度过完自己的一生。

8、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9、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

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五柳先生传》一、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学过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饮酒》。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译文、文意理解(校正版)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译文、文意理解(校正版)

《与朱元思书》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能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

他天性特别喜欢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

他一去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蔽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方式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说过的话:“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句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他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五柳先生传》文意理解一、整体感知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朱元思书》含答案《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一)【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

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八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

八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
•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 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 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 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 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 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 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 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 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 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 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 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 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 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 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 岂是虚言啊。
与朱元思书
•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轻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 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翻译
•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 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 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 草地,麦田 里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 (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 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你邀请来游山 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 忽略。
• 6.⑴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 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2分)
• ⑵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趣 啊。(2分)
• 7.甲段借景来 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 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段邀请 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 功名利禄。(4分)
•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 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 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 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 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 之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4·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乙】游牛首山记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

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

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盍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

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

”客曰:“然。

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

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

……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

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

……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①,则虽欲独以名称②,岂可得哉!”(选自谢良琦③《游牛首山记》,有删减)【注释】①粤:此指桂林。

②名称:此指名声显赫。

③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B.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C.宿山下僧舍屋舍俨然(《桃花源记》)D.皆如是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C.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D.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的中考集锦之欧侯瑞魂创作(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9.B评分尺度:3分。

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评分尺度:4分。

每小题2分。

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评分尺度:2分。

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

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分。

22.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唾弃名利。

评分尺度:2。

每点1分。

意对即可。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1《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

21《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121与朱元思书一、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7题。

(26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

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日⑸,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⑺,水向猿啼,英英⑻相杂,绵绵⑼成韵。

既素重⑽幽居,遂葺宇⑾其上,幸富菊花,遍饶竹实⑿。

山谷所资,于斯⒀已办⒁,仁智所乐⒂,岂徒语哉?乙文:《与顾章书》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

在梅溪山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那阴森陡峭的崖壁,争着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山洞幽暗,衔着朵朵白云,溪水深深,呈现出翠绿的颜色。

蝉儿吟唱,白鹤啼叫,水声淙淙,猿猴哀鸣,这些声音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动听,奏成了连续不断的天籁音韵。

我既然一向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

有幸有各式各样的的菊花,遍地长满的竹实,都是山里隐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已齐备。

《论语》上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难道是一句空话!(《与顾章书》吴均)【注】⑴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⑵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都是植物名。

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⑶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⑷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⑸限日:遮挡住阳光。

⑹幽岫:幽深的山穴。

⑺唳:鸣叫。

⑻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⑼绵绵:形容声调悠长。

⑽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⑾葺宇:建屋舍。

葺,修建。

⑿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4)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4)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八下)八年级下册(一)吴均《与朱元思书》【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渔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风烟俱.净()②一百许.里()③窥谷忘反.()④有时见.日()2、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本文主要描绘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之美,写得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之美——“”;第二段写之美,突出一个“”字;第三段写之美,突出一个“”字。

14、第一、第二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突出水清的句子是“”;表现水急的句子是“”5、美好的景致能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尘念,使人回归自然,与自然相融,思想得到升华。

文中用两个对偶句表现了这种感情,令人回味和思索,它们是“,;,”【参考答案】1、①都、全②左右(表约数)③通“返”,返回④通“现”,出现2、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个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水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江水异富春江两岸群山奇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渔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比较阅读练习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比较阅读练习

初中语文《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

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

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

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

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

垒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盘山。

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

峰之阳不数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

遂徇崖而下,临水坐。

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

同游人相顾错愕。

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

随山东折,即港之阳。

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

其庙在港南小屋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⑤奔走。

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云阳洞北小港》,有删改)【注】①解箨(tuò):脱壳。

②庆忌塔:塔名。

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

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

⑤报赛:祭祀。

⑥勤事:尽职。

1.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处)。

(1)水皆缥碧(2)其亦知勤事之酬耶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从.流飘荡 ______ __ (2)互相轩.邈 ______ _ _(3)急湍甚.箭 ______ __ (4)争高直指. ______ _ _3.翻译下列语句。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垒石其上,若棋局然。

(6)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4.【甲】【乙】两文划线句,描写的角度和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请简析。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14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故彰①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③之狷,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春萝④被径。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信足荡累⑤颐物⑥,悟衷⑦散赏⑧。

(吴均《与施从事书》)【注释】①故彰: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

②汉:指银河。

③企水:口渴思饮。

④萝:一种地衣类植物。

⑤荡累:消除忧虑。

⑥颐物:留恋物态以怡养性情。

⑦悟衷:开阔心胸。

⑧散赏:散心,欣赏。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互相轩邈..轩邈:__________ (2)窥谷忘反.反:____________(3)千翼.竞来翼:____________ (4)鸡鸣不已.已: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3、【甲】【乙】两文中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请按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3分)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1、(1)向高处远处伸展 (2)同“返”,返回 (3)飞鸟 (4)停止2、(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2)笔直的峭壁直插云霄,陡立的山峰进入了银河。

3、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山峰高耸、雄奇③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4、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不愿为世俗所累,暂时忘怀的欣慰之情。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八年级上册(上)(原卷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八年级上册(上)(原卷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上)(《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共24组)一、三峡(一)(2022·河南南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其迭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郦道元《西陵峡》)1.以下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自.给自足B.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素.食C.沿溯阻绝.哀转久绝.绝.妙D.良.多趣味用心良.苦良.久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甲文先写三峡周围的山势,次写夏水,再写春冬秋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前人记载或传说中身临三峡险境觉得可怕,作者却写出不同的感觉,请结合两个文段简要分析。

(二)(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01
战争类:《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2
山水类:《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03
治国类:《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25,000
取胜的原因 2、人 物形象 3、战争性 质4、写作内容
,000
表达方式2、写 作手法3、表达 情感4、写作内 容
五.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5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 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5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 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 晏子: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的维护国家 权益。
○ 唐雎:机智勇敢、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拼命 精神 。
170,000
治国的道理 2、 表达方式或论证方 法3、写作手法4、 写作内容
180,000
劝喻方式 2、 说话风格3、劝 说内容 4、劝说 效果
190,000
写作手法 2
、人物形象3、
写作内容
4
、相关的拓展延

战争类:
山水类:
治国类:
劝喻类:
人物传记类:
劝喻类比较点:
一.劝喻方式 二.劝说内容
2、劝说的1目的 4、劝说效果
三.相关的拓展延伸
人物传记类 常见题型:
乙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 轻慢无礼。那么甲文中唐雎的“挺剑而 起”是因为秦王骄横狂暴。
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甲文了记叙了唐雎与秦王 针锋相对的斗 争过程 。乙文记叙了 晏子用机智幽默 的语言使楚王自取其辱。
阅课 内 外 文 言 文 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11课《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9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11课《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9篇)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一)【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②墙援:篱笆墙。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8.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修(长长的)竹千余竿B.负势竞上(向上)流水周(环绕)于舍下C.在昼犹昏(夜晚)信手把笔(书信)D.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去我万里(距离)9.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飞泉落于檐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尽在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C.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封题之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分)▲(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分)▲11.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4分)(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分)(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乙文表达的情感:▲。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8_与朱元思书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18_与朱元思书

专题18 与朱元思书(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猛浪若奔.奔:奔跑B.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C.蒙络.摇缀络:缠绕D.心乐.之乐:以⋯⋯为乐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蝉则.千转不穷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乃记之.而去吾妻之.美我者C.相与步于.中庭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潭西南而.望学而.不思则罔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A.日光下,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B.日光下,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又轻快地向远处游去。

C.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D.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又轻快地向远处游去。

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

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朱买臣①班固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②薪樵,卖以给食。

担束薪,行且诵书。

其妻亦负戴③相随,数止买臣毋呕④歌道中,买臣愈益疾歌。

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

”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听去。

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

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与之。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⑤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

诣阙⑥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

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拜买臣会稽太守。

买臣遂乘传去。

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

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⑦,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经⑧死。

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注释】①朱买臣:西汉吴县(今属江苏)人。

汉武帝时,为会稽太守。

②艾:同“刈”,割,砍。

③戴:同“载”。

④呕:同“讴”,唱。

⑤上计:战国秦、汉时称地方官年终向国家汇报情况为上计。

⑥诣阙:到朝廷。

⑦治道:整修道路。

⑧自经:上吊。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数止买臣毋呕歌道中()(2)见其故妻、妻夫治道()(3)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4)买臣乞其夫钱,令葬()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 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B. 卖以给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C. 担束薪,行且诵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D. 故妻与夫家俱上冢/故不为苟得也。

13. 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2)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

14.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导致朱买臣妻子“求去”的主要原因的一组是()(2分)①常艾薪樵,卖以给食②担束薪,行且诵书③其妻亦负戴相随④数止买臣毋呕歌道中⑤买臣愈益疾歌⑥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15.联系《五柳先生传》,①朱买臣与陶渊明都好学,学习目的有什么不同?朱买臣与陶渊明都贫困,他们对待贫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们的生活追求有什么不同?(4分)《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21.(1)买臣更加大声吟唱,妻子为此感到羞耻,请求离开他。

初中中考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35篇(有答案)

初中中考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35篇(有答案)

初中课内文言文35处对比练习集与答案目录一《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练习二《湖心亭看雪》与《江雪》练习三《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练习四《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五《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练习六《岳阳楼记》与《小石潭记》练习七《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八《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九《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十《送东阳马生序》与《孙权劝学》练习十一《饮酒》与《爱莲说》练习十二《桃花源记》与《结庐在人境》练习十三《三峡》与《与朱元思书》练习十四《爱莲说》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五《与朱元思书》与《桃花源记》练习十六《桃花源记》与《岳阳楼记》十七《岳阳楼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十九《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二十《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练习二十一《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二十二《三峡》与《岳阳楼记》练习二十三《爱莲说》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二十四《陋室铭》与《爱莲说》对比阅读二十五《爱莲说》与《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二十六《三峡》与《湖心亭看雪》练习二十七《钱塘湖春行》与《满井游记》练习二十八《童趣》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二十九《岳阳楼记》与《爱莲说》练习三十《小石潭记》与《大道之行也》练习三十一《钱塘湖春行》与《满井游记》练习三十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三十三《鱼我所欲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三十四《唐雎不辱使命》与《公输》练习三十五《出师表》与《隆中对》练习一、《湖心亭看雪》与《满井游记》练习(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一)【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②墙援:篱笆墙。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8.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修(长长的)竹千余竿B.负势竞上(向上)流水周(环绕)于舍下C.在昼犹昏(夜晚)信手把笔(书信)D.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去我万里(距离)9.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飞泉落于檐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尽在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C.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封题之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分)▲(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分)▲11.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4分)(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分)(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乙文表达的情感:▲。

文言文对比阅读(《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文言文对比阅读(《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一、《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练习[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岳阳楼记》与《小石潭记》练习〖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节选))〖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节选))1.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微斯人③以其境过清④乃记之而去A.探求稍微冷清离开 B.探求没有冷清离开C.请教没有清白走了 D.请求一点点冷清离开2.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可久居B.是是进亦忧,退亦忧问今是何世C.去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D.异或异二者之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或异二者之为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性嗜酒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饮少辄醉
2.翻译下列句子。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3.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1)“五柳先生”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

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

二、《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练习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
(4)日出而林霏开 (5)佳木秀而繁阴 (6)云归而岩穴暝
(7)野芳发而幽香 (8)而或长烟一空 (9)把酒临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
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5.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 (乙)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
C、不以物喜而乐亦无穷也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7、[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8、《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9、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