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理概况
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0ce30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6.png)
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福建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邻台湾海峡,南临南海,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温和湿润。
下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福建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经115°50′-120°40′,北纬23°20′-28°10′之间。
面积121,400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27%。
界于浙江、江西两省,南邻广东省,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长3,368.1公里。
福建省地处南北交通枢纽,连接闽南、闽中和闽北等多个地理区域。
二、地形地貌福建地貌复杂,山高谷深。
其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石漠、海岛六大地貌类型景观丰富多样。
江南山地、福建丘陵为主要地势类型。
福建的主要山脉有闽江断层带、南岭山脉、端溪山系、华夏山系、白水江盆地。
其中闽江断层带是所有山脉中最为重要的地形,其贯穿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地势险峻,是福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地质研究和灾害预测区之一。
三、气候福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潮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由于福建的地势高低不一,夏季气温高达40℃左右,冬季则较为寒冷,温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岸线的影响。
在气候上福建四季有风,时而阵阵海风,时而迎面而来的山风阵阵。
四、水文地理福建地处华南水系集散中心,是闽江、龙池河、九龙江、宁化河四大水系交汇处,总河长约2.93万公里。
福建的主要水力资源是河流水电和泉水资源,其中可利用水力资源总装机容量已达700万千瓦,泉水资源主要分布于福建西部地区,是供应当地饮用和农业水源的重要来源。
五、农业与自然资源福建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其他还有甘薯、芋头、葱、大蒜、麻等等。
福建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自然资源,其中宝岛金三角宝岛山区的矿产资源和南北山间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福建的宝贵财富。
福建的石材资源也十分丰富,是国内著名的石材加工和出口基地。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https://img.taocdn.com/s3/m/26f2014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a.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福建一、福建地理概况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西部和江西接壤,北部与浙江交界,南邻台湾。
福建地理环境多样,包括沿海平原、山地和丘陵地带。
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独特的地理特点。
二、福建的自然资源1. 植物资源福建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植物生长。
福建的自然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常绿阔叶林、松柏林、温带阔叶林等。
福建是一个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许多药用植物和珍稀植物,如乌头、银杏等。
2. 动物资源福建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福建的动物资源包括珍稀保护动物如中华鲟、白鹇等。
此外,福建还有多种鸟类、爬行动物和鱼类等。
3. 矿产资源福建地区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福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
三、福建的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福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福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福建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和保护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
2. 福建加强了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3. 福建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4. 福建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和污染源的治理,保护地方水资源。
四、福建的农业发展与生物技术应用福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有限的耕地资源和自然灾害的频发。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福建开始应用生物技术。
1. 福建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植物品种,使其更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2. 福建也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
3. 福建积极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五、福建的水资源保护福建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福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福建实施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2. 福建大力推行水资源综合利用,包括雨水收集利用、水资源调度和水环境保护等。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4c1df0d52d380eb62946dcf.png)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经历了中原汉族 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渐形成。 根据闽侯县甘蔗镇恒心村的昙石山新石 器时代遗址中保存的新石器时期福建先民使用过的 炊具陶鼎和连通灶, 证明福州地区在5000年之前就已从烤食进入煮食时 代了。旅外华侨从海外引进的新品种食品和一些新 奇的调味品,对丰富福建饮食文化,充 实闽菜体系的内容,也曾发生过不容忽略的影响。 福建人民经过与海外、特别是南洋群岛人民的长期 交往,海外的饮食习俗也逐渐渗透到闽人的饮食生 活之中,从而使闽菜成为带有开放特色的一种独特 的菜系。
福建省
位置境域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 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 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 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 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 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 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 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4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
佛跳墙
•
荔枝肉
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 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 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海内外。
沙县豆香糍粑
沙县甜烧麦
糍粑
沙县拌面
沙县扁蛎煎)
• 蚵仔煎[1] (读做ô-ā-jiān,普通话译作 “海蛎煎”),发源于福建泉州(闽南) 一带,是闽南,台湾,潮汕等地经典的地 方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区人民在无法饱食 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 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穷 社会之下所发明的创意料理。
• 气候 • 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 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 气候,热量丰富,全省70%的区域≥10℃的 积温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 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 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 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 多种作物生长。 • 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 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 热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 异也较明显。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福建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福建](https://img.taocdn.com/s3/m/1324e49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2.png)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福建福建地理知识点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地处福建沿海板块,东临台湾海峡,北与浙江、江西接壤,西南濒闽江,东南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福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福建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北与浙江、江西接壤,西南濒闽江,东南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东经115°50'至120°40',北纬23°33'至28°20'之间。
总面积约121,400平方公里,占中国面积的1.27%。
二、地形地貌福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闽南丘陵山地、闽西丘陵山地、中北部河谷平原和沿海低山丘陵等地形类型。
闽南丘陵山地以武夷山、黄岗山等为代表,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
闽西丘陵山地以武夷山西麓和云霄金湖等地为主要地域。
中北部河谷平原包括闽江流域和闽北平原,是福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
沿海低山丘陵则是福建沿海及岛屿地区的地势特点。
三、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
福建的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闽江、湄洲湾和闽南地区,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福建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锰、石灰石等。
福建的自然生态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土楼、土楼群的建筑与文化景观等。
四、气候特点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福建的气温较为温和,四季分明,冬季较暖湿,夏季较炎热潮湿,春秋季节适宜。
福建的降水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台风频繁,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较大。
五、人口和经济福建是中国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人口多集中在平原和沿海城市。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城市是福建的主要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制造业、贸易业和服务业。
福建经济发展较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4d20be88a6c30c2259019ec1.png)
• 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则是 客家人的祖地。闽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创造了丰富 的历史文化。进入现代,闽江流域已经成为福建省内重要 的机械、商贸、旅游、水电发达地区。
地域差异明显。 6、夏季多台风。
A
16
何布温均年福 特有分气平建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 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温较低。
A
17
福建省的气温分布和原因: ①气温分布:
从东南沿海D向西北山区A递 减(受纬度、地形影响);等温线 的走向大致与山脉平行(纬度 因素叠加地形、海洋影响)。
• 晋江水系支流多,河网密度大,达0.171公里/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5条。从晋江干 支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几何形态看,晋江水系具有格子状 扇形水系的特征。
• 晋江是泉州市第一大江,下游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也是 福建省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水资源对于晋江流域可持 续发展尤其重要。
A
8
闽江
• 闽江,中国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东海)河流。发源于福 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 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 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 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62千米,流域 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
②E等温线凸向西北的原因: 夏季河谷和闽中盆地地形不
A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4e533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9.png)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省份。
福建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连接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本文将介绍福建省的基本情况、地理特点、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片美丽的土地。
一、基本情况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带,东临台湾海峡,南接广东省,西南与江西省相连,北邻浙江省。
福建省的省会是福州市,其他重要城市还有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等。
福建省下辖9个市、2个地级行政单位,面积约121,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570万人。
福建省的气候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
福建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港口物流和旅游业等产业。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福建省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地理特点福建省地处海洋环境复杂多样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的山地省份之一。
福建省的地势高低起伏,山脉纵横交错,河流众多。
其中,武夷山是福建省最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福建省的沿海地区较为发达,有众多优美的海滩和岛屿。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厦门市拥有众多海岛,如鼓浪屿、南普陀等,这些地方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福建省的内陆山区景色秀丽,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和文化遗产。
如福建土楼是福建省独特的民居建筑,被誉为"土楼王国"。
这些土楼由厚重的土坯组成,形状独特,融合了汉、五台山和客家民系的建筑风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文化遗产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古迹、宗教等方面。
福建土楼已经提及,在这里再次强调它的独特之处。
此外,福建省还有福建南靖土楼、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的文化景点。
福建省是中国佛教重要的圣地之一,拥有许多佛教建筑和寺庙。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34a32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0.png)
福建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是东南沿海承“长”长三角接“珠”珠三角,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二、福建的政区全省总面积万平方千米,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9个地级市,8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省会福州市.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主要在沿海地区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两列大山带西部:武夷山脉,中部:戴云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扩展: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质种植业;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多源于武夷山脉或戴云山脉,其中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四大水系最主要,水量丰沛,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河流流向大多都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流入台湾海峡.闽江:福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武夷山脉,整个流域成一扇形,干支流垂直相交.扩展:福建地形、河流与城镇的关系分布①沿河流沿岸②沿海原因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生活、生产水源充足③河谷盆地,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①多处河流的下游,河流、海洋交通便利②滨海平原,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五、福建的气温和降水福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多台风.1、气温变化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多在16—22℃之间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③山地气温较低.扩展:福建省的气温分布和原因①气温分布:从东南沿海D向西北山区A递减受纬度、地形影响;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山脉平行纬度因素叠加地形、海洋影响.②E等温线凸向西北的原因:夏季河谷和闽中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处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有增温作用.ABC低温中心的原因:地势高2、降水变化⑴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⑵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⑶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山脉走向、海岸线大体平行⑷山地多于平原⑸内地多于沿海扩展:福建的降水类型地形雨、台风雨、对流雨、锋面雨六、福建的民族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七、福建的交通扩展: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条件方面简要评价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1.有利条件:⑴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部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区.⑵自然资源: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季.位于东南丘陵地区,山区面积大,森林丰富,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平原集中沿海,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山区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下游可发展航运;沿海多滩涂,渔业资源丰富.⑶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利.2.不利条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不足.扩展: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如何充分利用山、海资源优势⑴山区: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带性明显,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综合开发农业资源A走立体农业的道路,B进行粮、林、牧等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业,改造低产红壤、积极开发水资源A建立水利、水电工程,B发展农业灌溉,保持水土,发展旅游业.⑵沿海:发展海洋事业。
福建地理概况 PPT课件
![福建地理概况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c1c81482fb4daa48d4b6d.png)
共同点:
①山地气温较低 ②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①七月全省普遍高温,
不同点
南北温差小于一月 ②七月等温线的走向大致
与海岸线平行明显于一月
比较一月、七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一月气温
①冬季南(东南沿海)暖、北 (西北山区)冷,温差大。 (纬度、海陆位置、地形)
②A处地势高,气温低。 B处山地(冬季风)背风坡,气 温偏高
•海峡西岸、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随着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及台湾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合作和交流的通道功能将进 一步增强,福建“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二、福建自然 地理环境基本 特征
1.峰岭耸峙,丘 陵连绵
2.海岸曲折,良 港众多
3.季风显著,台 风频繁
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最大的综合 性工业区。
•东南沿海承“长” 接“珠”,贯西通
海的“十字路口” (侧重区位意义)。
•海峡西岸、多层 次、全方位、多
领域对外开放的 最前沿
“珠三角”经济区 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和出口 基地,生产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 部件、100%彩电部件都可以配套生产,电视机、程控 交换机占全国的50%以上,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占全 国的1/3。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电 子电器、汽车和装备工业、石化、钢材精深加工、中高 档造纸等原材料工业,形成一批产业群、产业带。泛珠 三角经济区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 西、海南、江西、福建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 行政区
4.水系发达,水 力丰富
㈠福建地形有哪 些基本特征?
1 、山地丘陵面积大
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 —西南走向,与海岸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3fdd2fcb84ae45c3a358c78.png)
四、人文经济环境
八山一水一分田
亚海热岸线带曲季折风,气良港候众多
以山地、丘陵为主
多西台北高风,等东特南殊低 天气
1.农业特征:
(1)有利条件 ①沿海有利发展渔业; ②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 体农业,林业、茶果园农业; ③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质种 植业; ④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二、地理位置
长三角
西部
珠三角
海洋
福建
相对位置: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东北与浙江省,西北部、 西部与江西省,西南部与 广东省接壤。东隔台湾海 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承“长”接“珠”,贯西 通海。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 “十字路口”
二、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24°N-28°N 北温带,低纬度, 亚热带。
→热量充足,作物 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2)不利条件 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②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
③多气象灾害,台风、旱涝等;
电子信息
机械装备
2.工业
石油化工
四、人文经济环境
3.旅游业:
清新福建任你游 (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经济、 环境保护等)
四、人文经济环境
3.交通运输业:
四、人文经济环境
4.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沿河平原、沿海平原分布 (地形、交通因素)
1.完成福建社会经济笔记 2.完成福建社会经济思维导图 3.完成两道大题(不可抄袭) 【截止晚上22:00】
1.读图16、图17,回答问题。
(1)福建省东隔____________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以 为界与江西省为邻,南部与_________省相邻。
(山脉)
(2)福建省纬度范围大致在_______,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必修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619459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1b.png)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必修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福建的地理会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整理。
1.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东北部,北临浙江,西濒江西,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总面积121,400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福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
其中,闽江、乌溪、建阳江等河流穿行其中。
福建境内山峦叠嶂,主要山脉有武夷山、五虎岭和南岭。
自然灾害方面,福建常年受台风和暴雨灾害影响。
3.地理特点(1)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2)植被资源:福建境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2.68%,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杂交林和灌木丛等。
(3)动植物资源: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
其中,福建金丝猴、可爱多䳍、长尾鲈鱼等是福建的特有动物种类。
4.人文地理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特点。
(1)文化遗产:福建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福建土楼、南靖土楼等,被誉为"福建文化三宝"。
(2)传统习俗:福建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元宵节放灯笼、五谷丰登节吃五谷杂粮饭等。
(3)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之一,经济发达。
福建沿海地区拥有多个国际知名港口,如厦门港、福州港等。
(4)旅游资源:福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武夷山、鼓浪屿、土楼等众多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以上是福建地理会考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福建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情。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d6cc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b.png)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福建是一个多山且沿海的省份,地理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福建地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相隔约130公里。
南部濒临南海,西临广东和江西,北部与浙江接壤。
福建省总面积约121,400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二、地貌特征福建地处祁连山与闽粤山脉东段的余脉取向相交构造地带,地势起伏较大。
福建的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4、福建的主要山脉有五岭山、武夷山、黄岗山等。
而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闽江三角洲和闽南平原等。
三、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炎热多雨。
每年的气温和降水量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常年高温多雨,冬季相对较凉爽。
四、水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诸多河流和湖泊。
福建的河流主要有闽江、龙浔江、曹溪、漳河等。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是福建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五、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是福建的重要资源之一,森林覆盖率约为59%,福建是中国重要的木材产地之一、此外,福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钨矿、锑矿、铀矿等。
六、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开放省份之一、福建的经济以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等为主。
福建的沿海地区如厦门、福州等城市发展迅速,成为福建的经济中心。
福建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主要农产品有茶叶、水稻、糖和柑橘等。
七、旅游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
武夷山和土楼是福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其他知名景点还包括厦门、鼓浪屿、南靖土楼等。
八、重要港口福建拥有多个重要的港口,是中国沿海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厦门、福州、泉州等港口是福建的主要港口。
福建的港口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以上是福建地理会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福建省地理概况
![福建省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2ed7ddecaef8941ea76e05e3.png)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1′~28°18′,东经115°50′~120°43′之间。
北界浙江,西邻江西,西南与广东相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连东海、南海而通太平洋。
全省东西最大宽度约480公里,南北最大长度约530公里,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
就海上交通而言,福建是中国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较近的省份之一,历来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门户。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
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
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北接浙江仙霞岭,南连广东九连山,长约530多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闽赣两省水系的分水岭。
山带北高南低,有不少15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
山带中,有不少因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的垭口,通称为"关"、"隘"、"口",自古为福建与江西、浙江陆上的天然通道和军事要冲。
浦城县枫岭隘、武夷山市分水关、光泽县杉关、邵武市黄土隘、建宁县甘家隘、长汀县古城口等,地势都十分险要。
斜贯福建省中部的闽中大山带,被闽江、九龙江截为三部分。
闽江干流以北为鹫峰山脉;闽江与九龙江之间称戴云山脉;九龙江以南为博平岭。
山带中段的山势最高,山体最宽。
德化境内的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为闽中大山带最高峰。
以两大山带的主要山脉为脊干,分别向各个方向延伸出许多支脉,形成纵横交错的峰岭。
山地外侧与沿海地带,则广泛分布着丘陵。
它们或森列于河谷两侧,或环峙于盆地四周,或屹立于海岸岬角、滨海平原,或错落于巍峨群山之间。
在沿海地区,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海侵、海退,形成多级不同高度的海滨阶地、海蚀平台。
原先的古海湾,由于河海的交互堆积,形成冲积、海积平原。
地理福建知识点高考
![地理福建知识点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d09a89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地理福建知识点高考福建是一座美丽的海滨省份,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高考地理考生必须熟悉的一个重要区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福建的地理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福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东临台湾海峡,西濒台湾海峡,南界巴士海峡,北界浙江省。
地理坐标为北纬23°33′~28°20′,东经115°50′~120°40′之间。
福建的行政区划包括9个地级市和1个省直辖县级市。
二、地貌特征福建地势复杂多样,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
其中,山地是福建地貌的主体,主要以闽西南山地、闽东山地和闽东南山地为主。
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和泉州的周边地区。
平原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
福建丘陵和山地交错的地貌特点,形成了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如武夷山、泰宁风景名胜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三、气候特征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全省年均气温在17℃-21℃之间,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福建常年受到太平洋气流的影响,冬季南风盛行,夏季受台风和南海季风的影响较大。
由于福建地势高低起伏,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气候差异明显。
沿海地区气温适中,湿度较大;而内陆地区气温较高,季风影响较小。
四、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是最为突出的。
福建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
主要河流有闽江、龙溪河、漳江等,湖泊有宝珠湖、武夷湖等。
这些水资源为福建的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福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钨矿、锡矿等。
其中,武夷山地区盛产石英、长石、花岗岩等矿石,对于建筑和工艺品制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省份之一,也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福建的经济以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福建的制造业发达,主要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为主。
福建综合基础知识
![福建综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03c1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d.png)
福建综合基础知识福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福建省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
一、地理特点福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西邻江西、广东两省。
它的地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形地貌:福建的地形复杂多样,有海岸平原、丘陵地带和山区。
其中,闽南、闽北是福建的两大主要地貌类型。
闽南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沿海线较长,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和岛屿;而闽北地区则以山区为主,拥有众多的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区。
2. 气候条件:福建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潮湿。
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赤道,福建还常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3. 自然资源:福建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
其中,它以福建白云石、闽南砂岩、福建白花油等矿产资源著名;闽西山区的茶叶、客家凤梨等农产品也深受欢迎。
二、历史文化福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福建历史文化的几个方面:1. 文化遗产:福建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如福建土楼、武夷山、府城古街等。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福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和艺术的重要代表。
2. 闽台文化交流: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福建与台湾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
闽台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中原文化和闽南民俗,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风貌。
3. 宗教信仰:福建有着多元的宗教信仰,包括道教、佛教、基督教等。
福建的宗教场所如南普陀寺、白云塔等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
三、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对外开放: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通过建设经济特区、开发沿海经济带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外贸出口:福建是中国重要的外贸省份,针对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非常活跃。
福建是哪里
![福建是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2fe96a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3.png)
福建是哪里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5°50'至120°40'、北纬23°33'至28°20'之间。
福建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处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海洋资源和交通要道的交汇处,是我国中部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
福建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福建东濒东海,东北与浙江相接,北邻江西,西北部与广东接壤,西临台湾海峡,南隔巴士海峡与台湾相望。
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福建在对外交通和经济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福建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福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福建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福建地区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建的地理环境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福建拥有华南地区最长的海岸线,拥有众多的海湾、半岛和海岛。
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福建的气候也非常宜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使福建成为一个拥有众多自然风景名胜的地区。
福建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多样。
福建有着美丽壮观的海岸线,拥有很多优美的海滩和海湾。
福建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是厦门,这里的环岛路和鼓浪屿等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
福建还有武夷山和土楼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地方都展现了福建的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
福建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多样。
福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很多古刹和名山。
福建的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小镇”。
这些古老的土楼是福建土著民居的典型代表,它们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福建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福建的传统民俗节日和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闽剧、世袭戏剧、厦门豆腐节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吸引了本地的居民,也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感受福建的独特魅力。
福建地理知识点
![福建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4d268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9.png)
福建地理知识点
福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以下是一些关于福建地理的知识点:
1. 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西南与广东相邻,北部与江西接壤。
福建东临大海,拥有丰富的海岸线长度,是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
2. 地形地貌:福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岛。
福建的西部和北部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区,东部和南部则是平原和沿海地带。
福建境内还拥有众多的海岛,如金门、马祖等,这些海岛为福建的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干燥。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福建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4. 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省的山地地貌使得福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尤其是茶树、樟树、松树等树种。
福建还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闻名于世的是福建茶,如武夷岩茶、铁观音等。
此外,福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钨、铅、锌等。
5. 交通运输:福建交通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全省。
福建还拥有多个港口,如福州港、厦门港等,是中国重要的沿海交通枢纽之一。
此外,福建还拥有多个机场,其中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是福建的两个主要国际机场。
这些是关于福建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福建的地理特点使其在旅游、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福建地理
![福建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f371ab02d276a200292eef.png)
福建地理(一)位置:①经纬度位置23°30′N—28°22′N,115°50′E—120°40′E. ②海陆位置: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人口3488万。
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二)地形:福建的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除了沿海和沿江有一些狭小的平原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山地和丘陵地。
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只要山脉有两列;西部一列为武夷山脉,它位于闽赣边界,是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流域的分水岭,主峰黄岗山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号称“华东屋脊”。
中部一列包括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等山脉;两列山脉均呈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海岸平行。
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岛屿众多,是福建地形的另一特点,大陆海岸线长达3324千米,仅次于广东而居全国第二位,而曲折程度则是全国第一位。
相关考点练习:1.福建地形有哪些基本特征?①、山地丘陵面积大②、两列大山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④、海岸曲折,多岛屿、多港湾2.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质种植业;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⑤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运输、渔业)3.试分析该省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该省(福建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破碎,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水土流失严重;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
(三)河流及其特征福建河网密布,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是福建省四大河流;这些河流发源于本省山地,除汀江外,皆向东独流入海;这些河流,大部分短小狭窄,但上游和中游受雨面积却很广阔。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f9d1cff19e8b8f67c1cb935.png)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为什么一月 平均气温明 显从东南向 西北呈波浪 状递减?
为什么七月全 省普遍高温,南 北温差小?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①山地气温较低 ②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共同点:
不同点
①七月全省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于一月 ②七月等温线的走向大致 与海岸线平行明显于一月
福建省
一、福建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福建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
从海陆位置看 从相对位置看
海峡西岸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 23°33′至28°20′、东经 115°50′至120°40′之间。平面形 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 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 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 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
点有温平福 ?何分均建 特布气年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 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温较低。
福建省的气温分布和原因形影响);等温 线的走向大致与山脉平行(纬 度因素叠加地形、海洋影响)。 ②E等温线凸向西北的原因: 夏季河谷和闽中盆地地形不 易散热,且处于冬夏季风的背 风坡,有增温作用。 ABC低温中心的原因:地势 高
木兰溪
• 木兰溪,中国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 仙游县西苑乡黄坑村,横贯莆田市中、南部,自 西北向东流经莆田市的仙游县、城厢区、荔城区、 涵江区等地区,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入台湾海峡。 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为福 建省八大河流之一,天然落差784米。 • 流域内有著名的南北洋平原(兴化平原)和仙游 东西乡平原,是莆田市内主要的人口聚居区。流 域内木兰溪沿岸水利设施众多,为流域生产生产 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电力支持。同时木兰溪及其 支流、入海口湾是市内重要的水运航道。因此被 称为莆田人民的母亲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
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
是东南沿海承“长”(长三角)接“珠”(珠三角),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
二、福建的政区
全省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9个地级市),8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
省会福州市。
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
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主要在沿海地区(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
两列大山带(西部:武夷山脉,中部:戴云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
扩展: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质种植业;
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
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多源于武夷山脉或戴云山脉,其中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四大水系最主要,水量丰沛,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河流流向大多都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流入台湾海峡。
闽江:福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武夷山脉,整个流域成一扇形,干支流垂直相交。
扩展:福建地形、河流与城镇的关系
分布①沿河流沿岸②沿海
原因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生活、生产水源充足
③河谷盆地,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
地区。
①多处河流的下游,河流、海洋交
通便利
②滨海平原,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
地区。
五、福建的气温和降水
福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多台风。
1、气温变化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温较低。
扩展:福建省的气温分布和原因
①气温分布:
从东南沿海D向西北山区A递减(受纬度、地形影响);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山脉平行(纬度因素叠加地形、海洋影响)。
②E等温线凸向西北的原因:
夏季河谷和闽中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处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有增温作用。
ABC低温中心的原因:地势高
2、降水变化
⑴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
⑵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
⑶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山脉走向、海岸线大体平行
⑷山地多于平原
⑸内地多于沿海
扩展:福建的降水类型
地形雨、台风雨、对流雨、锋面雨
六、福建的民族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
七、福建的交通
扩展: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条件方面简要评价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1.有利条件:
⑴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部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区。
⑵自然资源: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季。
位于东南丘陵地区,山区面积大,森林丰富,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平原集中沿海,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山区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下游可发展航运);沿海多滩涂,渔业资源丰富。
⑶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利。
2.不利条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不足。
扩展: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如何充分利用山、海资源优势
⑴山区: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带性明显,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综合开发农业资源(A走立体农业的道路,B进行粮、林、牧等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业,改造低产红壤、积极开发水资源(A建立水利、水电工程,B发展农业灌溉),保持水土,发展旅游业。
⑵沿海:发展海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