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未来》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未来》读书报告

杨长友20111109035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命的未来》[美]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著陈家宽等译校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生命的未来》(The future of life)一书是美国生物多样性之父爱德华•威尔逊先生的经典力作。在书中,威尔逊先生以优美的文笔、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引人入胜的叙述和列举大量的实例,对地球生物生存的状况、未来发展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发人深思的探讨。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揭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困境。

文章开篇前言是威尔逊先生与故去一个多世纪的作家、哲学家梭罗的思想交流。威尔逊先生以一封致梭罗的信开始,信中以朋友间对话的方式探讨了特拉华州瓦尔登湖畔的景观。威尔逊先生来到瓦尔登湖,思考着我们所热爱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细述了瓦尔登湖的自然美景已经被破坏,梭罗时候的“郁郁葱葱”已经不复存在,令人叹息。正是这样的变化,使人们不得不深思:短暂的150年里,瓦尔登湖畔究竟发生了什么?威尔逊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活生生的世界正濒于死亡,自然经济正在我们脚下瓦解。我们过分地热衷于追逐眼前利益,而从不会考虑我们行为的长期后果;如果我们不赶紧改正错误,我们将蒙受巨大的损失。”(P15)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很自然地提出了“人类究竟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从过去的破坏地球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上来”(P39)的思考。这样的思考不仅使读者对整个作品更有好奇性,同时也启发读者和作者一同思考人类自身的出路和生命的未来。当今社会,尤其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人类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样的发展与进步在全球范围内不但很不均衡,而且在极大程度上毁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作者在阐述人类发展瓶颈问题时,以经济学家和环境论者对话的方式,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和地球环境状况的不同论述,指出他们的不同观点在各自的层面上都没有太多的错误,只是在不同时空和尺度上,“对于地球状况预测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同,对预测未来的时间范围不同,以及对非人类生物的关注程度不同”(P45)。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和观点上的不同,作者通过详实、客观的数据进行了说明,并通过进一步列举了全球人口变化的特征,从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率、控制出生率等方面指出:我们人类发展目前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是人口与环境的问题,即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资源的压力。在书中,威尔逊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中国从事经济生产的人口非常庞大,所以她也是世界上动植物区系受威胁就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量森林的破坏已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大家熟悉的当属有象征意义的大熊猫。中国的河流尤其是黄河流域的河水断流和严重污染已使大量的水生生物消失。”同时甚至认为“中国应该受到更密切的关注”,“如果中国能够解决其自身的问题,那么这个经验就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地方”(P56)。

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本书明确的表达了人口增长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退

化的关键原因。作为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

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无论是我们已知的生物,还是未知的生物,都在特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其环境和其他生物相互作用,每一种生物通过与其他物种竞争或合作,构成并维持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对于物种的价值,威尔逊先生在书中写道,“没有人能够估计任何一种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在未来的全部价值,由于人类目前对它们了解的局限性,以及人类在将来不可预测的需求,即使人们现在无法了解,但实际上任何生物都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这也解释了作者为什么要一直强调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破坏,给许多其他生物带来了不幸!威尔逊先生通过列举夏威夷动物区系和植物区系的进化特征及北美、太平洋、印度洋等其他地方动物的灭绝和热带雨林的破坏现象,严肃而深刻地指出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对环境无止境的破坏,使得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环境和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甚至地球上的物种灭绝已经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P117)。这些现象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早已或多或少地经历着,譬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1974年至2003年间),全球共发生6367次重大自然灾害,造成200万人死亡,1.8亿人无家可归;而在2008年全球共发生了321次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造成近23.5万人死亡,受灾人数达2.11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810亿美元。同时,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过去30年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中88%来自非洲和亚洲,96%的受灾人口生活在这两个大洲。除战争、地理等因素外,发生自然灾害更多的原因则是生态因素,即人口过度增长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等。威尔逊先生在他的书中毫不掩饰地指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物种越多,这个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并且具有较高的生产力(P133)。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等,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甚至会给人类本身带来极大的生存威胁。

自然是我们最根本的家园,是我们的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很清楚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均淡水拥有量和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工业的不合理发展和砍伐燃烧森林使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气候变暖。我们正无情地破坏着我们生存的环境,自然也以她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它的愤怒。越来越频繁的地震、火山、海啸、旱灾、水灾等等,告诉着人们再这样继续下去,就只能走向毁灭。

记得有一部非常热的电影《阿凡达》就是导演引导着观众进行的一次关于资源掠夺的反思。潘朵拉星球是个美丽的星球,似天堂一般的存在,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发现天堂就等于失去天堂。受利益的驱使让人类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美好熟视无睹,掠夺是唯一的目的,人类的眼中看不到娜美人对土地和生灵的热爱,只有破坏和毁灭。在地球上,也曾有过如潘多拉星球般美丽绝伦的地方,也曾有过着原生、无杂的生态,也曾有过能够倾听自然声音的人类。但是是我们把它们毁掉了,我们还正在毁掉它们。

通过阅读《生命的未来》一书,作者不仅让每个读者深刻地感触到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而且也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了生物多样性存在的危机。在阅读此书后,也许有人会更加下定决心去保护环境,也许会有人会认为发展经济并不需要过分地强调环境保护。对于此类观点,威尔逊先生指出:科学技术让我们可以做什么,而作为一种价值观支撑的行为标准,道德规范则决定我们应不应该做(P158)。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极其不平衡和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作者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