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主备:杨淑晓

高二()班姓名:上课时间

【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考试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学重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教学难点】对新中国外交政策背景的分析

知识点汇编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背景: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美苏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内容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成果: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

(1)建国一周年时已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英国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

(3)最突出的成就:和苏联建交;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二、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背景:

(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3)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内容: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外交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

(1)会议的背景及目的: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时间、地点: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3)中国代表团及积极的外交活动: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4)影响: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

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四、出席万隆亚非国际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2、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

3、会议特点: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和作用:

(1)目的: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

(2)含义:所谓“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所谓“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3)作用: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进行。

5、意义:

(1)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

(2)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民誉为“万隆精神”

(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

时间成就意义

1949—1950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学习探究: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启示:

1、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

2、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3、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4、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重难点释疑

“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答案提示: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既照顾到了与会各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要求,也充分考虑到了各国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它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态度,是一个能够充分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的充满智慧的方针,因此获得了各国代表的赞同。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材料三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者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遵重.互相同情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