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米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本学期测量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在前面“毫米、分米的认识”和二年级上学期“米的认识”的基础上继续认识的长度单位。通过说一说、量一量、走一走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建立起数感、感知、体验“千米”的距离。为以后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米的认识”,在三年级的第一单元中学习了“毫米、分米的认识”,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一些长度的单位,形成了一定的数感,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教师参与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千米”,掌握一定的度量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乐于动手操作、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测量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三、设计理念

1、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千米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度量观念和创新意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各小组在测量、体验千米的活动中来体现。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估一估学校与家之间的距离,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二)教学重点

能感知千米(公里)的长度,能进行单位换算。

(三)教具、学具准备

皮尺5把,记录的纸若干张,记号笔若干,图一张。

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让学生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并让学生说一说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

(注:通过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用手表示某些长度,并估计出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大约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使其达到温故而知新,并运用知识迁移为学习千米做好铺垫的目的,同时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设置情境,出示问题

教师:我们在测量物体时,比较精确的长度用毫米作单位,课桌的长和宽用厘米作单位,教室和黑板的长和宽用米作单位,那么汽车、飞机、火车所行的路程用什么作单位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教师作小结后出示准备好的教具、图画中里程碑上标有的60千米、200千米。让学生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里程碑。

教师小结:通过图画,我们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作单位。(板书:千米)在计量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千米的认识”。

(注:创设开放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信息,使学生对千米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感受1千米的长度

1、教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100米,跑10圈是1000米。1000米就可用较大的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让学生说出千米和米的关系:板书1千米=1000米。

2、1千米的路程到底有多远?教师与学生拿起皮尺到操场上度量出100米或200米的距离,让学生走上几圈,亲身体验一下一千米的长度,并让他们记下走完1公里所用的时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测量出长度,分工明确的做好各项工作。教师随机指导。

(在给学生设置障碍的同时,引领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学生亲身体验了对千米的认识,强化了数感。)

3、估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从学校前面的车路到小水潭的距离是1千米。

小组讨论:在你的周围,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就是1千米。

4、解决问题。把每小时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接起来(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题)。

学习千米和米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学习例5: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先出示:1千米= 米

2千米=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