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规章制度(通用8篇)
![儿科门诊规章制度(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5b9c6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a.png)
儿科门诊规章制度(通用8篇)儿科门诊篇1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室门诊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2、实行手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随时观察患者,认真查诊,及时治疗。
3、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家长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正规书写门诊病历、填写各种申请单,填写门诊日志,按规定及时填报传染病卡片,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4、科主任负责检查各级医师病历书写、合理用药和转科、会议等事宜。
5、对就诊患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如遇疑难病例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显著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上报进行会诊。
6、负责指导进修医师和带好实习医师,认真记录各种医疗文件,杜绝差错事故。
7、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
儿科门诊规章制度篇2一、各级医护人员要加强医德修养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特别是查对制度。
二、诊所工作坚持首诊负责制,必须妥善处理危重、急诊、复合伤及疑难病员,及时转运超出收治范围患者。
三、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练好基本功;加强药品管理,抢救药品应放在固定位臵,便于应用。
四、发生医疗事故以后,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并会同有关人员马上查清经过、保存有关的物证、病案。
当事人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如实形成书面材料。
负责人必须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五、儿科门诊规章制度篇3一、医德医风:(一)门诊部所有工作人员应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病人耐心细致,文明礼貌,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如用语不当或态度生硬与病人或他人发生争吵者,经调查核实,按《门诊科室考核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情节严重者按《一次性投诉待岗》有关规定执行。
(二)要耐心、细心地接诊每一个病人,让病人了解其诊疗方案,对敷衍、冷落病人引起的投诉按《门诊科室考核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6f78c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2.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作为医院中重要的部门之一,儿科门诊承担着为儿童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了保证儿科门诊的工作高效、有序,制度的建立和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是至关重要的。
一、儿科门诊工作制度1. 接诊制度1.1 预约挂号:患者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进行预约挂号,确保儿童就医时间的合理安排。
1.2 现场挂号:对于突发疾病或需要急诊治疗的儿童,提供现场挂号服务,确保及时就医。
2. 医生排班制度2.1 儿医值班:儿科门诊一般设有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根据医生的专业特长,合理分配医生的值班时间,确保门诊工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
2.2 交接班:医生之间进行交接班,交流病情和治疗方案等信息,确保患者的连续医疗服务。
3. 病历记录制度3.1 电子病历:儿科门诊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方便医生随时查阅患者的病历信息。
同时,也提高了病历的保存和管理效率。
3.2 详尽记录:医生需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体征、化验结果等关键信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4. 医嘱管理制度4.1 处方管理:医生开具处方时,应规范填写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内容,并签字确认。
药师按照处方发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2 门诊医嘱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出相应的医嘱,包括用药指导、康复建议等,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儿科门诊工作流程1. 患者接待和登记患者在门诊接待处进行挂号登记,填写基本信息和病史等内容。
工作人员提供帮助,保证患者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2. 医生接诊医生按照预约挂号和现场挂号的顺序接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医生会安排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液分析等,协助诊断和治疗。
4. 辅助检查对于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医生会安排其他辅助检查,如X 光、超声等。
5. 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检查结果和临床经验,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6. 医生交接班医生之间进行交接班,交流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连续医疗服务。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7dd5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1.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一、引言儿科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承担着为儿童提供健康咨询、诊疗和治疗的责任。
为了保证门诊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套合理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科门诊的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以期为门诊工作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二、工作制度1. 接诊制度(1) 排班制度:根据门诊需要,制定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排班表,确保每天有足够的医务人员提供服务。
(2) 分诊制度:门诊开设分诊台,由专业护士负责优先安排患儿的就诊流程,确保就诊秩序井然。
(3) 预约制度:为了方便患儿家长,建立预约挂号系统,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2. 门诊诊疗制度(1) 疾病分类:根据标准的疾病分类体系,对患儿进行病情分级和分类处理,确保针对每个患儿采取合适的诊疗方案。
(2) 诊疗流程:根据临床实践和卫生部门的指导意见,制定儿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流程,以规范医疗行为,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多学科协作:与其他相关科室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如与儿童心理科、儿童营养科等进行交流与合作,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患儿的情况并提供综合性诊疗方案。
3. 紧急情况处理制度(1) 儿科突发事件处理:建立儿科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明确各级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迅速、有序地处理患儿的急救需求。
(2) 急诊转诊:对于病情危急、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疗的患儿,要求医务人员迅速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联系,并提供必要的转诊支持。
4. 患者及家属沟通制度(1) 信息表达:医务人员要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家属解释疾病情况、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
(2) 规范礼仪:医务人员要注重仪容仪表,提供友善、耐心的服务,尊重患儿和家属的需求,增强患者信任感和满意度。
三、工作流程1. 患者挂号与登记(1) 患者家长到达门诊后,前往挂号窗口办理挂号手续,提供相关信息。
(2) 挂号完成后,患者家长前往接诊区等待分诊。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39ae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1.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儿科门诊是医院中专门负责儿童诊疗的部门,它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对保障儿童患者的就医需求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门诊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以确保儿童患者得到高效、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工作制度1. 门诊排班制度儿科门诊根据患者的就诊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生排班制度。
各位医生轮流值班,确保门诊在每个工作日都有医生提供服务。
为了避免患者等待时间过长,还设计合理的医生值班时段,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及时得到医生的诊断与治疗。
2. 医生手册与规范儿科门诊建立详细的医生手册与规范,明确医生的职责、行为准则和医疗操作规程。
手册涵盖了对儿童各种疾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操作步骤。
医生必须熟悉并严格按照手册进行工作,以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3.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儿科门诊建立了严格的患者隐私保护制度,确保儿童患者的个人信息得以保密。
门诊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保持患者信息的秘密,不得擅自泄露、篡改或滥用患者资料。
二、工作流程1. 挂号及排队患者到达儿科门诊后,首先需前往挂号窗口进行登记和挂号。
挂号员会询问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就诊目的,并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完成挂号后,患者需要按照叫号顺序排队等待就诊。
2. 分诊患者进入分诊室,由专门的分诊护士对其进行初步的信息采集和评估。
护士会记录患者的主诉,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患者的就诊需求。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护士将患者分配到相应的医生。
3. 诊疗过程患者进入医生诊室后,医生会仔细听取患者的病情描述,并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合理的诊断计划,并根据需要进行辅助检查。
在确诊后,医生会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和家属做出相应的解释和指导。
4. 记录与处方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会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和医嘱等信息。
在结束就诊后,医生会为患者开具电子病历,并根据需要开具相应的处方或医疗证明。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9a0a9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9.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儿科门诊工作制度是指医院对儿科门诊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
儿科门诊是儿科医生面对儿童患者的工作环节,其工作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诊体验和医疗质量。
因此,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一、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的内容1.值班制度:确定医生和护士轮值的原则和时间安排,包括白天和夜间的值班安排,并确保医生和护士有足够的身体力量和精神状态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2.接诊制度:规定医生在接诊时的流程和步骤,包括病历记录、初步诊断、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医嘱的开具等。
同时,要求医生在接诊过程中保持礼貌、耐心和专业,倾听患者家长的意见和需求,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建议。
3.门诊排班:根据就诊需求和医生护士资源的合理分配,制定门诊排班表,确保门诊能够按时开展,并保证医患双方的合理安排和就诊顺利进行。
4.检查检验流程:规定门诊医生在需要开展检查和检验的情况下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包括样本采集、检验单填写和交接等。
并对检查和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
5.护理管理:制定护士在门诊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分工,包括病房管理、患者护理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和备齐等方面。
并保证患者得到专业、安全的护理服务。
6.医疗器械的管理:建立医疗器械档案,包括购买、验收、使用、保养和处理等。
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7.医患沟通:规定医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的方式和标准,包括诊断解释、医嘱讲解和术前术后指导等。
并要求医生在沟通中做到真诚、耐心和负责。
8.紧急情况的处理:明确儿科门诊中常见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包括突发疾病、骨折和伤口等。
并要求医生和护士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急救技能和处理方法。
二、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的重要性1.保障医疗质量:制定合理的儿科门诊工作制度能够确保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有条不紊,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优化患者体验:规范的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可以提高门诊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儿童和家长的就医体验。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49ca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d.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儿科门诊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儿科门诊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保障患儿及其家长的权益。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对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的详细阐述:一、组织架构与职责1.组织架构:儿科门诊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室门诊的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同时,儿科门诊应有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协助科室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2.职责分工:●科主任: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教学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年终进行总结,确保门诊部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门诊医护人员:在医务科或门诊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门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
二、工作制度1.首诊负责制:门诊医护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随时观察患者,认真查诊,及时治疗。
对就诊患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如遇疑难病例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显菩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上报进行会诊。
2.病历书写与检查: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家长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正规书写门诊病历、填写各种申请单和门诊日志。
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确保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合理用药与检查:医师必须按医院相关规定开具处方,台理检查、台理用药、台理治疗。
对需要住院的患者,应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填写入院通知单,办理住院手续。
4.消毒与隔离: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
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
三、患者服务1.患者接待:门诊工作人员应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耐心、细心地接诊每一个病人,让病人了解其诊疗方案。
对敷衍、冷落病人引起的投诉,将按相关规定执行处罚。
2.健康教育:加强候诊宣传教育。
如婴幼儿的预防保健知识、育儿指导以及结合流行季节进行传染病的预防教育。
3.特殊患者处理:对高热、呼吸困难、剧病、惊厥、体温不升等重症儿应提前诊治,必要时应协助医师立即进行急救或护送到急诊监护室急救监护。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ca3d1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9.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门诊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长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门诊部门职责1. 儿科门诊部门负责儿童的接诊、治疗、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等工作。
2. 门诊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门诊部门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儿科医疗质量。
三、岗位职责1. 门诊医生:负责接诊、诊断、治疗、开处方、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指导等工作。
2. 门诊护士:负责患儿的护理、输液、服药、观察病情、紧急处置等工作。
3. 分诊人员:负责患儿的分诊、预约、排队等工作,确保患儿有序就诊。
4. 行政管理人员:负责门诊部门的管理、协调、监督等工作,确保门诊部门正常运行。
四、工作流程1. 接诊:门诊医生接待患儿和家长,了解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制定治疗方案。
2. 诊断:门诊医生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诊断,如需进一步检查,应及时告知家长。
3. 治疗:门诊医生根据诊断结果,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4. 开处方:门诊医生为患儿开具处方,护士根据处方进行药品发放。
5. 健康教育:门诊医生针对患儿的健康问题,给予家长相应的疾病预防、护理和康复指导。
6. 疾病预防指导:门诊医生根据季节、流行病特点,为家长提供相应的疾病预防建议。
7. 预约:分诊人员根据患儿病情,为其预约合适的就诊时间,确保患儿有序就诊。
8. 排队:分诊人员根据患儿病情和就诊需求,合理安排患儿就诊顺序,确保公平公正。
9. 紧急处置:门诊护士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立即进行紧急处置,必要时通知医生。
10. 病情观察:门诊护士在患儿就诊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五、工作制度1. 门诊医生、护士应具备专业的医疗服务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
2. 门诊部门应当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门诊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与流程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aacc5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0.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与流程一、工作制度1. 儿科门诊工作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室门诊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2. 儿科门诊工作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
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上级领导请假。
3. 儿科门诊医生实行首诊负责制,对就诊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诊断和治疗。
4. 儿科门诊护士按照医生处方,负责患者的药品发放、护理操作和病房管理。
5. 儿科门诊医生、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确保患者就诊安全。
6. 儿科门诊医生、护士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医疗法规、纪律,切实维护患者权益。
7. 儿科门诊医生、护士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8. 儿科门诊医生、护士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疫情报告。
9. 儿科门诊医生、护士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合理分流病员,传染病分流至感染科。
10. 儿科门诊医生、护士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处理。
11. 儿科门诊医生、护士做好与患者及家长的沟通,耐心解答疑问,提供健康指导。
12. 儿科门诊医生、护士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共同提高儿科门诊工作质量。
二、工作流程1. 患者挂号:患者在挂号窗口领取挂号单,并根据挂号单上的科室前往就诊。
2. 预检分诊:护士根据患者挂号单,进行初步判断,将患者分诊至相应医生。
3. 患者就诊:患者在就诊室内,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诊断和治疗。
4. 药品发放: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开具处方,护士根据处方发放药品。
5. 护理操作:护士根据医生处方,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如打针、换药等。
6. 病房管理:护士负责病房的环境卫生、床铺整理和患者生活护理。
7. 复诊:患者按照医生的预约时间,返回门诊复诊。
8. 患者出院:医生开具出院证明,护士办理出院手续,患者离院。
9. 病例归档:医生将患者病例归档,便于后续查询和统计。
10. 质控管理:科室定期对门诊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儿科门诊上墙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上墙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bc8f16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6.png)
儿科门诊上墙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儿科门诊的各项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长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儿科门诊的医生、护士、技师等相关人员。
二、工作流程1. 预检分诊(1)预检分诊护士要热情、耐心地接待来院患儿及家长,询问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2)根据病情轻重、年龄、挂号类别等因素进行合理分诊,确保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
2. 医生诊疗(1)医生接诊时,要认真听取家长描述病情,进行全面查体,做出诊断。
(2)针对患儿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向家长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法和可能的风险。
(3)开具处方,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并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3. 护士工作(1)执行医生处方,准确给药,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2)负责输液、雾化等各项护理操作,确保患儿安全。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解答家长疑问,提供护理指导。
4. 技师工作(1)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各项检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操作过程中,注意患儿安全,减少不适感。
(3)及时出具检查报告,便于医生诊断和治疗。
三、岗位职责1. 儿科主任(1)负责儿科门诊的整体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组织医生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诊疗水平。
(3)监督、检查门诊各项工作,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2. 主治医师(1)负责门诊日常诊疗工作,指导下级医师进行诊疗。
(2)参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
(3)参与门诊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
3. 医师(士)(1)负责门诊患者的诊疗工作,书写病历。
(2)参加门诊值班,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救治。
(3)积极参与门诊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4. 护士(1)负责门诊患者的护理工作,执行医生处方。
(2)参与门诊护理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3)协助医生进行诊疗,确保患儿安全。
5. 技师(1)负责门诊各项检查工作,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2)参加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配合医生进行诊疗,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
儿科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保健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a139f9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4.png)
儿科保健门诊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保健门诊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长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门诊工作流程1. 挂号:患儿家长在挂号窗口或自助挂号机上进行挂号,选择相应的儿科专家或普通号。
2. 候诊:挂号成功后,家长带领患儿到对应的候诊区等待就诊。
3. 就诊:医生按照就诊序号顺序为患儿进行检查和诊断,并根据病情为患儿开具处方或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4. 取药:患儿家长凭处方到药房领取药品,并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5. 复诊:患儿根据医生的预约时间进行复诊,家长需提前在挂号窗口或自助挂号机上进行挂号。
6. 检查:医生根据病情需要,为患儿开具检查项目,家长带领患儿到相关检查科室进行检查。
7. 报告解读:检查结果出来后,家长带领患儿回到就诊医生处进行报告解读。
8. 治疗与康复:根据医生的建议,家长带领患儿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三、门诊工作要求1. 医生:(1)按时到岗,穿着整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2)认真倾听家长陈述,耐心解答家长疑问。
(3)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做出准确诊断。
(4)合理开具处方,科学制定治疗方案。
(5)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护士:(1)按时到岗,穿着整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2)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安全注射。
(3)关注患儿生理需求,提供及时的帮助。
(4)保持病区整洁,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5)参与门诊部各项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3. 工作人员:(1)按时到岗,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熟练操作各项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3)热情接待患儿和家长,提供优质服务。
(4)积极参与门诊部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门诊质量管理1. 设立门诊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门诊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2. 定期召开门诊质量分析会,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设立门诊意见箱,广泛听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儿科门诊诊疗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诊疗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14558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7.png)
儿科门诊诊疗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门诊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长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门诊设置与管理1. 儿科门诊设有一般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等,根据患儿病情及家长需求选择合适的门诊类型。
2. 门诊设有一定数量的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以满足患儿诊疗需求。
3. 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专业知识,遵循诊疗规范,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
4. 门诊实行预约挂号制度,患儿家长可通过电话、网络、自助设备等方式进行预约。
5. 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台,负责对患儿进行初步评估,指导家长至相应科室就诊。
6. 门诊设置导诊台,提供就诊咨询、指引等服务,解答家长疑问。
三、诊疗工作规范1. 医生接诊时,应认真倾听家长描述病情,进行全面查体,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
2. 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指导等。
3. 医生向家长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取得家长同意后进行治疗。
4. 门诊护士负责执行医嘱,进行患儿护理和治疗,确保患儿安全。
5. 门诊药师负责药品调剂,指导家长正确用药,解答用药疑问。
6. 门诊设有一定数量的抢救设备和生活设施,以确保患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得到救治。
四、预约与就诊1. 预约挂号:家长可通过电话、网络、自助设备等方式预约就诊时间,预约成功后按时就诊。
2. 就诊流程:患儿和家长持就诊卡或预约证明至预检分诊台,工作人员指导至相应科室就诊。
3. 专家门诊:专家门诊医生根据患儿病情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必要时进行会诊。
4. 特需门诊:特需门诊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诊疗、检查、治疗等,满足家长和患儿需求。
五、质量管理1. 儿科门诊定期开展质量检查,确保诊疗服务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2. 门诊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和综合素质。
3. 门诊设立满意度调查,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六、患儿及家长权益保障1. 门诊工作人员尊重患儿及家长的权益,保护患者隐私。
儿科医师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医师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0c0c5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b.png)
儿科医师门诊工作制度一、宗旨儿科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患儿和家长为中心,提供专业、温馨、高效的医疗服务,确保医疗安全,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二、工作原则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
2.遵循医学伦理,尊重患儿和家长的意愿,保守医疗秘密。
3.实施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质量。
三、工作内容1.接诊:医师应衣着整洁,态度热情,认真聆听患儿家长的陈述,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做出正确的初步判断,并制定初步治疗方案。
2.诊断:医师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做出准确诊断,并告知家长诊断依据及可能的风险。
3.治疗:医师应根据患儿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向家长详细解释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4.处方:医师应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开具处方,并告知家长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5.复诊:医师应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告知家长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
6.会诊:遇到疑难病例,医师应及时申请会诊,邀请其他专业或科室的医师参与诊断和治疗。
7.病历记录:医师应认真记录病历,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等。
四、工作流程1.挂号:患儿家长在挂号窗口或自助挂号机上挂号,选择相应的医师。
2.候诊:患儿和家长在候诊区等待叫号,注意听广播或显示屏的叫号信息。
3.就诊:医师按叫号顺序接诊,对患儿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询问,制定治疗方案。
4.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医师可安排患儿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化验、影像学检查等。
5.取药:患儿家长凭处方到药房取药,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6.复诊:患儿和家长按约定的时间复诊,医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五、工作规范1.医师应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2.医师应遵守医德医风,廉洁行医,不得收受患儿家长的红包、礼品等。
门诊儿科工作制度
![门诊儿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0ef6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e.png)
门诊儿科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安排1. 门诊儿科的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下午5点。
2. 医生和护士应在工作时间开始前15分钟到达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工作。
二、门诊儿科医生职责1. 门诊儿科医生应确保患儿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2. 门诊儿科医生应详细记录患儿的病历信息,并保持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医生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验,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计划。
4. 医生应向患儿及其家属清楚解释疾病情况、治疗方案和预后,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5. 医生应及时处理患儿的急诊情况,并保持专业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门诊儿科护士职责1. 门诊儿科护士应配合医生进行患儿的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并确保相关设备的准备和使用。
2. 护士应根据医生的指示,正确执行患儿的治疗计划和用药方案。
3. 护士应给予患儿充分的关怀和安慰,并及时向医生报告患儿的病情及变化。
4. 护士应与患儿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四、门诊儿科患者就诊规定1. 患儿及其家属应按照预约时间到达门诊就诊,如有延误应提前通知。
2. 患儿的家属应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提供相关的病史和检查资料。
3. 患儿就诊期间,家属应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就诊流程,文明就诊,不得干扰他人。
五、门诊儿科工作流程1. 患儿到达门诊后,家属应前往挂号窗口完成登记手续。
2. 患儿将被协助到医生诊室进行初步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体温等基本指标的测量。
3. 医生将对患儿进行详细的面诊和身体检查,并要求进一步的实验室检验和辅助诊断。
4.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将制定治疗方案并给予患儿相应的治疗和药物。
5. 医生和护士将向家属解释患儿的病情和治疗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6. 家属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购买药物,并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患儿服药。
7. 家属应定期带患儿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再次检查和治疗。
以上为门诊儿科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请全体医生和护士遵守并执行,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效果。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8f8f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4.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一、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儿科门诊是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其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时间:儿科门诊一般按照医院的规定工作时间进行排班,通常为每日上午和下午各两个小时,也有的医院提供晚间门诊服务,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2.值班制度:儿科门诊需要医生进行值班,一般由医院根据医生的上班时间和休假制度进行安排。
3.挂号制度:患者需要提前挂号才能在儿科门诊就诊,医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挂号费用和挂号人数限制。
4.执业医师资格: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儿科门诊要求医生必须具备合法执业医师资格,并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5.工作纪律:儿科门诊要求医生按照工作纪律进行工作,包括准时上班、服从医院的管理和安排、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等。
6.隐私保护:医生在儿科门诊工作过程中要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和病情,建立患者信息保密的制度。
二、儿科门诊工作流程儿科门诊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接待患者:患者到达儿科门诊后,由医务人员进行接待,核对挂号信息,提供相关资料填写,并引导患者到相应的就诊区域等待。
2.问诊和初步检查:患者就诊后,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等。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进行初步的检查,包括测量体温、测血压等。
3.进一步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初步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安排进一步的检查,比如血常规、尿常规、X线、超声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4.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及家长进行解释和指导。
5.药品配发和讲解:根据治疗方案,医生会开具相应的处方,并配发合适的药品。
医生会向患者及家长讲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6.回访和复诊: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医生会进行回访,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根据需要安排复诊。
7.档案管理和信息记录:医生会将患者的病历和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并进行信息的记录和统计,以方便日后参考和病例分析。
儿科门诊诊室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诊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6fc702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0.png)
儿科门诊诊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门诊诊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属的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岗位职责1. 医生:负责接诊、诊断、治疗、出具诊断书和治疗方案,对患儿病情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医疗安全。
2. 护士:负责患儿的生命体征测量、药物发放、静脉穿刺、输液、换药等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确保患儿安全。
3. 预检分诊人员:负责对来院的患儿进行初步判断和分诊,指导患儿及家属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确保就诊流程的顺利进行。
4.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负责诊室环境的维护、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医疗耗材的采购和储备等工作,为临床工作提供保障。
三、工作流程1. 预检分诊:患儿及家属到达门诊后,预检分诊人员要热情、耐心地询问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合理分诊。
2. 挂号就诊:预检分诊后,患儿及家属根据分诊结果挂号,有序进入诊室就诊。
3. 诊断治疗:医生接诊后,要详细询问病史、查体、查看相关检查资料,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护士根据医嘱执行治疗措施。
4. 药物发放:医生开具处方后,患儿及家属到药房领取药物,护士负责药物的发放和指导用药。
5. 输液护理:患儿需输液时,护士负责进行静脉穿刺、输液、观察输液反应,确保患儿安全。
6. 换药护理:医生开具换药医嘱后,护士负责执行,确保患儿伤口清洁、愈合。
7. 跟踪评估:医生要定期对患儿病情进行跟踪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四、服务规范1. 工作人员要穿着整洁、佩戴工作牌,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尊重患儿及家属的权益。
2. 热情接待患儿及家属,耐心解答疑问,提供优质服务。
3. 保持诊室环境整洁、安静,确保医疗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4. 严格药物管理和使用,遵循用药原则,确保患儿安全。
5.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患儿就诊流程的顺利进行。
五、考勤与管理1. 工作人员要按时上下班,服从工作安排,请假需提前向上级报告。
个体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个体儿科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5bf59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3.png)
个体儿科门诊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旨在规范个体儿科门诊的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个体儿科门诊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政策,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第三条个体儿科门诊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二、诊疗管理第四条个体儿科门诊应按照核准的诊疗科目开展业务,不得超范围执业。
第五条个体儿科门诊应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对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医疗事故,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及时报告并处理。
第六条个体儿科门诊应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认真书写病历,保存病历资料。
第七条个体儿科门诊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进行检查、治疗和用药,不得过度医疗。
对疑难病例,应及时转诊或会诊。
第八条个体儿科门诊应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三、人员管理第九条个体儿科门诊的医师、护士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在诊疗活动中履行各自的职责。
第十条个体儿科门诊的从业人员应定期接受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
四、服务管理第十一条个体儿科门诊应建立健全患者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方便患者就诊。
第十二条个体儿科门诊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关心、关爱患者,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个体儿科门诊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明码标价,公开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五、环境管理第十四条个体儿科门诊应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环境消毒,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个体儿科门诊应加强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设施、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六、财务管理第十六条个体儿科门诊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医疗服务活动的正常进行。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7e5b1b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3.png)
医院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医院应有一名副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儿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的业务技术指导,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协助科室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2、儿科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人员调换时,应与门诊部共同商量。
3、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医院和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
4、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进行转如上级医疗机构诊治。
5、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
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6、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医师要加强对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7、门诊与住院部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
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8、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应建立传染病诊室,做好疫情报告。
9、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院就诊。
10、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11、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12、对双向转诊病人,要按照《山西省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认真执行。
在转回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牌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牌](https://img.taocdn.com/s3/m/f667bed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1.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牌一、总则儿科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广大儿童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任务。
为规范儿科门诊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长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1. 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全面关爱患儿,确保医疗安全。
2. 坚持科学、规范、高效、便捷的服务宗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坚持制度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 坚持人文关怀,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三、工作制度1. 门诊流程(1)挂号:患儿家长需在挂号窗口或自助挂号机进行挂号,选择相应科室和医生。
(2)候诊:家长携带患儿在候诊区等待就诊,注意保持安静,遵守秩序。
(3)就诊:医生按照挂号顺序接诊,全面了解患儿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4)检查:根据诊断需要,安排患儿进行相关检查。
(5)取药:家长根据医生处方到药房领取药品。
(6)复诊:根据医生安排,家长携带患儿按时复诊。
2. 医生工作制度(1)医生应按时到岗,全面了解患儿病情,制定合理诊疗方案。
(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3)尊重家长和患儿,耐心解答疑问,提供健康指导。
(4)积极参与门诊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 护士工作制度(1)护士应按时到岗,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合理分流病员。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诊疗工作,确保患儿安全。
(4)关注患儿生理、心理需求,提供温馨护理服务。
4. 其它工作人员制度(1)检验、放射、B超等检查部门要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及时。
(2)收费窗口要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
(3)保卫部门要加强门诊治安管理,维护就医秩序。
(4)后勤部门要保障门诊环境卫生,提供充足物资保障。
四、奖惩制度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团队,按医院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最新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最新儿科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b1648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e.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儿科门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长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结合我国儿科门诊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门诊设置与布局1. 门诊设置:儿科门诊应设置在医院易于寻找、交通便利的区域,并有明显的标识。
2. 门诊布局:儿科门诊应合理规划布局,包括挂号区、候诊区、诊疗区、检查区、药房等,各区域之间应相互独立,布局合理,便于患儿及家长流动。
三、人员配备与培训1. 人员配备:儿科门诊应配备适量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适当数量的工作人员。
2. 培训: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四、挂号与就诊1. 挂号:患儿家长可通过现场、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挂号,挂号时需提供患儿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
2. 就诊:患儿就诊时,医生应认真询问病史、查体,并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就诊过程中,医生应耐心解答家长疑问,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
五、检查与治疗1. 检查:儿科门诊应根据患儿病情需要,合理安排相关检查项目,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及时。
2. 治疗:医生应根据患儿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药品管理1. 药品采购:药品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品储存:药品应按照说明书要求储存,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等不利条件,确保药品安全。
3. 药品发放:医生开具处方后,药房应按照处方准确发放药品,并告知家长用药方法、剂量、注意事项等。
七、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1. 医疗安全:儿科门诊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风险防范,确保患儿安全。
2. 质量管理:儿科门诊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八、环境与卫生1. 环境:儿科门诊应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温度、湿度适宜,并定期进行消毒、灭菌。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7027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6.png)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工作时间安排
1. 儿科门诊的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至下午5:00。
2. 儿科医生需提前15分钟到岗,准备接诊工作。
二、门诊接诊流程
1. 儿科门诊接待员应在每个就诊区设立接待台,接待患者并分诊。
2. 接诊流程为:患者填写挂号表 - 交给接待员 - 接待员将患者信息记录并为其分配病历号 - 将患者送至相应诊室等候。
3. 儿科医生按照病历号顺序接诊,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4. 就诊结束后,医生将病历归档并记录相关治疗情况。
三、医生工作态度和技术要求
1. 医生应对患者友好,并详细了解患者病情。
2. 医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熟悉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医生应及时向患者解释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并回答患者的疑问。
四、门诊清洁卫生要求
1. 每天上班前,清洁人员应对儿科门诊进行全面清扫,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2. 医生和护士在接诊前后应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3. 患者就诊过程中,座椅及医疗器械应及时消毒。
五、门诊预约和挂号方式
1. 患者可通过电话预约门诊时间,预约须提供患者姓名、年龄和病情简要描述。
2. 患者也可以直接前往门诊进行现场挂号。
六、门诊收费规定
1. 根据医疗服务项目的不同,门诊收费标准有所不同。
2. 患者需在就诊后结清医疗费用。
以上为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相关人员务必遵守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确保门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1、医院应有一名副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儿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的业务技术指导,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协助科室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2、儿科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务科或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人员调换时,应与医务科或门诊部共同商量。
3、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医院和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
4、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院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珍视。
科主任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科门诊。
5、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例。
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6、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医师要加强对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7、门诊与住院处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
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8、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应建立传染病诊室,做好疫情报告。
9、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院就诊。
10、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11、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12、对基层或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
在转回基层或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