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红色英勇勋章》

合集下载

从自然主义的附庸成长为存在主义的英雄——探析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成长主题

从自然主义的附庸成长为存在主义的英雄——探析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成长主题
重构 。
成长小 说 的故乡 在德 国 ,后来 这 种小说 风靡 欧洲 ,经 英 国传 人美 国 ,并在 那里 开花 结果 ,结
出了丰硕的果实 。巴赫金在 (、 /说理 J
中用 “ 常数”和 “ 变数 ”两个概念形象地指出了成长小
说不 同于传统小说的主要特征。他指出,在 1 世纪下半叶教育小说出现之前 ,长篇小说塑造 的 8 主人 公形 象 是静 态 的 ,人 物性 格从 一 开始 就 是 设 定好 的 ,在小 说 的 进程 中其 品格 得 到 检 查 和考
开 内心 的思索 和斗争 。正 如罗 伯特 ・ 罗戴 特对 于斯 蒂芬 ・ 皮尔 伯格 所导 演 的战争 电影 《 斯 拯救 大兵 瑞 恩》所 做 的评论 :他们 与任 何 战争 电影 中 的任 何 一班 士兵 没什 么不 同 ,但是 斯 蒂芬 ・ 皮 尔伯 斯
格和他的演员们却能使我们深深地关注他们的命运。电影 的部分魅力来 自 于汉克斯作为他们 的文 雅 、缄默的领导者安静而神秘的表演 。 《 红色英勇勋章》 虽是战争小说的外观 , 却具有成长小说 的内核 。它 生动 地描 述 了一名 毫无 战场 经验 的年 轻 士兵 在 战争 中从 狂热 到恐 惧 ,从 恐 惧 到狂 怒 , 战后 再 回头看 战争 的成长 过程 。这也 是一个 从无 知通 过 实践而 逐 步成熟 的成 长过程 。克莱恩 在小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1 0 0年第 5 ( 期 总第 6 5期)
从 自然 主义 的附庸成长为存在 主义 的英雄
— —
探析斯蒂芬 ・ 克莱 恩《 红色英勇勋章》 中的成长主题

目臣

( 贵州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 贵州 贵 阳 5 0 2 ) 5 0 5

通往成熟的心路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红色英勇勋章》

通往成熟的心路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红色英勇勋章》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往成熟的心路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红色英勇勋章》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070607通往成熟的心路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红色英勇勋章》作者:陈静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1.陈晶生存的困惑与选择[期刊论文]-云梦学刊 2001(04)2.刘文翠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的写作手法[期刊论文]-东疆学刊 2002(03)3.孙坚谈《红色的英勇勋章》的自然主义[期刊论文]-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3(02)4.孙胜忠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期刊论文]-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2(01)5.苏晓辉美国内战中军人道德心理简析[期刊论文]-军事历史研究 2005(02)6.许庆红人的困境与人性的悲哀--论英美文学自然主义的共同主题[期刊论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1.陈媛媛战争中的成长—《红色英勇勋章》的成长主题分析[学位论文]20082.岳铁艳亨利·弗莱明思想的内在塑造——试析《红色英勇勋章》中主人公的心路成长历程[学位论文]20053.张霞.成依莲.王志国《红色英勇勋章》——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期刊论文]-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8)4.齐昂昆现代立体式英雄的塑造——对亨利·弗莱明的精神分析[学位论文]20075.王丽艳.孙晓新.WANG Li-yan.SUN Xiao-xin从成长小说角度解析《红色英勇勋章》[期刊论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2)6.白光成长小说《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自我心理分析[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5)7.刘辉《红色英勇勋章》中弗莱明是英雄和懦夫的统一[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9)8.陈向俊评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象征主义[学位论文]20049.《红色英勇勋章》中英雄典型弗莱明的心理解读[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2005(5)10.李静.LI Jing英雄梦想的幻灭与个人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空间叙事分析[期刊论文]-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引用本文格式:陈静通往成熟的心路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红色英勇勋章》[学位论文]硕士 200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姓名:张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学指导教师:吴毅20080603摘要“华南虎事件”是2007年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起始于这样一个疑问:“华南虎事件”中陕西省有关方面为何要造假?本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将事件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陕西省林业厅、地方政府、评审专家、周正龙、官僚系统、网络、傅德志、新闻媒体、国家林业局等在事件中的表现的描述,揭示了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逐渐呈现出了整个事件的逻辑。

英雄梦想的幻灭与个人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空间叙事分析

英雄梦想的幻灭与个人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空间叙事分析
而克 莱恩 因其 叛逆 的性格 和传 奇 的际遇使 他不 遵从 传统 , 其创 作 的作 品 则 包 含 了许 多 现 代 主 义 因素 。 战争在 其笔 下被 描 绘 为 一 幅 荒诞 的场 景 , 中 到处 其
明放在旁观者的位置对战争和整个事态进行细致 的 观察和思考 , 同时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 显现他 内
现 一个 对战争 存有 天真 浪漫 的幻 想 的青 年 是如何 通
充满了无序和混乱。小说 中蕴含了有关幻灭、 孤独、 人与 自然的冷漠关系等现代主义主题。有限叙述视 角、 意识流以及象征手法等多种创作手段在小说 中
过战争体验和内在反省 , 逐步走 向成熟这一发展 的
历程 。
二、 空间叙事
的运 用也增 添 了作 品 的不 确 定 性 , 而 使作 品 的现 从 代 主义特 色更 为鲜 明。
间的穿梭 中的心理探 索, 探寻其在现实梦想的幻灭 中获 得 深 刻 的 洞察 力 的途 径 , 现 其 心 智 成 熟 的 体
历程 。
对于《 红色英勇勋章》 这样 一部经典作 品, 人们 有着不同的解读 。2 世纪 的前 5 0 O年中 ,红色英勇 《 勋章》 经常被认为是一部讲述成功பைடு நூலகம்小说 。评论 多 认为小说主人公亨利 ・ 弗莱明在战争的进程中克服 了人类 固有的弱点, 最终成为一名英雄 , 因而早期评 论多从英雄典型来解读主人公 。然而克莱恩在《 红 色英勇勋章》 中描写 的并不是一部客观 的美 国内战 史, 而是批判了传统的关于打仗光荣的观点 , 将战争
芬・ 克莱恩一生短暂却充满传奇色彩。在他短暂一 生 中 , 发表 5部 长篇 小说 , 共 2部诗集 ,0 30多篇 短 篇 故 事 、 道 和特写 , 在作 品 中幽默 而无 情地 嘲弄 了 报 并

评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象征主义

评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象征主义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象征主义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040401摘要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最有才华、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他于1895年出版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该作自问世后便引起评论界高度关注。

传统看法将《红色英勇勋章》简单地贴上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标签。

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评论家趋向于将其视为一部象征性作品。

从象征角度对它评析的论著甚多。

一般认为克莱思借助象征是为了表达宗教主题。

实际上,克莱恩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手法有效地传达他的自然主义思想。

在此方面尚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试图通过详细分析《红色英勇勋章》中的一系列象征,来说明克莱恩运用象征意在更好地表现其自然主义思想主题。

这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该部作品。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主要著作以及对《红色英勇勋章》不同时期的评论。

第二章概述象征主义这一文学创作手法的相关理论,结合理论,分析《红色英勇勋章》作为一部象征主义作品的特征。

第三章剖析文中的象征体系。

该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太阳”——自然宇宙对人冷漠敌意的中心象征;二、色彩意象、动物意象和机器意象——揭示战争的野蛮残酷、混乱无序和毫无意义;三、人物的无名无姓——象征人的渺小无能、无足轻重。

第四章为论文的结论,指出借助象征,克莱思巧妙地在短小篇幅中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使小说成为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

克莱恩的象征主义风格,使他成为对后世作家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位先驱性现代派作家。

关键词: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寥><征自签苏b鐾裂,IlIAbstraatofthemostgiftedandinfluentialAmericanwritersoftheStephenCraneisonein1atenineteenthcentury.TheRodBadgeoFCourage,hismasterwork,publishedAmericanliterarybookformin1895,hasbeenwidelyacknowledgedasaclassicinbeennninerousanddiversecriticismsonthehistory.Sinceitspublication,therehavelabeledasanovel.Traditionally,theRodBadgeofCouragewassimplyandroughlylIealisticornaturalisticwork.However,since1950,contemporarycriticshavetendedtoregarditasasymbolicwork.Manyarticleshavebeenwrittentoanalyzethenovelfromsymbolicapproaches,InmostCaSes,symbolismisconsideredtobeatechniqueusedbyCranetoconveyitsreligioustheme.Butactually,Craneadoptssymbo/ismremainsanissueprimarilytoexpressmoreeffectivelyhisnaturalisticthoughts.Itworthfurtheringstudy.ThisthesisattemptstomakeadetailedanalysisofthesystemofsymbolsinTheRedBadgeofCouragetoshowthatsymbolismisusedbyCranetobetterconveyhisnaturalisticideasSOthatabetterunderstandingandappreciationoftheworkcanbeachieved.Itconsistsoffourchaptersalltogether.Inthefirstchapter,abriefintroductiontoCrane’SlifeandworksaSwellascommentsofdifferentperiodsuponTheRedBadgeofCourageisoffered.Inthesecondone,thereareaconcisesummaryROdBadgeofthetheoryofsymbolismandafullaccountofthecharacterqsticsofFheofCourageasasymbolicnovel.Thethirdchapteranalyzesthesystemofsymbolsinthenovel.Itismadeupofthreeparts:partonefocusesonthesun,thecentralsymboltOsuggesttheindifferenceandhostilityofNatureorUniversetoman;parttwoexaminesthecolorimagery,animalimageryandmachineimagerywhichimplythebrutality,confusion,andmemfinglessnessofwar;andthelastpartmakesastudyoftheanonymityofthecharactersandprovesitindicatesman’sinsignificance.ChapterFourdrawstheconclusionthatsymbolismsuccessfullyhelpsCraneexpressvividlysuchgreatandimportantthemesinSOshortanovel.Crane’SsymbolicstyledistinguisheshimasapioneermodernisticwriterwhohasexercisedagreatinfluenceIVOilmanylaterwritersKeywords:StephenCraneTheRedBadgeofCouragesymbolismV前言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最有才华、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红色英勇勋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红色英勇勋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红色英勇勋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色英勇勋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导语】:《红色英勇勋章》讲述了一个农妇的独生子亨利·弗莱明由于对战争的奇妙幻想,渴望过军旅生活,而不顾母亲的劝阻毅然参加了北方军的故事。

红色英勇勋章读后感

红色英勇勋章读后感

红色英勇勋章读后感《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关于抗战时期英雄事迹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不屈不挠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

小说中的主人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捍卫了人类的尊严。

他们是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坚韧不拔和无畏精神。

在生死关头,他们不畏牺牲,不畏艰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捍卫了人类的尊严。

他们是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小说中,作者还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心灵挣扎和成长。

在战争的洪流中,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还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挣扎。

但是,他们始终坚守信念,不屈不挠,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成长为真正的英雄。

他们用自己的坚韧不拔和无畏精神,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阅读《红色英勇勋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抗战时期英雄的伟大和牺牲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捍卫了人类的尊严。

他们是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时刻铭记英雄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对抗战时期英雄事迹的真实再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不屈不挠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时刻铭记英雄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英勇勋章》蕴涵战争观念社会价值论文

《红色英勇勋章》蕴涵战争观念社会价值论文

试论《红色英勇勋章》蕴涵的战争观念与社会价值摘要《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

小说因对战争现实的忠实客观反映、对战争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的深刻探讨,而被看作是一部伟大的现代战争小说。

但是作家克莱恩只是想写一部足以轰动的战争小说吗?本文将从作品的符号表征入手,探索战争主题的社会认知意义及其所蕴涵的价值观转变,进而揭示出小说中所叙述的战争实际上是当时美国社会的隐喻。

关键词: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 19世纪末美国工业化社会隐喻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斯蒂芬·克莱恩于1895年出版的小说《红色英勇勋章》,为美国文学评论界留下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命题:为什么作家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却把战争描述得如此“逼真”?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了克莱恩这种想象性的真实创作,他的作品都与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种文学创作想象的深层原因及其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本文试从作品的符号表征入手,探索一下战争主题的社会认知意义及其所蕴涵的价值观转变。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象征秩序对主体的操作每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都是由那个时代的符号系统所决定的。

美国19世纪末的象征系统由一种工业化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符号系统构成,其话语模式在社会文化流通领域占绝对统治地位。

当时的美国为争夺海外市场,正从原来孤立主义的国家观念逐渐走向一种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国家观念。

传统战争文化话语中的“崇高”、“英勇”、“献身”等被用来获得资本主义的物质利益,战争越来越成为某些集团获得经济利益的工具。

克莱恩以自己独特的敏锐眼光看出来这种战争意识形态的本质,解释了人类在战争机器中无可奈何的命运。

这种对战争的新解释标志着社会主体对战争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关于符号与心理相互作用的小说。

“勋章”显然是一个符号,一种指涉“勇敢”、“英勇”、“献身”等意义的符号;“勋章”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必须以人民的鲜血来换取。

简析《红色英勇勋章》中主人公亨利·弗莱明

简析《红色英勇勋章》中主人公亨利·弗莱明

简析《红色英勇勋章》中主人公亨利·弗莱明摘要: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文学史上,《红色英勇勋章(The Red Badge of Courage)》这部小说成为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的独生子亨利・弗莱明由于对战争的奇妙幻想,渴望过军旅生活,所以参了军。

但是在参军后,亨利.弗莱明心理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继而表现出来一系列的懦弱或勇敢的行为。

本文的目的就是去详细地分析主人公亨利.弗来明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环境恐惧自然主义亨利在十九世纪末,美国盛行一种文学表现形式: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自然主义强调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力。

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

作者斯蒂芬.克莱恩就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写了《红色英勇勋章》这本书,真实地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最客观的,普通的人物形象亨利.弗莱明。

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对于战争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一直希望自己能够亲眼目睹并参加一场战争,希望象个英雄一样冲锋陷阵,在部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荣誉。

但是参军后,听说部队真的要去一线打仗,他就开始变地害怕起来,怀疑自己会不会在战争中当逃兵,这是他第一次从对战争的单纯的想象当中回过神来,第一次表现出对战争和死亡的恐惧。

因此他首先做的反应就是去问他的好友威尔森,这是一位善于自吹自擂的”大嗓门”士兵。

威尔森觉得他的提问十分滑稽可笑。

威尔森的坚定的回答令他内心越加空荡,越加缺乏自信。

弗莱明接着就向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的“高个子士兵”吉姆・康克林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自然主义在《红色英勇勋章》中的体现

自然主义在《红色英勇勋章》中的体现
斯蒂芬·克莱恩在创作《红色英勇勋章》时没有参与和 懦的小鸡、小兔,一度又变成发狂的野兽之后才逐渐变得成熟
目睹过战争,但在阅读了有关南北战争的故事和人物传记的 起来,成为一个男子汉的。
基础上加以自己的想象从而使小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小说 三、象征主义然主义在《红色英勇勋章》中的体现
头上的血红绷带则是他在战斗中英勇作战负伤挂彩的象征,是 林,希望从大自然那里得到片刻的慰藉和安宁,并为自己逃脱
一枚红色的英勇勋章,而对他自己来说这血红的绷带是勇气和 找各种借口。例如,当他在树林里向一只快乐的小松鼠投去一
作燃响的爆竹,而爆竹则象征着势不可挡却又转瞬即逝。文 成熟。“《红色英勇勋章》自始至终围绕亨利的心理历程展开
中枪声、树林里树叶的哗哗声、枝蔓被扯断时发出的刺耳声 主题。亨利从参战前的憧憬到初战时的恐惧,到良心的谴责和
都象征着绝望和恐惧的深渊。 心灵的煎熬,最后战胜恐惧达到心灵的宁静。”’31另外, “作
力量的象征。黄色在文中的描述是用来形容河流在河岸的身影 颗松果,松鼠的反应却是害怕得吱吱地叫,立刻就逃跑到了树
下所呈现的颜色。这一颜色象征着一个温暖、安乐和没有战争 的顶端很小心地在树枝背后伸出头向下张望。弗莱明见到松鼠
的和平时光,这正是作者对和平的生活的向往。紫色在文中是 意识到危险就跑,并没有很勇敢对准射来飞弹让自己走向死
小说到此为止可以说是第一大部分。紧接着南军又发起了第二. 更高层次的艺术效果。”“红色是这部小说中的主色调,众所
次冲锋,弗莱明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是怎么回事,自己的阵地就 周知,红色象征着危险、恐惧、暴力与残酷和与其相关的情感。
垮了。与南军的第二次交锋是弗莱明对自己、对战争所存幻想 书名《红色英勇勋章》中的“红”字既是主人公弗莱明负伤

《红色英勇勋章》中成长主题浅析

《红色英勇勋章》中成长主题浅析

《红色英勇勋章》中成长主题浅析作者:翁金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期摘要:《红色英勇勋章》是斯蒂芬·克莱恩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的小说,讲述了亨利·弗莱明这个农妇的独生子出于对战争的奇特幻想,对英雄,对勋章有一种特别的渴望。

为了获得英雄勋章,他不顾母亲的百般劝阻毅然参加了北方军。

从此开始了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路程。

本文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评论家的观点,结合本人的一些看法,力图从成长的主题来浅析《红色英勇勋章》。

分析故事主人公亨利·弗莱明成长过程的一系列事件,从而剖析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首先简要的介绍作者斯蒂芬·克莱恩的生平及作品,然后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及研究现状。

再对主人公特殊的成长背景——战争进行剖析。

论证了《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及其具有特色的,在战争背景下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

关键词:成长价值观;勋章;英雄;英雄主义作者简介:翁金,女(1968.9.26-),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02《红色英勇勋章》这部小说从一个士兵的角度去描写战争,突出战争环境中个人的具体感受。

虽说作者斯蒂芬·克莱恩并没有亲自在战场实战的经历,但整部作品对战争的描写,对主人公在战场上的一系列淋漓尽致的心理刻画却使得这部作品从出版伊始就引起众多评论家们的关注。

他们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

无论是从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其他方面的分析,都加深了我们读者对克莱恩本人及对《红色英勇勋章》的理解。

而对成长主题的探究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1871年11月1日,斯蒂芬·克莱恩出身于新泽西州的牧师家庭。

他的曾曾祖父,曾是第一届大陆会议新泽西的代表。

红色英勇勋章读后感

红色英勇勋章读后感

红色英勇勋章读后感《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战争与爱情的世界。

小说以二战时期为背景,展现了一群普通人在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同时也展现了爱情在战争中的坚韧与温暖。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士兵,他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但却始终保持着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与一名护士相爱,两人在战争中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最终在战火中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

小说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战争中爱情的坚韧和温暖,令人感动不已。

除了爱情,小说还展现了战争中普通人的英勇与牺牲。

在战争中,许多普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毅然投身战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家园和自由。

他们或是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或是在后方默默付出,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

小说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让人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让人对这些普通人的英勇和牺牲心存敬佩和感激。

在读完《红色英勇勋章》之后,我深深地被小说中展现的爱与勇气所感动。

战争是残酷的,但爱情和勇气却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在战争中,爱情和勇气让人们不断坚强,不断前行,不断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奋斗。

正是这种力量,让人们在战争中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同时,小说也让我对那些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人们心怀敬意。

他们或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或是在后方默默付出,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才能够享受到和平与安宁。

他们的英勇和牺牲永远值得我们永远的怀念和敬佩。

总的来说,读完《红色英勇勋章》给了我很多感慨和启发。

在这个充满战争和冲突的世界里,爱与勇气是我们最坚强的武器。

同时,我们也要永远怀念那些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人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奉献和牺牲。

希望我们的世界能够永远和平,不再有战争的蹂躏,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幸福和安宁。

从成长主义角度解读《红色勇气勋章》中亨利的形象

从成长主义角度解读《红色勇气勋章》中亨利的形象

17纸 贵许多关于《红色勇气勋章》的研究都集中在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这三大主题上。

这部小说被认为将这三个主题完美地结合在一个故事中。

然而,本文旨在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这一故事。

小说主人公亨利在军队的经历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他经历了成长小说流派里面主人公所经历的每一个阶段。

战争把亨利从一个完全无辜和天真的年轻男孩变成了有经验、生命有了意义的社会人。

尽管《红色的勇气勋章》被称为一部伟大的战争小说,但作者史蒂芬·克兰本人并没有经历过战争。

克莱恩在小说中没有强调战斗,而是强调了主角亨利·弗莱明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尽管一些评论家坚持认为这部小说的结尾具有讽刺意味,而不是亨利真正的成熟,但大部分评论家仍然坚持认为亨利获得了对自己和世界的终极理解。

成长小说中,主角一般情况下起初是清白的,受到外界的诱惑,迷路了,被经验教训了,最终获得了现实和适当的理解。

亨利·弗莱明如何从一个单纯的男孩成长成为一个成熟男人的过程符合成长小说的特点。

一、成长主义小说什么是成长小说?它不仅仅是从单纯到成熟的简单过程,还涉及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因素。

“Bildungs Roman(成长小说)”是一个德语单词,德国的成长小说地位正如希腊的悲剧小说、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和法国的浪漫主义小说。

然而,成长小说和这三者都不一样,并没有局限于德国,是主要的叙事流派之一。

它也被称为形成小说、教育小说或成长故事。

人们普遍认为,成长小说出现在18世纪晚期。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96年出版的《威廉·迈斯特的学徒生涯》被认为是成长小说文学的诞生标志。

二、从成长主义的角度解读亨利的形象史蒂芬·克兰的《红色勇气勋章》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作品。

这本书于1894年以连载小说的形式首次在费城出版社出版。

当时,美国成长小说受到美国神话的显著影响。

克兰的《红色勇气勋章》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评论家的好评,受到读者的好评,这与他第一部小说《街头女孩玛吉》不同。

探析《红色英勇勋章》中的决定论

探析《红色英勇勋章》中的决定论

夂学教育2。

#9.。

8探析《红色英勇勋章》中的决定论内容摘要%《红色英勇勋章》(1896)是才华横溢的但却英年早逝的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作品。

斯蒂芬被称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然主义作家。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仅仅表现了亨利从一名胆小怯懦的逃兵成长为一名勇士,更展现了他更深一层次的人生观及世界观,那就是他的决定论思想。

斯蒂芬作为一名自然主义作家,他认为在宇宙中,有一种力量个,亨利…仅仅是这场战争和这种力下的品,而不是能够凭自己的意愿冲决定论的牢,逃不的A关键词%决定论自然主义斯蒂芬•克莱恩1"71年11月1日岀生在美国的新泽西州的纽瓦克,父亲是一名牧师,斯蒂芬在家中14名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

在他"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孤母以及兄长们将他抚养成人,但是父爱的缺失还是对斯蒂芬有一定的影响K即使兄长对于克莱恩慈爱有加但是克莱恩一直在心里面有个愿望,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并且时不时会展现一的一面K中学时代克莱展现的8在他能够空手投岀漂的球8并且他的他人K克莱恩一是西拉丘斯8并且在k克莱恩在1893年在一于的中篇小说《街头女郎麦吉》8岀版之并的响并且在1894年一小81895年斯芬岀资岀版发行8并且岀版之后就立K小在I重8在一岀在1986年8斯芬作为记者去古巴进行8途中遭遇风8斯芬为上扁舟》这部名篇。

在1900年8斯芬克莱恩于去世8年29岁。

斯芬克莱恩以他的小》(1893),色英勇勋章>(1893)和《海上扁闻名于世。

尤其是中小8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部作品讲得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8主人公亨利是北方军的一名士兵8也是怀揣着能够功奉献之心参加了这场战争。

但是到了战场上要迎来他人生中第一场战争时8亨利变得畏缩不前8内心充满了恐惧8因此在作战时亨利就临阵脱逃了K亨利为一名散兵8他的临阵脱逃并没有被队伍里的人发现8但是自此以后亨利就生活在的责与后悔当中8虽然文中作者运用反讽等形式大量地描他的通过欺8我安慰等方式摆脱心中的负罪感。

向善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向善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向善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文学伦理学解读李丹阳 摘要:《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受到研究者的长久关注。

文章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切入,沿着主人公弗莱明参加战争,获得成长这一伦理主线,解构异化的战争伦理环境与语境,迷失的士兵及社会人的伦理身份和受斯芬克斯因子不同组合和变化的影响而做出的艰难伦理选择等,体现了人物弃恶向善的成长过程,诠释了该小说的伦理教诲功能和给人带来向善的思想启迪,同时也开启了对这部美国文学经典著作伦理意义的重新解读。

关键词:《红色英勇勋章》;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20)04-0023-08 基金项目: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欧茨成长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2018SX0010B) 作者单位:李丹阳,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23引 言斯蒂芬·克莱恩(StephenCrane,1871-1900)是美国十九世纪后半叶著名的文学家。

出版于一八九五年的《红色英勇勋章》(TheRedBadgeofCourage)作为克莱恩的代表作,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

同时这部小说对二十世纪“战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Kazin,1983:vii),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呈现了一名初次上战场的年轻士兵亨利·弗莱明(HenryFleming)从对战争的无知、恐惧,经历战争洗礼而逐步成熟的成长历程。

学界对《红色英勇勋章》的研究大致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小说主题的探究。

安德鲁·德尔班科(AndrewDelbanco,2007:49)把这部小说定位为战争小说;郑丽(2005)认为克莱恩在小说中对传统英雄主义进行了重新阐释,英雄主义2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 即“人在面临巨大危险时能正视并克服自身怯懦的勇气”;胡亚敏(2014)则认为克莱恩通过亨利的战斗经历解构了美国英雄神话,“亨利远非一个真正的英雄”;杨金才(1999)阐释了作品的文化政治意义,认为作品“隐含了对美国文化中现代军事化的批评”;陈媛媛(2011)探讨了小说中的成长主题,认为战争这一特殊的成长背景成为亨利成熟的催化剂。

《红色英勇勋章》自我分析

《红色英勇勋章》自我分析

《红色英勇勋章》自我分析一、引言长久以来,斯蒂芬克莱恩的杰出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一书都被认为是自然主义小说和英雄主义小说(新英雄主义定义)的代表。

然而,鲜有文学评论关注到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分析在《红》这一作品作为成长小说中的作用。

在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着从人文主义方面来分析《红》中主人公亨利的成长过程,希望文中所涉及的伦理道德标准在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积极作用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理论1923年,基于心理结构理论,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心理学理论。

他用三种相互冲突的势力来解释自我心理学,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如下图示可以清楚解释它们三者的相互关系:根据弗洛伊德,本我是人思想中的原始的和潜意识部分,由本能所驱使,去满足欲望和享乐的冲动。

自我是思想中的有意识补充部分,可以调节本我去适应现实。

超我是外部世界在思想中的反映,是去遵守社会规范的的有意识行为。

在这三者中,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承受着来自两者的压力并试图去平衡两者。

一方面,自我受到本我本能地享受生活的欲望诱惑,而另一方面,超我中遵守社会规范有意识行为也在鞭策自我。

自我处在一个两难的局面,并可能因面对社会现实、本我和超我而爆发焦虑情绪。

专门针对自我的心理学研究便被命名为自我心理学,它能发现自我所处的状态,因此在成长小说中对自我的心理描写是至关重要的。

自我心理学在分析和了解特定文本的主人公时是一个客观的工具。

三、亨利成长故事中的自我心理《红色英勇勋章》这个成长小说主要是描写一个人的成长,这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亨利和他的经历。

因此,从自我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长小说《红》的主人公亨利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

(一)无知时期———超我对自我的引导作用弗洛伊德指出超我规范了行为标准,不论外界和本我的需要。

当这些标准被遵从时,超我可以与自我良好相处,反之,超我便会惩罚自我,引起自我焦虑。

《红色的英勇标志》与个人身份意识

《红色的英勇标志》与个人身份意识

2017.06一、前言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的英勇标志》发表于1895年,该书刚一面世便引发轰动。

书中所描写的战争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角度与以往战争作品大相径庭,它没有着力塑造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勇敢顽强的英雄形象,反倒淡化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战争细节,将笔墨集中在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在战事中不断变化的心理感觉上,因此有人认为该书不能算是“一部实际意义上的战争小说”,只能算是美国内战背景下“名副其实的心理小说”。

围绕《红色的英勇标志》到底算是“战争小说”还是“心理小说”的争论,实际上对作者写作用心的澄清。

作者不谋求对美国内战的意义进行重新探讨,不关注战争外在的正义立场、社会意义;作者所关注的是,人类个体对战争中的生存状况如何,战争究竟会对身处其中的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弗莱明的身份意识为考察对象,对其参战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弗莱明融入军队的过程,也是其个体身份意识不断模糊的过程,他一心为了生存,逐渐放弃了对战争意义的道德审视,最终沦为战争机器。

二、主人公的身份意识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身份意识随着军旅经历而不断变化。

他的身份意识来自他对军人责任、战争意义和自我期待的思考,体现在他对战争的态度以及他同战友的关系上。

他融入部队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人的道德立场同军队伦理体系的激烈碰撞。

弗莱明在参军前对战争并无准确的认识。

他所向往的是“古希腊式的战斗”,“梦想过无数次战斗”,但都是些“不确切的血腥冲突”。

此时的弗莱明一片天真,没有看到战争残酷嗜血的一面,但是,他愿意投身当下这场战争,体现了他对国内战争正义性的判断。

弗莱明来到学校和同学道别,第一次感到了自己身份的变化,“他这时察觉到自己和他们之间有了距离,一种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在新兵们去华盛顿的路上,弗莱明更是情绪高昂,沐浴在人们的笑容和夸奖里,让他真切感到了军人身份的分量,但他对这一身份仍然缺乏具体认知,有待进一步探索。

《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成长主题研究

《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成长主题研究

《红色英勇勋章》中的成长主题研究作者:徐世超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3期摘要:《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19世纪自然主义大师斯蒂芬·克莱恩的一部巨作。

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就备受关注,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在《红色英勇勋章》众多的主题理解中,对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精神成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小说中,弗莱明在战争中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渐走向成熟,并最终理解到社会的虚幻与大自然的漠然,成为真正的个体。

这是亨利的精神成长。

关键词:《红色英勇勋章》;精神成长;转变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13-02斯蒂芬·克莱恩(1871-1900)是美国19世纪的一位多产作家,他8岁时父亲去世。

克莱恩为了养家很小就开始了写作,16岁就出版了第一部小说。

生活在美国内战时期的克莱恩对生活充满了失望与恐惧,其作品多数都是悲观与现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精神的崩溃。

克莱恩作为自然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深刻的反映了作者的悲观自然主义思想。

《红色英勇勋章》小说背景为美国南北战争,主要描述了亨利·弗莱明参军前对战争有着奇妙而美好的想象,因此全然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加了北方军。

然而战场中的情形却与想象有着天差地别,现实总是不如幻想来得那么刺激浪漫,现实的战争击碎了弗莱明。

在书中,作者描写了弗莱明面临第一次战斗时的情景,战场上轰雷的厮杀使他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也使他产生了动摇情绪,最终导致弗莱明做了逃兵,仓皇地逃离了战场。

战后,当弗莱明听见北方军重新获胜的消息,他又后悔不已,也觉得心里不安。

因此为了弥补犯下的过错,他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地打探到了部队前线的消息,令人可笑的是在打探的途中,弗莱明不幸被一名士兵打伤了头部。

自此书中的“英勇”勋章出现了,便是弗莱明额头上的一记无意之过,同时也是小说的转折点。

从成长主义角度解读《红色勇气勋章》中亨利的形象

从成长主义角度解读《红色勇气勋章》中亨利的形象

从成长主义角度解读《红色勇气勋章》中亨利的形象《红色勇气勋章》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这部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年轻士兵亨利的成长经历。

从成长主义的角度来看,亨利的形象在小说中展现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成长主题,包括责任、勇气、困难和变化等多个方面。

从亨利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看到责任意识的逐渐觉醒。

在小说一开始,亨利是一个年轻而不成熟的士兵,对战争和军队充满了幻想和浪漫的想法。

随着他亲身经历战场的残酷和无情,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担子。

在战斗中,亨利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和挑战,逐渐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是为了保护战友、完成任务。

在《红色勇气勋章》的小说结尾,亨利幻想的浪漫战争已经不再存在,他开始承担起自己在战场上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也是亨利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亨利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也是成长主义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战场上,亨利需要面对种种困难和危险,而他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坚强让人印象深刻。

在战争中,亨利曾多次面对生死考验,但他从未放弃,勇敢面对。

通过这些经历,亨利逐渐明白了勇气的真正含义,也学会了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需要勇气去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在这方面,亨利的形象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亨利的形象也展现了一个人从少年到成年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变化。

在小说一开始,亨利是一个懦弱的士兵,畏惧战争和死亡,然而随着战争的经历,亨利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和勇敢的战士,他的思想和行为也在战争的洗礼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亨利的形象也体现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红色勇气勋章》中,亨利的形象展现了许多成长主题,包括责任、勇气和变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成长主题也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亨利形象的解读,我们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成长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也更能够体会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红色英勇勋章》摘要: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并非单纯描写美国内战的作品。

通过小说作者的生动客观的描述,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主人公亨利在战争中的成长过程,即从一个对战争抱有幻想的青年转变为一个成熟英勇的士兵。

本文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进行重点分析主人公亨利·弗莱明是如何在战斗中变得成熟勇敢起来的。

关键词:成长小说战斗转变成熟
《红色英勇勋章》是斯蒂芬·克莱恩( stephen crane) 成就最高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关于南北战争的文学作品。

作者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是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战争场景和战争对人的心理影响,从而使小说成为了一部不朽的佳作。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心理历程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作者在小说中对主次人物的描写以及亨利的心理与现实环境的冲突等方面,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再次解读,探讨主人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一、关于成长小说及特点
成长小说也称作启蒙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的小说。

就成长小说而言,“过程”这个词显得很重要---它写的应该是一段成长的过程。

[1]
尽管每一部成长小说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出成长小说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主人公的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
第二,小说通过对主次人物的交替描写来体现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第三,小说突出表现主人公的思想行为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冲突,每一次冲突之后小说的成长主题都得到深化。

二、从成长小说的特点分析《红色英勇勋章》
《红色英勇勋章》通常也被当做是成长小说。

[2]本文将重点分析《红色英勇勋章》这部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些成长小说的这些特点的。

首先,《红色英勇勋章》体现了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思想逐步得到了升华,从天真幼稚走向了成熟勇敢。

主人公亨利是来自美国南部的青年,他怀着满腔热情参军,他渴望英勇作战,受人崇拜。

在参军后的几个月中,单调乏味的军旅生活打消了他成为英雄的幻想。

当第一次战斗来临前,亨利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一方面,他憧憬着宏伟的战争场景,想成为一名“英雄”,[8] (p.129)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害怕战争的流血与死亡。

但当战斗真正开始时,他忘记了恐惧,他为自己能够坚守阵地而感到自豪。

当敌人发动新一轮进攻的时候,亨利之前的自豪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又一次的恐惧感,他本能地转身一路奔跑。

他很恐惧,他的求生欲望远远超过了他想成为英雄的欲望。

亨利觉得生物本能决定任何生物在受到威胁时都会逃离险境,让自己免受伤害,亨利似乎为自己的逃跑和胆怯找到了理由。

然而,后来他开始羡慕那些伤兵身上的伤,他认为那是一种红色的英勇勋章,他想着也能有一块这样的勋章。

后来,当他不小心被人用枪砸伤了头部,他的愿望得以实现。

因为,大家
都一致认为亨利是在战斗中光荣负伤。

由于虚荣,他没有向战友们说实话,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成熟起来。

但是,当第三场战役来临时,亨利表现得异常勇敢,他是全团最勇猛的战士。

他开始逐渐变得成熟。

在接下来的战役中,亨利都冲锋在部队的最前面。

他成了全团公认的最勇敢的战士,成了一名真正的英雄。

经过战火的洗礼,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他所想成为的“英雄”,死亡不再是他所恐惧的的了,正如小说的结尾所写的“他曾与死亡擦身而过,他发现,死亡仅仅是人的必然结局而已。

而现在他是个男子汉。

”[5] (p.375) 从表面上看,主人公亨利的勇气来得有些突然,但是细读全文之后不难发现,他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心理历程。

[3] (p.45)
其次,克莱恩在小说中通过对主次人物的交替描写来体现主人公亨利的成长过程。

这些在小说中出现的次要人物虽然只有几个,并且基本上都是以泛指的称呼代替具体的姓名,比如说,“衣衫褴褛的士兵”,但是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笔墨不多的刻画来衬托描述主人公亨利的成长过程。

小说中那位衣衫褴褛的士兵关切地问亨利哪里受伤了的时候,亨利开始感到窘迫,感到羞愧。

亨利抛弃那位衣衫褴褛的士兵,他开始和别人走在一起,但是他又怕别人看出他脸上烙着“耻辱”二字。

他的思想开始有所变化了,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当逃兵,当逃兵的耻辱时刻都在折磨着他。

接下来,亨利偶然遇到了“大个子士兵---吉姆”,他是一位勇敢,坚强的好兵。

亨利亲眼目睹了他死亡时的惨烈场景。

这一切使亨利更加深了自责,他谴
责自己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在战友们浴血奋战的时候却逃之夭夭。

[4](p.105) 这时他想要重新回到队伍,用行动来洗刷逃兵的耻辱。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伤员不小心弄伤了亨利的头,后来亨利又在另位一位士兵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团队。

这两位士兵虽然都没有具体的姓名,但是他们对亨利的思想成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如果不是那位弄伤亨利的士兵,亨利回到团队后也许就得不到大家的欢迎,他就不会有机会再次加入战斗,因为战友都认为亨利的伤是他奋战的结果。

也正是那位士兵帮助亨利找回了原来的团队,才使得亨利有机会驰骋沙场,有机会洗刷当逃兵的耻辱。

亨利是一名毫无战争经验的年轻士兵,在战火的体验中他从狂热到恐惧,从恐惧到狂怒,战后才回头看战争的成长过程,这其实也是一个从无知通过实践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6](p.98)
最后,作者克莱恩在小说中多处突出表现主人公亨利的思想行为与当时所处的环境相冲突。

在克莱恩笔下,每一次主人公亨利与环境对抗的过程及结果都使得作品的主题不断得到验证和强化。

[7](p.132)一开始,小说就描写简单乏味的军旅生活,这与亨利想象的军队完全不一样,但是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

正是这样一种冲突,才让亨利在第一次战斗中表现得如此勇敢。

当第二次战争开始时,亨利当了逃兵,但后来他开始懊悔自己的怯懦。

为了获得一些心灵上的安慰,他来到了一个小树林,那里高耸的树木搭成一个拱门,就像一座教堂的房顶。

似乎当时的他看到这个场景得到了某种宗教式的慰藉。

[3]当他推门进去时,他看到的是一具士兵的尸体,
“尸体的嘴巴大张着,脸色一片蜡黄。

小蚂蚁在死者的脸上爬来爬去”。

[5](p.115)他感觉到整个人类对冷漠的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绝望。

战争把人们无情地抛向了死亡和恐惧的深渊。

现实环境的残酷,让他体会到的是人对于死亡的无奈。

亨利的思想和当时环境的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在无形中推动了亨利思想行为发生变化。

他渐渐明白死亡是自然界固有的定律,人无时无刻都在面临死亡的威胁。

最后,他明白“即使地球和月亮要撞到一起,无疑也会有人打算爬到屋顶上去亲眼目睹这种撞击的”, [5](p.166)他终于开始正视现实,真正走向成人世界,尽管这个世界也许充满着危险和邪恶。

然而,已经成长起来的亨利,不会再退却,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三、结语
《红色英勇勋章》是现代美国文学史上战争小说的鼻祖,是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战争小说,但是战争小说的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主人公亨利是一个典型人物,他通过报名参军,奔赴战场,到弃枪而逃到最后重返队伍,成了一名战斗英雄,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发现自我,改变自我,从一个懦夫变成了一名勇士,这是他在战争中不断成长起来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