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阿维菌素粉(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阿维菌素粉(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制定阿维菌素粉的内控质量标准,规范公司阿维菌素粉的生产过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阿维菌素粉的生产与验收。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

四、正文:阿维菌素粉本品为阿维菌素与玉米粉或碳酸钙配制而成。

含阿维菌素B1应为标示量的92.0%~108.0%。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无臭。

【鉴别】(1)取本品适量,加丙酮制成每1ml中含阿维菌素1mg的溶液,充分搅拌30分钟,取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维菌素B1标准品,同法制成相同浓度的溶液作为标准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氯仿(9:1:2:9)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标准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2)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检查】粒度本品应全部通过二号筛。

含量均匀度取本品3~5个,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分别测定含量,求其平均含量,每个含量与平均含量比较,含量差异大于15%的不得多于1个。

阿维菌素B1b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阿维菌素B1b与阿维菌素B1a峰面积比应小于0.25。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0.0%(有机基质)或3.0%(无机基质)。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取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砷盐取本品1.0g,先用小火灼烧使炭化,再在500~600℃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盐酸5ml与水23ml,使溶解,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0.0002%)。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5nm,阿维菌素B1a和B1b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测定法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丙酮制成每1ml中含阿维菌素200ug的溶液,混匀,充分连续搅拌30分钟,取清液,精密量取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稳定性不好等于效果差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稳定性不好等于效果差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稳定性不好等于效果差阿莫西林属于口服青霉素类天然半合成抗菌素,是目前畜禽兽医临床比较常见的广谱抗菌药物之一。

然而,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分子结构缺陷,致使其分子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极不稳定,容易被环境中的光、热、水、酸、碱及一些活性酶等所破坏,造成阿莫西林分子β-内酰胺环解开、官能团改变或丢失,从而使阿莫西林的抗菌活性降低和丢失,并使聚合物、致敏物质、杂质含量升高。

这些因阿莫西林稳定性差而产生的各种杂质,是导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制剂产品发生变色、形成结块、流动性变差、水溶性降低、酸碱性改变、水分含量升高、有效性降低、动物不良反应升高等的主要原因。

因此,阿莫西林的这种药物缺陷,给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药物制剂与生产工艺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种多方面的、多点的技术性挑战,99%制剂研发与生产企业,由于技术研发实力和能力所限,很多都不能全面系统的解决“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制剂稳定性问题,大多只能解决诸如溶解性、不变色、流动性好等一个或几个点的问题。

再加上国内兽药生产企业普遍较低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能生产出既稳定、有效又合格的产品已经是画饼充饥!所以,生产各方面技术条件要求低的5%和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容易,真是生产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和8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除了国内研发与生产技术实力比较强的齐鲁动保、瑞普生物、河南牧翔、河北远征和华北制药等数十个先进制药企业之外,其它的兽药企业还不能生产出高水溶、高稳定、有效性好的高含量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在采集兽药市场上能见到实物产品和有一定销售规模的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通过对其高浓度溶解于水、在强酸中的稳定性和单杂含量这三个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发现,除了两个样品的三个指标全部优异外;其它被测样品,要么产品水分含量超标或严重超标,不符合国家标准(水分<5%),产品不合格;要么就是水溶性不好或稳定性比较差!尤其是稳定性这个指标,是目前市售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一个共性问题。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制药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制定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半成品的内控质量标准,对生产的产品实施中间控制。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三.责任者:生产人员、质量监督员、质量检验员。

四.正文:
【物料名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质量标准】本品为阿莫西林与无水葡萄糖配制而成。

含阿莫西林应为标示量的94~106.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检查溶解性取本品50mg,加水100ml,搅拌,应全部溶解。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测定,含水分不得过4.5%。

其他应符合可溶性粉项下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磷酸盐缓冲液(PH5.0)溶解并稀释成每1ml 中约含0.6mg的溶液,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um,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另取阿莫西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供试品中阿莫西林的含量。

【取样办法】见取样管理制度。

【规格】 100g:10g。

阿莫西林的特性与群体口服给药有效性的技术点

阿莫西林的特性与群体口服给药有效性的技术点

阿莫西林的特性与群体口服给药有效性的技术点阿莫西林属于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素,它口服吸收进入体内后,通过与敏感病原菌细胞膜上的结合蛋白(PBP)强力结合,从而阻断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之不能发生交联而造成细菌细胞壁的不可逆破裂,迅速致使细菌细胞壁破损而使重要生命物质外泄,造成细菌死亡而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

而且,这一作用过程发生在细菌的繁殖期,所以阿莫西林为细菌繁殖期杀菌药。

并且,对于阿莫西林来说,它的体内抗菌作用效果与时间和浓度具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两者中,尤其是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是阿莫西林制剂疗效高低的核心。

阿莫西林本身微溶于水,在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溶解;但若非阿莫西林分解,一般的酸碱溶液,不能使生来就微溶于水的阿莫西林达到易溶、高水溶的兽医临床用药需求。

但是,在兽医临床实际用药过程中,大家关注的更多的是产品的稳定性。

可是,阿莫西林在干燥的粉末状态下,是比较稳定的。

所以,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制剂产品的实验室理化指标检测合格,并不能说明这个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产品使用的有效性保障!因为阿莫西林受潮或者在水溶液中,除了较快发生降解反应之外,还会发生聚合反应,新生成大量可致毒、致敏、减效的杂质、聚合物等成分,这不仅增加阿莫西林的毒副作用,而且最关键的是使药品使用无效或降效!而且,在兽医临床现场给药时,大家普遍追求的是易溶或高水溶的指标;基层不可能像兽药专门检测机构那样,监测那些溶解度好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产品,在易溶条件下的药液中阿莫西林的持久稳定性!因此,对于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制剂来说,产品质量稳定好像绝大部分生产厂家都能做到,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广大兽药制剂生产厂家竞争与宣传的切入点和宣传优势。

因为当前兽药行业的技术水平,生产厂家如果连基本的产品质量稳定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还谈什么竞争和满足用户需求?针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制剂产品来说,广大临床兽医在进行药品评价与采购时,首先是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制剂的主药含量(表:现有国内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法定含量规格与欧美核算标准比较),主药含量越高辅料对阿莫西林药效的干扰就少,同时高含量药品使用起来也更经济和方便。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检验报告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检验报告

烟台金海药业有限公司
成品检验报告
编号:检(2013) C017-001第1页共1页检品名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编码JH-ZJ-06-C017-00
商品名/ 规格100g:5g
批号20130401 包装100g/袋
批数量/ 检品数量100g/袋×3袋
生产单位烟台金海药业有限公司检验日期2013年4月1日
检验项目全检报告日期2013年4月2日
检验依据《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质量标准》
检验项目[性状] [鉴别]
[检查] 水分
溶解性
外观均匀度装量[含量测定]
检验标准
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
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
时间一致
含水分不得过5.0%
应符合规定
应符合规定
应符合规定
本品含阿莫西(C16H19N3O5S)
应为标示量的92.0%~108.0%
检验结果
为白色粉末
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
留时间与对照品溶液主
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为2.6%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为100.6%
(以下空白)
项目结论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结论:本品按《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检验人:复核人:质检负责人:。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AmoxilinAmoxicillinC16H19N3O5S·3H2O 419.46 本品为(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

按无水物计算,含C16H19N3O5S不得少于95.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

本品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53页),比旋度为+290°至+315°。

【鉴别】(1)取本品与阿莫西林对照品各约0.125g,分别加4.6%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莫西林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另取阿莫西林对照品和头孢唑啉对照品各适量,加 4.6%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莫西林10mg和头孢唑啉5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33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冰醋酸-水-(5:2:2: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

置于紫外灯254nm下检视。

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应显两个清晰分离的斑点,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检查】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mg的溶液,在50℃水浴中微温使溶解后,依法测定(附录56页),pH值应为3.5~5.5。

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5份,各1.0g,分别加0.5mol/L盐酸溶液10ml,溶解后立即观察,另取本品5份,各1.0g,分别加2mol/L氨溶液10ml溶解后立即观察,溶液均应澄清。

阿莫西林原料药质量标准USP-36版

阿莫西林原料药质量标准USP-36版

C16H19N3O5S,3H2O 419.45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6-[[氨基(4-羟苯基)乙酰基]氨基]-3,3-二甲基-7-氧-,三水合[3S-[2α,5α,6β(S*)]]-;(2S,5R,6R)-6-[(R)-(-)-2-氨基-2-(p-羟苯基)-乙胺基]-3,3-二甲基-7-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水合物无水物365.41定义:每mg阿莫西林包含C16H19N3O5S不少于900ug不多于1050ug,由无水物计算。

鉴别:红外吸收【197k】含量:步骤:溶剂:用水配置6.8g/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用45%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5.0±0.1。

流动相:乙腈和稀释液(1:24)标准溶液:用溶剂溶解阿莫西林标准品(USP)1.2mg/ml(注意:在6h之内使用)试样溶液:用溶剂溶解阿莫西林1.2mg/ml[注意:在6h之内使用]色谱系统:(见液相色谱(621),系统适应性)模式:LC检测器:UV 230nm柱:4mm×25cm;填充物L1流速:1.5ml/min进样量:10ul系统适应性:样品:标准溶液适应性需求:拖尾因子:不大于2.5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0%分析:试样: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计算C16H19N3O5S,3H2含量ug/mg用以下公式结果=(ru/rs)×(Cs/Cu)×Pru=样品溶液中得出的峰面积rs=标准品中得出的峰面积Cs=标准品阿莫西林溶液的浓度Cu=样品溶液的浓度P=阿莫西林标准品的效价(ug/mg)验收标准:每mg无水化合物中900~1050ug C16H19N3O5S杂质:有机杂质:步骤:溶液A:2.72g/l磷酸二氢钾。

用1N氢氧化钾或20%磷酸调节pH到5.0±0.1溶液B:含磷的流动相:见下表梯度标准溶液:溶于溶液A中12.5ug/ml阿莫西林标准品系统适用性溶液:溶于溶液A中12.5ug/ml阿莫西林相关物质A和阿莫西林相关物质D样品溶液:用溶液A配置成1.25mg/ml阿莫西林[注意:在4°储存4h之内使用]色谱系统(见色谱,系统适应性)模式:LC检测器:UV 210nm柱:4.6mm×10cm;5um填充物L1柱温:40°流速:1.5ml/min进样量:10ul自动进样器温度:4°系统适应性:样品:标准溶液和系统适应性溶液适应性需求:[注意:在杂质表格1中通过相对保留时间鉴别峰]分辨率:在阿莫西林相关物质A和阿莫西林相关物质D第二峰不少于1.5系统适应性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不多于标准物质的10%分析:样品: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计算阿莫西林每一种样品含量的百分率:结果=(ru/rs)×(Cs/Cu) ×F×100ru=从样品溶液中或的的每一个杂质峰rs=从标准溶液中获得的阿莫西林峰Cs=阿莫西林标准品的浓度Cu=阿莫西林样品溶液标示浓度F=单位转换因素(0.001mg/ug)验收标准:[注意:限制是阿莫西林标准溶液吸收峰的0.03%]单杂质:见杂质表1总杂质:不多于5%杂质表1a (R)-2-氨基-2-(4-羟苯基)乙酸b色谱系统区分了两种青霉噻唑酸c(4S)-2-{[(R)-2-氨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羧基)甲基}-5,5-二甲基四氢噻唑-4-羧酸d (2S,5R,6R)-6-氨基-3,3-二甲基-7-氧-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e列出的化合物仅仅是用作信息不用来报导f(2S,5R,6R)-6-[(S)-2氨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3,3-二甲基-7-氧-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g(2S,5R,6R)-6-{(R)-2-[(R)-2-氨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3,3-二甲基-7-氧-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h色谱系统区分了两种青霉噻唑酸i (4S)-2-{[(R)-2-氨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甲基}-5,5-二甲基四氢噻唑-4-羧酸j(2S,5R,6R)-6-(2-[(R)-2-氨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2-((4S)-4-羧基-5,5-二甲基四氢噻唑-2-卤代)乙酰胺基)-3,3-二甲基-7-氧-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k 3-(4-羟苯基)对二氮杂苯-2-羟基l (4S)-2-[5-(4-羟苯基)-3,6-二氧哌嗪-2-卤代]-5,5-二甲基四氢噻唑-4-羧酸m(2S,5R,6R)-6-((2R)-2-{2-[(R)-2-氨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2-[(4S)-4羧基-5,5-二甲基四氢噻唑-2-卤代]乙酰胺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3,3-二甲基-7-氧-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n(2S,5R,6R)-6-{(2S,5R,6R)-6-[(R)-2-氨基-2-(4-羟苯基)乙酰胺基]-3,3-二甲基-7-氧-4-硫代-1-氮杂双环[3.2.0] 庚烷-2-羧氨基}-3,3-二甲基-7-氧-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检验记录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成品)检验记录
检验结论:
检查
装量

样品号
1
2
3
药+包装重(g)
包装重(g)
药重(g少于标示量的98%平均装量不少于标示量
项目结论
干燥失重
天平室温度:℃湿度:%
干燥条件
60℃减压干燥3小时
检品号
1
2
称量瓶重W0(g)
瓶+药重W1(g)
干燥后瓶+药重W2(g)
计算公式
W1- W2
干燥失重=×100%
有限公司
成品检验记录首页
文件编号: 00第1页共3页
检品名称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检验单号
商品名称
请验部门
生产日期
年月日
生产批号
生产总量
取样数量
规格
取样人
送检日期
年月日
报告日期
年月日
检验依据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内控质量标准(成品)》


本品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检验结果:


在含量测定项下纪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标准规定:应为标示量的92.0%-108.0%。
项目结论:
检验结论:本品按《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内控质量标准(成品)》检验,结果规定。
备注
复核人:检验人:
有限公司
成品检验报告单
文件编号:00第3页共3页
检品名称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检验单号
商品名
请验部门
西药粉剂车间
生产日期
生产批号
生产总量
取样数量
规格
取样人
送检日期
W1- W0

阿莫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阿莫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制药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制定阿莫西林的内控质量标准,规范公司阿莫西林的采购与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阿莫西林的采购与验收。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

四、正文:阿莫西林分子式:C16H19N3O5S.3H2O 分子量:419.46本品为(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

按无水物计算,含C16H19N3O5S不得少于95.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

本品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2mg的溶液,法测定,比旋度为+290°至+315°。

【鉴别】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检查】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1ml中含5mg的溶液,在50℃水浴中微温使溶解后,依法测定,PH值应为3.5-5.5。

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5份,各1.0g,分别加0.5mol/L盐酸溶液10ml 及2mol/L氨溶液10ml溶解后立即观察,溶液均应澄清。

如显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测定,含水分应为12.0%~1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5.0)—乙腈(96 :4)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约1ml;检测波长为254nm。

理论板数按阿莫西林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

测定法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阿莫西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

阿莫西林质量标准USP197

阿莫西林质量标准USP197

〈197〉 SPECTROPHOT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STS Spectrophotometric tests contribute meaningfully towar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ny compendial chemical substances. The test procedures that follow are applicable to substances that absorb IR and/or UV radiation (see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854〉 and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857〉).The IR absorption spectrum of a substance, compared with that obtained concomitantly for the corresponding USP Reference Standard, provides perhaps the most conclusive evidence of the identity of the substance that can be realized from any single test. The UV absorption spectrum, on the other hand, does not exhibit a high degree of specificity. Conformance with both IR absorption and UV absorption test specifications, as called for in a large proportion of compendial monographs, leaves little doubt, if any, regarding the identity of the specimen under examination.INFRARED ABSORPTIONSeven methods are indicat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eviously dried test specimens and Reference Standards for analysis. The reference 〈197K〉in a monograph signifies that the substance under examination is mixed intimately with potassium bromide. The reference 〈197M〉in a monograph signifies that the substance under examination is finely ground and dispersed in mineral oil. The reference 〈197F〉 in a monograph signifies that the substance under examination is suspended neat between suitable (for example, sodium chloride or potassium bromide) plates. The reference 〈197S〉signifies that a solution of designated concentration is prepared in the solvent specified in the individual monograph, and the solution is examined in 0.1-mm cells unless a different cell path length is specified in the individual monograph. The reference 〈197A〉 signifies that the substance under examination is intimately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reflection element for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ATR) analysis. The reference 〈197E〉 signifies that the substance under examination is pressed as a thin sample against a suitable plate for IR microscopic analysis. The reference 〈197D〉in a monograph signifies that the substance under examination is mixed intimately with an IR-transparent material and transferred to a sample container for diffuse reflection (DR) analysis. The ATR 〈197A〉and the 〈197E〉techniques can be used as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197K〉, 〈197M〉, 〈197F〉, and 〈197S〉where testing is performed qualitatively and the Reference Standard spectra are similarly obtained.Record the spectra of the test specim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USP Reference Standard over the range from about 2.6 µm to 15 µm (3800 cm–1 to 650 cm–1)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n the individual monograph. The IR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est specimen, previously dried under cond itions specified for th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Standard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or unles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is to be used without drying, exhibits maxima only at the same wavelengths as that of a similar prepar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USP Reference Standard. Differences that may be observed in the spectra so obtained sometim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polymorphs, which are not always acceptable (see Procedure under 〈854〉). Unless otherwise directed in the individual monograph, therefore, continueas follows. If a difference appears in the IR spectra of the analyte and the standard, dissolve equal portions of the test specimen and the Reference Standard in equal volumes of a suitable solvent, evaporate the solution to dryness in similar containers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and repeat the test on the residues.ULTRA VIOLET ABSORPTIONThe reference 〈197U〉in a monograph signifies that a test solution and a Standard solution are examin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in 1-cm cells, over the spectral range from 200 to 400 nm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n the individual monograph. Dissolve a portion of the substance under examination in the designated Medium to obtain a test solution having the concentration specified in the monograph for Solution. Similarly prepare a Standard solution containing the corresponding USP Reference Standard.Record and compare the spectra concomitantly obtained for the test solution and the Standard solution. Calculate absorptivities and/or absorbance ratios where these criteria are included in an individual monograph.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absorbances indicated for these calculations are those measured at the maximum absorbance at about the wavelength specified in the individual monograph. Where the absorbance is to be measured at about the specified wavelength other than that of maximum absorbance, the abbreviations (min) and (sh) are used to indicate a minimum and shoulder, respectively, in an absorption spectrum. The requirements are met if the UV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test solution and the Standard solution exhibit maxima and minima at the same wavelengths and absorptivities and/or absorbance ratios are within specified limits.Auxiliary Information—Please check for your question in the FAQs before contacting USP.Topic/Question Contact Expert CommitteeGeneral Chapter Edmond Biba,Ph.D.Scientific Liaison-General Chapters (301) 230-3270(GCCA2015) General Chapters-Chemical Analysis 2015USP41–NF36 Page 6101Previously Appeared In: Pharmacopeial Forum: V olume No. 42(5)。

阿莫西林质量标准

阿莫西林质量标准

阿莫西林质量标准制定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阿莫西林Amoxilin AmoxicillinC 16H19N3O5S·3H2O 419.46本品为(2S,5R,6R)-3,3- 二甲基 -6-[(R)-(-)-2-氨基 -2-(4-羟基苯基)乙酰胺基]-7- 氧代 -4-硫杂 -1-氮杂双环[3.2.0] 庚烷 -2-甲酸三水合物。

按无水物计算,含C16H19N3O5S 不得少于95.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

本品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 1ml中约含2mg 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47页),比旋度为+290°至+315°。

【鉴别】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检查】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5mg 的溶液,在50℃水浴中微温使溶解后,依法测定(附录51页),pH值应为3.5 ~5.5 。

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5份,各1.0g,分别加0.5mol/L 盐酸溶液10ml及2mol/L氨溶液10ml溶解后立即观察,溶液均应澄清。

如显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附录83页)比较,均不得更浓。

有关物质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2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莫西林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32页)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取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乙腈(99:1);流动相B为0.058mol/L磷酸盐缓冲液(pH5.0)-乙腈(80:20);检测波长为254nm。

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报告名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项目姓名职位签名日期起草人车间主任复核人生产部长批准人质量部长目的:制定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过程验证的一系列文件,用以验证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适用范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

责任人:验证小组成员、生产操作人员、化验员。

1 验证的目的及要求。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工艺规程是我公司根据《中国兽药典》2010版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项下有关内容制订的,在此验证之前已对生产设备设施、计量器具等进行了验证;所用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经检验合格,本验证报告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工艺中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进行验证,也是对以上各系统联合起来的复验证,以证明在规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始终如一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生产过程和各部分生产过程的说明,流程图,关键工序可能存在的危险。

2.1 生产过程和各部分生产过程的说明: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是由阿莫西林与无水葡萄糖组成,阿莫西林、无水葡萄糖水分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其制法是:按生产指令单领取阿莫西林原料药和无水葡萄糖。

分别过80目筛后(剩余少量不合格同批原辅料汇总粉碎处理过80目筛),按处方量将阿莫西林与无水葡萄糖粉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定量分装即可。

2.2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工艺流程图原辅料分别2.3 关键工序可能存在的危险。

2.3.1过筛:因无水葡萄糖易结块、原料粒度大不符合要求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通过过80目筛验证原辅料需不需要过筛。

2.3.2 混合:混合为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混匀与否直接影响着成品的质量,为防止有效成分含量有偏差,因此应对混合搅拌工序进行验证。

2.3.3 分装:此工序为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成型工序,因为装量差异在生产时不可能一直测定,只能每隔30分钟测定一次,装量可能在两次测定之间发生较大偏差。

因此应对分装工序进行验证。

内包装材料外包装材料内 包检 验检 验包 装检 验入 库过 筛称 量合 格不合格粉碎 合 格混 合2.3.4 包装:包装为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最后一道生产工序,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应对包装的过程全面验证,用以证明现行的工艺条件能始终如一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工艺规程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工艺规程

XXXX有限公司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工艺规程颁发单位:GMP办公室工艺规程批准程序目录1、产品概述 (3)2、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5)3、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6)4、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及要求 (9)5、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 (9)6、工艺验证及具体要求 (10)7、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0)8、物料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10)9、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1)10、岗位定员 (12)1.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通用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商品名:1.2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1.3 规格:100g:10g1.4 处方:阿莫西林15Kg,无水葡萄糖加至150Kg。

1.5 依据:2005版《中国S药典》一部。

1.6 适应症:抗生素类药。

1.7 有效期:一年1.8 成品贮存方法及注意事项: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1.9 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标准:阿莫西林质量标准见阿莫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无水葡萄糖质量标准见无水葡萄糖内控质量标准。

半成品质量标准见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成品内控质量标准见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内控质量标准。

1.10 原辅材料贮存注意事项:阿莫西林: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无水葡萄糖:密封保存。

1.11半成品检查方法及岗位控制:a质量控制要点:b 半成品检查方法见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1.12 包装要求:应符合铝箔袋质量内控标准要求。

1.13 用法用量:混饮每1L饮水鸡60mg(以阿莫西林计),连用3—5日。

1.14 标签:见样本。

1.15 批准文号:2.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注:加粗部分为主要控制点3.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3.1 生产前准备:3.1.1 上一批次是否进行清场。

清场者、检查者是否签字,将“清场合格证”副件归入本批生产记录。

未取得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下一批次的生产。

3.1.2 检查生产场所的环境、设施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

不得有上批生产遗留物。

阿莫西林原料药质量标准BP

阿莫西林原料药质量标准BP

欧洲药典0260C16H19N3O5S,3H2O 419.4 61336-70-7作用:青霉素抗菌剂准备:阿莫西林胶囊、口服阿莫西林混悬剂、口服克拉维酸混悬剂、克拉维酸药片、克拉维酸分散片定义(2S,5R,6R)-6-[[(2R)-2-氨基-2(4-羟苯基)乙酰基]氨基]-3,3-二甲基-7-氧-4-硫代-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三水合物半成品由发酵产品得来含量:95%~102%(无水物)特点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型粉末溶解性: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96%),几乎不溶于脂肪油中。

溶解于稀酸和碱溶液中。

鉴别先鉴别A,再鉴别B,CA.红外分光光度法(2.2.24)对照:阿莫西林三水合物标准品B.薄层色谱法(2.2.27)试验溶液:溶解待测物质25mg于10ml碳酸氢钠溶液中。

对照溶液(a):溶解阿莫西林三水合物标准品25mg于碳酸氢钠溶液中。

对照溶液(b):溶解阿莫西林三水化合物标准品25mg和氨苄青霉素三水化合物标准品25mg于10ml碳酸氢钠溶液中板:薄层色谱使用硅胶板流动相:混合丙酮和154g/l的醋酸铵溶液(两者体积比为10:90),醋酸铵溶液预先用冰醋酸调节pH到5.0.进样量:1ul进程:超过15cm干燥:在室温环境下检测:放置于碘酒蒸汽下,直到出现点,在日光下观察系统适应性:对照溶液(b):--色谱出现两个明显分离的点。

结果:用试验溶液在薄层色谱上获得的主要的点和对照溶液获得的点位置、颜色、大小相似。

C.在150mm长、直径为15mm的试管中放2mg。

用0.05ml水润湿并加入2ml 硫酸甲醛试剂。

搅拌混合试管中的液体;溶液几乎无色。

将试管放入水浴锅1min;会变成黑黄色。

试验溶液S:超声或者缓缓加热,溶解0.1g于充满CO2的水中,并且用50ml相同溶剂溶解。

溶液的外观:溶液不比标准悬浊液II更乳白。

溶解1g于10ml,0.5mol的盐酸中。

单独溶解1g在10ml的稀氨溶液中。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说明书(2015版)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说明书(2015版)

【兽药名称】通用名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商品名称:英文名称: Amoxicillin Soluble Powder汉语拼音: Amoxilin Kerongxingfen【主要成分】阿莫西林【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药效学阿莫西林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抗菌谱及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基本相同,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稍弱于青霉素,对青霉素酶敏感,故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嗜血杆菌、布鲁氏菌和巴氏杆菌等有较强的作用,但这些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对铜绿假单胞菌不敏感。

由于其在单胃动物的吸收比氨苄西林好,血药浓度较高,故对全身性感染的疗效较好。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软组织等全身感染。

药动学阿莫西林对胃酸相当稳定,单胃动物内服后74%~92%吸收。

胃肠道内容物影响其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程度,故可混饲给药。

同等剂量内服后,阿莫西林血清浓度比氨苄西林高1.5~3倍。

【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提高后者在菌体内的浓度,呈现协同作用。

(2)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酰胺醇类等快效抑菌剂对本品的杀菌作用有干扰作用,不宜合用。

【作用与用途】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用于治疗鸡对阿莫西林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用法与用量】以本品计。

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鸡0.4~0.6g,一日2次,连用5日;混饮:每1L水,鸡1.2g,连用3~5日。

【不良反应】对胃肠道正常菌群有较强的干扰作用。

【注意事项】(1)蛋鸡产蛋期禁用。

(2)对青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不宜使用。

(3)现配现用。

【休药期】鸡7日。

【规格】 5%【包装】【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兽药名称】通用名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商品名称:英文名称: Amoxicillin Soluble Powder汉语拼音: Amoxilin Kerongxingfen【主要成分】阿莫西林【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只是原料加辅料怎能让“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有效

只是原料加辅料怎能让“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有效

只是原料加辅料怎能让“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有效放眼国内外兽医临床广泛使用的兽药,包括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也正在使用的兽药,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这个兽用抗菌素,如今各个国家的养殖业都在使用。

但是,国外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主流是:英特威的8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和法国维克的5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在中国,以前兽药市场普遍流通的是5%和10%规格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制剂;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临床对高含量规格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产品需求增加;因此,有国内兽用制剂研发比较先进的企业,创建了“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规格的新国家法定标准。

然而,5%、10%和新的30%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国内绝大部分兽药生产厂家生产的兽药产品,与上述国际动保巨头英特威和维克公司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在制剂技术含量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令人欣慰的的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市面上开始出现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有效制剂。

我们通过从市场获得该厂家的产品,带回实验室与英特威和维克公司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做分析,发现这个反映临床有效的国内大厂的“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在杂质方面,几乎与英特威的“8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和维克公司的“5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一个低!这可能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什么这家国内企业生产的“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产品,用户反映效果好的根本技术所在。

因为,阿莫西林稳定性是个对外界光、热、湿、pH、介质等比较敏感的药物,而国内的绝大部分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制剂生产厂家,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原料加辅料的简单混合生产制剂的方式。

以至于,大的养殖集团或食品企业去药厂查厂时,看到的都是生产设备多先进!却没有一个兽药厂,去向用户展示所生产的“阿莫西林可溶锌粉”制剂技术和工艺技术多么先进?!那么,兽药市场上普遍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效果不好,也就理所当然了!除了还有些企业往产品中添加违规、违禁成之外,国内一流大厂生产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如果还不在制药技术方面进行大投入、大研发和进行创新,就永远也生产不出可比肩国外的有效“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因为阿莫西林的稳定性受上述那么多外界因素影响,而国内绝大部分兽药生产企业还在粗放式的生产。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质量标准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质量标准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质量标准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其质量标准是保证其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关于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质量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定义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是一种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粉末,其主要成分为阿莫西林钠。

它是一种半合成的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症状。

二、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质量标准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和性状: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应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粉末,无异味,易溶于水。

2. 阿莫西林钠含量: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阿莫西林钠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一般为900mg-1050mg。

3. pH值: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pH值应在7.5-9.0之间。

4. 溶解度: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溶解度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一般为不少于1g/5ml。

5. 有关杂质的限制: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中应不含有任何有害杂质,如重金属、细菌、真菌等。

6. 稳定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其质量稳定。

三、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应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其剂量和使用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四、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注意事项1.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使用。

2. 对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3. 在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4.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热和直接阳光照射。

总之,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其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保障。

在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说明书进行使用,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质量标准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质量标准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Amoxinglin Kerongxingfen
Amoxicillin Soluble Powder
本品为阿莫西林与无水葡萄糖配制而成。

含阿莫西林(C
16H
19
N
3
O
5
S)应为标示量
的90.0%~110.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鉴别] (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阿莫西林0.125g),加4.6%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莫西林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阿莫西林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检查] 溶解性取本品50mg,加水100ml,搅拌,应溶解。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附录79页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5.0%。

其他应符合可溶性粉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

[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0.5mg的溶液,照阿莫西林项下的方法测定,即得。

[类别] 同阿莫西林
[规格] 10%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

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说明书2015版

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说明书2015版

兽用处方药【兽药名称】通用名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商品名称:无英文名称:Amoxicillin Soluble Powder汉语拼音:Amoxilin Kerongxingfen【主要成分】阿莫西林【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药效学阿莫西林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抗菌谱及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基本相同,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稍弱于青霉素,对青霉素酶敏感,故对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嗜血杆菌、布鲁氏菌和巴氏杆菌等有较强的作用,但这些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对铜绿假单胞菌不敏感。

由于其在单胃动物的吸收比氨苄西林好,血药浓度较高,故对全身性感染的疗效较好。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软组织等全身感染。

药动学阿莫西林对胃酸相当稳定,单胃动物内服后74%~92%吸收。

胃肠道内容物影响其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程度,故可混饲给药。

同等剂量内服后,阿莫西林血清浓度比氨苄西林高1.5~3倍。

【药物相互作用】①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提高后者在菌体内的浓度,呈现协同作用。

②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酰胺醇类等快效抑菌剂对本品的杀菌作用有干扰作用,不宜合用。

【作用与用途】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用于治疗鸡对阿莫西林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用法与用量】以本品计。

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鸡0.2~0.3g,一日2次,连用5日;混饮:每1L水,鸡0.6g,连用3~5日。

【不良反应】对胃肠道正常菌群有较强的干扰作用。

【注意事项】(1)蛋鸡产蛋期禁用。

(2)对青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不宜使用。

(3)现配现用。

【休药期】鸡7日。

【规格】10%【包装】100g/袋【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2年【生产日期】见喷码【生产批号】见喷码【有效期至】见喷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Amoxinglin Kerongxingfen
Amoxicillin Soluble Powder
本品为阿莫西林与无水葡萄糖配制而成。

含阿莫西林(C
16H
19
N
3
O
5
S)应为标示量
的90.0%~110.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鉴别] (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阿莫西林0.125g),加4.6%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莫西林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阿莫西林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检查] 溶解性取本品50mg,加水100ml,搅拌,应溶解。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附录79页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5.0%。

其他应符合可溶性粉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

[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0.5mg的溶液,照阿莫西林项下的方法测定,即得。

[类别] 同阿莫西林
[规格] 10%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