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教学设计.docx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800013c8762caaedc33d446.png)
大自然,谢谢您【教材分析】本课是 2016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第 8 课,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 2 条“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编写。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大自然。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恩大自然,将“饮水思源”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内心。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大自然,要和大自然和平共处,进而培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知识与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大自然会给予辛勤劳动的人们丰富的回报。
3.过程与方法:愿意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用自己的方法去感受探究发现大自然的礼物。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将“饮水思源”的种子埋植于学生内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古诗歌视频——《悯农》,引发学生思考粮食的来源,进而走入大自然,谢谢您的学习主题。
我们今天的课程先从一首古诗的视频观看开始,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笔下的《悯农》,始终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呢,引发学生对古诗内容的了解。
进而发问,粮食来自哪里,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大自然,谢谢您。
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大自然的礼物师:走进大自然,老师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几样大自然的礼物,请同学们一同观看礼物(课件播放米饭、丝绸、房屋、水果。
孩子们边看边自由发言说出礼物的名称):同学,些大自然的礼物都是怎么来的呢,我与小成一起探究它的来源以及人了取些大自然的礼物又做出了那些努力呢?(小,教巡)依次小代表来言述本同学探究学的果,在同学言教要适引并在言束后,分以和片的方式具体解大自然礼物的来源以及中含的人辛勤,同学更加直的了解大自然的礼物:了解了些大自然礼物的来源,那么老想大家,大自然的礼物只有几种?生:不是:大自然的礼物有很多很多,那么你和同桌一,大自然的礼物有什么⋯⋯(同桌交流,教巡)生交流果小:大自然的礼物很多很多,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慷慨和人的辛勤,所以我要大自然一声:您(生共同感大自然)活二:大自然中真快大自然不我多的礼物,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很多的快,你在大自然中都感受到什么快呢?(学生自由言)播放微,大自然中真快,孩子感受到大自然中有一年四季,一年四季都人来不同的快。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8.大自然,谢谢您—大自然中的快乐》 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8.大自然,谢谢您—大自然中的快乐》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98c40ef46527d3240ce0f5.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8.大自然,谢谢您—大自然中的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
2.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3.在与大自然的共在中成长,领悟大自然的博大,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提升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与认识,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难点: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自发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自然,美好的生活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关心与爱护,激发他们感恩自然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照片,风车、风筝等和四季相关的物品。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不开大自然的馈赠,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还会给辛勤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
板书:8大自然,谢谢您新授:活动一:记忆中的快乐1.同学们,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沈阳下了一场大雪,老师为同学们拍下了照片,留下了回忆,让我们一起寻找记忆中的快乐!2.出示PPT:同学们笑得那么开心,这场大雪,把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校园变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一份特别的礼物!3.刚才我看到了同学们的一张张笑脸,堆起的可爱的雪人,让我们一起寻找这个冬天里的快乐吧!4.每一张笑脸的背后都藏着冬天的快乐,谁想点开笑脸呢?5.学生交流。
笑脸1:女孩儿堆雪人老师特别好奇,你的雪人的翅膀是用什么做的啊?其他同学你们在堆雪人的时候还用过什么东西吗?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有创意的雪人,供同学们欣赏。
笑脸2:女孩儿滑冰车,骑冰上自行车,冰雪大世界里面还有哪些好玩的冰雪项目呢?(冰上碰碰车、雪圈、狗拉雪橇……)笑脸3:雪景之中,梅花开放,不仅看到这美景,还能闻到梅花的香气,这也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笑脸4:雪中留下一串串的脚印,踩在雪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是我们听到的,也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同学们,你们在雪地里踩出过什么样的脚印呢?小结:冬天的大自然既可以看到美景,又能闻到花香,听到踩雪的声音,堆雪人,玩各种各样的冰雪游戏,让我们乐在其中……活动二:四季中的快乐1.冬天的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快乐。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 大自然,谢谢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 大自然,谢谢您](https://img.taocdn.com/s3/m/d1d4be2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b.png)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
是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的第4个专题。
前三个专题分别是《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
这三课时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对身边的动植的了解与观察,学会与大自然建立亲近关系,《大自然,谢谢您》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总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自然。
整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观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的礼物,萌发感恩自然之情。
2、在大自然礼物来源的探究过程中,初步认识到人类只有用勤劳和智慧才能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探究、发现来感受到生活中一切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提升对大自然的情感与认识,产生感恩之情,从而实现对生活意义的引导与构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我和大自然1,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大家做一起游戏。
你拍二,我拍二,花儿小草笑眯眯。
你拍三,我拍三,蝴蝶小鸟好伙伴你拍四,我拍四,爱护青山和绿水。
你拍五,我拍五,我爱美丽大自然。
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自然是怎样的?生汇报交流。
孩子们真棒,发现大自然这么多的美景。
配乐配图片叙说:瞧,冰雪开始融化了,万物复苏,仙鹤在翩翩起舞。
唱着愉快的歌,瞧,这是谁来了?小鹿正在森林里散步,花朵欣然怒放,蔚蓝的大海翻滚的波浪就像在跳舞一样,大海是鱼儿们的泳池,是海鸟的游乐场。
小结:孩子们,大自然带给我们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对大自然说什么呢?点题:大自然谢谢您。
孩子们真有礼貌板书课题:大自然谢谢您。
过渡语:大自然不仅能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妙动听的声音呢!2,请小朋友竖起耳朵认真听,听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预设:生:布谷鸟的叫声雷声雨声你还听到过大自然的哪些美妙的声音,能不能学给大家听一听。
过渡语:和大自然交朋友,我们就能听到美妙的声音。
其实大自然不仅有动听的声音,还有好闻的味道呢?3,瞧,大自然给老师送来了一束鲜花。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ba0f2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1.png)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春天的实践活动,感受到阳光雨露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礼物。
2.通过礼物猜一猜和礼物分享的活动,知道生活中的吃穿住行一切都是大自然赠予的“礼物”。
3.通过米宝的故事,初步认识到人类只有用勤劳和智慧才能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教材分析:一、单元整体理解《大自然,谢谢您》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的第4个主题,这一单元前三课分别是《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
(出示关系图)前三课教学主要通过对大自然中的风、身边植物和动物的了解与观察,学会与大自然建立亲近关系,学会与它们共处时要注意问题。
最后这一课《大自然,谢谢您》是总结课,总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自然。
整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观念。
这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时间恰好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春天的时节,因时而为进行教学显得自然贴近生活。
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学校或班级的特色,巧妙设计活动,鼓励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对大自然产生一种亲近感、好奇心,从而开启人与自然教育主题的价值引导。
二、本课教材理解《大自然,谢谢您》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的生活”中第2条“亲近自然、喜欢在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编写。
本课共有两个教学内容:“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大自然的礼物》强调全生活的体验与交流,教材背景图用意深刻,是精选过的,旨在告诉大家,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水、泥土等自然的基本要素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好的礼物,这里需要孩子从生活的各个角度来谈大自然的馈赠,落点是自然的馈赠,但同时不回避感受人与自然的活动。
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引导孩子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为课程后续的环保教育做好情感铺垫。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892e4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1.png)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文本和丰富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二是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三是人类要感恩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不足。
但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模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插图、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资源,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讲解、形象插图、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2.教具:PPT、插图、视频、案例等。
3.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资源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插图、视频等教具,呈现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丰富资源,如空气、水、土地、动植物等。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970ac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7b.png)
《大自然,谢谢您》名师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2.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3.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共在中成长。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户外活动照片2.教师准备:(1)PPT课件(2)大自然的自然馈赠实物和图片、户外活动的安全和环保教育案例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大自然的礼物”。
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大自然中的快乐”和绘本“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感知大自然与人类物质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活动一:“礼物”的来源(板书:礼物)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收到过礼物吗?都有些什么呢?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PPT,呈现P30-31上部的四组关系图。
出示任务:辨别米饭、丝绸、房屋、水果是谁送来的“礼物”?思考人类为获取这些“礼物”又做了些什么?反馈指导:1.交流:说说米饭、丝绸、房屋、水果分别是谁送来的“礼物”。
土地、春蚕、泥沙、钢材、木材、阳光、水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是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这些“礼物”。
(板书:大自然)2.讨论:人类为获取这些“礼物”又做了些什么?小结: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既来自于人们辛勤的劳动创造,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活动二:寻找新“礼物”导语: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呢?出示任务:举例说说大自然还给人类送来了哪些“礼物”,并试着说出“礼物”的来源。
反馈指导:1.交流:你还知道大自然给人来送来了哪些“礼物”?2.追问:这些“礼物”是怎么来的?3.展示:教师补充介绍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其它“礼物”,相机出示实物或图片。
4.激情:欣赏乐曲《感恩大自然》。
小结:大自然的“礼物”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大自然的这些馈赠,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
活动三:课外再寻“礼”导语:我们在课堂上了解到的“礼物”只是大自然所有馈赠中的一小部分,要想充分感受自然的慷慨馈赠,还需要我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道法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道法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869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7.png)
4.填写留白:我听到大自然说……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丰富、博大的大自然用空气、阳光、水、土地等诸多资源养育了人类。同时感知“大自然只对勤劳的人们赋予丰厚的回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使用者要加倍珍惜。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但学生已经能够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寻求大自然的奥秘有极其强类的愿望。本课是让学生多关心了解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大胆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去维护大自然环境的整洁,培养生态意识。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的美好情感。领悟大自然的、 体验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修改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播放短片或展示图片资料《美丽的大自然》,看到这巍峨的高山、茂密的树林、辽阔的大海……你想说点什么吗?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由说。
2.小结: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能使人精神愉快。
5.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智慧启迪
(1)天上的白云飘得高,明天可能是晴天
(2)地上的蚂蚁忙着搬家,可能要下雨,出门要带伞
(3)水里的蝌蚪,就像黑的的“逗点”在水面上写着:春天已来到
(4)大雁集队南飞,就像“人”字一般,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已在眼前
6.提问:你还发现了哪些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智慧?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们的吃、穿、住都来自自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大自然依存关系。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ca97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9.png)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丰富资源,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很多动植物,也知道大自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但是,他们对大自然的贡献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大自然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贡献。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教学材料,如图片、卡片等。
3.准备课后实践的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心中的大自然,让学生学会感谢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28438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6.png)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8课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二单元第8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表达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内容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的情感认知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生命成长的初期,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大自然。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资源。
因此,通过本节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大自然的美妙与珍贵,并倡导环保意识。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PPT等教学工具。
2.自然环境的照片、植物、花卉等生动物件。
3.相关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的形式,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大自然,谢谢您》,你们觉得大自然是什么?学生:老师,大自然是树木、花草、河流、海洋等。
老师:非常好,大自然确实包括这些。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这张图片(展示大自然图片),大自然的美丽令人心醉,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老师,大自然真的很美丽。
老师:是的,大自然美丽而又神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爱护它。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8课《大自然 谢谢您》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8课《大自然 谢谢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6e4b9b8f67c1cfad6b89a.png)
师:好美的诗歌,好美的画面,同学们听完也读一读,感受一下!
学生自己品读诗歌。
师:把你读诗歌的感受告诉我们,好吗?
生:春天大地长出小草,我光脚踩在草地上。小草痒得咯咯笑,禁不住亲我的小脚丫。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子笑开花。
板书设计
大自然,谢谢您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注意:在看图—思考—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二:大自然会给辛勤劳动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师:接下来播放一组视频资料,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视频一:建筑工人建成了漂亮的可以居住的房屋。
预设:生看完视频后积极展开讨论,说出建造房屋的材料有泥沙、钢材、木材等。
师小结: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还有很多,我们在课下还要继续探索,然后再在课堂上交流。
活动三:大自然中的快乐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大自然中有哪些快乐呢?
课件展示教材第32页的画面,启发学生说出大自然中的快乐。
生1:玩蒲公英。
生2:跟小朋友一起光脚在草地上玩耍。
生3:给小树浇水,在树下嬉戏。
生4:在草地上野餐。
生5:在大自然中作画。
生6:给美丽的风景拍照。
生7:河边玩耍。
生8:夏天在大自然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夏天河边的美。
生9:收获的季节,帮农民伯伯摘苹果。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快乐值得回忆,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说声:大自然,谢谢您!
活动四:品读诗歌
课件播放诗歌。
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
3、行为与习惯
(1)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逐步培养爱提问、爱实验的习惯。
8 大自然,谢谢您 名师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8 大自然,谢谢您 名师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02beca90cc22bcd126ff0c76.png)
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2)在与大自然的共在中成长,领悟大自然的博大,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领悟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难点:热爱大自然,学会感恩。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三个主题。
一是指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二是让学生感受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的愉悦,体会与大自然共在的美好。
三是教材下面的《大自然的语言》绘画本,揭示了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智慧启迪。
2.学情分析(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提问:如果让你为下面这幅图配诗,你会想到哪首诗?揭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意:同学们,粮食来之不易,们不要浪费粮食,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呀。
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春蚕吐丝了解多少?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木材建成的。
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提问: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说说你的发现吧。
提问:你看,图中的小朋友玩得多开心。
在大自然里,我们感受到很多快提问:观察图片,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展示:多媒体课件。
提问:(1)春夏秋冬,大自然变幻无穷。
身在其中,乐趣无穷。
你能说说在这四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在暴风雨中放风筝,富兰克林捉到了雷电。
揭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板书设计]8.大自然,谢谢您大自然的礼物大自然中的快乐感恩大自然。
小学道德与法治_道德与法治 一下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道德与法治 一下 《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8edc66810661ed9ac51f327.png)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2. 通过深入实际生活,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培养环保意识,珍惜自然资源。
3. 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懂得在大自然相互中成长。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要用自身的勤劳和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2.感受大自然的博大,体会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大自然的自然馈赠实物和图片、户外活动的安全和环保教育案例【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玩游戏,那今天咱们来玩一玩吧!2.猜一猜。
(课件出示谜面,学生逐一猜出,分别出示石榴、茄子图片。
)3.摸一摸。
(出示一个百宝袋,学生摸一摸,猜一猜。
)4.听一听。
师:下面我们一起静下来听一听,看你能听到什么?师:是呀,那些你们品尝过的、闻到的、摸到的、听到的,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大自然。
(板书:大自然)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它不仅能给我们变出这些好吃的东西、好听的声音他还能变出很多东西呢?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5.看一看。
(ppt图片播放)6.师:刚才同学们看得惊叹连连,你看到了什么呀?给你什么感觉?7.师:大自然太神奇了!我们都陶醉其中呢!是呀,就连我们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气,脚下踩到的每一块土地,享受到的每一缕阳光,都是来自我们的——大自然。
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呀!提起我们的大自然,那是说也说不完呀!二、主题探究:认识大自然大自然的礼物1.师:你们看这样东西,你认识它吗?(出示稻谷图片)2.师生交流。
3.师:这个稻谷把它剥开了就发现了真的是我们每天吃的大米呀!4.师:这粒米又从哪里来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5.师:让我们去听听小米粒是怎么说的吧!6.动画播放《小米粒的故事》7.师生交流,小米粒的成长中都得到了谁对它的帮助呀?9.学生的发言“阳光、土壤、雨露、空气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米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537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5.png)
8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两个话题:“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
“大自然的礼物”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感悟生活中来自大自然的各种物质馈赠,激发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中的快乐”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亲近大自然的快乐,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鼓励学生用合适的方式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此外,通过绘本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智慧,获得启迪,体悟大自然给人类的精神财富。
二、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但可能不太理解人们的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的关系,也不太了解大自然给了人们哪些智慧的启迪。
本次课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更多大自然智慧的启迪,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起热爱大自然、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用恰当的方式拥抱大自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
三、教学目标1.愿意亲近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认识到人类要用自身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懂得感恩大自然。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感悟亲近大自然是件美好而快乐的事,激发感恩自然之情。
【教学难点】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懂得更多的大自然的奥妙。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自然给了人类哪些物质馈赠和智慧的启迪。
学生该用哪些合适的方式亲近大自然。
学生准备: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和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了解大自然给人类智慧的启迪。
第一板块【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视频欣赏:播放和自然风光相关的视频,提问“大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2.话题导入:你去过哪里旅游?看过最美丽的风景是什么?我们要用什么态度对待大自然?新课导入:大自然,谢谢您第二板块【交流分享感恩自然】1.观察思考:观察课本第30-31页的插图,说说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礼物?目的:通过教材示例,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自然密切相关。
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大自然,谢谢您(1)
![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8.大自然,谢谢您(1)](https://img.taocdn.com/s3/m/913f3fed76c66137ef0619ab.png)
8 大自然,谢谢您一、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第四课,课文主要内容包括《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两大版块。
其中《大自然的礼物》版块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青山绿水、丰富的物产,向学生展示了人类和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
由于人类的积极活动,使得大自然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材还配了绘本故事《大自然的语言》,从儿童视角出发,描绘儿童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智慧启迪。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分别感知了大自然的丰富与神奇,并初步建立了与动物、植物共生共存的观念。
本课是对前三课的总结提升与延伸,在整体上引导学生理解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是相依存的,并帮助他们意识到人类要用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要懂得感恩。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在注意外部事物时很难利用以往的经验将注意的对象组织起来,所以只能注意到较少的对象。
他们的心理活动仍然以形象性为主,鲜明的色彩和图形等材料最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
一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由于他们的年龄局限,对大自然的接触最多只停留在表面欣赏和初步接触上,对大自然的馈赠(其真正由来)没有深入探究的意识。
还没有建立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的意识,更谈不上要去回报大自然了。
因此,借助学校实际(快乐小农场、蔬菜义卖)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适时展开教育,树立爱护花草、节约用水、珍惜粮食等观念,并指导行为表现。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知道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感恩辛勤付出劳动的人们。
过程与方法:借助游戏追溯一些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根源,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行为与习惯:联系实际,对照行为,养成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的习惯。
情感与态度: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与感恩之情并积极保护大自然。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优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d0f8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f.png)
《我和大自然》中《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激和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内容。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了解自然规律,并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本课《8大自然,谢谢您》则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激和保护意识。
三、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但对于大自然的资源和重要性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
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自然的资源和重要性。
四、重难点1. 重点:了解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 难点: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教师展示一些大自然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些美景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感谢大自然?大自然有哪些值得感激的地方?4. 启发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激和关注,从而引出课题《8大自然,谢谢您》。
(二)新课学习,互动探究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它们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或实物,了解不同资源的形态和特点。
4.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些自然资源?为什么?5.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感谢这些自然资源?它们有哪些值得我们感激的地方?6.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自然资源?7.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大自然,谢谢您》部编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大自然,谢谢您》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b1c9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8.png)
举例:在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洗菜水可以用来浇花,引导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2.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概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资源循环利用的原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但部分小组在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仍然显得有些迷茫。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活动引导不够到位,没有让学生明确知道他们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提前给学生发放明确的任务清单,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更明确的目标。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表现积极,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环保建议。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无法准确传达他们的想法。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通过组织更多的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大自然,谢谢您》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大自然,谢谢您》为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资源,如水、土地、植物、动物等,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支持。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大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大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植物、动物等,它们对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至关重要。我们将学习它们是如何循环利用,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我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森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植树活动来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3901e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1.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知道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于大自然和环境的关系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知道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大自然重要性的认识。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课件等教学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3.教学环境:布置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室环境,如摆放一些绿色植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如森林、河流、草原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资源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大自然为人类生活提供的各种资源,如空气、水、食物、药材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如何珍惜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b5e7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0d.png)
1.软硬件资源:
-教学课件(含图片、视频)
-实物模型或标本
-环保主题活动材料(如种子、土壤、绘画用品)
2.课程平台:
-课堂互动平台(用于小组讨论、答题等)
-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
-电子白板
-互动投影设备
-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用于户外教学)
4.教学手段:
-实地考察
-角色扮演
-小组合作
3.大自然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大自然案例进行分析,如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大自然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大自然。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保护大自然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3.环保措施
-垃圾分类、节约资源、植树造林
4.实践环保
-日常生活行为、小卫士活动
5.知行合一
-知识应用、行动改变
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通过关键词和知识点将本节课的内容逻辑关系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与总结:
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大自然的美丽与脆弱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环保的责任。
2024年秋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1293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4.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自然谢谢您》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8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和珍惜大自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大自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对大自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对于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2.培养学生感恩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3.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4.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和珍惜大自然。
2.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观察植物、捡拾垃圾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户外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引导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讲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如提供氧气、食物、水源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引导学生理解感恩和珍惜大自然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
每组提出具体的做法,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4.巩固(5分钟)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加深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word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8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新人教版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大自然,谢谢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春天的实践活动,感受到阳光雨露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礼物。
2.通过礼物猜一猜和礼物分享的活动,知道生活中的吃穿住行一切都是大自然赠予的“礼物”。
3.通过米宝的故事,初步认识到人类只有用勤劳和智慧才能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教材分析:一、单元整体理解《大自然,谢谢您》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的第4个主题,这一单元前三课分别是《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
(出示关系图)前三课教学主要通过对大自然中的风、身边植物和动物的了解与观察,学会与大自然建立亲近关系,学会与它们共处时要注意问题。
最后这一课《大自然,谢谢您》是总结课,总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自然。
整个单元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观念。
这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时间恰好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春天的时节,因时而为进行教学显得自然贴近生活。
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学校或班级的特色,巧妙设计活动,鼓励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对大自然产生一种亲近感、好奇心,从而开启人与自然教育主题的价值引导。
二、本课教材理解《大自然,谢谢您》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的生活”中第2条“亲近自然、喜欢在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编写。
本课共有两个教学内容:“大自然的礼物”和“大自然中的快乐”。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大自然的礼物》强调全生活的体验与交流,教材背景图用意深刻,是精选过的,旨在告诉大家,大自然的阳光、空气、水、泥土等自然的基本要素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好的礼物,这里需要孩子从生活的各个角度来谈大自然的馈赠,落点是自然的馈赠,但同时不回避感受人与自然的活动。
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引导孩子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为课程后续的环保教育做好情感铺垫。
因此本课需要从“饮水思源”上创设情景与氛围,让孩子整体感知人类全方位的生活都与大自然不可分割,从而能促动他们感恩自然的情感生发。
同时也引导他们认识到人类要用自身的勤劳与努力回报大自然的馈赠。
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进行关于“家庭户外亲子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
发现当下家长对于孩子要学会与自然与社会接触这一理念接受度比较高。
半数以上家庭会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进行户外亲子活动,地点一般有回老家、农家乐、外出旅行等方式,这使得孩子有一定接触自然的经历。
同时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了解,大多家庭在物质上对孩子都尽可能满足,孩子得到需要的东西并不难。
因此他们并不懂得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享用并珍惜当下丰富的物质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关注对于感恩自然的教育,同时也是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本课作为总结课,整体比较抽象,需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范围,以及他们可能触及的生活内容中,寻找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活动方式。
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探究、发现来感受到生活中一切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提升对大自然的情感与认识,产生感恩之情,从而实现对生活意义的引导与构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1.根据活动手册第一题,请家长引导孩子观察春天。
用看、听、闻、摸、玩耍等等方式发现了春天的踪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请家长给孩子拍照2.收集身边大自然的礼物,带上照片,并与爸爸妈妈了解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自然的礼物(一)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的礼物导语: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的季节,春姑娘已经穿着她的花裙子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你找到她的踪影吗?1.感受春天,观看ppt小视频2.采访学生:先请照片中的孩子说说,你找到春的踪影了吗?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炼板贴(阳光、空气、水、泥土)3.师小结,出示板贴:大自然的礼物设计意图:选择本班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亲历过的与自然相处的照片,回忆感受,唤起美好体验,是对本单元亲近自然的情感联接,也是作为本课的导入。
(二)生活中吃穿住也是大自然的礼物活动一:猜礼物1.不同的猜礼物的方式,看、听、闻、摸、尝,让学生自主选择用哪一种方式来猜。
请孩子将自己感受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将学生猜出的礼物分类板贴。
活动二:分享礼物1.组内交流礼物。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大自然礼物在小组内与同学分享。
2.汇报,贴礼物。
3.点拨提升。
教师把贴得满满的纸条吸在黑板上。
活动三:感受礼物的丰富性1.播放补充大自然礼物丰富的小视频材料。
2.说说感受,现在,你最想和大自然说一句什么话?(出示课题贴纸)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让学生猜礼物、分享找到礼物这两个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受;通过调查、汇报、分享,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感受大自然礼物探究的快乐。
通过这些活动与体验,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礼物在我们身边。
在分享汇报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同学间分享的礼物的活动与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类礼物的丰富性,我们生活中吃穿住行需要的各种物品都是来自大自然,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萌发感恩自然之情。
二、探寻大自然礼物的来历活动一:米宝成长记导语:小朋友们,你知道这些大自然的礼物是怎么来的呢?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想不想看看是谁来了?1.学生观看动画“米宝成长记”。
说说,你从米宝的分享中,了解到米宝是怎么长大的吗?2.教师小结点拨:在米宝的成长过程中,除了阳光、空气、泥土、水的滋养,还有了我们人类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米宝宝们才能长得这么健康饱满。
设计意图:作为一年级学生去探寻大自然礼物的来历,我们更多地要考虑他们的知识起点,所以要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认识,多使用初级加工的物品来体验与感受。
所以,选择相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熟悉的“米”这个话题来组织教学。
使用动画素材展示米的成长过程,更贴近一年级学生的感知水平,激发兴趣。
活动二:米宝七十二变1.米宝与孩子对话,课件出示语音。
抛出话题:大米才能做出很多人们喜爱的美食,你知道有哪些吗?2.学生交流3.根据孩子们回答,适时补充米的制品很丰富的视频介绍。
小结:人类用勤劳和智慧让米宝有了这神奇的七十二变。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人的劳动与智慧能将大自然礼物制造成我们生活所需的用品,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用足“米宝”的素材,在“米宝成长记”聚焦大自然礼物的怎样来到我们生活中,“米宝七十二变”则是聚焦到大自然礼物是通过人们的勤劳与智慧,变化出这么多不同形态生活所需用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活动三:大自然礼物变变变引导:那你知道还有哪些大自然的礼物是像米宝这样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来到我们身边的?1.分享自己的课前了解。
2.回到板书,小结:这么多大自然礼物要真正送到我们身边,是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勤劳付出才能得到的。
他们这么辛苦,我们该怎么做呢?——对待礼物我们都应该珍惜。
因为每一份礼物里都有着大自然的心意和劳动者的努力付出。
设计意图:学生探知自然的兴趣与爱好是需要在课后不断持续的。
老师适当的指引,能更好地推动学生主动探索自然,喜爱自然,对自然充满好奇心。
三、拓展阅读激发探究大自然礼物的兴趣1.拓展阅读:刚才这位小朋友读过科普书《它们是怎么来的》,老师推荐给大家,实物展台,翻看目录。
2.激发兴趣,教师拿着书本,翻阅一下。
小结:小朋友,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多得数不清,如果要了解更多,小朋友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寻找发现。
板书设计:大自然,谢谢您(环境)阳光风雨空气大自然(吃)橘子番茄稻谷的礼物(穿)丝绸(住)桌子沙土结尾处,小编送给大家一段话。
米南德曾说过,“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在每个精彩的人生中,学习都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一名专业文员教职,我更加懂得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最新的相关知识,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才能开拓创新适应市场的需求。
本文档也是由我工作室专业人员编辑,文档中可能会有错误,如有错误请您纠正,不胜感激!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