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垂体规范化扫描方案
24.1.5T波谱规范化扫描方案
3-pl Loc,三平面定位扫描
观察图像,检查头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是否良好匹配。
Asset Calibration,空间敏感性编码并行加速采集校准扫描
1. 所有的序列若要使用ASSET,必须针对相应线圈进行ASSET校正扫描。 2. FOV中心位于解剖中心,上下范围必须超过要扫描的解剖范围。 3. 一般情况下使用一次采集,扫描范围不够时增加层厚。 4.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5. ASSET能加快常规序列的扫描速度,或能改善EPI序列的图像对比度。
• 缩短扫描时间可用1个NEX。 • T1Flair序列可使用一次或两次采集方法。一次采集时,TI=760-
860,TR>2300;两次采集时,TI=720-780,TR=1750-1850。两次 采集可以增加T1对比度。注意:若TR与TI时间配合采集次数不合 适,图像对比度会出现异常。 • 若使用ASSET技术,请将PhaseFOV=1。 临床应用: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1.5T) ---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
波谱
患者摆位:
1. 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下颌下收,否则图像容易出现伪 影。
2. 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 垫固定头部。
3. 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摆位照片:
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单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二维多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三维多体素波谱定位图像:
OAx T2 Propeller
扫描方法:
• 横断面定位线一般平行于胼胝体前后缘、颅底或垂直于脑干,这 样可以保证不同的头部扫描,横断面层面位置的一致性。
• 头部常规序列,在3T上尽量不要随意更改层厚,5毫米层厚1.5毫 米间隔比较好。太厚时,容积效应明显,图像质量不佳。
垂体mri扫描方案
垂体mri扫描方案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评估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情况。
垂体MRI扫描是一项特殊的MRI检查,用于评估垂体腺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垂体MRI扫描的方案及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垂体MRI扫描之前,患者需要完成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应穿着舒适的衣物,避免佩戴金属饰品或其他可能干扰扫描的物品。
其次,患者需要提供病史信息,包括任何已知的过敏反应、疾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二、扫描仪器介绍垂体MRI扫描通常使用的是1.5或3.0特斯拉磁共振设备。
这些设备由主磁体、RF线圈和计算机系统组成。
主磁体产生强大的磁场,RF 线圈则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电波信号,计算机系统负责处理和生成图像。
三、扫描过程1. 定位扫描患者需卧位,头部被安置在MRI扫描床上,并通过头枕和固定带固定头部的位置。
医生会使用患者头部定位和标记技术,以确保扫描准确的目标区域。
2. 扫描参数设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设置相应的扫描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扫描序列(例如T1加权、T2加权、增强扫描等)、扫描范围和方向、切片厚度和间距等。
通过这些参数的选择和调整,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图像质量和解剖结构的显示准确性。
3. 扫描过程一旦扫描参数设置完成,扫描仪将开始工作。
根据所需的扫描序列和参数,磁共振设备会通过发送无线电波信号和扫描梯度磁场生成图像。
整个扫描过程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取决于所选的扫描序列和范围。
四、注意事项在垂体MRI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和放松,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质量。
医生和技术人员会在扫描前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同时,强磁场对金属物品有吸引力,所以患者在进行扫描前需要将所有的金属物品,如钥匙、手表、手机等,远离磁共振设备。
五、扫描结果解读扫描完成后,医生会利用计算机系统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读。
他们将评估垂体腺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头颅MRI扫描规范
头颅与五官MRI扫描规范磁共振检查安全一、患者安全事注意项(一)绝对禁忌症1.体内有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和人工耳蜗者禁止扫描。
2.体内有动脉瘤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禁止扫描。
3.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禁止扫描。
(二)相对禁忌症1.体内非磁性金属异物在扫描范围内时慎重扫描,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和临床医生确认MRI兼容性。
2.体内金属异物不在扫描范围内时慎重扫描,同时查阅相关说明书并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3.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停者、严重外伤、幽闭症患者、幼儿及不配合的病人应慎重扫描,并要有医生或家属的监护,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4.高烧患者应慎重扫描,最好待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时再扫描,如必需扫描则应使用低SAR值扫描序列并给予患者密切监护。
5.孕妇和婴儿应征得主管医生同意后再,并给予密切监护。
(三)扫描注意事项1.患者必须去除一切金属物品,必要时更衣。
2.扫描过程中患者裸露的皮肤不能和磁体内壁以、线圈和各种导线直接接触。
3.患者需移除纹身(纹眉)、化妆品以及染发等,以防止其含有的磁性物质造成灼伤。
4.患者应佩戴防噪耳塞,以防止听力损伤。
5.应准确输入患者体重。
6.激光灯打开定位时,应嘱患者闭眼。
7.为减少外周神经刺激症状,患者双手或双脚应避免交叉在一起,身体其它部位裸露皮肤也要避免相互直接接触。
二、工作人员安全注意事项1.磁共振室相关工作人员(技师、医师、护士等)必须熟知MRI检查的各项安全事项。
2.任何需要进入磁体间的任何人员都需去除一切金属以及磁性物品。
3.操作人员在给患者摆位时应面向大门操作,以防无关人等进入磁体间造成危险。
三、设备安全注意事项1.禁止各类大型金属辅助设备进入磁体间,如铁制的轮椅、床、担架和MRI不兼容的高压注射器等。
2.各种抢救及监控设备不能进入磁体间。
3.各种线圈导线、呼吸门控和心电门控导线不能打折成环,不能和患者皮肤直接接触。
颅脑MRI扫描适应证 1.常规检查;2.颅脑任何一种疾病的筛查。
头部常规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3.0T)---中华磁共振应用学院系列教材头部Head使用限制和提醒:1.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1.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2.摆位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3.建议扫描时患者下颌内收。
4.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5.婴幼儿因头颅较小,需在他们的枕背部加软垫,以确保患者头颅中心与线圈中心一致,同时注意保暖。
平扫序列内容1 3-pl Loc 三平面定位2 OAx T2 Propeller 轴位T2运动、金属伪影矫正扫描3 OAx T1flair 轴位T1Filar扫描4 OAx T2flair 轴位T2Filar扫描5 Asset Calibration Asset 校正扫描6 OAx DWI Asset轴位弥散加权成像7 OSag T1矢状位T1加权成像增强序列内容8 OAx T1+C 轴位T1增强9 OSag T1+C 矢状位T1增强10 OCor T1+C 冠状位T1增强选择序列内容11 OSag T2 frFSE矢状位T212 OCor T2 frFSE冠状位T213 OAx T1 1 Acq轴位T1一次采集14 OAx T2 FSE轴位常规T215 OAx T2* GRE 横断面T2*加权图像3-pl Loc,三平面定位扫描:定位线说明:•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头颅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头颅位于线圈的中心,图像信号与线圈位置匹配良好。
垂体规范化扫描方案
临床应用: • • • •
OAx T2 Propeller ,病例
垂体微腺瘤 脑梗塞
垂体微腺瘤
颅内占位
血管瘤
垂体瘤,平扫,增强,动态增强后处理
3.0T ---
3-pl Loc,三平面定位扫描
• •
矢状面定位图像:
冠状面定位图像:
冠状面动态增强定位图像:
矢状面T1增强定位图像:
冠状面T1增强定位图像:来自OSag T1FSE扫描方法: • •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 • •
OCor T1FSE
扫描方法: • •
•
图像参数特点: •
3.0T ---
垂体
患者摆位:
摆位照片:
摆位照片:
垂体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2* Loc 2 OSag T1FSE 3 OCor T1FSE 4 OCor T2FSE 5 Dynamic T1FSE+C 6 OSag T1FSE+C 7 OCor T1FSE+C
三平面定位 矢状面T1FSE 冠状面T1FSE 冠状面T2FSE 冠状面T1动态增强 矢状面T1FSE增强 冠状面T1FSE增强
• • 临床应用: • • • •
OCor T2FSE
扫描方法: •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 • •
Dynamic OCor T1FSE+C
扫描方法: • •
图像参数特点: •
•
• 临床应用: • • • •
OCor T1FSE+C , OSag T1FSE+C
扫描方法: •
磁共振各部位扫描技术
磁共振常见部位扫描技术一.颅脑常规扫描技术:线圈选择:颅脑正交叉线圈。
体位要点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位,使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置于线圈内。
儿童及颈部较长者两肩尽量向下,使头部伸入线圈。
采集中心对准两眼连线中点。
扫描方位、脉冲序列扫描参数:取矢状定位像做横断位。
横断位:层厚6-8cm;层间距:0.5-3mm〔T1T2保持一致〕。
采集矩阵:256×256或 256×192;FOV:220mm×220mm。
采集矩阵:256×256或 256×192;FOV:220mm×220mm。
二、腰骶椎、腰髓成像技术:线圈选择:脊柱相控阵外表线圈。
体位要点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位,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长轴中线一致。
采集中心对准肚脐.扫描方位、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采集矩阵:256×256 或312mm×256mm FOV:320mm×240mm.横断位:扫描方位、脉冲序列T2加权。
层厚5-8mm;层间距1-2mm采集。
矩阵:256×192 或312mm×192mm FOV:180mm ×180mm.三、胸椎、胸髓的成像技术:线圈选择:脊柱相控阵外表线圈。
体位要点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位,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长轴中线一致,病变在胸8以上,上段要平第7颈椎;病变在胸8以下,下段要平腰1、2。
采集中心对准胸骨中心。
扫描方位、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矢状位:T1加权T2加权层厚3-4mm;层间距0.5-1mm。
采集矩阵:256×192或 312×256;FOV:320mm×240mm。
横断位:扫描方位及脉冲序列T2加权层厚5-8mm。
层间距:1-2mm采集矩阵:256×256 FOV:180mm×180mm。
四.颈椎、颈髓扫描技术:线圈选择:颈椎外表线圈。
体位要点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位,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长轴中线一致,固定头部。
(推荐课件)MRI内听道规范化扫描方案
显示神经结构清晰,血管呈低信号。 临床应用: • 面瘫。 • 桥小脑脚占位。 • 内耳发育畸形。
13
OAx 3D-Fiesta-c,内听道水成像和神经成像:
8
OCor T2FSE,冠状面薄层T2加权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横断面T2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 • 可先使用一条横断面定位线,平行于左右内听道结构,再增加扫描层数。 • 扫描范围包括蝶窦和覆盖左右乳突结构。 • 添加上下饱和带以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 可选择脂肪抑制以突出显示病灶。
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 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 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 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2
患者摆位:
1. 采用标准头部成像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人体 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5
3-pl Loc, 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头颅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头颅位于线圈的中心。 • 内听道的三平面定位图像,层厚较薄,并且在冠状面层数较多,冠状面定位像上应该能观察到内
听道结构,以利于其后序列定位。 • 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检查头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是否良好匹配。
用REFORMAT进行薄层听神经、面神经薄层重建。 • 经过后处理可以切掉周围的组织,将内耳结构放大,来显示半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规范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
内容提要
❖ 一、垂体影像学检查方法
❖ 八、鞍区及鞍旁肿瘤的
❖ 二、垂体影像学解剖
鉴别诊断
❖ 三、常见鞍区病变的临床表现 ❖ 四、鞍区病变分析原则 ❖ 五、垂体病变影像学诊断思路 ❖ 六、垂体肿瘤治疗后随访 ❖ 七、神经垂体病变影像诊断价值
✓ 正常腺垂体的高度:矢状位和冠位均 可测量。
✓ 正常垂体的高度与其功能状态有关。 最大高度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标准- “6,8,10,12(mm)原则”: 6mm:婴儿和儿童 8mm:正常成人 10mm:青春发育期、哺乳期妇女 12mm:孕后期和产后妇女
✓ 正常垂体的最小高度不应小于4mm
Kitamura E,etal. AJNR 2008,29:1257– 60
垂体瘤的临床评价
闭经-溢乳:>81.7%可能有肿瘤,>1年增至94%。
闭经:43.8%可能有肿瘤。 症状评价 月经紊乱伴溢乳:21.4%可能有肿瘤
溢乳:17.2%可能有肿瘤。
月经紊乱:肿瘤的可能性较小(12.5%)。
✓ 常结合内分泌检查来评价症状学改变。
✓ PRL增高的药物性原因:消化道药物、镇静药物、降
鼻咽癌颅底侵犯,累及垂体
垂体组织破坏提示为恶性病变
肺 癌 颅 内 及 鞍 区 转 移
✓鞍区转移性肿瘤,
较少见(1%),鞍
上下同时存在,垂体
破坏性改变,其它区
域常合并转移病灶
(二)垂体的高度
1、垂体高度增大:垂体高度大于相应标准(681012准 则);区分生理性增生、反馈性增生和垂体肿瘤
生理性增生:青春期、妊娠、哺乳期垂体由于内分泌激素 需求增加,垂体增高,以正中结节部隆起,两侧对称,强 化方式及程度正常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cvc
海绵窦
海绵窦是一个成正确复杂静脉通道。
海绵窦外侧有第III(动眼神经),IV(滑 车),V1和V2(三叉神经)。
内侧有第六颅神经(外展)和位于尾部颈内 动脉。
发生在海绵窦最常见病症包含颅神经炎症、 神经鞘瘤,还可造成血栓形成(海绵窦血栓 性静脉炎)、颈动脉海绵窦瘘。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14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7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8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9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40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41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42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43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44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45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28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29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0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1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2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3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4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5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36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91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92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93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94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95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96页
垂体病变的磁共振诊疗教程
第97页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简介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简称MR)规范化扫描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统计学方法,在多个受试者之间实现数据比较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广泛用于神经影像学研究,如脑结构重建、病理诊断、功能网络分析等。
本文将介绍磁共振规范化扫描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的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原理磁共振规范化扫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受试者的原始扫描数据转化到一个标准空间,使得不同受试者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这样可以实现对大样本进行集体统计分析,比较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与其他变量的关联。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图像预处理:对原始MR扫描图像进行去噪、纠正(如校正磁场不均匀性)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图像配准:将被试者的扫描图像与一个已知的标准空间进行配准,使得两者之间的相应解剖结构保持一致。
常用的配准方法有线性配准、非线性配准等。
3.空间变换:应用配准结果,通过线性或非线性变换将被试者的扫描数据映射到标准空间中。
4.空间平滑:为了降低噪音和增强信号,对规范化后的图像进行空间平滑处理,常用的平滑方法有高斯平滑、小波平滑等。
5.数据分析:在规范化后的数据上进行后续的统计学分析,如群组比较、功能网络构建等。
常用的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VBM(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是一种常用的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主要用于脑结构重建和群组差异分析。
其基本思路是将受试者的扫描数据进行配准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组织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VBM方案的具体步骤包括:1.图像配准:通过线性或非线性配准将受试者的扫描图像与模板图像进行配准。
2.灰质白质分割:将配准后的图像进行灰质和白质分割,以区分脑组织。
3.空间平滑: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空间平滑,以增加灰质和白质的稳定性。
4.统计分析:对平滑后的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群组之间的差异。
磁共振垂体扫描ppt课件
狄湛
ppt课件完整
1
垂体
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
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 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 影响内分泌腺的活动。
ppt课件完整
2
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部组成。 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
4
垂体的解剖
ppt课件完整
5
垂体的解剖
ppt课件完整
6
ppt课件完整
7
ppt课件完整
8
ppt课件完整
9Leabharlann ppt课件完整10
ppt课件完整
11
ppt课件完整
12
ppt课件完整
13
ppt课件完整
14
ppt课件完整
15
ppt课件完整
16
ppt课件完整
17
ppt课件完整
1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外包坚韧的硬脑膜。
ppt课件完整
3
腺垂体
位于前方的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顶的上皮囊 (Rathke囊),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 间部;
位于后方的神经垂体较小,由第三脑室底向下突 出形成。
成人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 克,妇女妊娠期可稍大。
ppt课件完整
1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磁共振(MRI)鞍区、垂体扫描技术
磁共振(MRI)鞍区、垂体扫描技术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
线圈:头颅正交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双肩紧靠线圈,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头部用海绵垫固定,枕部可适当垫高。
注意保护听力。
定位位置:双眉中心连线。
常规扫描方位:矢状位、冠状位,横轴位作为辅助。
横断面: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用相控阵线圈,所有序列需进行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用头颅正交线圈则不需扫描校准序列。
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层厚8MM,单次采集,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相控线圈需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
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Asset可加快扫描速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横轴位:AX T2 FLAIR/AX T2 FSE 横轴面T2水抑制/T 2加权序列以冠状位和矢状位作为参考定位。
在冠状位上定位线平行于两侧颞叶底部的连线;矢状面上平行于前后联合的连线或者与胼胝体的前后连线平行(AC-PC线)。
扫描范围由后颅窝底到颅顶,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AX T1 FLAIR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添加上下、前后饱和带可减轻脑脊液,血管搏动伪影。
矢状位:SAG T1 FSE 矢状位T1加权序列以冠状位和横断位作为参考定位。
在横断位上与大脑矢状裂平行;在冠状位上与大脑纵裂平行,双侧对称扫描。
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垂体,根据病变大小调整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
使用NPW技术,频率编码方向为上下。
添加上下、前后饱和带可减轻脑脊液,血管搏动伪影。
矢状位:SAG T2 FSE 矢状位T2加权序列复制SAG T1 FSE定位线。
使用NPW技术,频率编码方向为上下。
添加上下、前后饱和带可减轻脑脊液,血管搏动伪影。
冠状位:COR T1 FSE 冠状位T1加权序列以矢状位和横断位作为参考定位。
在矢状位上定位线垂直于鞍底(或平行于垂体柄),在横断位上与大脑纵裂垂直,双侧对称扫描,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垂体,根据病变大小调整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
课件:垂体规范化扫描方案
Dyn T1 +C
扫描方法: • 扫描层数一般为4层,FOV为20-24,层厚与平扫相同。 图像参数特点:
• 动态增强扫描,为了尽可能提高时间分辨率而放弃空间分辨率, 扫描时间可控制在12秒以下(phaseFOV=0.6-0.8);
• 如果欲改善图像质量而增加分辨率或增加NEX,动态增强一个时 相不要超过20秒。
• 支持MULTI-PHASE,扫描时先进行增强前平扫,然后暂停10秒, 此时开始注射造影剂,10秒倒计时结束自动开始扫描7个时相, 总共扫描时间超过1分钟。
临床应用: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Cor T1 +C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矢状面动态增强定位方法图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OCor T1 FSE 扫描定位图像
扫描方法: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3-pl Loc
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头颅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头颅位于线圈的中心。
OSag T1 FSE
扫描层厚能明显影响图像的SNR,因为矢状面扫描需要NPW,建议NEX=4,同时也为了蝶骨消除磁敏感伪影 。一般层厚为3毫米,9层扫描对常规垂体扫描范围已足够,如果病灶较大则增加层厚,0.5毫米层间隔以 消除层间交叉干扰伪影。TR时间一定要大于450以增加T1对比度。如果仅扫描9层可添加上下饱和带。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规范
四、鞍区病变的分析原则
✓ 辨认垂体和蝶鞍 ✓ 病变定位:蝶鞍内、
上、下或侧方 ✓ 病变分析:信号、囊
性、实性、流空、钙 化等 ✓ 鉴别诊断
五、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思路
✓ 病变的定位 ✓ 垂体的高度 ✓ 垂体病变的形态特点 ✓ 垂体病变的信号特点 ✓ 垂体肿瘤的侵袭性
(一)病变定位
✓ 病变或来源定位:鞍内、鞍上、鞍下、鞍旁
温下降,高信号出现率降低 ✓ 不同生理状态(禁水、月经周期等)垂体后叶高信号出
现率及大小有变化
吕发金,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8,14(增刊1): 116-117
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MRI观察
0min
垂体后叶T1信号与加压素含量呈 线性相关,r=0.809,P<0.001
20min
200min
CT经蝶手术入路评价
Davis PC, et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1985;6:711-6. Saris SC et al. Radiology. 1987;162:775-7.
3、蝶鞍MRI扫描:最佳方法
✓ 扫描技术: ✓ 常规序列及显示平面:矢状位SE T1WI,冠状位SE
T1WI及T2WI,冠状位与垂体柄平行;斜轴位作为补 充序列(Oaxial PDWI,平行于经蝶手术入路)。 ✓ 增强:疑为微腺瘤,作垂体动态增强,观察垂体局部 有无异常强化。可作时间强化曲线。垂体大腺瘤,作 常规三平面增强,观察正常垂体组织受压移位的方向; 观察邻近结构的累及。
垂体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序列及层面选择
于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 为渐进型强化曲线。 吕发金,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 14(增刊):116-117 ✓ 垂体组织与肿瘤强化有别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式医学检查技术,其通过磁场和电磁波来制作图像。
MRI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MRI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其准确性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正是一种能够提高MRI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是指一种特殊的MRI扫描方式,该扫描方案旨在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
在普通MRI扫描中,由于不同个体的脑部或身体的结构不同,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会受到影响。
而使用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将MRI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使得MRI图像更加准确和可靠。
目前,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
在医学领域,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精确的医学诊断结果。
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人脑结构和功能。
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的实现需要一些专门的软件和算法。
常用的磁共振规范化软件有FSL、SPM、ANTS等。
这些软件可以将个体脑部或身体的MRI数据与已知的标准图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并将MRI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
除了常用的软件外,还有一些新型的MRI扫描技术可以用于磁共振规范化。
比如,多方向体积扩散成像(DTI)可以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扩散来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体组织信息。
采用DTI技术进行磁共振规范化可以消除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提高MRI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是一种能够提高MRI图像准确性和效率的技术。
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消除不同个体之间的解剖差异,从而为医学诊断和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MRI 图像。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MRI扫描规范——MRI常规扫描方案
MRI扫描规范——MRI常规扫描方案一.颅脑半球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 T1WI2. 横断面 T2WI3. 矢状面 T1WI4. 横断面 DWI层厚:8mm,层间距:2mm。
细小病灶或桥小脑角检查可适当减少层厚层间距。
鉴别脑室内/周围高信号病灶(如多发性硬化、脑室旁梗塞灶)以及与脑脊液信号难于鉴别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肿瘤及肿瘤周围水肿等可加扫T2FLAIR。
增强扫描需横、矢、冠三面T1WI,必要时脂肪抑制。
二. 鞍区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矢状面 T1WI2. 冠状面 T1WI3. 冠状面常规增强扫描1. 动态增强扫描(FSE)T1+C2. 常规T1WI+C 冠状面3. 必要时加做T1WI+C 矢状面扫描层厚:2.5 mm,层间距:0.5mm。
三.眼眶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加脂肪抑制3. 冠状面 T1WI,加脂肪抑制4. 横断面 DWI5. T2WI不压脂通过球后脂肪的高信号映衬可以更好的显示眼肌形态和视神经,必要时可加扫。
需观察视神经管内段及眼上肌群、下直肌加扫斜矢状位(分别与左、右视神经平行)层厚:4mm层间距:0.5mm如需增强扫描与平扫T1WI相同。
四.内耳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T2WI 横断面2. T2WI 冠状面颞骨扫描可加T1WI层厚:1.5-2mm 层间距:0-0.5mm内耳水成像用 3D-FIESTA ,图像重组:MIP MPR 五.鼻咽部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3. 冠状面T1WI 脂肪抑制4. 横断面DWI层厚:4mm 层间距:1mm如需增强与平扫T1WI相同,需加脂肪抑制。
注:鼻及鼻旁窦、腮腺MRI扫描亦可套用鼻咽部扫描常规六.喉部及颈部软组织MRI检查常规常规序列1. 横断面T1WI2. 横断面T2WI 加脂肪抑制和(或)不加3. 矢状面/冠状面T1WI4. 横断面DWI层厚:4mm层间距:1mm1. 增强程序与平扫T1WI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需加脂肪抑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摆位照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动减至5层,不能超过当前参数允许扫描的层数。 • 如果添加前后饱和带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则会增加扫描时间。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OSag T1FSE,矢状面T1加权图像:
扫描方法: • 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平行于中线,矢状面定位像调整FOV
• 当层厚小于3mm时,建议FOV大于18cm,以增加信噪比。 • 一般层厚为2-3毫米,9层扫描对常规垂体扫描范围已足够,如果病灶较大则增加层厚。 • 为了减轻血管搏动伪影,请添加左右饱和带。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患者摆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头部扫描必须配带耳塞,听力保护。 2. 摆位时,头顶部尽量向线圈内,左右居中,头部不能旋转,同时必须
用三角垫固定头部。 3. 下颌一定要内收,必要时垫高枕后,这样可明显减少图像伪影。 4. 定位中心位于鼻根或眉间,若是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 5. 婴幼儿因头颅较小,需在他们的枕背部加软垫,以确保患者头颅中心
不涉及任何私有信息的泄露。 5. 扫描方案中任何内容有不恰当或有疑问,请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将尽
快更正,同时,我们保留更改和解释的权利。 6. 任何一个版面均有相关内部使用界限提醒,请勿外传。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结构。 • 扫描结束后,观察图像,检查头部位置是否合适,图像信号与线圈是否良好匹配。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Calibration Scan,校准扫描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的上下和前后位置。 • 扫描层厚能明显影响图像的SNR,因为矢状面扫描需要NPW,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垂体规范化扫描方案:
1
3-pl T2* FGRE
2
Calibration Scan
3
OSag T1 FSE
4
OCor T1 FSE
5
OCor T2 FRFSE
6 OCor Dyn T1+C
7
OCor T1+C
8
OSag T1+C
三平面定位 校准扫描 矢状面 T1成像 冠断面T1成像 冠断面T2成像 冠状面动态T1增强成像 冠状面T1增强成像 矢状面T1增强成像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pl Loc, 三平面定位图像
定位线说明:
• 三平面定位图像上观察头颅位置既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确保头颅位于线圈的中心。 • 垂体的三平面定位图像,层厚较薄,并且在冠状面层数较多,冠状面定位像上应该能观察到垂体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OCor Dyn T1+位线,保证与标准图像对位。 • 因为动态增强扫描,为了加快扫描速度,只允许扫描4-5层,因此在复制了定位线之后,必须手
• 所有的序列若要使用ASSET或PURE,必须针对相应线圈进行校准扫描。 • FOV中心位于解剖中心,上下范围必须超过要扫描的解剖范围。 • 一般情况下使用一次采集,扫描范围不够时增加层厚。 •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 ASSET能加快常规序列的扫描速度,或能改善EPI序列的图像对比度。 • PURE能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
使用限制和提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磁共振临床应用的建议扫描方案,并不对诊断结果承担任何责任。 2. 扫描方案仅用于内部学习目的,其中涉及的任何内容不作为机型性能
、图像质量的判断依据。 3. 由于磁共振系统配置上的差异,扫描方案中的内容并不作为系统所具
有功能的具体实现。 4. 扫描方案中涉及的任何图像内容、姓名等信息均认为以教学为目的,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OCor T1FSE,斜冠状面T1定位方法之二:
定位线说明:
• 在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FOV旋转角度。 • 冠状面定位线可以平行于垂体柄。 • 当层厚小于3mm时,建议FOV大于18cm,以增加信噪比。 • 一般层厚为2-3毫米,9层扫描对常规垂体扫描范围已足够,如果病灶较大则增加层厚。 • 为了减轻血管搏动伪影,请添加前后饱和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OCor T1FSE,冠状面T1定位方法之一:
定位线说明:
• 在矢状面图像上定位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FOV旋转角度。 • 冠状面定位线可以垂直于垂体窝。 • 当层厚小于3mm时,建议FOV大于18cm,以增加信噪比。 • 一般层厚为2-3毫米,9层扫描对常规垂体扫描范围已足够,如果病灶较大则增加层厚。 • 为了减轻血管搏动伪影,请添加前后饱和带。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OSag T1,矢状面T1定位方法图像:
定位线说明:
• 在三平面定位冠状面图像上定位矢状面,平行于大脑中线,矢状面定位像调整FOV的前后和上下 位置,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