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基本知识.
史上最全瓷器鉴赏知识大全
史上最全瓷器鉴赏知识大全器形是瓷器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器形是指器物的口部、颈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外观形状。
掌握这些有助于宝友们了解手中瓷器相关的时代特点与文化特色,进而帮助大家对器物进行初步鉴别。
今天主要为宝友们介绍下瓷器的口部形式和耳部形式的知识。
一、瓷器的口部形式口沿——瓷容器口部及其边沿的统称。
口沿的形状和成型工艺,是鉴定器物时代及烧造地点的依据之一。
不同时期的不同器物口沿形状各异,接下来鉴宝带大家认识下吧。
1、敛口多见于壶、碗、罐等器皿,形象地说是口边逐渐向内收敛,部分壁先向外留,靠近口边再向内。
明正德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2、直口形状为垂直的筒形。
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罐、瓶等器物,后代的碗、罐、壶、瓶等器均有直口的口式。
清乾隆粉彩九桃瓶3、敞口又称为“侈口”。
形状为近口沿处逐渐开敞宽阔。
历代砚、盘、尊、罐等器多作这种口式。
敞口器物的器壁有弧形和斜直形之分。
清康熙凤尾尊4、撇口形状是口沿向外翻,略呈喇叭状。
这种类型的口多用于瓶、壶等器皿,碗、杯等偶有脱落。
清雍正五彩仕女纹罐5、唇口器口边沿凸起一道浑圆似嘴唇的厚边,因此称唇口。
唐代邢窑白瓷碗和历代一些罐等器物都有唇口。
宋吉州窑玳瑁釉罐6、盘口壶、瓶等口部的一种形式。
器型似盘,直壁,折收,下接细的直颈。
汉代陶壶已有盘口趋势,三国、两晋、南北朝盘口壶盛行,唾壶、鸡首壶也作盘口。
盘口的壶、罐隋代仍有烧造,唐代变得渐为小巧,至宋代为洗口所取代。
南朝青釉六系盘口瓶7、洗口瓶、罐等瓷容器的口部形式之一。
源于六朝壶的盘口,形象接近而略深,更似文具中的笔洗;一般为浅直壁,折收,下接细颈。
宋代开始见洗口瓶,元、明、清的瓶、罐也有洗口的造型。
清乾隆粉彩博古花卉福纹洗口瓶8、花口一种是指碗、盘等器口部形式,把圆形或椭圆型的器口用连弧线分成若干等分,形若花瓣。
有四瓣、五瓣、六瓣乃至十瓣以上花口。
按花瓣曲线不同,又可分为葵口、菱花口、海棠式口等多种形式。
唐至清代各个窑口烧造的碗、盘、洗、花盆等器均可见花口的造型。
瓷器知识点总结
瓷器知识点总结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瓷器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精密的工艺和独特的技术,因此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而且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1.瓷器的起源和发展瓷器起源于中国,最早的瓷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时候。
据考古学家的发现,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陶器,而且有的陶器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釉面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瓷器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完善。
2.瓷器的种类瓷器可以大致分为青瓷、汝窑、官窑、景德镇瓷器、钧窑、哥窑、粉彩瓷器、剔犀玉瓷器、织紋錦瓶、铁纹石瓮等等,每一种瓷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其中景德镇瓷器被誉为"瓷都",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
3.瓷器的特点瓷器有着许多特点,如:质地洁白如玉,通透性好,声音清脆,色泽丰富、图案繁复、线条流畅等。
4.瓷器的制作工艺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烧制、施釉和装饰等环节。
其中,在原料准备阶段,瓷泥是瓷器生产的关键材料之一。
它的原料主要由石英砂、长石和粘土等混合而成。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才能制成合适的瓷泥。
在成型环节,瓷器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经过陶轮拉坯、模压等工艺,最后还需要进行修整和修边。
然后是烧制环节,在中国传统瓷器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龙窑烧制技术,这种技术被认为是瓷器烧制技术中的顶级工艺。
在施釉环节,需要将釉料均匀地涂覆在瓷器表面,然后进行烧制。
最后是装饰环节,这是瓷器绘画和装饰的环节,包括素色釉、彩绘釉、贴花釉等不同的装饰方式。
5.瓷器的鉴赏鉴赏瓷器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瓷器的器形、胎质、釉色、器型、器面好坏、纹饰装饰等方面进行评判。
而且瓷器的鉴赏还需要考虑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等。
6.瓷器的保养瓷器的保养要注意避免碰撞、磕碰和摔坏等情况。
在日常保养中,要注意保持瓷器的干燥、清洗洁净、避免阳光直射等。
瓷器鉴定基础知识
1、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
2、釉面肥腴滋润,洁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闪灰色)。
3、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更为柔和透逸。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5、纹饰一改永乐时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以龙纹狰狞凶猛之状,可为明、清两代之最。
6、宣德瓷器署有年款的,较永乐时显著增多。一般为六字楷书款,亦有四字的,书写部位不定,全身均可书写,亦采用篆书。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
7、彩瓷楷书写“德”字无“心”上一横,篆书写“德”字,“心”上都有一横。
万历时期资器的鉴定
1、万历瓷器,一般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器身多变形不规。
2、青花色调,早中期呈兰中泛紫,晚期为灰暗晕散,并开始采用浅描手法。
3、装饰工艺技法,有楼雕、楼空、开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现类似铁线描的绘画。此时绘画风格,繁缚麻密,幼稚滞拙,具有粗矿的民间艺术色彩。晚期画面不考究,布局繁乱,比例失当。
4、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釉面细臼莹润,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
5、纹饰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御用官窑连器,图案趋向规范化,用笔细致入微,构图拘泥、繁缚。早期纹饰中的山水、树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镀点,古装仕在高警秀丽,柔细的花绘采用没骨画法。晚期纹饰中的人物面部无神,鼻部隆大,这一时期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也有纤柔细身的,一般为狮子头,龙发较多,龙脚明显突出,两支脚立体感强,龙身粗笨,一般画为四爪和五爪,如同鸡爪。
瓷器类的知识点总结
瓷器类的知识点总结一、瓷器的起源与历史瓷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制陶工艺的缩影。
早在公元前8000年至6000年间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有使用瓷器的记载。
而到了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时期,瓷器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宫廷和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此后,瓷器的制作工艺经历了唐、宋、元、明各个朝代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之一。
在历史上,宋代的瓷器被认为是中国瓷器制作工艺的顶峰。
宋代的青瓷、刻花瓷、釉里红等系列的瓷器制品,不仅在工艺上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而且在造型和装饰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宋代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象征之一,对后世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元代与明代的瓷器制作工艺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元代,蓝花瓷、釉里红等瓷器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出现了更多新的装饰手法和技术。
而到了明代,景德镇成为了中国瓷器制作的中心,明代的瓷器不仅在品质上有了更大的提升,而且在造型和装饰上也呈现出更多的新鲜元素,成为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二、瓷器的种类瓷器以其丰富多样的品种而闻名于世。
根据其用途和特点,瓷器可以分为日常用品瓷器、工艺品瓷器和古代瓷器三大类。
1. 日常用品瓷器日常用品瓷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瓷器,其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常见的日常用品瓷器有:碗、盘、碟、杯、壶、罐、瓶等。
这些瓷器制品不仅在制作工艺上要求实用性和耐用性,而且在造型和装饰上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2. 工艺品瓷器工艺品瓷器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制品。
这类瓷器不仅在制作工艺上要求精湛,而且在造型和装饰上更加注重艺术表现力。
常见的工艺品瓷器有:花瓶、鼎、罐、瓶等。
这些瓷器制品的艺术价值常常高于其实用价值,因此在收藏和欣赏市场上备受青睐。
3. 古代瓷器古代瓷器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具有一定年代的瓷器制品。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中国瓷器是中国特色的重要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关于中国瓷器的相关知识:1. 起源与发展:中国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约8000年的历史。
最初的瓷器为陶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渐渐演变成瓷质。
在宋代,越窑、汝窑、官窑等名瓷的产生使中国瓷器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高峰,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商品。
2. 分类与特点:中国瓷器可以按制作工艺、装饰风格、窑口等进行分类。
按制作工艺,中国瓷器主要分为手工制作的官窑瓷和民窑瓷;按装饰风格,可以分为青花瓷、粉彩瓷、釉里红瓷、刻花瓷等;按窑口,可以分为汝窑、钧窑、官窑、定窑、景德镇瓷等。
中国瓷器的特点是细腻、纹饰丰富、造型优美,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3. 青花瓷:青花瓷是指以青花为主要装饰的瓷器,流行于明清时期。
青花瓷的特点是用深蓝色的钴料在素瓷上绘制各种纹饰,并利用釉下传统的烧制工艺,使钴料在高温下转化成青蓝色,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的纹饰多样,既有山水人物,也有花鸟虫鱼,给人以大自然的美感。
4. 粉彩瓷:粉彩瓷是指运用粉彩釉技法绘制的瓷器。
粉彩是一种绘画在瓷器上的技法,采用铁红为根本色,辅以各种颜色的釉料,通过层层施釉和多次烧制而成。
粉彩瓷具有色彩明亮鲜艳、画面细腻缤纷的特点,常用于绘制花草、山水、人物等图案。
5. 官窑瓷:官窑瓷是指中国历代由官方专门制作的瓷器。
最早的官窑瓷起源于五代时期,宋代官窑瓷以汝窑、官窑、定窑为代表,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瓷器之一。
官窑瓷以其高贵典雅的造型和纯净无瑕的质地而闻名,出现在官方的重要宴会、庆典和皇室宫殿中。
6. 民窑瓷:民窑瓷是指由民间制作的瓷器。
民窑瓷的产地广泛,代表有龙泉、景德镇、宜兴等。
民窑瓷在造型和装饰上较为丰富多样,窑口众多,技艺也相对较为简单。
不同窑口的民窑瓷品质各异,但都带有浓郁的民间手工艺特色。
中国瓷器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瓷器小知识点总结
瓷器小知识点总结1. 瓷器的起源和历史瓷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8000年前,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粘土和骨灰石制作陶器。
在中国,最早的瓷器出现在约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晚期,那时人们开始掌握了用高温烧制瓷器的技术。
在随后的宋代、元代和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制作技艺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工艺。
2. 瓷器的种类和特点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点,瓷器可以分为生活用瓷和工艺瓷两大类。
生活用瓷包括餐具、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而工艺瓷则包括瓶、罐、碗、盘等各种装饰性较强的艺术品。
在制作上,瓷器通常具有轻薄、坚硬、质地细密、釉色洁白、透明如玉等特点,同时又能够承受高温和化学侵蚀。
3. 中国传统瓷器的典型代表作品中国古代瓷器以造型精美、艺术价值高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宋代的汝窑青瓷、元代的哥窑青花瓷、明代的景德镇釉上彩、清代的官窑瓷等都是中国传统瓷器的典型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工艺和技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而且在造型美感和艺术表现上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4. 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烧制和装饰等步骤。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瓷土和釉料,并根据不同的瓷器品种和用途进行配比。
成型阶段包括轮盘成型、和塑成型、模制成型等不同的手工艺技术,而烧制阶段则是瓷器制作的关键环节,需要控制好烧制温度和气氛,以保证瓷器的质量和美观。
在装饰阶段,可以采用刻花、绘画、镂空、压花等不同的工艺手法,为瓷器添加艺术表现力。
5. 瓷器的保养和收藏瓷器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在保养和收藏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避免瓷器碰撞和摩擦,以免造成损坏。
其次,要定期清洁瓷器,避免积灰和油污影响其外观和质地。
再次,要注意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以免瓷器受潮变形或破裂。
最后,要合理保存瓷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受到强光照射。
总之,瓷器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技艺,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
关于陶瓷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陶瓷的基础知识有哪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日常生活也有很多喜欢陶瓷的朋友,陶瓷拥有比较高的收藏价值,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陶瓷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陶瓷的基础知识1、什么叫陶瓷?什么叫瓷器?它们之间又什么不同?通俗的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制、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的出现比瓷早,根据史籍记载,几千年前,我国就在烧制陶器;直到魏晋时代,才进一步创造了瓷器。
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气孔率很小,机械强度大,烧成温度较高;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气孔率较大,烧成温度也较低。
如果把瓷器打破,他的断面是光洁、致密的,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疏松。
广义的地讲,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
瓷器出现后,陶器还是在继续发展,不是有了“瓷”而代替了“陶”,儿时各自独立发展。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原意是石器。
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
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
2、瓷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至今发现最早的瓷窑窑址在哪里?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1800余年的历史。
中国发现最早的瓷窑窑址在今浙江上虞、宁波地区,属东汉时期的瓷窑。
3、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为什么说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中国的瓷器,大概可分为青瓷系和白瓷系,其中青瓷的发现时间最早。
远在东汉(公元25-220年)就有初期的瓷器出现。
至晋代(公元265-419年)瓷器已相当精美。
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的鼻祖。
白瓷在中国出现较晚,比青瓷的出现,大约晚400年。
所以说先有青瓷,后有白瓷。
4、景德镇的陶瓷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但其陶瓷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迄今尚无定论。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
中国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
以下是关于中国瓷器的一些基础知识:起源和演变:中国瓷器起源于商代,经过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瓷器。
工艺特点: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独特,包括青瓷、秘色瓷、卵白釉、甜白、祭红、绞胎以及玲珑和釉下彩等。
其中,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名窑和名品。
类别和特点: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中国瓷器可以分为青瓷、秘色瓷、卵白釉、甜白、祭红、绞胎以及玲珑和釉下彩等多种类别。
这些类别各具特点,如青瓷色调纯正、晶莹滋润;秘色瓷胎薄釉匀、色调淡雅;卵白釉色白微青、光润透亮;甜白色彩娇美、造型多样;祭红红而不艳、明丽动人等。
主要窑口: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瓷窑,如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河南钧窑、河北定窑等。
这些窑口各具特色,如景德镇窑以青白瓷为主,龙泉窑以青瓷为主,钧窑以钧红釉为主,定窑以白瓷为主。
鉴定和鉴赏:中国瓷器的鉴定和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鉴定方面,需要注意器型、胎质、釉色、底足等方面;鉴赏方面,则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窑口的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
收藏和投资: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收藏热的兴起,中国瓷器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也逐渐得到认可。
在收藏和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真伪鉴别、市场行情分析以及保存保养等问题。
瓷器知识大全
瓷器知识大全瓷器知识大全你若想学会瓷器鉴赏,请从这里开始——一、制瓷材料高岭土——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
颜色白中微带灰色或黄色,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东乡高岭村,故名。
“高岭”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记载,国标上音译Gaolin,成为国际性专用名词。
麻仓土——元、明景德镇制瓷原料,是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的一种高岭土,故名。
瓷石——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含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
颜色白中微带黄色、绿色、灰色或浅红色,我国很早就用来制造瓷器。
不(音敦)子——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状泥块,称为“不子”或“白不”,中外陶瓷文献上普遍采用这个名词。
釉浆——即釉料,施于瓷坯的表面。
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用的釉浆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
釉灰是用石灰石、凤尾草烧炼而成。
钴土矿——青花瓷器的呈色原料,种类颇多,古代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含锰量高含铁量低,为国产钴土矿;一种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为西亚地区产钴土矿。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
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平等青——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
产于今江西乐平,呈色淡雅。
回青——是一种进口的青花色料,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
其特点是发色蓝中泛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
石子青——又称“石青”,明代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色料。
产于今江西上高,发色浓中带灰。
珠明料——产于云南,由钴土矿煅烧而成的青花色料。
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色鲜明青翠。
二、工艺类拉坯——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
瓷器基础知识
瓷器基础知识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那么你对瓷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瓷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瓷器的定义凡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器物就叫瓷器。
但当今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
一般人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
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和化妆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
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
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瓷器的介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瓷器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瓷器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瓷器的历史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特色文化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瓷器的生产,并在此后的数千年里继续发展和完善。
在瓷器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瓷器制作工艺和名家作品,这些都为瓷器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也就是中国的“远古青铜器文化”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瓷器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瓷器不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整个东亚地区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早期的瓷器主要分为陶器和石器两大类,其中陶器就包括了瓷器。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瓷器开始以瓷胎为主要材料,开始出现了瓷器的雏形。
到了唐代,中国的瓷器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瓷器的独特风格。
在宋代,瓷器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成就,宋代的青瓷、白瓷等瓷器不仅在国内广泛流行,还被远销海外,成为中国艺术品在国际上的代表。
二、瓷器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风格,瓷器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
从材质上看,瓷器主要可以分为陶瓷、瓷瓦、瓷石等;从用途上看,瓷器又可以分为餐具、茶具、花瓶、摆件等;而从风格上看,瓷器可以分为景德镇瓷、宜兴紫砂壶、景德镇陶、骨瓷等等。
不同种类的瓷器各有各自的特点和魅力,都是中国传统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景德镇瓷景德镇瓷是中国著名的瓷器之一,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深受人们的喜爱。
景德镇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制品中的一大亮点。
景德镇瓷的特点是色泽明亮、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釉面光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2.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壶是江苏省宜兴市的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国的四大名器之一。
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造型、质地和工艺制作工艺而闻名,深受人们的喜爱。
宜兴紫砂壶的特点是工艺精湛、造型独特、泥料选料考究、壶身厚实、骨感十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景德镇陶景德镇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工艺品,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
中国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以下是中国瓷器知识的大全:
1. 瓷器起源:瓷器起源于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简单的陶瓷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演变为精美的瓷器。
2. 瓷器种类:根据烧制工艺和用途,瓷器可以分为青瓷、白瓷、黑瓷、细瓷、粉彩瓷、釉下彩瓷等多种品种。
其中,青瓷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
3. 瓷器特点:中国瓷器具有细腻的质地、通透的釉色、丰富的装饰纹样等特点,它们以其高雅、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工艺技巧而闻名于世。
4. 瓷器生产技艺:中国瓷器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施釉、烧制等多个环节,其中烧制是决定瓷器质量的重要因素。
5. 名家名作:中国瓷器有众多著名的名家和名作。
例如,宋代的《官窑青瓷》、元代的《白瓷》、明代的《明式瓷器》等,它们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
6. 瓷器的象征意义:中国瓷器在人们心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它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杰作之一。
7. 瓷器的保护与鉴赏:由于中国瓷器的历史悠久,保存状况参差不齐,因此对瓷器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鉴赏中国瓷器需要对其工艺特点和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8. 瓷器的收藏市场:中国瓷器的收藏市场非常活跃,名家名作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
不仅国内市场火爆,国际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总的来说,中国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对于瓷器的了解和鉴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国瓷器文化的瑰宝。
关于瓷器方面的知识
关于瓷器方面的知识
瓷器是一种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器物,具有光洁、脆硬、耐热、耐酸碱等特点,常用于制作餐具、花瓶、文具等物品。
以下是关于瓷器方面的一些知识:
1. 瓷器的历史:瓷器起源于中国,最早的瓷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晚期。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瓷器制作技艺独步
全球,被称为“瓷都”。
2. 瓷器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瓷器可以分为青瓷、白瓷、粉彩瓷、斗彩瓷、釉下彩瓷等多种类型。
3. 瓷器的制作工艺:瓷器的制作需要通过采矿、研磨、成型、烧制、装饰等工艺步骤。
其中,关键的步骤是烧制,瓷器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烧制,以使其成为坚硬的陶瓷材料。
4. 瓷器的装饰:瓷器通常会进行装饰,常见的装饰技法包括绘画、雕刻、贴花等。
不同的装饰技法和图案设计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
5. 瓷器的收藏: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瓷器的收藏需要对其品种、年代、工艺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进行鉴别和评估。
以上是关于瓷器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瓷器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品,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和收藏。
瓷器相关知识点总结
瓷器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瓷器的历史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用陶土制成的陶器,当时的陶器是以粗糙的制作工艺、简单的线纹装饰和燧石火加热方式制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王朝的更迭,瓷器的生产工艺和装饰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唐宋时期的瓷器在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术上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瓷器史上的黄金时期。
二、瓷器的种类瓷器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宫廷瓷器、民间瓷器和工艺瓷器三类。
1.宫廷瓷器:宫廷瓷器是中国历代帝王统治时期的瓷器,它们在制作工艺和装饰上都非常高贵奢华,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审美。
典型的宫廷瓷器有汝窑、钧窑等。
2.工艺瓷器:工艺瓷器是指用于日常生活、观赏和礼仪用途的瓷器,它们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比较简单,但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典型的工艺瓷器有景德镇瓷器、定窑等。
3.民间瓷器:民间瓷器是指用于民间日常生活和祭祀用途的瓷器,它们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方式相对平凡,但原始朴实。
典型的民间瓷器有汝窑、宜兴紫砂陶等。
三、瓷器的制作工艺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选取、成型、干燥、烧成和装饰等环节。
1.原料的选取:瓷器的首要原料是陶瓷土,其次还有石英砂、长石等。
这些原料经过精细的配比和混合,保证瓷土的均匀性和质地。
2.成型:成型是指把原料加水搅拌成泥浆,然后用陶器轮对泥浆进行成型。
成型的方式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其中手工成型是传统工艺,机械成型是现代工艺。
3.干燥:成型后的陶器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使其水分蒸发,形成一个坚硬的瓷胚,这个过程称为干坯。
4.烧成:烧成是指把干坯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煅烧,使其成为坚硬的瓷器。
烧成的温度通常在1200℃以上,不同种类的瓷器有不同的烧成温度和时间。
5.装饰:烧成后的瓷器还需要进行装饰工艺,包括釉面涂抹、装饰彩绘等。
这些装饰工艺是瓷器制作中的精髓,决定了瓷器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四、瓷器的保养与鉴赏1.保养:瓷器是一种易碎的工艺品,要保养好瓷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震撼,防止破损;避免受潮发霉,保持干燥;定期清洁,避免沾污;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变色。
瓷器基本知识
瓷器基本知识陶瓷的概念与分类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成品。
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电瓷等等。
陶瓷与玻璃、搪瓷、水泥、耐火材料同属于硅酸盐材料的范畴。
广义的陶瓷已是指使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通称。
国际上陶瓷通用名为“Ceramics”。
陶器为“pottery”;瓷器为“china ”原为“昌南”(瓷都景德镇旧称昌南镇),外族口传为“China”即指中国。
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各种制品。
广义上陶瓷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凡是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 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包括的范围较广,有些能耐水,有些并能耐酸.广泛应用于建筑, 化工, 电力,机械等工业及日用装饰等方面.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料,依陶瓷制造的工艺方法制成的制品,也叫做陶瓷,如块滑石瓷,金属陶瓷,电容器陶瓷, 磁性瓷等. 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原子能,火箭,半导体等工业.目前,将所有陶瓷制品通称为"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
凡是陶器和瓷器是人们经常接触的日用品,有时从表面看来很相似,但是,它们毕竟各有其特色而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
烧制陶器的温度大体在900-1050℃之间。
若温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烧坏变形。
陶器的胎体质地比较疏松,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较强的吸水性。
一般的陶器表面无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温釉。
我国烧制陶器的历史约有1万年之久。
原始社会制造陶器,开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制成一定器形,后来发展为将陶土搓成粗细一样的泥条,再把泥条盘筑成一定器形,将其内外用手抹平。
到父系社会阶段出现了轮制法。
关于瓷器的知识
关于瓷器的知识
瓷器是一种用于盛装食物或饮料的陶瓷制品,由于其质地坚硬、质感细腻、色泽明亮,因此被广泛使用于餐桌、茶具、花瓶等器具中。
以下是一些关于瓷器的知识:
1. 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出现于商朝时期。
在宋代时期,瓷器工艺达到了高峰,被誉为“瓷器之乡”。
2. 瓷器制作一般分为以下步骤:选料、制胎、修整、刻花、上釉、烧制等。
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烧制,要经过多次高温烧制才能完成一件瓷器。
3. 瓷器的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餐具、茶具、花瓶等;按照制作工艺可分为青花瓷、白瓷、粉彩瓷等;按照地区可分为景德镇瓷器、汝窑瓷器等。
4. 保养瓷器时应注意避免碰撞、避免温度变化过大、避免使用硬物擦拭等。
如果瓷器出现了裂纹或破损,可以送去专业机构修复。
5. 瓷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瓷器代表高雅、清贵的品位;红白瓷代表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等。
总之,瓷器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珍惜瓷器。
- 1 -。
瓷器介绍知识点总结
瓷器介绍知识点总结一、瓷器的历史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丝绸之路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6年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生产陶瓷器。
最早的瓷器是以陶土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发酵和高温烧制而成,称为原始陶器。
后来,人们发现了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的高温瓷器,其质地更加坚硬、透明,色泽更加纯净。
这便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瓷器。
中国南宋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瓷器开始出现,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
在此后的元、明、清各个朝代,中国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装饰工艺不断发展和完善,瓷器艺术也达到了巅峰。
二、瓷器的种类中国瓷器种类繁多,根据烧制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青瓷、白瓷、釉下彩、釉上彩、刻花、孔雀瓷、汝窑、官窑、景德镇瓷等等。
其中,青瓷是中国最早的瓷器之一,以其色泽洁白,胎体坚韧质地细腻而著称。
白瓷则以其纯净无瑕的质感和典雅简洁的造型备受青睐。
釉下彩和釉上彩则是在瓷器表面进行施釉后画彩,从而增加瓷器的艺术效果和装饰价值。
刻花瓷则是将刻花工艺应用到瓷器上,通过雕琢出的各种纹样装饰,使瓷器更加精美。
孔雀瓷则是景德镇瓷器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装饰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著称。
汝窑和官窑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窑场,出产的瓷器代表着当时的制作水平和艺术价值。
三、瓷器的制作工艺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料、成型、干燥、烧制等流程。
首先是选料,在制作瓷器的过程中,选取优质的瓷土,也要加入适量的助熔剂和助熔剂,通过混合搅拌使其变成均匀的糊状。
然后是成型,瓷器通常采取手工制作和机器制作两种方式,手工制作要求工艺师熟练掌握制陶技术和对瓷土的把握能力。
接着是干燥,将成型后的瓷器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到完全干透后再进行烧制,以避免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开裂或变形。
最后是烧制,瓷器的烧制温度和时间非常关键,要根据瓷器的类型和用途来确定适当的烧制程序。
瓷器的烧制包括上釉和釉下两种方式,上釉是在原有胎体的基础上再施以釉料,釉下则是在釉下彩或者刻花瓷器表面进行彩绘,再次进行烧制。
四、瓷器的鉴赏方法鉴赏瓷器主要从瓷器的质地、纹样、工艺和时代等方面入手。
瓷器玩家入门知识点总结
瓷器玩家入门知识点总结瓷器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品,深受人们喜爱。
作为一个瓷器玩家,了解一些入门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知识点包括瓷器的种类、品质、保养方法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瓷器玩家入门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希望对瓷器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瓷器的种类瓷器是指用陶瓷原料制成的各种陶瓷制品,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用途,瓷器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种类。
1. 青花瓷:又称青花瓷器,是一种以青花为装饰的瓷器。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广受欢迎,是中国瓷器中的经典之作。
2. 紫砂壶: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陶瓷制品,是中国传统茶器中的一种。
紫砂壶以其特殊的材质和独特的造型而备受青睐,是茶艺爱好者和瓷器收藏家的最爱。
3. 官窑瓷器:官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的宫廷瓷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官窑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珍贵的原料而著称,历史悠久,收藏价值极高。
4. 清代瓷器:清代瓷器是指中国清朝时期制作的各种陶瓷制品。
清代瓷器在造型和装饰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瓷器种类,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瓷器,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作为一个瓷器玩家,了解不同种类的瓷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和收藏瓷器。
二、瓷器的品质瓷器的品质是指瓷器的材料、工艺、装饰等各个方面的表现。
了解瓷器的品质对于瓷器收藏和鉴赏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瓷器品质的相关知识点。
1. 瓷器的材料:瓷器的材料通常由瓷土、石英、长石、矿物着色料等原料制成。
其中,瓷土是瓷器的主要材料,其质地细腻,质地坚硬,为制作精美瓷器的关键材料。
2. 瓷器的工艺:瓷器的工艺是指瓷器的制作过程和技术。
瓷器的工艺通常包括胚胎制作、成型、烧制、装饰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湛的技艺和严格的过程控制。
3. 瓷器的装饰:瓷器的装饰是指瓷器表面的花纹、图案、题词等装饰艺术。
瓷器的装饰要求精湛的绘画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藏瓷器入门知识点总结
收藏瓷器入门知识点总结一、瓷器的基本知识1. 瓷器的种类瓷器包括青瓷、汝窑、官窑、景德镇瓷等多种种类。
其中,青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瓷器,因其釉色呈青绿而得名。
官窑是古代宫廷瓷器,以制作精美而著称。
景德镇瓷则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牌,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2. 瓷器的特点瓷器的主要原料是瓷土、石英和长石,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瓷器具有质地坚硬、通透明亮、釉色艳丽、图案精美等特点。
3. 瓷器的鉴别在鉴别真伪时,可以通过声音、重量、光线等多种方法进行。
真正的瓷器在撞击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手感沉稳,釉面光洁通透,无开裂、变形等现象。
二、收藏瓷器的注意事项1. 了解收藏对象在收藏瓷器之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收藏对象的信息,包括作坊、工艺、时代、风格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深入了解收藏对象,才能更好地进行鉴别和评估。
2. 注意收藏品的保存瓷器是一种易碎的物品,收藏时要注意避免碰撞和摩擦,选择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进行保管。
尤其是一些带有釉色的瓷器,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釉面褪色。
3. 寻求专业意见在进行瓷器收藏时,可以寻求专业收藏家或鉴定师的意见,他们对于瓷器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市场行情等方面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为收藏者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三、瓷器的鉴定技巧1. 观察器型观察器型是鉴别瓷器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器形、器物、胎质、釉色等多方面进行观察。
对于不同种类的瓷器,其器型也各有特点,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准确的鉴别。
2. 辨别釉色瓷器的釉色是其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标准。
真正的瓷器釉色通透明亮,鲜艷而不俗,华贵而不媚俗。
而赝品的釉色往往暗淡无光,缺乏真正的精美之处。
3. 详细观察图案瓷器上的图案是一种重要的鉴别手段。
正宗的瓷器图案多为花鸟人物、山水题材,保护色调简练清晰,富丽堂皇。
而赝品图案往往缺乏真正的艺术魅力,造型笨拙,色彩单调。
4. 靠声音鉴别使用手指敲击瓷器,真正的瓷器会发出清脆而悦耳的声音,而赝品则声音沉闷、不响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汉族 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 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 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 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 成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三是器表施有高 温下烧成的釉面。
3.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陶器 料 普通粘土 色 红色、褐色、黑色等 度 600---800℃之间 地 较为疏松 瓷器 高岭土 白色 1200℃以上 烧结强度强,胎体坚硬致密
质 颜 温 质
声 音 敲击声音暗哑
吸水率 吸水率高 胎 体 不透明
敲击声音清脆
吸水率低、几乎不吸水 半透明
4.施于瓷器上的玻璃膜为何物
釉是附着于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有与玻 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以石英、 长石、黏土等为原料,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 氧化铝、氧化铁等。釉不仅使瓷器增加机械 强度、介坚强度,防止液体和气体的侵蚀, 也是对瓷器进行美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 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 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 罩以白色透明釉或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 1200℃---1400℃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 明的釉膜覆盖在下面,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 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经久不褪,保存完好, 无铅无毒。 釉下彩又分为青花、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青花釉 里红等。
16.什么是粉彩,粉彩为什么又称为软彩、洋彩
粉彩为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于清康熙末期创烧,是五彩进 一步发展与升华的结果,在已经烧成的白胎上用墨线起稿, 然后再图案内填上一层可做熔剂又可作为白彩的玻璃白,彩 料施于玻璃白上,再经画、填、洗、扒、吹、点等步骤将颜 色以深浅的不同需要晕开,使纹饰有明暗浓淡层次,经720--750℃低温二次烧成,由于掺入粉质一改五彩单线平涂的 生硬色调,画面显得更加写实,瓷面光泽透亮,每种颜色都 有丰富的层次,粉润柔和,与“硬彩”相对故又称“软彩”。 雍正粉彩在烧制、胎釉、彩绘上都有很大的进步,成为雍正 以至现在瓷器生产的主流,乾隆粉彩秀丽、淡雅,并多使用 进口彩料,采用西洋法用油调色,故又被成为“洋彩”。
13.什么是釉上彩,釉上彩的种类有哪些 釉上彩为瓷器装饰方法之一,即在烧成的瓷 器釉面上用彩料绘纹饰再经低温焙烧。釉上 彩为二次烧成,烧成温度为700---900℃,釉 上彩受釉的化学影响很小,故其色彩能牢固 附着在釉上且不变色,缺点是因彩绘于釉上, 长时间的使用,摩擦会使色彩磨损甚至脱落。 釉上彩的种类有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17.什么是斗彩
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 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预先在 高温(1300℃)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 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或涂 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入窑经过低温 (800℃左右)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 调、沉稳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代人审美情趣的 装饰风格。
14.什么是珐琅彩
珐琅彩为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 法,始于清代康熙晚期。珐琅彩吸取了铜胎 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 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为 “瓷胎画珐琅”。
15.什么是五彩,五彩为什么又称为硬彩
五彩为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 是烧好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烘烤而成。五彩所指的是分布在瓷器釉 面上多种颜色的彩料,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是 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 种颜色的陶瓷,在习惯上也称为五彩瓷。因 五彩烧成后的色彩呈玻璃状有坚硬的质感, 又称之为“硬彩”。
5.釉色的分类有哪些
釉按制备方法可分为生料釉、熔块釉;按烧 成温度可分为难溶釉、易溶釉;按外观特征 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 无光釉、裂纹釉、变色釉等;按坯体种类可 分为陶器釉、瓷器釉、炻器釉。
6.瓷器常见的装饰手法有哪些
瓷器常见的装饰手法有釉上彩、釉中彩、釉 下彩等。
7.什么是釉下彩,釉下彩的种类有哪些
10.什么是釉下五彩
釉下五彩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1907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草青、海碧、 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彩料。绘制 方法同青花。
11.什么是釉里红
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以铜为着色 剂在素坯上绘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 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红色花纹,釉里红 瓷器由元代景德镇创烧。
8.什么是青花
青花是瓷器釉下彩之一,指白地青花瓷器, 是以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 上描绘纹饰,覆罩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 次烧成,青花所用的钴料经高温烧成后呈蓝 色,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空气氧化影响小, 烧成率高,呈色稳定。
9.什么是釉下三彩
釉下三彩又称为“釉里三彩”,清康熙朝创 烧的集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色彩于同一 器上的釉下彩新品种,是在瓷坯上以蓝、红、 豆青三色描绘图案,然后吹上白釉,入窑高 温烧造而成。青花以鈷为着色剂,釉里红以 铜为着色剂,豆青则以铁为着色剂,由于三 种彩料对发色的温度及气氛要求不同,成功 烧制并不容易。
12.什么是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是青花、 釉里红二者同施于一器烧成的装饰方法。青 花的着色剂是鈷,釉里红的着色剂是铜,二 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窑室气氛的要求 也不同,这对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殊为不 易,青花釉里红始于元、明代也有,直到清 雍正时期才成功的烧制出青花釉里红器物。
18.什么是素三彩
素三彩为瓷器低温釉彩之一,以黄、绿、紫、白等彩料为主, 不用红彩,故称为素三彩。明代正德时,有景德镇窑创烧, 素三彩是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好的纹样,再经低温烧 成,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黑、白等。 制作方法:瓷胎上刻划纹饰并高温烧成素胎; 素胎上浇上底釉,刮去花纹中的底釉; 花纹中填色,并入窑二次低温烧成。 素三彩又有墨地三彩、白地三彩、虎皮三彩等种类。 其中“五彩以描金为贵,三彩以墨色质地为贵”。
瓷器基础知识
雅润瓷业——赵婧
1.什么是陶器
陶器是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 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 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 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脆,陶器可分为细 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 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或黑陶等。
2.什么是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