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朱兴梅

设计思想

积极响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产生新的疑问,驱使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最后又让学生带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以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做到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对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研究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和方法,进而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从初中知识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入手,再设计学生探究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中对法拉第坚信磁能生电,并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后终于发现电磁感应规律的物理学史料的介绍,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切入点,同时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学情分析

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验、产生问题、协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结论。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1、能实验观察、记录结果、分析论证、分析和推理得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能理解产生感应电流条件,能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入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建立物理模型。

2、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在合作中能尊重他人,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总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1、教师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操控。

2、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磁通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

教具

条形磁铁,电流表,线圈,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引入:

【回顾】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能生磁,打开了电与磁联系的大门,电能生磁,磁能不能生电呢?1831年,通过不懈的努力,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二、新课探究:

【实验演示1】

器材:蹄形磁体、矩形线圈、导线

如图,矩形线圈和电流计相连,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现象】当闭合回路中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俯视简化图】

【总结结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复习】磁通量

物理意义:描述穿过某一面积磁感线的多少。

定义:如图,在匀强磁场B中,有一平面S与磁场垂直。把B 与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磁通量用Φ表示。Φ=BS

当B//S时,Φ=0

当B与S成一定夹角时,可以将平面投影到与B垂直的方向。

【实验2】螺线管线圈、条形磁体、电流计

【演示实验3】模拟法拉第的实验:

实验器材: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流计、通电螺线管(大线圈、小线圈含铁芯,铁芯的作用:增加磁感应强度)

三、巩固练习

1、如图磁场中有一闭合的弹簧线圈,先把线圈撑开

(图甲),然后放手,让线圈收缩(图乙),线圈收

缩时,其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为什么?

2、如下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闭合导线框。

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线圈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1)保持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线框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2)保持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线框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3)线框绕轴线AB转动。

【俯视图】如图,要使线圈abcd中产生感应电流,应采取什么措施?

(备选)矩形线圈ABCD位于通电长直导线附近,线圈远离导线移动时,线圈中有没有感应电流?线圈和导线都不动,当导线中的电流I

逐渐增大或减小时,线圈中有没有感应电流?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PPT)

五、作业布置:课本问题与练习3、5、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