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组织赈灾手册(DOC 82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组织赈灾手册(DOC 82页)

序言

现代民间组织救灾的起始只有短短的几年,我们回望民间组织救灾史,每个朝代都有民间组织救灾的身影涌现,民间组织救灾之所以成为中国赈灾史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有其特殊性的。

第一,在灾后反应灵敏,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起来。公益组织之所以会在灾后迅速行动,主要基于内外两方面原因。从外因来看是基于灾害的深重社会影响,从内因来看是基于公益组织的公益使命与价值追求。正是内外因的相互“交织”使得公益组织在灾后一刻也“坐不住”,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参与救助。

第二,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弥补了政府救助体系的不足,发挥了政府难以起到的作用。当大灾发生时,政府积极地履行救灾职能,而民间救灾则成为政府救灾有力补充。这种官民互补的救灾方式,能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随着中国民间组织对救灾领域的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其救灾经验缺失的状况正在慢慢的改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是民间组织救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

第一章认识灾害

我们生存在地球上会遇到一些料想不到的灾害,其中,由自然现象引起的被称为自然灾害(天灾),由人的行为引起的被称为人为灾害(人祸)。一般来讲“自然灾害是不可预防的”、而“人为灾害是可以预防的”,但是两者的区别并不是很明确。比如说,地震所引起的火灾,虽然是因为地震,但是如果人不使用火,火灾也就不会发生。

另一方面,即使是容易引起地震或者是火山喷发这类灾害的自然现象,如果在无人的地方发生,也不会把它看作是灾害。灾害规模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自然现象能量的规模大小,而是被活动在发生地点的人们的状况所左右。也就是说,虽说是天灾人为的原因可以使受害状况变大或变小。天灾是由自然现象引起的,因为不可能完全预防,所以清楚地了解自然现象,拥有知识和心理准备是最有效的防灾措施之一,同时,对自然灾害救援的志愿者来说,这也是保证自身安全的重要对策。

第一节地震概括

一、地震的概念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它同台风、暴雨、火山爆发等灾害一样,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性的 5 级以上的地震约 1000 次,7 级以上造成巨大灾害的约十几次。上个世纪,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已达 260 万,占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的 58%,从某种意义上说,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

二、地震的分类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叫构造地震;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叫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统称为天然地震,由地面塌陷和山崩引起的叫陷落地震;由人工爆破、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和深井采油所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

1、构造地震

在地壳运动中,由于地块之间的相互挤压和相对拉伸,使地壳内部同时产生了一个与外力相对保持平衡的力,这种力称为内力。就在这种力的作用下,使地球表面的岩层产生弯曲和破裂。弯曲和破裂也可以称为是褶皱和断裂,在地质学上统称为地质构造。由于岩层弯曲和破裂造成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全世界 90%的地震都是构

造地震。

2、火山地震

地球上有些地震是火山活动造成的,这种地震人们称为火山地震。火山爆发时,岩浆上涌,会使大地产生震动。因为火山爆发拥有一定的能量,而一次较大火山爆发释放出来的能量能够造成中强地震。在火山爆发前后也有地震发生。

3、陷落地震

陷落地震是由地面塌陷、山崩引起的,这种地震多发生在石灰岩熔岩地区和大面积采空地区。这些地震的震级都不大,造成的破坏规模也较小。

4、诱发地震

人类的许多活动,如人工爆破、核试验、油田深井注水、矿井采空区塌陷、大型水库储水,以及打桩等人类活动,都能触发地震。由于触发引起的地震,我们称为诱发地震。

三、地震震级

1、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地球上75%以上的地震是浅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多为5-20公里。

2、震级大小

微震 1 级≤震级(M)< 3 级的地震

小[地]震 3 级≤震级(M)< 4.5 级的地震

中[地]震 4.5 级≤震级(M)< 6 级的地震

强[地]震 6 级≤震级(M)< 7 级的地震

大[地]震震级(M) ≥ 7 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震级(M) ≥ 8 级的大地震

有感地震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的地震

3、地震中距大小

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

近震震中距100-1000公里

远震震中距1000公里以上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 M 来表示。震级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 6 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相差 1 级,能量相差约 30 倍。也就是说,一个 6 级地震相当于 30 个 5 级地震,而 1 个 7 级地震则相当于约 1000 个5 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 8.9 级,发生在1960年5月21日的智利,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万颗日本广岛的原子弹造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四、地震烈度

地震时对地面破坏的程度一般用地震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

后,离震中区近的地方和离震中区远的地方所受到的破坏是不一样的。因此,烈度值也由大到小发生变化。

我国地震烈度分为十二度,破坏程度大体分为:

1—2 度:无感觉。

3 度:少数人有感觉。

4—5 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6 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8 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 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 度:毁坏性的破坏。

五、地震波: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