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_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复资料的目的和重要性本文档旨在为世界现代史的复提供有用的资料和资源,帮助读者系统地回顾和巩固知识。

复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历史事件和背景的理解,并为考试做好准备。

概括内容和结构本文档按照世界现代史的时间顺序,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世界大战、冷战时期、列强争霸、民族解放运动等。

每个章节都提供了相关的背景信息,重要事件的描述,以及相关人物和国家的介绍。

阅读本文档将帮助读者加深对世界现代史的理解和记忆,为考试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望读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复资料,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本部分将简要介绍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包括主要的历史时期和地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和新帝国主义工业革命在欧洲和美国迅速发展,引领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诞生。

新帝国主义时期,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和领土,扩大了他们的势力范围。

两次世界大战:全球的冲突和重塑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破坏,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冲突,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战争和重塑。

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抗和核威慑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导致了全球众多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竞争。

核武器的出现引发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平衡。

后冷战时期:全球化和经济崛起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增长带来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虑到篇幅限制,上述内容只是简要介绍,可参考其他资料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本部分将列举和解释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探讨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1.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事件1)解释该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发展过程。

分析该事件在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事件2)解释该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发展过程。

分析该事件在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大学世界当代史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世界当代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甘地主义:甘地主义属于“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

它的基本内容是: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以经济争议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甘地主义作为印度的政治文化,是从道德上、从个人解放的角度,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其基础是把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印度现代政治的基础。

他针对英国的殖民地文化和印度西化派的影响,利用传统宗教形式宣传民族主义。

他注重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这一丰富政治资源的开发,动员他们普遍参与政治,超越了西化派的有限而消极改革和个人恐怖的无益而有害的行动,对印度民族民主运动进程实现了重大突破。

2.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也叫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

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波兰成为德国“闪击战”的第一个牺牲品。

3.布哈林:生于莫斯科市的一个教师家庭。

1906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他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参与领导莫斯科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 他先后担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领导成员、党的机关报《真理报》主编、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主要领导人,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理论家和苏联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大二1)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大二1)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即1942年夏季到1943年早春,苏联红军为了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牵制入侵伏尔加河流域和入侵高加索地区的德军而进行的防御和进攻战役。

战役以苏联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力量,极大的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斗争,是二战的转折点。

鲁尔危机: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

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

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

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

鲁尔危机使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道威斯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30日成立了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门委员,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负责研究稳定德国经济的方法和制定新的赔款计划。

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契卡: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全称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是该委员会俄文缩写的音译。

它拥有很大权力,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

1922年2月6日,经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契卡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

《霍尔—赖伐尔协定》:是英法与意大利在1935年12月的协定,密谋让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

英国外长赛缪尔·霍尔与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为了结束第二次意埃战争,不惜出卖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利益,以满足墨索里尼的野心。

这显示当时绥靖政策的祸害。

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超详细版本)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超详细版本)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超详细版本)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冷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经济:一、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增强(统一性的建立、表现);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原则、核心内容)一、二战后经济统一性的增强的背景/原因:1、二战后各国恢复法西斯经济的要求,即避免再次爆发如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各国也需要他国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2、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扩大和法西斯集团的崩溃,为重建世界经济统一性创造了条件,即苏联加入反法西斯阵线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空前的密切起来;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定义: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会议。

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决定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汇率固定在百分之一幅度内波动。

从而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在这两个机构中,美国都拥有最多的投票权。

2、历史背景:世界大战造成国际金融关系极度混乱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为美元的霸权地位创造了特殊条件;美英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每盎司黄金兑换35 美元;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第三、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第四、美国作为储备货币的发行国有两点基本责任: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稳定了国际金融秩序,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他们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岁月”。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概要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概要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⒈无限制潜艇战: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给英国商船和战舰造成重大打击。

为维护海上交通线,英国和协约国采取了“船队护航体系”的紧急措施,抵制德国的海上封锁。

无限制潜艇战: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

德国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给英国商船和战舰以重大打击,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的反对,不得不采取“有限制潜艇战”。

但到1917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为维护海上交通线,英国和协约国采取了“船队护航体系”的紧急措施,抵制德国的海上封锁。

⒉布列斯特和约: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为了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于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签订的一个苛刻和约。

苏俄在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后,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战败后,苏俄政府立即宣布废除此条约。

它使新生的苏俄有了的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⒊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国家法西斯党党魁,首相(1922~1943),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犯。

1921年11月正式成立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自称领袖。

1922年10月纠集5万名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迫使国王任命他为首相,攫取了国家的最高领导权。

1实行法西斯极权统治,集一切大权于一身,自称政府首脑。

⒋魏玛共和国:德意志第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共和国。

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与旧军人兴登堡妥协,于1919年2月6日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同年7月31日通过《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1)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1)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1)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美国由⾃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后所进⾏的⼀次重新⽠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1898年2⽉15⽇,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

要求惩罚西班⽛,4⽉24⽇西班⽛⾸先对美国宣战,次⽇4⽉25⽇美国对西班⽛宣战。

后美国和西班⽛签订和约,规定:西班⽛放弃对古巴的主权,西班⽛撤军后,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让与美国,美国付给西班⽛2000万美元作为获得新领⼟的代价。

2.⽇俄战争⽇俄战争是⽇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所进⾏的帝国主义战争。

1904年2⽉,⽇本不宣⽽战,海军偷袭旅顺俄国舰队,同时在仁川登陆。

⽇俄战争由此展开。

战争以俄国的失败⽽告终。

1905年8⽉,⽇、俄在美国的调停下开始谈判,9⽉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俄战争不仅对⽇、俄两国,⽽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相当⼤的影响。

俄国战败,加速了1905年⾰命的到来,⽽1905年⾰命⼜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主义⾰命准备了条件。

3.三国同盟三国同盟是19世纪七⼋⼗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及意⼤利出于各⾃安全需要⽽建⽴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1879年10⽉,德奥两国秘密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年5⽉,意⼤利同德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条约规定:如果法国进⾏侵略,德意将互相援助,如果三个盟国中任何⼀⽅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国的攻击时,其他两国保证给予援助。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对峙军事集团的⼀⽅初告形成。

4.三国协约三国协约是英、法、俄三国针对三国同盟⽽订⽴的,它来源于1891—1894年法俄签订的⼀系列协定。

它们规定:两国中如有⼀⽅遭受德国的单独攻击或德国与意⼤利或奥匈帝国的联合攻击时,将互相提供军事援助。

1894年,法俄同盟正式形成。

其后,英国于1904年及1907年分别与法、俄两国订⽴协约。

法俄同盟再加上英法协约与英俄协约,构成了三国协约。

(大学)世界现代史下册复习资料

(大学)世界现代史下册复习资料

(大学)世界现代史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问答1、简述联合国的原则、宗旨、机构及其功能原则:(1)会员国主权平等(2)各会员国应该忠实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3)各会员国应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和正义(4)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中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5)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照宪章采取的任何行动应给予一切协助,联合国对任何国家正在采取防止或执行行动时,各会员国对该国不得给予协助(6)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保证非会员国遵行上述原则(7)不干涉内政。

宗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到上述共同目的。

机构及其功能:(1)大会——主要审议机构,重要议案需2/3多数通过。

(2)安理会——对维护和平与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的机构,在联合国内处于首要的政治地位。

(3)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负责协调经济和社会活动,就发展、世界贸易、工业化、自然资源、人权、妇女地位、人口、社会福利、科学技术、防止犯罪以及许多其他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建议和开展活动。

(4)托管理事会——负责监督对11处托管领土的行政管理,促进它们向自治或独立的方向发展。

(5)国际法院——设于海牙,由15名“独立法官”组成,不代表任何国家,依《国际法院规约》而工作。

(6)秘书处——为联合国其他机构服务,并执行它们的计划和政策。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构、产生原因和影响产生原因(背景):为了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稳定各国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促进非歧视性贸易的发展,在战争后期美国和各盟国都希望能在战后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利用其自身资金和组织来的私人资本为各国生产项目提供贷款,也希望缔结统一的关税贸易协定,以消除国际贸易的障碍。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1. 引言世界现代史是研究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了解和理解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些世界现代史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回顾和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2. 欧洲近代史欧洲近代史是世界现代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重要事件和概念,值得关注和复习:2.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欧洲近代史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引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这一时期的重大变革包括机械化生产、工厂系统、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改变。

2.2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欧洲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为后来的现代民主政治和人权思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复习法国大革命的关键内容包括其起因、主要事件和对世界的影响。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欧洲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深刻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包括各国参与者、战争原因、主要战役和战争结果。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争,其战争规模和人员伤亡都是空前的。

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内容包括纳粹德国的兴起、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和联合国的成立。

3. 美洲现代史美洲现代史是世界现代史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3.1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奠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础。

复习资料包括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和独立宣言的起草过程。

3.2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决定性的内战,带来了颠覆性的社会和政治变革。

复习资料包括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和战后重建的发展。

3.3 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一场危机,几乎引发了一场核战争。

复习资料包括危机的起因、发展过程和最终解决方案。

4. 亚洲近代史亚洲近代史也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4.1 东亚近代史东亚地区的近代史包括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家的发展和变革。

世界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为与战败国订立和约、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27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定与战败国的停战事宜,苏联被排斥于会议之外。

美英法三国控制了会议,在其策划下,协约国与德国订立了《凡尔赛条约》,1919年-1920年,协约国又相继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

巴黎和会不是一次和平会议,它完全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相互争夺利益与势力范围的产物,它]所确立的战后秩序,完全建立在对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制与剥削基础上,注定将是失败的。

2.《凡尔赛条约》: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

其内容包括: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欧本与阿尔梅归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与上西里西亚归波兰;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德国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军官不过4000人,不得拥有坦克与飞机等重武器,海军不得拥有潜艇等。

《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赤裸裸地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

3.《圣日耳曼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19年9月10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

条约规定:南蒂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的里雅等地归属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一级达尔马提亚海岸以及岛屿归属南斯拉夫,波希米亚、摩拉维亚等归属捷克斯洛伐克加利西亚归属波兰,布科维纳归属罗马尼亚。

奥地利陆军不超过3万人,德奥永不合并。

奥地利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

《圣日耳曼条约》同样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

4.《纳伊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近代以来,世界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革,这些事件和变革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历史事件,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复习资料。

本文将分享一些世界现代史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

第一部分:世界大战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是由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原因引起的。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伤亡和庞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各个国家的参战原因、战争的爆发和结束以及战争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是由于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和其他国家的反抗引起的。

这场战争造成了数千万人的伤亡,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

我们可以重点关注纳粹德国的崛起、战争的爆发和结束以及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二部分:冷战与冷战后的世界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冷战的起因: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冲突。

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苏联和美国的意识形态差异、争夺势力范围和核武器竞赛等因素。

2.2 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冷战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等。

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这些事件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3 冷战后的世界:冷战结束后,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等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变革的原因和后果。

第三部分: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全球化和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特征,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大学历史_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大学历史_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大学历史_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一、填空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1917年四月,列宁回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7日):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4.四月危机和六月危机(1917年):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临时政府的危机,扩大布尔什维克在群众中的影响。

5、粉碎协约国的三次武装进攻(1919——1920年)第一次:高尔察克的叛乱(白匪)第二次:邓尼金匪军第三次:波兰侵入6、.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也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它使德军包抄和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速决战计划完全破产。

(2)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血战,双方共伤亡70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或“地狱”。

(3)索姆河战役: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个师的兵力,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消耗战。

(4)日德兰海战: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7、1918年3月5日,苏德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

8、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9、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该五年计划片面强调工业化,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致使农业生产力遭受损害。

10、为了应付国内战争,苏俄政府与1918年夏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实行国有化,实行贸易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建立劳动军。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一、20世纪初叶世界形势
1.20世纪初叶的背景
(1)美国的经济强大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2)德国为追求繁荣,掀起了军备竞赛;
(3)俄国实行的苏维埃制度,加剧了俄国的分裂;
(4)中国明末、清末是政治动荡、经济落后的时期;
(5)大西洋海岸国家、欧洲国家及日本等开始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强盛:
(6)贸易自由化、新产业革命,特别是电气、汽车业的兴起,推动
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7)全球性的殖民扩张活动,加剧了世界的不平等,使资源控制在
少数大国之手,形成自上而下的势力格局;
2.20世纪初叶的重大事件
(1)1914年7月28日,德国首次突然宣布向波兰发动侵略,发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2)1917年2月,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推翻沙皇统治,设立了共
产主义政权;
(3)1919年7月28日,在会议上,美国总统德拉萨斯签署《凡尔
赛和约》,正式确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4)1917年10月,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新的社会阶段,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
(5)1920年,日本实行统一社会主义的军国主义,掀起“陆军与海军”双重竞争,以“大東亚共荣圈”为理想图景;
(6)1929年10月。

世界现代史考试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考试复习资料

巴黎和会简介: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

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影响:在巴黎和会以后,各国列强暂时在欧洲等地区方面的矛盾得到了抑制。

随后,建立起了被称为凡尔赛体系的国际地区“新秩序”,凡尔赛体系不但包括对德条约,还包括对奥地利的《圣日尔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匈牙利的《纳伊条约》,土耳其的《色丹条约》,但是对土条约遭到土耳其的资产阶级的反对,后来联军被凯末尔打败,最终签定了《色佛尔条约》,由上述几个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其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安排的国际体系。

巴黎和会在协调一战参战战胜国家之间的矛盾上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强权政治的霸道措施,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实际上都是为了维护战胜国的利益,无论战胜国与战败国,还是在战胜国之间,还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之间,他们之间的矛盾仍然未彻底解决,埋下了战争的种子。

和会对德国进行的宰割性惩罚措施,严重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被德国人普遍认为这是“强加的和平”。

战后,德国的民族主义高涨,也为后来纳粹势力在德国的登场和希特勒撕毁和约扩军备战提供了口实。

英法也因此对德国感到有愧,使得后来绥靖主义盛行。

而意大利国内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原因竟然是一战以后“分赃太少”,以及战后不久的国内经济危机。

至于远东方面的问题,和会上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中国山东的归属问题就是代表之一。

因此,为了协调各国在亚太地区的未解决矛盾,才又有了两年后的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各国目的: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已经表明了对和会的不同目的。

法国因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而成为凡尔赛条约主要签约者。

战争伤害及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法国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陆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列举。

1、二战摧毁的欧洲三大帝国: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德意志第二帝国(霍亨索伦王朝)。

2、20世纪初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伊朗1905年革命、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青年土耳其革命、中国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3、雅尔塔体制确立的标志:联合国、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4、二战中同盟国几个巨头的三次会晤: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8月2日)。

5、一战后协约国与战败国签订的条约:1919年9月10日与奥地利《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11月27日与保加利亚《纳伊条约》、1920年6月4日与匈牙利《特里亚农条约》、1923年7月24日与土耳其凯末尔政府《洛桑条约》。

6、苏联早期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联邦。

二、名词解释。

1、十四点计划:这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8日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

主要内容有: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发的世界;抵制并清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收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

十四点原则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2、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脑背着捷克政府签订《慕尼黑协定》,向德国出卖苏台德地区。

一向把英、法奉若“保护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国限定时间内,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协定。

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后,加紧实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动。

3月15日,德军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

大学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主观题)复习全资料

大学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主观题)复习全资料

世界现代史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布尔什维克联共产党建党初期党的一个派别。

意为多数派。

1903年7、8月举行的俄国社会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在制定党章时,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人发生激烈争论。

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会和党的机关报《火星报》编辑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

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俄文意为少数派)。

俄国1905年革命时期,两派提出两种不同的策略路线。

1905年革命失败后,大部分孟什维克变为主取消革命,取消革命党的取消派。

布尔什维克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而布尔什维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

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亦称布尔什维克主义。

2、二月革命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因不堪忍受一战所带来的苦难,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

1917年3月8日,首都普梯洛夫工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其后,彼得格勒爆发全城政治总罢工,前来镇压的士兵也转到工人一边,革命者占领了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其影响迅速扩及全国。

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300余年的统治。

至此,革命结束,由于此次革命爆发于俄历二月,故称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两个政权即工兵代表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具体表现在第一,工兵代表维埃是在革命起义过程中诞生的,它不仅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而且具有临时工农革命政府的性质,是“工人政府的萌芽”。

在二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天,工兵代表维埃是唯一存在的实际权力机关,完全可以掌握全部国家政权。

但为何没能完全掌握国家政权?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二月革命前的布尔什维克常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列宁被迫侨居瑞士,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二是由于广大工农群众过去长期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从思想觉悟上和组织程度上都还跟不上急剧转变的形势;三由于掌握维埃领导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坚持资产阶级革命只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主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维埃只要在一旁“监督”就可以了,从而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以建立。

大学世界现代史考试资料(期末复习)

大学世界现代史考试资料(期末复习)

二月革命: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已经发展成为政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等口号。

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发出传单,号召起义,打倒沙皇专制政权。

11日,当时负责领导工作的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中央局发出起义号召,工人们立即动员起来,解除警察、宪兵的武装,用来武装自己,起义开始。

3月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

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把政权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出,全俄各地都发生了革命,统治俄国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垮台了。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发生在1917年2月(俄历),故名。

(俄历)2月18彼得格勒普悌洛夫工厂工人开始罢工,迅速发展为全俄总政治罢工。

26日,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转为起义。

首都驻军也相继加入,推翻沙皇政权。

革命胜利后,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为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

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农兵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革命。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了一系列革命法令。

随即苏维埃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阵营对于无产阶级政权极为恐惧仇恨,他们在1918-1920年多次发动干涉进攻,并且支持俄国的反动势力妄想扼杀革命,苏维埃俄国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工人农民支持下,取得了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粉碎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进攻。

历史学综合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重要事件回顾

历史学综合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重要事件回顾

历史学综合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重要事件回顾近现代史是历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

第一部分:世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场战争主要是由于国家间的冲突、军备竞赛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凡尔赛和约》签订,对德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一场战争,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

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结成轴心国,与盟国进行了残酷的战斗。

战争结束后,纳粹德国被打败,世界分裂成了两个阵营,形成了“冷战”。

第二部分:政治变革俄国十月革命(1917)俄国十月革命是近现代世界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灭亡,苏联的成立。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这一事件对世界政治格局和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化大革命(1966-1976)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场政治运动,毛泽东发动该运动,旨在推翻旧有的政治权威和文化体制。

这场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破坏,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三部分:经济改革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从18世纪末开始,工业革命席卷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通过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和城市化,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全球化是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的重要经济现象,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全球化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快了资本、商品和信息的流动,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复习必背清单-世界现代史

高考历史复习必背清单-世界现代史

专题05世界现代史通史知识要点一、20世纪上半期【阶段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和经济模式并存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点。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文化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

二战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告终,深刻影响了国际局势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以量子论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的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了人类非理性的一面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阶段特征】:美苏争锋,多极化和全球化交相辉映。

二战后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文化从两极格局建立到苏联解体,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目前国际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出现,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调整经济政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后现代主义兴起中外对比·横向贯通一、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国际格局特征中国国际地位第一次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变动—华盛顿体系”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支配下第二次变动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第三次变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逐渐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典题训练】1.下图展示了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

大学历史复习资料(全)

大学历史复习资料(全)

大学历史复习资料(全)
这份历史复资料包括了从世界古代史到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为历史考试的复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以下是大体内容概述:
世界古代史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古代文明的起源、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文明及其历史事件,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世界历史。

中世纪史
中世纪的欧洲是糟糕的黑暗时代,但后来又出现了在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中的进步,这段时期的历史中充满了决策和制度变革。

现代史
这一部分涵盖了从近代历史到现代的世界历史事件。

其中包括欧亚大陆在19世纪的重构、两次世界大战、21世纪发生的重大事
件,以及中国的现代史等。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格局以及事件的发生。

中国古代史
中国作为一个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现代中国史
这一部分主要涵盖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现代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包括近代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当今时代等。

无论你是从事历史学术研究,还是有志成为历史专业人员,或者只是对历史和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这份资料中汲取到宝贵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一、填空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1917年四月,列宁回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7日):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4.四月危机和六月危机(1917年):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临时政府的危机,扩大布尔什维克在群众中的影响。

5、粉碎协约国的三次武装进攻(1919——1920年)第一次:高尔察克的叛乱(白匪)第二次:邓尼金匪军第三次:波兰侵入6、.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也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它使德军包抄和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速决战计划完全破产。

(2)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血战,双方共伤亡70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或“地狱”。

(3)索姆河战役: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个师的兵力,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消耗战。

(4)日德兰海战: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7、1918年3月5日,苏德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

8、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9、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该五年计划片面强调工业化,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致使农业生产力遭受损害。

10、为了应付国内战争,苏俄政府与1918年夏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实行国有化,实行贸易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建立劳动军。

11、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当时没有特别地表现,但是后来从金融业开始,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1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日: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美英法: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13、.绥靖政策的表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侵占捷克,进攻波兰。

14、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2、7―194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中途岛海战(1942年)――美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海上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1942年冬到1943年初)――英军在北非发动反攻,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6、二战的重要会议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

会后发表《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于在德黑兰举行会议。

会议决定,英美盟军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开辟欧陆第二战场,苏军届时发动大规模攻势加以配合。

会议最后通过了《德黑兰宣言》,表示三国将在战争中一致行动并在战后继续合作。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德国(分区占领、赔款)、波兰、苏联对日作战、组建联合国等问题。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首脑会议,着重讨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并在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

会后,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17、反法西斯联盟(三个阶段) P125美英联盟的建立:1941年前后,美英事实上结成了反德联盟。

苏英美同盟的形成: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考虑援助苏联。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元旦,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8、英法苏政治和军事谈判,英法同意在波罗的海国家遭到直接侵略时,同苏联一道向他们提供援助。

但任然拒绝在他们遭到间接侵略时提供援助。

谈判陷入僵局,波兰死守等距离外交的方针,拒绝同意苏军过境的要求。

致使三国军事谈判陷入僵局。

于是苏联同德国谈判,在1939年8 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在英法苏谈判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被迫采取了了这一行动,赢得了一年半的备战时间。

19、1939年9月3号,英法对德宣战,但是,宣而不战,被称为“奇怪的战争”。

20、不列颠空战(1940年),德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破产。

21、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在战争初期节节失利,在1941——1942年,莫斯科会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2、在1943年,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3、1943年10月,意大利投降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它标志着法西斯集团正式开始瓦解。

24、霍斯巴赫备忘录(1937年11月),希特勒战争行动计划。

25、三国轴心最终形成的时间: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政治上),1940年7月27号军事上形成三国轴心。

11、罗斯福新政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入主白宫后,为了缓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大萧条,立即开始推行“新政”。

1933~1935年称第一新政,为复兴和救济阶段;1935~1939年称第二新政,为改革阶段。

“百日新政”是指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间,罗斯福政府和国会先后迅速颁布的70多项应急性立法和命令。

主要有:“银行紧急法令”,整顿停止银行和改组破产银行;统制货币,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改革税制。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雇员有权参加工会,并选出代表与雇主谈判合同,要求资本家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消灭重工劳动。

“农业调整法”,授权农业调整局控制农副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购买力。

联邦政府还通过法令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投资兴办水力发电和大规模灌溉工程。

罗斯福的“新政”对克服大萧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38年美国工业生产比1932年增加了30%,1939年增加60%,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415亿美元,增为1939年的2094亿美元。

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重大的资本主义改革,有的学者称之为“一种有控制的资本主义”。

三、简答1、新经济政策:3、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原因、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原因:①严重的经济困难②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出现暴乱,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出现危机;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

(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作用:评价意义:(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实践表明,新经济政策可以作为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四)评价:(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2)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3)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新经济政策受到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慕尼黑阴谋背景:①西方大国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

②德吞并奥地利后,以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问题为由,对捷克提出领土要求。

③英法企图牺牲捷克利益,与希特勒妥协,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最大后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以及后来的美苏“冷战”直接后果:(1)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从而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2)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3)西方大国的“自保政策”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以至于自食其果(4) 使中欧国家对英法缺乏信任,有的投入了法西斯的怀抱(5)提高了希特勒的声望(6)加剧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使其转向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希特勒有恃无恐,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影响:慕尼黑阴谋没有向张伯伦之流那样带来和平,相反,他严重恶化了国际局势,加速了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慕尼黑阴谋实际上为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准备了条件。

德国一旦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理位置,威胁波兰罗马尼亚和其他东南欧国家。

慕尼黑阴谋还加深了苏联和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给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欧洲小国看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悲惨结局,增强了痛英法两国的离心倾向,有些在法西斯威胁面前投靠了侵略者,参加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有些成了1939年英法苏从组抗徳阵线谈判中的战线。

3.二战的重要会议:背景: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顺利进行,为了协调作战行动,并商讨战后世界安排问题,美苏英决定在德黑兰举行三国首脑会议,丘吉尔要求先同罗斯福举行个别会谈。

美国同意召开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即开罗会议。

开罗会议时间:1943年11月参加国: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内容: ①声明共同坚持抗日②承认中国领土完整性作用:三国协同对日作战2.德黑兰会议时间:1943年11月参加国:苏、美、英内容: ①通过了对德一致行动及战后合作的宣言②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作用:三国协同对德作战3.雅尔塔会议背景: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大国之间关于战后世界安排的意见分歧也日渐暴露和尖锐化。

为了交换意见解决分歧,大国之间先后在1944年8月21日到10月7日举行苏美英\、中美英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同年9月中旬举行美英第二次魁北克会议,10月上旬举行苏英莫斯科会议。

这些回忆消除了部分歧见,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各国的关系,但尚存在若干有争议的问题需要协商解决。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规划战后世界秩序,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克里米亚举行了战时第二次会议,即雅尔塔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