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二)

合集下载

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答案

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答案

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

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

”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

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

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

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

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

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

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

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2023年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

2023年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

2023年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脉搏黯然失色察颜观色言简意赅• B. 涵养骇人听闻汗流夹背鞭长莫及• C. 遴选苦思冥想不胫而走墨守成规• D. 凋敝老马识途视死如归萍水相逢答案:C解析:A项中“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B项中“汗流夹背”应为“汗流浃背”,D项中“老马识途”应为“老马识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旧如新,寺庙的大殿金碧辉煌,令游客们叹为观止。

• B. 她喜欢收藏古董,家里的藏品可谓琳琅满目,但遗憾的是由于保管不善,很多已经锈迹斑斑。

• C. 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经过努力,不仅学会了电脑打字,还成为了单位的笔杆子,经常妙笔生花。

• D. 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月饼生产厂家在月饼的包装上绞尽脑汁,花样百出,市场上的月饼包装却越来越奢华。

答案:D解析:A项“整旧如新”意思是整顿陈旧的使之如同新的一样,多用于建筑或物品的修复;B项“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C项“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本题中D项使用恰当,指花费心思在包装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 B. 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这表明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前景正越来越好。

• C. 《达芬奇密码》是一部非常好的畅销书,我推荐大家在阅读之余思考一下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 D.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5年8月3日宣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有独资公司。

答案:D解析:A项中“防止”“免”重复;B项中“不断”与“层出不穷”重复;C项中“非常好”与“畅销书”重复。

故选D项。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2课:文言文阅读(二)--断句、实词、虚词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12课:文言文阅读(二)--断句、实词、虚词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
专题二 断句、实词、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要求
一、理解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 与、则、者、之)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根据上下文猜测
平伐其功—— 非吾莫能为也 (某县)瘠而冲—— 地当冲要
2.借助字形推测词义
觐粜籴
3.借助读音推测词义
颁白者 中矢落马,滨死
语境猜测法
4.借助成语解释词义
听淮北取粜—— 听之任之 因遗策—— 因循守旧 治平至百余年—— 长治久安
语境猜测法
总结方法规律
从造字法推断非常词词义 由已掌握的知识联想判断 借助成语俗语中意义推断 组成现代双音节词来选择 分析词语短语结构来确定 语法分析而推断词性词义 结合语言环境来揣摩词义
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
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
朝绅/
方法指津
一、第一步:通文意,分层次,易到难
用“/”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帝要 为她物色一个丈夫
①寻名词、代词断句 ②寻对话词断句 ③寻虚词断句 ④寻句式断句 ⑤寻对称和修辞断句
提示: 断句选择题的快捷解题技法——先缩后排法 1、先缩小范围 选择题的4个选项并不是断句全不一致,这4个选项中也有很多断开的位置是一样的。因此,找出选项之间的区 别点,进行比较,根据语感先缩小范围。 2、再重点排除 依据前面讲到的5大断句着眼点,寻找标志词,结合语境就可以确定最终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九) 文言文阅读二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九) 文言文阅读二

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湖南专用)(九) [文言文阅读二]一、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

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八矣。

”简主曰:“子不知也。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

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

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有千里之望.望:名望、声望 B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 聘:被聘用 C .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 疏:疏远 D .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逮:达到、赶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则或咎其.欲出者 B.⎩⎪⎨⎪⎧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C.⎩⎪⎨⎪⎧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D.⎩⎪⎨⎪⎧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二

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二

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二
以下是上海高考语文文言文二的部分原文和解析: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不能局限于旧的认识),大哥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解析:
本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而吕蒙的才干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才干和谋略。

同时,孙权的劝学方式和吕蒙的转变也告诉我们,学习要靠自觉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2

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2

专题3 文言文阅读一、(2024届安徽合肥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材:明代人物传记】材料一: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

”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A.目,指条目、纲目,在文中的意思与成语“巧立名目”中的“目”意思相同。

B.拔,指攻克,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意思不同。

C.外,指向外,“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表示向西,两者用法相同。

D.遮道,指阻挡道路,文中是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太公建议武王在选任将帅前,要从“五材十过”等方面对这些人进行综合考察,这对战争胜负和国家存亡都至关重要。

B.王铭追随元帅俞通海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时,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多次立有战功。

C.王铭曾独自突入敌阵,即使被敌兵操槊刺伤脸部,仍能三进三出敌营,杀敌颇多,因此获得赏赐且被选为皇帝的警卫。

D.王铭随从作战,攻取了江州,在康郎山和泾江口一带作战时,又攻克了英山的各个营寨,凭借功劳被擢升为管军百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题型:句子翻译】(1)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

(2)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14.从王铭移守温州的经历来看,他符合太公“五材”的哪些标准?(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二、(2024届甘肃兰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材:先秦子书+儒家】〔注〕①曾西,曾参的孙子。

②镃基:耕田农具。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题型:断句】地未有过A千里者也B而齐C有其地矣D鸡鸣狗吠相闻E而达乎F四境G而齐有H其民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诏,文中指告诫,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诏”意思不同。

2021-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二)

2021-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二)

2021-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二)(六)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

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宦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众工。

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仗,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本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委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裴封叔之第.②吾指使而群工役.焉A.①门第②劳役B.①住宅②驱使C.①住宅②操作D.①门第②操作2.选出下列句子“焉”字分类正确的一组( )①愿佣隙宇而处焉②余往过焉③吾指使而群工役焉④莫敢愠焉⑤吾收其直大半焉⑥无进退焉⑦梓人左持引,右持杖,而处中焉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⑦/⑤⑥C.①②④⑦/③⑤⑥D.①②④⑥⑦/③⑤3.下面五个句子都含“工”字,其中与其它四个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A.吾指使而群工役焉B.将求他工C.委群材,会众工D.凡执用之工不在列E.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4.下面句中的“莫”,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舍我,众莫能就一宇②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③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④物莫能近乎此也A.①与②相同B.②与③相同C.①与③相同D.③与④相同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六: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散文)(练习版)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六: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散文)(练习版)
③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①,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②,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注]①颇:廉颇;牧:李牧。②晁:晁错;董:董仲舒。
19.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正确的一项是( )
A.则B.故C.且D.然
20.对第②段的写作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整散结合B.对比鲜明C.譬喻生动D.欲扬先抑
21.南宋费衮的笔记《梁溪漫志》中记录了苏轼对这一札子的多处修改,如:将“但其不幸,所事暗君”改为“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将“驭兵驭将之方”改为“治边驭将之方”;将“远小人以除民害”改为“去小人以除民害”。札子是古代向皇帝或官长进言议事的文书,请结合文体特征分析苏轼这样修改的原因。
22.概括苏轼校正进呈陆贽奏章的理由,选择语段(四)《陆贽列传》中所记载的一件事情为例,对这些理由加以阐述。
(五)(11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林书院记
(明)王守仁
①东林书院者,宋龟山杨先生①讲学之所也。龟山没,其地化为僧区,而其学亦遂沦入于佛老训诂词章者且四百年。成化间,今少司徒泉斋邵先生②始以举子复聚徒讲诵于其间。先生既仕而址复荒,属于邑之华氏。华氏,先生之门人也,以先生之故,仍让其地为书院,以昭先生之迹,而复龟山之旧。先生既已纪其废兴,则以记属之某。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文言文高考精选10篇

文言文高考精选10篇

(一)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二)江公皋传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

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

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

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是时闽、楚告警。

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

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语文文言文详解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语文文言文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

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

法曰:“用众进止。

”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

玄使谓符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

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

我众彼寡,势必万全。

”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融亦以为然。

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

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

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

”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

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

”此有以见秦师之乱。

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是也。

”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

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

”太宗曰:“然。

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C敌D不亦难乎E臣故曰无术焉F符坚之类G是也【参考答案】D E F【解析】“为……所”表被动,A、B处都不能断,“敌”是“胜”的宾语,C处也不断,故只能断在D处;“不亦……乎?”固定句式,E处断;“焉”句末语气词,此处该断;“是”为“类”的宾语,G处不宜断。

文言文文本阅读(2):基础保分之“选择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文言文文本阅读(2):基础保分之“选择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技法演示]
方法一:调动积累直判法。 A项,根据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约车”是“预约车辆”,文中是张仪请
求秦王派车,没有“约定”之意;《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是“约 定”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 方法二:剖析词语推断法。
B项,作文告的“宣言”是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 表态以进行的宣传号召;文中的“宣言”,拆开词语解释,应该是宣扬言论。 二者含义不同。 方法三:由熟入手推断法。
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 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 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 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 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 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 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谓语”,而承担一个句子中谓语成分的一般是 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 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 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二)掌握文言断句 “三步骤”
第一步:分析选项,抓同存异对比四个选项,找准相同点 ,锁定不同点,形成初步判断,找到解题着力点。
202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
文言文文本阅读 (2):基础保分之选择题
【保分小题一:文言断句】 [知 志”: 1.词 语标 志
一般需在其 前面停顿的
6类词
一般需在其 后面停顿的
2类词
或在其前停 顿,或在其 后停顿的词

2021新高考二文言文

2021新高考二文言文

2021新高考二文言文远古时代,大哉洪荒初立,万物刍狗始生,天地一片昏黄。

一元始祖耀晦散万象,诞我皓首,我乃九转黄金年少天之子纪时阳,名叫时光。

家贫,我时光初生,父长华耀草寅嘉,独孤伶仃,常忧国义如此。

望我初见阳月,黄金满穗,及我瘦弱体魄行于学堂,典籍滂沱涤我心性。

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尔时秀发如烟华陈蕊,恣意疾书题金简。

二十年光阴如矢,目送太阳东沉,落帷起床读书勿贪眠。

忙匆匆,来回奔波,奔赴学府受启蒙。

点点滴滴,积淀发展,勤奋里耕耘。

有时遭逢磨难憔悴,书页上流泪红英。

幸有恩师言传身教,智慧如虹涌于心田。

某日风和日丽,彩云随我,登上阶梯拨云瞻远方。

菜市声混杂,耳闻全国高考独自载歌舞耀翰墨,愈战愈勇刊西方。

我时光自蓄气豪,语罢考场分外靓影雅。

考试论辩,纸短情长,我笔端波澜壮阔胜楚霸。

同窗笑我癫狂不厌,邂逅高考褪红纱,心义万变却不负我四书五经。

我常想起素玉神州,恍如昨日意画山川。

近年来,新制高考不离家,无朝夕。

去年时光,大事小情,皆被疫情缠裹,病毒肆虐,牵动人心。

近似炎黄子孙心连心,融我中国家纽带血脉与我心。

2021年,春秋时节,天才乃祈,生我华土。

奇才俊杰共心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焚经坛草黄,瀰漫十里桃花无情季风杂。

瘟疫仍未程度尽,岂能任凭瘟疫肆虐,夏歇八荒任心碎?时光再次来到,我依旧策马敲书殿。

考场不试遗贤,洛阳亲友如相见。

云中仙岳,霞萦春笋求真一剑。

曾听先贤奇峰说,身世倍感寒意浓。

然叹初生或无邦畿,我时光归来圣地再远行。

纵横四海,十九年光阴悄忻间。

内忧外患,匹夫无罪,怨尤之言,千百年来好似永锁深闺。

岂能使天下犬羊心不愿?何以袖手旁观,庸愚无畏知天命?世间天地间,何以为忧念?善哉善哉,颜值自诞,情感似藕欢聚离散。

冰雪皓月颇贞良,我志如钢般健强伤病,毅立秋辞人间。

岁月如梭,今年物候未老,我时光岂肯停下期盼励志忙。

龙颜若靓,欢笑,忧虑都赋予我骨血。

我时光告慰父母泪,求守望盼光景到。

今日不再有国君陛下,明日全体朝臣共商国家大计。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含标准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含标准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二闵行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7—31题。

(13分)栖碧轩记陈方①浙西之地,水多山少,常于浙西数郡之间,而山尤少。

自晋陵并西而南,蜿蜒靡迤,或起或止。

至无锡,而山之最著者,惠山也。

然无重峦叠嶂之纡亘,深溪巨壑之险阻,崒然起于平地⑴,如奔鲸逸马,不可羁而留也。

余则散于四封之中,瓜蔓相接,大率隐隐皆培塿⑵,形孤势薄,他郡之山可孩而抚之。

又自惠山之东,沃壤夷衍,相去三十里而远,其山之匹于惠者曰堠山,亦无曲折之美,䆗窱之雄⑶,直望之而可喜耳。

距两山之所向,②始余之未识彦清也,有人持其《栖碧轩诗》一大轴从余观之。

余见其所图之水石清美也,喜曰:“无锡之山有是哉!余昔过其境,而见者甚少而浅近,未有如图之清美者也。

”③近年余为其家童子师,由是问所谓栖碧者,然后怪其所居之平且旷也,何取于李白问余栖碧山之诗⑷。

彦清谓余曰:“古之高人逸士,野居而涧处者,未必皆山也。

使可耕之地,可安之庐,长林美竹,杂花丰草,而得与世相忘,足矣,奚俟夫山之深且秀哉!夫栖于山者,又未必皆知山之为可乐,如知山之可乐,则居虽无山,常若居于山也。

况吾居之西,则惠山界其右,东则堠山峙其左,云霏朝夕之变态,风雨晦暝之异状,未尝不接于吾目也。

夫于山之尤少之地,而有以映带于户限之前,则栖碧之名不为虚也。

然则在山者不见山,惟置身于其外者能见之。

若栖碧者,其能见于山之外者欤!”余知彦清之志者也,闻其言而是之。

彦清固请余记,于是乎书。

④彦清名幼武,孝谨而和易,雅好文章,与余友。

后至元二年十月一日记。

【注释】⑴崒:古通“萃”,聚集。

⑵培塿:小土丘。

⑶䆗窱:深邃貌。

⑷李白《山中问答》有“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诗句。

27.下列填入第①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A.矣 B.也 C.焉D.者28.请对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3分)答:29.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答:3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浙西之地,水多山少,以惠山最为著名,其余都不足观。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二)(陕西)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二)(陕西)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二)(陕西)【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

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

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

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

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

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

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捶之。

”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

”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

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

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

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

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

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

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

”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

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

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

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

”议者惜其失几。

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

琳曰:“彼假设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

”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

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人爱之,为立生祠。

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

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未报.,得疾卒。

赠中书令,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岁饥,琳尽发以贷.民贷:借款B.太后默然,遂论.如法论:判罪C.帝然.之然:认为……对D.未报.,得疾卒报:答复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⑤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连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进行依法严惩。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全国通用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易错点11 文言文阅读(二)易错分析:文言文断句失误不能对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系统的了解,在准确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才不会出现失误,每一个断句的方法其实也会出现判断失误的现象。

易错点1不能准确找到名词(或代词)来确定句读。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或代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易错题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答案】: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解析】翻译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居家有灯烛,只是光线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易错点2】不能合理利用文言虚词或者是感叹词、语气词来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易错题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答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2023新高考二卷文言文

2023新高考二卷文言文

新高考二卷文言文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篇1: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一种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亦作“婉晚”。

迟暮。

(1)词的上片写景极具特色,请从色彩和动静的角度加以赏析。

(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简要分析。

篇2:秋思陆游老怀不惯著闲愁,信脚时为野外游。

过雁未惊残月晓,片云先借一天秋。

村醅似粥家家醉,社肉如林处处留。

七十已稀今又过,问君端的更何求?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怀”一句“老”、“不惯”既交代“秋游”的缘起,又暗示“秋思”的缘由。

B.颔联用比拟、对比的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雁”、“云”等意象,突出了“秋”的特点。

C.本诗先点明“秋游”的缘由,再写秋景、秋俗,最后直抒胸臆,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D.本诗展现的乡村风俗及淳朴民风,与作者另一首诗《游山西村》相似。

2.“问君端的更何求?”一句表达的情感深沉而复杂,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阅读文言文《明史·王守仁传》节选,完成下列各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

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

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

弱冠举乡试,学大进.。

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登弘治十二年进士。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

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

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

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

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

十四年,宁王宸濠反。

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2021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二)一词多义

2021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二)一词多义
太守杜宣命育为主簿。俄而宣左迁万年令,杜令王攸诣宣,宣不迎之, 攸怒曰:“卿往为二千石,吾所敬也。今吾侪耳,何故不见迎?欲以小雀 遇我,使我畏死鹞乎?”育执刀叱攸曰:“君辱臣死,自昔而然。我府君 以非罪黜降,如日月之蚀耳,小县令敢轻辱吾君!汝谓吾刀钝邪,敢如是 乎!”前将杀之。宣惧,跣下抱育,乃止。自此知名。
(二)一词多义
【考情分析】
在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每年都至少有一道考查实词意义的 题目,所以说,这是必考的知识点,同学们绝对不可以掉以轻 心。
【考纲解读】
在2020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古 代诗文阅读”具体要求中的第一点即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而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就高职 高考文言文阅读而言,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疏通文意,把 握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是大有裨 益的。对于一词多义的掌握要立足课本,注重归纳、积累。
《过秦论》
② 逃跑的军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 亡 族矣!
《过秦论》
③ 使……灭亡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列廉传颇》蔺相如 ④ 逃亡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 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同“无”
亡 丧何失国其变资,略宁尽南,死贫。困敬如亭故。《柳敬亭传》 ⑥ 同“无”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廉颇蔺相如 列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⑥ 夹杂;掺杂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曹刿论战》 ⑦ 参与 焉?”
项伯许诺,谓沛公
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鸿门宴》 ① 道歉,谢罪
谢项王。”
则 立与而斗饮卮之酒。。哙拜谢,起,《鸿门宴》 ② 感谢 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③ 告诉,告诫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集训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2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集训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2

文言文阅读(2)[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材料一: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楯、犀橹,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

简子投枹曰:“乌乎!吾之士数弊也。

”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无弊.者。

昔者吾先君献公①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有二胜,是民之用也。

献公没,惠公即位,淫衍暴乱,身好玉女,秦人恣侵,去绛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

惠公没,文公授之,围卫,取邺,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取尊名于天下,亦此人之用也。

亦有君不能耳,士无弊也。

”简子乃去楯橹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

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

”或曰:行人未有以说也,乃道惠公以此人是败,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见所以用人也。

简子未可以速去楯橹也。

严亲在围,轻犯矢石,孝子之所以爱亲也。

孝子爱亲,百数之一也。

今以为身处危而人尚可战,是以百族之子于上皆若孝子之爱亲也,是行人之诬②也。

好利恶害,夫人之全部也。

赏厚而信,人轻敌矣;刑重而必,夫人不北矣③。

长行徇上④,数百不一人;喜利畏罪,人莫不然。

将众者不出乎莫不然之数,而道乎百无一人之行,行人未知用众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材料二:孔子适卫。

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

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

”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

无罪者耻,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

”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

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

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

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

”文子曰:“以御言之,右手执辔,左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

是以先王盛于礼而薄于刑,故民从命。

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

”(节选自《孔丛子·刑论》)【注】①〔献公〕即晋献公。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10分)黄杨(清初)李渔①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②分毫,至闰③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

值此宜生怜悯之心。

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

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开而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

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

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④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

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

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①李渔(1611年—1680年),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②溢:超出。

③闰:余数。

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闰年。

④刻:割,引申为克扣。

19.可填入方框中的一项是()。

(1分)A.也B.矣C.哉D.焉解析:C20.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从句式角度加以赏析。

(3分)解析:“赏析”题,“四方面”答题,严格按照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思考、分析、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全面、准确、规范答题,还是考察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参考答案如下:(3分)答案示例: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1分),显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1分),写出了黄杨与众不同的生长习性以及天地对其不公的情景,与后文感慨黄杨不怨天恨地而自强不息的特点形成对比(1分)。

评分说明:句式特点、内容和表达效果各1分。

21.下列不属于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项是()。

(2分)A.对比B.托物言志C.类比D.欲扬先抑解析:D22.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二)(六)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

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宦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众工。

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仗,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本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委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裴封叔之第②吾指使而群工役焉A.①门第②劳役B.①住宅②驱使C.①住宅②操作D.①门第②操作2.选出下列句子“焉”字分类正确的一组( )①愿佣隙宇而处焉②余往过焉③吾指使而群工役焉④莫敢愠焉⑤吾收其直大半焉⑥无进退焉⑦梓人左持引,右持杖,而处中焉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⑦/⑤⑥C.①②④⑦/③⑤⑥D.①②④⑥⑦/③⑤3.下面五个句子都含“工”字,其中与其它四个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A.吾指使而群工役焉B.将求他工C.委群材,会众工D.凡执用之工不在列E.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4.下面句中的“莫”,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舍我,众莫能就一宇②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③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④物莫能近乎此也A.①与②相同B.②与③相同C.①与③相同D.③与④相同(七)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

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善,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衤夸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衤夸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于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1.下列句子,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有一母见信饥,饭信B.大丈夫不能自食C.项伯杀人臣活之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2.下列句中的“乃”与“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中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设坛场具礼,乃可耳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⑤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⑥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⑦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⑧吕后女乃吕也⑨相君之背,贵乃不可信⑩荆轲者,卫人也,其克乃齐人A.②⑤③④⑩B.②⑤⑦⑧⑨⑩C.①②⑤⑦⑧⑩D.①②④⑥⑦⑧⑩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上未之奇也B.上不我用C.何陋之有?D.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母见信饥,(母)饭信B.食时信往,(亭长)不为具食C.释(羽)而不斩D.以(何)为大将(八)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

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

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

知古归,悉以闻。

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二人分司东都矣。

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然臣未及闻之耳。

”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动崇意,若崇私其子,或为之隐;及闻所奏,大喜,且曰:“卿安从知之?”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

臣子愚,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故必干之。

”上于是明崇不私子之过,而薄知古之负崇也,欲斥之。

崇为之请曰:“臣有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欲特原之,臣为幸大矣。

而由臣逐知古,海内臣庶,必以陛下为私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

”上久之乃许。

翌日,以知古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

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崇病,戒诸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协,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

吾身没后,当来吊,汝具陈吾生平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张若不顾,汝曹无类矣。

若顾此,便录致之。

乃以神道碑为请。

既获其文,即时录进,先砻石以待,至使镌刻进御。

张丞相见事常迟于我,数日后必悔,若征碑文,当告以上闻,且引视镌石。

”崇没,说果至,目其服现者三四,姚家急如崇戒。

及文成,叙致赅详,时谓“极至”。

数日,果遣使取本,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

姚氏诸子引使者视碑,告以奏御。

使者复,说大悔恨,抚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拜:授与(官职) 知:主管B.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欲:私心干:冒犯C.挠陛下法,陛下欲特原之挠:扰乱原:宽宥D.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为相:作宰相相衔:相互怀恨在心2.比较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然臣未及闻之耳②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③卿安从知之④崇为之请曰A.①②③④都是代词,其中①②③所指相同,④另有所指。

B.①④是助词;②③是代词,且所指各不相同。

C.①②是代词,代事;③④也是代词,代人。

D.①②③④不全是助词,也不全是代词。

3.“非所以裨玄化也”一句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所以”意义不同,这种现象叫词语古今异义。

下列加点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B.汝具陈吾生平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C.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D.使者复,说大悔恨4.对句中划线部分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上久之乃许“无何”“久之”都表时间短,而“无何”比“久之”更短B.欲斥之而由臣逐知古“斥之”“逐知古”都是指罢免魏知古C.恃其蒙恩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蒙恩”指姚崇二子受到魏知古优待;“见德”指魏知古只看到姚崇二子表现好的一面。

D.臣有子无状尔曹无类矣“无状”“无类”均指姚崇二子为官不成体统,表现不佳。

5.文中“知古归,悉以闻”一句省略较多,译时要补出来。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魏知古回到家里,就把他听到的消息全都告诉了家里人。

B.魏知古回到长安,把姚崇的两个儿子在洛阳的情况全都告诉了姚崇。

C.魏知古回到吏部,把在东都听到的有关情况全都奏闻皇上。

D.魏知古回到长安,把姚崇二子在洛阳为官的不良表现及多次请托自己的情况全部奏闻皇上。

(九)(甲)樊姬,楚国之夫人也。

楚庄王罢朝而晏。

问其故,庄王曰:“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

”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为虞丘子。

”樊姬掩口而笑,王问其故,曰:“妾幸得持巾栉以侍王,非不欲专贵善爱也,以为伤王之义,故所进与妾同位者数人矣。

今虞丘为相数十年,未尝进一贤,知而不进,是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

安得为贤?”明日朝,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

虞丘子稽首曰:“如樊姬之言。

”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

孙叔敖相楚庄王,卒以霸,樊姬与有力焉。

(刘向《新序》)(乙)郗超与谢玄不善。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

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

吾昔尝与共在醒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元功既举,时人感叹超之先举,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世说新语·识鉴》)1.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妾幸得持巾栉以侍王②虽履屐之间A.①jié盆子②jī木头鞋B.①jié盆子②jì草鞋C.①zhì梳子、篦子的能称②jì草鞋D.①zhì梳子、篦子的通称②jī木头鞋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知日之晏也②人间颇有异同之论③妾幸得持巾栉以侍王④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A.①与②同义,③与④不同义B.①与②同义,③与④同义C.①与②不同义,③与④同义D.①与②不同义,③与④不同义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罢朝而晏:舍弃召见。

B.虞丘子稽首曰: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C.苻坚将问晋鼎:推翻晋的统治,取而代之。

D.颇有异同之论:不同。

4.①卒以霸,樊姬与有力焉。

②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 )A.①士丘能助王称霸,与樊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②从现在推荐他,想来是一定能建立功勋的。

B.①终于称霸,是同樊姬的有力参与分不开的。

②从这些事推断,想来他是一定能建立功勋的。

C.①士兵的助王称霸,同樊姬的有力参与是分不开的。

②从现在推荐他,想来他是必然会受勋的。

D.①终于称霸,是与樊姬的努力分不开的。

②从这些事推断,想来他是必然会受勋的。

5.虞丘子听樊姬之言后,立即认错辞职的原因是( )A.虞丘子怕楚王加罪于自己。

B.虞丘子言有理,“为相数十年,未尝进一贤”是事实。

C.因樊姬深得楚王的宠幸而自己又理亏,难以辩驳。

D.虞丘子也正想进孙叔敖为相,樊姬之言适逢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