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知识点总汇
机械基础重点知识全总结,一起复习一下吧

机械基础重点知识全总结,一起复习一下吧1、简单机器组成: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三部分组成。
2、运动副:使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保持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高副:凡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凡为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3、局部自由度:对整个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称为自由度。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4 普通螺纹牙型角为α=60°梯形螺纹牙型角为α=30°矩形螺纹的牙型是正方形。
传递效率最高的螺纹牙型是矩形螺纹(正方形)。
自锁性最好的是三角螺纹牙型。
5 常用的防松方法有哪几种?(1)摩擦防松(2)机械防松(3)不可拆防松。
6 平键如何传递转矩?平键是靠键与键槽侧面的挤压传递转矩。
7 单圆头键用于薄壁结构、空心轴及一些径向尺寸受限制的场合。
8 零件的轴向移动采用导向平键或滑键。
9 联轴器与离合器有何共同点、不同点?联轴器与离合器共同点:联轴器和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部件。
它们主要用来连接轴与轴,或轴与其他回转零件以传递运动和转矩。
不同点:在机器工作时,联轴器始终把两轴连接在一起,只有在机器停止运行时,通过拆卸的方法才能使两轴分离;而离合器在机器工作时随时可将两轴连接和分离。
10 有补偿作用的联轴器属于挠性联轴器类型。
11 挠性联轴器有哪些形式?解:挠性联轴器分为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的联轴器。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有以下几种(1)十字滑块联轴器(2)齿式联轴器(3)万向联轴器(4)链条联轴器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又分为(5)弹性套柱销联轴器(6)弹性柱销联轴器(7)轮胎式联轴器12 离合器分牙嵌式离合器和摩擦式两大类。
13 钢卷尺里面的弹簧采用的是螺旋弹簧。
汽车减震采用的是板弹簧。
14 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些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解: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1)曲柄摇杆机构(2)双摇杆机构(3)双曲柄机构。
50个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50个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1.刚体力学:研究物体在作用力下的平衡和运动。
2.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3.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4.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特性,如速度、加速度和位移。
5.力学系统:由若干物体组成,并且相互作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
6.力的合成:通过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多个力的合力。
7.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8.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9.功: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所做的功。
10.能量:物体的能力做功的量度。
11.弹性力:物体受到变形后,恢复原状的力。
12.摩擦力:物体在运动或静止时受到的阻力。
13.运动学链:由多个刚体连接而成的机构,用来进行运动传递和转换。
14.齿轮传动:利用齿轮的互相啮合实现运动传递和转换。
15.杠杆机构:利用杠杆的原理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的机构。
16.曲柄连杆机构:利用曲柄和连杆的结构实现运动转换。
17.铰链机构:通过铰链连接物体的机构,实现固定、旋转或滑动。
18.滑块机构:由滑块和导轨构成的机构,实现直线运动。
19.传动比:用来衡量运动传递的效率。
20.齿轮比: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旋转速度比值。
21.离合器:用来连接或分离两个旋转物体的装置。
22.制动器:用来减速、停止或固定运动物体的装置。
23.轴承:用来支撑和减小机械运动中的摩擦力的装置。
24.轴线:用来连接和支撑旋转物体的直线。
25.键连接:通过键连接来实现轴线和轴承的固定。
26.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两个物体的拧紧或松开。
27.轴承间隙: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用来调整摩擦力和轴承的转动。
28.轴向力:作用于轴线方向上的力。
29.径向力:作用于轴线垂直方向上的力。
30.弹簧:用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装置。
31.拉伸强度: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32.压缩强度:材料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
33.硬度:材料抵抗划伤或穿透的能力。
34.拉伸试验:测试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强度。
关于机械的基础知识点

关于机械的基础知识点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好处: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足:不能省力。
③实质:等臂杠杆。
④力臂图:(2)动滑轮①定义:轴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②好处:省一半力;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④力臂图:(3)滑轮组①定义: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机械。
②好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③公式:竖直放置:F=1/n(G物+G动轮) 水平放置:F=f/n S=nhV绳=nV物 (n /绳子的股数 F /水平拉力 f /摩擦阻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移动的高度 V /速度 )④绳子段数的判断:以直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为标准⑤绕绳法:a、定绳子段数:n≥G/F b、定个数:动、定滑轮个数;c、n为奇数时从动滑轮绕起、n为偶数时从定滑轮绕起;d、绕绳子时要顺绕,且每个滑轮只穿一次绳子,不能重复。
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好处:可省力、可省距离、可改变力的方向。
(2)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力臂作图方法: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0)(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 = F2L2 应用(最省力,力臂最长)(5)分类省力杠杆:L1﹥L2 F1﹤F2 不足: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 好处: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轮轴①定义:由轮和轴组成、绕同一个轴线转动。
实质:变形杠杆。
②特点:动力作用在轴上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③公式:F1 =F2r/R(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几分之一)机械效率1、有用功(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完成某个任务,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做的功;(2)一般计算公式:W有用 = Gh;2、额外功:(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公式:W额外=fs;3、总功: (1)定义: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叫总功;(2)公式:W总=W有用+W额外;FS=Gh+fs4、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2)公式:η=W有用/W总;(3)理解:a、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b减小额外功在总功占的比例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它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d、同一机械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机械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期末备考考试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第一章 刚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规律一、基本概念☆1、强度:是指机构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3、稳定性:是指构件保持原有变形形式的能力4、力: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
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内效应:使物体发生变形。
5、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可传性、力的成对性、力的可合性、力的可分性、力的可消性。
6、二力构件:工程中的构件不管形状如何,只要该构件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就称它为“二力构件”。
7、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由不平行的三力组成的平衡力系只能汇交于一点。
8、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叫约束。
约束作用于非自由体上的力称为该约束的约束反力。
9、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的投影是分力投影的代数和。
10、力矩:力与距离的乘积 (力F 对O 点之矩)来度量转动效应。
11、合力矩定律: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上一点的距,是力系各力对同点之矩的代数和。
Mo(F) = Fx ·Y + Fy ·X = Mo(Fy) + Mo(Fx)12、力偶: 一对等值、反向、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力,它对物体产生的是转动效应。
13、力偶矩:构成力偶的这两个力对某点之矩的代数和。
14、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的力,平行移到任意指定点,只要附加一力偶(附加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指定点的力矩),就不会改变原有力对刚体的外效应,这就是力的平移定理。
(运用力的平移定理可以把任意的平面一般力系转化为汇交力系与力偶系两个基本的力系。
)yF y F Ry xF x F Rx 1221+=+=受力分析1、主动力--它能引起零件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具有改变运动状态的趋势。
2、约束反力--它是阻碍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力。
(必须掌握常见约束类型)(1)柔软体约束:力的作用线和绳索伸直时的中心线重合,指向是离开非自由体朝外。
(2)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与非自由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线只能与过接触点的公法线重合,约束反力总是指向非自由体。
机械基础高考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原理1.力的作用效果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引起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使物体产生位移、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等。
2.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时,如果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一力作用,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质点和刚体的概念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和集中在某一点的力,即为质点。
刚体:在力学上,忽略物体形状和大小变化,只考虑物体的平移和转动。
4.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表面接触处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或相对滚动的力。
5.弹簧力弹簧力是指弹簧受到外力作用,弹簧变形产生的恢复力。
6.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能量,动能定理是指物体的动能改变等于合外力所作的功。
7.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动量定理是指物体的动量改变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8.功和功率功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功率是指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9.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系统内的机械能在没有其他能量转化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10.重力和重力势能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位置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二、机械设计1.机械结构设计原理机械结构设计原理包括了机械结构简图、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原则、机械传动设计等内容。
2.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让能量在不同部分之间传递的过程,包括了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减速器等。
3.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图纸来表达设计意图的一种图解技术。
4.机械结构材料机械结构材料的选择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
5.机械零部件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了轴、销、联轴器、机械密封件、弹簧和法兰等零部件设计。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常用机构一、零件、构件、部件零件,是指机器中每一个最基本的制造单元体。
在机器中,由一个或几个零件所构成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部件,指机器中由若干零件所组成的装配单元体。
二、机器、机构、机械机器具有以下特征:(一)它是由许多构件经人工组合而成的;(二)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用来代替人的劳动去转换产生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具有机器前两个特征的多构件组合体,称为机构。
机器和机构一般总称为机械。
三、运动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四、铰链四杆机构由四个构件相互用铰销联接而成的机构,这种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有以下三种:(一)曲柄摇杆机构两个特点:具有急回特性,存在死点位置。
(二)双曲柄机构(三)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别:a+d≤b+ca+d>b双曲柄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最短杆固定与最短杆相邻的杆固定与最短杆相对的杆固定任意杆固定注:a—最短杆长度;d—最长杆长度;b、c—其余两杆长度。
五、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连杆、滑块及机架组成的另一种平面连杆机构。
六、凸轮机构(一)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机构,移动凸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
(二)按从动杆的型式分:尖顶从动杆凸轮机构,滚子从动杆凸轮机构,平底从动杆凸轮机构。
七、螺旋机构螺旋机构的基本工作特性是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移动。
螺纹的导程和升角:螺纹的导程L与螺距P及线数n的关系是L = nP根据从动件运动状况的不同,螺旋机构有单速式、差速式和增速式三种基本型式。
第二章常用机械传动装置机械传动装置的主要功用是将一根轴的旋转运动和动力传给另一根轴,并且可以改变转速的大小和转动的方向。
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等。
一、带传动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是用挠性传动带做中间体而靠摩擦力工作的一种传动。
带传动的速比计算公式为:i =n1/n2 =D2/D1主要失效形式为打滑和疲劳断裂。
机械知识点归纳总结

机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机械基础知识1.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在机械原理中,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动力学的基础理论。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受力分析等问题;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力、受力分析等问题;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力、运动规律等问题。
机械原理的研究旨在使机械结构更加安全、稳定、高效。
2.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指机械运动的传递和转换。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传动等。
这些传动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机械材料机械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机械零件的材料。
常见的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载荷较大的零件;非金属材料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制造外壳等零件;复合材料具有综合性能较好,适用范围较广。
4.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对工件进行塑性变形、切削、磨削等工艺来制造零件。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式有车削、铣削、钻削、磨削、螺纹加工等。
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使零件精度、表面质量、形状尺寸等得到满足。
二、机械设计知识1.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指在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载荷分析、应力分析、材料选择、零件设计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零件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来进行设计,保证零件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 机械元件设计机械元件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中对零件进行设计和优化。
常见的机械元件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轴等。
在设计这些机械元件时需要考虑零件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性能,并根据零件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和设计。
3.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中对整个机械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整个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运动性能等问题。
常见的机械结构包括机床、起重机、输送机、传动装置等。
机械基础实务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实务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基础知识1. 机械基本概念机械是利用物理运动规律,将一种形式的能源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源,实现对物体的加工、运输、装配或其他目的的装置的总称。
机械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2. 机械构造基础机械构造是机械产品实现功能的组成部分,包括机床、自动化设备、传动机构等。
机械构造的设计需要考虑工作条件、使用要求、结构设计、传动原理等因素。
3. 机械加工基础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削、焊接、铆接等加工工艺,以实现工件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精确要求。
4. 机械传动基础机械传动是指利用传动装置将能量从动力源传递到被驱动部分的过程,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二、机械材料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材料,包括钢铁、铝、铜、镍、钛等。
金属材料具有高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等特点,常用于制造机床、汽车、航空器等。
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复合材料等,具有轻质、绝缘、耐腐蚀等特点,常用于制造轻型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工管道等。
3. 材料表面处理材料表面处理是指利用化学、物理或机械方法,改变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包括电镀、喷涂、热处理等,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外观质量等。
三、机械制造工艺1. 机加工工艺机加工是指利用数控机床、车床、铣床、钻床等机械设备对工件进行金属切削加工,包括车削、铣削、钻削、镗削、磨削等工艺方法。
2. 焊接工艺焊接是一种热工艺,利用焊接电流、熔化金属或其他材料,将多个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焊接工艺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3. 铸造工艺铸造是利用金属或非金属熔化后,借助重力或压力,将熔体注入模具或型腔中,冷却后形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铸造工艺包括压铸、砂型铸造、蜡模铸造等。
4. 塑料加工工艺塑料加工是指利用熔融的塑料材料,通过挤出、注塑、吹塑等方法,加工成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管、塑料件、塑料包装等。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1.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受力状态、力的平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基本概念。
2.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问题,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平衡条件以及静力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3.静力学中的力矩和力矩平衡: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能力。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矩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力矩平衡的条件。
4.工程材料力学性质: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以便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5.刚体力学: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运动和受力问题。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刚体的概念,刚体的平衡条件以及与刚体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6.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液体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受力和运动规律,以便设计和分析液压系统、液压机械等。
7.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系统、热平衡、热力学过程等。
8.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管道、泵站、水轮机等工程设备中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流体的性质、流体运动的方程和常用流体力学实验方法。
9.振动学:振动学研究物体在周期性力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分类、振动的表征参数以及振动的控制方法。
10.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研究如何使系统按照既定要求运行。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常用的控制方法。
机械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机械基础知识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由零部件和构件组成的,主要包括机床、工具机、机械手、传动机构等。
机械结构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2.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
了解机械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优化机械结构。
3.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中的基本技能,包括机械零件的绘图、尺寸标注、注解和剖视图等。
掌握机械制图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和沟通设计意图。
4.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切削、热处理等,这些工艺用于加工原材料,制造成各种机械零件和构件。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5. 机械材料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其性能和特点对机械结构和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机械材料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二、机械设计知识1.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分析各种机械结构和零部件。
2. 机械传动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了解传动原理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传动方案和参数。
3. 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包括轴、轴承、齿轮、连杆、销轴等,掌握零件的选材、设计和加工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可靠和经济的机械结构。
4.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包括机床、工具机、机械手、自动化系统等,全面了解机械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高效和稳定的工程设备。
5. 机械设计软件机械设计软件包括CAD、CAM、CAE等,掌握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机械设计、分析和优化。
三、机械制造知识1.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了解各种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和工艺路线。
2.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加工方法,了解数控机床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加工各种复杂的机械零部件。
机械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基础1. 机械基础的力学基础是牛顿力学,重点包括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等内容。
2. 牛顿三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包括平行力的力合成和共点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可分为平行力的分解和共点力的分解两种情况。
4. 力矩:力矩的概念,力矩的计算公式,平衡条件下的力矩。
5. 运动学基础: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角速度、角加速度等。
二、材料力学1. 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的学科。
2. 主要内容包括:拉伸、压缩、剪切、弯曲等。
3. 长度变化:拉力导致的长度变化计算,弹性模量,杨氏模量。
4. 压缩变形:材料压缩应力应变关系,体积应变。
5. 剪切变形: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剪切模量。
6. 弯曲变形:弯矩与曲率之间关系,梁的挠度计算。
三、机械制图1.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课程,它包括正投影与倾斜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尺度比例、视图的选择与构图等内容。
2. 阅读:机械制图的阅读,包括正投影图与倾斜投影图的阅读方法,平行投影图与中心投影图的阅读方法。
3. 绘图:机械零件的一二三视图绘制,轴测图的绘制。
4. 投影:机械制图的正投影与倾斜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四、机械设计基础1.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零件的设计、联接件的设计、轴的设计、机构的设计等内容。
2. 零件的设计: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的步骤与方法,尺寸和公差。
3. 联接件设计:联接件的类型和分类,常用联接件的设计原则,键连接、销连接、螺纹连接的设计计算。
4. 轴的设计:轴的分类及选择原则,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刚度计算。
5. 机构的设计:机构的分类、机构的设计步骤,机构的运动分析。
五、机械传动1. 机械传动是研究机械零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关系的学科,包括平面机构、空间机构、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内容。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一、工程力学基础。
1. 静力学基本概念。
- 力: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外效应)或使物体发生变形(内效应)。
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这是静力学研究的理想化模型。
- 平衡: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如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静力学公理。
-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且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
常见约束类型有柔索约束(只能承受拉力,约束反力沿柔索背离被约束物体)、光滑面约束(约束反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约束物体)、铰链约束(分为固定铰链和活动铰链,固定铰链约束反力方向一般未知,用两个正交分力表示;活动铰链约束反力垂直于支承面)等。
- 受力图:将研究对象从与其相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画出它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的简图。
4.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方法有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和解析法(根据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计算合力)。
平衡条件为∑ F_x=0和∑ F_y=0。
- 平面力偶系:力偶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力系。
力偶只能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力偶矩M = Fd(F为力偶中的力,d为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为一个合力偶,平衡条件为∑ M = 0。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归纳1.材料力学(1)杨氏模量:是材料弹性变形与应力的比值,反映材料的刚度。
(2)应力应变关系:弹性应力应变关系是描述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3)塑性应变:指材料在一定应力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变。
(4)蠕变:指材料在长时间作用下,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的塑性变形。
(5)疲劳:指在循环应力作用下,材料会发生很小的变形或破裂的现象。
(6)冲击:指材料在突然受到较大应力作用时发生的短暂的变形或破坏。
2.制图和标志(1)有关制图:包括机械零件的投影方法、剖视图、断面图等内容。
(2)机械标志:包括尺寸标注、公差标注等。
3.运动学(1)运动分析:机械运动的分析与描述,包括速度、加速度等。
(2)运动关系:包括直线运动、转动运动的关系,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与关系。
4.动力学(1)动力学分析:机械系统的力学分析方法,包括受力分析、运动方程的建立等。
(2)牛顿定律: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5.机械设计与结构(1)机械设计:包括机械元件的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等。
(2)机构设计:描述机械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的设计。
(3)结构设计:机械元件的外形设计、支撑方式、安装方式等。
6.机械零件与加工工艺(1)机械零件:包括轴、轴套、齿轮、联轴器等。
(2)零件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磨削、冲压等。
7.机械传动与控制(1)机械传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2)机械控制:包括摇杆、凸轮、连杆机构等。
8.液压与气动传动(1)液压传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传动方式,包括液压缸、液压马达等。
(2)气动传动:气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传动方式,包括气缸、气动阀等。
9.机械制造工艺(1)机械制造: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
(2)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与加工工艺。
以上是机械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对于机械设计师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机械基础知识点

1、机器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组成。
2、运动副:构件间既接触又运动的可动连接。
3、自由度:构件作任意平面运动时沿X轴移动、沿Y轴的移动和绕垂直于XOY平面的轴转动的独立运动。
4、低副:构件间面接触的运动副。
高副:构件间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5、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为了使问题简化,可以不考虑那些与运动无关的因素,仅仅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比例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的简单图形。
6、普通螺纹牙型角是60度,梯形螺纹牙型角是30度,矩形螺纹牙型是正方形,传动效率最高的是矩形螺纹,自锁性最好的螺纹是三角形螺纹。
7、防松方法:摩擦防松、机械防松、永久防松。
8、平键工作时靠键与键槽侧面的挤压来传递转矩。
半圆键用于轻载连接。
零件轴向移动时用导向平键或滑键连接。
9、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区别联系:共同点:把两个轴连接在一起,传递运动和转矩不同点:联轴器始终把两轴连在一起,只有采用拆卸方法才能把两轴分开,离合器随时把两轴分开或接合。
10、有补偿性作用的联轴器是挠性联轴器。
11、挠性联轴器分为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链条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联轴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轮胎式联轴器)12、离合器有牙嵌式离合器和摩擦式离合器。
13、钢卷尺用平面涡卷弹簧,汽车减震用板弹簧。
14、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15、铰链四杆机构可以演化成四种形式:曲柄滑块、移动导杆、曲柄摇块、转动导杆16、曲柄:连杆架中绕轴线整周回转的为曲柄,仅能绕轴线往复摆动的为摇杆。
17、连杆:与两个连架杆相连的构件为连杆。
18、有曲柄的条件:曲柄为最短构件,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
19、凸轮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
20、死点位置: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与连杆共线时,无论给从动件施加多大的力,都不能使从动件转动,方向也不确定,这个位置就是死点位置。
机械基础课程知识要点梳理

(4)链传动的类型
①按用途的不同分:起重链---—用于提升重物,曳引链--——运输机械,传动链—-—-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②按传动链结构形式分:滚子链、齿形链、成型链。
6、链传动的布置、润滑和张紧
7、滚子链的节距、链节
(1)节距P:链条相邻两滚子中心间的距离。
(2)链节数LP:通常滚子链的链节数应为偶数节.
机构:由若干个构件组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人为组合体,在机器中起着改变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形式的作用.
构件:机器中的运动单元体,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形式。
零件:机器中的制造单元体。
2、机器的共同特征、机构的共同特征、机器和机构的区别
(二)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
1、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分类
机构中对运动不起作用的对称部分。
计算示例: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机构中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情况.
5、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判断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机构自由度F>0;
(2)原动件数=机构自由度数.
(三)平面连杆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构件用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且各构件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又称为平面低副机构.
(1)定义
机构中,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运动副的三要素:两构件组成;直接接触;有相对运动。
(2)分类
2、自由度、约束等基本概念
(1)自由度
一个自由构件在未与其他构件组成运动副前,在平面中有3个自由度:
①沿x轴的移动。
②沿y轴的移动。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工程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体的设计、制造、运动、力学和材料等方面。
了解机械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机械工程的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机械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包括机械元件、机械运动、力学和材料等内容。
一、机械元件1. 机械连接件:机械连接件用于连接机械元件,常见的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键连接和销连接等。
2. 机械传动件:机械传动件用于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等。
3. 机械支承件:机械支承件用于支撑和固定机械元件,如轴承、滑轨和滚珠丝杠等。
二、机械运动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做平移运动,常见的直线运动装置有滑块、滑轨和导轨等。
2. 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指物体围绕某个轴心做圆周运动,常见的旋转运动装置有齿轮、轴承和电机等。
3. 往复运动:往复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间做来回往复的运动,比如活塞在汽车引擎中的往复运动。
三、力学1. 力和力矩:力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推或拉的作用,力矩是物体受到力产生的转动效应。
力和力矩是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概念。
2.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机械系统中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相互抵消,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力学定律:力学定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杆原理等,这些定律解释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
四、材料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导热性,常用于机械元件的制造和结构设计。
2.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腐蚀性和成型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中的零件制造和外壳设计。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轻质等特点,常用于高性能机械工程中。
机械基础知识是理解机械工程原理和设计应用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机械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机械元件、机械运动、力学和材料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为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机械上的知识点总结

机械上的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工程概述1. 机械工程的定义2. 机械工程的历史3. 机械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 机械设计的概念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3. 机械设计的流程4.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型5. 机械设计中的尺寸确定三、机械制造工艺1. 机械制造的概念及分类2. 机械加工工艺3. 机械锻造工艺4. 机械焊接工艺5. 其他机械制造工艺四、机械传动与控制1. 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2. 机械传动装置的分类3. 机械传动中的齿轮传动4. 机械传动中的链条传动5. 机械传动中的带传动6. 机械控制系统五、机械加工设备1. 机床概述2. 机床的分类及特点3. 数控机床4. 机械加工刀具5. 机械加工液压系统六、机械动力学1. 力的概念2. 力的平衡3.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4. 机械系统的能量分析5. 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七、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1. 金属材料2. 非金属材料3. 材料性能参数4. 材料选择的依据5. 材料的表面处理八、机械工程中的热处理技术1. 热处理工艺概述2. 热处理的主要工艺过程3. 热处理的应用范围4. 热处理中的金相分析九、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1. 机械振动的原因及特点2. 机械振动的测量与分析3. 机械振动的控制方法4. 机械噪声的产生原因5. 机械噪声的控制技术十、机械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1. 机械设备的维护方法2. 机械设备的故障检测与排除3. 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4. 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总结:机械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非常多。
以上列出的知识点只是机械工程中的一部分,但它们都是机械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总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知识。
机械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论1.1 机械基础概念机械是人们利用物理学、力学、材料科学等知识和技能制造的用以改变和传递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1.2 机械基础的重要性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和基础。
它包括了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等内容,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基础。
1.3 机械基础的内容机械基础涉及力学、材料学、机械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制造等多个学科,内容包括机械工程的基本知识,制图规范,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
第二章力学基础2.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特性。
2.2 力的性质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作用面积等,力的性质决定了物体受力的情况。
2.3 力的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速度变化或者转动等,力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原因。
2.4 力的计算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等方法可以求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三章静力学3.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分布和平衡条件的学科,它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2 平衡力和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这就是物体的平衡条件。
3.3 结构的平衡条件在结构分析中,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求解结构体系的受力情况,对于不平衡条件可以进一步进行力的分析,求解结构的稳定性。
3.4 杆件的受力分析杆件的受力分析是静力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杆件的受力分析主要涉及平衡条件、力的合成、静摩擦等内容。
第四章动力学4.1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状况的学科,它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静力学相互补充。
4.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它包括了三个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这些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和受力的规律。
4.3 物体的运动规律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对于这些运动可以利用牛顿定律进行分析。
最全面机械基础知识点

最全面机械基础知识点
机械基础知识点是理解机械原理、设计机械系统和进行机械维护的基础。
以下是最全面的机械基础知识点。
1. 机械力学:力、力的分解、力的合成、静力学、动力学、质心和力矩。
2. 机械工程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弹性、塑性、疲劳、断裂和腐蚀。
3. 机械设计:构件和连接件的设计、轴、齿轮、链轮、带轮、离合器、齿轮传动、联轴器、轴承、机构、机器人和自动化。
4. 热力学:气体、液体、固体、潜热、焓、熵、热力周期、热力学循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5. 流体力学:流体的基本性质、流量、流速、压强、流线、涡线、流体阻力和流体动力学方程。
6. 传热学:传热的基本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换热器的设计。
7. 机械加工:铣削、车削、钻孔、抛光、蚀刻、冲压、焊接、锻造和成型。
8. 机械加工设备:机床、钻床、车床、刨床、铣床、珩磨机、磨床、冲床和加工中心。
9. 测量技术: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形状测量、表面质量测量、温度测量、压力测量、流量测量、电量测量和磁量测量。
10. 电子技术:电路、电源、传感器、自动化控制和机器人控制。
11. 控制技术:PID控制器、控制端点和控制回路。
12. 程序设计: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编程。
13. CAD和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加工。
14. 手册:机械设计手册、加工手册、测量手册和热力学手册。
15. 安全:机械操作安全、机器维护安全、机械设计安全和机器人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单招升学考试要点编订)
修订说明
我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单招学生,在经历了中考的失败之后 的种种原因,我深深的明白作为一名单招生的我,唯一的出 路就是通过三年之后的单招考试,然后考取一个好的大学扬 眉吐气!我想这也是所有单招生的夙愿,难道不是么?
现在我将机械基础这门功课的知识要点整理出来,以方便 各位学弟学妹更好的学习机械基础这门功课!
……( );
2.构件是一个具有确定运动的整体,它既可以是单一整体,也可以是几个相互之间具有确
定相对运动组成的刚性体。
……( );
3.用来固定固定机床床身的螺纹连接是一种典型的螺纹副。
……( );
4.越是复杂的机器,从功能上看,它的组成部分就越多。
……( );
5.滑移齿轮与平键组成了移动副。
……( );
编者
参考文献
《机械基础》(第三版)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机械基础学案》 献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
《机械基础》1+1同步练与测
西安出版社
《机械基础习题集》(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在此特别鸣谢江苏泰兴中等专业学校14机械单招(1)班 蔡同学提供祝青老师上课笔记一份。
* 根据运动形式不同低副可分为: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
9.运动副的特点: 1)低副特点: a.单位面积承受压力小,较耐用,承载能力大; b.摩擦损失大,效率低; c.不能传递较复杂运动。 2)高副特点: a.单位面积承受压力较大,两构件接触容易磨损,承载能力小; b.制造和维修困难; c.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不考虑做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只从结构或运动的观点来看,机器与机 构没有区别。
7.运动副的定义:运动副是两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可动连接。 8.运动副的分类:
* 根据接触形式不同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低副是面接触的运动副;高副是点,线接触的运动副。 齿轮接触,火车车轮与轨道接触,凸轮接触,链条接触等均是高副!
理;西汉时期的 和 应用了轮系;
2.构件分为 和 ,其中 又分为主动件和从动件, 是相对机架固定不动的;
3.任何机器的传动终端都是机器的
;
4.铰链四杆机构属于低副中的
;
5.火车车轮在路轨上的滚动属于 副;热水袋橡胶盖的旋紧或旋开是 副中的 副;
二.判断题。
1.构件是最小的运动单元体,所以它一定是运动的。
14.机械传动的分类:
机械传动
直接接触传动:摩擦轮传动
摩擦传动
平带传动
挠性件接触传动:带传动 V带传动(三角带)
圆带传动
蜗杆传动
直接接触传动: 螺旋传动 圆柱齿轮传动条传动
挠性接触传动
链传动 同步带传动
典型例题库: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人民在机械方面有许多杰出的发明创造,晋朝是的 和 应用了凸轮原
5.机构的定义:机构是和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机构也是人为实体(构件)的组合,各运动实体之间也具有确定的相
对运动,但不能做机械功,也不能实现能量的转换。 *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
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称为高副机构。 6.机器与机构的区别,联系:
机器的主要功用在于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机构的主要功 用在于传递或转变运动的形式。
机器基本上是由动力部分,工作部分和传动装置组成;在自动化机械中还有自动 控制部分。
一般传动顺序分两种:1】控制部分 动力部分 传动部分 工作部分; 2】动力部分 控制部分 传动部分 工作部分。
4.机器的分类: 1)动力机械 如:电动机,内燃机,压缩机,发电机等; 2)加工机械 如:机床,纺织机,包装机,粉碎机等; 3)运输机械 如:汽车,拖拉机,输送机,飞机,缆车等; 4)信息机械 如:计算机,机械积分仪,记账机,手机等。
6.运动副是限制两构件的某些相对运动,而允许有另一些相对运动。 ……( );
7.从功能的角度来看,机器与机构是一样的。
……( );
8.两构件直接接触且又相互连接的称为运动副。
……( );
9.一部机械可以单独只是机构也可以单独只是是机器。
……( )。
三.综合解答。 1.判定机械与机构的区别在于:
2.如何计算机构中构件的数量:
3.根据车床传动路线说明机器的组成部分:
带轮 →主轴箱 → 主轴 卡盘 →工件作旋转运动
↓
挂轮箱
↓
丝杆
进给箱→
溜板箱 刀架
电机
光杆
未完待续。。。
绪论
知识点罗列库:
1.古代运用了凸轮原理的发明是:机碓(dui)和水碾;西汉时期运用了轮系的发明 是指南车和记里鼓。 2.机器定义: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 *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的; * 2)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 3)能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总结:机器就是一个人为实体(构件)的组合,它的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 动,并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3.机器的组成:
10.构件与零件: 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构件按其运动状况可分为运动构件和固定构件(机架); 零件是机构中的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11.构件与零件的关系: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连接而成的刚性结构;
构件,零件的区别是: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注:单缸内燃机中的曲轴,既是构件也是零件! 13.机械传动的分类: a.现代工业中运用的传动方式: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动传动和电气 传动四种; b.按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方式,机械传动可分为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 c.按运动副构件的接触形式可分为直接接触和有中间挠性件(带,链条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