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件第二稿

合集下载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分册完整版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分册完整版

写在最前:本资料原始版本来自于互联网,经大幅度增加修改内容和深度优化排版后发布于互联网,版权归修改作者所有,不推荐再次修改电子版本(将严重影响排版)。

由于本资料最初编写目的仅为让修改作者更好地复习历史学科,结合上课笔记编成,故本资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同学的复习计划,敬请原谅。

2015年1月起本资料的所有权利转交给第二修改作者黄珍妮。

第一分册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A】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西亚)。

东:伊朗高原西:阿拉伯大沙漠北: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

大致与今伊拉克共和国相当。

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至前3100年)【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A】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最古老的文字之一!【B】《汉穆拉比法典》: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

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影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价值/评价①)内容: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评价: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价值/评价②)特点:①神明裁决②同态复仇③保护私有财产④严刑峻法⑤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第二课古代埃及(尼罗河)【A】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A】统治模式: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绝对权威,自奉为神或者神的后裔。

君主专制: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强化王权神授,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

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

控制所有的军队。

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A】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1-7分册_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1-7分册_整理

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单元核心概念:(1)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B)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一、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12课 课件(第二稿)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12课  课件(第二稿)

“ 我 的 附 庸 的 附 庸 不 是 我 的 附 庸 ”
西 欧 封 建 等 级 示 意 图
帝 王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大封建主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 封 建 主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封 建 金 字 塔
“ ”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一、西欧封建制度
6世纪下半叶产生,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王斯德 《世界通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特定历史条件: 民族大迁徙
两个不同社会: 罗马人社会、日耳曼人社会
两种社会历史因素: 封建制因素、氏族制因素
日耳曼人的南下
匈奴人
罗马的封建制因素--隶农制
隶农 (农奴) > 奴隶
农奴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
有自己的家庭、份地和劳动工具……农奴的人
法兰克人克洛维是第一个接受基 督教的日耳曼部落首领
采 邑 改 革
查理· 马特(铁锤)
阁下,我就 是你的人了!
封臣仪式
我将是您忠诚 的助手,只要我的 知识和力量允许, 在上帝的帮助下, 我将以我的职责和 我本人来给予您以 劝告和帮助,决不 欺骗和反叛,以使 您能够维持和实行 上帝所赋予您的权 威„„
——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日耳曼的氏族制
日耳曼人当时大致还过着原始社会末期氏族 部落的生活……土地仍由公社共有,定期分给 各个家庭使用,财产不平等和阶级分化开始出 现,已经产生了奴隶,但其处境并不苛酷,类 似于佃农。
——王斯德《世界通史》华东师大出版社Fra bibliotek亲兵制
个人效忠关系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从材料一中,你能读到哪些历史信息?

上海沪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知识梳理

上海沪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知识梳理

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西亚)。

苏美尔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楔形文字(“钉头文字”)。

《汉穆拉比法典》历史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

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影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内容: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二课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统治模式——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君主专制: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强化王权神授,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控制所有的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象形文字:公元前3500年以前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具,书写材料以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第三课古代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初曾用种姓来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特征——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力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地点——古代印度创始人——悉达多经典——大藏经(由经藏、律藏、论藏组成)发展——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城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第四课美洲印第安文明中美洲——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南美洲——印加文化玛雅文化:(“美洲的希腊”)农耕——培养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第六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的城邦:时间——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形成特征——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雅典民主政治——以其政治民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梭伦改革——打破血缘门第,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克利斯提尼改革——制定陶片放逐法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雅典的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开创了“伯里克利时代”意义——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只有成年男性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力,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制度被排斥在外第七课希腊古典文化史诗与戏剧——《荷马史诗》——很高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反映出BC11世纪至BC9世纪之间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哲学与史诗——古代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欧洲历史学的源头也可以上溯到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的历史学诞生于古典时代建筑艺术——帕特农神庙第八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意大利半岛)——BC509年,罗马城邦实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寡头政治——执行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罗马确立在地中海地区的霸权,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罗马帝国——屋大维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元首政治”是一种表面上维持着共和制形式的君主专制,“元首”实际上就是无君主名义的君主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起两河流域、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南非,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新、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第9课 课件(第二稿)共23页PPT资料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第9课 课件(第二稿)共23页PPT资料
对于商人的三次经历,你们可以总结出哪些启示?
四、“罗马法体系”的认识与评价 实质: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作用: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精神:罗马人崇尚法律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 的决心 局限:将奴隶排斥在法律之外
影响: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二铜表法》
主要内容: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
——《拿破仑法典》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 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 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 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和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罗马法概论》巴里·尼克拉斯著
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 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 困难至极。”
屋大维 公元前27年屋大维
建立罗马帝国
由于古罗马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帝国的统 一使各地交往畅通无阻,商业活动异常活跃:海上 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成为内外贸 易的动脉,商队往来,络绎不绝。据斯特拉波记载, 每年有百艘商船往返于埃及和印度。据说在尼禄时 代,罗马与印度贸易额达6000万塞斯退斯 。当时中 国出产的丝绸在罗马享有盛誉,被视为珍宝。
假设有一西西里岛大商人,穿越了时间隧道,于 公元6世纪中期某天向一个法学家诉说自己一千多年 来的打官司的经历,希望法学家能指点迷津: a) 公元前6世纪中的我被罗马当地人敲诈,我准备诉 诸法官,却找不到可以依据的法律。 b) 100年后,我又一次被罗马当地人敲诈,我以《十 二铜表法》为依据告到法庭,结果被法官赶了出来。 c) 200年后,我再一次被罗马当地人敲诈,我想只好 破财消灾,但朋友们却纷纷劝我上诉,想不到我还真 打赢了这场官司,政府还惩罚了那个无赖。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全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全整理

第一分册 1-15课基础知识整理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古代称“美索不达米亚”。

2、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

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①特点:法典以神的名义颁布,以严刑峻法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各个阶层的义务,保留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习惯法内容。

②历史价值: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4、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流经古埃及。

5、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6、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体现,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7、象形文字与纸草: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以纸草为书写材料。

第3课古代印度8、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种姓制度。

分四大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贱民、奴隶)9、佛教的创始、经典、传播: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释迦牟尼)。

佛教的经典:三藏经(经、律、论)佛教的传播: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0、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

11、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生活。

第6课古代希腊12、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位于今天的希腊,在爱琴海附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13、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小国寡民”。

14、“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

15、雅典民主政治:(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上海历史第一分册2

上海历史第一分册2

标志着雅尔塔体 削弱了美、苏两国的对内控制力,促使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 极的转型。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表格1
二 战 结 束
两 极 格 局 形 成
(表格2)
表格3
冷 战 开 始
美苏争霸,各自力量削弱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两 极 格 局 结 束
多 极 化 加 强
第三世界的崛起 1955 年 万 隆 会 议 1961 不 结 盟 运 动 1960 欧 佩 克 成 立 东 盟 的 成 立
表格1
二战后美苏冷战展开
美国 苏联
冷战 序幕 开始 标志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 1947马歇尔计划 1947莫洛托夫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 1949经互会 1949“北约” 1955“华约”
冷战最终形成
两大 经济 阵营 的形 成 军事 冷战 的激 化
1948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德国分裂) (1950-1953)朝鲜战争
表格2
两极格局· 此消彼长中解体——美苏争霸
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的演变过程中,美苏关系始终处于国际舞台的中心 阶段 划分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第三 阶段 时间 重大史实 争霸特征 美攻苏守
50年代中期至 “第二次柏林危机”、 60年代中期 柏林墙、“古巴导弹危 机” 60年代中期至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 70年代末 泥潭 80年代 (美国里根政府) “星球大战计划”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 (美、日、欧三足鼎立)
社会主义阵营分化 (中苏关系恶化)
界 第 三日 经本 济成 大为 国世
1968
西 欧 一 体 化 进 程
1967欧共体 1993欧盟
1971重返联合国
1979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上海高中历史书第一分册参考答案

上海高中历史书第一分册参考答案

第一分册教学目标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讨论稿)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统一后的社会基本状况。

知道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以及用楔形文字保留下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

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

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

古代亚非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一)阅读指南关于《贝希斯顿铭文》和罗林生1835年,英国学者罗林生在今伊朗西部发现刻在古都埃克巴坦那西南的贝希斯顿(Behistun或Bisutun)大崖石上的铭文。

用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楔形文字刻写。

铭文右上方刻有波斯国王大流士和他打败的九个被缚的反叛首领的浮雕。

罗林生把它制成拓本,仔细研究。

1847年,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后与巴比伦文相对照,又读通了亚述、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原来,这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建立的记功石刻。

碑上记载大流士镇压贵族高墨达政变和各地暴动,以及他夺得王位的经过事迹。

罗林生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古代波斯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读懂了楔形文字,从此获得解开两河流域历史之谜的钥匙。

(二)练习与测评1.两河流域早期国家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是哪些古代民族建立了这些国家?产生时间: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7世纪主要古代民族:建立早期国家的古代民族先后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说明:本题的“早期”界定为两河流域被波斯统治之前的历史。

)2.为什么说《汉穆拉比法典》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1-7分册_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1-7分册_整理

第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单元核心概念:(1)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A)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B)汉穆拉比颁布,用楔形文字写成。

1、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内容: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意义:《汉穆拉比法典》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一、法老专制统治: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识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
商业的发展
城“中市世的纪分的花布朵”
佛罗伦萨
约克(威英尼国斯) 约克
城市的环境
大多数中世纪城市……居住十分拥 挤;……十六个人挤住在三间房屋里。…… 接到又狭窄又弯曲,常常是几个世纪来没有 铺过路面。
——《世界文明史》
1184以前,巴黎甚至没有一条铺石子的 大道。1131年路易六世的一个儿子在拉丁街 道区的圣扎克路碰到一只正以鼻子拱街上垃 圾的猪冲入他的马两腿之间,使他从马上摔 下而死。
亨利二世
国境之内,但并未提出不
利于彼之异议,则予亦将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继
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予之
林肯城中。
斗争的方式
➢金钱赎买 ➢武装斗争 ➢金钱赎买+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
自由大宪章
《自由大宪章》第13条: “伦敦城,无论水上或 陆上,俱应享有其旧有 之自由与自由习惯。其 他城市、州、市镇、港 口,余等亦承认或赐予 彼等以保有自由与自由 习惯之权。”
琅城
英国议会
法国三级会议 巴黎圣母院
罗马古城复原图 亚历科山隆大城
日尔曼人入侵罗马
一、城市复兴 1、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
封建领主的支持 2、概况:规模小,人口少,环境脏乱
二、城市自治
1、原因:维护自身利益,营造商品经济发展环境 2、目的:夺取城市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3、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 4、结果: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或部分的自治权
——《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
城市的环境
肆虐西欧的黑死病
水源是城市中传播瘟疫的重 要媒介。直到19世纪后期,人们 才能在城市中喝到干净的水。
……任何人在林肯城之
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
且已照章纳税,任何具有
申请权之人亦未提出要求,
而此人能按照本城之法律
与习惯证明此具有申请权 之人在此期间确在英格兰
三、等级君主制
背景: 12世纪后, 城市复兴、商品经济活跃 新兴的市民阶层形成 结成联盟 王权呈加强趋势
标志:等级代表会议(1265年 英国议会 1302年 法国三级会议)
性质:王权借助等级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特征: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 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影响: 1、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相对于割据状态有进步意义 2、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西方精神史》
13—14世纪,……城市里多半还是臭气熏天, 特别是中世纪时的巴黎。1270年的一项法律规定, “任何人均不得自楼台窗倾倒‘水’及‘粪便’, 白天夜晚均不可,否则必受罚金惩处。”巴黎人很 明显不愿遵守该项规定,因为一个世纪以后,又有 一项新法令说,“如果愿意大声叫喊三声‘注意尿 /水’,则可自楼台窗倾倒尿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