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教案

合集下载

打点计时器教案

打点计时器教案

打点计时器教案计时器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计时器的原理和功能;2. 学生能够使用计时器进行计时;3. 学生能够通过计时器进行简单的时间比较和计算;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计时器(可以是手表、手机或计算机上的计时功能);2. 课件或实物图片,介绍计时器的原理和功能;3. 计时器的使用示范。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5分钟)通过展示计时器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提问引导他们思考计时器的作用和功能。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图片,介绍计时器的原理和功能。

解释计时器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记录时间的工具,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显示和记录时间的流逝。

第三步:示范操作(10分钟)老师使用计时器进行简单的计时操作,如设定一个倒计时时间并开始计时。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计时器的显示和变化。

第四步:学生实践(10分钟)让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使用计时器进行简单的计时操作。

可以设置一些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倒计时,如10秒倒计时。

鼓励学生互相观察、交流和比较自己计时的结果。

第五步:问题探究(15分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计时器进行观察和计算。

问题1:你平时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问题2:你多长时间可以写完一篇作文?问题3:用计时器计算一下,你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有多长?鼓励学生使用计时器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得出准确的答案。

第六步:小结复习(5分钟)回顾计时器的原理和功能,总结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七步:拓展延伸(15分钟)让学生设计一个计时器的实验,通过计时器观察和记录一些时间的变化。

可以提供一些实验题目供学生选择,如:实验1:观察10分钟钟的秒针运动多少圈?实验2:观察一颗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需要多长时间?实验3:观察热水瓶中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鼓励学生按照科学实验的步骤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最后总结实验结果。

第八步: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数据,让其他同学提问并互相讨论。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x/t。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速度的计算方法。

2. 难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速度计算公式。

2. 采用实验法进行速度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次课的内容,引出本次课的主题《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 讲解: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速度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速度,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打点计时器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

2. 实验桌椅和实验器材。

3. 实验指导书和教材。

4. 电子秤和尺子。

八、教学步骤1. 检查打点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打点计时器。

3.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数据。

4.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计算速度。

5.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九、教学反思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课后作业a.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b. 如何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c.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d.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e. 从实验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打点计时器教案

打点计时器教案

打点计时器教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第四讲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一部分】知识点分布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重点)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重点)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考点)4.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难点)5.画图象的方法。

(难点)【第二部分】高频常考知识点总结一、仪器1.打点计时器的认识2.工作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其工作电压为多少(2)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使用这种电源时,每隔多长时间打一个点,即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记录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能不能记录时间?(4)说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如图1—4—1所示。

(5)复写纸放在纸带上边还是下边?(6)解释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4—2所示,它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一种误差小原因是什么二、使用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4—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从打出的纸带中获取数据?(2)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用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除以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根据v=△x/△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图1—4—3数与的乘积。

)(3)在打出的B、C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如果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较大还是较小?(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1)在图1—4—3中求出B、C之间的平均速度,如果要求不很精确,能否用该平均速度表示B点右边一点的瞬时速度?(2)能否把该点的速度表示的更准确一点?(3)如果想每隔测一次速度,应怎么办?(4)把测量所选“测量点”在内的一段位移填入表格。

打点计时器、加速度华教教案

打点计时器、加速度华教教案

打点计时器与加速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基本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 打点计时器的基本使用方法3. 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4.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5.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基本使用方法;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的实验方法。

2. 教学难点:打点计时器的精确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基本使用方法,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2. 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基本使用方法,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3. 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的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数据总结物体运动规律,分析实验结果。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实验操作步骤:1. 组装实验器材: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源和数据采集器。

2. 调整实验台:确保实验台水平,使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尽量减小。

3. 准备物体:选择适当的物体,如小车或滑块,并在其上贴上纸带,以便记录运动轨迹。

4. 设置数据采集器:设定适当的采集频率和采样长度。

5. 开始实验:释放物体,使其在实验台上进行直线运动,启动数据采集器。

6. 结束实验:当物体运动结束后,关闭数据采集器,停止打点计时器。

7.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教案: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速度,能够描述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实验方法。

3.学会使用实验数据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1.手持打点计时器2.直线轨道3.小车/小球4.计时器5.长尺子/测量仪器6.纸和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活动(约5分钟)教师可以开始此教案前,先引入活动。

可以提问学生们,什么是速度?他们在生活中如何描述速度?让学生们简单描述几个速度场景,如跑步、自行车骑行、汽车行驶等。

引导学生们思考速度与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Step 2:引入打点计时器(约5分钟)将手持打点计时器展示给学生们。

解释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示范操作)使用打点计时器,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准确地测量速度。

Step 3:实验准备(约1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条直线轨道、小车/小球,并放置在桌面上。

2.学生使用尺子或测量仪器测量轨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确保每个小组轨道长度一致。

3.学生在轨道上标出起点和终点,并记录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4.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和计时器准备进行实验。

Step 4:实验步骤(约30分钟)1.学生将小车/小球放在轨道起点。

2.一个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一个学生使用计时器。

3.学生A按下打点计时器的按钮,学生B同时开始计时。

4.学生A轻推小车/小球,让它沿轨道滑行到终点。

5.学生B在小车/小球到达终点时停止计时。

6.学生A在小车/小球到达终点时停止打点计时器。

7.学生A和学生B记录下给出的数据。

Step 5:计算速度(约15分钟)1.学生计算小车/小球的速度。

速度(v)=距离/时间。

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速度,并填写到记录表中。

Step 6:数据分析(约15分钟)1.学生将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并填写到数据表中。

2.学生使用数据进行分析,讨论速度的变化情况。

可能存在的因素包括小车/小球的质量、起始位置、施加的力等。

打点计时器使用教案

打点计时器使用教案

打点计时器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3.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2.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功能3.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4.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5.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2. 难点: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2. 利用演示法展示打点计时器的实际操作过程。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学实验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3. 演示打点计时器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

4. 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打点计时器,进行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数据,计算物体运动速度,分析实验结果。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打点计时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打点计时器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操作的技能。

3. 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打点计时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打点计时器,提高其性能。

3. 鼓励学生进行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创新实验。

八、教学资源1. 打点计时器设备。

2. 实验所需的物体。

3.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4. 相关教学课件、教案、实验报告模板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其他教学方法。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打点计时器;2.平直的跑道;3.计时器;4.实验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引入问题: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运动同样距离的速度会有所不同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内容:请对此进行思考并简单说一说你的观点。

Step 2 导入概念1.教师介绍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2.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移动的距离/移动所需的时间。

Step 3 实验设计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设备:打点计时器、跑道和计时器。

2.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测量其在跑道上移动的距离,并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移动所需的时间。

3.学生记录实验方案和所用设备:实验方案:选择一个物体,在跑道上划出一段固定的距离,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移动距离,然后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移动所需的时间。

所用设备:打点计时器、跑道、计时器。

4.学生讨论和选择适当的实验距离和时间间隔。

Step 4 实验操作1.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移动距离,并记录数据。

3.学生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移动所需的时间,并记录数据。

Step 5 数据分析与讨论1.学生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物体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2.学生讨论结果: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速度是否相同?是否存在变化?为什么?Step 6 实验总结1.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速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速度的计算是移动的距离除以移动所需的时间。

2.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速度受到时间的影响,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四、教学延伸1.针对优秀生补充讲解其他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如加速度等。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授课目标:1.了解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速度测量。

3.发展科学实验观察及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示范讲解法教学准备:1.打点计时器2.平滑表面的桌子或地面3.测量距离的标尺或测量带4.物体(例如小车、滑块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引入实验主题,简要解释什么是速度,并讨论为什么速度是重要的物理量。

2.引出实验问题:“我们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步骤二:实验规划1.介绍实验材料和设置。

2.解释实验步骤: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使其靠近边缘。

b.将物体放在打点计时器前方,确保物体中心与打点计时器的传感器对齐。

c.做好准备后,轻轻推动物体使其通过打点计时器。

d.记录物体通过打点计时器所用的时间。

步骤三:实施实验1.课堂示范:老师在示范台上设置实验装置并展示操作过程。

2.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至少重复三次实验。

步骤四:数据处理1.学生讨论并整理每组实验结果的数据记录。

2.将每次实验的时间数据求平均值,得到物体通过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平均时间。

步骤五:计算速度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数据计算速度。

2.解释速度计算公式(速度=距离/时间)。

3.学生计算各组物体的速度,并进行数据汇总和比较。

步骤六:实验分析1.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体的速度差异,并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

步骤七:归纳总结1.回顾实验目标,与学生一起总结并归纳关于速度测量的要点。

2.提醒学生速度可以是正数或者负数,取决于物体运动的方向。

步骤八:延伸拓展1.鼓励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实验方法,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2.探讨物体速度与其运动状态(匀速或变速)之间的关系。

步骤九:实验报告1.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处理、结果讨论等内容。

2.强调报告的格式和要求。

教学评估:1.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

2.学生对速度测量的理解和计算是否正确。

高中物理教案:打点计时器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教案:打点计时器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教案:打点计时器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 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能准确测量并记录物体的位移和时间。

- 理解纸带上点迹所代表的信息,学会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如描点法绘制速度-时间图像。

-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 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乐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及数据处理。

- 难点:如何准确读取纸带数据,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分钟)- 提问复习:如何测量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对应的时间?引出打点计时器作为同时记录位置和时间的工具。

二、新课讲授(25分钟)1. 打点计时器的分类和组成:- 介绍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强调电源要求及打点频率(如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2.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 播放教学视频或现场演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步骤。

-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使用步骤,教师补充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位移和时间。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0分钟)- 学生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小车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 引导学生使用描点法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分析小车的运动情况。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本课知识点,强调打点计时器的重要性和应用。

-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思考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资源:- 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小车、纸带、刻度尺、学生电源、导线等。

- 多媒体课件,包括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图、工作原理视频等。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教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教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教案教案标题: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教案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计算速度;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测速实验;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打点计时器;2. 直线轨道;3. 小车;4. 计时器;5. 测量尺。

教学准备:1. 准备直线轨道,确保其平整且无明显摩擦;2. 确保打点计时器和小车的正常运行;3. 准备足够的计时器和测量尺供学生使用。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速度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走过的距离;2. 提问学生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引导学生思考测速实验的必要性。

实验步骤:1. 将直线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其平整且无明显摩擦;2. 将小车放置在直线轨道的起点处;3. 将打点计时器置于直线轨道的终点处;4. 启动打点计时器,并同时释放小车;5. 小车通过终点时,打点计时器会发出声音,记录下打点计时器显示的时间;6. 使用测量尺测量小车起点到终点的距离;7.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计算速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实验中测得的时间和距离数据整理成表格;2. 根据速度的定义,计算每次实验的速度;3. 将不同实验的速度进行比较和分析,讨论可能的误差来源;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设计,减小误差。

实验报告:1.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2. 强调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鼓励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其他物体的速度,如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2. 鼓励学生设计其他与速度相关的实验,拓展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评估: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2.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3. 通过课堂小测、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2. 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3. 速度的计算公式4.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操作方法及速度的计算。

2. 难点:打点计时器的精确使用和数据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速度计算公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2. 实验用具:尺子、笔、纸等3.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导入】(简要介绍打点计时器的作用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讲解】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示例演示)2. 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步骤,示例演示)【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动手操作打点计时器,进行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2. 数据收集与处理(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物体速度,讨论结果)【总结】1.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2. 学生提问、解答疑问3.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六、教学过程1.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包括设备的连接、操作步骤和数据记录方法。

2.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速度。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并分析实验结果。

七、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打点计时器稳定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实验误差。

2.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尤其是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防止绊倒或损坏设备。

3. 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八、实验结果分析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包括速度-时间图和数据分析。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1)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1.3 教学资源(1)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2)实验桌、实验椅;(3)实验教材、PPT;(4)白板、黑板。

1.4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讲解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学实验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2)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解释工作原理;(3)示范操作:演示打点计时器的正确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4)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5)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公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来源;(6)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进行评价,总结实验要点。

二、实验原理2.1 打点计时器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通过记录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通过的光电门次数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间隔来计算速度。

2.2 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n n0) d / t其中,v表示物体运动速度,n表示实验结束时通过光电门的次数,n0表示实验开始时通过光电门的次数,d表示光电门之间的距离,t表示实验时间。

三、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检查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是否齐全;(2)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桌上;(3)连接好光电门和电源;(4)调整实验桌高度,使光电门与打点计时器平行。

3.2 操作打点计时器(1)打开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2)将物体放在光电门前,准备实验。

3.3 进行实验(1)释放物体,让其通过光电门;(2)记录打点计时器显示的次数;(3)重复实验三次,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打点计时器使用教案

打点计时器使用教案

打点计时器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功能。

3.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

4. 数据采集与处理。

5.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2. 难点: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

2.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 实验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

2. 讲解: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3. 演示:教师演示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学生跟随操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数据采集。

5. 讨论:学生之间交流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10.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打点计时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能熟练操作打点计时器,正确进行数据采集。

2.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3. 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并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七、实验安全与环保:1. 学生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确保设备稳定,防止意外伤害。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用电安全,避免触电。

3. 使用完毕后,应将设备归位,保持实验室整洁。

八、教学策略:1. 采用“示范-操作-练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适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疑惑。

九、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打点计时器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其他类型的计时器及其应用。

打点计时器、加速度华教教案

打点计时器、加速度华教教案

打点计时器与加速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与使用1.1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作用1.2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1.3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2. 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2.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2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3. 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3.1 加速度的定义3.2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3.3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4.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加速度4.1 实验原理及方法4.2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4.3 数据处理与分析5.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5.1 控制变量法原理5.2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5.3 数据处理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4. 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加速度的定义。

2. 利用演示实验展示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过程。

3. 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学实验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基本使用方法。

3. 演示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展示速度的测量过程。

4. 讲解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5. 演示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加速度:进行实验,展示加速度的测量过程。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速度的测量。

2.教学难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速度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测量物体速度的?(2)学生回答:可以使用速度计、测速仪等。

2.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1)教师展示打点计时器实物,并简要介绍其构造和作用。

(2)教师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当电源接通时,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下等间隔的点,通过测量纸带上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求出速度。

3.实验演示(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

(2)教师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连接好电源。

(3)教师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调整好纸带的位置。

(4)教师启动打点计时器,并让小车在纸带上运动。

(5)教师关闭打点计时器,取出纸带,展示给学生看。

(6)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纸带上的点,并讲解如何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计算速度。

4.学生分组实验(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台打点计时器。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注意事项。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纸带上的点,并记录数据。

(4)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速度。

5.实验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

(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实验技巧。

6.课堂小结(2)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巩固知识点。

7.课后作业①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②分析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演示、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分析与讨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打点计时器、加速度华教教案

打点计时器、加速度华教教案

打点计时器与加速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

3.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4.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加速度。

5.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方法。

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进行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3.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实验。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作业练习,评价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正确性。

3. 考察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包括数据误差的认识和修正方法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纸带、墨水、复写纸等。

2. 实验器材:尺子、计时器、滑轮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4. 相关练习题和参考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第二课时:进行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实验。

3. 第三课时: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一部分】知识点分布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重点)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重点)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考点)4.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难点)5.画图象的方法。

(难点)【第二部分】高频常考知识点总结一、仪器1.打点计时器的认识2.工作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其工作电压为多少?(2)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使用这种电源时,每隔多长时间打一个点,即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记录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能不能记录时间?(4)说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如图1—4—1所示。

(5)复写纸放在纸带上边还是下边?(6)解释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4—2所示,它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一种误差小?原因是什么?二、使用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4—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从打出的纸带中获取数据?(2)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用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除以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根据v=△x/△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的乘积。

)图1—4—3(3)在打出的B、C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如果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较大还是较小?(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1)在图1—4—3中求出B、C之间的平均速度,如果要求不很精确,能否用该平均速度表示B点右边一点的瞬时速度?(2)能否把该点的速度表示的更准确一点?(3)如果想每隔测一次速度,应怎么办?(4)把测量所选“测量点”在内的一段位移填入表格。

(5)引导学生求出上述“测量点”附近的平均速度。

(6)引导学生把上述的平均速度作为对应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

(7)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速度的变化情况。

4.用图象表示速度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1)图象上每一点的意义是什么?(表示该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2)如要求这些点中间一个时刻的速度是多少,应怎么办?(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在连线上与该时刻对应的点的速度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3)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是什么形状?(是折线。

因速度的实际变化是比较平滑的,故要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经典练习】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解析:从打下的纸带上数一下点的个数就知道时间,因为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故A选项正确。

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就知道了物体的位移。

故B选项正确。

从纸带上不能直接得到加速度、平均速度,只可以间接计算。

故C、D选项错误。

答案:AB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振针每隔 s 在纸带上打一个点,现在用此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的频率低于50 Hz时,数据计算仍然是按照每隔 s打一个点来处理的.则测出的速度数值与物体的实际速度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解析:当电源频率低于50 Hz时,实验中实际时间间隔大于 s,数值计算时如按照实际时间间隔,得到实际速度,若实验时仍用 s作为时间间隔来计算,实验数值比物体的实际速度偏大.点评:有关实验误差的分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突破方法是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同学们应该仔细体会,理解.3.用同一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4-4所示.求小球的平均速度.图1-4-4解析:根据题意,小球从1 cm到6 cm位置,位移s=5 cm,所用时间t= s,平均速度v=s/t= m/s.点评:本题初看是一新情景的题,经分析可看出本题的做法与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一致.题目不难,学生能很快求出平均速度.所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4.如图1-4-5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一时间图线.解析:(1)1点是0、2间的中间时刻,求出0、2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1点的瞬时速度,同理2、3、4、5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0和6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然后画出速度一时间图线.注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即:v1=s,v2=s,v3=s,v4=s,v5=s。

(2) 以O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第一问计算出的结果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图象如图1-4-6所示.图1-4-65.图1—4—7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打点计时器出的毛病是……( )A.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够大C.电源频率不够大D.振针压得过紧6.甲、乙两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l -4-8所示,则 ………( )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上,就一定会相遇C .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D .甲、乙两物体即使在同一直线上,也不一定会相遇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1—4—9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 ,点O 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 、B 、C 、D ……依次表示点O 以后连续的各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 s 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 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 =____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 时重锤的速度为v G =____________m/s8.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如图1-4-10所示,取O 为起点位置,每隔5个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实验使用的电源是50 Hz 的低压交流电源,其中OA = cm ,OB = cm ,OD = cm .则OC 距离是________cm ,在B 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v 8=________m /s .(图中单位为cm )9.下列关于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不要在未放纸带时通电打点,每次打点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切忌长时间通电使用B.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将复写纸调整一下,确保下一次打点清晰C.若发现振片振幅不稳定,应调节振片螺母,以使振动稳定D.若打出的点带尾巴或双点,则是由于打点针太长所造成的,应适当调节打点针的长度10.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求出……………………( )A.能准确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求出某位移内的平均速度D.可利用某时段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11.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 .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C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sD .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s1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 )A .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B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 .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13.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1—4—11中的a 和b 所示. 在t 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图1—4—7 图1—4—9图1—4—8 图1—4—10 图1—4—11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14.如图1-4-12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 )A BC D图1-4-1215.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

16..如图1-4-13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A 点的瞬时速度.图1-4-1317.如图1-4-14所示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试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 、C 、D 各点时小车的即时速度.图1-4-1418.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 4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

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

打印后的纸带如图1—4—15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

纸带中AB 、BC 、CD ……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 平均。

可以将V 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 图线。

(2)AK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

六、课堂训练及跟踪练习答案课堂训练参考答案:;;3.(1)TFH v G 2 ,FH 表示F 、H 两点间的距离,v G = m/s;4. ,。

跟踪练习参考答案:;;;;;;7.低压交流,4~6,秒,;s;=s,v C =s,v D =s;10.(1)如图1—4—16所示,(2)V AK =s 。

【课后作业】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 )A .物体运动的时间B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D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2.手拖动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 ,则( ) A .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B .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C .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D .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3.如图1-5所示,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若所用电源频率为图1—4—1550Hz ,从打下A 点到打下D 点,共13点,历时 s ,位移为 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BD 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 4.某组学生研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实验,得到如图1-6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O 、A 、B 、C 、D 、E 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可判断小车做什么运动?小车经过B 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cm/s ,小车经过D 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c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5.有的同学怕下雨天的电闪雷鸣,其实看到闪电与听到雷声的时间差较大时,说明它离我们较远.假设闪电与雷鸣的时间差为t ∆,试着计算一下雷电发生地的距离.6.图1-7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图中的质.7.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 V 电源工作,它是利用 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工作电源频率是50Hz ,如果用它测量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Hz ,仍按50Hz 的频率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或“偏小”).8.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 ,复写纸片应套在 上,并要放在纸带的 面;打点时应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根据图1-3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9.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纸带的记录如图1-4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B 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1. B 、D2. C 3.减速运动,,×10-2m ,s ,s 4.加速运动,65cm/s ,s5.t v ∆ 解析:设闪电速度为光速C ,雷鸣速度为声速v ,雷电发生地的距离为x则有t Cx v x ∆=- 因光速远大于声速,可近似认为t v x ∆=6.物体在AB 段、BC 段、CD 段和DE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s 、60cm/s 、60cm/s 、s ,物体运动的性质是先加速,后匀速.解析:AB 段的平均速度为s cm s cm v /0.19/1.090.11==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s cm s cm v /60/04.040.22== A B C D 图1-5 A B C D E O 0 10 20 30 40 cm A B C D E cm 图1-7O A B C D E F G 单位:cm图1-4图1-3CD 段的平均速度为s cm s cm v /60/02.020.13==DE 段的平均速度为s cm s cm v /5.59/04.038.24== 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s cm v /604=,则物体先加速,后匀速.7.220,电火花,偏小8.限位孔,定位轴,上,先,后;①接线柱②线圈③振片④永久磁铁⑤振针⑥限位孔⑦复写纸⑧定位轴⑨纸带9.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只有5个间隔,则计数点间运动的总时间为t =×5s=,每隔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说明纸带作加速运动.A 、F 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cm t x v /50.3651.030.155.19=⨯-=∆∆= B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 、AD 、AE 或AF 段的平均速度表示,其中AC 段的平均速度最接近B 点瞬时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