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3)

合集下载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卫生部)注意: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如果进行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摘自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一)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1.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 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注:1.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原则上不作为儿童的第一类(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2.结核病防治专科医疗机构可将抗结核菌用药作为第一类(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3.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自2009年1 2月1日起严格遵照执行。

附件3: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茵药物表
注:1.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卜2g;头孢拉定卜2g;
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卜2g;甲硝唑O.5g。

3.对p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可用药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唑啉、头孢硫脒;+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注: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应用指南》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手卫生的规范》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纠正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特制定本制度一、明确区分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㈠I类清洁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闭合性手术、闭合性创伤手术等;㈡II类清洁污染的切口: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㈢III类污染切口: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新鲜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抢救)。

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II类清洁污染的切口及III类污染切口在新的归档病案管理中都属于II类范围)㈣IV类切口(严重污染-污染在新的归档病案管理中属于III类范围):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细菌性感染注解——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3)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3)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表(抗生素)分类一线抗菌药物二线抗菌药物三级抗菌药物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V钾、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氨苄青霉素、卞星青霉素、呋布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奈夫西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替安、头孢羟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匹胺、头孢硫脒头孢丙烯、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头孢拉氧、头孢替唑、头孢美唑、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孟多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其他B-内酰胺类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派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庆大霉奈替米星、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素、依替米星、大观霉素、异帕米星酰胺类氯霉素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磺胺类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联苯苄唑、特比奈酚、酮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硝咪唑类甲硝唑、苯酰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青医附院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一)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的抗菌药物。

常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常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开放骨折内固定术
外二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
注:[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
[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引产术
会阴撕裂修补术
妇产科
Ⅱ、Ⅲ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
关节置换成形术、截骨、骨内固定术、腔隙植骨术、脊柱术(应用或不用植入物、内固定物)
外二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 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乳腺手术(乳腺癌、乳房成形术,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
妇产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经阴道或经腹腔子宫切除术
妇产科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 组链球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经阴道手术加用甲硝唑)[3],或头霉素类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使用举宫器)
妇产科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 组链球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头霉素类
羊膜早破或剖宫产术
妇产科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 组链球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
人工流产-刮宫术
妇产科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
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
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
注:1.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1。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注:1.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原则上不作为儿童的第一类(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2.结核病防治专科医疗机构可将抗结核菌用药作为第一类(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3.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自2009年1 2月1日起严格遵照执行。

附件3: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茵药物表
注:1.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卜2g;头孢拉定卜2g;
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卜2g;甲硝唑O.5g。

3.对p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注:1.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原则上不作为儿童的第一类(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2.结核病防治专科医疗机构可将抗结核菌用药作为第一类(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3.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自2009年1 2月1日起严格遵照执行。

附件3: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茵药物表
注:1.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卜2g;头孢拉定卜2g;
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卜2g;甲硝唑O.5g。

3.对p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国卫办医发〔2015〕43号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1,2]
注:
[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

[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3]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4]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

[5]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

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注:1.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发布时间:2009-08-1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下发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有所下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一步规范。

为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2008年度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现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材料3(卫生部38号令解读)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材料3(卫生部38号令解读)
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 的管理(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 为重点 );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附件)
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选择: 1.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最常用 2.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 3. 不宜选用第三代头孢 4.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高发区域, 涉及重要脏器的手术,可选万古霉素
清洁-污染手术:需要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污染手术:需要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选用应根据患者情况、手术部位及可 能的病原菌而定。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手术开始 前0.5-2h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的 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本组资料中,105份病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其中术前半小时单剂用药的病例为10例,仅占9.52%; 术前未用药而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共52例,占49.52%; 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95例,占90.48%。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2006-2007 年度报告》
2008年上半年我院6种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2008年上半年我院6种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数据来源于检验科细菌实验室; 860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225株,占26.2%;革兰阴性菌 635株,占73.8%,高于汪复报道66.9%的比例,也高于 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69.2%的比例; 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55株,18.0%)、铜绿假 单胞菌(143株,16.6%)、肺炎克雷伯菌(107株,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88株,10.2%)、鲍曼不动杆菌(83株, 9.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3株);六种病原菌合计占 70.8%。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注:1.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原则上不作为儿童得第一类(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2.结核病防治专科医疗机构可将抗结核菌用药作为第一类(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3.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自2009年1 2月1日起严格遵照执行。

附件3: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茵药物表
注:1.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卜2g;头孢拉定卜2g;
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卜2g;甲硝唑O.5g。

3.对p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得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原则2015年版)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原则2015年版)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注:
[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

[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3]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4]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

[5]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注:
1.操作前半小时静脉给药。

2.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用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3.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应严加限制。

常见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推荐

常见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推荐
无感染高危因素者无需用药
乳房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无感染高危因素、小手术无需用药
胸外科(食管,肺)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胃、十二指肠、空肠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经皮内镜胃造口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远段回肠手术
头孢呋辛甲硝唑,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阑尾、结肠、直肠手术
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甲硝唑;或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择期手术的口服抗生素预防:新霉素1g或红霉素1g甲硝唑1g,手术前1日1pm,2pm,11pm
腹膜透析管置入
头孢唑啉
肝胆系统手术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适用于感染高危病人:高龄,有反复感染史,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管结石
髋、膝关节置换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MRSA高发的医疗机构,可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接受可能引起一过性菌血症的侵入性操作(如困难的拔牙术)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25mg,头孢呋辛酯0.5g
1.术前1h po
2.主要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2年内的病人
来源:《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3年版
常见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推荐(2013版)
手术种类
用药推荐
备注
颅脑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MRSA感染高发的医疗机构,可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脑脊液分流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MRSA感染高发的医疗机构,可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头颈部(含甲状腺)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无污染、无感染高危因素者无需用药

9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9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一: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卫生部等检查必查的Ⅰ类切口手术1)甲状腺手术;2)乳腺手术;3)疝修补术二: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直肠手术、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此类手术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病例上误写成Ⅰ类切口1)声带息肉摘除术;2)全喉切除术+气管切开术3)鼻侧切开鼻窦肿瘤切除术;4)痔切除术5)剖腹探查术;6)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膀胱切开取石术;8)经尿道膀胱颈扩张术9)输尿管镜碎石术;10)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11)输尿管探查术;12)肺叶切除术13)肺脓肿引流术;14)食管癌根治术15)剖宫产术等妇产科手术三:污染手术(Ⅲ类切口)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

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四:感染手术(Ⅳ类切口)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用药范畴。

五:不同切口感染率1)Ⅰ类切口:1%;2)Ⅱ类切口:7%3)Ⅲ类切口:20%;4)Ⅳ类切口:40%六: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1)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2)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3)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七: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的选择1)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

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3)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8号文

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注:1.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发布时间:2009-08-1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下发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有所下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一步规范。

为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2008年度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现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

常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推荐(北京协和医院2023版)

常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推荐(北京协和医院2023版)

常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推荐(北京协和医院2023版)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一种,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等问题,而通过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营养状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在上述诸多措施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重要环节。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无法预防手术切口感染,还可能产生耐药菌株,甚至引发二重感染。

因此,加强医疗机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尤为重要。

1、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适用于部分Ⅰ类及以上切口类型的手术。

术前、术后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不属于本规范的范畴。

2、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应根据手术类型、创伤程度、可能污染的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风险和后果严重程度、预防效果等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药物对细菌耐药性的潜在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

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区域为人体无菌部位且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此类手术部位通常无污染,无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但在下列情况时应考虑使用:(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3)假体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具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组织、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发感染,通常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抗菌药物分级表
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非限制性使用
限制性使用
特殊使用
( 一线抗菌药物 ) 青霉素钠、青霉素钾、
( 二线抗菌药物 ) 美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
( 三线抗菌药物 )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
坦、阿洛西林、替卡西林、
西林、氯唑西林、哌拉西林、 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口 舒他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
头孢替安、头孢尼西、ຫໍສະໝຸດ 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 噻肟钠/舒巴坦钠、头孢哌
甲肟、头孢替坦、头孢吡肟、
头孢噻吩钠
酮、头孢曲松、头孢曲松钠/ 头孢噻利、头孢匹罗、头孢
舒巴坦钠、头孢唑肟、头孢
哌酮/他唑巴坦钠
匹胺、头孢克肟、头孢替唑、
头孢泊肟酯、头孢美唑、头
孢妥仑酯、头孢妥仑匹酯、
头孢地尼、头孢丙烯、头孢
3 .对 p 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 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 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 ) ,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 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两性霉素 B( 含脂质体 ) 、伊
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
抗病毒药
物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聚肌

阿糖胞苷、干扰素、拉米夫
净、米卡芬净 齐多夫丁/拉米夫定、 依非韦
定、阿昔洛韦、更昔罗韦、 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
伐昔洛韦、膦甲酸钠、阿德
中草药制剂
福韦酯、 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
根、双黄连、 抗病毒口服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卫生部,
手术部位抗菌药物选择头颈外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心脏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神经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乳房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骨科手术(包括用螺钉、钢板、金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属、关节臵换)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
胆道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
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甲硝唑
泌尿外科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妇产科手术
+甲硝唑
注意: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如果进行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臵、人工关节臵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u process such files are missing; Missing, wrong, legal documents. The fourth chapter special considerations for rating _This document specifies a personal loan business processes and control points, aim to standardize the Bank's personal loans business operations, effective control of operational risks. 2. the scope and target audience 2.1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摘自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
目的。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一,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