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脑梗塞导致智能障碍的探讨附90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及认知护理干预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及认知护理干预发表时间:2013-05-16T16:08:10.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杨硕[导读] 认知能力是影响脑血管病全面康复的重要因素, 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在脑血管病预后评定中具有同等重要的预测价值。
杨硕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01)【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412-02【摘要】目的了解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择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伴随疾病及生化检验结果等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患者比例、复发患者比例、高血压例数、血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性别比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龄、脑梗复发次数多、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均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认知护理干预脑梗死是中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引起偏瘫和各种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而且还可以导致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觉空间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发生痴呆。
脑梗死后3个月内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占33.4%,认知障碍与偏瘫等症状一样,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选择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探讨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以及认知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60岁-79岁,平均(67.5±5.9);首发77例、复发23例;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2例,初中38例,高中及以上45例。
脑梗塞后语言功能障碍的多维度干预与恢复机制研究
一、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塞后语言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恢复机制复杂且干预方法多样。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每年都有大量患者深受其害。
据统计,约有 30% 至 50% 的脑梗塞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
这种障碍不仅给患者的日常交流带来极大困难,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语言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能包括表达困难、理解障碍、命名错误等。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脑梗塞导致大脑语言中枢或相关神经通路受损。
例如,当脑梗塞发生在大脑优势半球的语言区域时,如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语言表达和理解问题。
1.2 研究目的探讨多维度干预对脑梗塞后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脑梗塞后语言功能障碍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多维度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干预手段,有望提高患者的语言恢复效果,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多维度干预对脑梗塞后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理论基础2.1 脑梗塞致语言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阐述皮质语言中枢、皮质下通路等受损引发语言障碍的原理。
2.1.1 皮质语言中枢受损与语言障碍布罗卡区位于额下回后部,是语言表达中枢,负责语言的产生,包括说话、书写和手势表达等。
当布罗卡区受损时,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大致正常,但产生连贯言语的能力受损。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说话费力、语法错误、发音不清等问题。
韦尼克区位于颞上回后部,是语言理解中枢,负责语言的理解,包括听觉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
若韦尼克区受损,患者则会在理解语言方面出现困难,可能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也无法回答他人问题。
据研究表明,大约有 20% 的脑梗塞患者会出现布罗卡区受损,15% 的患者会出现韦尼克区受损。
2.1.2 皮质下语言通路及网络受损皮质下语言通路包括弓状束和下纵束等,负责连接皮质语言中枢与其他脑区。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初步探讨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初步探讨【摘要】为了对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探究。
本文我们将通过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和缺血指数量表针对95位多发性脑梗塞确诊患者的智能进行评测。
把这95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5位患者属于痴呆组,60位患者属于非痴呆组。
通过把两组患者所做的ct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痴呆组患者梗塞容积要远高于非痴呆组,同时痴呆组患者优势半球梗塞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因此我们可以判定梗塞总容积以及优势半球梗塞使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塞;智能障碍1 患者资料及研究方法1.1 这本次的研究中我们抽取最近二十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脑梗塞确诊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5位,年龄从35岁到90岁不等,经统计计算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5±4.23)岁;女性患者40位,年龄从35岁到89岁不等,经统计计算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2±7.56)岁。
这些患者病情持续3个月到5年不等,将统计计算平均持续4年。
这95位患者中间文化程度也存在差异性其中具有大学学历的患者14位,高中学历的患者20位,初中学历的患者20位,小学学历的患者37位,无文化知识的患者4位。
多发性脑梗塞的诊断标准为2个或2个以上梗塞灶的脑梗塞。
这95位患者全部神志清楚,具备正常的语言功能,且病情都没有造成认知功能的降低。
1.2 本次研究的智能检测是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来完成的,我们设定满分为30,低于或等于20分的患者就为痴呆,之后对上一步中判定为痴呆的患者按照缺血指数量表进行进一步的判定,我们设定满分为12,高于或鞥与7分就判定为血管性痴呆。
采用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来判断梗塞灶发生的位置、数量以及大小,通过多田氏的公式算的梗塞的容积。
2 结果①两组病例中,25例为痴呆者,48例为非痴呆者。
两组病人在年龄及教育程度上无明显差异。
痴呆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评分(17.2±2.2)分;明显低于非痴呆组(27.50±2.10)分(p0.05。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首先介绍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接着阐述了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指出针灸能够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提高神经元活性。
随后介绍了临床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探讨了针灸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最后总结了针灸治疗在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临床意义,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完善针灸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针灸在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针灸治疗、临床研究、机制、结果、讨论、临床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脑梗死后,患者除了可能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外,还常常会伴随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问题。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机制,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理论支持。
具体来说,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我们旨在深入了解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针灸在恢复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还将通过对临床研究方法的探讨和实践,评估针灸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这一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希望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摘要】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通过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针灸治疗原理、临床病例分析等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评估了针灸对这一病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疗效,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针灸治疗机制,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临床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针灸治疗,临床分析,疗效评估,安全性评价,疗效,治疗手段,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作会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脑功能障碍。
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逻辑混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评估。
有必要对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展开深入研究,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可能性。
通过对相关临床病例的分析和疗效评估,我们希望能够得出针灸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特点和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准确的指导和依据。
我们还将关注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促进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1.3 意义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情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干预
患 者 随机 分 为 干预 组 3 2 例, 其 中记 忆 功 能 障碍 轻 、 中、 重度分别为 1 O 、 1 7和 5例 ; 注 意 功 能 障碍 轻 、 中、 重度分 别为 1 5 、 1 2和 5例 , 对照组 3 2 例, 其 中记 忆 功 能 障 碍 轻 、 中、 重度分别为 l O 、 1 7和 5例 ; 注 意 功 能 障碍 分 别 为 1 5 、 1 2和 5
.
短 篇 报 道 .
脑 梗死 患 者认 知 功 能 障碍 的评 估 与 干预
杨璇 , 穆兰, 林青 , 吴晓 玉 , 张瑜 , 臧大 维
摘要 l 目的 通 过 对 脑 梗 死 患者 认 知 功 能的 评 估 并 进 行 相 应 的 心 理 干 预 , 探 讨 认 知 干 预 在 脑 梗 死 患 者 康 复 中的 价 值, 为 临床 实施 相 应 的康 复 干 预 提 供 依 据 。方 法 分别采 用临床记 忆量表 和划 消测验对 6 4例 脑 梗 死后 伴 有 认 知
死 患 者 的生 活 质 量 ,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恢 复 社 会 功 能 ] 。 近 年
脑 梗 死 病 程 最 长 8年 , 最 短 5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 。其 中 干 预 组 3 2 例, 男 性
2 2 例, 女性 1 O例 , 年龄 5 8 ~7 6岁 , 平均年 龄 6 3岁 , 文 化 程 度: 中学 1 2例 , 小学 1 4例 , 文盲 6 例 ; 对 照组 3 2例 , 男性 1 8 例, 女性 1 4例 , 年龄 6 O ~8 1岁 , 平均 年龄 6 9岁 , 文化程 度 :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发表时间:2016-06-13T16:02:08.6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作者:高金财[导读] 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略高,这种情况的发生与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高金财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 236300【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过头部CT确诊的46例脑梗死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并抽取相匹配的46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神经心理测试,主要包括Barthel指数记分法、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等等,最后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略高,这种情况的发生与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脑梗死主要指患者局部脑组织发生供血异常,缺氧缺血进而坏死。
脑梗死后有很多并发症,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脑梗死患者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患者的家庭生活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1]。
本研究与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其中的影响因素,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经过头部CT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并抽取同期46例健康正常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合患者均经过头部CT及MRI检查,显示头部有梗死灶,同时调查显示患者均无脑部及起亚气质型病变,患者均无精神异常或智力障碍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在3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92±3.04)岁。
不同部位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部位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管筱玲;岳卫东;姚虹;张晓梅【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24【摘要】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测验研究不同部位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并摸索不同部位脑梗死致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为有针对性的施行康复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收集100例初发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包括丘脑12例,额叶20例,颞叶16例,基底节37例,脑干15例,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缺血指数量表(HIS)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认知功能评估,记录各认知域的MoCA分值并评估,确定患者受损的认知功能域。
结果丘脑梗死患者在语言、注意力、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延迟回忆项目评分均降低,以语言项目降低最明显(P<0.05)。
额叶梗死患者在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定向力、注意力及延迟回忆项目分值均降低,尤以视空间及执行能力项目降低最为明显(P<0.05)。
颞叶梗死患者在命名、延迟回忆、视空间及执行能力、定向力项目分值降低,以命名及延迟回忆项目降低最为明显(P<0.05)。
基底节梗死患者在语言、注意力、延迟回忆、定向力、视空间及执行能力项目评分均有所降低,但与其他组比较降低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
脑干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梗死部位有关,且不同部位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的表现有所不同。
%Objec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features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was discussed. The study also mentioned the possibility of more accurat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100 patientswith first-ever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ecruit,including 12 patients with thalamus infarction,20 patients with frontal lobe infarction,16 patients with temporal lobe infarction,37 patients with basal ganglia infarction and 15 patients with brain stem infarction. MoCA,ADL and HIS scale were adapted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comprehensive cognitive abilities. The domanial cognitive functions evaluated by MoCA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o ascertain t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of different infarction.Results The abilities of language,attention,visual space,execution and delayed recal were damaged in patients with thalamus infarction. The ability of language was lowered the most obviously in this group(P< 0.05). As to the patients with frontal infarction, visual spacial and executive ability,orientation,attention and delayed reca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ecline of visual spacial and executive ability were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0.05). In the temporal group,the scores of naming,delayed recal,visual spacial and executive ability and orientation decreased,naming and delayed recal preceded the others(P< 0.05). The infarction of basal ganglia caused a general decline in the ability of language,attention,delayed recal,orientation,visual spacial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But compared to other group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t last,it seemed that there was no cognitive decrease in the patients with brain stem infarction.Conclusion The presentation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is related to the position of infarction.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cognitive lesion is also corelat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总页数】4页(P46-49)【作者】管筱玲;岳卫东;姚虹;张晓梅【作者单位】158400 虎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四病房;150066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四病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探讨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灶部位分布特点 [J], 曹利;戴艳萍;张春媛;靳美;齐丹;李军2.不同梗死部位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J], 韩玉亮; 董杰; 杨朔鹏3.关键部位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J], 苏小吏;杨银雪;岳卫东4.关键部位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J], 苏小吏;杨银雪;岳卫东5.认知功能障碍与脑卒中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J], 吴景芬;肖军;陈祥慧;冯琼华;黄雨兰;韦永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临床分析
中医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中医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42例MI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西药对照组和中医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
结果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13例(61.90%),观察组总有效19例(90.4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 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8例(38.0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14.2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MID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疗效要优于西医治疗,对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中医药疗法;临床分析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ultiple infarctdem entia,MID)是由于反复多次脑缺血发作,或多发性脑梗死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
据报道MID在我国老年期痴呆中居首位,占全部痴呆患者的60% ~ 70%,为血管性痴呆最常见的类型。
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四种疾病之一,但目前国内外尚无较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我院对42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行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中医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42例MI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西药对照组和中医观察组。
其中观察组21例,男13 例,女8例;平均年龄(65.3±6.7)岁;平均病程(4.5±2.1)年;轻度痴呆14例,中度痴呆7例,合并高血压15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21例。
西药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6.4±6.1)岁;平均病程(4.1±2.5)年;轻度痴呆15例,中度痴呆6例,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9例。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多梗死性痴呆)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多梗死性痴呆)【病因】(一)发病原因脑血管性病变是多发脑梗死性痴呆(MID)的基础,MID 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和动脉硬化斑块不断脱落,引起反复多发性脑梗死,继而导致MID。
危险因素可能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卒中病灶部位及大小、卒中合并失语等。
(二)发病机制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等大血管受累,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内膜增厚、血栓形成或栓子(多次或一次多个)脱落,可导致大脑皮质和半球内多发大面积梗死病灶,多发性梗死病灶使脑组织容积明显减少,导致脑萎缩及双侧侧脑室扩张。
当梗死脑组织容积超过80~150ml时,临床可出现痴呆表现。
尤其是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等特定部位血管源性损害,常易导致痴呆。
脑实质内可见出血性或缺血性损害,缺血性多见。
常见的病变是多发性腔隙性病变或大面积梗死灶,以及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干和皮质支等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脑组织呈弥漫性病灶、多个局限性病灶或多发腔隙性病灶,以皮质或皮质下损害为主。
多发性梗死病灶形成,继而可导致脑萎缩,脑白质萎缩则可引起双侧侧脑室扩张。
血管病变并非MID的惟一病因,研究发现许多病人同时存在神经变性相关的痴呆病变,只是临床表现不明显,处于亚临床阶段,一旦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可较迅速出现痴呆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理呈混合性痴呆表现。
【症状】1.MID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有多次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病史,脑梗死局灶性定位体征,如中枢性面舌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假性延髓麻痹、感觉过度和尿便失禁等。
2.MID可急性起病,阶段性进展,智能损害往往呈斑片状缺损,精神活动障碍与血管病变损及脑组织的部位和体积有直接关系。
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近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表情淡漠、焦虑、少语、抑郁或欣快,不能胜任以往熟悉的工作和进行正常的交往,外出迷路,不认家门,穿错衣裤,最终生活不能自理。
多发脑梗塞性精神疾病研究报告
多发脑梗塞性精神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精神病科病症体征:焦虑疾病介绍: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本病由于脑动脉硬化影响大脑血液供应,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所致的痴呆综合征,脑外部动脉(颈动脉或锥基底动脉)硬化斑的微栓子或缺血引起大脑白质中心散在性多数小梗塞灶所致,因而称为多发梗塞性痴呆本病多在中老年起病,据上海的资料,约占住院的精神病人的1%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病程多呈阶梯式发展,常可伴有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症状体征: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有什么症状?临床表现: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症史,有的尚可有脑血管意外发作。
早期病人诉述头痛、头晕、失眠或嗜睡、易疲乏、精神集中力降低,同时病人原有的个性特征也变得更为突出,易于激动或精神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过敏,逐渐出现近事记忆障碍,远期记忆相当对完好,智能损害有时只涉及某些特定的、局限的认知功能,如计算、命名等困难。
而一般推理、判断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保持完好,常能察觉自身的这些障碍而主动求医或努力加以弥补,故有网眼样痴呆之称,病人的情绪不稳,激惹性增高,可因微不足道的诱因而引发哭泣或大笑,称为情感失禁现象。
偶尔可出现忧郁、焦虑、猜疑及妄想等。
晚期自控能力丧失,对个人生活不能自理,有时难以与阿尔采末病相区别。
急性起病者常在脑血管意外发作后出现,可呈现意识模糊状态,伴有行为紊乱及幻觉幻想,发作过后出现人格及智能障碍。
根据血管梗塞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眼球震颤、失认、失明、共济失调及阳性锥体束征等。
病程以跳跃性加剧和不完全缓解相交替的所谓阶梯进程为特点。
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死因以心、肾功能衰竭为多。
脑电图常呈明显异常,脑脊液检查可有蛋白质轻度增高,脑血流图检查有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增大,血流量减少而缓慢。
CT扫描可见低密度区及局限性脑室扩大,磁共振成像则可显示腔隙梗塞灶。
化验检查: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要做什么检查?(一)CT 于脑梗塞起病4~6小时内,一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
多发梗塞性痴呆疾病研究报告
多发梗塞性痴呆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多发梗塞性痴呆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内科,外科病症体征:高血压,头晕,共济失调,易疲乏疾病介绍:多发梗塞性痴呆是怎么回事?多发梗塞性痴呆由于脑动脉硬化影响大脑血液供应,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所致的痴呆综合征,脑外部动脉(颈动脉或锥基底动脉)硬化斑的微栓子或缺血引起大脑白质中心散在性多数小梗塞灶所致,因而称为多发梗塞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多在中老年起病,男性略多于女性,病程多呈阶梯式发展,常可伴有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症状体征:多发梗塞性痴呆有什么症状?多数多发梗塞性痴呆病人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症史,有的尚可有脑血管意外发作。
早期病人诉述头痛、头晕、失眠或嗜睡、易疲乏、精神集中力降低,同时病人原有的个性特征也变得更为突出,易于激动或神经过敏,逐渐出现近事记忆障碍,远期记忆相对完好,智能损害有时只涉及某些特定的、局限的认知功能,如计算、命名等困难。
而一般推理、判断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保持完好,常能察觉自身的这些障碍而主动求医或努力加以弥补,故有网眼样痴呆之称。
病人的情绪不稳,激惹性增高,可因微不足道的诱因而引发哭泣或大笑,称为情感失禁现象。
偶尔可出现忧郁、焦虑、猜疑及妄想等。
晚期自控能力丧失,对个人生活不能自理,有时难以与阿尔采末病相区别。
急性起病者常在脑血管意外发作后出现,可呈现意识模糊状态,伴有行为紊乱及幻觉妄想,发作过后出现人格及智能障碍。
根据血管梗塞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眼球震颤、失认、失用、共济失调及阳性锥体束征等。
病程以跳跃性加剧和不完全性缓解相交替的所谓阶梯进程为特点。
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死因以心、肾功能衰竭为多。
化验检查:多发梗塞性痴呆要做什么检查?多发梗塞性痴呆的检查主要为以下五种:1.脑电图常呈明显异常;2.脑脊液检查可有蛋白质轻度增高;3.脑血流同检查有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增大,血流量减少而缓慢;4.CT扫描可见低密度区及局限性脑室扩大;5.磁共振成像则可显示腔隙梗塞灶。
多发脑梗塞性痴呆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多发脑梗塞性痴呆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邓立民;唐冬霞
【期刊名称】《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年(卷),期】2007(000)02Z
【摘要】MID是老年人常见的,通过治疗后某种功能可以恢复的痴呆。
本文对130例经CT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用HDS进行智能检测发现42例符合MID,现对资料分析如下。
【总页数】1页(P50)
【作者】邓立民;唐冬霞
【作者单位】富裕县忠厚乡卫生院,黑龙江富裕16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相关文献】
1.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20例临床分析 [J], 孙新峰;徐焕文
2.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31例临床分析 [J], 吴瑞枝;李海林
3.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CT诊断:(附67例报告) [J], 林裕后
4.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CT及临床分析 [J], 俞德彩
5.多发脑梗塞性痴呆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J], 邓立民; 唐冬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的临床测定及体会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的临床测定及体会
刘树刚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8(000)006
【总页数】1页(P381)
【作者】刘树刚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0.6
【相关文献】
1.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大鼠的记忆与再记忆功能测定的实验研究 [J], 郭民霞;俞世勋;李锐
2.多发性脑梗塞伴老年性痴呆一例护理体会 [J], 陆敏霞
3.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大鼠多脑区精氨酸加压素水平的测定 [J], 胡国华;张见影
4.多发性脑梗塞痴呆80例的临床护理 [J], 李广珍;李恒;杨桂燕
5.20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护理体会 [J], 蔡淑华;姜艳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认知护理干预研究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认知护理干预研究发布时间:2022-03-11T08:55:18.302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期作者:李智燕[导读]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认知护理干预研究李智燕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淮安 223200【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认知护理干预研究。
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在本院脑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符合调研的2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护理的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患者给予认知护理的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认知护理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是由于大脑的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使局部脑组织坏死,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病情加重时,可危及生命。
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特异性治疗、急性期合并症治疗、康复治疗、原发病治疗。
脑梗死的预后与年龄大小、是否有基础疾病、是否出现合并症等多种因素有关。
大多数人预后较好,但本病复发率较高,且复发次数越多病死率和致残率越高。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一种通过改变认知来促进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
认知行为治疗侧重于询问,通过对话使谈话对象意识到并逐渐矫正自己的错误观念、缓解压力,从而减轻症状,最终降低疾病复发率。
认知行为治疗一般没有严重的副作用,有些患者会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回想起不舒适的情景而感到不安、消沉、逃避等情绪,需要医生给予正确引导。
本文采取对患者给予认知护理进行探讨,分析其临床效果。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周红文
【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长期以来,老年人进行性加重的脑功能减退往往被认为是动脉硬化产生慢性脑缺氧的结果。
但不少学者发现痴呆病人与非痴呆病人的病理改变中血管损害程度并无不同,早老性痴呆患者脑实质变性与血管疾病之间并无关系。
Hachin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ultiple—infarct demen-tia,MID)这一概念,并认为脑血管病造成的痴呆源于多次发作性脑梗塞造成的累积性脑组织破坏,多合并有高血压。
目前一致认为
【总页数】4页(P223-226)
【作者】周红文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 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16
【相关文献】
1.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与Alzheimer氏痴呆的经颅多普勒研究 [J], 李承晏
2.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HDS的研究 [J], 朱莉
3.多发性脑梗塞事件相关电位及治疗的研究 [J], 李作汉;周红文
4.多发性脑梗塞痴呆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J], 周红文
5.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与非痴呆SPECT—rCBF的对照研究 [J], 徐东;张秀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梗塞患者的智能研究
脑梗塞患者的智能研究
卢红
【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13)2
【摘要】探讨脑梗塞患者智能损害的特点及梗塞部位对智能的影响。
【总页数】1页(P119)
【作者】卢红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相关文献】
1.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智能及血脂的影响 [J], 邓燕;李文华;吴蓉
2.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张文亚;于民
3.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智能及血脂的影响 [J], 莫进达;陆超鹏
4.46例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智能测评 [J], 谢占峰
5.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初步研究 [J], 温仲民;包仕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31例临床分析
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31例临床分析
吴瑞枝;李海林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1993(019)005
【摘要】本文收集了1988年1—12月分别在神经科,精神科门诊就诊,经头颅CT 扫描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的病人101例,其中无明显精神障碍者70例(69.31%),有明显精神障碍者(符合DSM-Ⅲ多发性梗塞痴呆的诊断标准者)31例(30.69%).进行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 31例中.男性21例(67.74%)。
【总页数】2页(P312-313)
【作者】吴瑞枝;李海林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13
【相关文献】
1.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20例临床分析 [J], 孙新峰;徐焕文
2.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与Alzheimer氏痴呆的经颅多普勒研究 [J], 李承晏
3.老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预见性护理 [J], 孙继棉
4.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CT及临床分析 [J], 俞德彩
5.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与非痴呆SPECT—rCBF的对照研究 [J], 徐东;张秀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变 化 与 血 管 性 痴 呆 引 起 智 能 障 碍 的 程 度 关 系 较 为 密
切 _] ”。两 组 梗 塞 灶 的 数 目基 本 相 同 , 明 脑 梗 塞 灶 的 数 量 说
2 2 两 组 患 者 梗 塞 灶 的 数 目基 本 相 同 。梗 塞 灶 两 个 者 , 呆 . 痴 组 2 6例 ( 8 7 %) 非 痴 呆组 4 例 ( 7 1 )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7. 9 , 4 7 .9 , ( P> 0 0 ) 梗 塞 灶 三 个 以上 者 , 呆 组 7 ( 1 2 ) 非 痴 .5 ; 痴 例 2.1 , 呆组 1 3例 ( 2 8 )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 0 0 ) 2.1 , P . 5 。痴 呆 组 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 1 0 0年 第 3 卷 第 2 1 z期
・ 3 1 ・ 6O
多 发性 脑 梗 塞 导致 智 能 障 碍 的探 讨 附 9 O例 临床 分 析
吴 国仕
【 要 】 经脑 C 或 MRI证 实的 9 摘 T O例 多发 性 脑 梗 塞 患 者 , 用 FAQ 和 C E进 行 智 能 测 定 , 了 采 CS 除
外 周 血 白细胞 计 数 及 分 类 检查 等 临 床 资 料 , 统 计 学处 理 , 经 差
异无显著性 ( > 00 ) P .5。
12 诊断标、 泻 等 ) 流 咳 咽 呕 腹
急 性 上 呼 吸 道感 染 是 d J 最 常 见 的疾 病 , ,g 主要 侵 犯 鼻 、 鼻
t n i , AQ) 认 识 能 力 甄 别 检 查 法 ( o nt lc p c y i ar F o e 和 cg ia a ai i t s re i x mi t n C S 检 测 患 者 智 能 , 者 积 分 分 ce nn e a n i , C E) g ao 两 别 ≥ 5和 ≤ 2 O诊 断 为 痴 呆 。对 痴 呆 病 人 根 据 Ha hn k 缺 血 c is i 量 表 再 次 评 分 , 计 分 ≥ 7为 血 管 性 痴 呆 , 脑 C 其 对 T或 MR 证 I 实 为 多 发 性 脑 梗 塞 者 , 据公 式 计 算 其 容 积 ( ) 长 ×宽 × 根 m1 一 阳性 层 数 ÷2 并 测 量 其 部 位 、 , 大小 和数 量 。
有 意识 障碍 和 躯 体 功 能 障碍 外 , 伴 有 神 经 心 理 学方 面特 征 性 的 变化 。本 文 临 床 资 料 证 实痴 呆 ( 3例 ) 常 3 和 非痴 呆 ( 7例 ) 并 且 对 患 者 的 脑 C 或 MR 缺 血 性 改 变进 行 对 照 分 析 , 果 表 明 智 能 障 碍 与 脑 梗 塞 5 , T I 结
咽 和咽 部 , 种 病 毒 和 细 菌 均 可 引 起 , 以 病 毒 为 多 见 , 占 各 但 约
9 以 上 , 见 有 呼 吸道 合 胞 病 毒 、 感 病 毒 、 病 毒 、 病 毒 O 常 流 腺 鼻 等 。上 呼 吸道 感 染 可 波 及 邻 近 器 官 , 向 下 蔓 延 , 起 中 耳 或 引 炎 、 窦炎 、 鼻 咽后 壁 脓 肿 、 淋 巴结 炎 、 炎 、 管 炎 等 。 目前 颈 喉 气
系 不 大 , 梗 塞 病 灶 容 积 越 大 , 智 能 障 碍 发 生 率 则 越 高 而 其 ( P< O 0 ) 皮 质 梗 塞 比皮 质 下 梗 塞 易 导 致 智 能 障 碍 , 别 .1。 特
是 病 变 累 及 丘 脑 和 皮 质 时 更 易 发 生 痴 呆 。本 文 以探 讨 多 发 性
梗 塞 灶 容 积 与 智 能 障 碍 关 系 密 切 , 且 与 非 优 势 侧 损 害 较 重 而
有关。
表 1 痴 呆 组 与 非 痴 呆 组 智 测 结 果 比较 ( 士 s 】
变 进 行 对 照 分 析 , 果 表 明智 能 障 碍 与 脑 梗 塞 病 灶 的 数 目关 结
上 呼 吸道 感 染 是 儿 科 常见 病 多 发 病 . 由病 毒感 染 引起 , 多
2 结 果
表 现 轻 重不 一 , 引 起 并 发 症 , 易 目前 尚无 特 别 有 效 的 治 疗 药
2 1 疗效 比较 .
见 表 】 。
表 1 两 组 疗 效 比较 例( ) %
物, 多为综合治疗 喜炎平为中药抗病毒药物, 可迅速改善患
与对 照 组 比较 P < O 0 , 疗 组 疗 效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 1治 且 未发 现 明显 不 良反 应 。 3 讨 论
中 男 4 例 , 4 例 ; 龄 6月 ~ 3岁 3 8 女 2 年 4例 , ~ 6岁 3 3 O例 ,
6 1 岁 2 例 。两 组 性 别 、 龄 、 诊 前 病 程 、 诊 时 病 情 、 ~ 0 6 年 就 就
科 门诊 和 住 院随 机 选 择 并 经 脑 C 或 MRI T 证实 后 , 行 智 能 进 评 定 。其 中 男 6 5例 , 2 女 5例 。发 病 年 龄 5 ~ 7 5 5岁 , 均 平 ( 0 3 . ) 。文 化 程 度 : 盲 9例 , 学 以 下 2 6 . ±6 7 岁 文 小 8例 , 中 高 以下 4 1例 , 中 以 上 1 高 2例 , 1例 为 左 利 手 外 , 余 均 为 右 除 其 利手 , 中 7 其 O例 有 脑 卒 中 发 作 史 。所 有 患 者 测 试 时 神 志 清 楚 , 语 言障碍。 无
J u n l fQiia dc l le e 2 1 Vo. 1 No 2 o r a qh rMe ia lg , 0 0, 13 。 . 2 O Co
喜 炎平 注射 液 治 疗 d J 上 呼 吸道 感 染 临床 观 察 ,L
申翠 平 段 云 飞 申竹 萍 何 丽娇
我 院 自 20 0 4年 1月 ~ 2 1 0 0年 1 O月 经 脑 C 或 MR 证 T I 实的 9 O例 多 发 性 脑 梗 塞 患 者 , 用 F 采 AQ 和 C S C E进 行 智 能 测 定 , 了 有 意识 障 碍 和 躯 体 功 能 障 碍 比较 明 显 外 , 伴 有 神 除 常 经 心 理 学 方 面 特 征 性 的 变 化 。本 文 l 资 料 证 实 痴 呆 ( 3 临床 3 例 ) 非 痴 呆 ( 7 ) 并 且 对 患 者 的 脑 C 或 M R 缺 血 性 改 和 5 例 , T I
脑 梗 塞 导 致 智 能 障 碍 的关 系 。现 报 道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注 : 痴 呆 组 比较 *P< 0 0 。 与 . l
表 2 两 组 不 同部 位 的 梗 塞 容 积 比较 ( z± 5 )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9 O例 多 发 性 脑 梗 塞 患 者 是 我 院 神 经 内
非 痴 呆 组 梗 塞灶 容 积 在 大 脑 的 不 同 部 位 差 别 较 大 ( 表 2 。 见 ) 依 据脑 梗 塞 病 灶 部 位 分 为 皮 质 、 底 节 、 脑 和 半 球 白 质 梗 基 丘
塞 。痴 呆 与 丘脑 及皮 质 同 时 损 害 有 密 切 关 系 ( 表 3 。说 明 见 )
作 者 单位 : 建 省 连 江 县 医院 神 经 内 科 福 邮 编 3 0 0 550 收稿 l a期 2 l 一 l — 2 O0 0 4
与智 能 障碍 程 度 关 系不 大 , 与 梗 塞 灶 的 容 积关 系 密 切 , 组 而 两 有 显著 性 差 异 ( P< 0 0 ) 本 组 中 多发 性 脑 梗 塞 病 人 的梗 塞 .1 。
儿 的症 状 和 体 征 , 少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本 文 应 用 喜 炎 平 注 射 减 液 治疗 d J 上 呼 吸 道感 染 9 例 , ,D O 疗效 满 意 , 现报 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9 . O例 均 为 符 合 诊 断 标 准 的 ¨ 急 诊 患 儿 , 其
容积 从 CT 或 MRI 量 发 现 , 塞 大 部 分 为 小 灶 性 , 均 为 测 梗 平 ( . O士6 0 ) 。痴 呆 组 梗 塞 灶 容 积 大 于 非 痴 呆 组 , 组 有 67 . 2 ml 两
显 著 性 差 异 , 明 脑 组 织 受 损 的 容 积 与 发 生 痴 呆 的 程 度有 关 表 脑 梗 塞 的容 积 越 大 . 智 能 障 碍 的 发 生 率 则 越 高 。其 次 , 发 其 还 现痴 呆 组 非 优势 半 球 的损 害容 积 明显 高 于非 痴 呆 组 ,作 者 认
2 结 果
注 : 非 撕 呆 组 比较 *尸< 0 0 。 与 . 1
3 讨 论
临床 应 用 F AQ 和 C S C E来 检 测 痴 呆 病 人 认 知 功 能 障 碍 , 有 较 高 的特 异性 和 敏 感 性 , 管 性 痴 呆 的 诊 断 标 准 : AQ 计 血 F 分 ≥5分 , C E 计 分 ≤ 2 C S O分 , 且 Ha hn k 缺 血 计分 均 ≥ 而 c is i 7 。本 文 痴 呆 组 3 例 均 符 合 上 述 诊 断 标 准 i 3 f 。
病 灶 的数 目关 系 不 大 , 梗 塞 病 灶 容 积 越 大 , 智 能 障 碍发 生 率 则 越 高 ( 而 其 P< 0 0 ) . 1 。皮 质 梗 塞 比皮 质 下
梗 塞 易 导致 智 能 障碍 , 别 是 病 变 累及 丘 脑 和 皮 质 时更 易发 生痴 呆 。 特
【 键词】 脑梗 塞 关 痴呆 智 能检 测 CT 或 MRI扫 描
低 于 非 痴 呆 组 . 者 之 间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表 1 。两 组 病 人 两 见 )
在 性 别 、 龄 和 文 化 程 度 方 面 的 比 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 年 P
0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