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中旋转的训练方法》中的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二、膝盖腰背脊如果不直立,胸是扣着的,那么想转好也是很难的。例如在“二位转”、“旁腿转”中,如果主力腿不直,腰背脊和胸不挺,那么力量就会被分解.也是不可能转好转多的。如果膝盖不绷直,特别是在芭蕾舞中,那就葬送了芭蕾的那种挺而苍劲的美感了。)
纠正:
这一段总的来说是大概念上的错误,首先把一个圈转好和转一个造型很漂亮的圈不是一回事,所以主力腿直不直、腰背挺不挺,膝盖绷不绷跟转好一个圈没有关系,只跟一个圈的造型好不好看有关系。其次,芭蕾舞跟膝盖绷直不绷直也没关系,膝盖不绷直也叫芭蕾舞,没有了“开、绷、直、立”的芭蕾有时候也是芭蕾。严格的说,这个时候的芭蕾才赤裸裸体现出芭蕾真正的灵魂所在,请大家认真注意这个问题。
纠正:
能固定在一个点上完成几圈甚至几十圈的转靠的不是主力腿稳定性也不是身体各部位的动态平衡,而是腹背的能力及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能力。其中的奥秘就是膝关节、踝关节与腹背控制整个人体在一个垂直通道里的“立”,要“立”的上去,也要“立”的下来,要与旋转过程中的轴心“立”的相得益彰。当大家在练习的时候发现手、臂、肩及动力腿在旋转中都已经“解放”出来的时候,你们离旋转的奥秘就越来越近了。大家可以尝试这样一个练习:“二位转”起法,手从芭蕾的一位开始,每转一圈手就变换一个位置。第一圈手一位、第二圈手二位、第三圈手三位、直至第七圈停住的时候手在第七位、一共是连续七圈。在旋转的时候思考一下动力和阻力均来至于哪里。
原文:
(四、练习“旋转”的技巧,还要解决头部“晕”的问题.只有把“晕”解决掉,才能在转的过程中,把握方向。这其中有个小窍门就是“盯着看一点”,这是很关键的。所谓“盯着看一点”指的是舞者在以躯干为垂直轴做急速旋转时,必须用眼睛盯住正前方的某一个点不放。即使整个身体先转,也要把头部.特别是双眼要留在后面,以便继续“盯着看一点”,直到整个头部与身体的分离程度达到最大极限时,也就是当身体要进行第二圈旋转之前的那一瞬间,才将头和双眼猛的甩过去,并且要快于身体的速度,赶上身体转完第一圈之前还要找到刚才那个“点”,盯住不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头甩头”,可以说它是避免舞者头晕最好的方法。)
纠正:
一个让观众看不出任何发力和不安的“二位转”的确能看出表演者的修为和技术水平,但是其中的原委是什么呢?如何才能做到一种给人带来轻松感和自如感的旋转呢?这不是“立”的问题,也不是摩擦力所造成的。从脚的支撑角度看,舞蹈中的旋转可分为半脚尖的转、脚尖的转,脚后跟转。脚尖转基本上只有芭蕾舞女演员才会使用到,脚后跟转最常见的运用是在街舞(street dance)中,古典舞也允许旋转过程中半脚尖和脚后跟交替使用。半脚尖的转是各舞种里都普遍采用且使用最多的。准确的说,半脚尖转也可以叫“脚掌转”,因为在旋转的过程中其实是以“脚掌”为支撑点,五个脚趾虽然接触地面,其实脚趾仅支撑身体重量的20%左右,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的人体重量和重心还是由脚掌来承担,因此“半脚尖转”说白了就是“脚掌转”。不管你尽力的“立”到何等最大限度都不会实际改变脚与地面的物理接触面积,这也就谈不上减少面积就减少摩擦力。但是,我们要承认“立”确实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重要的。“立”在旋转中主要解决的这几个物理问题:一、通过向上的力快速让人进入到旋转轴心中;二、通过向上的力让旋转的力量向旋转轴心集中;三、通过向上的力产生旋转过程中的急停,达到制动的目的。通过这三点我建议大家思考这几个问题:1、如果旋转的过程中“立”不是第一位的,那么,什么是第一位重要的;2、旋转的起法时如何处理“立”与“转”这两种力量,先“立”再“转”,还是先“转”再“立”,或者“立”与“转”的力量在旋转的起法时同时产生;3、在旋转的过程中又如何处理“立”与“转”这两种力量,转一个圈的旋转过程和转八九个圈的旋转过程中“立”与“转”这两种力量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么。(ps:在脚尖转中,大部分的人体重量和重心也不是由“脚尖”来承担的,不管你“立”到何等最大限度也不是。如果你在脚尖转中感觉脚尖承担了大部分重量和重心,这仅仅说明你学错了,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
纠正:
所谓的“圈”或者“旋转”是肢体语言具体表现的形式或手段之一,将肢体语言放在舞蹈中即称为“舞蹈动作”。“旋转”在舞蹈中功能一是:衔接上下动作的连接动作,承上启下;二是:辅助美化或渲染本身的主体动作,启点缀作用;三是:表情达意,为叙事作用。在具体使用中舞者和编导都要清楚“主谓宾”的概念,具体舞句中的“旋转”动作担当了句中的什么成分?是句子的主语,还是谓语或者担当宾语。对于一般舞者和编导而言在处理“旋转”动作时只要不是喧宾夺主就好,对明星级舞者或者编导大师来说另当别论。所以说,舞蹈讲究的流畅感和连贯性是舞蹈表现手法之一,是很片面的一方面。需要流畅时流畅,需要不连贯时能不连贯是对一个合格舞者的要求,因此“旋转”在训练中有三个高标准要求,一是:在旋转的过程中能按照指定的方向并保持旋转时的舞姿不变的条件下急停,相当于刹车,紧急制动;二是:在旋转的过程能做到由慢到快,起圈慢,逐渐越转越快;三是:相同时间下的不同圈数,比如:如果你旋转1圈用时1秒,那么你旋转4圈时也需在1秒内完成。反之亦然,比如你旋转4圈需要2秒,那么你旋转1圈也需用2秒去完成,而不能只用1秒就完成1圈。请结合这三个要求去重新思考“圈”或者“旋转”在舞蹈中的作用及日常训练方法。(舞句:一种舞蹈的计量单位,“元素”为舞蹈中的最小单位,“舞段”“舞剧”为舞蹈中的最大单位。)
原文:
(要想把“旋转”练好,还需要注意训练以下几个方面:
一、半脚尖的“立”是旋转中最主要的一点。只有把脚尖立到最大限度,这样脚与地面的接触面才会减小,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同一质量的物体,只有接触面小了,摩擦力才会变小。摩擦力小了,才能够用很小的劲,转得更快、转得“圈”更多。如若不然,我们用全脚掌去转“二位转”,想转个八九圈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从舞蹈上讲,用力一大就会从面部表现出来,舞蹈讲究的是美.在完成动作之前和之中,不应表现出任何不安来,而应给人一种轻松感和自如感以及一气呵成的整体感和舒适感。再说如果把一切力量都放在这个“圈”上,那么跳完一部作品又要费多大劲呢?怎么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表现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呢?)
《舞蹈中旋转的训练方法》中的误区
有幸于8月24日阅读了一篇题为《舞蹈中旋转的训练方法》的文章,由微信平台于8月23日转载自舞蹈培训网,文章中涉及到了有关“旋转”的艺术表现手段、“旋转”的物理原理、“旋转”的教学方法几个层面。笔者现将该文章中一些对“旋转”的误区纠正出来,望与此文的作者和广大读者共勉。
纠正:
“留头甩头”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如果从旋转的外在形式上看,“留头甩头”是没错的。头留住一点看,“头部与身体的分离程度达到最大极限时,也就是当身体要进行第二圈旋转之前的那一瞬间,才将头和双眼猛的甩过去”。这是大家在平时学习旋转中老师的常用讲解。不管你是在哪里学习的,老师是谁,这句话都是错误的。旋转的动力越大所转的圈越多,这是一个基本原理。但是,完成每一圈都是我们用牺牲动力来抵消各方面的阻力换来的。如何在旋转过程中的动力保持最小消耗,减少阻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留头甩头”的“头部与身体的分离程度达到最大极限时”这本身就人为产生了二个阻力:颈部与上半身之间为达到分离的最大极限所产生的阻力、因甩头时所需的动力消耗而形成的阻力。细心的练习者会发现,旋转时不管你头甩的有多猛,给旋转带来的动力是微乎其微的,更多时候是反作用,常常留给大家的是头过来了,身体却还在后方这种尴尬造型。Why?所以说,如果身体没有转过来,其它都是白搭。“留头甩头”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旋转时,身体永远走在头之前,只甩头不留头。
原文:
(五、“开”也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芭蕾舞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点,在“转”时,无论是起法儿,还是旋转过程中.都要求从下而上的脚踝、膝关节、胯关节的开度.如果都是“关”的。即使能转,舞姿也不会好看。)
纠正:
首先、“开”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旋转者自身而言的,不应该是一个统一标准。有些人膝关节打开到了180°也不叫“开”,因为这些人的极限是210°。对有些人来说可能90°就叫“开”。“开”与“不开”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也不是所有的关节都要“开”,身体有很多部分必须“关闭”,大家可以想一想是哪里需要关闭?“开”与“不开”的宗旨是不能破坏旋转者在旋转过程中的支架结构和动力或增加了阻力。其次、芭蕾中的“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牵扯的范围很广,我们只在此说一下旋转中为什么要“开”。“开”与“不开”的直接关系不是舞姿之间的好看不好看,“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旋转过程中保证身体的各个关节与旋转轴心保持一致性的问题,及身体各个关节之间的稳定性问题,起固定作用,好比为固定汽车而使用的螺丝钉的效果一样。同时,如果保证了身体的各个关节与旋转轴心的一致性也就提供了一种可以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再次提供给你旋转动力的方法之一,前提是你要知道哪里的关系需要“开”,哪里需要“关”。起法的时候是哪里“开”,哪里“关”。旋转的过程中是哪里“开”,哪里“关”。
原文:
(七、手臂在旋转时可以起到保持身体平衡和加速的作用。旋转时,手臂有时也有变化,但手位的变化只有顺着整个身体的旋转动势而动。才能即美化旋转本身,又不至于使它失去平衡〔A、每个动作完成之后都要有个结尾,“旋转”也不能例外.旋转完一定要能平稳的停住.身体不能松懈,舞姿不能变形,这也是我们在训练中往往被忽视的。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训练还是表演,都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把每个动作、每个技巧都做完整。〕
纠正:
我很赞同每个技巧或每个旋转都要做完整,要有一个好的结束,这不但是一个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舞者的修养或者是人性的一种修为。不过练习的时候要记住,旋转虽然结束了但是动力不能结束。除了芭蕾的变奏中经常使用旋转来结束,往往在更多舞蹈作品中一个旋转动作后面还有其它的动作再等着你呢!不要养成旋转结束后再重新发力去做下一个动作的习惯,这样所产生的可怕后果不言而喻。这个段落里的主要问题是:手臂在旋转时是否可以起到保持身体平衡和加速的作用?答案是“可以忽略不计”。保持身体平衡和在旋转过程中的加速不是靠单一练习转圈能解决的问题,它是要靠长期的、有系统的、有步骤的、完整的基础课上去提高、解决并发现保持身体平衡和旋转过程中加速的秘密,前提是你的基训课老师是否是一位合格的舞蹈老师。一趟好的基础课抵得过你去单一练习一周的旋转。
原文:
(我们在训练中往往只注重“圈”的数量,而把结尾时的固定舞姿忽视了,如果把这个“圈”放在舞蹈作品中,那它又怎么能“天衣无缝”地去接下一个动作呢?舞蹈讲究“美”.讲究流畅感和连贯性(按照中外传统舞蹈的路子,编舞家和观众都习惯要求舞者动作的线条和舞台调度的线条畅若流水)。如果转完了不能更好地去接下个动作,那么这个“圈”在整个舞蹈中还有什么意义呢?)
原文:
(三、在起法儿时,“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蹲,也就不会有好的转”。只有我们把蹲做好,才能有更好的“立”。)
纠正:
原文想表述的意思是:因为有好的“蹲”才会有好的“立”,有了好的“立”才能有好的“转”。起法的“蹲”到底解决的是旋转过程中的什么问题?是解决了“立”还是“转”?这些答案都不对。“蹲”真正解决的是将“转”与“转”之前的那个动作连接在一起的方法,是一种“承上”的关系,而不是“启下”。我们经常用“蹲”为“转”的起法是因为在舞蹈的实践中会经常用到,所以我们就经常这么练了,另外,不可否认的从力学角度由“蹲”到“立”在一定程度上给“旋转”带来了动力。记住,是一定程度上,不是绝对动力。如果你要在“转”上想有所突破,在此提供两个方法平时练习:1、在任何舞姿或动作状态下直接“转”,不借助“蹲”;2、在旋转的过程中找到能再次提供给你旋转动力的方法。
原文:
(六、在“二位转”、“挥鞭转”、“旁腿转”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持“空点转”的完美.即身体各部位的动态平衡。无论哪个部位失控下垂,旋转中的身体都会不自觉地往那儿跑,相反哪个部位过于紧张,旋转中的身体就会往相反的那侧跑。所以身体每个部位都要协调好,这样脚尖才能固定在一个点上完成几圈பைடு நூலகம்至几十圈的转。这就要求主力腿的稳定性了,完成这个动作的理想化标准,除了膝盖和脚背要绷直外,主力腿还要如板上钉钉一样,一动不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