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庄学说与现代人的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庄学说与现代人的困惑
●王颖
[提要]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其最高的理想都是入仕为官,而不是当学者,现代的读书人似乎也无法摆脱这一人生轨迹。而老庄追求的是按照人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生活,不以追求功名利禄为人生旨趣和价值目标。所以,很多人将老庄看作失意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本文结合现代人的困惑谈谈老庄对自由、学习、理想人格、生活方式等的看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道;快乐与自由;理想人格与社会化;忙与忘
[作者简介]王颖(1982—),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西南昌330013)
判断一本书的良莠的标准很多,但笔者认为真正的好书应该是无论什么时候拿起来都能看得进去的书,必须是能使人心静下来的书。好书中蕴含的好的思想是有容量的、有张力的,在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阶段能品出不同的味道。老庄的书就是这样的好书。本文首先对老庄记“道”作一般性的介绍,然后结合现代人的困惑谈谈老庄对自由、学习、理想人格、生活方式等的看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一、老庄其人及其书
史书对老子的生平和事迹的记载不多。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掌管藏书的史官,相当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晚年“莫知其所终”,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骑着青牛,悠然出关。至于为什么称其为老子,有人说是因为他年龄大;有人说是因为他生下来就白发皓首。近人高亨考证,古代只有“老”姓而无“李”姓,即李姓乃是晚出之姓。在古代的音韵系统中,“老”是“幽”部,“李”是“之”部。“之”和“幽”的音比较近,因此,“老”很容易变成“李”。
老子一生只留下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史记》中这样记载其成书过程:“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故又称之为《道德经》。《老子》一书博大精深,短短五千言,几乎字字珠玑。正如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说,《老子》一书,一个字就涵盖一个观念,一句话就涵盖三玄三要的妙义。
同样,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庄子是蒙地人,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庄子善于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奇异的情节对现实生活进行引申发挥。《庄子》分为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闻一多先生称庄子的哲学“不像寻常那一种矜严的、峻刻的、料峭的一味皱眉头、绞脑子的东西”,“是一首绝妙的诗”。
二、老庄学说的核心——
—道
太史公说,老庄学说同宗于“道”。老庄都认为“道”是最先、最高的存在,它是虚无的,凭借感观不能感知它,但它的存在又是真实的,由“道”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来。但老之“道”与庄之“道”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而言,老子的“道”,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意味较浓;而庄子的“道”,人生境界的意味较浓。
在近五千言的《老子》中,“道”被提到了七十多次。“道”被认为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它涵盖了宇宙、自然和人
类2011.
社会的一切。
殷周时期盛行天地创世说,把“天”尊奉为最高的人格神,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天”的安排和作为。可老子认为,“天”并非至高至上的,在“天”之前还有一个“道”,它先于“天”、“帝”而存在,是生育天地万物的始祖。“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对“道”的描述极其模糊。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不用逻辑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及其本质,而是带有情景性、模糊性的阐述。老子的“道”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似乎在“无”中有一种原初物质,“道”是“有”的,但同时“无”又是“道”的代名词。
庄子说“道”,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道”的这种特性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它是无所不在,无逃于物的。在每一个卑下的东西里面,在蝼蚁中、在秕谷中、在瓦罐中,甚至在屎尿中,都有它的踪迹和信息。
在笔者看来,“道”是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对它的把握,因为真正的智慧是不可言传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心灵是无限的;人生是不自由的,但可以让我们生出自由的翅膀。
三、老庄学说对我们的启示
1.老庄的理想人格与“社会化”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是对婴儿状态的否定,人的自我意识越是觉醒,其社会性就越强。人们生活在社会中,自然会受到社会价值规范的影响,将社会的要求内化到自身,逐步适应社会,这一过程就是“社会化”。社会化良好的人能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应变自如,以至能名利双收,成为现代人眼中典型的成功人士。
老庄的理想人格与此不同。老子的理想人格可以说是“婴儿”人格。单从人的眼睛中就可以看到人成长的代价:在婴儿时,人的眼睛如一泓泉水,清澈见底;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人的眼睛就越来越不透明了;到了老年,眼睛几乎是浑浊的了。只有做到像婴儿那样无欲,专心致志守住精神,才是最合乎自然之性、自然之理的人。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境界达到了这种“婴儿”状态,那么他面临任何处境,既不会高兴,也不会恐惧,以自己的方式身处其中,达到与宇宙大道合而为一。
庄子用“真人”、“至人”、“圣人”、“全人”等词来描绘他的理想人格,他认为的理想人格,像藐姑射山上居住的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驾飞龙,游于四海之外。像古代的真人,登高不粟,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心静神定,念不妄发,睡而不梦,醒而无忧,气息沉静,呼吸直达脚跟。他们的内心没有什么个人的特别好恶,他们生活纯朴,简单透明,心境自然平和,行为自然而然,完全没有个人的故意造作。
人虽然不能复归于婴儿,也不太可能像庄子描绘的神人、真人那样禀赋异常,但朴实无华的自然本性对于矫饰过度的现代人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美德。
2.老庄的为学与“学习的革命”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知识以空前的速度增加更新,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传播。较之数十年,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的课程,其内容的丰富性、课程的难度及深刻性都在增加。人们在学海里苦读,九年义务教育使中学变成了大家共同的起点。读了高中一定要读大学、读了大学还要上研究生。然而问问他们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从他们厚重的眼镜后的迷茫眼神中,从他们支吾的话语中,从传媒对某某大学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前跳楼自杀的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困惑。学习为了什么?到底应该学什么?老子和庄子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胜任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47章)。乍读此处,会觉得有一种“代沟”感:当代的教育告诉我们,人的认识不能生而有之,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只能从人的社会实践中来,怎么会出现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呢?老子、庄子是不是在反对知识,反对认识呢?其实,我们单从《老子》五千言中,就不难体会到老子对事物、世事的把握,是在他们对自然、对人世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的基础上,他们不反对用耳目感官去感知世界,不反对对事物的认识。只是,他们把认识分出了两个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系统——
—为学、为道。“为学”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是人们探求外物的知识活动,是知识的积累,是向外求得;“为道”是对大道的体悟,是价值的通达,是向内用功。行万里路,知天下事;读万卷书,明人世之理;观日月运行,察天道之变,这是常理,是在“为学”的层次上对人世的理解。但是将认识仅限于此,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积累而积累,不去用心体悟其中蕴藏的大道,人们的认识就失去了方向。行万里路,知天下事,未必知天下之理;看日月星辰,观天象之变,未必体悟到宇宙大道。“为道”是认识的目的所在。
浅谈老庄学说与现代人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