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绪论简答: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如何理解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3.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有哪些?判断: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一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本体判断:1.课程定义的分歧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

正确2.课程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

简答:1.西方和我国课程与教学发展经历的主要历史阶段。

2.常见的主要课程观有哪些?3.古德莱德提出的五种层次的课程。

4.教学概念的主要归属类型有哪些?论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第二章小学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名词解释:学校课程规划判断:进行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主要是基于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学校实际。

简答:1.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路径。

2.学校课程研制的保障条件。

3.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4.小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5.小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三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判断:在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上要坚持系统化、具体化、层次化的特点。

简答: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

2.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有哪些?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

4.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哪些?5.设计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有哪些?论述: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2.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3.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四章小学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名词解释:1.课程资源2.校本课程开发3.教学内容简答:1.课程资源的分类有哪些?2.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

3.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有哪些?4.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5.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有哪些?6.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主要有哪些?论述:1.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2.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3.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第五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组织名词解释:1.课程组织2.课程类型3.显性课程4.班级授课制简答:课程组织的基本要素。

第八章 小学课程(改)

第八章   小学课程(改)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简介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均 开展了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
1.课程设置上,既要适应学生的兴 趣与个性,又要注重课程的分层, 以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充 分的发展。 2.倡导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现代化 与综合化。 3.注重开发与培养学生能力与智力 的课程
4.积极寻求课程改革灵活性、 多样性发展,提出课程设置的 多样化和个性化,强调课程的 分化,大幅度提高选修课的比 重,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 学生的要求。
5.重视教师与社会力量在课程 开发与实施中的作用。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文革”结束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 第一阶段:引进苏联模式,改造旧教育 阶段。 主要特点: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学科在 不断地加以分化;重视自然科学课程; 注重学术人才的培养,学术化倾向较为 严重。
第二阶段:教育革命阶段 呈现政治化、实用化和国家功利主义 等方面的倾向。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阶段 阶级斗争成了最主要的课程。
2.“文革”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77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以 1963 年月 2 月 的中小学教材为参考,编写统编教材。 1981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修订十 年制教材和编制 12 年教材,开始对课 程教材体系进行调整和变革。
3. 自然科学新的发明和发现,对课 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 形式都有显著影响。在社会科学方 面也有类似情况。 4. 科学知识的分类对学校的课程内 容,尤其是课程设置有着重大的影 响。
(三)儿童身心的发展 其制约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课程目标的制约。不同学段由 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 目标也各异。 2.对课程设置的制约。 3.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第八章课程改革

第八章课程改革

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 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 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 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 的课程。
国家课 程
地方课 程

二、课程的作用
1
人才保证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 ,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的保证
2
依据和纽带
课程是教师教 和学生学的依 据,是师生联系 和交往的纽带。
3
根据
4
检查的依据
课程是教学方 法的选择、教 学组织形式的 确定、教学手 段的应用的根 据。
课程是国家检 查和监督学校 教育教学工作 的依据
从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
第八章 课程
目录
1 2 3 4
5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作用 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理论流派
课程的内容
第一次接触“课 程”一词,是 什么时候,如 何理解?
01课程的概念
+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
和及进程安排。 +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课。
+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
学科课程
经验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来划分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
必修课程 国家和地方课程
选修课程 校本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
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涵义:亦称“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 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 各种不同的科目;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学习期 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

阅读材料: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第十二章 一、重要概念与

阅读材料: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第十二章 一、重要概念与

阅读材料: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第十二章一、重要概念与理论第一节:课程研制概述一、课程研制:是指精心组织的设计、实施、评价并管理课程的动态过程,意在改进课程功能和提高学习走教学质量,包括从提出变革课程的动议、确立理论原理、编制课程文件、实施课程、开展教学与评价课程等一系列复杂事项。

二、课程研制的阶段: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①、课程规划:具体来说就是制定课程计划或方案,研制课程标准,编制课程教材以及开发课程资源等活动过程。

②课程实施:实质上就是把规划阶段研制的课程计划方案变成师生的教与学行动。

③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研制过程,包括课程的规划、实施及其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预期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学习和计划是否获得成功。

政治方面的参与者学校方面的参与者三、课程研制的参与者教育系统方面的参与者公众社会四、课程研制的特性:课程变迁,课程创新,课程改革课程变迁(根据我自己的理解)课程创新课程改革五、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改变课程领域的价值命题基础上革新课程形成和组成成分的专门活动。

课程改革有必然性。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改革的类型:全国性课程改革按空间范围分:区域性课程改革学校性课程改革更替性课程改革按承担的任务:试验性课程改革整体课程改革按所涉内容:局部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形式:突变式渐变式渐变与突变统一式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1、课程改革的“钟摆现象”:课程改革中两种对应而对立的课程理论、价值取向、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形式等,随时间流逝而不断地此消彼长,然后有彼消此长,从而实现着课程的不断发展。

2、课程改革的系统性:课程结构改革的系统性(有三个层次)课程研制过程的系统性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要符合整体的系统第二节:课程结构一、课程结构涉及课程内容、课程平衡、课程设置1、课程结构问题就是课程内容问题2、课程平衡是指选入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各类课程及其所包含的课目主次分明、比例相当,满足学生的潜在需要和合乎社会价值观标准。

课程与教学论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论 第八章

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考核点提示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掌握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几个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理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把握20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领悟中国面向未来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81 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穴1雪“课程开发”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

穴2雪“课程理解研究”:把课程称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

穴3雪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①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②二者又是内在的统一;③二者相辅相成。

2.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穴1雪“量的研究”及其局限性:这种研究是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及程序,认为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情境。

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有欺骗性。

穴2雪“质的研究”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课程理解范式”的兴起,“量的研究”渐次为“质的研究”所取代。

穴3雪“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应当是多元化的,使“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互补、整合。

二、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穴1雪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二者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二者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穴2雪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

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族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穴1雪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①二者是不同的两种价值追求。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计划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计划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计划《课程与教学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我们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

它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详细的阐述了课程与教学的有关理论,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实践,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是一名教师,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也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过去,我们教师只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强制学生接受所学课程,没有开发课程的任务。

现在情况不同了,21 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将课程论与教学论分家的局面扭转过来,使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相融合,更好的让学生接受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中央电大设置《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对教师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紧密结合我国 21 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及时地把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的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做到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有机结合,确保了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

在理论阐释与实践的组织上,又始终围绕学生教育的实际展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具备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础,更好地适应教师岗位的需要。

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1、随着现代化评估的进行和时代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家里和学校都可以上网学习,方便了学习者通过视频进行学习。

2、学习资源多样化(1)文字教材:马云鹏教授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

(2)网上资源:电大在线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辅导、IP 课件、直播课堂、网络课程、形成性考核、VCD 点播等。

(3)教学光盘。

3、电大分校为我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导,主要包括:面授辅导、网上讨论、电子邮件、电话答疑。

4、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进行学习。

学习方式:以文字教材为主,网络资源为辅自主学习。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八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八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00405)第八章课程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改革第三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现行课程标准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即学科1.在古代历史上,便有将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的传统。

2.对科目的价值进行了论述3.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被视为学科的内容或教材。

4.优缺点:(1)学科课程有其逻辑性及系统性强的优势,有利于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2)然而,只注重学科课程势必会造成和加深学科的分离,忽视了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不利于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二)课程即经验1.所谓课程,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它取决于学习者个体亲身的经历,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2.经验说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3.优缺点:课程经验说注重个体的能力,关注个体经验的不断获得,往往忽略了系统学科的学习,操作起来较为困难。

(三)课程即活动1.课程是指有计划的学科或其他活动。

2.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有其他内容如劳动和其它各种活动,也不只是内容本身,还有对内容的安排,以及内容安排实现的进程和期限等含义。

(四)课程即文化再生产1.鲍尔斯和金迪斯为此主张的代表人物。

2.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要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五)课程即社会改造1.代表人物是巴西的费雷尔。

2.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让学生适应社会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去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他们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课程引导,年轻人就能准备好并有能力改造世界。

二、课程的种类(一)根据学生在课程中学习方式的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可谓最早的学科课程。

2.学科课程的设计以学科为中心,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学科具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

第八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八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3、评价
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过分强调了儿童个人的兴趣、经验,未能指出何 种经验应由学校或其他机构提供, 很难实行,不 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1.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2. 基本观点: 课程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工具,课程研制应从社会改 造的要求出发,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课程,使课程 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地联系起来。
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 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3. 评价
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为
社会需要服务;重视各门课程的综合学习,有利 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度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 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 科的系统知识;同时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隐性课程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 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环境、 文化情境、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物质环境:学校建筑、设备 文化情境: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 人际情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

第八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试讲人:金双丽
学习目标
理解课程的内涵定义; 2. 了解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 3.认识基本的课程类型。
1.
导言

西方:课程改革一直是西方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研究始终是西方教育理论的中心论题。 中国:从1949年至今先后进行了八次课程改 革,“新课改”影响重大。
课程定义的分歧将会继续存在,本教材的理解: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课件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课件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提升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质量,会出现以下的 发展趋向:
➢ 第一,将幼儿教育“ 为什么” 而不是“ 怎么样” 的问题放置于评价教育质量的优先地 位,换言之,不要把方法问题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首要标准, 而不只是关注如何去培养人的问题。
➢ 第二,对“ 质量话语” 和“ 意义生成话语” 的取舍,不是“ 非此即彼”,而是对“ 孰轻孰 重” 的把握,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和情景而发生变化”。
二、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3. 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张雪门强调的是让儿童“在做中学”。 行为课程是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并不是放任的活动, 教师要对儿童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儿童的活动纳入计划的轨道。
二、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4. 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早期对幼儿教育的影响遍及北 方各省,与陈鹤琴一起被并称为“南陈北张”。
以信息技术改 变传统的幼儿 园课程中的玩 与教
1 2
共建共享数 字教育资源
四、 进一步关注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赖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关注和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必然趋向。
幼儿教育及幼儿园课程所追求目标最终是要通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的 转变才能得以实现。
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并非不要确保质量,而是要重构质量的概念, 从而使质量及其延伸的一系列概念与行动都能适应多样性、主体性、多重 视角和特定时空的背景。这样的想法,不仅符合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和 变革的趋势,也能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和变革提供启示。
一、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提升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四) 在“ 质量话语” 与 “ 意义生成话语” 之间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变革(原始)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变革(原始)
认定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幼 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与发展,幼儿园 课程要为幼儿提供整合的、情景化、生活化的经验 。
对课程内容的划分: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艺术等”五个领域。
从注重考虑教师如何教,到研究幼儿在教育过程中 如何从被动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发展。
2、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
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要尊重幼儿的 人格和权利,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 点,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保教并重,要关注个 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
历史变革
第一节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变革历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述
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一)中国近代社会幼儿园及其课程的产生
课程内容:饮食、身体、语言、唱歌、制作、手工 与 游戏
课程内容: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4、民国初年,基本延续上一时期模式
(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幼儿园课程变革 1、背景
三、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1、1989年,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颁布了《幼儿 园工作规程(试行)》以当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 普遍存在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上 课中心)的状况为矢,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实现:
“从单纯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到培养能力,发展 智力,进而研究幼儿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2、实践探索
洞察了当时幼儿教育照搬外国所带来的弊病和旧课程的 混乱局面,提出了从课程改革入手,使幼儿教育科学化 、本土化的主张。

3 政策落实
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1929年9月由教育部令各省市作为暂行 标准试验推行,以后又在各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于1932年 10月由当时的教育部公布,并1936年7月作了修订。这是中国幼儿 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包括国家课程的规划过程 5、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 又尽可能与
国际接轨,充分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先进科研成果
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一)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 教学领域 的基
本观念 1、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客观主义的根本超越,其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 1)就“实在”的性质而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 “真实”的存 在状态 2)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 而不是外在于世 界之中。 3)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欠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 在本质上是合作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 学生在探究
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地理解知识、 建构意义。 1)情境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必然要求 2)情境教学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但如果对 之作静态分 析,就可解释其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或环节, 主要包括创设情境、确定 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 效果评价五个方面。
(二)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 技术知识,又 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 有机构成
(三)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四)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 (五)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 专家咨询
机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 走向
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 2、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与组织上的准备 3、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 、地区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8章 课程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8章 课程
轻松”,说出了我心中梗塞已久的一个疑团。据我在美国粗略的观察, 美国学生的书包绝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空空荡荡,而是相当地沉重。在大 学校园里,一些学生还用上了拉杆箱包,因为里面的书已经重得背不动 了。不过,就中小学生而言,“书包沉重”这个充满怨气的词应该归中 国专有,用在美国并不准确,要改为“充实”才对。为什么呢?因为, 第一,很少有人强令学生读什么书;第二,学生书包里装的是真正的 书——除了教材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的是传统的经典作品,有 的是刚刚出版的新书。而我们的学校,从来都是强令只读教材。严格地 说,教材其实不是书,只是一个导读材料。只让学生读这个材料是非常 滑稽的事,就好比我们去旅游,只允许听导游讲解而不允许看风景一样。
师上课固定教室,学生上课找教室。在美国校园里,经
常看到学生拖着大大箱子一路小跑去上课。应该说,美
国学生上学不象我们想像的那样轻松,也是非常辛苦的,
但是,他们的辛苦和我们的辛苦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主
动的、自主的、有选择的,而我们则是被动的、无奈的、 没有选择余地的。美国学生累是“累并快乐者”,而我们 则是“累并痛苦者”。我们现在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减 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想,“减负”不是目的,有兴趣的 “负担”不是负担,我们的目的是减轻没有兴趣的负担。
语文 数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生物
体育 音乐
课改前课程 八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生物 物理
体育 音乐
九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外语 历史
物理 化学 体育 音乐

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外语
历史 与
社会
历史 地理
生物
科学
体育与健康 音乐
新课程

思想品德

教育学基础-第八章课程

教育学基础-第八章课程

第八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 )。

A.波西瓦尔B.洛克C.斯宾塞D.彼得•麦克费尔参考答案:C专家点评: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2.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迁移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生理适宜原则参考答案:B专家点评: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

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D.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参考答案:C专家点评: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1.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

A.教科书B.活动指导书C.参考书D.讲义E.讲授提纲参考答案:ABCDE专家点评: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2.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 )。

A.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B.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D.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E.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ABCE专家点评: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初中阶段就应达到的目标。

三、填空题1.课程、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体现了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与个体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是实现学校的蓝图,对保证学校的实现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答案:课程教育目标教育功能专家点评: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课程与教学论(八)

课程与教学论(八)
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 论,可以共享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 遇到的问题。
效果评价个人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对个人学习的评价
作业:
题目:阐述课程的三种含义及你的课程观.
要求:1500字
专业
学号 题目
姓名
格式:
(三)在基础层面
教学和教学设计研究开始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从研究方法看,各种形式的“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
的结合将是教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趋势。-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 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
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 文化)的理解,其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就 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消除性别差异,确保女童及妇女受教育的权利 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积极开展成人扫盲教育
(三)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 ——主体教育观
20世纪的“唯科学主义”
首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 同的世界。
其次,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
(1)有助于将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反映到课程中。 (2)有助于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
(3)有助于实现学校课程与整个世界的整合。
个人知识
1、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把学习者 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2、重视学习者的自我履历和生活史,重视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内 在整合。
(二)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 ——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基本知识体系: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20世纪20年代至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50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于20世纪50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中国讲学,并在中国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20 世纪50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虽然不再使用课程一词,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教育学对课程的狭义的理解,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

来自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1 / 10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是从各地自发进行的试验开始的,这些试验从单科扩展到了整体,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

可以说,这些试验所针对的问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项法规在试行七年以后,经过修订,正式颁发。

二、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1、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第八章 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第八章  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第八章
中国幼儿园课程的的历史
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的幼儿园 课程改革
上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幼儿园教 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 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 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 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 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 趋势
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 一边 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 和教育方案
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一)"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 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 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 (1) 健康活动 (2) 社会活动 (3) 科学活动 (4) 艺术活动 (5) 语文活动
二、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 践经验,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 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形成的学 科课程体系,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教学 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作。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80年代,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开始 广泛传播;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 为80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针对的问题是 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 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 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 2001年国 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课程与课程改革第一节课程概论二、课程理论的类型(几种不同取向课程理论理论代表人物)课程理论的主要功能是描述、解释、批判和指引课程实践。

格拉松(Glatthorn,A. A.)的课程理论,他在剖析不同分类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将课程理论分为结构取向、价值取向、内容取向、过程取向;(一)结构取向的课程理论结构取向的课程理论以描述和解释的方式,分析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课程决定的结构。

该取向的课程理论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宏观层次试图发展整体的课程理论,以此揭示影响课程决定的关键因素,其代表人物是古德莱德(Goodlad, J.)。

微观层次特别关注发生在机构和教学层级的课程现象,其代表人物是波斯纳(Posner, G.)和斯特赖克(Strike, K.),他们提出了课程内容顺序安排的五种原理,即“与世界有关”的原理、“与概念有关”的原理、“与探究有关”的原理、“与学习有关”的原理、“与效用有关”的原理。

(二)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主要关注师生“教育意识的提升”,以批判的方式分析课程工作者的价值观、基本假设等。

该取向可进一步分为个人取向和社会政治环境取向。

社会政治环境取向的代表人物是阿普尔(Apple, M.)。

个人取向的代表人物是麦克唐纳(MacDonald, J.B.)。

(三)内容取向的课程理论该取向主要以规定性的方式描述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主要来源。

按照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来源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三种基本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知识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

儿童中心课程主张儿童是课程的起点和决定者,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发展成熟自主的个人而努力。

知识中心课程主张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有知识体系或学科决定。

知识中心课程论者虽然认可儿童的经验和发展历程会影响课程的安排,但是他们更关心知识的本质或学科结构。

社会中心课程主张社会秩序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决定因素。

(四)过程取向的课程过程取向的课程主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式。

该取向的代表人物是休特(Short, H.G.)。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模式三种常见的课程设计模式,即“目标模式”(objectives model)、“过程模式”(process model)与“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

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组织形式或安排。

一、目标模式(步骤)目标模式又称“工学模式”(technological model),是以目标的分析与设定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围绕着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评价而展开的课程设计的模式。

目标模式的典范是泰勒模式,泰勒模式由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

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领域的经典著作《课程与教学基本原原理》。

在此书中,他明确提出任何层面课程设计必须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或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概述如下:1.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确定是课程设计的基本逻辑起点2.选择学习经验3.组织学习经验4.评价:所谓评价,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

图8-4 泰勒模式三、情境模式该模式将课程设计置于社会文化框架中,“教师通过使学生领悟文化价值、学会各种用来对文化进行阐释的结构和各种符号系统,去修正、变革学生的经验”。

由五部分组成:情境模式又称“情境分析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其基本假定是,学校和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设计是促进学校深层变革最有效的方法。

情境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基尔贝克(Skilbeck,M)和劳顿(Lawton,D)。

该模式将课程设计置于社会文化框架中,“教师通过使学生领悟文化价值、学会各种用来对文化进行阐释的结构和各种符号系统,去修正、变革学生的经验”。

由五部分组成:情境模式又称“情境分析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其基本假定是,学校和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设计是促进学校深层变革最有效的方法。

情境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基尔贝克(Skilbeck,M)和劳顿(Lawton,D)。

(1)分析情境(2)拟订目标(3)设计教与学的课程方案(4)诠释和实施课程方案(5)评估、反馈和重新建构第9章教学理论与模式第一节教学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的词源涵义(一)汉语中“教学”词源分析“教学”二字最早连用出现于《书·商书·说命下》:“斅学半”(斅,音xiào,指教)说文解字中关于教学的涵义可概括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就其道德品格与知识涵养进行教导并使其有所觉悟的过程。

学的解释中“觉悟”的意思是,对事物已达到认知理解的境界。

说文解字中将教学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学,觉悟也”。

到了近代,“教学”又等同于“教授”,陶行知所指的“教学”的涵义是“教学生学”。

到了当代,人们一般认可: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二)英语中“教学”词源分析与教学相关的英文为“teach”、“learn”、“instruction”。

Teach的本义是“教”Learn源自于中世纪英语中的lernen一词,意即“学”或“教”。

teach、learn在词源上是相通的,Instruction范围较窄,专指在教室中所执行的常规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涵义的当代发展(一)批判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学批判教育学的代表、巴西教育学者保罗·弗莱雷,弗莱雷提出,教学即对话。

(二)发展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学达克沃斯认为,教学即研究。

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建构知识的过程。

第二节教学理论的流派所谓教学理论(instructional theory),是指力求合理地设计教学情境,以期达成学校教学目的所建立的一套具有处方功能的系统理论。

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是第一本系统的教学理论著作。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确立了心理学和哲学的理论基础,使教学理论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此后,教学理论朝心理学和哲学两个方向发展。

欧洲大陆(以德国为代表)倾向于哲学取向,前苏联和我国都深受影响;英美则倾向于心理学取向,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奥苏伯尔和加涅等。

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他精心设计实验,探索动物行为在环境变化时进行学习的规律,依据动物实验建立了学习的强化学说,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及其相应的教学方法,(一)斯金纳的教学观斯金纳认为,教学即行为塑造。

他强调人类行为的可塑性,认为教学是教师依据学习情境的安排,通过各种强化策略,塑造出预期的行为。

(二)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斯金纳认为,良好的程序教学需要包括如下基本要素:(1)学生作出积极的反应(2)小的步子(3)对每一反应作出及时反馈(4)自定步调,学习者按照个人情况确定学习进度二、认知主义取向的教学理论认知主义取向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Gagne,R.M.)、布鲁纳(Bruner,J.S.)和奥苏贝尔((Ausubel,D.P.)等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认知、发展与教学统一的教育观,构筑了以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涵义布鲁纳主张,教学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设法安排有利于发现各种结构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结构。

”(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1.发现学习法的涵义布鲁纳基于对“怎么教”的独特认识,提出了发现学习法的内涵。

布鲁纳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指出:“我们教—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亲自发现的实践,可使人按照一种促使信息更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信息。

”“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得重要。

据此,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法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不局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所作的“再发现”。

2.发现学习法的要素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或在发现?布鲁纳详细论述了发现学习的基本要素:(1)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2)探究解决方案(3)灵活组织外界提供的信息(4)灵活而执着地追求问题的解决第三节教学模式(了解模式,代表人物)一、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模拟训练学习模式二、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基本的归纳模式三、社会型教学模式团体调查模式四、个人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第10章德育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概念(辨析题)关于德育概念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这是从伦理学体系上界定的;广义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讲的,它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前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后者将思想、政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与道德教育加以概括,称为“社会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的教育。

道德有私德、公德及职业道德之分。

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及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公德是国家及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通常所谓的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道德教育的内容涉及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是指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我国,思想教育是形成不同层次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在国外有的称价值观的教育。

政治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

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广义或大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三个纬度。

总而言之,我们把德育的概念概括为:德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思想和政治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德育的过程与原则一、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也就是把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等因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