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公开课教案.doc

合集下载

小学公开课奥林匹克数学教案

小学公开课奥林匹克数学教案

小学公开课奥林匹克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知道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基本要求和标准;2. 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习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奥林匹克数学知识和技巧;4. 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教学PPT等;教学材料:奥林匹克数学试题、课本、练习册等;学生用具:铅笔、橡皮擦、尺子、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历史和意义简单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有帮助。

2. 梳理知识框架(10分钟)通过展示教学PPT,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包括学科知识、解题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

3. 学习奥数技巧(20分钟)教师以解答奥林匹克数学试题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奥数技巧,如数学归纳法、逆向思维等,并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巩固。

4. 拓展应用能力(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合适的奥林匹克数学题目,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和方法技巧。

6.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堂练习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互相订正。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提交。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奥数技巧。

同时,通过实例和练习的引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课堂设计上还需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合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辅导。

小学六年级奥数《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生活中的数学》教案

(PPT出示)
练习三:(5分)
在一张纸上,挖出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圆,并要让你将一枚直径为3厘米的硬币穿过去。

你觉得这可能吗?应该怎么做?(纸不能破)
分析:
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实我们只要把纸沿着2厘米圆的直径对折,然后把半圆左右两边拉成直线,直线的长度是2×3.14÷2=3.14厘米,大于硬币的直径,硬币就可以轻松通过了。

板书:
(PPT出示)
(二)例题四:(10分)
生活中的年龄
欧拉路过一个墓园,他看见一个长着翅膀的老人便问:“您是谁?”老人回答道:“我是希腊数学家丢番图,我是上帝的信使,你可知我有多少岁吗?我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十二分之一,唇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我结了婚,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我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我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我在极度悲痛中活了四年,也与世长辞了。


师:同学们,回忆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这题目可以是什么问题?
生:求最小公倍数问题。

师:非常不错,那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是求什么的最小公倍数呢?
生:6、12、7
师:同学们都找出来了吗,再仔细找找,是不是还少了一个。

生:还有2。

师:儿子只活了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那还要算上2。

虽然2已经是6、20因数了,但是我们在解题的时候不能跳过哦。

生:是。

(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

(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理清解题思路,探索简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简算公式,掌握简算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让学生回顾异分母分数的运算过程并进行讲授
二、新课讲授
由回顾内容,导入新课公式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布置作业
拓展应用部分
思路要点
复习导入→新课讲授(公式)
课堂小结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倒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六年级数学
《举一反三》
教案
第一讲简便运算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则运算转化为简便运算的过程,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
2.化繁为简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就感,逐渐爱上做题,爱上探索
3.事物均有规律可循,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爱上数字,积极探索数学世界
(可通过画图或画数轴进行分析)
2、情景问题讲解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类型题进行讲解+习题巩固
3、类型题回顾
布置作业
思路要点
例题+画题干分析变量不变量+思路启示+讲解+细节要求+习题
例:(课本典例1)有两筐苹果,乙筐是甲筐的 ,从甲筐取出6千克装入乙筐后,乙筐的苹果是甲筐的 ,问:甲乙两筐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2.能够理清题干中逻辑关系
3.能够对利用分数解决应用题有一个系统的知识领会过程

六年级奥数教案2

六年级奥数教案2

第二课堂(第五周)判断与推理 1教学要求: (1)理解逻辑推理的四条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分析、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分析、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分析、推理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练习法。

(一)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一些用逻辑推理来解答的题目。

逻辑推理是运用已知的若干判断去获得一个新判断的思维方法。

正确的逻辑推理必须遵循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四条基本规律。

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1在一桩盗窃案中,有两个嫌疑人甲和乙,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询问。

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未盗窃”。

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未盗窃”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个证人最后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

”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那么盗窃犯是谁?(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同座位讨论。

(3)分析:本题关键是,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

所以第三个证人是伪证。

即前两人是假,甲乙都是盗窃犯。

(4)为什么甲乙都是盗窃犯?三、巩固练习。

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乙中间有一个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调查研究,已证实四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那么罪犯是谁?(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同座位讨论。

(2)分析:问题关键是四名嫌疑人有两人说了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

如甲假,那剩的三人有一人说假,另外两人是真,而乙丁两人观点一致。

如乙假,那丁也假;反之,乙真,丁也真;只能丙假,乙丁真;丙是盗窃犯。

这样甲也对,产生矛盾,(矛盾律)所以甲不可能假。

同理,推出:乙丁有罪,甲丙无罪。

(4)说说为什么乙丁有罪,甲丙无罪?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一、追及与相遇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离,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距离之差、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内,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通常,“追及问题”要考虑速度差、例1 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所用时间=96=1、5(小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面包车速度是54-6=48(千米/小时)、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481、5=72(千米)、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例2 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种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到公园多远?解一:可以作为“追及问题”处理、假设另有一人,比小张早10分钟出发、考虑小张以75米/分钟速度去追赶,追上所需时间是5010(75-50)=20(分钟)?因此,小张走的距离是7520=1500(米)、答:从家到公园的距离是1500米、还有一种不少人采用的方法、家到公园的距离是一种解法好不好,首先是“易于思考”,其次是“计算方便”、那么你更喜欢哪一种解法呢?对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能逐渐形成符合你思维习惯的解题思路、例3 一辆自行车在前面以固定的速度行进,有一辆汽车要去追赶、如果速度是30千米/小时,要1小时才能追上;如果速度是35千米/小时,要40分钟才能追上、问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解一:自行车1小时走了301-已超前距离,自行车40分钟走了自行车多走20分钟,走了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答:自行车速度是20千米/小时、解二:因为追上所需时间=追上距离速度差1小时与40分钟是3∶2、所以两者的速度差之比是2∶3、请看下面示意图:马上可看出前一速度差是15、自行车速度是35-15=20(千米/小时)、解二的想法与第二讲中年龄问题思路完全类同、这一解法的好处是,想清楚后,非常便于心算、例4 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这时是几点几分?解:画一张简单的示意图:图上可以看出,从爸爸第一次追上到第二次追上,小明走了8-4=4(千米)、而爸爸骑的距离是4+8=12(千米)、这就知道,爸爸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自行车速度的124=3(倍)、按照这个倍数计算,小明骑8千米,爸爸可以骑行83=24(千米)、但事实上,爸爸少用了8分钟,骑行了4+12=16(千米)、少骑行24-16=8(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1千米/分,爸爸骑行16千米需要16分钟、8+8+16=32、答:这时是8点32分、下面讲“相遇问题”、小王从甲地到乙地,小张从乙地到甲地,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小王和小张一起走了甲、乙之间这段距离、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相遇问题”,常常要考虑两人的速度和、例5 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解:走同样长的距离,小张花费的时间是小王花费时间的3612=3(倍),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也可以说,在同一时间内,小王骑车走的距离是小张步行走的距离的3倍、如果把甲地乙地之间的距离分成相等的4段,小王走了3段,小张走了1段,小张花费的时间是36(3+1)=9(分钟)、答:两人在9分钟后相遇、例6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解:画一张示意图离中点1千米的地方是A点,从图上可以看出,小张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多1千米,小王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少1千米、从出发到相遇,小张比小王多走了2千米小张比小王每小时多走(5-4)千米,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2(5-4)=2(小时)、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4)2=18(千米)、本题表面的现象是“相遇”,实质上却要考虑“小张比小王多走多少?”岂不是有“追及”的特点吗?对小学的应用题,不要简单地说这是什么问题、重要的是抓住题目的本质,究竟考虑速度差,还是考虑速度和,要针对题目中的条件好好想一想、千万不要“两人面对面”就是“相遇”,“两人一前一后”就是“追及”、请再看一个例子、例7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于C 点、如果甲车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6千米、求A,B两地距离、解: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12+16=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285=5、6(小时)、比C点相遇少用6-5、6=0、4(小时)、甲到达D,和到达C点速度是一样的,少用0、4小时,少走12千米,因此甲的速度是120、4=30(千米/小时)、同样道理,乙的速度是160、4=40(千米/小时)、A到 B距离是(30+40)6=420(千米)、答:A,B两地距离是420千米、很明显,例7不能简单地说成是“相遇问题”、例8 如图,从A到B是1千米下坡路,从B到C是3千米平路,从C到D是2、5千米上坡路、小张和小王步行,下坡的速度都是6千米/小时,平路速度都是4千米/小时,上坡速度都是2千米/小时、问:(1)小张和小王分别从A, D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多少时间后他们相遇?(2)相遇后,两人继续向前走,当某一个人达到终点时,另一人离终点还有多少千米?解:(1)小张从 A到 B需要1660=10(分钟);小王从 D到 C也是下坡,需要2、5660=25(分钟);当小王到达 C点时,小张已在平路上走了25-10=15(分钟),走了因此在 B与 C之间平路上留下3-1=2(千米)由小张和小王共同相向而行,直到相遇,所需时间是2(4+4)60=15(分钟)、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是25+15=40 (分钟)、(2)相遇后,小王再走30分钟平路,到达B点,从B点到 A点需要走1260=30分钟,即他再走60分钟到达终点、小张走15分钟平路到达D点,45分钟可走小张离终点还有2、5-1、5=1(千米)、答:40分钟后小张和小王相遇、小王到达终点时,小张离终点还有1千米、二、环形路上的行程问题人在环形路上行走,计算行程距离常常与环形路的周长有关、例9 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王的速度是180米/分、(1)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75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多少米/分?(2)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一方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解:(1 )75秒-1、25分、两人相遇,也就是合起来跑了一个周长的行程、小张的速度是5001、25-180=220(米/分)、(2)在环形的跑道上,小张要追上小王,就是小张比小王多跑一圈(一个周长),因此需要的时间是500(220-180)=12、5(分)、2xx、5500=5、5(圈)、答:(1)小张的速度是220米/分;(2)小张跑5、5圈后才能追上小王、例10 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离A点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6O米、求这个圆的周长、解:第一次相遇,两人合起来走了半个周长;第二次相遇,两个人合起来又走了一圈、从出发开始算,两个人合起来走了一周半、因此,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合起来所走的行程是第一次相遇时合起来所走的行程的3倍,那么从A到D的距离,应该是从A到C距离的3倍,即A到D 是803=240(米)、240-60=180(米)、1802=360(米)、答:这个圆的周长是360米、在一条路上往返行走,与环行路上行走,解题思考时极为类似,因此也归入这一节、例11 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解:画示意图如下:如图,第一次相遇两人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间距离的3倍,因此所需时间是40360=2(小时)、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出发至第二次相遇,小张已走了62-2=10(千米)、小王已走了6+2=8(千米)、因此,他们的速度分别是小张102=5(千米/小时),小王82=4(千米/小时)、答: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分别是5千米/小时和4千米/小时、例12 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解:画示意图如下、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距离的3倍,因此张走了3、53=10、5(千米)、从图上可看出,第二次相遇处离乙村2千米、因此,甲、乙两村距离是10、5-2=8、5(千米)、每次要再相遇,两人就要共同再走甲、乙两村距离2倍的路程、第四次相遇时,两人已共同走了两村距离(3+2+2)倍的行程、其中张走了3、57=24、5(千米),24、5=8、5+8、5+7、5(千米)、就知道第四次相遇处,离乙村8、5-7、5=1(千米)、答:第四次相遇地点离乙村1千米、下面仍回到环行路上的问题、例13 绕湖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4千米/小时速度每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6千米/小时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问:两人出发多少时间第一次相遇?解:小张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50分钟走5千米我们可以把他们出发后时间与行程列出下表:12+15=27比24大,从表上可以看出,他们相遇在出发后2小时10分至3小时15分之间、出发后2小时10分小张已走了此时两人相距24-(8+11)=5(千米)、由于从此时到相遇已不会再休息,因此共同走完这5千米所需时间是5(4+6)=0、5(小时)、2小时10分再加上半小时是2小时40分、答:他们相遇时是出发后2小时40分、例14 一个圆周长90厘米,3个点把这个圆周分成三等分,3只爬虫A,B,C分别在这3个点上、它们同时出发,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周爬行、A的速度是10厘米/秒,B的速度是5厘米/秒,C的速度是3厘米/秒,3只爬虫出发后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解:先考虑B与C这两只爬虫,什么时候能到达同一位置、开始时,它们相差30厘米,每秒钟B能追上C(5-3)厘米0、30(5-3)=15(秒)、因此15秒后B与C到达同一位置、以后再要到达同一位置,B要追上C一圈,也就是追上90厘米,需要90(5-3)=45(秒)、B与C到达同一位置,出发后的秒数是15,,105,150,195,……再看看A与B什么时候到达同一位置、第一次是出发后30(10-5)=6(秒),以后再要到达同一位置是A追上B 一圈、需要90(10-5)=18(秒),A与B到达同一位置,出发后的秒数是6,24,42,,78,96,…对照两行列出的秒数,就知道出发后60秒3只爬虫到达同一位置、答:3只爬虫出发后60秒第一次爬到同一位置、请思考,3只爬虫第二次到达同一位置是出发后多少秒?例15 图上正方形ABCD是一条环形公路、已知汽车在AB上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在BC上的速度是120千米/小时,在CD 上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在DA上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从CD 上一点P,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中点相遇、如果从PC中点M,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上一点N处相遇、求解:两车同时出发至相遇,两车行驶的时间一样多、题中有两个“相遇”,解题过程就是时间的计算、要计算方便,取什么作计算单位是很重要的、设汽车行驶CD所需时间是1、根据“走同样距离,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得出分数计算总不太方便,把这些所需时间都乘以24、这样,汽车行驶CD,BC,AB,AD所需时间分别是24,12,16,18、从P点同时反向各发一辆车,它们在AB中点相遇、P→D→A与P→C→B所用时间相等、PC上所需时间-PD上所需时间=DA所需时间-CB所需时间=18-12=6、而(PC上所需时间+PD上所需时间)是CD上所需时间24、根据“和差”计算得PC上所需时间是(24+6)2=15,PD上所需时间是24-15=9、现在两辆汽车从M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M→P→D→A→N 与M→C→B→N所用时间相等、M是PC中点、P→D→A→N与C→B→N时间相等,就有BN上所需时间-AN上所需时间=P→D→A 所需时间-CB所需时间=(9+18)-12=15、BN上所需时间+AN上所需时间=AB上所需时间=16、立即可求BN上所需时间是15、5,AN所需时间是0、5、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对要计算的数作一些准备性处理,会使问题变得简单些、三、稍复杂的问题在这一节希望读者逐渐掌握以下两个解题技巧:(1)在行程中能设置一个解题需要的点;(2)灵活地运用比例、例16 小王的步行速度是4、8千米/小时,小张的步行速度是5、4千米/小时,他们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0、8千米/小时,从乙地到甲地去、他们3人同时出发,在小张与小李相遇后5分钟,小王又与小李相遇、问: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多少时间?解:画一张示意图:图中A点是小张与小李相遇的地点,图中再设置一个B点,它是张、李两人相遇时小王到达的地点、5分钟后小王与小李相遇,也就是5分钟的时间,小王和小李共同走了B与A之间这段距离,它等于这段距离也是出发后小张比小王多走的距离,小王与小张的速度差是(5、4-4、8)千米/小时、小张比小王多走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是1、3(5、4-4、8)60=130(分钟)、这也是从出发到张、李相遇时已花费的时间、小李的速度10、8千米/小时是小张速度5、4千米/小时的2倍、因此小李从A到甲地需要1302=65(分钟)、从乙地到甲地需要的时间是130+65=195(分钟)=3小时15分、答:小李从乙地到甲地需要3小时15分、上面的问题有3个人,既有“相遇”,又有“追及”,思考时要分几个层次,弄清相互间的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图中设置一个B 点,使我们的思考直观简明些、例17 小玲和小华姐弟俩正要从公园门口沿马路向东去某地,而他们的家要从公园门口沿马路往西、小华问姐姐:“是先向西回家取了自行车,再骑车向东去,还是直接从公园门口步行向东去快”?姐姐算了一下说:“如果骑车与步行的速度比是4∶1,那么从公园门口到目的地的距离超过2千米时,回家取车才合算、”请推算一下,从公园到他们家的距离是多少米?解:先画一张示意图设A是离公园2千米处,设置一个B点,公园离B与公园离家一样远、如果从公园往西走到家,那么用同样多的时间,就能往东走到B点、现在问题就转变成:骑车从家开始,步行从B点开始,骑车追步行,能在A点或更远处追上步行、具体计算如下:不妨设B到A的距离为1个单位,因为骑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所以从家到A的距离是4个单位,从家到B的距离是3个单位、公园到B是1、5个单位、从公园到A是1+1、5=2、5(单位)、每个单位是20002、5=800(米)、因此,从公园到家的距离是8001、5=1200(米)、答:从公园门口到他们家的距离是1200米、这一例子中,取计算单位给计算带来方便,是值得读者仿照采用的、请再看一例、例18 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慢车从B到A 用了12、5小时,慢车到A停留半小时后返回、快车到B停留1小时后返回、问: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相遇共需多少时间?解:画一张示意图:设C点是第一次相遇处、慢车从B到C用了5小时,从C到A用了12、5-5=7、5(小时)、我们把慢车半小时行程作为1个单位、B到C10个单位,C到A15个单位、慢车每小时走2个单位,快车每小时走3个单位、有了上面“取单位”准备后,下面很易计算了、慢车从C到A,再加停留半小时,共8小时、此时快车在何处呢?去掉它在B停留1小时、快车行驶7小时,共行驶37=21(单位)、从B到C再往前一个单位到D点、离A点15-1=14(单位)、现在慢车从A,快车从D,同时出发共同行走14单位,相遇所需时间是14(2+3)=2、8(小时)、慢车从C到A返回行驶至与快车相遇共用了7、5+0、5+2、8=10、8(小时)、答:从第一相遇到再相遇共需10小时48分、例19 一只小船从A地到B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求A至B两地距离、解:1小时是行驶全程的一半时间,因为去时逆水,小船到达不了B地、我们在B之前设置一个C 点,是小船逆水行驶1小时到达处、如下图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的行程,恰好是C至B距离的2倍,它等于6千米,就知C 至B是3千米、为了示意小船顺水速度比逆水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在图中再设置D点,D至C是8千米、也就是D至A顺水行驶时间是1小时、现在就一目了然了、D至B是5千米顺水行驶,与C至B逆水行驶3千米时间一样多、因此顺水速度∶逆水速度=5∶3、由于两者速度差是8千米、立即可得出A至B距离是12+3=15(千米)、答:A至B两地距离是15千米、例20 从甲市到乙市有一条公路,它分成三段、在第一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在第二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在第三段上,汽车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已知第一段公路的长恰好是第三段的2倍、现有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20分后,在第二段的解一:画出如下示意图:当从乙城出发的汽车走完第三段到C时,从甲城出发的汽车走完第一段的到达D 处,这样,D把第一段分成两部分时20分相当于因此就知道,汽车在第一段需要第二段需要303=90(分钟);甲、乙两市距离是答:甲、乙两市相距185千米、把每辆车从出发到相遇所走的行程都分成三段,而两车逐段所用时间都相应地一样、这样通过“所用时间”使各段之间建立了换算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方法、例8、例13也是类似思路,仅仅是问题简单些、还可以用“比例分配”方法求出各段所用时间、第一段所用时间∶第三段所用时间=5∶2、时间一样、第一段所用时间∶第二段所用时间=5∶9、因此,三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5∶9∶2、汽车走完全程所用时间是802=160(分种)、例21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设原速度是1、%后,所用时间缩短到原时间的这是具体地反映:距离固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用原速行驶需要同样道理,车速提高25%,所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如果一开始就加速25%,可少时间现在只少了40分钟,72-40=32(分钟)、说明有一段路程未加速而没有少这个32分钟,它应是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真巧,320-160=160(分钟),原速的行程与加速的行程所用时间一样、因此全程长答: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分有意思,按原速行驶120千米,这一条件只在最后用上、事实上,其他条件已完全确定了“原速”与“加速”两段行程的时间的比例关系,当然也确定了距离的比例关系、全程长还可以用下面比例式求出,设全程长为x,就有x∶120=72∶32。

六年级上册奥数网教案

六年级上册奥数网教案

六年级上册奥数网教案一、第一章:数列与级数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求和方法,了解级数的定义及性质。

2. 教学内容:a. 数列的概念与分类b. 数列的求和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分组求和等c. 级数的定义及性质3. 教学难点:级数的收敛性与发散性的判断二、第二章:函数与极限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性质,理解极限的思想,会计算极限。

2. 教学内容:a.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b. 极限的定义及性质:无穷小、无穷大、极限的计算c. 极限的应用:函数的连续性、导数的定义3. 教学难点:极限的计算及函数的连续性三、第三章:微分学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微分的概念,学会计算微分,了解微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a. 微分的定义及计算法则b. 微分的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c. 微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速度、加速度、曲线的切线等3. 教学难点:微分的计算及应用四、第四章:积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积分的概念,学会计算积分,掌握积分的应用。

2. 教学内容:a. 积分的定义及计算法则b.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计算c. 积分的应用:面积、体积、弧长等3. 教学难点:积分的计算及应用五、第五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

2. 教学内容:a.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独立性等b.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排列组合等c. 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描述性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3. 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六、第六章:几何初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几何基本概念,熟悉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公理体系。

2. 教学内容:a. 几何基本概念: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b.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c. 几何公理体系: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何3. 教学难点: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几何公理体系的应用七、第七章:代数初步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代数基本概念,学会代数运算,了解代数方程的解法。

六年级《表面积与体积》奥数教案

六年级《表面积与体积》奥数教案

(六年级)备课教员:第十二讲表面积与体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掌握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1.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掌握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四、教学准备:PPT、长方形硬纸片、圆形纸片各一张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深入地意识到体积基础公式是底面积×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师:老师手中有两张纸片,看纸片上贴的是什么?生:红包。

师:你们想要红包吗?每个红包里面的东西都不一样哦。

生:想要。

师:红包不是你们想要就能要。

想获得红包就得经过老师的考验。

这里2张长方形的纸片,老师想看到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哪位同学告诉老师怎么办?上来操作给老师看看。

生:……(长方形纸片快速地上下平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体,圆形纸片水平的快速地上下平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圆柱体。

)师:这两位同学想象力非常棒,这两个红包就给这两位优秀的同学,看看里面是什么?生:……师:唉,老师再问问你们,拿着长方形这张纸上移,到这个点高度停止,它运动的轨迹是不是这一段,就是它形成的长方体的高?圆形纸片呢?(不断地平移,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生:……师:不错,那这个形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底面积是不是就是纸片的面积?生:是的。

师:好像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也是有些联系的哦,那我们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的奥妙吧。

【探究新知,引入新课: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小学所有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本堂主要是对该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巩固,并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板书课题:表面积与体积】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从它的上方挖去一个半径为5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形木块,这个木块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讲解重点:回顾和整理正方体、圆柱体概念和表面积计算公式,及了解圆柱体表面积推导过程。

《小学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教案》word版第一章:奥数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奥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奥数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奥数的定义:介绍什么是奥数,奥数比赛的特点。

奥数的发展:介绍奥数的历史,我国在奥数领域取得的成就。

学习奥数的好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评价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奥数的基本了解。

第二章:数的规律2.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字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数字规律:奇偶性、质数与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数列规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评价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数的规律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几何图形3.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平面几何:三角形、四边形、圆。

立体几何:正方体、长方体、球体。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评价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逻辑思维4.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2 教学内容因果关系:因果推理、演绎推理。

集合关系:集合的并、交、补。

逻辑运算:逻辑符、逻辑推理。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评价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逻辑思维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解题技巧5.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5.2 教学内容方程解法: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不等式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

其它解题技巧:数字拆分、代入法、排除法。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5.4 教学评价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程度。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 通过奥数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供学生与同龄人竞争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掌握奥数中常见的问题类型和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和解题策略。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奥数教材和题目。

2. 准备黑板、白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 分发练习册和纸笔给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奥数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回顾上一堂课所学的奥数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奥数中常见的问题类型,如逻辑推理、数列、几何等。

2. 分析每种问题类型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示范解答一个奥数题目,详细解释解题思路和步骤。

2. 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解答几个类似的奥数题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拓展与创新(15分钟)1. 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奥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培养数学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奥数知识和解题方法。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适量的奥数练习题,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奥数竞赛和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报名方式。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解题,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思考。

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教案》word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小学奥数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奥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奥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与运算1.1 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与性质1.2 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及其性质1.3 简便运算技巧2. 第二章: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2.1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2.2 三角形、四边形、圆的面积计算2.3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3. 第三章: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3.1 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与应用3.2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应用3.3 常见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奥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奥数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在各个章节的知识掌握情况。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安排1. 数的认识与运算:共计10课时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与性质:2课时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及其性质:2课时简便运算技巧:2课时综合练习:4课时2.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共计12课时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3课时三角形、四边形、圆的面积计算:3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3课时综合练习:3课时3. 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共计8课时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与应用:2课时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应用:2课时常见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2课时综合练习:2课时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小学生水平的奥数教材。

六年级奥数教案1(2021年整理)

六年级奥数教案1(2021年整理)

(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1(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1(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1(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六年级奥数教案巧算求和教学目标:巧妙的运用分数的拆分来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分数的拆分(一)教学目标:学会分析数的特点和运算技巧、法则、定律以及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拆分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分数的拆分(二)教学目标:学会分析算式的特点和使原式家(减)一个数的方法,使计算朝着预想的方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型的拆分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包含与排除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包含排除原理或容斥原理解决抽象的数学原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例1、例2和自主检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包含与排除(二)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包含排除原理或容斥原理把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

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平面图形(一)教学目标:熟练的运用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平面图形(二)教学目标: 熟练的运用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此方法进行这一类问题的解答。

《小学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教案》word版第一章:奥数简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奥数,奥数的特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奥数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奥数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奥数的特点和意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什么是奥数?2. 讲解奥数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分析奥数的特点和意义。

4. 引导学生思考奥数对他们的好处。

四、课后作业:1. 了解一位奥数大师的故事。

2. 思考奥数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第二章:数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的规律。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数的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的基本性质。

2. 数字的循环和重复。

3. 数的分解和质因数。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数的规律是什么?2. 讲解数的的基本性质。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数字的循环和重复。

4. 讲解数的分解和质因数。

四、课后作业:1. 找出一些数的规律。

2. 练习数的分解和质因数的计算。

第三章: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性质。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几何图形有哪些?2. 讲解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性质。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几何图形的规律。

4. 进行一些几何图形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四、课后作业:1. 观察和思考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2. 练习几何图形的计算和画图。

第四章:逻辑思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逻辑关系和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

2. 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什么是逻辑思维?2. 讲解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逻辑关系和规律。

六年级奥数第2讲:按比例分配-教案

六年级奥数第2讲:按比例分配-教案

( 六年级 ) 备课教员:×××第二讲 按比例分配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2. 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把比转化为相应分数形式。

四、教学准备: 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题目,由旧知识(平均、比)引入到新课题,掌握如何通过比和总数来分配。

】师:如果老师有10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男生和2个女生,每人分几个? 生:2个。

师:那么男生分几个?女生分几个呢?生: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不错,现在我把题目改成,有10个苹果,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2,男 生和女生各分多少个?生:还是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怎么做的?生:把男生看作3份,女生看作2份,一共有5份,每份2个,所以男生分6个,女生分4个。

师:那么男生占全部的?生:53。

师:女生占全部的?生:52。

师:我们知道了男生和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又知道总的苹果数。

那么男 生分几个?怎么算?生:10×53=6(个)。

师:女生呢?生:10×52=4(个)。

师:知道总数和分配对象的比,我们就可以算出分配的具体数量。

也就是我们 经常用到的公式:总数×分率=分量。

【探究新知,引入新课:在实际的题目中,总数和分配比往往比较隐藏,需要将其转化,这节课就是利用所学知识将题目转化为最直观简单的方法来求解。

】【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植树节到了,阿博士带着六年级学生植树绿化。

六年级奥数教案

六年级奥数教案
2、新知识授课讲解
1.学生思考:要比较 和 的大小,是不是应该分母或者分子相同,再进行比较呢?
2.引入概念:比较两个分数大小,必须让两者的分母或分子相同再进行比较,我们常用的是使两者分母相同
3.示范:首先需要找最小公倍数,进行分数通分
4.学生回答: 和 的最小公倍数,老师引入:当两数没有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将两数相乘
哪个是变量,哪个是不变量?甲是变量,乙是不变量
思路:如何看单位“1”,如何列式
细节:要注意是从甲筐拿出来往乙筐放;记得写“答”
习题:(举一反三1中的习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生初步将分数应用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学会利用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对分数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第四讲分数大小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思路:应用公式 将此题转变形式
讲解过程(略)
重点:公式的灵活应用,裂项相加法、错位相减法的应用
口头总结+同类型题导入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对巧算与估算的学习,以及对估算和巧算与分数知识的关联,能够增强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第三讲转化单位“1”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倒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2、情景导入、概念理解
(课本典例1的进行学习和分析、讲解)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11讲:平面图形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11讲:平面图形

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一〉例题3:〈10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被E、F两点三等分,已知三角形ABE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讲解重点: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找到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师:题目中有哪个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生:对角线AC被E、F两点三等分。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生:AE=EF=FC。

师:这三段线段都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它们与点B构成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高相等。

师: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面积相等。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三角形BAE、BEF、BFC的面积相等。

那么同理,我们可可以推出另一边的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生:相等。

师:那么这6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吗?生:相等。

师:为什么?生:因为平行四边形BEDF中三角形ABC等于三角形ADC。

师:对了,现在我们知道三角形ABE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多少呢?生:5×3×2=30〈平方厘米〉板书:5×3×2=30〈平方厘米〉答: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练习3:〈5分〉如图,梯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E点,已知E、F两点三等分AC,三角形ADE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求梯形ABCD的面积。

分析:E、F三等分AC,AE=EF=FC。

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因此三角形ADE的面积是三角形DEC和三角形ABE的一半,是三角形EBC的四分之一。

板书:3×〈1+2+2+4〉=27〈平方厘米〉答:梯形ABCD的面积是27平方厘米。

〈二〉例题4:〈12分〉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讲解重点:利用翻折的方法,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师:阴影部分有哪些?生:四分之一圆中去掉一个三角形,正方形中去掉一个四分之一圆。

师:那么我们在计算面积的时候是不是也是用这种分解的方法呢?生:是。

六年级奥数教案

六年级奥数教案

六年级奥数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奥数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3.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奥数题型的理解和解题方法;2. 奥数题目的策略性解法;3. 奥数题目的思维拓展和创新。

教学难点:1. 复杂奥数题目的解题思路;2. 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奥数相关教材和题目;2. 计算器和白板;3. 分组活动所需的小组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奥数的概念,解释奥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性;2. 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谜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奥数常见题型,如逻辑推理题、数列题、几何题等;2. 讲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3.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题思路。

三、示范演练(20分钟)1. 选择一道典型的奥数题目进行解题演示,解释解题思路和步骤;2. 鼓励学生参与解题过程,提出问题和讨论思路;3. 分析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套奥数题目;2.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鼓励团队合作和交流;3. 每个小组完成后,进行答案讲解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策略。

五、个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2. 监督学生的解题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 强调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重要性。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奥数题型和解题方法;2. 强调继续练习和思考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参加奥数竞赛,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奥数培训班或参加奥数竞赛,提高解题技巧和经验;2. 给学生布置奥数相关的作业或挑战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3. 定期组织奥数比赛或解题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完整30讲)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完整30讲)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01比较分数的大小同学们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有比较数的大小问题。

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简单,而比较分数的大小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对于两个不同的分数,有分母相同,分子相同以及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三种情况,其中前两种情况判别大小的方法是: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小。

第三种情况,即分子、分母都不同的两个分数,通常是采用通分的方法,使它们的分母相同,化为第一种情况,再比较大小。

由于要比较的分数千差万别,所以通分的方法不一定是最简捷的。

下面我们介绍另外几种方法。

1.“通分子”。

当两个已知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大,而分子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小时,可以把它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这种方法比通分的方法简便。

如果我们把课本里的通分称为“通分母”,那么这里讲的方法可以称为“通分子”。

2.化为小数。

这种方法对任意的分数都适用,因此也叫万能方法。

但在比较大小时是否简便,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3.先约分,后比较。

有时已知分数不是最简分数,可以先约分。

4.根据倒数比较大小。

5.若两个真分数的分母与分子的差相等、则分母(子)大的分数较大;若两个假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相等,则分母(子)小的分数较大。

也就是说,6.借助第三个数进行比较。

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分数m和n,若m>k,k>n,则m>n。

(2)对于分数m和n,若m-k>n-k,则m>n。

前一个差比较小,所以m<n。

(3)对于分数m和n,若k-m<k-n,则m>n。

注意,(2)与(3)的差别在于,(2)中借助的数k小于原来的两个分数m和n;(3)中借助的数k大于原来的两个分数m和n。

(4)把两个已知分数的分母、分子分别相加,得到一个新分数。

新分数一定介于两个已知分数之间,即比其中一个分数大,比另一个分数小。

利用这一点,当两个已知分数不容易比较大小,新分数与其中一个已知分数容易比较大小时,就可以借助于这个新分数。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课题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利用转化及割补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抓住“变”与“不变”。

教学重点: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求解教学难点:观察转化后的“变”与“不变”(形状、面积发生变化,但是周长不变)教学关键:画图观察教具准备:三角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40分钟)一、复习导入(5分钟)1、我们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请你用字母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看图:在练习本上写出周长和面积3、汇报。

同时了解一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如何。

二、新授(探究1~3)(30分钟)(一)、学习探究活动1求ABEFGD的周长和面积。

图形ABEFGD是由一个长方形ABCD和一个正方形CEFG拼成的。

AB=10cmBE =10cmDG=4cm1、黑板上画出图形。

2、让学生默读几遍题,要求看图就能够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提问:看图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教师把文字部分擦除。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题意,为讲题打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4、两个人互相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5、自己试着解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方法及学生的水平。

6、汇报同时讲解方法一:直接求:AB=DCCG=DC-DG=10-4=6cmBC=10-6=4cmAD=BC=4cmABEFGD周长=AB+BE+EF+GF+DG+AD=10+10+6+6+4+4=40cmABEFGD面积=ABCD面积+GCEF面积=10×4+6×6=76cm方法二:转化后求解GF=DG'=4cmDG=G'F=6cmABEG'是一个正方形所以:ABEFGD的周长就是ABEG'的周长=10×4=40cm(转化后周长没有发生变化,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不规则图形ABEFGD转化为正方形ABEG'后面积却发生了变化:增加了长方形DGFG'的面积,因此求A BEFGD的面积要用正方形ABEG'的面积减去长方形DGFG'的面积。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6讲:比的认识和应用

六年级奥数(教案)第6讲:比的认识和应用
师:这是比分,这里的3:0是什么意思?你们觉得这个“比”想说明的意思和
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
师:其实,这个3:0本身就提醒了我们它不是表示比的关系,哪里提醒我们了?(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
师:这里只是用比的样子记录各自进球个数或所得分数,并不是表示两数相除
的关系,大家可要注意哦。
(出示PPT)
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
(一)例题3:(13分)
六一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3,其中女生比男生多15人,求六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师:本题中,我们把什么作为单位“1”?
生:六一班人数。
师:我们把单位“1”分成几份?那么男生占多少份?女生占多少份?
(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知识,要多提问基础稍差的学生)
题。
四、教学准备:
PPT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导入(5分)
师:秋天到了,橘子园里大丰收,果农给芭啦啦综合学校运来了一筐橘子,要
分给五年级、六年级两个班级,你觉得该怎样分呢?
生:五年级分得多,六年级分得多,一个班一半。
师:一个班一半,就是平均分,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1:1
= ÷
= ×
=
师:接下来这题2.5:37.5%同学们来动手试下吧。
生:……
板书:
2.5:37.5%
=2.5÷37.5%
=
师:我们在求有单位的比值中我们先统一单位,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1平
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呢?
(复习平方单位中公顷和平方米、平方千米的转换)
板书:
100公顷:62500平方米
=(100×10000)平方米:62500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奥数强化训练
姓名所在区学校年级答题计时
下面的题目很有意思的哦!请仔细想想。

1.某人到花店买花,他只有 24 元。

本打算买 6 枝玫瑰和 3 枝百合,但钱不够,只好买了 4 枝玫瑰和 5 枝百合,这样他还剩了 2 元多钱。

请你算一算, 2 枝玫瑰和 3 枝百合哪个的价格高?
2.某校人数是三位数,平均每个班级 36 人。

若将全校人数的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少 180 人。

该校人数最多可以达到多少人?
3.在正方形边长为 10 ㎝中,画了两个1
圆,图中两个阴影部分面积相差多少?4
4.梯形 ABCD中,AD=4㎝,S ABD =16㎝2,S AED比S EBC小 24 ㎝2,求梯形ABCD的面积。

A D
E
B C
5.在梯形 ABCD中,AE∥CD,△BOE比△AOD的面积大4,且 EC=2
BC,求梯形 ABCD
5
的面积。

(单位:㎝)
A D
O
B E C
6.如图,∠ BOA=90°,以 AO为直径画半圆交 OD于 E,如果图中①的面积为 1 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B
D

E
45°
O A 7.31453×68765×987657 的积,除以 4 的余数是多少?。

8.222 L22除以 13 所得的余数是。

144424443
2000
9.哪些数除以 7 能使商与余数相同?
10.在 1, 2, 3,, 29, 30 这 30 个自然数中,最多能取出多少个数,使取出的这些数中,任意两个不同的数的和都不是 7 的倍数。

11.有一个九位数abcdefghi的各位数字都不相同且全都不为0,并且二位数ab可
被 2 整除,三位数abc
可被 3 整除,四位数
abcd
可被 4 整除,依此类推,九
位数abcdefghi
可被 9 整除.请问这个九位数
abcdefghi
是多少?
12. 已知正整数 a、b 之差为 120,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其最大公约数的105 倍,那么 a、b 中较大的数是多少?
13.1001 的倍数中,共有几个数恰有 1001 个约数?
14.有三顶红帽子,两顶白帽子,现将其中的三顶给排成一列的三人每人戴一顶,每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面人的帽子,而看不见自己和自己后面人的帽子,同时三人也都知道剩下的两顶帽子的颜色(但都知道他们三人的帽子是从三顶红帽子,
两顶白帽子中取出来的)。

先问站在最后边的人道:“你知道你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吗?”最后边的人回答:“不知道。


接着让中间的人说出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中间的人也回答说:“不知道。


听了他们二人的回答后,你能知道站在最前面的人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吗?
15.将 1~9 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外三角形边上○内数之和等于里面三角形边上○内数字之和 27。

16.把 1、3、5、7、9、 11、13、15 这八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八个○内,使得每个圆圈内五个○内数的和都是 39。

(求出基本解)
17.如图,有三个图形纸片,面积都是 105 平方厘米,盖住桌面的总面积为 205 平方厘米,三个纸片重叠的面积是 25 平方厘米。

求不重叠部分的面积。

18.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有10 位小朋友去购买冷饮,买汽水的有6 人,买可乐的有6 人,买果汁的有4 人,其中有3 人买了汽水又买了可乐,有一个买了汽水又买了果汁,有 2 人买了可乐又买了果汁,没有一样也未买的人,那么
(1)三样都买了的有几人。

(2)只买了一样的有几人。

19.50 名学生面向老师站成一排,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报数:1, 2,350,报
完后,老师让所报数是 4 的倍数的学生向后转,接着又让报数为 6 的学生向后转,此时还有多少名学生面向老师?
20.4 圆两两相交,把 4 圆分成 13 区域,在上面填上 1—13 这 13 个数,然后把各圆中的数各自相加再把这四个圆中的和再相加得总和,那么,总和最小为多少,最大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