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期末作业答案
德育原理 参考答案1
《德育原理》参考答案1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德育目的: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
3、德育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
德育的学科课程分为两类:直接的德育课程和间接的德育课程。
4、德育主体: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但更强调教师是整个教育或德育过程的主体。
当然,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5、道德自律:人自觉自愿地践行道德,追求道德完善与人格提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德育有哪些功能?第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第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生存、发展与享用;第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2、什么是德育的活动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有哪些?活动课程是德育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形式,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原则:贯彻主体性原则;应当与其它课程相互配合;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
3、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原则有哪些?环节:德育活动的准备、开展和评价原则: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注意学校教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注意“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的安排;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
4、德育环境有哪两种状态,怎样实现其德育价值?作为德育影响源的社会环境和作为德育影响的社会环境.前者主要是中介机制的建设,如社会制度、学校角色等;后者主要加强两个方面:学校德育之社会环境影响的有序化和社会及学校德育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应变机制建设。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呈现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2功利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2、从个性角度出发怎样在学校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围绕以下要点展开:根据个性实际、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安排、德育与心育的统一、根据个体特定情境的全部个性实际去实施因材施教,就可以酌情给分。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答案:C2.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A. 学习能力B. 创新能力C. 道德品质D. 专业技能答案:C3. 德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答案:D4. 德育的实施方式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5.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答案:B6.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答案:B7.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成绩考试B. 行为观察C. 心理测试D. 问卷调查答案:B8.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
A. 严格要求学生B. 放松对学生的管理C. 以身作则D.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答案:C9.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
A. 被动接受B. 主动参与C. 抵制教育D. 忽视道德规范答案:B10.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应该()。
A. 完全依赖学校教育B. 积极参与C. 忽视家庭教育D.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D. 家庭教育E. 所有选项答案:E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E. 寓教于乐答案:ABCE3.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E. 所有选项答案:E4.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E. 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答案:BCE5. 德育评价的方式包括()。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 道德观念B. 法律意识C. 社会责任感D. 爱国情怀答案:D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A.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B. 以学生为中心C.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D. 所有选项答案:D3. 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德育方法?A. 榜样示范B. 情感教育C. 强制灌输D. 社会实践答案:C二、填空题1.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2. 德育教育的实施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原则。
答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德育教育应如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答案:德育教育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环境。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德育原则,使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辅相成。
四、论述题1. 论述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有道德底线的公民。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等,这要求德育教育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学校在德育教育中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能力B. 道德品质C. 审美情趣D. 劳动技能答案:B2. 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校园文化D. 家庭教育答案:A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集体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4.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
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D.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答案:D5. 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是指()。
A.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B. 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C. 通过家长的榜样作用D. 通过社会媒体的宣传答案:A6.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考试B. 观察C. 谈话D. 问卷答案:B7. 德育课程的实施应注重()。
A. 知识传授B. 技能训练C. 情感体验D. 价值引导答案:D8. 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
A. 知识的传授者B. 道德的引导者C. 行为的监督者D. 情感的交流者答案:B9.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
A. 被动接受者B. 主动参与者C. 旁观者D. 执行者答案:B10.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
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D.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德育的内容包括()。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公德教育D. 家庭美德教育答案:ABCD2. 德育的方法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角色扮演法答案:ABCD3. 德育的基本原则有()。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知行合一D. 以身作则答案:ABCD4. 德育评价的指标包括()。
A. 道德认知B. 道德情感C. 道德行为D. 道德意志答案:ABCD5.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根据德育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总结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和方法。
它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对象的选择、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过程的组织、德育评价的标准等。
3. 德育原理的实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实施德育原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特长等因素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最后,要注重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能简单地以成绩评价为唯一标准。
4.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制定和德育评价的标准;其次,要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最后,要注重师生互动,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 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影响?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 总结。
德育原理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指导原则,贯彻德育原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和贯彻德育原理,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B.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C.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D.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师为中心D. 以成绩为中心3. 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忽视错误C.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D. 惩罚学生4. 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A. 通过故事传达道德观念B.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C. 通过考试检验道德水平D. 通过讨论深化道德理解5. 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C. 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D.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二、多项选择题6. 德育教育中,以下哪些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A. 强化道德规范B.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C. 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他人D.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表现7.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包括哪些?A. 知识的传授者B. 道德的引导者C. 行为的示范者D. 学生的监督者8. 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重要的?A. 学校环境B. 家庭影响C. 社会文化D. 个人兴趣三、简答题9. 简述德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10. 论述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并举例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案例:某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
作为德育教师,你将如何处理这一事件,并说明理由。
【答案】1. D2. A3. C4. C5. B6. A, B, C7. B, C8. A, B, C9. 德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0. 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知识点时引入相关的道德故事或案例;其次,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道德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道德问题;最后,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A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2、德育的功能是()、()。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德育原理》(A )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2017年春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德育原理》满分100分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
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答:错误。
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
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德育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是指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A. 德育教育活动B. 学校环境C. 家庭教育D. 家庭环境答案:ABCD2. 德育的核心是什么?A. 人格培养B.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C.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D.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答案:ABCD3. 下面哪项不是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A. 品行B. 道德规范C. 社会实践D. 学业成绩答案:D4. 德育原理中的“立德树人”是指什么?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答案:A5. 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建设和谐社会B.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C.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D.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答案:B二、填空题1.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过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答案:教育,引导2. 德育工作的手段和途径包括德育教育活动、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学校环境,家庭教育3.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社会责任感4. 德育工作需要在学校和________两个方面共同发力。
答案:家庭5. 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学校的道德规范、社会实践和学生的______。
答案:品行三、简答题1. 请简述德育原理的核心理念和作用。
答:德育原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原理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请简述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
答: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学校的道德规范、社会实践和学生的品行。
学校的道德规范要明确,能够作为学生行为的准则;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品行要求他们具备诚实守信、自律自爱等良好的品质。
成人教育德育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复习题参考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德育的本质是(B)。
A.培养人的活动B.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C.培养人的法纪观念的活动D.培养人的思想政治观念的活动2.德育的价值标准是(A)。
A.善B.美C.真D.丑3.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规律的,大致是从以(D)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A.社会B.父母C.教师D.自我4.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C)。
A.适应性B.情境性C.协调性D.动荡性5师德的核心是(A)。
A.师爱B.忠于教育事业C.严于律己D.创新6道德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
A.民主的B.权威的C.放任的D.专制的7.(C)是贯穿德育活动和实现德育价值的中心环节。
A.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目标D.德育环境8.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目标属于(B)。
A.政治教育目标B.思想教育目标C.法纪教育目标D.道德教育目标9.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是(A)。
A.政治经济制度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品德发展规律D.学生品德的实际状况10.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D)。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德育意志D.道德行为11.“教是为了不教”要求德育过程应遵循(B)规律。
A.知、情、意、行统一B.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C.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D.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12.主张“小学学其事,大学穷其理”的德育内容顺序的教育家是(D)。
A.孔子B.孟子C.王充D.朱熹13.在学校德育中注重宗教为本,道德为用的国家是(D)。
A.美国B.英国C.德育D.印度1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反映了德育过程是(C)规律。
A.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B.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C.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D.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的是(C)的力量。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6.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能改变、废除的是(B)。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鲁东大学成人教育德育原理(A)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分)属于德育目标确定依据的是A.社会需要、教育目的B.社会需要、德育方法C.教育目的、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参考答案: A2.(2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主要反映的品德要素是A.品德意志B.品德情感C.品德行为D.品德认识参考答案: B3.(2分)比较德育实施前后个体品德及其各侧面的情况, 以确定其发展方向及程度的评定是A.全面性评定B.内差评定C.否定性评定D.肯定性评定参考答案: B4.(2分)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参考答案: B5.(2分)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参考答案: A6.(2分)关于德育与品德发展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德育决定人的品德发展水平B.德育决定人的品德发展方向C.德育受品德发展规律的制约D.德育决定人的品德发展速度参考答案: C7.(2分)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参考答案: C8.(2分)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参考答案: C9.(2分)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A.班杜拉B.柯尔伯格D.凯洛夫参考答案: A10.(2分)“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人类进步”属于A.纪律教育的内容B.道德教育的内容C.法制教育的内容D.政治教育的内容参考答案: D11.(2分)不属于德育方法选择主要依据的是A.德育目标B.德育内容C.教师的个人愿望D.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参考答案: C12.(2分)学校德育管理的中心环节是A.确定德育目标B.研究德育规律C.制订德育计划D.开展德育活动参考答案: D13.(2分)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参考答案: B14.(2分)少先队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A.周会C.晨会D.队会参考答案: D15.(2分)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参考答案: C16.(2分)关于品德结构要素说法正确的是A.知、情、意、行B.知、情、行、信C.知、信、意、行D.知、情、意、信参考答案: A17.(2分)关于班集体说法正确的是A.班集体是唯一的学生集体B.班集体是分阶段逐步形成的C.班级就是班集体D.教师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参考答案: B18.(2分)学校德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参考答案: B19.(2分)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B.形成优良班风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D.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参考答案: C20.(2分)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教育家是A.柯尔伯格B.洛克C.杜威D.卢梭参考答案: A二、判断题1.(2分)德育的本质是育德。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定义是什么?A.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过程B. 仅指传授学生道德知识C. 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教育D.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德育的主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B. 培养学生的个人成就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D.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答案:B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尊重学生的个性B. 以身作则C. 强调惩罚D. 注重实践答案:A, B, D4.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A. 严格的规则执行者B. 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C. 学生行为的批评者D. 学生道德发展的旁观者答案:B5. 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不包括:A.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B. 强化学生的考试成绩C. 创设有利于德育的环境D. 与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答案:B二、填空题1. 德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答案:道德情感、道德行为2. 德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法制教育、环保教育3. 德育的实施策略应当注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
答案:知识传授、情感培养、行为训练4. 德育评价应当以________为基础,结合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答案: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德育,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处、遵守社会规则,这些都是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
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
答案:德育与智育、体育是相辅相成的。
智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而德育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情感培养。
《德育原理》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德育原理》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德育原理:德育原理是对道德教育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德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原则和评价等问题,旨在为德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由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增长经历了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揭示了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
.榜样示范法: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通过展示正面人物的事迹或自身行为作为榜样,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是否符合一定社会道德标准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包括对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
.道德内化: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心理品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使其成为稳定的个人道德信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填空题:.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五育体系。
答案:智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孔子提出的"答案:以德为先“强调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主张德育应与紧密结合。
答案:现实生活.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具体可分为、基本道德品质养成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三个层次。
答案: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运用进行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答案:集体主义教育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A. 华生B.科尔伯格C.斯金纳D.弗洛伊德答案:B. 科尔伯格.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社会实践活动B.各科教学C.班主任工作D.校园文化活动答案:B. 各科教学."寓德育千教学之中,寓德育千活动之中,寓德育千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千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千管理之中。
”体现了德育实施的哪种原则?A. 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整体性原则答案:D. 整体性原则.关千德育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德育过程是单向影响过程B. 德育过程只需要外部条件的影响C.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D. 德育过程不需要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参与答案:C.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下列属千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的是:A. 正义感B.责任感C.荣誉感D.羞耻感E.以上都是答案:E. 以上都是四、多项选择题:.德育方法主要包括:A. 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E.陶冶教育法答案:A B CDE.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 家庭环境B.学校教育C.社会文化D.同伴交往E.个体主观能动性答案:A B CDE.德育的功能包括:A. 社会功能B.个体功能C.发展功能D.认识功能E.教育功能答案:A B CD (注:教育功能已包含在个体和社会功能之中).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 受教育者内部思想品德诸要素之间的矛盾D. 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其现实道德面貌之间的矛盾E. 学校德育任务与家庭德育任务的矛盾答案: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五、判断题:.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的过程。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德育原理试题一:1. 德育原理是什么?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 请列举并解释德育原理中的几个重要理念或原则。
3. 在实际教育中如何贯彻德育原理?请提供一些实例。
答案一:1.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运用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原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良好学校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基石。
2. 重要的德育原理包括:a.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的发展和个体的价值为中心,关注个体全面成长。
b. 身心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健康成长。
c. 以德育为纲:将德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贯穿教育全过程。
d. 情感教育:关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
e. 行为规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3. 在实际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a. 设立德育课程: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教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念。
b. 情感关怀: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c. 值得效仿的榜样:树立正面榜样,激励学生向优秀行为看齐。
d. 课堂实践: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
e. 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原理试题二:1. 请解释什么是“以德育为纲”原则,并说明其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2. 为什么情感教育在德育中非常重要?你认为如何有效开展情感教育?3. 请选择一个德育原理,并结合你的亲身经历,阐述你对该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二:1. “以德育为纲”原则是指在学校德育中,将德育教育置于首要位置,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设置德育课程,通过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加强师德建设,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注重日常教育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校园文化建设。
2. 情感教育在德育中非常重要,因为情感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核心之一,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德育原理》期末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德育原理》满分100分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
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答:错误。
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
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习惯C. 塑造人格D. 增强能力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尊重学生B. 因材施教C. 循序渐进D. 所有选项都是4. 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A. 课堂教学B. 日常生活C. 社会实践D. 所有选项都是5.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水平B. 道德品质C. 学术成就D. 艺术修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德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_________的培养。
7. 德育的过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8.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公德教育。
9. 德育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锻炼等。
10. 德育评价应注重学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1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13. 描述德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如何将德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15. 论述德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6. 阅读以下案例:某学校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决定开展“文明礼仪月”活动。
请分析该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D4. D5. B二、填空题6. 思想品德7. 知识传授品德培养8. 个人品德家庭美德9. 言传身教情感陶冶10. 品德表现行为习惯三、简答题11. 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德育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赞科夫 D.凯洛夫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A.集体主义教育 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劳动教育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A.全面发展性 B.全面性 C.科学性 D.主体独立性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A.社会实践活动 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 D.信仰敬拜活动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A.社会适应说 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 D.自我建构说6.学校群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学生集体是()A. 共青团组织B. 班集体C. 学生会D. 班委会7.德育效果检测最主要、最经常的检测形式是()A. 学生个人自查自测B. 学生集体查测C. 学生相互查测D. 教师查测8.关于古代学校德育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基本目标是“明人伦”B. 职能是维护社会上层建筑C. 有明显的奴役性、专制性特点D. 有明显的经验性、开放性的特点9.不属于社会主义德育初级性的是()A. 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B. 社会主义初级性质的德育C. 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D. 反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德育10.对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情感及行为具有定向调控动力作用的是()A. 品德B. 智力C. 认知D. 意志11.不属于学校主要德育管理人员的是()A. 大队辅导员B. 班主任C. 年级组长D. 任课教师12.班集体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A.培养剥削者B.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 培养知识分子D. 培养统治者13.对品德认识产生能动作用的是()A. 品德知识B. 品德动机C. 品德意志D. 品德行为14.班集体教育者的工作重点和做好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关键是()A. 狠抓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B. 优秀学生C. 学生干部D. 全体学生15.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不包括()A. 校外辅导站B. 走出去,请进来C. 关心下一代协会D. 通讯联系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A.实践法 B.陶冶法 C.评价法 D.内省法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 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 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 B.全民性 C.全面发展性 D.整体性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A.协调各科德育关系 B.控制纪律 C.规划目标 D.组织德育活动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21.价值观澄清学说强调榜样示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德育原理》满分100分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
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答:错误。
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
与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答:错误。
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础性教育。
如果学生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就不会以极大的积极性去学法、了解法,从而达到知法;就不能从“法律规范”中体会出共产主义道德的精神实质,达到真正懂法;更不会在实践中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自觉守法。
这就是道德规范在学法理论指导及守法实践中的意义。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
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答:德育实施过程之所以要注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主要在于:第一,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可靠保证。
德育实施过程的目的,不在于它确立了相应的影响机制或组织形式,也不在于它建立了广泛的影响渠道和约束机制。
而在于它是否真正促进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
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虽需要一定的外在教育影响,但这种发展在本质上是自我性的——即经过自己的身心活动建构起自身的品德。
这种情况意味着:外在的教育影响能否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对象自身是否具有相应的内在活动密切相关。
自我教育作为教育对象自身内在活动的重要方式,具有“自教”性特点。
这种“自教”的发生,既表现教育活动之外,也常常表现在教育活动之中。
第二,自我教育不仅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
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日益得到提升。
现实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激烈的竞争,无疑需要人以更大的主体性来适应。
正因为如此,人的主体性发展在当代教育中被受关注,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
而人的主体性发展与自我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自我教育既是人主体性成长的内在土壤,也是主体性体现的主要标志。
没有自我教育,人的主体性发展失去了内在的土壤,主体的素养就难以得到提升,就难以实现本质力量的丰富性。
人的自我教育是人生存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的体现,人的主体性发展总是伴随自我教育而发展,人的主体性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得以真正确立和不断巩固。
2、有人认为,当代德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观念问题。
请你分析:当代德育改革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不是这样?为什么?答:我认为德育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其次才是方式方法、内容、评价等等各方面改进的问题。
因为思想是行为的指南,一切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参与改革之中的人的观念改变的问题,一个人观念的改变不是听几次报告、讲座,或者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参与和影响,然而,人们观念的改变又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最前提性的条件。
三、案例分析(共20分)现实中有人往往用这样的情况来说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问题的:如: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了解林则徐,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知道“9、18”是什么日子……等。
请分析:这种评价中所说的问题,是属于学生思想品德上的问题吗?你认为哪些方面才属于思想品德问题?为什么?答:这些问题不是思想品德问题。
在涉及到善和恶的问题上才属于道德问题。
道德问题不是知多知少的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首先,因为德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对整体教育发展具有巨大价值。
其次,因为这是教育目的决定的,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而德育方面的要求往往是教育目的构成的主体部分,古今中外的任何社会都是如此。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因为思想品德是决定人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
也是社会衡量人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
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社会价值,就不可忽视德育地位。
德育是个体社会化及其社会价值提高不可缺少的。
德育的地位说明,德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
更不是“软”任务,“虚”任务,而是一项重要的关系社会稳定、个体发展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这样言说德育的地位,并不是否认德育为首的地位观。
主要是因为这样更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德育与各育的关系。
德育为首,呈现了重视德育的一种意识,并为德育的整体教育和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作了明确的指向。
这是能使人较为清楚看到德育应处于怎样的位置的。
作为重视德育的一种观念,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作为具体工作的绝对化原则,则是值商讨的。
作为重视的一种观念,“首位”是一个具有形容性的概念,强调的是的不可忽视性,对首位的东西都忽视了,这是不应该的。
但是如果把首位作为实质的量词和序词,绝对化地要求具体的教育实际。
那就意味着,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进行教育。
这样势必造成教育的尴尬局面,陷入机械的僵局。
所以需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德育为首。
在实践中正确体现德育为首,既要保持一种“绝对”性,也要保持“相对性”。
所谓绝对性是指德育在长远教育工作中的不可忽视性。
不能视为可有可无的,应在长远的教育工作中,使它在各项工作之中得到体现。
所谓相对性,即指德育相对于各育处于薄弱状态,或根据某种际情况需要,在某一时期对德育工作有所侧重。
学校教育是整体的。
但并不意味着工作上各育平分秋色,始终体现量的对等性。
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针对某一育的薄弱性,在某一阶段对某一育有所侧重,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变。
这种有利于整体教育工作的有所侧重也是应当的。
四、联系实际论述(共20分)1、德育是整体教育的必然使命答:学校德育的经常性工作应在整体教育中来进行,而不是以整体教育(教学)之外的活动来表现德育的经常性。
这主要是因为:在整体教育中,“各育”具有互含性,“每一育”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那种纯而又纯的德育、智育、体育是极少存在的。
这意味着整体教育中蕴含十分广泛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德育资源),注重整体教育中的德育,有利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各育”的这种互含性,决定了“各育”的互为性。
使得每一育的开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为其他各育的进行奠定一定的基础,创造一定的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体教育中进行德育,会使德育得到整体教育的烘托;同时应看到学校中的“各育”,都统一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都是整体教育目的所要实现的任务。
“各育”与教育目的的这种联系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每一育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是其他各育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是其他各育所要完成的任务。
德育的任务和目的,无不包含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从现实来看,整体教育中的德育,能使全体教育工作者自然界入其中,发挥多方面的影响作用。
这是整体教育(教学)之外的德育很难做到的。
以上这些都说明,德育虽有其独特性,但它的日常进行应是与整体教育融为一体的。
强调德育与整体教育的不可分割性,并不是要抹煞德育的独特性,并不是要把德育消融在整体教育之中,否认德育的不可代替性,这样的话也是对德育地位的否定。
强调德育与整体教育的不可分割性,也不是要求学校德育不能独立地进行一些活动。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真是抹煞了德育的独特性。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这类活动当作德育的全部或主体,来代替德育应有的全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