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中文) 第6章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1 5 4 p1 p2 2
表示成等效 卡诺循环热效率
h h 2 T t 1 1 2 h 1 h 3 T1
T1 T2
3 0
6
式中: 吸热平均温度 T1 放热平均温度 T2
s
s
1. 蒸汽初温T1的影响
(1)保持 p1 , p2不变,提高初温 T1—T1’; (2)朗肯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增加, 平均放热温度不变,热效率增大; (3)干度增大, 有利于汽轮机安全工作; (4)锅炉过热器,汽轮机高压 部分金属耐热及强度要求高。 (t1 最高 550º C)
6’
6 2’ 2
0
S
增加蒸气(乏气)干度。
2. 一次再热循环系统图
1‘ 再热器 过热器 6 锅炉 4 给水泵 1 高压汽轮机 2 7 低压汽轮机 发 电 机 冷 凝 器 3
设备组成与朗肯 循环不同处
1. 两个汽轮机:
高压汽轮机 低压汽轮机
冷却水
2. 增加一个再热器。
一次再热循环系统图
3. 一次再热循环坐标图
冷却水
p
4 5 6 1
T
1 5 6
4
3 2
3
2
0
v
0
s
T
6-1-2 朗肯循环的净功和热效率
4
1 5 6
1. 朗肯循环的净功
(1)汽轮机:新蒸汽在汽轮机可逆绝热膨胀作功
w s ,1 2 h 1 h 2
0
3
2
s
1kg工质
(2)冷凝器:乏汽在冷凝器中向冷却水放热
q2 h 2 h 3
(3)水泵:凝结水流经水泵,水泵消耗功量
水蒸气 锅炉 廉价燃料
燃料燃烧后的燃气
汽缸 汽油,柴油,煤气
分析动力循环的目的 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分析动力循环能量转换 的经济性,寻求提高经济性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和步骤 (1)首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可逆理论循环。分析找出 热效率及提高该循环热效率的可能措施,以指导实际循 环的改善。 (2)然后: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偏离程度。找出 实际损失的部位,大小,原因,及改进措施。
4. 回热循环的分析
(1)回热循环热效率高于同参数朗肯循环热效率。 (2)采用回热后,每kg蒸汽在汽轮机中作功量减少。 (3)最佳的抽汽压力: 最有利的给水温度为锅炉压力下饱和温度的 0.65 - 0.75 倍。 (4)回热循环的投资情况分析。
小型火力发电厂:回热级数 1-3 级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回热级数 4-8 级
T
1 1’ 5 4 3 2 2‘ 6 7
0
s 再热循环T–s图
4. 一次再热循环热经济性分析
(1)采用蒸汽中间再热后,汽轮机的排汽干度提高,使 汽轮机低压缸的蒸汽温度保持在允许温度内,减轻湿蒸汽 对冲击和侵蚀,增加了汽轮机工作的安全性。 (2)在相同参数范围内,再热循环的有用功和热效率均 高于朗肯循环的结果,即再热循环的热经济性高于 朗肯循环。
0 s T 1 5 4 p2 3 2 2’ p1 6 1’
2. 蒸汽初压 p1的影响
(1)保持T1, p2不变,提高初压p1 —p 1’ ; (2)可提高平均吸热温度,若平均放热温度不变, 热效率提高; (3)干度降低,说明乏汽中水分增加,将会冲击 和侵蚀汽轮机最后几级 T 叶片,影响寿命并使汽 1’ 1 轮机摩擦加大。 T1 p 1’ 5’ 6’ 要求干度:0.86—0.88。
回热循环,再热循环
- 课 堂 讨 论 -
结论
提高蒸汽动力装置的热效率的方法:
改变蒸汽参数:
提高蒸气初温
T
5 4 p2 3 2 2‘ S p1 6
提高蒸气初压
T
T1 4’ 4 3 5’ 5 p1’ p1 p2 2’ 2 S 6’ 6 1’ 1
降低乏气压力
T
T1 4 4’ 3 3’ 5 p1 p2 p2’
热效率:
0
s 再热循环T–s图
( h 1 h 4 ) ( h 1 h 7 ) ( h 2 h 3 ) t ( h 1 h 4 ) ( h 1 h 7 )
(2)中间再热压力
分析再热压力过高或过低对循环的影响。
中间最佳压力应能够同时 提高排汽干度和循环热效率。 根据已有的设计和运行经验: pm一般为初压p1的20%—30%。 通常一次再热可使热效率提高 2%—3.5%。
1’ 1
1
6 2 2’ S
0
0
0
改进朗肯循环: 再热循环
回热循环 热电联合循环
6-1-4 再热循环
1. 再热循环的目的:
在初温不允许继续提高的情 况下,为了提高初压,以提高 循环热效率,且不使汽轮机排 汽干度过低,在朗肯循环基础 上引入蒸汽中间再过热方法。 目的
T
T1 4’ 4 3 5’ 5 p1’ p1 1’ 1
T
1 5 1kg 6 7 10 αkg 9 8 4 (1-α) kg 3 2
q1 h1 h10
放出热量:
q2 (1 ) (h2 h3 )
工质在汽轮机中作功:
0 T-s 图
s
w (h1 h7 ) (1 ) (h1 h2 )
热效率:
(1 ) ( h 2 h 3 ) q2 t 1 1 q1 h1 h 9
w p , 3 4 h 4 h 3
(4)锅炉:未饱和水在锅炉中定压吸热
q 1 h 1 h 4
T
1 5 4 6
循环净功:
w net w s ,12 w p ,34 (h1 h 2) (h 4 h 3)
循环净热:
3
2
0 s
wp,3-4=h4-h3=0
q net q 12 q 34 (h1 h 4) (h 2 h 3)
t1 ηt 300 35.4 350 36.0 400 36.6 435 37.0 450 37.4 500 38.2
(3)P1=35bar, t1=435º C时
P2 ηt 0.04 37.5 0.05 37.0 0.1 35.1 0.2 33.1 0.5 29.6 1 26.9
结论
要想提高蒸汽动力装置的热效率
T
5 4 3 2 2’ 1 1’
与朗肯循环的对比:
T
5 4 3 2 6 1
T
T1 4’ 4 3
5’
5
p1’
p1
6’
1’ 1
6 2’ 2
0 s
0
s
1. 一次再热循环装置的系统图及T-s图
1‘ 再热器 过热器 6 锅炉 4 给水泵 1 高压汽轮机 2 7
T
低压汽轮机 发 电 机 冷 凝 器 3
5 4 3 2 2’ 6 1 1’ 7
冷却水
百度文库
0 T–s图
s
一次再热循环
2. 朗肯循环和一次再热循环T–s图比较
(h 7 h 9 ) (1 ) ( h 9 h 4 )
T
5 1kg 6 10 4 3 9 (1-α ) kg α kg 8
1
7
2
0
T-s 图
s
7
αkg (1-α) kg 4
1 kg
9
抽汽量
h9h4 h 7 h 4
h3 h4
h9h3 h 7 h 3
(2)热效率 吸收热量:
2. 朗肯循环的热效率
w net q 1 q 2 h 1 h 2 t q1 q1 h 1 h 3
h4=h3
6-1-3 蒸汽参数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分析:朗肯循环热效率
h1 h2 t h1 h3
影响朗肯循环 热效率的因素
h 1 f ( p1 , t1 ) h 2 f ( p1 , t1 , p2 ) h 3 f ( p2 )
1 过热器 6 锅炉 给水泵 4 3 汽轮机 冷 凝 器 2 发 电 机
(3)蒸汽在冷凝器中定压定温放热过程 2点—3点:湿蒸汽—饱和水
(4)水在给水泵中的可逆绝热压缩过程 3点—4点:饱和水—未饱和水
冷却水
1 过热器 汽轮机 冷 凝 器 3 2 发 电 机
3. p-v图,T-s 图表示
6 锅炉
给水泵 4
(3)目前,高参数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的再热级数
一般小于2级。 初压低于10Mpa时,一般不采用再热循环; 初压在13Mpa—临界压力以下时,采用一级再热; 超临界参数时,采用两级再热。
例题 1. 某蒸汽动力装置采用一次再热循环,汽轮机入口压力 为17MPa,温度为540º C,膨胀到4MPa时进行再热, 再热器出口温度为540º C,排汽压力为0.008 MPa, 试确定乏气干度和循环热效率, T 并与相同初,终状态参数的朗 1 1 5 6 7 肯循环进行比较。

4 3 2 2‘
0
s 再热循环T–s图


2. 在朗肯循环中,蒸汽进入汽轮机的压力P1=13.5MPa, 初温度t1=550º C,乏气压力为0.004MPa,求循环净功, 加热量,热效率,汽耗率 T 及汽轮机出口干度。
1
汽耗率: 蒸汽动力装置输出1kW.h (3600kJ)功量所消耗的蒸汽量。
2. 回热装置系统图及T-s图
1 kg 过热器 6 锅炉 10 9 给水泵 回热 加热器 4 凝结水泵 7 kg 冷 凝 器 (1- ) kg 2 1 发 电 机
T
5 10 4 3 9 (1-α) kg
1
1kg
αkg
6
7
8 2
3 冷却水
0
T-s 图 s
一次抽汽回热循环
3. 抽汽量及热效率
(1)抽汽量 不考虑回热加热器中的散热损失, αkg抽汽放出的热量= (1- α)kg凝结水吸收的热量。 热平衡方程:
T1 4 4’ 3’ 3
1 5 p1 p2 p2’ 6
2 2’
0 s
在不同初,终参数下朗肯循环的热效率
(1)P2=0.05bar, t1=435º C时
P1 ηt 15 33.7 25 35.9 35 37.0 50 38.5 75 39.9 90 40.6
(2)P1=35bar, P2=0.05bar时
4’ 4 5 p1 p2 6 2’ 2 s
3
0
3. 乏汽压力p2的影响
(1)保持 p1 , T1 不变,降低 p2—p2’ ; (2)吸热平均温度变化较小,放热平均温度降低, 热效率增大; (3)p2 降低受冷凝器冷却介质温度的影响, 不能任意降低。 T
一般情况下: P2 最低0.0035-0.005MPa, 相应的饱和温度27-33℃。
改变蒸汽参数: 尽可能提高蒸汽的初压和初温, 并降低乏汽压力。 改进朗肯循环: 如:再热循环,回热循环, 热电联供循环等。
6-1-4 再热循环
再热循环的目的:
在初温不允许继续提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初压, 以提高循环热效率,且不使汽轮机排汽干度过低, 在朗肯循环基础上引入蒸汽中间再过热方法。
T
5 4 3 2 2’ 6 1’ 1
6
7
2 2‘
0
s 再热循环T–s图
6-1-5 回热循环
1. 回热循环的目的
减少冷源损失,提高给水温度, 提高朗肯循环的吸热平均温度, 从而提高热效率。
T
T1
4 5
1
p1 p2
3 2 6
T2
0
s
S
回热: 将在汽轮机中做了部分功的蒸汽从汽轮机中抽出来, 用以加热进入锅炉前的给水,这样不仅避免抽汽的冷源 损失,锅炉的给水温度也同时提高。
T
1
T
1 1’
5
4
6
4
5
6
7
3
2
3
2 2’
0 朗肯循环T–s图
s
0 再热循环T–s图
s
3. 再热对热效率的影响及中间压力
(1)再热对热效率的影响 一次再热吸收的总热量:
T
1 1’ 5 4 3 2 2‘ 6 7
q 1 ( h 1 h 4 ) ( h 1 h 7 )
对外放热:
q 2 h 2 h 3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工程热力学 第六章 动力装置循环
第六章 动力装置循环
内容要求

掌握蒸汽动力装置的理想循环—朗肯循环 掌握再热循环,回热循环


了解活塞式内燃机循环
了解燃气轮机装置的理想循环
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动机): 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设备。 动力循环: 蒸汽动力循环 气体动力循环 比较 • 工质 • 设备 • 燃料 • 热力过程和循环 蒸气动力循环和气体动力循环
0
5 4 3
6
2
s 朗肯循环T–s图
例题
3. 与上题相同,蒸汽进入汽轮机的压力P1=13.5MPa, 初温度t1=550º C,乏气压力为0.004MPa。当蒸汽在 汽轮机中膨胀至3MPa时,再加热到 t1,形成一次再热 循环。求循环净功,加热量, T 热效率,汽耗率及汽轮机出口干度。 11

5 4 3
6-1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6-1-1 蒸汽动力装置的理想循环—朗肯循环
1. 组成:
水泵,锅炉,汽轮机和冷凝器等四个主要设备组成。
2. 工作过程:
过热器
6
1
汽轮机 冷 凝 器
3
2
发 电 机
锅炉
给水泵
4
冷却水
(1)水在锅炉中的可逆定压加热过程 4点—5点—6点—1点: 未饱和水—饱和水—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2)过热水蒸气在汽轮机中可逆绝热膨胀过程 1点 —2点:过热蒸汽— 湿蒸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