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应答复习整理
第六章 免疫应答
抗原刺激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一种抗原结合
(抗体的特异性)。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 Nhomakorabeanse)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特点: 潜伏期(诱导期)长(约7~10天); 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 抗体亲和力低; 维持时间短; 总抗体水平低。
(3)根据效应结果: 生理性免疫应答 --- 清除有害物(如:病原微生物及其 产物,恶变细胞等),保持内环境 稳定。 病理性免疫应答 --- 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如: 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3. 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基本特征: (1)特异性:针对某种抗原产生的抗体或效应 细胞,发生的免疫应答。 (2)记忆性:初次接触某种抗原后,免疫系统 可长期保留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发生再次免 疫应答。 (3)识别“自己”和“非己”:个体发育过中 产生。 (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
1 天然免疫 (三道防线)
2 获得性免疫(第四道防线)
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大类
体液免疫是以特异性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 应答反应,因抗体存在于人体的血液、淋巴 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所以叫体液 免疫
细胞免疫是以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为核心的 免疫应答反应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抗体应答
补体 + 霍乱弧菌 = 弱的抑菌效应
(霍乱弧菌 + 特异抗体) + 加入补体 = 很快 发生溶解霍乱弧菌的溶菌反应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的概念:
是由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 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样活性的蛋白 质,以及其调节蛋白和相关膜蛋白(受体) 共同组成的系统。
推荐-基础医学11 免疫应答 精品
2.CD8+T(Tc/CTL)细胞 (1)TH细胞依赖性的 APC一般低表达或不表达协同刺激分子
CD4+T(TH)细胞 分泌 IL-2、IL-4、
CD8+T细前 IL-12、IFN-γ Tc(CTL)细胞 体细胞 IL-1、IL-6、IL-7
单核-巨噬细胞分泌
(2)TH细胞非依赖性的 APC是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病毒感染 D细胞
Mφ在递呈微生物抗原中是功能最活跃的。
一般,大量抗原初次进入时,DC为APC。
少量抗原再次进入时,B细胞为主要的APC 。
MHC-Ⅱ类分子-Ag肽(外源性)
(APC )
递呈 CD4+T细胞
MHC-Ⅰ类分子-Ag肽(内源性)
(靶细胞)
递呈 CD8+T细胞
前体细胞
超抗原可直接与TCR的Vβ片段和MHCⅡ类 分子的Ig样区结合,只是结合的部位在 二者的外侧。
效应和进行免疫调节的阶段。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也称细胞免疫应答。 主要有TCRαβT细胞介导。 T细胞只能识别由APC表达的MHC-Ag肽
复合体。 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
一、抗原的识别与递呈(感应阶段)
(一)APC对抗原的递呈
Ag 被被吞动噬吸、附吞饮APC降解形、成处理
Ag肽-MHC 分子复合体
(2)能增加细胞内bcl-xl基因(抑凋亡基 因)的表达,从而减少T细胞凋亡,使T 细胞加强对抗原的应答活性。
T细胞活化后期——表达CTLA-4分子
B7结合CTLA-4 T细胞发出抑制信号
逐步降低子代T细胞对Ag刺激的反应,
以控制T细胞免疫应答的范围。
3.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
T细胞活化的第三信号 (有人)
复习题免疫学重点和名词解释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其特点:生来就有,可遗传给子代。
人人都有,无明显个体差异。
无特异性,无记忆性。
组成: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和组织中的抗感染因子适应性免疫应答: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体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等抗原性物质接触后产生或预防接种后获得。
特点:生后获得,不可遗传。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特异性、耐受性和记忆性。
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以维持机体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免疫防御:是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侵袭的一种免疫功能。
免疫防御过强,会导致超敏反应;过弱,则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免疫自稳:机体免疫系统及时清除损伤、衰老、变性细胞;对正常的自身组织耐受,维持内坏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的紊乱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ity):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特点:生来就有,可遗传给子代。
人人都有,无明显个体差异。
无特异性,无记忆性。
组成: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和组织中的抗感染因子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ity):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体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等抗原性物质接触后产生或预防接种后获得。
特点:生后获得,不可遗传。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特异性、耐受性和记忆性。
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4.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又成为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特异性免疫与免疫接种学考选考专题复习
细胞毒T细胞
分裂分化
记忆细胞 毒T细胞
效应细胞 毒T细胞
靶 细 胞
细胞名称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能否识别抗原
直接来源
细胞毒T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细胞毒T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细胞毒T细胞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淋巴干细胞
分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化 细胞毒T淋巴细胞
效应细胞毒T细胞
细胞名称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联系
既各自独立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进行体液免疫再进行 细胞免疫
资料: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 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 病。狂犬病毒感染人体后会有潜伏期,一 般2周到3个月发病,流行性广,病死率 极高,几乎为100%。对人民生命健康 造成严重威胁。
请用抗原与抗体及以下9种细胞绘制出注射腮 腺炎疫苗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 巨噬细胞、靶细胞、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 辅助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记忆B细胞、 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记细胞毒性T细胞。
灭活 疫苗
结合
B淋巴 细胞
巨噬细胞
致敏
细胞毒T细胞
抗原-MHC复合体
多种蛋白质
分裂 分化 白细胞介素-2 分裂 分化
白细胞介素-2
X
抗 体
细胞毒T细胞
分裂分化
记忆细胞 毒T细胞
效应细胞 毒T细胞
靶 细 胞
腮 腺 炎 疫 苗
结合、致敏
分 B淋巴细胞 裂 分 促进 化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分泌
分泌 巨噬 提取 抗原-MHC 活 被 辅助性T淋 吞 化 呈递 细胞 复合体 巴细胞 噬 分泌 多种蛋白质 促进 刺激
免疫应答与疫苗知识点总结
免疫应答与疫苗知识点总结在当今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了解免疫应答与疫苗知识成为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本文将从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免疫应答的类型以及疫苗的作用和种类等方面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疫情。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免疫应答,以清除病原体并恢复组织健康。
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先天免疫是机体对于各种病原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它通过组成机体的屏障和某些非特异性的效应机制来防止病原体侵入和扩散,例如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
先天免疫反应迅速,但缺乏特异性,因此无法提供持久的免疫保护。
后天免疫是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御反应。
它通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来清除病原体,并在机体内形成免疫记忆。
后天免疫反应在第一次遭遇病原体时较为迟缓,但在再次遭遇同一种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启动免疫应答,提供持久的免疫保护。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应答主要可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两种类型。
细胞免疫应答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后,抗原递呈细胞会将抗原片段呈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并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杀伤侵入的病原体。
细胞免疫应答对于清除细胞内病原体和抗击肿瘤细胞等起到重要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是一种由B细胞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后,抗原刺激会诱导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体液免疫应答对于清除体液中的病原体和预防再次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三、疫苗的作用和种类疫苗是一种利用病原体或其组分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的方法,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疫苗可以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在再次接触病原体时提供保护。
根据疫苗的来源和制备方法,可以将其分为灭活疫苗、减毒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多种类型。
灭活疫苗是使用灭活的病原体,或者是经过化学处理、热处理等方式灭活后制成的疫苗。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免疫复习与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免疫复习与技巧总结在高中生物教学备课中,免疫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文旨在总结免疫的复习与教学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一、复习免疫的重点内容1. 免疫系统及其功能:复习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等)、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等)及其相互作用。
2. 免疫应答过程:复习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区别、抗原识别与呈递、淋巴细胞激活与增殖等。
3. 抗体与抗原:重点复习抗体与抗原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包括抗体的五段结构和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及作用。
4.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复习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基本原理和相互作用,包括体液免疫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病原体,细胞免疫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病原体等。
5. 免疫记忆与免疫疫苗:复习免疫记忆的形成与作用,以及免疫疫苗的原理和分类。
二、备课技巧与教学方法1. 制定详细备课计划: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明确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备课的有条不紊。
2. 多媒体教学辅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展示免疫系统的动画、抗体与抗原结构的示意图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3. 案例分析与讨论: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疾病情况,进行免疫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4. 实验操作与观察:适当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进行免疫实验操作和观察,比如酶标仪的使用、血清滴度的测定等,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验技巧。
5. 梳理知识脉络: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免疫知识的脉络,形成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的孤立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6. 鼓励学生互动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 定期复习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进行复习和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教学效果。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知识点总结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知识点总结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生理系统,其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袭。
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反应,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
下面将对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这些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分化和成熟的地方。
2. 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
它们是免疫应答的核心。
3. 细胞因子:注射介质,如干扰素、趋化因子等。
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之间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调节免疫应答的发挥。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1. 先天免疫:也称为天然免疫。
先天免疫是机体对抗各种病原体的固有能力,不依赖于之前的暴露经验。
它主要通过机体的生理屏障(如皮肤、黏膜等)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
2. 获得性免疫:也称为适应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是在机体初次暴露于特定病原体后形成的免疫应答,可以提供持久的保护。
获得性免疫通过T细胞和B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来发挥作用。
三、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抗原递呈: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免疫细胞会将其抗原片段递呈给T细胞,引发免疫应答的开始。
2. T细胞活化:T细胞受到抗原递呈细胞的刺激后,会发生活化并开始增殖。
活化的T细胞可以分为两个亚群: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T 细胞,它们分别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 B细胞激活:经过T细胞辅助后,B细胞可以被激活并开始增殖和分化。
分化的B细胞分泌抗体,其中抗体的结构和功能由基因重排和突变产生。
4. 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中和病原体的毒性并促进病原体的吞噬。
此外,抗体还可以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
5. 细胞免疫应答:在细胞免疫中,活化的细胞毒T细胞可以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免疫复习资料.doc
免疫复习资料1)免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非固有免疫两大类。
3)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及免疫分了(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膜分了及细胞因了等)组成,其作用是执行免疫功能。
4)骨髓的功能:①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②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③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免疫调节作用;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B细胞在骨髓发育,T细胞在胸腺发育。
5)抗原: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巳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 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6)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半抗原:乂称不完全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
7)抗原特异性:取决于分子表而儿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特殊序列及其空间结构,称为表位或抗原决定簇。
8)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①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②宿主的特性;③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9)抗原的分类10)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讪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
11)抗体的基木结构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H)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L)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呈“Y” 形的单体。
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U链、Y链、a链、5链、£链,不同的重链与轻链组成完整的抗原分子,分别被称为IgM、IgG、IgA、IgD和IgE。
免疫复习资料
免疫小结●免疫是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反应.●免疫系统的功能体现为:免疫防御,自我稳定,及免疫监视.●免疫应答是免疫学的中心内容,免疫应答可产生对人体有利和不利的反应结局; 亦可产生免疫耐受.●免疫应答的特点是:特异性、记忆性、耐受性。
●免疫学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与诊断,及科学研究。
●抗原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具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决定某种物质能否成为抗原,或是否具备免疫原性的基本条件: 大分子,复杂的化学基团, 异物性, 适当的途径.●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基的性质, 结构所决定.●医学上重要的抗原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同种抗原等。
●佐剂是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射给机体可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的类型的物质.●超抗原是能激活更多的T细胞的物质.●丝裂原是可非特异性地使某一类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Ig的结构◆Ig分子是由两条H链和两条L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 VH和VL是抗原结合部位;CH区可结合补体,结合不同细胞表面的Fc受体.◆水解片断Fab可结合抗原, Fc段可结合细胞.● Ig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分泌型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膜型是B 细胞的抗原受体,即BCR.●抗体的功能: 结合抗原、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介导ADCC、通过胎盘、结合SPA;.●不同类别的Ig在体内发挥不同的免疫效应.●人工制备的抗体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
●补体系统由补体固有成分(C1~C9,MBL及B因子、D因子等)、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补体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MBL途径或旁路途径,经共同的末端通路,最终形成具有溶细胞作用的膜攻击复合物.●补体系统的功能包括:溶菌溶细胞、调理吞噬、引起炎症反应、清除免疫复合物.其病理生理学意义体现在:参与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抵御感染,介导炎症、参与启动调节免疫应答等方面●补体的激活处于严格的调控之下.●CK是由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类物质的通称,多数是低分子量的糖蛋白,以旁分泌、自分泌等方式发挥作用。
免疫应答——精选推荐
免疫应答一、填空题1.细胞免疫效应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_______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__________•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2.细胞免疫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初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________,效价________,持续时间__ ______,抗体以________为主。
4.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再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________,效价________,持续时间________,抗体以________为主。
5.特异性细胞免疫是指________细胞产生的免疫效应,包括_______细胞的直接杀伤和________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发挥的免疫作用。
6.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参与________免疫应答,•另一方面是参与________免疫应答。
前者由________细胞来完成,后者由•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来完成。
7. 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阶段, 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
8. TD-Ag需要有_______细胞、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的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9. 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BCR)是_____,它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和该B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________。
10. Th细胞激活需双信号,其中信号1是由TCR与____________结合产生的,信号2是______________信号,如CD28与B7相互作用产生,B 细胞激活也需双信号,其中信号1•是由_______与抗原结合产生,信号2是由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与激活的T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产生。
11. CD4+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其中在介导DTH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应答
特征
潜伏期 抗体峰值 持续时间 抗体类别 抗体亲和力 抗原性质 抗原浓度
初次应答
长(5-10天) 低 短
IgM为主 低
TD-Ag 、TI-Ag 高浓度
再次应答
短(2-5天) 高 长
IgG为主 高
TD-Ag 低浓度
.
本节提要 B细胞来源于骨髓,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TI诱导的B细胞免疫应答不需要Th细胞辅助, 高 浓度的TI由B细胞丝裂原受体识别,是B细胞 的多克 隆激活剂。TI2由BCR识别,通过BCR的交 联激活B细 胞。
记忆T
TI抗原 启动阶段
静止B细胞 记忆B
浆细胞 免疫球蛋白
体液 免疫
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及稳态
.
复原阶段
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区别
细胞免疫
介导 的 细 胞 参与的细胞 MHC - 限 制 性 引发的抗原
T细胞 T 细 胞 、APC
有 TD-Ag
效应产物 效 应方式
生物学 功能
TH细胞、Tc细胞
第六章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
第一节 概述
一、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IR)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
识 别、活化、增殖、分化, 产生免疫物质发挥特
异性免 疫效应的过程。
抗原刺激机体后, 机体发生应答并产生抗
体或致
.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一)根据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状态:
.
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T细胞给抗原特异应答B细胞予辅助 毛细血管高内皮静脉.
TD-Ag: 蛋白质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和 血清蛋白 病毒蛋白、肿瘤抗原
免疫复习资料
免疫复习资料免疫复习资料1)免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非固有免疫两大类。
3)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及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膜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作用是执行免疫功能。
4)骨髓的功能:①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②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③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免疫调节作用;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B细胞在骨髓发育,T细胞在胸腺发育。
5)抗原: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6)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
7)抗原特异性:取决于分子表面几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特殊序列及其空间结构,称为表位或抗原决定簇。
8)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①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②宿主的特性;③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9)抗原的分类分类定义举例胸腺依赖性抗原蛋白质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必须T细胞的辅助,称为TD-Ag,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某些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为TI-Ag,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链球菌异种抗原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植物蛋白、治疗用动物抗血清及异种器官移植物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不同抗原血型(红细胞)抗原和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惨了人白细胞抗原(HLA)自身抗原独特型抗原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APC)内新合成的抗原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外源性抗原指细菌蛋白等外来抗原,其通过胞吞、胞饮和受体介导内吞等作用进入APC10)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
免疫应答相关试题答案
免疫应答相关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是指:A. 机体对外来抗原的识别和清除B. 机体对自身组织的攻击C. 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免疫反应D. 病原体对宿主免疫的抵抗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A. 骨髓B. 脾脏C. 肝脏D. 肌肉答案:D3. 细胞免疫应答主要由哪些细胞介导?A. 巨噬细胞B. 树突状细胞C. T淋巴细胞D. B淋巴细胞答案:C4. 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哪种类型的抗体起作用?A. IgAB. IgEC. IgGD. IgD答案:C5. 过敏反应通常是由哪种类型的免疫应答引起的?A. 细胞免疫B. 体液免疫C. 非特异性免疫D. 特异性免疫答案:B二、填空题1. 免疫应答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2. T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细胞毒性;辅助功能3. B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分化成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浆细胞;记忆B细胞4. 粘膜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组成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粘膜屏障;粘液5.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________的免疫反应减弱或消失。
答案:自身抗原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答: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抗原的识别、免疫细胞的活化、免疫效应的发挥以及免疫记忆的形成。
首先,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并处理抗原,将其以肽-MHC复合物的形式呈现给T细胞,导致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活化的T细胞可以进一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或者直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同时,部分活化的T和B细胞转化为记忆细胞,为再次遇到同一抗原时提供快速反应。
2. 描述T细胞受体(TCR)的结构和功能。
答:T细胞受体(TCR)是一种由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蛋白质,由α和β两条多肽链组成,每个链都有变异区和恒定区。
TCR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结合到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肽-MHC复合物。
第六章 免疫应答
---------------------------------------------------------------最新资料推荐------------------------------------------------------第六章免疫应答第六章免疫应答第六章免疫应答一、名词解释1.免疫应答 2.体液免疫 3.细胞免疫 4.再次应答 5.淋巴因子 6.免疫耐受性 7.穿孔素 8.丝氨酸蛋白酶(颗粒酶) 9.协同刺激信号 10.免疫抑制 11.免疫调节二、填空题 1.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是──、──、──。
2. B 细胞对 TDAg 的应答,需要──和──细胞参加。
3.初次应答时产生的抗体类型主要是──,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类型主要是──。
4. TH 细胞以其表面抗原受体与 TDAg 的── 结合,而 B 细胞则以其表面的 SmIg 与TD-Ag 的── 结合。
5.淋巴因子中,作用于 M 的主要有──、──、──、──;作用于淋巴细胞的主要有──、──、──、──;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有──、──。
6.在免疫应答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和──。
7.免疫耐受的形成与──和──有关。
8.机体的细胞免疫是──细胞在抗原的作用下,通过释放──和── 直接作用来实现的,最终将──破坏,从而达到清除──的目的。
9.诱导产生免疫耐受的条件从抗原方面有──、──、── 。
1 / 2210.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有──、── 、── 、── 、── 。
11.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
12.免疫应答的主要特征──、── 、── 。
13.免疫应答可分为 B 细胞介导的── 和 T 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
14.在体液免疫应答中, B 细胞分化为──,分泌──发挥免疫效应。
15.根据来源,可将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的抗原分为两类,即──和──。
16. TI 抗原刺激──细胞主要合成──类抗体。
5免疫应答
抗原识别阶段
B2细胞直接识别TD抗原的天然表位
B2细胞活化阶段
B2细胞的活化也需要双信号的参与
抗原与BCR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此信号为抗原特异性信号
Th细胞为B2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抗原清除阶段
抗体的作用: 中和抗原 激活补体 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物效应 (调理作用、ADCC、I型超敏反应)
2、固有免疫的组成和作用
(1)屏障作用 (2)体液因子 (3)固有免疫细胞
屏障作用
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 体内屏障
皮肤与黏膜屏障:
机械阻挡;杀菌物质;更新作用;正常菌 群拮抗作用
体液因子
正常体液和组织含多种杀伤和抑制致病菌 的物质
补体系统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趋化因子 溶菌酶 防御素
(2)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 损伤或者死亡的自身细胞释放的内源性物质。
(受体:NLR)热休克蛋白、尿酸结晶、ATP等
课前复习
1.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 A. 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 B. 调理作用 C. 中和毒素作用 D. 免疫粘附作用 E.过敏毒素作用和趋化作用
2.构成攻膜复合体 (MAC)的补体成分是:
1、固有免疫的定义 2、固有免疫的组成和作用 3、固有免疫的作用时相 4、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1、固有免疫的定义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e response):种 族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 微生物侵袭的第一道防线,是机体先天具有 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 可遗传性 效应恒定性(无免疫 记忆)
A. C6~C9 B. C4b2b
C.
C3bnBb
D. C3bB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使体内相应的免疫细胞对该特异性抗原表位进行识别,同时自身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从而有效地发挥免疫效应,最终将抗原破坏和(或)清除的全过程,使机体免疫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
免疫反应: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今是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也称天然免疫,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CD细胞,肥大细胞,NKT细胞,B1细胞,γδT细胞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再感染开始的前96h内未经克隆扩增分化即迅速发挥免疫效应,其作用广泛,不针对特定抗原,因此对机体早期感染的控制意义重大。
固有免疫应答还可以通过活化的巨噬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通过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T,B细胞对相应的抗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特异性,维持时间也特长。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征:特异性,排他性,多样性,记忆性,转移性,耐受性,获得性。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类具有高度多基因性和多态性的基因群,其表达大产物称为MHC分子。
MHC分子的主要免疫学功能是作为抗原识别分子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
人类MHC分子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其编码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其基因表达产物为HLA分子。
经典的HLA分子可分为两类:HLA I类分子和HLA II类分子。
HLA I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HLAII类分子仅分布于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APC及活化T细胞表面。
在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中的作用:HLAI类分子识别并呈递的主要是内源性抗原肽,通过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性作用。
HLAII类分子识别并呈递的主要是外源性抗原肽,通过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对的识别起限制性作用。
抗原呈递: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未经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过的天然抗原,所以必须依赖于抗原呈递细胞将天然抗原加工处理为抗原肽后,表达于细胞表面,由MHC呈递给T细胞供其识别。
外源性抗原并非仅指非己抗原,而是包括所有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抗原,如细菌,寄生虫,自身细胞和某些组织内源性抗原并非仅指自身抗原,是指存在于细胞内,须进行加工处理的抗原,包括病原感染的靶细胞和癌基因突变所致的肿瘤细胞。
外源性抗原多肽:长度为12~20个氨基酸大小的多肽片段是外源性抗原与MHC-II 类分子相应部位结合并被呈递供CD4+T细胞识别的片段,被称为~T细胞活化的必备条件:双识别,双信号。
第一信号来自TCR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识别和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前已述及。
第二信号来自于APC与T细胞表面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即相应的协同刺激分子之间得到结合,又称为协同刺激信号。
T细胞介导的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主要有两类细胞:一类是CD4+T细胞,另一类是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
TH1型CD4+T细胞的作用:参与迟法型超敏反应,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对其他细胞的作用。
CD4+T细胞效应:CD4+T细胞根据其发挥的免疫效应可分为CD4+T辅助细胞Th,调节性T细胞CD8+CTL细胞效应:CD8+CTL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效应细胞,可对靶细胞直接杀伤。
CD8+CTL前体细胞活化同需要双信号,第一信号来自TCR,与由MHC-I类分子呈递的内源性抗原肽的识别结合,第二信号是来自由活化的CD4+T细胞分泌的IL-2的刺激。
在这两个信号的共同作用下,前体CTL 增值分化为效应CTL。
细胞免疫应答的特性: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缓慢,一般需要1~3d才能发挥作用,且多局限在抗原所在部位。
在细胞免疫应答中,T 细胞发挥主导作用,巨噬细胞、NK细胞等起协同作用,组织学上的改变是产生以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细胞免疫具有转移免疫效应的能力,即若将致敏淋巴细胞转移给一个正常个体,则该正常个体就获得了特异性免疫力。
细胞免疫应答使机体抗胞内病原体感染最为重要的防御方式,也是抗肿瘤免疫的主力军。
若细胞免疫发生异常,在临床上可出现慢性感染,肿瘤,免疫缺陷病等。
生理性和病理性免疫应答:抗原生理性应答病理性应答类型效应类型效应非己抗原正应答抗感染免疫正应答(过强)超敏反应正应答(过弱)免疫缺陷病自身抗原负应答自身耐受正应答自身免疫病肿瘤抗原正应答抗肿瘤免疫负应答肿瘤生长移植抗原正应答移植物被排斥负应答移植物被保存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主要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与抗原识别后,在协同刺激信号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又称抗体介导的免疫。
B细胞识别的抗原根据其是否需要Th细胞的辅助,可以分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TD-Ag)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TI-Ag)。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分为对TD-Ag的免疫应答和对TI-Ag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1.抗原识别阶段:TD-Ag由半抗原(B细胞表位)和载体蛋白(T细胞表位)两部分组成。
导致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成熟B细胞膜表面的BCR识别TD-Ag的B细胞表位,产生B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在双识别,双信号的共同作用下,Th2细胞开始活化、增值、分化,并分泌CD40L,与B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识别结合,从而产生了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2.活化增值和分化:记忆B细胞的产生:活化的B细胞进入生发中心,一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另一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进入外周循环,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会迅速活化、增值,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
在免疫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
3.效应阶段:B细胞对TD抗原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主要是通过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发挥作用。
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为体液免疫应答。
①体液免疫应答得一般规律:a.初次免疫应答:机体首次受到某一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应答;b.再次免疫应答:再次受该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
②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a.中合作用b.调理作用 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d.超敏反应B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TI-Ag(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主要包括细菌多糖、多聚鞭毛蛋白及脂多糖(LPS)等。
特点:它们激活初始B细胞产生抗体时一般无需Th细胞的辅助。
B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不会发生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没有抗体亲和力成熟,也不会形成记忆B细胞。
故不能产生再次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的调节: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抗原、抗体和补体成分的免疫调节(①抗原的调节作用:a.抗原的性质b.抗原的计量c.抗原的注射方式 d.抗原的竞争②抗体的调节作用③补体的调节作用)、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
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这个一个整体水平的调节,着重于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天然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防御功能。
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系统、溶菌酶、防御素、细胞因子。
适应性免疫:机体出生后在与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等抗原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或通过接种疫苗和被动免疫而获得,也称获得性免疫。
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正常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比较项目正常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引发物抗原变应原过程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结果清除抗原,维持生理平衡稳定组织细胞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Ⅰ型超敏反应特点:①发作快,消退也快;②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产生,补体不参与;③结果表现以生理功能絮乱为主,通常不发生组织细胞损伤;④发病者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Ⅰ型超敏反应参与反应的主要物质:变应原、IgE抗体、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生物活性介质。
预存介质:主要有组胺、激肽释放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组胺是其中最重要的介质,早期症状的产生大多与组胺的作用有关,如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内脏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产生痒感等。
预存介质的特点是在接触变应原后30~60s内发生作用,持续1~2h。
防治原则:查找并避免接触变应原、变异性脱敏和减敏治疗(脱敏治疗、减敏治疗、药物治疗)Ⅱ型超敏反应:由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或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免疫病理反应。
临床常见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抗基膜型肾小球肾炎、肺—肾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Ⅲ型超敏反应: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管基膜后,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使血小板聚集并激活凝血系统,引起血管及其周围的炎症。
也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症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①激活补体;②血小板参加;③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参加及释放介质;④以上致血管炎症反应临床常见疾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使机体IgG类抗体发生变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Ⅳ型超敏反应特点:①由致敏T细胞介导,无抗体或补体参与;②反应发生较慢,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48~72h方出现炎症反应,又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③反应多发生于变应原进入局部;④以单一核细胞浸润和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原发性(先天性)缺陷病和继发性(获得性)缺陷病免疫缺陷病的特点:反复和持续感染、易发生恶性肿瘤、易发生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遗传倾向。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称艾滋病,是因HIV感染了免疫细胞后,致患者发生细胞免疫严重缺陷、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CD4+T 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HIV亦能感染巨噬细胞、树突细胞、B细胞等其他细胞。
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功能缺陷,表现为患者免疫功能全面下降,直致崩溃,患者死亡。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自身抗原形成(隐蔽抗原的释放、修饰的自身抗原、交叉抗原)、遗传因素、免疫调节机制紊乱。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特异性2.可逆性3.可见性4.阶段性5.比例性免疫酶技术:最早应用于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即用标记的抗体与标本中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当加入酶的底物时,则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有色物质,借助光镜作出定位诊断。
常用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特点: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既可测定抗体又能测定可溶性抗原。
常用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二氨基联苯胺(DAB),底物被分解后呈棕褐色,可用肉眼或借助酶标仪比色进行定性与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