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法与规则

合集下载

篮球裁判规则及裁判法

篮球裁判规则及裁判法

篮球裁判规则及裁判法一、篮球裁判规则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篮球裁判的最基本原则是公平。

即对比赛双方队员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2.客观原则:裁判员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判断比赛中的任何一项事实,并根据比赛规则进行裁决,不得受到任何主观情感的干扰。

3.使用规则原则:裁判员在比赛中应按照规则进行裁决,不能凭自己的个人喜好和经验判罚。

4.按情判罚原则:裁判员应根据比赛的特殊情况,如比赛的实际情况、比赛的环境等特殊情况,进行相应的判罚。

5.判罚结果可信原则:裁判员在比赛中所作出的判罚结果应该是受到比赛参与者和观众普遍认可并值得信赖的。

二、篮球裁判的职责及规则1.判罚规则:裁判员应判断比赛中的各种情况,如犯规、违例、球权变更等,并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判罚。

2.观察规则:裁判员应观察比赛中的目标和方式,并判断球员或球队是否违反规则,是否获得得分等。

3.控制规则:裁判员应控制比赛局势,保证比赛安全公平进行,制止各种违规行为。

4.沟通规则:裁判员应与比赛中的其他裁判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裁判团队协调工作,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5.管理规则:裁判员应对比赛进行管理,包括检查球场设备、球员装备的合规性,维护比赛秩序等。

三、篮球裁判的法则1.三态法则:篮球裁判员应始终处于三种状态之间,即主动状态、被动状态和中立状态。

他们需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采取主动行动,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

2.判罚法则:篮球裁判员在判罚时应按照"违例先判,犯规后判"的原则,即对违反规则的情况先进行判罚,等待犯规行为结束后再次进行判罚。

3.指令法则:篮球裁判员在比赛中应用正确、简明而又确切的方式进行指令。

他们应当使用清晰的手势或口令来向比赛参与者传达命令。

4.定势法则:篮球裁判员在特定情况下需预判动态,即提前预知比赛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为其做好准备。

这样一来,裁判能够更快和更准确地作出判断。

四、裁判员的素质要求1.专业素养:裁判员应熟悉篮球比赛规则,了解比赛的技术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

径赛规则
一、跑道测量
1、跑道的丈量线 2、赛跑的距离 3、分道宽最小为1.22米±0.01米 4、移动突沿
思考: 跑道的丈量线?(398.11米)距离和 区域的认定?
关键词:30、20、后到后 外到外
二、起跑
1、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起跑线,所有不分道的径赛项目,起跑 线应为弧线。 2、在所有国际比赛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各项径赛,发令员应用 本国语言或英语和法语中的一种语言发令。 3、400米及400米以下的各项径赛,必须使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起跑 器。 4、在“各就位”口令之后,运动员必须走向起跑线,完全在自己 的分道内和起跑线后做好准备姿势。 5、在“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发出后,所有运动员应立即做好 最后的预备姿势,不得延误。
100米至400米跑、4×400米及较短距离的各项接力, 应根据运动员前一赛次的名次和成绩进行排序:
最快的第一名 次快的第一名 第三快的第一名,等。 最快的第二名 次快的第二名 第三快的第二名,等。 最后可按下列顺序补取: 按成绩录取的最快者 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 按成绩录取的第三快者,等。
然后将运动员按排列的序号,依照蛇形分布的方法 编入各组。 例如用下列方法将排序录取的24名运动员编为三组: A组:1 6 7 12 13 18 19 24 B组:2 5 8 11 14 17 20 23 C组:3 4 9 10 15 16 21 22 在任何情况下在分组确定后应抽签排定A、B、C、 三组的比赛顺序。
思考: 兼项请假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每次、一轮、时限、免跳、 中退
二、放弃比赛
取消参赛资格: 1、确认没有参加比赛; 2、取得后继赛次的参赛资格,但未继续参加 比赛者。
应取消有关运动员参加该次比赛所有后继项 目(包括接力跑)的参赛资格:

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7、计时员职责 :1)确保比赛赛足规定的时间,
即在比赛进行当中须开表计时,在比赛成死球时 须停表。2)当有队员被罚出场时,执行计时两分 钟的罚则(见录像6) 。3)当全场或半场及加时 比赛结束时,应哨声示意结束比赛。4)记录各队 暂停次数,当暂停时间到时应做出提示。5)记录 各队每半场的前5次犯规及在某队第五次犯规时发 出信号。
(一)竞赛规则 1、比赛场地。(见录像1)
2、比赛用球:气压0.4-0.6个大气压力。(见 录像2)
3、队员人数:每队上场队员不得超过5名, 其中一名必须是守门员。某队场上队员少于 3名时,则比赛中止,替补队员不得超过7名, 比赛中可随时替换场上队员,被替换下场的 队员可以再次作为替补队员参加同场比赛, 换人程序见录像3。
11、判罚间接任意球犯规。 守门员犯规: (见录像10) 1)将球发出后,球未越过中线或未经对方队员踢或 触及再接得同队队员回传球;
2)以手触及或控制同队队员故意踢给他的球; 3)用手触及或控制同队队员直接踢给他的界外球; 4)在场内任何区域(对方半场除外),以手或脚去 触及或控制球超过4秒。 队员犯规的四条与11人制竞赛规则规类同。
累计犯规执行程序:
必须直接射门;
任意球踢出后,只有球被守门员触及或从门柱、横 梁弹回来及球出界后,其他队员才可触球;
任意球不得在距离球门线不足6米处踢出; 如果犯规地点在犯规方半场球门线和第二罚球点假 想平行线之间区域,则对方可选择在犯规地点或第 二罚球点踢任意球;
如果犯规地点在对方半场或本方半场第二罚球点假 想平行线与中线之间区域,则该任意球在犯规方半 场的第二罚球点上踢出;
18、角 球:踢角球时,应将球放定在离球 出界处最近的角球弧内,对方应距离球至 少5米,角球可直接胜一球。(见录像17)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排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通常由两个由6名球员组成的队伍进行比赛。

下面将介绍排球比赛的规则及裁判法。

一、比赛规则1.1比赛场地与装备: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18米,宽9米,中间有一根高2.43米的网将场地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球场上除了网外,还会有边界线、中心线、攻击线等线条。

比赛双方必须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1.2比赛人员与队员位置:每队可派出最多12名球员,分为两个位置,前排和后排,每方6名球员。

前排球员通常负责防守和攻击,后排球员则负责传球和组织进攻。

1.3比赛流程:比赛始于发球,首先由发球方在自家场地发球,对方接发球并发起进攻,双方通过扣球、传球、扑救等技术交锋,争夺得分。

每次发球后,球将在进攻或得分结束后转换给对方。

1.4得分规则:得分者将得到一个得分,并换发球权,获得一方在规定局分达到预设分数(通常为25分)后获得胜利。

如果双方都得到了相同的分数(通常是24比24),比赛将进入延长赛,需要在两分之差下获得胜利。

1.5替补规则:替补球员可以在比赛任何时候替换现场球员,每队有限次数的替补次数。

二、裁判法排球比赛中有多名裁判员负责裁判,在比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球场内裁判员:球场内裁判员主要有以下几名:-主裁判:负责公平地掌控整场比赛,做出最终决策。

-第一副裁判:跟踪球场边界和中心线的位置,同时控制替补球员入场,并确认发球方。

-第二副裁判:分析进攻线,并记录得分和得分方。

2.2线判:线判负责判断底线和边线上球是否在界内或界外。

通常有四名线判,两名对各自队伍负责的线判在场地两侧,一名在底线处,一名在中线处。

2.3技术代表:技术代表负责使用技术手段(如慢动作回放)来确认争议性判决。

他们根据需要向主裁判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建议。

2.4裁判决策:裁判员应该了解并准确地执行国际排球联合会制定的规则。

他们需要及时、公正地做出判决,并根据规则和比赛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裁判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判定技能、快速反应和决断力。

乒乓球竞赛规则规程与裁判法

乒乓球竞赛规则规程与裁判法

乒乓球竞赛规则规程与裁判法
一、简介
二、基本规则
1、关于比赛的规则:乒乓球竞赛以团体队和技术双打为主,在设置划线的比赛场地上进行双打比赛,比赛每场有五局,必须达到11分才能获胜,比赛每局可以要求连续击球,也可以每发击球后让双方换边,更换球员等,其他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关于规格的规定:
乒乓球竞赛的球桌尺寸必须按照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的规定:长2.74米、宽1.525米,桌面距地面高度76厘米,球桌下面的有效挡板高度15厘米,球拍的规格不低于控制球的把握,还应按照实际比赛需要选购合适的球拍。

三、比赛方式
1、双打比赛:双打比赛是指由两人组成的一只队伍在一块球桌上进行的比赛,同一场比赛可以由两只或三只队伍参加,比赛时间为7局,每局可以达到11分。

2、团体比赛:团体比赛是指由4人组成的一支队伍。

乒乓球竞赛规则法和裁判法

乒乓球竞赛规则法和裁判法

乒乓球竞赛规则法和裁判法
一、竞赛参赛对象
参加乒乓球竞赛的对象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男子、女子、男子组合、女子组合、混合组合队组成。

参赛人员应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参加竞赛
的规定标准。

二、竞赛类型
三、器材使用
四、比赛形式
五、比赛时间
乒乓球比赛的时间规定每局比赛时长不超过十分钟,比赛暂停时长不
超过两分钟,比赛结束后得出最终结果。

六、裁判规则
乒乓球比赛裁判由由国家体育总局指派的乒乓球裁判组成,裁判组根
据《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则》执行比赛裁决。

乒乓球比赛裁判长有义务详
细阅读当次比赛的规则,全面贯彻执行比赛规则,并最终尊重比赛结果。

七、比赛结果。

排球规则与裁判法

排球规则与裁判法

三班
25 22 25 3: 1 15 2 25 20 25 20 15 25 1: 3 16 25 20 1 25 17 25
四班
25 15 25 3: 0 16 2 17 25 25 25 1: 3 2 22 25 25 25 3:1 2 22 25 12 18 25 20 25 15 20 22
竞赛编排与计分方法
一、循环赛制:
1、单循环:参赛队之间各相互进行一场比赛。 场数=队数(队数-1)/2 轮数=队数(单数队时)或轮数=队数-1(双数队时)
(1)逆时针轮转法
(2)贝格尔编排法:从第二轮开始第一个数左右摆动, 它对应的数则是上一轮最右下角的数。其他数字逆时针转。
特点:场次多,有利于培养、锻炼队伍,增加比赛经验。公 平竞争,机会均等,决定名次合理,客观反映成绩。周期长。
佩奇赛制决赛方法 A1
A1
决3、4名
决1、2名
B2 A2 B1
决1、2名
B1 A2 B2
决3、4名
★A1即为A组第一名, A2即为A组第二名; B1即为B组第一名, B2即为 B组第二名。
排球比赛成绩表
(四个队参加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名次排列)
队名 成绩 队名
一班
二班
25 15 1: 3 20 1 22 15 25 25 25
第一裁判无须做出错误或犯规手势,只做出发球队
手势。 (8)在双方犯规时,裁判员表示顺序: ①犯规性质。 ②犯规球员。
③由第一裁判指示发球队。
第一裁判员介绍
(1)第一裁判的位置:第一裁判坐或站在球网一端的裁判台上执行职 务,其视线必须高于球网上端大约50cm。 (2)第一裁判的权力: ①他自始至终领导该场比赛。他对所有裁判员和比赛队的成员行使 权力。在比赛中他的判定是最终判定。如果发现其他裁判员的错 误,他有权改判,甚至可以撤换一名不称职的裁判人员。 ②掌管拣球员的工作。 ③有权决定涉及比赛的一切问题。 ④当场上队长提出请求时,他应对其判定所依据的规则和规则的执 行给予解释,但不允许场上队长对其判定进行任何争辩。如果队 长立即表示不同意他的解释,并提出保留在比赛后对此提出正式 抗议权力的声明,第一裁判必须给予允许。 ⑤比赛前和比赛中,他负责决定赛场条件是否符合比赛要求。

田赛裁判法与规则

田赛裁判法与规则

a - xo o xo - xxo xxx 4 2=
b o o o X- xo xxo xxx 4 2=
c o o X- o xxo xxo xxx 5 4
d o - - xxo xxo xo xxx 5 1
2、 兼项请假(田赛通用)
❖ 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田赛或多项田赛,有关裁判长 和主裁判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比赛中,或在跳高和撑竿跳高 的每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掷)。
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 C 如成绩仍相等: ❖ (a)涉及第1名,则在造成成绩相等失
去继续试跳权利的最后失败高度上,每 人在试跳1次,如都跳过或都失败不能判 定,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2cm、 撐竿5cm ❖ (b)不涉及第1名,则比赛名次并列。
跳高成绩记录表(1)

动 跳跃高度

失 败 次
决名次跳
❖ 如运动员犯规则举红旗。
❖ 落地裁判见举白旗,便在运动员身体任何部分着落沙坑距起 跳的最近点插一钢签
❖ 钢签要垂直于地面,测距裁判开始量成绩。
(7)裁判长将所测的准确成绩报给主记录员,主记录员复述 一次,然后进行记录。
(8)测量完毕后平整沙坑,落点裁判检查沙坑是否平整。然 后裁判长将红旗平举,示意下一运动员准备试跳。
跳高横杆放置
跳远、三级跳远裁判工作
一、跳远主裁判职责
(1)在比赛中控制整个比赛进程,监察起跳点裁 判的判决,监察成绩测距工作。
(4)审批运动员请假事项,处理执行裁判过程中 的问题,出现争端时及时报告田赛裁判长。
(5)请田赛裁判长、总裁判审核破纪录的成绩。 (6)比赛结束时检查成绩和名次,并在成绩表上
田赛裁判工作

排球常用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常用规则及裁判法

排球常用规则及裁判法1.比赛方法: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排球比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方法是由一名队员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过球网开始的。

每方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不得持球。

一名球员不能连续击球两次。

比赛不间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

发球队胜一球后,该队同一名队员继续发球。

接发球队胜一球后,按预先登记的发球顺序,换由下一名队员发球。

在每球得分制的比赛中,如六人制排球,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接发球队胜一球得发球权同时得一分。

在发球权得分制的比赛中,如沙滩排球,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接发球队胜一球只得发球权不得分。

比赛有五局三胜制、三局两胜制和一局胜负制。

每局的胜负为限分制,即首先达到规定分数的队为胜队。

(以下以六人制排球比赛为例进行介绍)1.比赛概要:每场排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6名队员。

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

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法正确的回击为止。

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每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每次获得发球权后,六名球员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轮转,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

2. 球场概况: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

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

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

3.球网: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

网宽1米,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

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

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一、场地、器材、设备(一)场地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平坦、水平。

并且划一。

比赛场区为18×9m的长方形。

中线把它分为相等的两个区,两条长线是边线,两条短线是端线。

所有界线的宽均为5cm,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

发球区:在两条边线后各画一条长15cm,垂直并距离端线20cm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

发球区的深度延伸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中线与进攻线构成前场区,前场区向边线外的无障碍区无限延长,进攻线于端线够成后场区。

比赛场区的四周至少有3m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要有7m的无障碍空间。

(二)球网和网柱球网为黑色,长9.5m,宽1m,架设在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面上。

球网的高度男子为2.43m,女子为2.24m。

少年比赛网高男子一般为2.35m,女子一般为2.15m。

一般基层比赛或儿童比赛可根据情况自行确定网高。

球网高度的测量应用量尺在场地的中间丈量。

场地中间的高度必须符合规定高度,两条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超过规定网高2cm。

网柱为两根高2.55m的光滑圆柱。

最好能够调节高度,固定在边线外0.5-1m处,一切危险设施和障碍物必须排除。

标志带:为两条宽5cm,长1m的白色带子,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

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

标志杆:两根有韧性的杆子,长1.8m,直径10mm,分别设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两侧。

出球网80cm,高出部分每10cm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三)球:比赛用球的颜色可为一色的浅色或国际排联批准的多色球,圆周为65-67cm,重量为260-280g,气压为0.30-0.325kg/cm²。

二、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一)胜一分、胜一局和胜一场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胜一分。

比赛的前四局以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为胜一局。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2024年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控制武术比赛和评判过程,确保公正、公平和规范的竞赛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规则和法则,包括赛制、规则、判罚和评分标准。

一、赛制和规则:1.赛事组织:武术比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IWUF)主导,并在中国武术协会(CWA)的监管下进行。

2.比赛项目:武术套路比赛分为太极拳、南拳、南剑、太极剑、长拳、对练等项目。

3.套路难度等级:根据动作难度划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由1-10个动作组成。

4.比赛时间:每个套路的比赛时间固定,分别为1分30秒、2分钟、2分30秒等。

5.套路表演:选手根据规定时间内完成套路表演,评委根据动作技巧、舞台表现和整体效果进行评分。

6.裁判秩序:每场比赛由三名裁判组成,其中一名主裁判,其他两名为副裁判。

主裁判负责最终判决和总分计算。

7.裁判评分:裁判根据动作的标准动作、难度、力量、节奏、整体编排和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

8.淘汰赛规则:淘汰赛采取循环赛制,每位选手都能对阵其他选手,评分累加进行排名。

二、判罚和评分标准:1.规定动作:每个套路都有特定的规定动作要求,选手需要准确地表演这些动作,否则将被扣分。

2.动作难度: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技巧难度调整动作,但过于简单或超出自身能力的动作都会被扣分。

3.姿势和力量:选手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力量,动作刚柔相济,流畅自然,扣分项包括肌肉紧张、力量不足等。

4.整体编排:选手的套路应该有合理的整体编排,包括动作顺序、动作数量和过渡等。

缺乏编排或不协调的动作将被扣分。

5.舞台表现和形象:选手的表演应具有舞台感,包括面部表情、视线、身体语言等。

形象方面,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也会影响评分。

6.倒计时和停顿: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表演,倒计时结束后仍未完成的动作将被扣分,停顿超过规定时间也会被计入裁判评分。

7.判罚标记:裁判在比赛中观察选手动作,如果发现违反规则的行为,例如超时、违反动作规定、离开比赛区域等,将做出判罚标记并扣除相应分数。

羽毛球的规则与裁判法

羽毛球的规则与裁判法

羽毛球的规则与裁判法主要涵盖了羽毛球比赛的规则、计分方式、发球规则、替补规则以及裁判员的作用和职责等方面。

比赛规则:1. 场地面积:比赛场地为13.4米宽、5.1米长,中间有两块中心场地。

2. 发球:在两方之间,距中心线1.55米的区域内击球。

发球员须站在规定发球占中线(当面对对方场地时)的位置上发球,每次发球只能发到一个半场。

3. 交换场区:为了比赛公平,发球方和接发球方需交换场地。

这一规则在每一次发球后执行。

计分方式:羽毛球比赛通常采用三局两胜制。

每局比赛从0比0开始,每得6分后交换场地。

当一方先得到8分时,双方将休息一次。

发球规则:1. 发球员必须从右向左(在双打比赛中,则从左向右)将球击出。

如果发球员将球击往靠球场的任何一方,则得分无效(通常称为“触网”)。

2. 发球员必须在裁判示意发球合法并允许发球后,将球从平台上击下。

否则将被视为违例。

替补规则:在比赛中,一方球员因伤病无法继续比赛时,可以替换另一名球员上场。

替补球员必须在对方球员击球前替换,并在记录台前签字确认替换。

裁判员的作用和职责:裁判员负责监督比赛的进行,确保比赛公平、顺利进行。

裁判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判断和解释规则:裁判员负责判断比赛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根据规则决定如何处理。

2. 掌握比赛进程:裁判员要观察运动员的比赛,确保比赛在规定的场地中进行,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

3. 维持秩序:当发生争议时,裁判员有权要求双方球员停止比赛,等待裁决。

裁判员的裁决是最终的,球员必须遵守。

4. 记录和报告:裁判员在每局比赛结束时,负责记录比分,并在比赛结束后向赛事组委会报告比赛情况。

以上是羽毛球的规则与裁判法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

田径规则及裁判法讲义

田径规则及裁判法讲义

径赛1 规则:规则是为进行田径运动而设的统一行为准则。

2 裁判法:田径运动中裁判法以及竞赛规则所用的评定运动员或队成绩或名次的具体方法3 径赛裁判长职责:(1)认真执行规则和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处理发生于比赛期间有关竞赛的问题。

(2)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当裁判员对名次判定意见不一致时,有权决定最后名次,若对犯规运动员的录取资格及其他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应签署意见报总裁判长解决。

(3)对有关径赛的抗议作出裁决。

(4)对犯规或有不正当行为、或违反体育道德的运动员进行判罚,若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应报总裁判长审定。

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使用的黄红牌,应采用塑料薄片或其他轻便材料制成,其规格长10厘米宽8厘米。

(5)认为某项比赛不公允时,有权宣布比赛无效,并作出重赛的决定,在作出决定前应向总裁判长报告。

(6)每项(组)比赛后。

立即审核成绩并签名。

(7)径赛裁判长允许在抗议下比赛。

(8)径赛裁判长不同意法令决定可作决定。

但使用了犯规检测时除外。

5 检录裁判职责(1)准时召集运动员点名(2)检查运动员号码服装(3)带领运动员到比赛地点,向助理发令员说明情况。

号码布:三个(前后裤侧)钉鞋:可赤脚单脚穿鞋,钉座不超过11个,尺寸:非塑料钉长不超过25毫米,最大直径4毫米,塑料钉长突出部分9毫米。

6 发令员职责主发令:(1)负责组织全组的学习,实习,分工等工作(2)负责同其他裁判组进行联系。

(3)法、恩派全组裁判申屠训练场地进行发令实习。

(4)负责解决运动员起跑时的有关问题。

(5)执行法令时,有权对犯规运动员发出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

(6)助理发令员对径赛裁判长负责发令员职责:在主发令员的领导下,按照分工独立完成发令工作。

不担任发令工作时,应协助发令员做好准备工作。

助理发令员职责:(1)1号助理发令员负责从引导员处接受参赛运动员。

根据检录表上的分道情况,将运动员安排到规定的道次上,核实运动员的道次、号码与测号是否准确无误。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球竞赛规则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律性文件,是篮球竞赛唯一的理论依据。

裁判法是临场裁判员的工作方法,指导裁判员如何完成一场竞赛的裁判工作。

主要规则违例及其罚则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裁判员应根据下列基本原则来判断是否违例: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的需要。

运球违例运球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技术。

球在一手或双手之中停留的一刹那运球即停止。

不能翻腕运球(携带球),不能双手同时拍球,不能两次运球。

漏接不是运球。

如果队员偶然地失去球,接着又恢复控制球,这被称为漏接。

在“三不碰”的规则下,队员可以再次接触球。

持球移动违例(走步)中枢脚的确定有两种类型。

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原地接球),可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有三种情况。

队员接到球时一脚正触及地面,另一脚一触及地面,原先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

队员接到球时双脚离开地面:A、双脚同时落地,任一脚都可作为中枢脚;B、两脚分先后落地,先触及地面的脚是中枢脚;C、一脚落地又跳起这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哪只脚都不能成为中枢脚。

在确定中枢脚后,队员在传球或投篮中,可抬起中枢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队员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不准提起中枢脚。

哪只脚都不能作为中枢脚时,如队员传球或投篮,可抬起一脚或双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如运球,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

球回后场违例球回后场违例有三个必备条件。

控制球队才能出现球回后场,必须是控制球队使球从前场进入后场,必须是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触球。

2、球回后场违例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队员从前场起跳,在空中直接从中圈跳球中获得控制球后,在一脚或双脚着地之前落回后场;队员在前场起跳,在空中获得球后落在后场;队员从后场起跳,在空中接住同队队员从前场传来的球后落在前场;队员骑跨中线时接到前场传来的球等等。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一、比赛规则1.对手分组:根据选手的水平、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进行分组,以确保对手之间的公平竞争。

2.装备要求:选手应按照比赛要求穿着统一的武术服装,佩戴规定的保护装备,以确保比赛的安全。

3.竞赛项目:根据武术的不同风格和技术特点,设置不同的竞赛项目,如套路、对练、散打等。

4.赛前准备时间:选手在比赛开始前,应有足够的时间做好热身和准备工作,以确保状态良好。

5.裁判员:比赛中应有独立的裁判员,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武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评判选手的表现。

6.比赛规则:根据不同的竞赛项目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包括得分标准、技术要求、时间限制等。

7.比赛流程:比赛流程应明确规定,包括报名、抽签、预赛、半决赛和决赛等环节。

8.比赛成绩评定:裁判在比赛中根据预定的得分标准评定选手的表现,在比赛结束后计算得分并确定排名。

9.违例和犯规:比赛中如有违规行为,如攻击对手要害、故意伤人等,应判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10.投诉和申诉:在比赛过程中,对于裁判的决定如有异议,选手有权进行投诉和申诉,要求重新裁定。

二、裁判法1.裁判资格:裁判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同时要有丰富的武术知识和裁判经验。

2.公正、客观、中立原则:裁判员在比赛中应保持公正、客观和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法公正裁决。

3.严守规则和纪律:裁判员应牢记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坚决执行规则,严格制约和惩处违规行为。

4.及时准确的决定:裁判员需对选手的每一个动作和技术进行准确的判断,及时做出符合规则的决定。

5.公开公正的评判:裁判员在评判过程中应公开公正,不做任何偏离规则的行为,确保评分公平合理。

6.谨慎审慎的裁判:裁判员在判罚时应谨慎审慎,不轻易给予违例和犯规,但也不能对违例行为宽容纵容。

7.严守保密原则:裁判员应严守保密原则,不泄露比赛中的任何信息,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8.不承受贿赂:裁判员在比赛中需正直诚实,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行为,确保评判的公正。

田径规则及裁判法

田径规则及裁判法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田径竞赛规则是裁判工作的执法依据,它保证了参赛者在规则范围内进行公平竟争,裁判员必须掌握规则。

一、比赛通则(一)着鞋:运动员可以赤脚、单脚或双脚穿鞋参加比赛。

钉鞋鞋钉规定:4、9、12、25毫米,11枚,1条绑带。

(二)号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戴号码,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号码布分:前后大号码、小号码、体侧号码。

跳高、撑杆跳高运动员允许带1块号码。

(三)兼项: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田赛,或同时参加多项田赛而这些项目又同时举行比赛时,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比赛中,或在跳高或撑竿跳高的每轮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某运动员后来又决定不参加试跳(掷),或轮到其试跳(掷)时不在场,一旦该次试跳(掷)已错过,应视其为免跳。

(四)帮助:任何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提供或接受帮助,如伴跑或技术指导等。

1、下列情况不被认为是提供帮助:(1)运动员与其教练员在比赛区域外进行交流。

为了便于这种交流,并且不干扰比赛进行,在靠近每一项田赛比赛地点最近的看台上,应给该项参赛运动员的教练员保留座位。

(2)可在比赛区域对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和/或理疗,以便运动员能够参加或继续参加比赛。

此类医学检查、治疗和/或理疗可由组委会任命的佩戴袖标或背心、或身着其他明显服装的医务官在比赛区域进行,也可由注册随队医务人员经医务代表或技术代表的专门批准,在比赛区域外的医务治疗区进行。

但不得延误比赛的进程或该运动员按既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或试掷。

一旦运动员离开检录处,无论是在比赛中或是比赛开始前,其他任何人对运动员进行此类护理或治疗,均被认为是对运动员提供帮助。

2、下列情况应被认为是给运动员提供帮助,应该禁止:(1)在赛跑或竞走比赛中,由非参赛者、已被超圈者或将被超圈者提供速度分配帮助,或使用其他任何技术设备的。

(2)运动员在比赛场内拥有或使用录像机、盒式录音机、收音机、CD机、无线通讯机、移动电话或类似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法教学目的和任务:1、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2、通过教学与实践,初步具备小型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工作能力。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是田径运动竞赛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裁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竞赛的进行、运动员的比赛情绪以及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

裁判员不仅是运动成绩和比赛名次的判定者,同时也是竞赛的组织者。

因此,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是:认真掌握比赛的规则,熟练掌握裁判方法,在裁判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尽心尽力的完成裁判工作任务。

一、田径运动竞赛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田径运动会的顺利进行,裁判组应在竞赛组领导下,做好下列赛前准备工作:(一)组织和培训裁判队伍具体工作是:根据运动会规模选聘裁判员,进行裁判员分工,组织裁判员学习竞赛规程与田径竞赛规则、研究裁判方法和进行现场裁判实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各裁判组制定工作计划,使每个裁判组都成为一个能战斗的集体。

(二)召开好各种会议1、全体裁判员大会2、裁判组会议3、主裁判会议4、领队、教练员会议(三)做好裁判器材和用具准备各裁判组要提出裁判工作所需的器材和用具清单。

对于领到的裁判器材和用具要落实专人负责,以保证比赛裁判时使用。

(四)做好比赛场地和器材检查各裁判组于赛前必须到现场检查场地和清点器材。

检查后,提出场地修整和器材添置意见,交场地器材组解决。

二、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进行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需要掌握田径竞赛规则。

由于基层单位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属于群众体育比赛的性质,因此,竞赛规则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参照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执行。

对于有变动或另行制定的竞赛规则,应在竞赛规程中或领队教练员会议上进行说明。

(一)田径比赛通则方面1、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带号码,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2、径赛项目运动员须沿跑道逆时针方向跑进。

3、径赛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而防碍别人走或跑进时,应取消其该项比赛资格。

4、如果一名运动员参加一个径赛项目,又参加一个田赛项目,或者参加一个以上的田赛项目,而这些项目又同时举行比赛时,有关主裁判可以允许运动员只在某一轮次(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或试掷完一次为一个轮次。

)的比赛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确定的顺序先进行试跳(试掷)一次。

回来后已错过的试跳(试掷)顺序一律不补。

5、判定名次和成绩相等判定名次的方法。

径赛项目中,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到达终点线内沿的垂直面的先后为准。

以决赛的成绩作为个人的最高成绩,而不以预、次、复赛的成绩判定最后名次。

田赛项目中,远度项目以比赛的六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好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

高度项目以每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

全能运动项目,以各运动员全部项目得分的总和排定名次。

如遇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应按下列规定处理:在径赛的预、次、复赛中,按成绩录取最后名次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如对下一赛次或决赛人数没有影响,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都应录取;如有影响,则应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的人选。

此种抽签应在有关裁判长领导和组织下,成绩相等的运动员自己抽签决定。

决赛中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裁判长有权决定这些成绩相等运动员重新比赛,则名次并列。

其他名次相等时,则并列。

田赛高度项目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相等:如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

如仍不能判定,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

如涉及其它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田赛远度项目的比赛如有成绩相等时,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

如次优成绩相等,则以第三优成绩判定,余类推。

如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者,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一轮试跳,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全能运动比赛如总分相等时,应以单项得分多的项目较多名次列前。

如仍不能判定时,则以任何一个项目单项得分最多者名次列前。

团体总分相等时,应以破记录项目、次数多者名次列前。

再相等,则以第一名多者列前。

如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余类推。

(二)径赛主要规则1、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100米接力的项目,运动员应采用蹲踞式起跑。

犯规2次以上者取消比赛资格,全能运动员三次。

2、在分道跑项目中,运动员跑出自己的分道,如没有获得利益,也未阻挡他人,一般不应取消比赛资格,否则应取消比赛资格。

3、在中长跑时,运动员擅自离开跑道后,不得继续比赛。

4、跨栏跑时,运动员手脚低于栏顶面、跨越他人栏架、有意用或脚碰到栏架,均属犯规。

5、接力跑时,在接力区外完成接棒、捡棒时阻挡他人或空手跑过终点。

6、如用3只秒表计成绩,应以2只表所示成绩为准;如各不相同,则以中间成绩为准。

2只表,应以成绩较差者为准。

(三)田赛主要规则1、跳高比赛时,应抽签排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剩下1名。

除非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a)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

(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

在规则第12条1(a)、(b)、(c)的全能比赛中,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均为3厘米。

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助跑道或起跳区进行练习。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a)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或(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立柱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

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

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试跳,也可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

但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除外。

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l次或第2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度上继续试跳。

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试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1名成绩相等的情况。

每次升高横杆后,在运动员试跳之前,均应测量横杆高度。

当横杆放置在纪录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进行审核测量。

如果自上一次测量高度后,横杆又被触及,在后继的高度的试跳之前,裁判员必须再次测量横杆高度。

即使其他运动员均已失败,一名运动员仍有资格继续试跳,直至其放弃继续比赛的权利。

当某运动员已在比赛中获胜时,有关裁判员或裁判长应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由该运动员决定横杆的提升高度。

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在比赛过程中不得移动跳高架或立柱,除非有关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或落地区已变得不适于比赛。

如需移动跳高架或立柱,应在试跳完一轮之后进行。

2、所有田赛远度项目比赛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如超过8人,成绩较好的前八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如第八名成绩相等,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均可再试跳或掷3次,如不足八人,则均有6次。

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比赛助跑道进行练习。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则判为试跳失败:(a)在未做起跳的助跑中或在跳跃中,运动员以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外地面;(b)从起跳板两端之外的起跳线的延长线前面或后面起跳;(c)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触地点较区内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d)完成试跳后,向后走出落地区;(e)采用任何空翻姿势。

测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地的最近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线或其延长线垂直。

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1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条件许可时,至少应长45米。

助跑道宽度最小l.22米,最大l.25米,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助跑道。

助跑道的左右最大倾斜度不超过1:100趴在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在助跑道。

旁放置l~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

如果不提。

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禁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起跳板是起跳的标志,应理入地下,上沿与助跑道及落地区表面齐平。

起跳板靠近落地区的边沿称为起跳线。

紧靠起跳线前应放置一块橡皮泥显示板,以便于裁判员进行判断。

如不能设置上述装置,应采用下列方法,紧靠起跳线前沿铺设软土或沙子,宽门厘米,与水平面成30度角。

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少应为10米。

起跳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为1~3米。

3、三级跳远的三跳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和一次跳跃。

单足跳时应用起跳腿落地,跨步跳时用另一条腿(摆动腿)落地,然后完成跳跃动作。

运动员在跳跃中摆动腿触地不应视为试跳失败。

4、推铅球比赛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

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

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

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

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

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侧。

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

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

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

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

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不允许使用手套。

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