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 迟云祥

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   迟云祥

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迟云祥发表时间:2012-06-01T09:55:28.437Z 来源:《新华教育导刊》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迟云祥[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转折时期,生理发育开始进入青春期。

迟云祥(通化市第十七中学吉林通化 134000)通化市第十七中学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理念,以“民主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为教育手段,以“校风校纪永葆一流;办学条件永追一流;教学质量争创一流“的三个一流为目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

确定的十七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教师是养成教育的楷模教师在养成教育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因为老师的以身作则,率先重视,必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老师。

2.学生是养成教育的主体教不严,师之懒。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

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温床。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

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必须抓好搞养成教育。

以保证国家安定、社会进步。

3.不断丰富养成教育载体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最基本的,经过筛选,把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定成为规范,要求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到,并逐步养成习惯。

我们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传统纪念日,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我们在“三.八”妇女节开展“我为妈妈分忧愁”的综合实践活动,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墓活动,“五.四”青年节开展入团宣誓,争做文明青年活动。

浅谈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浅谈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浅谈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人的一些文明习惯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形成的,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或矫正,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

从教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中学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

班主任是“班集体灵魂”,怎样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爱象空气,为学生营造温暖氛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一要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那么,你的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规是明镜,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

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表现为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用膳常规以及就寝常规等诸多方面。

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培养中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中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中学生的良好习惯学习阶段对于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良好的习惯则是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关键。

中学生期间,他们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律、责任心、协作能力以及积极的心态。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以帮助培养中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规律的作息时间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和大脑的发育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因此,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中学生非常重要。

学生们应该每天保持一定的睡眠时间,早晚定时睡觉,早起活动。

通过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他们可以保持精力充沛,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学习的基础。

中学生应该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他们可以养成每天预习、复习和总结的习惯,培养学科知识的扎实基础。

此外,中学生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刻意练习、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等方法,以提升学习效果。

三、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中学生除了学习,还应该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俱乐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此外,参与体育锻炼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很有帮助。

通过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全面发展。

四、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礼貌待人、守时、守纪律等。

他们应该学会尊重老师和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往方式。

同时,中学生还应该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

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人处世更加得体。

五、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中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十分重要。

中学阶段常常伴随着各种挑战和压力,面对这些困难,中学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自信和乐于解决问题的态度。

他们应该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

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中学生战胜困难,取得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成就。

总结中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习惯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浅谈中学生的习惯养成

浅谈中学生的习惯养成

浅谈中学生的习惯养成养成教育以身作则中学生一、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

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给学生作出表率,因为在中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

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

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

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

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

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熏陶。

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

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很快改正。

二、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中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

如在放学的路上,两位同学捡到了一个钱包,一个同学说要拾金不昧交给老师,另一个同学说:我妈妈说过捡到钱谁交给老师谁是傻瓜,结果这两位同学就把钱给分了,拿了钱去玩电子游戏,这就说明家长的影响何其严重。

我们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

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落实新《守则》和《规范》,改进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极做法,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浅谈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物化地分析在高二选课中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高中选课是学生们探索自己兴趣、规划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众多选课科目中,物理、化学和地理这三门学科被广泛认为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物理、化学和地理三门学科在高二选课中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学科的特点并做出明智的选课决策。

一、物化地分析学科概述1. 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能量变化的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研究自然规律。

2. 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

化学学以实验和理论结合为基础,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推演来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

3. 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地貌、气候、水文、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

地理学以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为基础,通过观察和研究地球表层现象来揭示自然和社会的关联。

二、物化地分析的信息传递与交流1. 学科知识的传递与交流物理、化学和地理三门学科承载着丰富的知识体系。

在高二选课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和学科竞赛等多种途径获取学科知识。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如学科社群、学科论坛和在线学习资源等,与其他学生和专业人士共享学科知识。

2. 学科实践的传递与交流物理、化学和地理三门学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高二选课中,学生们可以参加学科实验、实地考察和科技竞赛等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来提高学科素养。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学科竞赛的交流与竞争,了解并交流学科实践经验。

三、物化地分析在高二选课中的应用1. 选课规划了解物理、化学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有助于学生们制定合理的选课规划。

学生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这些学科的知识和实践,选择适合自己的选课组合。

初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初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良好的行为惯对于其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行为惯的建议。

1.养成良好的睡眠惯
中学生需要足够的睡眠才能更好地研究和成长。

家长可以为孩
子制定一个合理的睡眠时间表,并尽可能地让孩子避免熬夜。

2.合理安排研究和娱乐时间
过度沉迷于游戏和其他娱乐活动会影响孩子的研究和成长。


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研究和娱乐时间表,让孩子知
道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需要研究。

3.坚持锻炼
锻炼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健康和活力。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
项或多项他们感兴趣的锻炼项目,并制定一个坚持锻炼的计划。

4.良好的饮食惯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家长可以为他们提供健康的食物选择,同时避免让孩子沉迷于
垃圾食品。

5.维护个人卫生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等。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家长和老师可以教育孩子们如何维护
自己的卫生。

通过这些方法,初中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
学习和成长。

浅谈七年级新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七年级新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七年级新生的养成教育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有主观意识、阅历尚浅的新时代求知少年,他们还未能懂得和珍惜一些来之不易的东西;也不能清楚的认识到不良习惯往往会给自已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

诸如:随意动他人物品、随意给同学起绰号,乱堆垃圾、出口成脏、打饭不排队、不爱护公物等不良行为。

这种基础文明滞后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因此学生养成教育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七年级新生是刚从各小学上到初中,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七年级的班级管理中养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一、严管严抓,防患于未然七年级新生是刚从各小学上到初中,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因此班主任在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上绝对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要有防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将所有可能在七年级新生发生的问题提前制定好班规;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问题来了才急急忙忙的想办法处理,要知道解决已出现问题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能够防患于未然的处理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在一开学的时候就要严格的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班规;并时常到课室、宿舍看看学生是否有违纪行为,一旦抓到有违纪行为,就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及时做出处理,只有这样严管严抓才能更好的防患于未然。

并且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开学时的前21天,根据有关学者调查发现,任何一个习惯的形成最少需要21天。

因此每学期的开学初是非常时期,班主任必须坚持二十一天严格的监督与指导,就像大学生开学时要进行严格的军训一样。

事实上这21天是学生形成习惯的所需最短时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开学就轻轻松松的班主任,后面的工作将会难上加难,甚至一塌糊涂。

二、制度规范行为,规矩引导行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学校以教育部颁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规范学生行为,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

《守则》是从大处着眼,对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提出了最基本要求:而《规范》则是从小处着手,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这两个制度都体现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浅谈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浅谈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国民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常常会看到,开学初一些名校门口家长、学生拥挤的场面,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家长们都想把孩子放进最好的学校去读书,为此哪怕付出很大代价也心甘情愿。

但是,很少有家长在孩子入学时会打听或者考虑这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得怎么样,孩子会不会在品行方面得到很好的养成教育。

要我说,德育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关键的环节。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和情操,可以使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当前中学生品行习惯现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美德,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天下,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让、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然而今天,众星捧月式的溺爱为孩子们创造了养尊处优的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及人才评价体系对学生重智育轻德育的偏颇;崇尚个性张扬的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使得一些孩子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狭隘自私、好高骛远、懒惰成性、行为邋遢、目无尊长、不讲礼仪、缺乏责任等不良习惯与意识。

礼貌与尊重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东西,自强与自立距离他们越来越远,传统文明礼仪与美德严重缺失,这些品行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也严重影响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

具体来讲,当前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习习惯差。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目标,老师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老师管得严一点还能认真对待这门学科,完成相关的作业;老师稍有放松,就会懈怠偷懒,不交作业。

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趁老师不注意就说话聊天走神,甚至偷看小说、玩手机、传纸条。

部分学生晚上回家上网到半夜,作业就靠抄袭来完成。

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鹦鸽初级中学曹文军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德育对中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同学们做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

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同学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

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所有这些都是中学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实际能力的表现。

下面是广大同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1、习惯影响。

不少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上学之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如顺口说粗话、大声喊叫、见人爱动手动脚等,虽然经过老师提出要求,知道必须遵守行为规范,但是由于旧习惯的影响,对新的要求还不适应,在一定情境下,旧习惯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历, 生活 自理 能力差 , 依赖性强 ; 心理表现不成熟 , 缺乏坚韧不 方 向 。
拔 的意志 ; , 任性 我行我素 , 不顾其他人 的感受 ; 自私偏狭 , 难
于与人交往 , 难于适应集体生活。
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我校通过 开展丰富多彩 的校 园
文化 活动 , 使学生时时受到文化氛 围学生社团 , 应当放手发 动学生 , 进行丰 富多彩 的校 其次 , 当代 中学生普遍 缺乏 文明 的学 习习惯 , 习 自觉 生会 、 学 性差 。 体表现为 : 具 学生学 习 目的不 明确 , 思想不统一 , 缺乏 自 园文 化活动设计 ,使学生时时受 到健 康向上的文化氛 围的熏 形成 自觉参 与意识并在活动 中充分锻炼能力 , 现个 性. 展 信心 , 在悲观情绪 、 存 沉沦情绪 , 学习和生 活都 存在着麻 木状 陶,
课教师沟通和与学生交流; 要利用课余时间, 深入学生寝室,
2、 养成教育要有层次性、 个别性。 对中学生进行养成教
( 下转 5 3页 )
督促学生养成 良 的生活 和卫生文 明习惯 ,掌握 学生的思想 育应考虑学生 的个体差异 , 好 正确运用教育手段 。 每一个学生都
就寝时间随意性强; 饮食习惯不好 , 随意花钱现象严重 , 某些 立远大的学习 目 , 标 必须有 组织 的使学生参与社会 实践 , 实 在
学生有吸烟酗酒现象。
践中, 认识国情, 奉献社会, 提高素质。
三、 实施 中学生养成教 育必须 注意的几点
第 四, 中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赖劳的创业精 神。 当代
格 纪律约束的基础一 , L 注重对学 生思想 、 行为 的引导 , 逐 行教育。对学生而言 , 使其 一个品德高 尚的人 , 必定具有健 全的个 步转变为 自我服务 、 自我教育 、 自我管理 。有教 师对学生毕 业 性心理。 许多我们认为 品德低劣 的所谓 “ 双差生” I , 可题就可能

浅谈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初中教育的特点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和延伸,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

初中阶段又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

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

从小学到初中,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次转折,初中和小学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1.学习环境不同。

规模、设备、活动场所。

2.管理方式不同。

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3.作息制度不同。

教学内容加深,要求较高。

家长提醒孩子上课注意力要集中。

4.课程门类较多,要求较高。

5.学生支配时间的自由度增加。

初中教师“放”得较多。

其实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校纪校规都比小学要求高,更强调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

初中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向高一级学校输人才。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初中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逐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奠定的重要时期。

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将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起到较好的促进,直到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现在不少中小学已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

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到了初中,进入了少年期,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向,产生了了解自己的心理需要,由过去的被动控制自我、规划自我、矫正自我,开始转变为主动控制自我,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和发展自我,他们已具备了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因。

德育工作中,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德育工作的最终效果要通过受教育的主体来体现。

而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道德修养的目标,自我约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完善自己人格、品格的过程。

二.加强班级建设,发挥班集体的影响作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积极向上,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跟上集体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中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I.引言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学会知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中学的学生养成教育,旨在全面开展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细则。

II. 培养学生的品德品德是中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品德培养的具体举措: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加强道德教育在学校课程中增加道德教育的时间和内容,通过思辨性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公民道德水平。

3. 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III. 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业是中学生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下是学业提升的具体举措:1. 定期开展学业水平评估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学业评估方法和标准,定期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

2. 教师精准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多样的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IV.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是中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体育培养的具体举措:1.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学校要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让学生接触多种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2. 注重体育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是培养他们体育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培养他们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安全保障学校要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器材和场地,并加强体育教师的安全教育,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还能够塑造他们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下面将从培养自律、尊重他人、勤奋学习三个方面谈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首先是培养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自律是一种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良好的自律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当从小事做起,教给孩子要守时守规矩,按时完成任务,不拖延和草率。

规定孩子每天晚上在固定的时间做好作业,按时上床睡觉,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老师和家长也要做好榜样,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学会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是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的基石。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情绪波动,对人对事容易产生偏见。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教育他们要文明用语,不随意嘲笑和伤害他人;培养他们对老师、同学的尊重和感激之心,培养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育他们要关心和照顾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最后是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勤奋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初中学生正处于建立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保持坚持做功课的习惯。

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也是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浅谈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思维习惯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对外部事物的真伪分析的过程、判断的过程,而这种分析判断的基础是学生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学生虽然上了大学、攻读研究生,但他们当中有的人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却练起了法轮功,作出了危害国家安定、危害人民利益的事。这就给我们做基础教育工作的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在初中学段让我们的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使他们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一个思想教育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计划、有系统的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势必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学校在每学年开始都责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以此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班主任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班主任以班规为标尺,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监督学生、警示学生,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班规校纪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浅谈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曹庄子初中 罗鼎铭

浅谈初中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初中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初中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当前初中生不仅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且是典型的“九零后”。

他们成长在社会经济和文化都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每天每时每刻都可能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情感容易动荡,不稳定,波动的幅度很大,并且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然而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报各科辅导班,特长班,希望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名列前茅,另一方面却忘记了“先成才后成人”的道理,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正确疏导学生的情绪。

于是,如高分低能的现象,厌学弃学的现象,甚至学生人格都不健全的情况都出现了。

因此,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和奋发向上的学习心理、完美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对于处在心理断乳期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养成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终身受益。

养成教育在中国并不是新鲜的说辞。

在中国,养成教育其实源远流长,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

”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没有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人就不可能做到全面发展,甚至阻碍个人在将来的进一步发展。

我讲一个小故事:一家公司要招聘一名物管经理,前来面试的人很多,考官在进门的必经之路上扔了两张废纸,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纸篓。

前来面试的人很多都是直接从废纸上跨了过去,然后在考官面前扬扬洒洒地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和面试上以后的工作思路,只有一个前来面试的年轻人将废纸捡起来扔到纸篓里以后才开始面试,结果可想而知。

中学生养成教育计划

中学生养成教育计划

中学生养成教育计划
中学生养成教育计划是指一套旨在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计划。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学生养成教育计划的内容:
1. 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2. 思维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社交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建立能力,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环境。

4. 品格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5. 体育锻炼:提供全面的体育锻炼机会,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习惯。

6.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7. 兴趣爱好培养: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养成教育计划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育的合力,帮助中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作者:徐长荣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2期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学校一切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

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原则1、注重实践原则养成教育要注重实践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他们从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等做起,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群众性的团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自我教育、关心集体、自觉遵守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基础文明、道德、纪律等问题的监督与管理,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自觉抵制不道德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因地制宜的原则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教育,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的个体,而且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社会情况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家庭情况等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求最佳教育效果。

3、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伦理道德的核心是明是非、辨正恶,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水平人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

青少年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这一现实,道德教育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水准,人们的道德水准不可能超越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也不可能停留在一般人的思想觉悟水平上,应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逐步提高。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 自 约 束 , 范行 为 ; 用 宽容 , 使 学 生惭愧 自省 , 我 规 采 促 改过 自新 ; 重视 鼓励 , 激发 学 生努 力 向上 , 塑造 自 ; 立典型 , 学生有样 可 我 树 让
仿 , 断完善 自我 。 不
我便 对他们 展开 了耐心 、 细致 的教育 。 常找 他们谈心 、 开导 , 对他们 晓之 以理 。 之 以行 。 至有 时每天找他们 三至五 次。 管如此 。 导 甚 尽 我 也从 未大 声训斥 过他们 . 更没 有辱骂他 们 。 从不在 班上 点名批评 也
都 十分 关注的 问题 。 么怎样 才能 使他们 形成 良好的 习惯 呢? 认 那 我
认识 , 为 自己犯下 的错误感 到惭愧 不 已。于是 , 们都 纷纷在 日 并 他
记 中立 下誓 言说 :老 师 , 次打 破花 盆 。 “ 这 你没 责骂 我们 . 给 了我 你
们 很大 的面子 和尊严 , 我俩 都很感 激你 。今 后 。 们一定会 改过 自 我
过 。有一次 , 他俩 因在教 室追逐 打 闹而打破 了班上 的花盆 , 弄死 花 木, 我仍是心 平气和地 找他们谈 话 , 口婆心地教 育他们 。 苦 终于 。 我 的宽容和耐 心感 动 了这两颗 堕落 的心 。使他 们对 自 己的过错有 了
关键词 : 中学生 ; 初 良好 习惯 ; 成教 育 养 初 中学生形 成 良好的 行为 习惯 , 是我 们每 位班 主任 、 每位 老 师
习惯 的形 成。
入 学检测 时年 级 的 4 5名 进步 到 1 4名( 四期 )莫某 由入 学 8 5 第 ,
所 谓 自我 教育 , 是 指学 生按 照 一定 的标 准 , 就 如校规 、 班规 、 道 德准则 、 榜样 等作 为参 照 , 比照 自己的言 行 , 思 自己的过 失 , 来 反 检 讨 自己的不足 , 并从 中获 得启示 和教益 的过程 。 这种教 育在学 生 良 好 习惯 的形 成 中起 着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它 充分发 挥 了学 生 的能动 机 制来 进行 自我分 析 , 自我 解剖 , 而 “ 克 ” 从 攻 自我 , 再 造 ” “ 自我 , “ 完善 ” 自我。那 么 , 如何让 学生进行 自我教 育并养成 良好 的行为 习 惯昵? 本文就从 以下 几个方面进 行论述 :

浅谈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校风、良好学风的关键,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校从事一切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我们对课程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很多教育问题得到了解决,尽管如此,仍然有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困扰着教育工作者,例如在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依旧是困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一个症结。

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经验表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取得优秀学业成就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所以当前初中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也更加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但是时至今日,由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用机理和家庭学校的相互影响缺少更为全面的认识,导致目前初中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效较低。

深入研究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探寻学校养成教育的困境,家校积极互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德育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越是在时代变革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德育就越发显得紧迫和重要,越能体现出其独特价值。

我国党和政府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尤其是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早在1988年底,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就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制定并组织试行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1.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是生活常用语,指的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定势,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

基于对行为习惯的定义,可以将习惯养成教育理解为是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它涉及学生所有行为习惯的方方面面。

在中初中教育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一般将“习惯养成教育”简称为“养成教育”。

2.养成教育的必要性越是有经验的教师越会发现,往往决定学生学业成就和思想品德的不是学生智商高低,而是学生是否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星城中学张竞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从教经验,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中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毋庸置疑,教师本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一)用良好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

中学生处于不稳定的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很容易被不良的思想所占领,所左右。

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学生分辩真善美与假恶丑。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做人大度,没有不良嗜好。

教师应多阅读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使自己的思想豁达。

对待学生要友善关心,宽严相济。

(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

有了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二十年如一日,我上课凭良心,凭道德。

从未迟到早退过,总是按时到或提前到,为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批阅学生的作业总是全批全改,雷厉风行,从不拖拉。

我不乱扔纸片,不随地吐痰,在课堂上不说脏话。

有事针对某一学生说总是轻移步,走到学生近前,再轻声细语,不影响其他学生。

我经常见到这样的老师,一件小事就大喊大叫,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

其实这样做,不光打搅了大家的工作和学习,而且在学生中失去威信,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

如果每个教师都能用负责任的言行去无声的影响学生,这种教育恐怕比一百万次的苦口婆心更有效果。

(三)“影响”学生的学习。

现代社会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办公室里,分心的你看到同事们一个个安安静静的坐在办公
桌前埋头工作,自己就觉得愧疚不安。

从而也静下心来去工作。

所以学习型的教师同样会给学生以启迪。

上下课间,学生无意中瞥见老师认真批改作业的身影;茶余饭后,望见老师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阅读;……都会启迪学生的心灵。

(四)“以情养情”。

人人都是有情感的。

而教师的情感最为真挚,神圣。

不要刻意隐瞒自己的感情,哪怕你想哭。

教师要学会“动情”。

你想表扬学生吗,那就不要扭扭捏捏,大声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到你天籁般的语言,看到你真挚的笑脸。

你因汶川特大地震的英雄而感动的落泪了,那就让泪水尽情的流吧,让学生发现一个多情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好人。

注意要“动情”不要“动气”。

人生的旅途注定充满酸甜苦辣咸。

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才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

(五)学会生活,做有情趣的人。

教师不是清教徒,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我们除了认真的工作,工作之余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情趣做个有情趣的人。

我们唱歌,跳舞,聊天;我们上网,旅游,散步;我们养花,下棋,打乒乓球。

我们无形中得到了放松,丰富了生活,锻炼了身体,提高了智商,陶冶了情操。

总之,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好习惯是养成的,好习惯是培养的,好习惯是学习得到的。

所有教师都要做学生的楷模。

二、养成教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

现在的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

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

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
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

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

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如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由于这个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断鼓励,才能见效。

(三)养成教育要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形成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我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

”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进行行为训练,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