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拔罐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点火方法 2、拔罐法的运用 (六)、留罐和起罐 (七)、拔罐后的罐斑的临床意义
(一)明确诊断、选准部位
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 病情,确定处方。
•1、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2、患有出血性疾病者。 •3、肿瘤患者。 •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 •5、孕妇。 •6、高热抽搐者。
2)拔罐法的运用
3.闪罐 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 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 瘀血为度。此法的兴奋作用较为明显,多用于 肌肉痿弱、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 虚症及中风后遗症等疾病。闪罐法是平补平泻 法,主祛风疏筋。
2)拔罐法的运用
4.留罐 又称坐罐法,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 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 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 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留罐法是补 法,主吸拔阴冷痼寒。不留罐法为泻 法。
拔罐疗法
内容
★起源与发展 述 ★拔罐的方法 的作用与适应范围 ★怎样避免拔罐烫伤 留下的罐斑及颜色的意义 罐的流程 的误区
★概
★种类 ★拔罐
★注意事项 ★拔罐 ★拔
★日常拔罐
概述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疗法,是因为
定 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 义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
等方法造成罐的负压,使之吸附施术部位 通过负压、温热等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六)留罐和起罐
留罐时间:大罐5~10分钟;小罐10~15分钟。 拔罐次数:慢性病可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 疗程,中间休息3~5日。急性病每日2~3次。 起罐:起罐时,一般先用一手拿 着火罐,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 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 (空气进入不宜太快否则负压骤 减容易使患者产生疼痛),即可 将罐取下,若罐吸附力过强时切 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擦伤皮肤。
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 的透明塑料罐组成。
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 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
缺点:无温热刺激。
玻璃罐
用透明玻璃制成,中 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 分大、中、小3型。
优点:质地透明,能 直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 血等情况,吸附力大,易于 清洗消毒。
缺点:容易破碎。
陶罐
陶土烧制而成。罐口 平滑厚实,大小不一。
(五)操作方法
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伸进 罐内,在罐的底部或中部旋转数圈迅速退出,再 速将罐扣在需拔罐处,即可吸住,操作动作要快。
此方法由于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 吸拔方法,但需注意切勿将罐口燃热,以免烫伤 皮肤。
操作要领
轻、快、准、稳
1) 点火方法
• 闪火法 • 投火法 • 架火法 • 贴棉法
优点:吸附力大,易 于高温消毒。
缺点:质重易碎,不透 明。
抽气罐
由抽气唧筒和带有活塞 的透明塑料罐组成。
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 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操作 方便。
缺点:无温热刺激,负压持 续时间较短,只适于留罐,不适 于走罐。
三、拔罐的作用
中医: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现代医学: (一) 负压作用 (二) 温热作用 (三) 调节作用
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 负压作用
出现自家溶血现象,产生 类组织胺物质
良性刺激机体 促使功能恢复正常
促进血液循环 温热作用 加强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功能
疾病调节大脑皮层功能 调节作用 调节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加强淋巴循环,提高淋巴细胞 吞噬能力,提高免疫力
促使 疾病
好转
教学参考
四、拔罐的方法
(一)、明确诊断 (二)、准备用品 (三)、摆好体位 (四)、选穴原则 (五)、操作方法
架火法
取一不易燃烧及 传热的块状物,上置 95%乙醇棉球,放在 应拔的部位上,点燃 后迅速将罐扣上。
投火法
将折叠的软质纸 卷(或95%乙醇棉球 ),点燃后投入罐内 ,迅速将罐扣在施术 部位。本法多用于身 体侧面拔罐。
闪火法
用镊子挟住95%乙醇 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部 绕1~2圈,迅速退出后拔 在施术部位。闪火法不受 体位限制,吸附力大,较 为安全,临床最为常用。
• 症状:
腰部酸痛或胀痛,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 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不能坚持弯腰工 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 取穴: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大肠俞: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约以髂脊
(2)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 (约为罐子的2/3-1/2)。然后按抽气罐操作 法,抽去空气,使吸在皮肤上。也有用火罐 法吸拔在皮肤上的。
常用于风湿、哮喘、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2)拔罐法的运用
8.刺血拔罐
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 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 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使 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 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各种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 瘙痒、丹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 症以及热病、痛证、瘀血证等病症。出 血量控制在20毫升左右。
(二)准备用品
•治疗盘、火罐数个、95%酒精棉球、血管钳1把、火柴 、凡士林油膏。
(三)摆好体位
原则:能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使患者舒适持久; 方便术者操作; 1) 仰卧位:患者自然平躺于床上,双上肢或平放或
放于体侧,下肢自然分开,膝下可垫以软枕。 适用于头面,胸腹,上肢内侧,下肢前面,内外 侧部的拔罐治疗。
深红、紫黑的罐斑或丹痧,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 热者,表示患有热毒证。
紫红或紫黑色罐斑,无丹痧和发热现象,多提示患 有瘀血证。
如皮肤表面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表示患有 虚寒证。
如皮肤表面出现微痒或出现皮纹,多表示患有风 证。
五、拔罐法的适应范围
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常用于临床的病种 100多种。如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 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 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 痛经、中风偏瘫等。
拔罐法临床应用举例
• 外感风寒型感冒 • 外感风热型感冒 • 落枕 • 偏头痛 • 颈椎病 • 消化不良、胃酸过多 • 急、慢性胃炎和胃痛 • 腰肌劳损 • 肩周炎 • 便秘 • 肥胖症
外感风寒型感冒
症状:鼻塞声重.打喷嚏.流 清鼻涕.喉痒咳嗽.口不渴.甚 至恶寒发热.肢体酸痛。
取穴: 风池: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 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
2)拔罐法的运用
7.针罐:常用于风湿痹痛等病症。 ①留针拔罐法:选定穴位,针刺至得气, 运用一定手法,留针于穴区,再在其上拔 罐。 ②不留针拔罐法。系指针刺后立即去针, 或虽留针,但须至取针后,再在该部位拔 罐的一种方法。
(七)罐斑效应观察
水疱、水肿或水气(在罐内壁上挂满水珠,或起罐 后有水流出),中医认为其表示患者体内湿盛,或 因感受潮湿而致病。如果水疱色呈血红或黑红,多 表示久病湿夹血瘀的病理反应。
偏头痛
• 症状: 头部肿胀或跳痛,伴眩晕、恶心呕 吐、情绪紧张、睡眠欠佳,时而诱 发心烦易怒、睡眠不安、口苦。 • 取穴: 风池: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 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 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腰肌劳损
风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肩井--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
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外感风热型感冒
症状: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鼻塞、流鼻 涕、口渴、喉肿疼痛、咳嗽黄痰。 取穴: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池: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 部之间的凹陷中。 尺泽: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 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 (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特 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点
竹罐
用直径3~5厘米坚 固无损的竹子,截成 6~10厘米不同长度磨 光而成。
优点:取材容易, 制作简便,轻巧价廉, 不易摔碎。
缺点:易燥裂而漏气。
用直径3~5厘米坚 固无损的竹子,截成 6~10厘米不同长度磨 光而成。
竹罐
优点:取材容易, 制作简便,轻巧价廉, 不易摔碎。
相平。
2)拔罐法的运用
1.单罐
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 痛点。
2.多罐
多罐并用,一般用于治疗病变范围比较广泛、 病变处肌肉较丰满的疾病,或敏感反应点 较多者,可根据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 况,酌情吸拔数个至10余个。
2)拔罐法的运用
6.药罐
(1)煮药罐:将竹罐放在锅里加水煮沸,使用 时用卵圆钳倒挟罐底,甩去罐内水,用湿毛 巾迅扪罐口,乘热拔在施术部位。
风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 与桡骨之间。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 寸。
落枕
• 症状:
“落枕”是肩胛骨内上角的肌腱炎,是肩周炎的一种颈 部肌肉发僵,疼痛的时候转颈部困难,疼痛可以沿着 提肩胛小菱形肌向颈部放射。
• 取穴: 主穴:阿是穴(即病痛最明显的位置)。 配穴:
消化不良、胃酸过多
• 症状:
一般为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反酸、恶心等。
• 取穴: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隔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章门: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三)摆好体位
2)俯卧位:患者自然俯卧床上,胸前 可垫于软枕,踝关节也可垫软枕。 适用于项背腰臀及双下肢后侧的拔 罐治疗
(三)摆好体位
3)侧卧位:患者自然侧卧于床,双下肢 屈曲上面的前 臂下可垫着软枕。 适用于肩,协肋,膝以及上下肢外侧 的拔罐治疗。
(三)摆好体位
4)仰靠座位:即仰面靠坐于手椅上的座位。 适用于前头,面颊,上胸,肩臂,腿膝, 足踝等部位的拔罐治疗。
颈椎病
• 症状: 颈.肩臂疼痛.甚至到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加 重.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胛上及肩有压痛。 • 取穴: 大椎: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 的凹陷中。 肩井: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 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 处。 肩外俞:位于背部第一胸椎和第二胸椎突起中 间向左右各四指幅处。 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 开1寸。 风池: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 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三)摆好体位
5)俯卧座位:即头部俯伏于椅背上的座位。 适用于头顶,后头,项背等部位的俞穴。
(四)选穴原则
1、)就近拔罐 即在病痛处拔罐。这是由于病痛之所以 出现,是因为局部经络功能之失调,如 经气不通所致。在病痛处拔罐,就可以 调整经络功能,使经气通畅,通则不痛,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地目的。
(四)选穴原则
2、)远端拔罐 就是在远端病痛处拔罐。这远端部位 的选择是以经络循环为依据,刺激经 过病变部位经络的远端或疼痛所属内 脏的经络的远端,以调整经气,治疗 疾病。如牙痛拔合谷,胃腹疼痛拔足 三里,颈椎疼痛拔足三里等。
(四)选穴原则
3、)特殊部位拔罐 某些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因此, 根据病变特点特点来选择拔吸部位。 如:大椎,曲池,外关等有退热作用。 如治疗发热时,可以在上述部位处拔 罐。内关对心脏有双向调节作用,如 心跳过缓,过急可以选择此穴。
Fra Baidu bibliotek
2)拔罐法的运用
5.走罐
亦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 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剂 做为介质,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 子,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在需要拔的部位上 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潮红、充血、 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适宜于面积较大、 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背,大腿等部位。 主宣卫驱邪,通经活血。
缺点:易燥裂而漏气,不 透明无法观察皮肤反应。
玻璃罐
用透明玻璃制成,中 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 分大、中、小3型。
优点:质地透明,能直 接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 等情况,吸附力大。
缺点:容易破碎。
陶罐
陶土烧制而成。罐口 平滑厚实,大小不一。
优点:吸附力大,易 于高温消毒。
缺点:质重易碎。
抽气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