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话题。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创新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创新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进一步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的热情。
3.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意义和价值2.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3.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技巧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效果。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和挑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创新案例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创新实践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教学课件和辅助材料,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创新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思考。
短片可以展示一些创新的场景和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创新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等形式,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中的创新点、创新的过程和效果,以及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巩固(5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让其他学生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内涵和作用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创新的含义,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创新的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2.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3.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现象和作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3.准备PPT,以便进行课件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如智能手机、网上购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如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具体表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从不同角度阐述创新的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知道创新对个人、社会发展及国家的意义。
2.理解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培养创新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3.感受创新带来的变化,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观念,培养创新精神,立志做创新型人才。
教学重点:创新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发展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发展。
教学难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发展。
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教学方法:采用“学、探、测”模式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多媒体显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图片,表明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引入课题创新改变生活。
一、感受创新多媒体显示:各种小创意小发明图片,请学生们欣赏。
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
利用废旧轮胎养花、旧饮料瓶改造成墙壁装饰品。
这些创新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生活。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用旧衣物制作成抱枕、储物袋、购物袋等;用茶叶盒作笔筒;用旧塑料改造成花瓶、花盆;将吃海鲜剩下的贝壳加工成工艺品等。
说明生活处处有创新。
归纳生活处处有创新的表现及影响。
由鲁班发明锯的故事,说明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
由一滴智慧成富豪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说明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也是创新。
多媒体显示图片:用废旧的花生壳,瓜子壳做成装饰画,用塑料瓶做成花瓶养花养草,用废旧光盘做成墙上的装饰品,用废旧书和报纸做成笔筒,卫生纸筒用作集线器等.说明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司马光砸缸,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诺贝尔奖感言。
说明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归纳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探究与分享一:情境一:我能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情境二:我和同学走进社区,通过“微心愿墙”帮助居民实现小愿望;情境三:我给家人做了一道新菜,他们可开心啦!情境四:跟乐队的伙伴儿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真大呀!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但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创新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创新案例,如淘宝、微信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创新之处,以及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引导和讨论来进一步拓展思维。
此外,学生对于案例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作用;2.创新如何改变生活;3.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创新的力量;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创新案例,制作PPT;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3.准备创新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手机支付、共享经济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创新的概念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创新实践任务,如设计一款实用的学习工具。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点,并动手制作。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让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2. 创新对生活的意义探究活动 2:问题探究多媒体呈现:变废为宝我有招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些使用之后的废旧物品,比如旧衣服、家用旧油壶、淘米洗菜的废水、洗衣服的废水等,我们可以将它们变废为宝,进行二次利用。
教师总结:生活处处有创新。
我们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这样我们就能在创新中激发潜能、超越自我,让生命充满活力。
多媒体总结:创新对生活的意义(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思考问题:(1)对于家中的旧衣服、旧油壶等,你将如何进行二次利用?(2)你认为还有哪些生活废旧物品可以进行二次利用?(3)通过变废为宝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大家分享。
要求: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
通过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理解创新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延伸拓展,生活链接探究活动7:小小辩论会多媒体呈现:“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 Dartmouth 学会上提出的。
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创新改变生活”。
本节课《创新改变生活》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创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创新的意义,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创新案例,使学生理解创新的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实践活动法: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创新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创新案例和材料,制作PPT。
2.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准备所需道具和材料。
3.创设生活情境,准备相关视频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创新案例,如支付宝、无人驾驶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创新案例的特点和意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框,本框有“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两个板块。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培养社会认识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意义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什么是创新;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培养社会认识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意义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认识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1.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和活动,制作课件。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内容偏多,学生讨论时间略长,习题处理略显仓促。
今后应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课堂质量,以生为本争取教学效益更大化。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
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一)创新来源于生活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材,主要围绕创新的重要性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创新对生活的改变,认识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鲜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学会从生活中的例子中发现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创新。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创新案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创新案例,深入理解创新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创新案例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扫码支付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为什么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创新案例,如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创新现象,并讨论其创新之处。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并回答以下问题:创新为什么会改变生活?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讨论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教案(2023年新版教材)
过渡:创新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
多媒体展示图片,以下图片体现了生活中哪个方面的创新?
知识的创新,我们所学到的一些新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知识的创新可以给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比如5G技术和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制度的创新可以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除了这些方面的创新,还有什么创新?
①创新是个人行为,也是团队的创造活动
②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④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
6.(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以下属于创新的是( C )
(2)这些创新灵感来源于哪里?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创新来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充满创新乐趣,让生活更美好。
课件展示图片:
思考交流: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同学们说一说,在佩戴口罩时,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意见。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一味追求独特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④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 C )
创新改变生活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上课题 2.1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创新;体会创新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通过回顾人类创新史,理解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通过体验创新、参与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重点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全面认识创新。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身临其境请听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防空警报)思考:什么情况下,它会响起。
视频《地震预警系统》: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时,地震预警系统的预警作用。
教师总结:地震时,地震预警系统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中国的这项技术领先世界。
这项技术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方便我们的生活。
通过本地热点实事新闻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来感悟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环节一:感悟创新体验成就活动一:头脑风暴1.请同学回顾影响人类社会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有什么共同影响?要求:①请写出本组列举的发明创造;②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本组成果;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的发明创造,并思考这些发明创造对个人、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影响,加深对创新作用的认识,突出重点。
③时间:3分钟生: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电......师:确实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期间。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这些创造性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的发展,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也为国家带来了勃勃生机。
2.观看《世界看中国》启发思考: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厉害了,我的国,确实,从外国友人口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浪潮来了。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内容是:“初步了解物权的概念,加深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本课所依据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主要有: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视频和学生身边亲历的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与生活的关系,理解生活处处有创新,时间有创新,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辉历史,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认识到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发,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精神。
通过视频案例以全国的巨变来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
通过拓展空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二)教学背景分析【内容分析】:本框下设两目,第一目“感受创新”、“创新引擎”。
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
创新不仅是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第一目侧重对创新的硬性认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创新处处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有创新,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创新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指明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目侧重对创新的理性分析,阐述创新地人类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已有的创新体验为其参与本课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就知识储备而言,学生对人类发展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中国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
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谈谈对创新的理解,再适当引导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个不同活动,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最后得出创新的含义
环节二:创新有什么价值
活动1:时会产生哪些影响?
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得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命运所系。
帮助学生梳理今天所学知识,巩固并构建知识体系。情感升华,让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发展,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上交一个日常创新的成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展开,感受创新的含义,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的感受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例子,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的巨大变化,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学习。课堂中的节奏把握需要注意,随时要把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
教学重点
创新的价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新是什么
活动1:思考问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你觉得创新是什么样的?
活动2:播放视频。视频内容展示给我们创新是什么样的?
活动3:观察图片。观察生活中“变废为宝”的创意,让学生分享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环节三:
为什么要坚持创新
观察图片。设置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创新、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等不同类型图片,引导学生从这些图片中得出一些结论。
围绕图片内容,展开探究,回答问题。
通过播放大量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国家为什么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课标依据】课程标准依据为:“我与国家和社会”中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学情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九年级的学生热衷于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足,目标不明确,对于新兴事物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因此,迫切需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的认识创新;理解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感受创新创新点亮生活活动一:分享创新故事1.展示教材中的四幅图片,提问:生活中,你是否用创新的方式解决过生活中的问题?请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2.教师总结:创新来源于生活,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活动二:感悟创新力量1.展示材料:爱心黄手环提问:有人说: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幸福无关,对此,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2.教师总结:创新既可以给我们个人带来成就感,同时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创新也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1.认真阅读材料,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所提的问题。
2.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环节二:创新驱动创新引领发展活动三:畅谈新“四大发明”1.展示图片和文字材料新“四大发明”2.提问:你最喜欢其中哪一项发明,它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这些发明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何作用?3.教师总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周围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对创新的理解较片面,认为创新遥不可及,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中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发现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发现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创新的科技成果,如高铁、智能手机等,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提问: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出本课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并思考创新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2.创新思维和方法有待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部分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较弱,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在创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4.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解决的勇气,需要鼓励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创新的意义,掌握创新的方法,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创新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创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3.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创新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创新的概念、类别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过程。
2.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如高铁、移动支付等,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求:案例要真实可信,分析要深入,总结要精炼。
4.拓展阅读:请阅读一本与创新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创新者的窘境》、《从0到1》等,了解创新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5.观看一部与创新主题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硅谷传奇》、《创新之路》等。从故事中汲取创新灵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和感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于生活中的实例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知道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
3.案例材料。
4.小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创新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创新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创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强化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新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创新改变生活》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
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一)创新来源于生活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教师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第二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创新的定义、创新的表现、创新的意义等。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他们的思维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通过课堂引导,拓展他们的思维。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对于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理解创新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定义和表现,理解创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学会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表现。
2.创新的意义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创新的魅力。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和看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案例和图片:收集与创新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创新设计大赛的题目等。
3.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用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关注创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定义、表现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问题。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创新设计大赛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所学的创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立志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能力目标: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知识目标:知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围绕“创新”展开学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激励人人皆可创新。
本框《创新改变生活》主要强调创新的作用及必要性,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生活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创造着人们的生活,引导学生自觉树
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创新改变生活”十分认可;具有较强烈的表现欲,通过参与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这为本框学习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
但是,学生享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对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对于技术创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其他领域的创新,如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缺乏了解;九年级的学生很难把创新与责任及国家发展相联系,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培养创新精神动力不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场小调查:你有过丢失家门钥匙的经历吗?
你有过因忘带钥匙而徘徊在家门口的经历吗?
播放广告:《开启智慧生活第一步》—智能锁
补充播放:《智能生活的一天》
想一想:“智慧生活”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已经悄然进入到我们每个家庭,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创新
教学环节1:材料分析,创新理念来源于哪?
材料: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学生归纳:这些创新理念都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创新。
创新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环节2:回顾你的创新经历,分享你的创新乐趣
阅读P15探究与分享,思考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师生共同归纳: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教学环节3:手机APP的强大功能,让我们拥有不一样的生活
活动形式:分组列举并推荐:5个好用到哭的APP
师生共同归纳:手机APP可以让出行的人更快更准确地找到目的地;可以让无钱医治的病人短时间内抽到善款;可以让需要练习口语的人通过网络与远在异地的外教对话学习;可以让爱美的人修出自己满意的照片……
讨论:“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你认同此说法吗?(结合手机APP功能一例进行分析)
教师归纳:创新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很多创新改变了社会生活,为大众带来福利,让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创新引擎
教学环节4:呼唤创新。
小组展示3次科技革命成果,并讨论
请学生用图片、故事或影像回望人类历史上的3次科技革命,讨论科技、创新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归纳:(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教学环节5:创新发展
通过以下两组数据,试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数据一: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发布:中国排名第22位,向创新性国家行列稳步迈进
数据二:2017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在国内市场规模、知识型员工、本国专利申请、高技术出口、创意产品出口等多项指标排名靠前,8个指标居于全球首位。
同时,中国创新效率表现突出,位列全球第3位。
师生共同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教学环节5:改革创新
(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
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