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岗位职责)浅谈职务犯罪的社会预防
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使其充分认识到职务犯罪的严重性,从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包括权力制约机制、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确保公务员依法办事。
3. 加大惩治力度:对于职务犯罪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提高职务犯罪的成本,从而震慑潜在的犯罪行为。
4. 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的审计监督,确保公共权力的合法、合规、高效运行。
5. 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职务犯罪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职务犯罪的良好氛围。
6.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行为,从而有效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7. 加强国际合作:针对跨国职务犯罪,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击跨国职务犯罪行为。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保
障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论职务犯罪的预防
论职务犯罪的预防【摘要】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权、职务之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预防职务犯罪,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定义与分类进行分析,揭示职务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提出加强监督管理和制定严格规章制度等预防措施。
在强调了职务犯罪预防的重要性,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职务犯罪的本质和特点,为预防职务犯罪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危害、重要性、可持续发展、定义、分类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职务犯罪是一种在职务领域内犯下的违法行为,严重危害国家、企业和社会的利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务岗位的增多,职务犯罪现象也日益突出。
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各种组织中,都可能存在职务犯罪行为,给组织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职务犯罪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
职务犯罪现象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面对职务犯罪的严重威胁,预防职务犯罪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只有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加强监督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和打击职务犯罪行为,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as一篇关于的文章。
1.2 研究意义职务犯罪作为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深入研究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更好地管理和监督公职人员,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更可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建设更加公正、透明、廉洁的社会治理体系。
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职务犯罪的预防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认识职务犯罪的本质和特点,有效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职务犯罪的危害程度,可以更好地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促使各方积极参与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
研究职务犯罪的预防也有助于推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实现法治社会建设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目标。
研究职务犯罪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之便,以非法手段从事犯罪活动。
职务犯罪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浅谈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1. 缺乏专业人才目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人员大多来自公安、法律等相关领域,缺乏专业的犯罪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职务犯罪的本质和特点。
这导致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受到限制。
2. 预防措施滞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开展,职务犯罪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然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措施却很难及时跟上。
目前,预防工作主要集中在人工审查、内部监督等传统手段上,对于新兴的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形式的职务犯罪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3. 监督和管理不到位职务犯罪往往发生在权力滥用、监督和管理不严等情况下。
然而,在一些机构和组织中,监督和管理机制薄弱,容易滋生腐败和职务犯罪行为。
此外,一些监督机构过于依赖内部举报,对于外部的监督和检查不够重视,也为职务犯罪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对策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设立职务犯罪预防专业,培养并引进专业的犯罪学、心理学等人才。
同时,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犯罪预防水平,增加对职务犯罪的了解和研究。
2. 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针对不同形式的职务犯罪,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随时调整和完善。
加大对科技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预防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增加监控、防范等技术手段的使用。
另外,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动,提高预警和应对的能力。
3. 加强监督和管理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构。
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职务犯罪行为,增强职务犯罪的震慑力。
同时,加强对监督机构的建设和培养,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
如何预防职务犯罪
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概述职务犯罪是指担任特定职位或职务的人员利用其职权或地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
对于企业和机构来说,预防职务犯罪至关重要,可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声誉和稳定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法和措施。
加强管理和监督1.明确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范围不清晰,以减少职务犯罪的机会。
2.实施双人授权制度:对一些关键决策或操作进行必要的双人授权,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减少职务犯罪的风险。
3.定期轮岗:定期进行员工轮岗,减少员工对某个职位过于熟悉或过长担任职务的机会。
4.建立内部审核机制:设置独立的内部审核部门,对组织的各项运营进行定期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降低职务犯罪的风险。
5.加强对员工背景调查:对招聘的新员工进行彻底的背景调查,筛查不良记录,减少职务犯罪的潜在嫌疑人。
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业务流程、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职务犯罪的机会。
2.制定审查制度和标准:制定明确的审查制度和标准,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完善奖惩制度: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激励和惩罚的方式教育员工,加强对职务犯罪的警示和压力,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4.提供道德规范培训:为员工提供道德规范的培训,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意识和抵御职务犯罪的能力。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1.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对关键区域和重要资产的安全防范,减少盗窃和侵犯的机会。
2.安装监控设备:在必要的场所安装监控摄像设备,实时监控,提供证据用于事后追查和调查。
3.加强信息安全: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组织内部的信息进行保护和控制,防止数据泄露和信息被滥用。
加强员工教育和宣传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内部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员工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增强职业操守意识。
2.定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对职务犯罪的认识和了解,掌握预防职务犯罪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职务犯罪的预防
1职 务犯 罪 的原 因
分析 和 解决 问题 的过 程 中就 不 能运 用正 确 的立场 、 观 点和 那 么 党员 干部 应 有 的作 用在 这 种情 况 下就 不 能进行 对于职 务犯 罪来说 , 通 常情况下 , 犯 罪 主体 的人生观 、 世 方法 , 充 分 的发挥 , 同时更 不 可能 成 为党合格 的领 导干部 。 对于 界观 、 价值 观发生蜕 变 , 同时思想 道德 出现 滑坡 , 进而在一 定 违 法乱纪 、 以权 谋私 等现 象 , 通 常 情况 下是 个 别党 程度上 引发职务犯 罪,同时犯 罪 主体 还表现 出信 仰 弱化 、 价 犯错 误 、
一
通过 对人 生 观 、 世界 观 、 价值 观 降低 职 务犯 罪造 成 的损 失 , 我们 需 要从 根 本上 对职 务犯 罪 习。 对于职 务 行 为人来 说 , 的 改造 , 进 而 大 大 提升 自我修 养 , 以及 不断 克服 和 修 正 个 进行 遏 制 , 一 方面 加 大 惩治 职 务犯 罪力 度 , 另 一 方面 不 断 进 而在 一定 程 度上 树 立高 尚 的思 想道 德 品质。 对 巩 固和 强化职 务 犯 罪工 作 。通 常情 况 下 , 对于 职务犯 罪 的 人 错 误 , 往往 是犯 罪 主体 由于 对 政治理 论 和 党章 特点 和规 律 进行 必 要 的 了解和 掌握 , 对 职务 犯 罪产 生 的原 于 职务 犯 罪来 说 , 没 因进 行深 入地 研 究 分析 等 , 在一 定 程度 上 对于 健全 预 防职 党 纪放 松 了学 习 ,同时对 自我 的教 育缺 乏相 应 的力 度 , 有及 时提升 自身 的政治 修养 , 进 而在 世 界观 、 人 生观 、 价 值 务犯 罪法 律体 系具 有极 其 重要 的理 论意 义和 现 实意义 。 出现 问题 , 使得 思 想 和 行 为在 一 定 程 度 通过 简 单 分析 社 会 中存 在 的职 务犯 罪 案件 , 我们 可 以 观 方面 出现 偏 差 , 党 员干部 要 通过 自身 的不 断学 发现 : 当前 , 在 我 国 的职 务犯 罪 中 , 犯 罪主体 呈 现 出整体 文 上 出现迷惘 和 放纵 。所 以 , 习 , 将 自身 的 思想 道 德 品质 提 高 一个 层 次 , 从 根 源 彻 底 消 化素质较高 , 党 员 干部 居 多 的特 点 , 谋 取 经济 方面 的利 益 坚 决 克服 不 良倾 向 , 在 一定 程 度 上确 保 是 犯 罪 的主 要动 机 , 并且 在 现 代 社会 中 , 犯 罪 的表 现 形 式 除不 健康 的思 想 , 政 治和 思想 道德 方面 的坚定 性和 纯 洁性 。这 样 , 我们 才 能 呈 现 出多样 化 的发展 趋 势。 在 复 杂 的环 境 下经 得起 考验 , 进 而经 受得 住 各种腐 朽文化 思 想 的侵 蚀和 诱 惑。为 了从根 本 上彻 底提 高干部 队伍 的素 职 务 犯 罪 通 常情 况 下 会 对 正 常运 行 的社 会 公 共 秩 序 尤其 是领 导 干部 队伍 的思 想 政治 素 质 , 需 要 加 强理 论 造 成 严 重 的 恶劣 影 响。职 务 犯 罪产 生 的原 因 主要 表 现 在 质 , 学 习。 通 常情 况下 , 如 果 马克思 主义理 论素 养 不高 , 那 么在 主、 客观 两 个 方面。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
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同事、客户,都要保持诚信,不得干扰公司正常经营秩序,更不能伪造、篡改公司文件。
三、加强自我约束
作为一名职员,要有自律意识,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得因私利而违背公司利益。在工作中,遇到不确定的情况,要懂得提前请示领导或相关部门,不可擅自行动,更不要违法违纪。
四、保护好公司资产
在公司内部,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类资产,无论是公司的机密文件、设备设施还是客户信息,我们都要把公司资产当做自己的一样保护起来,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盗窃公司的财物。
五、敬业奉献
作为一名员工,要有敬业精神,肩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为公司尽心尽力,不得懈怠、逃避工作,更不能以怠工敷衍了事。
六、维护公平公正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们时刻都要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特别是要注意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下面从我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一些预防职务犯罪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了解法律法规
首先,了解公司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在任何行为上都要遵守法律,不可触犯法律底线。作为公司员工,更要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定,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公司内部往往会存在各种利益纠纷,作为员工,我们要秉公处理事务,不得借机索取好处,更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压榨他人。
七、及时纠错
如果不慎触犯了法律法规或公司规章制度,要及时纠错、认罪悔过,主动向公司、有关部门交代事实,积极配合处理,争取从宽处理。
总之,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守法守纪、诚实守信的好员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职务犯罪的惑,以良好的形象立足于职场,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论职务犯罪的预防
论职务犯罪的预防【摘要】职务犯罪是指在行使职务时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给组织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为了预防职务犯罪,我们需要强化组织管理,加强监督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加强教育培训。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才能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预防职务犯罪不仅仅是组织内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清廉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遵纪守法,守住自己的底线,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组织管理、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社会共同努力、道德素质、制度建设。
1. 引言1.1 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利用或滥用职权、职务之便,以谋取个人私利,造成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损失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职务犯罪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包括:犯罪主体通常是担任特定职务或职位的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犯罪行为往往与职务关联紧密,涉及到权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职务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不可低估,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和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及时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职务犯罪的认识,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职务犯罪的危害1. 经济损失:职务犯罪往往伴随着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导致国家和社会财富遭受损失。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2. 社会秩序混乱:职务犯罪的存在会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使得社会秩序失序,影响人民的安定生活。
一些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3. 政治信任危机:职务犯罪会破坏人民对政府的信任,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如果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违法行为屡禁不绝,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将逐渐瓦解,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
4. 思想道德败坏:职务犯罪者常常心存不轨,背离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伤害了公民合法权益。
职务犯罪预防
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职务过程中,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侵吞公款等行为。
这些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职务犯罪的预防要从源头上进行,而法律法规是预防的基石。
应当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条文,明确罪行和刑罚范围,并加大法律执行力度,确保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增强。
同时,还要加强对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职务犯罪的认识和警惕,培养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
其次,加强职务犯罪监察和纪律执纪。
建立健全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制,严厉打击职务犯罪行为,对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和处罚。
要加大对行政机关、政府工作人员的监察力度,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监督,及时查处职务犯罪的线索,确保职务犯罪不能逍遥法外。
同时,要严厉贯彻纪律执纪,加强对公务人员的日常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职务犯罪的滋生。
第三,加强职务犯罪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企事业单位公开有关职务犯罪的信息,如行政机关、公职人员的收入情况、财产状况等。
这样一来,公众可以对公职人员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上报,加大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力度。
最后,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
职务犯罪往往与个人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有关,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对于预防职务犯罪至关重要。
应该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课程中,加强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职业水平,增强他们对职务犯罪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只有加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建立监察机制、加强信息公开、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行为。
我们应当始终牢记,预防职务犯罪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发展和生活。
论职务犯罪的预防
论职务犯罪的预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给我们的国家、企业、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务犯罪更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不仅损害了企业和单位的利益,更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和信心。
因此,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积极解决的问题。
首先,预防职务犯罪必须从制度上入手。
建立完善的职务犯罪预防制度和预警机制,能够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制度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岗位责任制:赋予岗位责任,让每个员工在工作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一种“以责任为重”的工作氛围,有助于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共享,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防止信息漏洞和信息泄露,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密水平。
3、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内部监察制度,制订行业标准和公平公正的制度评价标准,确保公司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必须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法律打击力度。
政府和司法机构应该加强对职务犯罪的调查、追究和处罚力度,发现职务犯罪应当及时打击,现行法规在刑罚方面应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司法制度的完善,提高职务犯罪公正审判的能力,保证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给犯罪分子一个严厉的法律惩罚。
第三,职业道德的培育和提升对于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至关重要。
正确引导和培养职工的职业道德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应通过各种形式,强化职工道德、法律和常识的教育,培养职工的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职工的法律和道德素质,使每个职工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道德的重视和认识,从而阻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第四,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规范。
企业必须做好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执行和监督,使企业管理制度与法律制度相衔接,严格遵守法律,合法合规,在规范的制度框架下开展工作,从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综上所述,职务犯罪的预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职务犯罪是指以职务便利为手段,非法占有公共或他人财物的行为。
作为一个从事职务工作的人员,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职务犯罪的发生。
以下是我从实践中贯彻的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
职务犯罪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贪念、功利心理、虚荣心、自私自利等不良情绪滋生。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观念、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预防职务犯罪。
第二,做好日常管理。
职务犯罪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管理不力、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造成的。
所以我们要加强日常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督促自己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在任职岗位期间要时刻用心用力,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打擦边球,做到绝对廉洁。
在私人生活方面也要注意个人形象,言行举止得体,不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
第三,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
职场上,人际关系是十分复杂的。
保持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提高职场和谐氛围,降低职务犯罪的发生。
在工作中要注重沟通、协调、团结和互相信任,经常交流心得、开展团队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维护单位形象和声誉。
第四,勤勉尽责。
人们常说“良心是最好的防线”,实践证明,这话是非常正确的。
一个对工作负责、勤勉尽责、心无旁骛的人,是不可能去犯职务犯罪的。
因此,我们要加强工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增强自我规范和自律能力。
总之,防范职务犯罪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多方面配合。
社会文明进步,一切从我做起。
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以身作则,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论职务犯罪预防》范文
《论职务犯罪预防》篇一一、引言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公正和秩序的犯罪行为,它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预防职务犯罪不仅是维护社会公正、法治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职务犯罪的定义、特点、成因及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务犯罪预防措施。
二、职务犯罪概述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从而侵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公民个人利益的行为。
其特点包括隐蔽性、危害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
职务犯罪的危害不仅在于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在于其对社会公正、法治和公信力的破坏。
三、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职务犯罪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不健全,如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过于集中等;二是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缺乏法治观念,以权谋私;三是社会环境影响,如经济利益驱动、人际关系复杂等。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导致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四、职务犯罪预防策略(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
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范围,规范其行使权力的行为。
同时,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潜在犯罪者望而却步。
(二)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审计制度、财务制度等,防止权力滥用。
同时,加强外部监督,如媒体监督、公众监督等,形成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监督。
(三)提高法治意识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
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职责。
(四)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性工作。
应定期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同时,加强对新任岗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素质。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职务犯罪是指在行使职务过程中,以职务便利为犯罪手段,利用权力、地位和职务之便,进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活动。
作为一名从业人员,我们应该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以下是我对预防职务犯罪的心得体会:一、强化职业道德意识作为从业人员,我们应时刻铭记担负的社会责任,牢记自身职业道德标准,时刻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操守。
不论是在处理公务还是与他人交往中,都要严守底线,不徇私情,不触犯法律法规,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风险。
二、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只有明确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红线,才能在工作中避免犯罪行为。
我们要主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和预防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私设规章制度,不擅自干预执法活动,确保依法行使职权。
三、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
组织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日常工作流程,防止人员之间相互包庇和勾结。
同时,要加强岗位轮换制度,避免职工长期处于同一职位,减少腐败机会。
四、加强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监督部门和领导应当加强对职务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制度,提供渠道让员工反映问题,对举报行为予以保密和保护。
同时,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识别犯罪行为的能力。
五、加强团队建设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是防范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相互监督和帮助的机制,减少个人行为的隐蔽性和存活空间。
同时,要提倡公开、透明的办事风格,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性,避免因个人私心而损害组织利益。
六、树立廉洁从业意识廉洁从业意识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
我们要以身作则,坚守廉洁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的诱惑。
在工作中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不为个人私利而滥用权力。
七、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
浅谈职务犯罪的预防
浅谈职务犯罪的预防同志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和大家交流预防职务犯罪的有关知识。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由于时间关系不能面面俱到,在这里,我只能选一些大方面的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导。
今天我们谈职务犯罪的预防,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犯罪?2.什么是职务犯罪?3.职务犯罪的成因?4.职务犯罪的预防?一.什么是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下面我们通过列举的形式把犯罪的基本形式表述出来:1.犯罪特征:①社会的危害性。
②行为违法性。
③应受处罚性。
2.犯罪构成条件:①犯罪的主体:即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②犯罪侵犯的客体:即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③犯罪的主观方面:即主观动机、目的④犯罪的客观方面:即客观表现二.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不是我国《刑法》的法定罪名,而是基于对犯罪研究的需要,根据此类犯罪的行为特征、犯罪人的特定身份存在某些相似或相关而划分出来的一种特定的犯罪类型,可以理解为在犯罪方面加上与职务有关的特定人,利用职务职权之便实施的有作为或不作为的犯罪。
具体在《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和其他章节中明确规定依照第八章相关条文定罪处罚以及第九章渎职罪和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等章节内有关内容。
三.职务犯罪的成因职务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其成因主要分为内因(主观方面)和外因(客观方面)。
1.内因。
职务犯罪的内因,主要表现在:(1)是丧失理想信念,抛弃宗旨意识。
(2)是放纵权力欲望,思想防线崩溃。
(3)是警惕防线突破,一发不可收拾。
如何预防预防职务犯罪
如何预防职务犯罪1. 理解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特定职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行为。
职务犯罪的发生给组织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
为了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2.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组织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确保职务犯罪行为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各个职务领域进行定期审计,确保工作人员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准则。
•在组织内设立投诉举报机构,鼓励员工举报职务犯罪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对职务重要性较高的工作岗位进行轮岗制度,增加监督难度,降低职务犯罪的风险。
3. 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措施之一。
通过为员工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他们对职务犯罪的认识和警惕。
以下是一些培训建议:•定期组织职务犯罪防范培训,包括法律法规知识、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职务犯罪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提高员工对职务犯罪的认知水平。
•建立员工交流平台,鼓励员工分享职务犯罪的案例和防范经验,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4. 建立职务犯罪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各个职务岗位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职务犯罪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以下是一些建议:•对各个职务岗位进行分级管理,根据风险大小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审批程序,防止权力滥用。
•对人员招聘、晋升和调动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筛选和审批,避免引入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人员。
•建立职务犯罪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职务犯罪行为。
5.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职务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对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员工进行激励和奖励。
以下是一些建议:•对于发现的职务犯罪行为,机构应该立即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对职务犯罪行为的从严处置,包括追究刑事责任、纪律处分等。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职务犯罪是指在任职期间,以职务为依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贪污、挪用、受贿、行贿、渎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内外勾结等方式非法获取私利或给国家、集体和群众造成损失的违法犯罪行为。
职务犯罪具有隐蔽性、严重性和危害性等特点,在当前反腐败斗争背景下,预防职务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多年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些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在职场上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自律、廉洁、正直。
我一直坚持做到公私分明、清正廉洁,坚决杜绝利益输送和受贿行为。
在面对职务犯罪诱惑时,我坚守底线,自觉选择正确的道路。
二、规范职务行为。
职务行为的规范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
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违反组织纪律和职业操守,严禁搞权钱交易、亲友利益输送和频繁公款消费等行为。
我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职责,不徇私情、不滥用职权,保持自己的公正和公正。
三、加强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
只有时刻对自己严格要求,坚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保持自身的清白,才能真正摆脱职务犯罪的诱惑。
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始终保持警惕,不给自己留下可乘之机,不给别人找茬的机会。
四、强化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手段。
要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执行执法程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打破权力的藩篱,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开度。
我在工作中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参与对自己的监督,主动向组织报告工作情况,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不给别人留下抓住把柄的机会。
五、加强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
只有建立团队意识,加强协作能力,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共同抵制职务犯罪的腐蚀。
我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工作岗位的纯洁和廉洁。
综上所述,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需要广大干部员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性。
《论职务犯罪预防》范文
《论职务犯罪预防》篇一一、引言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私利或者不正当利益,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而且也侵害了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加强职务犯罪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职务犯罪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二、职务犯罪的特点与危害(一)特点职务犯罪的特点包括犯罪主体的特定性、犯罪手段的隐蔽性、犯罪行为的危害性等。
犯罪主体多为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犯罪;犯罪手段隐蔽,不易被发现;犯罪行为危害严重,涉及面广。
(二)危害职务犯罪的危害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破坏了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公正;其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次,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势在必行。
三、职务犯罪预防策略(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法律法规覆盖到职务犯罪的各个方面,为打击职务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二)强化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机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
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形成对公职人员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使公职人员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三)提高公职人员素质提高公职人员素质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
要加强公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
同时,要加强公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预防跨国职务犯罪的重要途径。
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国职务犯罪。
同时,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本国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四、具体措施(一)完善反腐法律体系完善反腐法律体系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保障。
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为打击职务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论职务犯罪预防》范文
《论职务犯罪预防》篇一一、引言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以权谋私,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近年来,职务犯罪的严重性及普遍性不断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职务犯罪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职务犯罪预防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国家公职人员队伍的清正廉洁。
二、职务犯罪的现状与危害职务犯罪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一方面,职务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职务犯罪也严重影响了国家公信力和政府的形象。
此外,职务犯罪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
三、职务犯罪预防的必要性针对职务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预防职务犯罪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预防职务犯罪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次,预防职务犯罪是提高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需要。
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最后,预防职务犯罪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通过预防职务犯罪,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四、职务犯罪预防的策略和措施(一)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
应通过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明确知晓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同时,应加强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
应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建立健全审计、监察、检查等制度,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全面监督。
同时,应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防止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的行为。
(三)加大惩治力度,严惩不贷对于已经发生的职务犯罪行为,应依法严惩不贷。
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使潜在的犯罪分子望而却步。
论职务犯罪的预防
论职务犯罪的预防【摘要】职务犯罪对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员工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确保信息安全,从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职务犯罪的风险,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加强预防措施的必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员工道德教育、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机制、信息安全管理、法律意识、预防措施、重要性、必要性1. 引言1.1 职务犯罪的危害职务犯罪的危害包括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上的负面影响。
职务犯罪可能导致企业在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例如财务造假、盗窃公司资产等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这些损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客户信任度,进而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职务犯罪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一旦职务犯罪事件曝光,企业将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负面评价和严厉批评,这不仅会导致客户和投资者的流失,还会影响企业与其他合作伙伴的信任关系,甚至引发法律诉讼和涉及机构的处罚。
职务犯罪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会波及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系统中。
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就体现在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保护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预防职务犯罪,保障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在于企业和组织能够避免经济损失、声誉损害以及法律责任。
职务犯罪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形象和声誉,影响其长期发展。
职务犯罪行为还可能触犯法律,导致法律制裁和法律责任,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后果。
2020年(岗位职责)预防职务犯罪心得A
关于收看《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认识误区》的心得体会职务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它不仅使国家、集体利益和职工利益遭受具大的损失,而且,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阻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还使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成为人民的罪人,不能发挥其优越的才干,浪费人才资源。
对我们企业来说,目前正处在转型的特殊时期,煤炭生产等新型产业已走近我们的身边。
经过观看《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认识误区》,结合工作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从我们厂工作的角度出发,对职务犯罪的形势、产生的根源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心理作简要分析,并就如何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略作探讨。
一、如何认识职务犯罪从职务犯罪的概念来看,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
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从职务犯罪的形势来看,近几年新闻媒体报道的案件中,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问题相当突出,涉案人员的身份越来越高,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很大。
从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看,一是政治素质低。
二是法制观念淡薄。
三是特权思想严重。
四是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
五是监督制约机制松懈,没有起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
从职务犯罪者心理来看,大多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自己行动诡秘、手段高明、保险可靠。
还存在仿效心理。
近几年,一些人钻改革的空子,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了很多不法收益,未受到惩处,而逍遥法外,个别领导干部就仿效,赚取非法收益。
再一个是金钱诱惑和攀比之风影响。
一些领导干部用不恰当的比较方法,越比思想觉悟越低,越比传统作风越少,为了“享受生活”,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大量非法财物供自己消费。
二、如何防治职务犯罪打击是惩治职务犯罪的治标措施,预防才是治本之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务犯罪的社会预防一、职务犯罪社会预防的重要性职务犯罪是指具有职责的公务人员,违反职责义务,故意或过失的侵犯国家管理社会生活和管理公务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各种犯罪行为的总称。
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进行廉政建设,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共同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如何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这实际是超越不同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世界和国的共同课题。
一般来说,对犯罪的预防应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谋求对策。
由于职务犯罪原因复杂,因此,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其应从相互联系的多方面谋求对策,这种对策包括道德、政治、经济、舆论各种外部机制的力量,也包括财产申报,回避、行政监察、党纪检查等各种内部制约机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一道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预防屏障,以实现预防犯罪的目标。
具体而言职务犯罪社会预防重要意义是:(一)社会预防体现了标本兼治、预防犯罪的精神长期以来,我国在同职务犯罪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暴露了许多不足。
强调社会预防,就是将打击各种职务犯罪,抓紧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加强道德、法律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不仅使已经实施的职务犯罪查实有据,而且可以靠制度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二)社会预防体现了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预防犯罪的精神在预防职务犯罪问题上人们往往寄托于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机制的打击来达到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效果。
但古今中外的实践已证明,单靠刑罚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预防职务犯罪的力量主要不是刑罚,而是靠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靠广大群众同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
将国家工作人员的活动置于人民群众严密监督之下,各种腐败现象就难以滋生和发展。
再者说,职务犯罪的社会预防也是社会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运用。
预防职务犯罪应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把腐败现象限制在最小的范围。
从大环境看,靠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从宏观上建立有效的防范体制和保障机制,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是反腐败的强有力的体制力量。
从小环境看,应制定法律的、行政的、纪律的,教育的各种配套措施,互相配合,形成严密的综合治理网络,这样职务犯罪的预防才不至于是被动的、任意的,才能持续不懈。
二、国家与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预防机制(一)财产申报制度针对各种职务犯罪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各国普遍加强了约束政府官员行为的措施。
建立个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就是比较成功的措施,如根据美国《政府道德法》的规定,美国政府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中一定官职以上的工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和时间申报个人财产。
新加坡政府一方面对公务人员给予高薪,另一方面对公务人员的私人财产进行严密监视,财产来源不明,那多余的财务可以作为犯罪处理。
法国的法律规定,在公职人员上任或卸任时,共和国总统应向宪法委员会、议员应向议员办公室递交个人财产申报单,并应向公众公布财产状况。
各国财产申报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财产申报的人员。
从各国立法规定看,申报财产的人员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司法官员,议会议员,有的国家需达到一定官职的官员才申报,有的国家则所有官员都有申报义务。
2、财产申报的内容。
一般包括各种收入来源与形态(包括工资、报酬、股息、租金、资本收入等),各种资产、不动产、证券、存款、土地、房屋、车辆的财产拥有的情况,家庭成员拥有收入,财产支出与债务情况。
3、财产申报的程序。
有的国家有专门的机构接受财产申报,有的国家则根据对象的不同由各部门有关的廉政机构或部门领导接受和审查,申报书提交后,一般通过大众传媒或官方公布。
4、财产申报的审查。
主要是专门的审查机关在接到申报书后对申报内容是否真实全面等情况作出评价。
5、违反申报的处罚。
对拒绝申报或不实申报违法行为,应作一定的处罚。
如美国法律规定:“填报不实资料或拒绝填报,将由司法部长在就近的巡回法院提出民事诉讼,其罚款不超过5,000美元。
1900年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反贪污腐化实际实施手册》充分肯定了财产申报制度对预防职务犯罪尤其是贪污贿赂犯罪的作用。
该手册指出:如果认为有了一项要求报告政府官员非法行为的法律,犯罪者就会自动坦白,那时不切合实际的,尽管如此,如果有了法律和规章,规定了公职人员应全面公布个人情况或定期提供简要情况和公布应予报告的事项,那是很有价值的反腐败手段。
不仅可以起到早期警报作用。
而且明知他有贪污的行为,从而产生非法收入和资产,但拿不到确凿证据时,这也可以作为起诉的根据。
我国刑法虽然设立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但由于缺乏财产登记制度,个人收入的渠道多样,情况复杂,司法机关难以了解个人财产收入的具体情况,使该罪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而难于落实,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群众同贪污腐化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因此,建立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使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财产申报义务,为司法机关和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政状况提供实行监督的条件和可能,从而有助于预防职务犯罪现象,推进国家的廉政建设。
(二)建立回避制度回避制度也是职务犯罪预防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为了防止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为亲情而徇私舞弊,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有所限制的制度。
在国外回避制度较为健全。
如奥地利(官员法)规定:凡有夫妻关系、直系亲属和不超过三代的旁系亲属关系及有过继、联姻和承嗣等关系的官员不得安排在同一单位工作。
波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规定,国家机关职员本人与其配偶、直系亲属如在职务上构成上下级隶属关系,则不能再同一单位任职。
回避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任职回避。
任职回避是指对公务员任职所作的条件限制。
通常是不允许有一定亲属关系的公务人员在同一单位任职,一般情况下凡有夫妻关系或夫妻双方的血亲关系的公务员,不得担任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也不得担任有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单位和人事监察部门工作。
2、公务回避。
它是指公务员应回避与他本人或其亲属有直接牵连的公职活动。
一般情况下,凡涉及处理与已有夫妻关系、夫妻又方的近亲关系以及儿女姻亲关系人员等问题,如升降、考试、考核、调动、奖惩等,应当回避。
3、离职后的回避。
如法国法律规定,因职务关系而负责监督、管理私营企业或以国家名义与私营企业谈判交易、签订合同的一切公务员,在停止公职后五年内不得通过工作、咨询和资本等方式,参与上述企业和参加这些企业的一家中拥有30%股票的任何一家其他企业或参加与这些企业的一家在法律上事实达成独家经营合同的任何一家其他企业,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
(三)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国家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是指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公务员进行考察和评价。
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应该在德才兼备的原则下,通常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考核的结果应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升降、奖惩结合起来。
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的,应给予荣誉和物质利益鼓励,并贯彻择优晋升的原则,对考核优秀者,可以破格提拔。
对考核成绩平常的,仍保持其原来的地位。
对考核成绩低劣的,应受到减薪、降级甚至免职的处分。
奖励工作应注重社会效果,惩罚应本着惩前毖后的精神,使受惩罚的人能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性质和错误原因,不断提高水平。
三、行政监察和党纪检查的预防机制(一)行政监察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行政监察是指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和处理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监察是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监督活动。
随着现代行政的职能扩大、方式多样以及专业化的加强,给外部各种行政监察方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各国普遍设立行政监察机关,对不良行政行为和越轨行政行为进行监察。
根据监察法的有关规定,监察机关的主要任务是监察、检查被监察对象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中有无违犯纪律的情况,受理对监察对象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开展积极教育,建议表彰模范守法积极同违纪行为作斗争的个人和集体。
监察部门具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行政监察部门在所在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监察机关的领导下,独立行政监察权,服从于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政纪,在监察机关的日常监督之下,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使公务员廉洁奉公。
(二)党纪检查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执政党的党风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因此,执政党的自我监督十分必要。
党的纪检机关就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履行党章赋予的监督职责。
党内监督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各级党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党章和其他规章制度办事;在根本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针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防止和抵制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违背组织原则和其他损害党和人民利益、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斗争。
为完成这一任务,纪检机关应强化自身的建设,正确有效地履行党内检查、监督的职责,敢于善于监督,使纪检机关真正成为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力量。
四、社会大众及舆论监督的预防机制(一)社会大众及舆论监督在预防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同职务犯罪的斗争是一项长期任务,将伴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
在职务犯罪预防的系统工程中,社会大众应充当社会监督者的角色。
因为职务犯罪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也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国家主人翁的人民群众,具有同职务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依靠社会大众将国家工作人员完全置于社会大众的监督之下,职务犯罪现象才难以发生和发展。
因此,在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各个阶段,都要始终依靠群众,靠群众制定廉政制度,靠群众加强对于领导者们的监督,靠群众检举揭发职务犯罪的案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群众“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邓小平同志也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
”社会大众的监督形式主要有:1、通过群众代议机关来行使监督权。
首先是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的权力机关,在各级行政区域内,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地方的各种重大事项,产生本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都要对他负责,受它监督。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公务人员的任命、检查、弹劾、咨询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腐败分子就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罢免。
所以,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既是对受监督单位正确行使权力的支持和促进,又是防止权力被滥用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