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高中光的传播习题.doc
光源 光的传播知识点总结及习题(有答案)

光源光的传播知识点预习一、光源定义1.光源的定义: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的分类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人造光源:电灯、火把、电筒……特别指出:月亮、钻石、投影仪屏幕不是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说明:直线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种介质,而且是均匀介质。
否则,可能发生偏折。
如从空气进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三、光传播能量和信息1.太阳灶:光传播能量2.激光在钢板上打孔:光传播能量3.光纤维传递图像:光传播信息4.红绿灯:光传播信息四、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距离)单位;1光年≈9.4608×1015m≈9.4608×1012k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课后基础题1.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在发光的电灯、月亮、太阳、反光的黑板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2.激光准直说明光沿________传播的.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就是利用光的________原理.3.光在________中速度最大为________m/s.若以这个速度运动,1s内可以绕地球________圈.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4.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将________.5.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1光年即是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这个距离大约为________m.6.2002年6月1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这是光沿________引起的现象.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为5.4×410km),设翻一个跟斗用的时间是1s,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________真空中的光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变化的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8.下边的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这个成语说明了一个物理原理,是________.9.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形的光斑,这是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____.10.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1)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2)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3)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4)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1)(2)(3)(4)B.(1)(3)(4)C.(1)(2)D.(3)(4)1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课后巩固练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B.点燃的蜡烛C.萤火虫D.月亮2.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A.点燃的蜡烛B.篝火C.电影的幕布D.太阳3.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和月亮B.月亮和镜子C.太阳和镜子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杯子在桌面上筷子好像在手指看上桥在水中形成影子水面处“折断”去“变大”了形成“倒影”A B C D5.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当他从一盏路灯下经过时(如图所示),他看到自己影子的将()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6.如果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极小的“□”形空隙上,在地面上的光斑是…()A.形的B.形的C.形的D.形的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光能在真空中传播二、填空题8.能够_____________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等.通常,我们用一条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9.在太阳、月亮、发光的电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天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能够_____________叫做光源.光源分为_______________光源和_________光源.在月亮、闪电、蜡烛、电灯、太阳、萤火虫等物体中,能称为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通常取c=___________________.12.植树时,站在一行树的第一课树前面向前看,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得__________(选填“很直”或“不直”),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当发生月食时,太阳、月亮、地球三者中,位于中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电闪雷鸣时,因为光速比声速要____________,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m/s,地球跟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11m,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的时间需要________________s.15.光年是________ 单位,它在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16.(15分)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1)如图甲乙所示的现象表明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如图丙可以发现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也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能看到水中的光路,可以在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以上实验总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举例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只需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参考答案1.能发光;电灯;太阳提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黑板反光是光的反射引起的,本身也不发光,它们都不是光源.2.直线;直线传播3.真空;3×108;7.464.减小5.9.46×1015;27.5提示:光年就是光在一年的时间内所运动的路程,即:s=vt=3×108m/s×365×24×3600s=9.46×1015m.6.直线传播;小于7.A8.一叶障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9.圆;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10.B 11.C答案1.D2.C3.D4.A5.D6.B7.C8.[ “自行”, “带箭头” ]9.[ “月亮”, “太阳” ]10.[ “发光物体”, “自然”, “人造”, “闪电、太阳、萤火虫” ]11.[ “同种均匀介质”, “真空”, "3times108rmm/s" ]12.[ “很直”, “光的直线传播” ]13.[ “直线传播”, “地球” ]14.[ “大”, "3times108“, ”500" ]15.[ “长度”, “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16.[ “反射”, “折射”, “折射”, “充满烟雾” ][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3)激光准直.。
高二物理光的传播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同步测试(7)—光的传播YCY 电场同步训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如图所示为发生月食时,太阳照射光线的示意图,当月球进入图中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察者可以看到月食()A .全部进入区域ⅠB .全部进入区域Ⅱ或ⅣC .全部进入区域ⅢD .部分进入区域Ⅰ2.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 为发光点,T 是望远镜,平面镜O 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 =L (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 以及S 和T 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转动频率达到0f 并可认为是匀速转动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 ,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 .根据题中所测量的物理量得到光速c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04Lf cB .08Lf cC .016Lf c D .032Lf c 3.一点光源通过平面镜成像,设平面镜不动,光源S 以速率v 沿N N 向左平移,则光源的像S /将()A .以速率v 平行于N N 向右运动B .以速率v 沿S S 直线向S 运动C .以速率2/v 沿S S 直线向S 运动D .以速率v 沿O S 方向向O 点运动4.点光源S 通过带有圆孔的挡板N ,照射到屏M 上,形成直径为d 的亮圆.如果在挡板靠近光屏一侧放上一块厚玻璃砖,如图所示,这时点光源通过圆孔和玻璃,在屏上形成直径为D 的亮圆.则直径D 和d 的大小关系为()A .d >DB .d =DC .d <D D .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两个同种玻璃制成的棱镜,顶角α1略大于α2,两单色光1和2分别垂直入射三棱镜,其出射光线与第二界面的夹角β1 =β2,则()A .在棱镜中1光的折射率比2光小B .在光谱中,1光比较靠近红光ab 水C.在棱镜中1光的传播速度比2光的小D.把此两光由水中射向空气,产生全反射时, 1光的临界角比2光的临界角大。
高考物理光的传播 光的本性复习题及答案

光的传播光的本性复习题1.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2.水中的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较亮B.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较亮C.从空气泡到达水中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D.从水中到达空气泡的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因而较亮3.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一凸薄透薄,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贺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4.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 和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A.光是电磁波B.光是一种横波C.光是一种纵波D.光是概率波5.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为一透明介质制成的三棱镜的截面,且∠A=30°在整个AC 面上有一束垂直于AC的平行光射入,已知这种介质的折射率n>2,则A.可能有光线垂直AB面射出B.一定有光线垂直BC面射出C.一定有光线垂直AC面射出D.从AB面和BC面出射的光线能会聚一点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MN上形成彩色光带ad,今将一温度计放在屏上不同位置,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最快的区域为( ) ()A .acB .abC .bdD .dN7.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度、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讲课用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选择题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CA .水母B .萤火虫C .月亮D .霓虹灯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A .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2.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3.如图是20XX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
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 成的。
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D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色散D .光的直线传播・4.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0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A甲A. B.C. D.5.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透明纸上的像是C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A.倒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6.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B .正立、缩小的虚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3 X 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 2.54秒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A8 8 8A . 3.81 X 10 mB . 7.62 X 10 m C. 2.6 X 10m8D. 8X 10 m7 .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则她在半透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 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盍阳J -D .海市蜃楼8. (10湘潭)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A .光的反射;a区C .光的直线传播;a区二、填空题1•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
利用激光测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隐含条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X 108m/s (或510 km/s)2 •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并返回地面约需2. 6s,4. 7月22日上午9 : 30,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将发生“日全食”现象。
光的传播练习题

第二章光现象§2.1 光的传播一、光源1.定义:自身能够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
注意:有些物体本身并不发光,靠______其它光源的光,如______就不是光源。
2.分类⑴按形成的原因,分为:①______光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______光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⑵按光束的形状,分为:①______光源:如______发出的光;②______光源:如______发出的光;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______情况,常用一条带有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的方向和径迹,此直线叫光线。
注意:光线本身并不真实存在,它是一种表示光的______情况的模型。
3.应用⑴______准直: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沿______前进。
⑵射击______:射击时,目标、准星和眼睛“三点一线”。
⑶______成像①成像特点:______的___像。
②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___关系,与小孔的形状___关系。
③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______有关。
物体距小孔越近,成像越___;物体距小孔越远,成像越___。
⑷影的形成光在沿______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_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一块黑暗的区域,叫做“___”。
⑸日食、月食的形成①当______转到太阳和______中间时,并且三球在同一______上,不透明的______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
由于光沿______传播,在地球阴影区的位置就发生了______。
②当______转到太阳和______中间时,并且三球在同一______上,不透明的______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
由于光沿______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______太阳光,这就形成了______。
第十三章《光的传播》单元复习题选修3-4(新人教版)

光的传播 单元复习题1.水中有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看到一圆形亮斑,若亮斑面积在增大,则此光源( )A .正在下沉B .正在上浮C .正在左、右运动D .以上都不对2.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由此可以判定( )A .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B .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C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D .入射角小于临界角3.平行玻璃板放在空气中,一束复色光从平行玻璃板下表面射入,穿出玻璃板后从上表面射出,变为a 、b 两束单色光,比较单色光a 和b :bA 玻璃对b 色光折射率较大。
B a 色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较小。
C a 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D b 色光在玻璃中的临界角较大。
4.白光经等腰玻璃三棱镜色散,在屏上形成从红到紫的彩色光带,在入射角由大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彩色光带变化的情况是: 光最先消失, 光最后消失。
5.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某透明体表面时,发现它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900,而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为1050。
则该透明体的折射率为 。
若逐渐增大入射角,那么折射角不会超过 。
6.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一与圆形玻璃同半径的圆,将圆形玻璃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
在玻璃一侧竖直插两枚大头针P 1和P 2,在另一侧再先后插两枚大头针P 3和P 4,使从另一侧隔着玻璃观察时,大头针P 4、P 3和P 2、P 1的像恰在一条直线上。
移去圆形玻璃和大头针后,得图中所示。
⑴ 画出光线在圆形玻璃内的传播方向。
⑵ 标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写出玻璃折射率的的公式n= 。
7.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 ( )A 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1/sinB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sin θ(c 是真空中的光速)C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sin θ倍D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频率的1/sin θ倍8。
高中光学光的传播光的波动性训练题

高二物理《光的波动性》测试卷1.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3.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4.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A.t1始终大于t2B.t1始终小于t2C.t1先大于后小于t2D.t1先小于后大于t25.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A.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B.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C.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D.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6.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7.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
光的传播课后习题解答与提示

学科:物理教学内容:光的传播课后习题解答与提示一、光的直线传播【练习一】(课本第5页) (1)答:射击瞄准,排队(2)解:影的范围如图19—1所示,在B A ''之间(3)解:如图19—2所示,设旗杆高为h ,在旗杆旁另竖一根已知长度为h '的直杆;太阳光线照到旗杆和直杆上,在地面上形成影子,测出影长分别为L 和L '.由相似三角形关系可得L L h h '=' 由此可求出.L Lh h ''=二、光的折射【练习二】(课本第10页)(1)答:小张能看到小王的眼睛,表示从小王眼睛发出的光(眼睛作为反射光线的物体),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小张的眼睛.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小张眼睛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也要射入小王的眼睛,所以小王能看到小张的眼睛.(2)答:C 、D .(3)答:光线经圆形界面射向O时,入射角等于零,光线不发生偏折,只在经平面界面时发生偏折.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由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根据上述知识进行判断.甲: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可能发生. 乙: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能发生. 丙:光线由玻璃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能发生. 丁:光线由玻璃进入空气,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可能发生.注意:可能发生不表示一定发生,因未给出临界角,不能判断光线由玻璃进入空气时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即情况丙只能判断可能发生,不能断定一定发生.情况乙不但是可能发生,而且是一定发生的.(4)解:光路图如图19-4所示.由折射定律可知5.0360sin sin 3sin 60sin =︒==︒θθ所以 .30︒=θ.7.41,665.030sin 33.1sin sin :)5(121︒==︒⨯==θθθ可求得入射角由解ns m s m n c υ/109.1/55.1100.3:)6(88⨯=⨯==岩岩解.4333.111≈==水空水n υυ./1099.151.135sin 60sin :)7(8s m ncv n ⨯===︒︒= 解(8)解:由图19-5所示可知,水中的鱼看到小昆虫A 的位置在实际昆虫的上方A '处.三、全反射【练习三】(课本第16页)(1)答:光密,光疏,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 (2)答:光疏.(3)解:设由玻璃射入空气时的临界角为1C ∠,由67.05.11sin 1==C 可得 ︒=∠8.411C同理可得由金刚石射入空气时的临界角为.4.242︒=C(4)解: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为48.5°,此时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90°.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线在水中的折射角最大为48.5°.(5)解:由公式nC 1sin =可求得此介质的临界角为 ︒=∠45C入射角40°小于临界角45°,所以不能发生全反射.(6)答:光路图如图19-6所示.光线1S 的入射角约为30°,光线2S 的入射角约等于临界角48.5°,光线3S 的入射角约为60°.四、光的色散【练习四】(课本第19页)(1)解: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1,在AB面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在AC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每次折射都向底面偏折(图19-7).空气棱镜相对于周围介质(水)是光疏介质,在AB面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在AC面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每次折射都向顶部偏折(图19-8甲).当在AB面的入射角较大时,光在AB面仍向顶部偏折,而在AC面可能向底面偏折或不偏折,但出射光线GH相对于入射光线EF仍向顶部偏折(图19-8乙)(2)答:左框内可放三棱镜,如图19-9甲所示.右框内可放全反射棱镜,如图19-9乙所示;也可在AC处放一平面镜.(3)解:冕牌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513.11=n ,红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10982.1513.1/10998.2/8811s m s m n c v ⨯=÷⨯==冕牌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532.12=n ,紫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10957.1532.1/10998.2/8822s m s m n c v ⨯=÷⨯==(4)解:光路图如图19-10所示.由红光的频率小,紫光的频率大,可判断出靠近C 端的 是紫色.【习题】(课本第20页) A 组(1)解:由图19-11可知,入射光与水平面的夹角.182︒=θ(2)解:光路图如图19-12所示.已知人的身高AB=1.8m ,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m B A 8.1=''.C 表示人眼,人眼要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必须使从AB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 反射后都能射入人眼,亦即好像从B A ''发出的光都能射入人眼.B 、C A C ''与镜面的交点为P 、Q ,则PQ 的长度就是平面镜的最小长度.由于B A MN AB ''////,所以△CPQ 与B A C ''∆相似.这两个三角形的高度之比为1:2,它们的底边长之比也为1:2,即.9.02/m B A PQ =''=(3)解:画出光路图19-13,可以判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时,入射角1θ与折射角2θ之和等于90°.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即可判断在三个选项中只有C 项满足此要求.利用公式n =21sin /sin θθ计算也可知C 项正确.(4)解:设临界角为c θ,则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为nn c c =≤=≥θθθθsin /1sin /1/1sin sin由题中所给条件33.1sin /22.1sin /c =θ≤=θ11,所以发生全反射.由此可断定丙图正确,其余各图都不正确.(5)证:如图19-14所示,在上表面处,n =21sin /sin θθ.在下表面处,n /1sin /sin 43=θθ.平行玻璃砖上下两个表面平行,因而32θθ=.由此得41sin sin θθ=,即41θθ=.由此可知B O '与A O平行.(6)答:B(7)证:如图19-15所示,.//cos cos sin sin 21rRR NO r NO NOB NOM n ==∠∠==θθ有由公式折射角为设入射角为解2121sin /sin n ,,:)8(θθ=θθ.9.36 ,503040303033.1sin n sin 12221︒=θ=+⨯=θ=θ所以*B 组(1)解:如图19-16所示,月球的直径km km d D 335103.3104.4108.3225.0sin 2⨯=⨯⨯⨯⨯=︒=-.计算的依据是光的直线传播.(2)解:如图19-17所示,设M 点为小船,由m MC BM MCBMCD AB 350=+=和,AB=30m ,CD=5m ,可求得BM=300m .即,小船到楼房的水平距离约为300cm .(3)解:如图19-18所示,从液面上方恰好看不到大头针,表示.s i n /1).(C n C PAN ==∠ 临界角由图可知22/sin h r r C +=所以 ./22r h r n +=(4)解:设人眼在孔中央的P 点,则看到的外界范围的角度等于图19-19乙中1和2两条光线的夹角12θ.由折射定律可知︒=︒==+⨯==5222644.0206652.1sin sin 112221θθθθ n说明:人眼在不同位置,看到的范围有所不同,由计算可知人眼在孔的中央P 点看到的范围最大.图19-19丙表示人眼在孔的边缘P 点观察时的情形,此时观察范围的角度等于1θ,可算出.511︒=θ(5)答:光路图如图19-20乙所示.临界角∠C=24.6°.说明:入射光线射到AB 面上,部分垂直反射,部分垂直透射.到DC 面,入射角30°,大于临界角∠C,发生全反射.到AB 面,入射角60°,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到BC 面,垂直入射,部分垂直射出,部分垂直反射回去,按光路的可逆性,由原入射处射出介质,其反射部分又重复原路.总之,光线只能由AB 和BC 面垂直射出.(6)解:a .如图19-21所示,由折射定律可求得5.0360sin 1sin =︒=∠所以︒=∠301,当然可知︒=∠602.再由临界角公式可知此介质的临界角︒==-26.3531sin C 1由∠2>C 可知在圆柱内传播的光发生全反射,不会从圆柱侧面射出. b .光路图见图19-21.解题方法指导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光的色散这部分内容涉及定量的问题多一些,注意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
高中试卷试题复习光的传播光的波动性

号顿市安谧阳光实验学校光的传播,光的波动性一、选择题:(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和月食B.小孔成像C.闻其声不见其人D.真空中光速最大2.关于激光的应用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是应用激光平行度非常好的特点对信号来进行调制,使其在光导纤维中进行传递信息B.计算机内的“磁头”读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应用了激光的相干性特点来进行的C.医学上用激光作“光刀”来切除肿瘤是应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D.“激光测距雷达”利用激光测量很远目标的距离是应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3.在没有月光的夜间,一个池面较大的水池底部有一盏灯(可看做光源),小鱼在水中游动,小鸟在水面上方飞翔,设水中无杂质且水面平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A.小鱼在上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到处都是亮的,但中部较暗B.小鱼向上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鱼的位置无关C.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水面中部有一圆形区域是亮的,周围是暗的D.小鸟向下方水面看去,看到的是一个亮点,它的位置与鸟的位置有关4.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5.用黄光照射一不透明的圆板时,在圆板的背影中恰能观察到一黄色光斑,若用红色光、绿色光和紫色光照射圆板,能够观察到光斑的是()A.只有红色光 B.只有紫色光C.只有红色光和紫色光 D.三种色光都能6.如图所示,全反射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n 垂直于ac边从点O射入棱镜,现在让入射光线绕O点旋转改变入射方向,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边射出且向右移动B.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顺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bc两边射出C.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边射出且向左移动D .若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逆时针旋转,则折射光线将从ab 边射出且向下偏转移动7.如图所示,在折射率大于玻璃折射率的透明液体中,水平放置着一个长方体玻璃砖.在竖直平面内有两束光线,相互平行且相距为d ,斜射到长方体的上表面上,折射后直接射到下表面,然后射出.已知图中a 为红光、b 为紫光,则( )A .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大于dB .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等于dC .两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小于dD .两出射光线不再平行8.如图所示,在水面以下有一平面镜水平放置,一束白光由空气垂直射向水面,现让平面镜绕过入射点的水平轴转动,要使该光束不会从水中射出水面,若红光临界角为α,紫光的临界角为β,则平面镜转过的角度不能小于( ) A ./2α B .α C ./2β D .β9.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1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
高三物理总复习 光的传播练习题

高三物理总复习 光的传播练习题1.下列关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折射率 B.入射角总是大于折射角C.临界角的正弦和折射率的乘积一定等于1D.只要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2.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 、b 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光束b 的频率比光束a 低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 比光束b 小C.水对光束a 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b 的折射率小D.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 的临界角比光束a 的临界角大3.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θ1、θ2,已知θ1>θ2。
用n 1、n 2分别表示水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用v 1、v 2分别表示这两种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n 1<n 2,v 1>v 2B.n 1<n 2,v 1<v 2C.n 1>n 2,v 1<v 2D.n 1>n 2,v 1>v 24.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从半圆形玻璃砖顶点垂直于PQ 向圆心O 射去。
保持入射光不变让玻璃砖绕圆心逆时针缓慢转动,当转过α角时,恰好没有任何光线从PQ 边射出。
由此可以判定A.红光的临界角是αB.红光的临界角是α/2C.紫光的临界角是αD.紫光的临界角是α/25.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 ,两者的AC 面是平行放置的。
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
一细束单色光O 垂直于AB 面入射左边的三棱镜,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A.第①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B.第②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C.第③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D.只可能是第②组中上、下的两条6.如图所示,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 ,长度为l 0,竖直放置,上端a 恰好在水面以下,现考虑线光源ab 发出的靠近水面法线(图中的虚线)的细光束经水面折射后所成的像,由于水对光有色散作用,若以l 1表示红光成的像的长度,l 2表示紫光成的像的长度,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l 1<l 2<l 0B.l 1>l 2>l 0C.l 2>l 1>l 0 D.l 2<l 1<l 0 7.如图所示,有 a 、b 两束单色光(已知它们只可能是红光或紫光)分别垂直于同种介质材料做成的两个不同顶角的三棱镜的一个腰射入,从另一个腰射出后,测得它们的偏折角θ大小相同。
专题07 重难点通关(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原卷版)

专题07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重难点1 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恒星是光源:如太阳,行星不是光源。
2.分类:(1)物理学中,把太阳、恒星、萤火虫、斧头鱼、水母等叫做自然光源。
(2)把电灯、点燃的火把、手电筒、篝火等叫做人造光源。
易错警示:月亮、钻石、镜子、水晶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为倒立的实像.①小孔成像特点:a.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的判断,小孔成像时物体经小孔在屏上形成了倒立的、大小不定的实像。
b.像的形状与物体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没有任何关系。
c.倒立的含义:相对物体来说,像:上下翻转,左右翻转。
d.只有小孔足够小才能成像。
e.像的清晰程度和孔的大小有关。
②小孔成像应用——针孔摄像机构造:一个针孔加上一个装胶片的暗盒,舍弃对焦机构,由于针孔摄影的光圈通常都是非常小、曝光时间比较长,快门结构也就可以做得非常简单,甚至一段黑胶布就可以解决问题,制作简单。
(2)取直线:激光准直,整队集合,看木板的棱是否垂直.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排队看齐射击瞄准射击瞄准:“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上标尺的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在一条直线上。
(3)限制视野: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形成了影子。
如:影子,日(月)食。
影子的形成 影子的变化(5)日食、月食日食和月食3.光线:(1)定义: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2)光线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但光是实际存在的。
模型法 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此处所讲光线是看不见的,但我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使用一条带箭头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它,将问题简化,就是利用了理想化模型这种思想方法.三.光的传播1.与声音不同,光不仅可以在介质中传播,还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光速(符号c )为:s /m 100.38⨯ 。
广东高考物理光的传播计算题

广东高考物理光的传播计算题2017广东高考物理光的传播计算题高考物理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以下是店铺给大家带来高考物理光的传播计算题,以供参阅。
高考物理光的传播计算题1.(2012·新课标全国卷)(15分)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
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镀上不透明薄膜,以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能透出立方体。
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求镀膜的面积与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
2.(2013·赣州模拟)(15分)玻璃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横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A为圆柱面的顶点。
两束同种单色光分别按如图方向入射到圆柱体上,光束1指向圆心,方向与AO夹角为30°,光束2的入射点为B,方向与底面垂直,∠AOB=60°,已知玻璃对这种光的折射率n=。
求:两束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d。
高考物理计算题答案1.【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已知条件作出平面光路图;(2)根据全反射定律和光路图列方程求解。
【解析】将题所描述的光现象的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考虑从玻璃立方体中心O发出的一条光线,假设它斜射到玻璃立方体上表面发生折射,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nsinθ=sinα①(2分)式中,n是玻璃的折射率,入射角等于θ,α是折射角。
现假设A点是上表面表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边缘上的一点。
由题意,在A点刚好发生全反射,故αA=②(1分)设线段OA在立方体上表面的投影长为RA,由几何关系有sinθA=③(3分)式中a为玻璃立方体的边长。
由①②③式得RA= ④(3分)由题给数据得RA= ⑤(1分)由题意,上表面所镀的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应是以RA为半径的圆。
所求的镀膜面积S′与玻璃立方体的表面积S之比为= ⑥(3分)由⑤⑥得= (2分)答案:2.【解析】根据光线的传播情况作光路如图所示,对光束2有:i=60° (1分)由折射定律得sinr=== (2分)即r=30° (1分)由几何关系有i′=60°-r=30° (2分)又由折射定律得sinr′=nsini′=×, (2分)故r′=60° (1分)因此==R。
光的传播、反射、平面镜成像习题(最全)word资料

光的传播、反射、平面镜成像习题(最全)word资料光的传播、反射与平面镜班次:学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 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 形的B、圆形的C、“△”形D、无法确定2、一个行人经过一盏路灯,灯光照射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3、下面四个例子中,哪个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A.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B.射击时的瞄准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东西D.阳光下你身体的影子4、如图所示,枯井中有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图乙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反射角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反射面的两侧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6、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7、—条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400,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A.200B.700C.900D.14008、如图2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3中的( )9、图中,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10、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A.21:05 B.21:15 C.20:15 D.20:05二、作图题1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
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13、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5°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①反射光线;②平面镜的位置。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分层练习)(解析版)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考点01 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正在发光的日光灯B.夜空中明亮的月亮C.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D.闪闪发光的钻石【答案】A【解析】A.正在发光的日光灯,是光源,能够自行发光,故A符合题意;B.月亮仅仅是反射太阳光,不能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C.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反射光,不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闪闪发光的钻石反射光,不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一定不沿直线传播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A.光在均匀透明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B.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C.光在质地均匀的玻璃中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D.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不会发生偏折。
故D正确。
故选D。
3.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下列物体中:①太阳,①月亮,①蜡烛的火焰,①发光的水母,①闪电,①舞台灯光,①萤火虫,属于人造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答案】光源①① ①①①①【解析】[1]有的物体能够发光,有的物体本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或透过或吸收其他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3]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蜡烛、舞台灯是人工制造的,所以①蜡烛的火焰①舞台灯光是人造光源,①太阳①发光的水母①闪电①萤火虫是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是天然光源。
①月亮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能反射太阳光,所以看起来亮。
4.能够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太阳、月亮、电灯、电视荧屏,不属于光源的是,属于自然光源的是【答案】自行发光月亮太阳【解析】[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根据其特点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太阳、电灯、电视荧屏都可以自行发光,是光源;月亮不能自行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
[3]太阳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是自然光源;电灯和电视荧屏都是人工制造而成的,是人造光源。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三节 光的直线传播-纯答案用卷

第三章光现象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A3. A4. A5. D6. B7. D8. A9. A10. D11. D12. 光的直线传播;丁13. 直线传播;反射14. 长度15. 大于;170016.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不是17. 直线传播;音色;升华;液化18. 太阳、夜明珠;1.5×101119. 倒立变大20. 直线传播;折射21. 直线传播红22. ①②④23. 不合理;直线传播;大孔;小孔24. 直的;与第一个人保持一定的间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5. 解:过A点和小孔画出一条光线交于A′,再过B点和小孔画出一条光线交于B′,即AB的像为A′B′,如下列图所示..26. 解:过路灯和人的头顶作一条光线,这条光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小华影子最右端的位置,并标出影子的范围,如下列图所示:27. 解:如下图,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电灯的位置,如下图:.28. 同一直线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倒立第 1 页29. 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面镜;实;无关30. (1)大3×108(2)熔化放出液化(3)反射不利于(4)荧光物质发光红外线绿【解析】1. 解:A、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B、林中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缸中鱼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合题意.D、看见水中的桥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应选B.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当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有一局部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络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络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络到光的折射原理.2. 解:A、立杆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为7种单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
高二物理《光的传播》测试训练题

高二物理《光的传播》测试训练题一、选择题1、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 )A.频率不变,波长变长B.频率变大,波长不变C.频率不变,波长变短D.频率变小,波长不变2、在折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折射角一定比入射入角小B.光从真空射入不同的介质,入射角一定时,折射角越大,表示该介质的折射率越小。
C.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小D.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是:入射角增大多少倍,折射角也增大多少倍。
3、下图表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a、b两束不同的单色光平行地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如图所示的折射,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较大B.水中光束b的光速较大C.光束a的频率较大D.若从水射入空气,光束a的临界角较光束b的临界角大5、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看岸边的物体时,看的物体将()A.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高 B.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C.跟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一样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6、观察者看见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关于太阳位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A.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方 B.太阳位于地下线下方C.太阳位于地平线上 D.太阳密度不知,无法判断7、等腰三棱镜的顶角是30°,光线垂直于棱镜的一个腰面射入棱镜,从另一面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原来光线30°角,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A3 B32 C3D.3/28、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1.5,一束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入射角为60°,以下光路图正确的是()9、如图4-1-13所示,OO′是半圆柱形对称面与纸面的交线.在图内有两束与OO′平行且距OO′距离相等的单色光A和B,从玻璃砖射出后相交于OO′的下方的P点.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比B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小B.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C .在空气中,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波长短D .B 光光子的能量比A 光光子的能量小10、 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 ,若用n 1和n 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1<n 2,a 为红光,b 为蓝光 B.n 1<n 2,a 为蓝光,b 为红光C.n 1>n 2,a 为红光,b 为蓝光D.n 1>n 2,a 为蓝光,b 为红光11、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关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Z比叫折射率
B.入射角总是大于折射角
C.临界角的正弦和折射率的乘积--定等于1
D.只要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2.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b从空气射入水中,
F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光束b的频率比光束d低
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d比光束b小
C.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b的折射率小
D.若光束从水川射向空气,则光束b的临界角比光束a的临界角人
3.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外、〃2,已知〃用如、血分别表示水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用申、卩分别表示这两种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V®, Vj>V2 V1<V2 V I<V2 V\>V2
4.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从半圆形玻璃砖顶点垂直于PQ向圆心O射去。
保持入射光不变让玻璃砖绕圆心逆时针缓慢转动,当转过”角时,恰好没有任何光线从PQ边射岀。
由此
可以判定
A.红光的临界角是a
B.红光
的临界角是ad
C.紫光的临界角是a
D.紫光的临界角是ad
5.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
AC面是平行放置的。
在它们之I'可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
一
细束单色光O垂直于43面入射左边的三棱镜,在图示的出射
光线中
A.笫①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屮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第②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第③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可能是第②组中上、下的两条
6.如图所示,发
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长度为4),竖直放置,上端a恰j
好在水面以下,现考虑线光源"发出的靠近水面法线(图屮的虚线)的细光三三皋三三束经水面折射后所成的像,由于水对光有色散作用,若以厶表示红光成的盍蔭像的长度,b表示紫光成的像的长度,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亡*亡話亡*亡* A•厶<72</() B./]>/2>/()C」2>h>h)D」2<h<h)
7.如图所示,有a、b两束单色光(已知它们只可能是红光或紫光)分别垂直于同种介质材料做成的两个不同顶角的三棱镜的一个腰射入,从另一个腰
射出后,测得它们的偏折角〃大小相同。
两个三棱镜的顶角
分别为Q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是红光,b是紫光
B.a是紫光,b是红光
C.可能°、h都是红光
D.可能a、b都是紫光
8.空气屮两条光线a和h和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1
所示。
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刃=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
图2给出了两个棱镜四种放置
B D
方式的示意图,其小能产生图1效果的是
9.如图所示,一细束单色光从真空中斜射到一个均匀介质做成的圆柱形光学元件表面上的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光线可能在P点发生全反射而不能进入该光学元件一』'、
B.该光线进入该光学元件后有可能因为连续发生全反射而不再射出' *
C.该光线一定能进入该光学元件,而且在进入后第一次射到介质和'、、./
真空的界面时就一定能发生折射'
D.该光线一定能进入该光学元件,而且进入后可能先经过一次全反射,然后再发生一次折
射后从介质内射出
10.4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血。
心〃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血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题20图所示。
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B.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C M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
D.Q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
11.如图所示是一个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玻璃棱镜,其材料的折射率为77=1.8, -细束单色光从AC边上靠近A端的某点以平行于AB的方向射向棱镜。
该光束射入此棱镜
后可能的结果是
A.从AB边射出
B.从BC边射出且向AB边偏折
C.从BC边射出且向顶点C偏折
D.从BC边平行于AB方向射出
12.在某种透明液体中水平放置一个平面镜一细束光线垂直于液面射入该液体中,并
射到M上。
若将M逆时针转动15。
后,发现反射光线到达液面时,一部分射向空气中,一部分反射回液体中,且这两束光线恰好互相垂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液体的折射率为2
B.该液体的折射率为1.5
C.光在该种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1.5X 10'm/s
D.光在该种液体屮的传播速度为1.73X108m/s
13.如图所示,是一种透明材料作成的圆柱形物体的横截血。
一细束激光。
沿着该横截面,以60°的入射角,从真空射入该圆柱形物体。
已知这种材料的
折射率为/?=V3 O假设激光是从透明圆柱体的最左端射入圆球的, 则从该截面中能射出激光束的
A.只有1处
B.只有2处
C.只有3处
D.可能有4处
光的传播习题答案
l.C 2.C 3.A 4.A 5.B 6.D 7.B 8.B 9.C 10.D ll.D 12.D 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