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写对联

合集下载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
对联,又称门对、春联、对子、楹联等,是一种具有汉字特色的文学形式。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三部分,上下联要求字数相同,意义相对,横批则是对上下联的总结或概括。

对联通常用于春节、婚庆等喜庆场合,以表达美好祝愿和寓意。

2. 掌握对仗的技巧:对仗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包括平仄、词性、语义等方面的对仗。

平仄是指汉字的声调,一般要求上联和下联的平仄相对;词性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语义要求上下联的意义相互呼应,形成对比或补充。

3. 运用修辞手法: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对联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4. 注意字句的选择:对联的字句要求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在选字时要注意避免重复、生僻、俗气的词语,力求用词准确、生动。

5. 保持整体和谐:对联的整体要求和谐统一,上下联之间要有紧密的联系,横批要与上下联相得益彰。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主题,使对联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

6. 勤加练习:写对联需要一定的功底和技巧,多读多写是提高对联水平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名家名篇,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不断积累经验。

7. 保持创新:虽然对联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但创作过程中要保持创新精神,不拘泥于传统,力求新颖独特。

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题材入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学者写对联教程

初学者写对联教程

初学者写对联教程
写对联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一个初学者写对联的教程:
1. 理解对联的基本结构:对联是由两个对仗工整、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它们通常用于装饰门框或墙壁等地方。

对仗工整指的是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要相对称,例如上联是描述自然景象,下联则可以抒发情感或表达愿望。

2. 学习对仗技巧:对仗是将意义、事物或概念相对的词语放在一起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写对联时,要注意上下联的对仗,可以使用同义词、反义词、形象比喻等方式来创造对仗。

3. 掌握韵律:对联的上下联通常需要押韵,也就是说它们的最后一个字应该具有相同的韵母或声母。

押韵可以使对联更加和谐、易记。

4. 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对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联的意义和语言风格。

5. 多加练习:写对联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反思。

开始时可以模仿现有的对联,然后尝试自己创作。

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不足,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6. 寻找灵感:灵感是创作的重要来源。

你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自然景象、历史事件等方面寻找灵感,也可以通过阅读古诗、欣赏对联作品等方式来启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希望这个教程能帮助你开始写对联,祝你学习愉快!。

学习对联,这里有口诀!

学习对联,这里有口诀!

学习对联,这里有口诀!对联口诀: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数字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虫子(重字)现。

一声二声我说平,(指汉语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如烟YAN1,言YAN2)三声四声他言仄。

(指汉语拼音中的三声和四声,如眼YAN3,燕YAN4)上句我用仄作尾,下联他以平来结。

三平尾,三仄尾,(指上联或下联中,最后的三个字)对联忌讳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二四六字巧分明。

(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一三五,天下汉字任我用。

二四六,他说平来我说仄,他说仄来我说平。

细敲平仄费心机,朗朗上口成好联。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创作对联、欣赏对联,都必须懂得对联的格律。

格者,形式也,指字词对偶、句子法格、节奏等;律者,音韵也,指平仄排列之规律。

换句话说,对联的格律就是根据对联自身的特点,对字句、对偶、平仄、句式、句型和上下联相关各个方面之组合方法的格式规律。

对联的格律要求极严,对仗严谨。

对联的基本格律,离不开如下六要素:字句相等、句式相称、平仄相谐、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1、字句相等。

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外,要求在同一联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因对联有单句、双句、多句之分,上下联不仅总的字数要相等,每个句子字数也要相等。

当然,字句、字数要求相等不是单纯的“凑字数”,还要求句子语意完整。

2、句式相称。

一个完整的句子所表达的语言,是由多个字词和词组构合而成的。

在句子中,一个单词或词组是一个音步,也称“节奏点”。

对联句子的“句式相称”,要求上下联节奏一致,如我创作的对联“苍山玉水云峰碧;洱海金花雪月光”,上下联均为二二二一句式,而对联“冬临树未老;秋至叶方红”则上下联同为二一二句式。

3、平仄相谐。

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结构,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不是语法结构,亦即句内和句间的平仄序列关系。

学写对联歌诀

学写对联歌诀

学写对联歌诀学对歌诀,就是把学习用于对联的常见相应的便于诵读与记忆的词汇分类汇总成的韵语歌诀。

1.对仗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2.平对仄,仄对平。

平仄两分明。

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

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虚对实,实对虚,轻重莫偏枯。

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

古人已用三更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寻义理,辩声音。

呼吸务调匀。

宫商角徵羽,牙齿舌喉唇。

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词尽属清。

须熟习,莫闲嬉。

讲解更思微。

磨穿桑氏砚,坚下董生帷。

一旦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宫室】楼对阁,院对宫。

栋宇对垣墉。

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

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姓名】韩对赵,吕对申。

张耳对李膺。

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

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身体】心对口,面对身。

皓齿对朱唇。

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

赤面丹心诚烈士,朱颜绿鬓是佳人。

【衣帛】襦对袜,帛对巾。

束带对垂绅。

罗帏对绣被,纱帐对锦茵。

礼乐衣冠成上国,文章黼黻美吾身。

【文史】经对史,赋对诗。

对联口诀

对联口诀

六年语文对联积累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qióng。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jì晚霞红。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山对海,华huà对嵩sōng。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对淡,薄bó对浓。

暮鼓对晨钟。

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lán。

柳堤dī对花苑yuàn,洞壑hè对峰峦luán。

楼对阁,院对宫。

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

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yú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画图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窜珍珠。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_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_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下面是橙子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对联写作技巧(一)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

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1 / 6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

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

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

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

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

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2 / 6都无意义。

至少意义不全。

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对联初学者速成秘诀

对联初学者速成秘诀

对联初学者速成秘诀三板斧对联速成秘诀对联虽小,也是文章,是文章就有章法特点以及写作规范,比如小说讲究的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的三要素,近体诗则讲究粘对押韵,词就更不必说了,词牌在那里,照着平仄填就是了。

对联跟诗词的渊源自不必说,但它却不像诗词那样有固定的格式规范,这就导致有很多初学对联的朋友总会有这种情况:想写联,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不知道怎么起头怎么结尾,找个古联来照葫芦画瓢吧,又不能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这样写出联来往往前后不连贯或者纯属凑字。

对联虽然没有固定的章法规范,但也是有一些创作方法可寻,我看到过很多诗词写的挺好的,写联却文理不通,逻辑不顺,或许可以找到一种速成捷径,虽不是正途,但可以有助于初学者快速入门,解决“不敢写”、“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

01对联速成掌握一种句式COMES这里推荐“五五七”,就是说一个三分句的联,第一句用五个字,第二句也用五个字,一般是领字加四字短语(用一字领,就是五五七,用二字领,就是五六七,用三字领,就是五七七,不用领字,就是五四七),第三句用七个字。

其写法是:第一个五字句阐述一种观点或描述一种景致,(你想说啥),第二个五字句承上启下,(你说的这个东西他怎么样或者怎么了),第三句总结。

(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如:赠友人(寒天)嘉客但重来,纵千里风尘,应念陶唐存古道;韶华虽不住,有一城灯火,还邀诗酒载清欢。

起句开门见山,说嘉客重来,结着进一步说明“怎么样”,即:千里风尘,最后总结一下。

这就好比律诗的“起承转合”,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承上启下,然后总结。

掌握了五五七,就可以变换成各种变种,比较常见的是五四七、五六七、五七七,不同的就是中间句的领字。

继而可以边为四四五七、四四七七,甚至七七七七。

太湖胜境历沧桑,溯湖中七二青峰,渺渺曾围王氏宅;游人满台榭,指望处三千碧水,茫茫不见范家船。

这就是“五五七”的一个变种,把中间那句使用了三个字的领字,如果非要五五七,完全可以改成“溯七二青峰”和“指三千碧水”,只是这样承接会弱一点,其中的区别可以慢慢领会。

初学写对联的步骤

初学写对联的步骤

初学写对联的步骤初学写对联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了解对联的定义、特点和起源,学习对联的基本结构和格式。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参加对联培训班来进行学习。

2. 熟悉常用的对联技巧:掌握对联的常见技巧,如对仗、平仄、对称等。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对联和练习写对联来提高自己的技巧。

3. 培养敏感的对联感觉:多读对联,尤其是经典对联,培养自己对对联的敏感度和感觉。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对联和参加对联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感觉。

4. 创作对联的主题和内容:确定对联的主题和内容,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事物或情感作为创作的灵感。

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寻找创作的灵感。

5. 深入理解对联的内涵和意义:对联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对称,还应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意义。

在创作对联时,要注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6. 多练习写对联:通过不断地练习写对联,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题材和格式来进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7. 参加对联交流和比赛活动:参加对联交流和比赛活动,与其他对联爱好者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8. 不断学习和进步:对联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要保持对对联的热爱和兴趣,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9. 坚持创作和分享:坚持写对联,并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他人,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10. 培养对联的欣赏能力:除了创作对联,还要培养自己欣赏对联的能力。

多读经典对联,学习欣赏和鉴赏对联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以上是初学写对联的一些基本步骤,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写对联需要一定的练习和积累,希望你能坚持下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

如: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4)【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5)【对比法】:……如: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6)【反对法】: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联)7)【正对法】: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某种情景、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某种哲理,例如: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上下互补,突出摩天岭的高峻水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石始成高。

——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说理。

8)【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

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

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

如: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9)【串对法】: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即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

写春联6大技巧

写春联6大技巧

写春联6大技巧春节到了,爱书法的书友不要吝惜自己的才能,“该出手时就出手”,写出雅俗共赏,内行和外行都为您点赞的对联!那怎样的对联,真正的受百姓之家的欢迎呢?首先搞清楚老百姓最喜欢怎么样的对联,您的对联是写给自己看的,还是写给别人看的,服务对象弄清楚了,一切都好办。

首先肯定一点,春联属于大字,一些国展高手写春联不一定占优势,因为平时练的小字比较多,一放大来写,毛笔“舞”不动,也知道线条的中段要加很多内容,很多所谓高手也不一定适应,临时发挥也有可能不堪入目。

下面笔者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纯个人的观点,肯定存在有误漏偏差,书友们可以参考性的阅读一下,网络上的信息,须经过看官的筛选,能用则用,不用则弃!第一、对联讲究寓意,图个吉祥首先我们买红纸的时候,有印刷的也有纯手工红纸,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一定要了解一下,对联纸张在室外悬挂张贴,在风雨阳光的氧化下,好的纸张是不变色的,贴整整一年,纸张鲜艳度最多损失10%左右。

没有经验的书友,贴了不到三个月就变成浅白色了,字写的好不好另当别论,纸张一定要吉祥永久。

第二、气派要压得住场子这涉及到书写者的水平,我们看故宫,看大的学府,古往今来的对联,笔划宜粗不宜细,字势宜强不易弱。

如果宋朝的瘦金体、明清的馆阁体,那是绝对不适合的,小编已经是胡子拉碴的糟老头子,几乎没有看用这么瘦弱的字体来写字。

不是说他写的不好,而是不适合。

如果你写颜体、赵孟頫或者写宽博的魏碑,这些都是加分的字体。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我不擅长此类字体,写二王、米芾、欧体也是可以,建议把线条适当的加粗,增加它的厚度感,这样气势自然就出来了。

第三、上乘春联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的产物如果你是书法高手,你用纯艺术性手法来写春联,效果适得其反,因为一来别人欣赏不了,二来过多的技法表现,对联显得特别花哨。

如果你的书体过分工整,缺少笔法字法的技巧,感觉单一缺少变化。

第四、春联的核心书写技巧写春联核心技巧是什么呢?小字难以宽博,大字难以紧密,我们写大字的时候,尽量要把中宫收紧,中宫留白一定要少,由于字数不多,每一笔都要交代的比较干净,避免毛躁感,避免过渡的墨色,千万不要加水搞墨色变化,那些技巧在春联中属于“显摆”技术,完全不实用。

快速写对联

快速写对联

二.抓住核心词语,构建基本框架。 抓住核心词语,构建基本框架。
“滚雪球法”:先从要表达的 滚雪球法” 内容中找出两个或对立或统一的词 构成一个简短的小对联, 语,构成一个简短的小对联,然后 再根据需要扩充内容, 再根据需要扩充内容,直到自己满 意为止。 意为止。
例如,如果让我们用一副对联写写某地的风光, 例如,如果让我们用一副对联写写某地的风光, 那里有山有水,有树木有房屋,景物很多, 那里有山有水,有树木有房屋,景物很多,我们就从 众多的景物中选取两样最有特点的组成一个小对联。 众多的景物中选取两样最有特点的组成一个小对联。 假设那里的山特别青,水特别绿,于是就有了“青山” 假设那里的山特别青,水特别绿,于是就有了“青山” 对“绿水”。青山如何呢?就可以在后面加上“隐 绿水” 青山如何呢?就可以在后面加上“ 绿水怎样呢?可以加上“悠悠” 隐”,绿水怎样呢?可以加上“悠悠”,于是就有了 青山隐隐,绿水悠悠” 如果还嫌短那就再加词语, “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如果还嫌短那就再加词语, 什么样的青山隐隐呢?就在前面加上“雾绕”二字, 什么样的青山隐隐呢?就在前面加上“雾绕”二字, 什么样的绿水悠悠呢?就加上“烟笼”两字, 什么样的绿水悠悠呢?就加上“烟笼”两字,于是就 成了“雾绕青山隐隐,烟笼绿水悠悠”。当然可以继 成了“雾绕青山隐隐,烟笼绿水悠悠” 续扩展,这就要看具体情形和需要而定了。 续扩展,这就要看具体情形和需要而定了。这种由小 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扩展法很像滚雪球, 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扩展法很像滚雪球,最初的 青山” 绿水”就好比雪球的核心。 “青山”和“绿水”就好比雪球的核心。
下表列出几副对联由简到繁的创作过程, 下表列出几副对联由简到繁的创作过程,供参 考。 题写对象核心词语(简对)扩展内容(繁对) 题写对象核心词语(简对)扩展内容(繁对) 1.春节:冬去 .春节:冬去------春来 春来 冬去杨柳条条绿 春来杏花朵朵红 杨柳条条绿, 冬去杨柳条条绿,春来杏花朵朵红 2.中秋:花好 .中秋:花好------月圆 月圆 风清气爽桂花好 天高云淡秋月圆 花好, 风清气爽桂花好,天高云淡秋月圆 3.教师:教书 .教师:教书------育人 育人 认真教书以知识改变学子命运,热情育人 教书以知识改变学子命运 育人用道 认真教书以知识改变学子命运,热情育人用道 德成就祖国未来 4.医生:治病 .医生:治病------救人 救人 妙手回春治 起死回生救 妙手回春治百病,起死回生救万人

写对联的技巧与口诀

写对联的技巧与口诀

写对联的技巧与口诀
写对联的没有技巧与口诀,按照一定的规则去写即可。

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

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不过在
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对对子的顺口溜

对对子的顺口溜

关于对对子的顺口溜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对对子的顺口溜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对对子的顺口溜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甘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送对迎,动对静。

仰对俯,吞对吐。

扩展资料:例句:上联:新居子,新车子,新马子,全新登场;下联:代县长,代市长,代议长,三代同堂。

横批:都是A来的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孩子一帮;红米饭王八汤,孩子一个老婆一帮。

横批:与时俱进二.征集特色对联和打油诗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这里有个典故。

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

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

好玩的是,历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

相传苏轼长的是马脸,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

苏轼首先发难: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灵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大为光火,解缙忙在一旁恭维: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鱼。

直说得朱“龙颜大悦”。

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贪图珍贵,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语文写对联的方法

语文写对联的方法

语文写对联的方法以下是 9 条关于语文写对联的方法:1. 哎呀呀,写对联要先学会观察呀!看看周围的事物、情境,就像画家观察风景一样去寻找灵感呀。

比如看到春天百花盛开,那就能写出“花团锦簇春光好,柳绿桃红景色佳”这样的对联啦!2. 嘿,平仄很重要哦!可不能乱了套呀。

如果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得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呀。

像“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平仄多和谐呀!3. 哇塞,用词得精炼准确呀!别啰里啰嗦的,要像诗人一样去提炼最精彩的词语。

比如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用词多妙呀!4. 写对联得有对仗呀!就像两个人在比美,要相互呼应才行呢。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对仗多工整呀!5. 灵感从哪来呀?多读书呀!读得多了,脑子里的词句就像宝藏一样多。

看那些大诗人写的对联,不就是从知识的海洋里捞出来的宝贝嘛。

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就是很美的对联嘛!6. 千万别死板呀!要灵活多变,就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

有时候把词语颠倒一下,或者换个说法,可能就会有惊喜哟!比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多有创意呀!7. 写对联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呀,和朋友一起讨论讨论,说不定能碰撞出火花呢!就像大家一起做菜,肯定比一个人做得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不定就是诗人和朋友讨论出来的呢!8. 要大胆尝试呀!别怕出错,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写着写着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厉害啦!就像学走路,刚开始会摔跤,后来不就走得稳稳当当嘛。

9. 要坚持练习呀!写对联可没有捷径,只有多写多练才能越来越棒呀!每天写上一副对联,日积月累,你肯定能成为对联高手呀!就像每天跑步,身体肯定越来越健康嘛。

总之呀,只要你用心去学、去练,写对联一点都不难!你一定可以写出精彩的对联来!。

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

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

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对联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写对联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写作技巧,下面将介绍对联的十二种写作技巧、基础知识及其补充。

一、写作技巧1.对仗技巧:对仗即上下联的韵脚对应。

韵脚可以是声韵、平仄、字音等。

要注意对仗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形象技巧:对联可以通过形象描绘来表达意境,利用形象化的语言使对联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3.押韵技巧:对联中可以使用平仄或下字、首字、声韵押韵等技巧,使对联更加和谐有力。

4.比喻技巧:可以借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对联更有表现力和创意。

5.运用典故:可以引用典故、古人名句等,增加对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6.打趣幽默:可以利用幽默的语言和诙谐的意境,给对联增添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

7.对仗独特性: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独特的对仗方式,如意境对仗、色彩对仗等,突破传统的对仗方式,提升对联的艺术性。

8.平仄运用:要注意对联中的平仄律动,使对联的音律韵味更加优美。

9.注重修辞:对联中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反问、排比、夸张等,增加对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0.情感表达:对联中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感受,使对联更具个性和内涵。

11.巧用典故:要灵活运用典故,既有传统的古人典故,也可以引用当代的新闻、电影等,使对联更具时代感。

12.注意适度:对联的长度一般为四句或八句,要注意避免过长或过短,保持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二、基础知识及补充1.字数与字体:对联中每句的字数一般保持一致,同时要注意选用工整美观的字体。

2.结构和格律:对联一般分为左右两边,每边的字句结构要对称一致,形成左右呼应的效果。

同时要注意格律的协调与流畅。

3.文化内涵:对联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可以表达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对联更具厚重的文化底蕴。

4.审美标准:对联的审美标准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要注意根据当下的审美趋势和文化背景来创作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

对联写作技巧

对联写作技巧概述对联,又称对子或对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联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上下两句意义相对,对仗工整,字数相等或相差不多。

本文将介绍一些对联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对联的魅力并提升自己的对联写作能力。

技巧一:平仄对策对联的平仄对策是对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平仄对策指的是对联中上下两句的平仄应相对应,以使整个对联节奏感明显、韵律和谐。

在对联中,平指平声字,仄指仄声字。

平仄对策能够增加对联的音韵美,使对联更加优美、动听。

在进行平仄对策时,可以参考平仄规律,如诗句的平、仄顺序、句内句尾的平、仄位置等。

初学者也可以通过朗读和模仿优秀的对联作品,加深对平仄对策的理解和掌握。

技巧二:字数递进在对联的写作中,字数递进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字数递进指的是对联中上下两句的字数逐渐增加或减少,使整个对联呈现出层次感和变化。

字数递进可以使对联更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如下是一个例子:上联:门前春意染桃红,小院花开满眼宽。

下联:窗外夜色倾银海,轻笔梦笺遍雪乡。

上联中,第一句有八个字,第二句有九个字。

下联中,第一句有九个字,第二句有十个字。

通过字数递进的巧妙运用,使得对联更加流畅、有趣。

技巧三:意境贴近对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意境的表达和展示非常重要。

在对联的写作中,意境贴近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技巧。

意境贴近指的是对联中上下两句的意境紧密联系,相互呼应,使整个对联的意境更加鲜明、深刻。

在进行意境贴近时,可以选择相似或对比的意境,通过运用比喻、夸张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对联中的意境更加生动、有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选择具体的描写对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对联的意境更加独特、引人入胜。

技巧四:用典巧妙对联的用典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用典指的是在对联中巧妙地运用典故、名句、成语等,使对联更加有内涵、有深度。

通过运用典故和成语,可以使对联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是对上联或者下联,那么题目所 给出的上联或者下联实际已经规定了具体 内容,只要理解和把握住它就可以了。这 又类似于一般对接句子的试题(这种试题 经常考),充分理解了前后句子的内容, 把握住具体的语境,就能快速准确的对接 成功。比如,要送给老师一副对联,上联 是“认认真真教书”,根据教师的职业特 点,老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会上,师 生互赠对联,请根据下面要求,写 两幅对联。 • A 生赠师:————————,— ——————— • B 师赠生:————————,— ———————
毕业生此时此刻最想说、最该说的话 是什么呢?一般来说,表示对母校和老师 的感谢之情比较得体。据此可拟为:点燃 理想火花,照亮学子前程。或者: 春风化 雨师恩浩荡,程门立雪学子情深 老师在这种场合一般要说一些祝福的 话,表达老师对学生的希望,或者作为师 长给即将离校的学生们一些勉励和嘱托。 据此立意,可拟为:看今朝热情红似火, 待明日事业青胜兰。或者:穷则独善其身, 达必兼济天下。
二是必须学会捕捉生活中那些相关或 相对的事物。 对联高手纪晓岚所说“世无不可对之 联”。他能在大街上随便找出两个店铺招 牌来组合成一副对的很工的对联:“装裱 唐宋元明历代名人字画,采办云贵川广各 省道地药材。”生活中到处都有这种天然 成趣的对子,人名、地名、山名、水名、 药名、书名等等,只要你善于发现,俯拾 即是。
二.抓住核心词语,构建基本框架。
“滚雪球法”:先从要表达的 内容中找出两个或对立或统一的词 语,构成一个简短的小对联,然后 再根据需要扩充内容,直到自己满 意为止。
例如,如果让我们用一副对联写写某地的风光, 那里有山有水,有树木有房屋,景物很多,我们就从 众多的景物中选取两样最有特点的组成一个小对联。 假设那里的山特别青,水特别绿,于是就有了“青山” 对“绿水”。青山如何呢?就可以在后面加上“隐 隐”,绿水怎样呢?可以加上“悠悠”,于是就有了 “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如果还嫌短那就再加词语, 什么样的青山隐隐呢?就在前面加上“雾绕”二字, 什么样的绿水悠悠呢?就加上“烟笼”两字,于是就 成了“雾绕青山隐隐,烟笼绿水悠悠”。当然可以继 续扩展,这就要看具体情形和需要而定了。这种由小 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扩展法很像滚雪球,最初的 “青山”和“绿水”就好比雪球的核心。
下表列出几副对联由简到繁的创作过程,供参 考。 题写对象核心词语(简对)扩展内容(繁对) 1.春节:冬去------春来 冬去杨柳条条绿,春来杏花朵朵红 2.中秋:花好------月圆 风清气爽桂花好,天高云淡秋月圆 3.教师:教书------育人 认真教书以知识改变学子命运,热情育人用道 德成就祖国未来 4.医生:治病------救人 妙手回春治百病,起死回生救万人
如果只是让我们对上联或下联,那就 更简单了。首先从给出的上联或下联中找 出一个核心词语,然后再像配平化学方程 式一样找补搭配和谐就可以了。请看下面 的例题: 1. 请为母校百年校庆拟写下联:十载树木 桃李满天下,—————— 2. 为赠送老师的对联拟出下联:一身正气 育桃李,———————— 3. 为赞颂孔子的对联对出下联:半部论语 治天下,————————
十载树木桃李满天下, 百年育人精英遍神州
一身正气育桃李, 两袖清风培栋梁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代圣人照千秋
用这种抓核心词语的方法对对联,又 快又方便,但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必须积累足够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并能熟练运用。成语中也有很多是自然成 对的,要善于利用。如: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谦谦君子——好好先生 百年不遇——千载难逢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快速写对联
一.切合题目要求,针对具体情景。 一副对联就是一篇微型文章。无论这 篇文章多么短小,它都应该有个主题或者 中心,要有好的思想内容。而最重要的是 要扣题,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对景”。但 有些学生往往错误的认为对联不是文章, 只要对仗工整就是好对联,从而只求形式, 忽略内容,不顾题目要求和具体情景。
• 例如,要求为春联“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 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出下联,有的 考生则对“夏过秋到万片枫叶冒雨红”。此联虽然对 的也还算工整,但和“春节”这一特定的情景不相符。 上联写的是春天景象,而下联写的却是秋天的景象。 如果改成“寒往暖归万朵桃花向日红”才符合春节这 一特定的情景,才能称之为“春联”。题目要求写 “春联”,而他对的却是“秋联”, 这就是文不扣 题,事不对景。 • 更有立意低下者如“祖国江山好 ______________” 竟对“美国江山坏”。这个下联,别的毛病且不说, 只就立意来看就不高。我们过春节,用春联来歌颂自 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应该的,但大可不必去贬低和诅 咒他国。象这个下联对“大地气象新”之类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